初三语文2014年2雨说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雨说2

九年级语文雨说2

这些说的话,集中地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 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 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难看出,春 雨具有奉献自己,为人类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
要点 3 体会修辞手法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雨说”贯穿全文。“雨”本是无 生命的事物,但它却具有了人的特质,不难判断这是运用了拟 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好处可从表达效果、对表 现诗歌中心的作用等方面来思考。
【我的回答】 ①本诗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采用拟人化手法。首先是对 “春雨”进行拟人的描写,让“雨”喃喃细语,具有生命的灵 性,成为一种美好、神奇、有情有义的爱的使者形象。其次, 诗中对不少其他事物也作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如“绕着池塘 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柳条 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等。②全诗出 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抒情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 充满情趣的风格,切合儿童的心理,从而能够打动孩子们稚嫩 的童心。
2 雨说
1.字音字形

zhì
yīn
xuān

suō
qiǎng bǎo
2.词语积累 (1)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2)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3)喧嚷:大声地叫或说。 (4)忍冬:课文中指能够忍受冬寒的意思。 (5)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3.作家作品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1933 年生于山东济南。 1949 年随父至台湾。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郑愁 予诗集 I》、《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14 种。诗集《郑愁予诗集 I》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 80 年 代曾多次被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作 品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他的笔名取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 《菩萨蛮》中的“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他的诗如他的 笔名那样,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独具汉语的绝妙意象; 同时,在结构与层次上又具有英美诗歌的自由与舒展。他的诗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雨说(共18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雨说(共18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 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2.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体会本文清新明 朗,节奏欢快的语言特点。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
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台湾当代 诗人。 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 国的中国诗人”。他的诗的感情深处, 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郑愁予诗集》被评为“影响台 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多次被 选为台湾“最受欢迎作家”榜首,多 次获各种奖励,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 现任教于耶鲁大学。
度。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 成一篇三五百字的散文,同学们相互 交流后选两篇好的在全班交流,体会 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原句运用了一些特别适合少年 儿童读者的口语,有一种动人 的、令人感到无比亲切的美。
目标导学二
理解意象,品味语言
第七、八节诗都写到了雨要“教你们勇敢 的笑”,你怎样理解这“笑”的内涵?
第七节: 抒发自己对勇敢、 乐观、
自信的赞美 第八节: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 人生态度
目标导学三
分析手法,写作运用
目标导学二
理解意象,品味语言
下面的两句诗,会让你想起哪些古诗句? ①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②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示例] ①细雨鱼儿出
②微风燕子斜
目标导学二
理解意象,品味语言
比较下面的两句话,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①原句: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改句:为什么不让我接触一下你的脸。 ②原句: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改句:在池塘边上跟鱼儿打招呼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课

达标检测:
见导学案
2015年9月8日
(1)大量采用拟人手法,借春雨之口 表达作者对孩子的良好祝福和希望, 这是最突出的特点。
(2)语言通俗、亲切、清新、自然, 给人以温柔可亲之感,便于儿童阅读 和接受。
(3)诗的风格轻柔、喜悦、亲切,柳条儿、小燕子外, 还有很多事物都在笑啊,试着用 这种句式补充两句诗吧。
“快乐的安息”可让我们联想到龚自珍的“落红不 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精读诗歌,合作探究
1.诗中的“你们”指谁?为什么?
“你们”指儿童。从诗的副标题和内容可以看 出来。
2. 雨对“你们”做了什么邀请?表 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心愿?
雨让孩子们不要打开雨伞、关起门窗,不 要放下帘子、披蓑衣戴斗笠;扬起脸让他 “亲一亲”;让孩子们踩着他的拍子,去 踩泥土、看新苗、问候鱼儿、听溪水唱歌。 表现了春雨希望孩子们去看看外面世界的 变化的愿望。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 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 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 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12. 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 快乐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快乐的安 息”让你联想起龚自珍的哪两句诗?
写春雨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生活,为此她甘心奉 献自己的一切;
雨说
初读课文,概括各部分内 容
1. 请大家听课文朗读,领略诗歌之 美 听读要求:
(1)听准音。 (2)听朗读节奏与朗读时的感 情基调。
明确:感情基调是喜悦的。朗读语调 是轻快的。
2. 找一找诗中“雨”说了什么话? 这些诗句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表达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已经过 去,“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 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让孩子们勇 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包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

联想想象法。

评析欣赏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雨说》教案设计一、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渭城朝雨悒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诗可以娱目、娱耳、娱心。

其实,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

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1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浪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分析理解诗意1. 找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正音2. 回忆如何赏析诗歌(出示小黑板)① 注重朗读。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受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勤奋学习,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

完成这个目标,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

下面为您推荐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包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

联想想象法。

评析欣赏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雨说》教案设计一、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渭城朝雨悒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诗可以娱目、娱耳、娱心。

其实,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

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1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浪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分析理解诗意1. 找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正音2. 回忆如何赏析诗歌(出示小黑板)① 注重朗读。

九年级语文雨说2(PPT)3-2

九年级语文雨说2(PPT)3-2
3.作家作品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1933 年生于山东济南。 1949 年随父至台湾。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郑愁 予诗集 I》、《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14 种。诗集《郑愁予诗集 I》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 80 年 代曾多次被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作 品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他的笔名取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 《菩萨蛮》中的“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他的诗如他的 笔名那样,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独具汉语的绝妙意象; 同时,在结构与层次上又具有英美诗歌的自由与舒展。他的诗
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பைடு நூலகம்变,温柔华美, 自成风格。
阿根廷巨鹰(Argentavis)体重可达公斤,翼展最大可达米,足有一架现代“塞斯纳”轻型飞机那么大。新的模型显示,万年前,它们在阿根廷上空滑翔而并非 拍着两个巨翅飞行。科学家总结说,飞离地面和降落对阿根廷巨鹰而言可能是很大的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阿根廷巨鹰被认为是诸如鹳、兀鹫等 现代大型猛禽; GMAT:https:/// ;的祖先。通过对其化石研究,表明阿根廷巨鹰明显具有适于飞行的生理特征。不过,揭开阿根廷巨鹰 翱翔天空细节之谜却是困难重重 [] 。 中文学名 阿根廷巨鹰 拉丁学名 Argentavis magnificen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隼形目/鹰形 目 科 畸鸟科 属 阿根廷巨鹰属 种 阿根廷巨鹰 分布区域 南美洲阿根廷潘帕 生存时期 新近纪晚期 体 长 8米 体 高 .米 体 重 ~8千克 食 性 肉食性 技 能 高超 的滑翔能力 (最大的为桑氏伪齿鸟Pelagornis sandersi),它生活在新近纪晚期。安第斯秃鹫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翼展.米,可捕捉公斤重的猎物。 然而,史上最大的鸟类是阿根廷巨鹰,它们非常庞大,站立身高超过米,双翼展开的长度为.8至米,最长能够达到米,就像一架小型飞机。体重约公斤,最 重可以达到千克 [] 。 阿根廷巨鹰的喙角尖呈弯钩状,是典型的肉食鸟类的特征。头骨构造的其他特征显示它一般都会将食物整吞下去 [] 。 他们生活在广阔 的潘帕斯草原上,这些大鸟的颌骨并不强壮,因此很难撕裂大中型的猎物,无法啄杀大中型猎物,所以一般靠捕食小动物为生。不过也有科学家指出,这些 阿根廷巨鹰虽然看起来强壮,而且有捕食的能力,但是却很懒,不喜欢自己去捕猎。那么它们吃什么呢?也许它就像秃鹫一样,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不会 放过任何动物的尸体 [] 。 由于体型庞大,阿根廷巨鹰可能没有天敌。所以它们应该繁殖缓慢, 大概每年一次,每次产~个蛋,每个蛋重量超过公斤,雏鸟 需要约个月才能独立,雏鸟需要由父母来照顾,而完全成熟则需要十多年。阿根廷巨鹰可能能活到年 [] 。 飞鸟需要很轻的骨骼构造才更易于飞翔。它们的 骨头大都是中空的,骨壁很薄。这样的骨头极易碎裂,正是因为这一点,鸟类的化石是很稀少的,通常只是些零散的碎片。还没有完整的阿根廷巨鹰化石出 土,但通过零散的骨头,科学家们复原出了它的骨架模型。从安第斯山山脚到潘帕斯草原都发现了阿根廷巨鹰的化石。这些线索表明,阿根廷巨鹰可能会利 用安第斯山山坡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课件2新人教版可编辑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课件2新人教版可编辑

拓展提升,限时训练:
15分钟完成补充习题第二课“拓展与提 升”。
创作背景: 郑愁予自述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他小学时, 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 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 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 上看到很多伤兵;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 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 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 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 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
写作背景:
《雨说》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 当时正值我国“文革”灾难不久, 中国的儿童在文革中遭受了心灵的 摧残,如何让中国的儿童勇敢、乐 观的面对生活,生活在台湾的诗人 郑愁予写下了这首诗。
扫除字词障碍 初步感受诗歌内容和写法
思考并讨论:
1、文章标题为《雨说》,雨“说” 了哪些话?
2、再读诗歌副标题,通过全诗的解 读,作者为何将此诗送给儿童们?
3、全诗写春雨降临大地,但充满了 情趣,请说说诗歌艺术手法的独特所 在。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题,将这首 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 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 区别。

【整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课件 (共24张PPT)

【整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课件 (共24张PPT)

• 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 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 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 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
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
“宝刀未老”,勤耕不辍,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
刀》等,他的作品大多以
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 为“浪子诗人”。
写作背景
•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
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
课前预习检查
1.注音或写汉字。(8 分) 田圃 ( pǔ ) 禁 ɡù( 锢 ) .
留滞 ( zhì) . 喑 哑( yīn ) 喧嚷 ( rǎng ) 斗笠 ( lì) . . . 润如油 ɡāo( 膏 ) 襁褓 ( qiǎng bǎo ) ..
课前预习检查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7 分)
三、春雨的话集中表达了什么意思? 诗人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 无虑、幸福成长,为此“爱的使者:愿意做出一 切努力,付出一切代价。 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 人文精神。
四、第7、8两节,都希望孩子们“笑”,你是 怎样理解其不同之处的?
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两样事儿”,但内容只有一样, 即“教你们勇敢地笑”。 不同的是第7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通过物对雨的态度,看 到“笑”的作用。诗人透过雨,教给儿童们的是勇敢地面对生 活的挑战,只有这样,乐对人生,才能幸福成长。 而第8节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笑”仍然是教儿童们 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儿童是大地的主人,儿童是未来。只要我 们的广大儿童勇敢面对生活,乐对人生,我们的国家,民族就 有希望。这是诗人殷切的希望。
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敲语言。诗 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 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 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动词、 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
希望就有了”句中的“旗子”“春天”象征什么?这两句诗 应该如何理解?
红旗象征国家。春天象征青少年。
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表达出要求自由、幸福的愿望, 祖国就有希望了。
*请问:诗中突出运用什么手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
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诗人的笔下感受到真善美。其实,
我们周围的世界也充满了真善美。只要用心去体会,相信 我们也能写出一首首美丽的诗歌。
雨 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在白云襁褓中笑着“教你们勇敢地笑” (爱的使者) 拟人手法(祝福儿童,祝福中国) 满怀爱心探访四月大地
“雨”
寓意 你如何理解本诗的寓意?
2 雨 说
1.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 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2.品味诗歌语言, 理解运用拟
人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领悟作 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本名郑文韬,1933年生于山东济 南,现代诗人。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
辗转大江南北,母亲教他读古诗词。
1949年随父至台湾。 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被选为“最 受欢迎作家”,其诗集《郑愁予诗的 自选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
的风格,这样切合儿童的心理。 *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除了拟人外,作者还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 手法。
本诗以题目“雨说”开篇,并以“雨说”的反复,贯 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
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
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我们从郑愁予的诗歌 中可以看到诗人对中国儿童的热爱和祝福以及热切的期望。
快乐幸福 乐观向上
对孩子们的祝福也是对祖国的祝福,孩子是祖国的希
望。
★在这首诗中,“雨”象征什么?“大地”具体指什么?
诗中的“雨”是爱的化身,象征自由和幸福。
大地具体指中国。
*“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这句话中“笑”的内涵是什么? 笑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态度,是诗人鼓励孩 子们要乐观向上地生活。
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
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为什么雨是春天的使者? 雨探访四月的大地,给
万物带来生机,
所以雨是春天的使者。 (第一、五节)
雨为什么是爱的使者?
1.雨是温柔亲切的,充满爱心的。
(第2、3、4节)
2.雨让每个孩子学会勇敢地笑。 (第7、8节) 3.雨祝福孩子们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第9节)
三十本书之一”,在香港、台湾的高
中课本里都选有他的诗。他的诗作以 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而著称,
郑愁予
意象多变,自成风格。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 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 “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雨说》是他于1979年写成的,当时正值我国 “文
革”灾难结束不久, 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 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此时诗人虽身 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 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 歌”?
点明这首诗的抒情对象,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
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 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还有是对中国美好未 来的祝愿。
课后练习2
“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 的现实,赋予“雨”以
深刻的寓意:牺牲自己
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 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
和理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
生字词
田圃( pǔ )
·
禁锢( jìn ɡù )
··
枯黄( kū )
·
喑哑( yīn )
·
留滞( zhì )
·
襁褓( qiǎnɡ bǎo )
··
·
蓑衣( suō )
·
喧嚷(rǎnɡ )
讨论: 在诗中,雨是 春天 的使者, 也是 爱 的使者。
1.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