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

合集下载

第18讲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18讲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8讲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基础知识梳理】农业的重要性2018年9月22日,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

他谈到: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静态因素)2.社会经济条件(动态因素)二、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2)地位:季风水田农业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3)区位因素: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主要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形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粮食。

(4)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等国。

(2)经营方式:多为家庭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4)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补充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1)相似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水源灌溉;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不同之处①纬度不同:我国纬度高于美国。

②气候类型不同:美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③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美国是家庭经营,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或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较为低平;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丰富;⑤旱、涝灾害频繁。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土地资源退化(或土地肥力下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兴修水利;⑤培育良种;⑥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③生物资源丰富;④水资源丰富;⑤红壤分布面积广。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③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④改良土壤;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兴修水利。

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②地势较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不足;⑤旱、涝灾害频繁;⑥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或合理开采地下水);⑥退耕还林还草;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灌溉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地势较平坦;④土壤肥沃;⑤有黄河水(或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⑦多风沙和盐碱地。

高中地理课件-3.1.4 商品谷物农业 (2)

高中地理课件-3.1.4 商品谷物农业 (2)

6、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从右表中可以看出 ,两地玉米单产为 美国玉米带高于我 国玉米带,原因有 哪些?
地形 土壤有机质 降水量(mm) 无霜期(天) 玉米面积比重
玉米单产
平原 3%~6% 500~700 160~200
50% 7 500kg/公顷
中国玉米带 42°N~46°N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案例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
交通便利:五大湖及密 西西比河、铁路、公 路交织成网
评价: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案例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
地广人稀:中部平原, 土地面积广阔,人口 密度小,人均耕地多
评价: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美国的商品粮基地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2.商品谷物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含义
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 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产品
小麦
玉米
2.商品谷物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俄罗斯、乌克兰
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差异
气候条件
季风气 候区
农产 品种 类
水稻
人均 经营方 生产 耕地 式 规模
人多 小农 地少 经营

机械化 程度
商品率
低低
温带大陆 小麦 地广 家庭 性气候区 玉米 人稀 农场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合作探究
特点
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原因 及发展措施
原因 发展措施
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合作探究 措施
均 地 人多地少,水稻单产高,能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产 史 食 惯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人们喜食稻米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措施:
李某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 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 承包了5亩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 美国一个小农场拥有225亩土地。
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
⑥人口稠密,劳动力 丰富
· 水稻在当地有着⑦悠久的种植史,人们 ⑧喜爱吃稻米。
规律总结
区位因素 自 然 地形、 因 土壤 素 水源 气 候
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
区 位 优 势
地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生长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便于灌溉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劳动力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人 耕 生 历 饮 习
⑨机械化水平高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一大三高”
1.生产规模大 2.商品率高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美国保持玉米带、小麦带长盛不衰的措施: ①兴修水利 ②实行休耕,保证土壤肥力 ③发展农业科技,提供科技成果
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 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 (2)交通运输便利。 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 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地广人稀、市场广阔 (4)工业高度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 电力、化肥、农药等。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 方面发展。有的农场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还使用飞机作业。 (5)农业科技先进。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 地广人稀为农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 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西 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 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 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 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势 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
3、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A:自然因素
(1)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
(2)地形: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带, 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3)土壤:深厚肥沃
季风水田农业的水稻种植的有利 条件是
• ①有广大的季风区 ②许多大河都有大 面积的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③东亚、 南亚和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工业化水平高,保证了大型农业机械 的供应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 业地域类型.
(4)灌溉水源丰富(水源)
B: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广阔(市场) (2)运输便利(交通)
(3)地广人稀(地价低,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4)机械化水平高(机械)
(5)农业科学技术先进(科技)
春小麦 玉米
冬小麦
读下图 思考: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 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北美气候图-温带大陆性气候

低 小农经营 季风气候区,主 要是发展中国家
主要分布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主要是发达国家
差异根本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本节知识点框架: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地区:亚洲季风区,即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二、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

4、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7、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8、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知识扩展: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形成条件是本节的重点。

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几个特点中,除水利工程量大是由于水稻生产的特点和气候条件(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决定外,其他几个特点是相互依存的,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是形成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

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耕地资源丰富且地广人稀的地区。

其农场面积一般在几百公顷以上甚至几千至上万公顷。

大规模的农场,加上劳动力稀少,必须以高度机械化代替劳动力。

在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方便的交通运输是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地广人稀为农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则成为农场现代化生产的保证。

这些条件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3、本节的主要考点有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形成条件和特点。

命题的综合性强,往往以读图的方式结合区域地理、气候、自然带、植被等自然要素进行命题,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2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3.2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龙海二中
黄晖亮
一.季风水田农业
读图回答, 读图回答,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 些地区? 些地区?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 主要分布在东亚 东南亚和南亚的 季风气候区
东亚:中国(秦岭 淮河以南)、韩国 朝鲜、 淮河以南)、韩国、 东亚: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韩国、朝鲜、 日本等 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 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 南亚:印度 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印度、 南亚 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单位面积产量高,
单产高的原因: 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 商品率低原因: 商品率低原因:人口多,生产规模小, 总产量不大,大部分留作自用。 发展措施: 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 增识强商品意识, 量,增识强商品意识, 发展规模经营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近一二十年来,水平有所提高, 近一二十年来,水平有所提高,但 总体水平还是较低。 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并不是所有亚洲国 家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都低,日本已处 家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都低,日本已处 于较高的水平。 于较高的水平。 发展措施:加大科技投入, 发展措施: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机械化水平
2.基本特征 2.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3.分布地区 分布地区: 分布地区
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地区 俄罗斯 乌克兰 美国、 加拿大
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 国营。 农业,但一般是国营 农业,但一般是国营
阿根廷 澳大利亚
4.经营方式 经营方式
作业: 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3.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中部平原 。
C 。 (2)图中A、B、C三区属于小麦区的是______ AB ,属于玉米带的是____
(3)这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地势____________ 平坦开阔 ,土壤
肥沃深厚,水源______ 充足 ,气候______ 丰富 ;②______ __________ 温和,降水______ 五大 湖及 密西西比 河航运,加上发达的公路铁路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③ ____________ 农业机械 、电力 化肥 、 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农药 等生产资料;④先进的______ 科技水平 ______业的比较: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季风区 水田农业 美国商品 谷物农业
水稻 小麦 玉米
自给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 季风气候区
小,机械化水平低 家庭经营,生产规模 商品农业 大,机械化水平高
温带大陆性 气候区
练 习 1.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包括水稻种植业
区位因素
自 然 条 件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
主要影响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产 高产;地势平坦开阔为机械化生产和大 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降水丰富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现代化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
2010-07-23 09:29 来源:文字大小:【大】【中】【小】
大冶一中周兆朋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也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业。

我国人民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广东农谚“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农谚“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农谚“立夏浸种,芒种栽秧”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国南方种植业是典型的季风水田农业,属于传统型农业,粮食仅能维持“温饱状态”;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因此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那么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究竟有什么差异呢?通过对比分析,你对自己家乡农业园区的规划有何建议?又该如何看待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呢?
一、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性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程度和快慢,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影响很大。

在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时,应从市场、交通、机械、政策、劳力、技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思考。

1. 人口密度不同
水稻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力投入,因此水稻种植地区也是人口密集地区,如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区。

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

由于面向市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资支出,农场尽量采用大型农业机械,因而谷物农业地区往往也是人口相对稀疏地区,如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地区。

2. 经营规模不同
季风水田农业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地窄人稠”,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为小农经营,规模小,效率较低;商品谷物农业区由于“地广人稀”,为大规模农场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大规模经营便于统一管理和耕作,提高生产效率。

3. 产销情况不同
季风水田农业区由于精耕细作,粮食单产高,但人口众多,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商品率低;商品谷物农业区规模大,产量多,人口稀,自身消费少,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高。

4. 生产工具不同
季风水田区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数量丰富,价格低廉,农业生产以人力、水牛为主;商品谷物农业区由于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多采用高速、宽幅、联合作业,甚至飞机作业,农业机械化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5. 科技水平不同
季风水田区农业科技水平低,注重劳力投入;商品谷物农业区科技水平高,重视科技投入。

比如美国建有庞大的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部设有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各州有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各县有农业推广站,并有一批农业推广员,免费为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等。

6. 种植作物不同
亚洲季风水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而且人们喜食稻米,故以种植水稻为主;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以欧洲移民为主,喜食面类和肉类,生产的谷物主要是小麦,其次是玉米和水稻,但玉米多作为饲料,水稻占的比例不高。

二、思维误区
1. 商品粮农业就是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粮是农业生产单位或个人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粮食,不限于谷物,范围更广一些。

如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就农业地域类型而言,可分三种: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基塘农业)是混合农业;其它的是水稻种植业。

2. 季风水田区没有商品粮。

其实不然,如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中,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都位于季风水田区。

三、我国农业的未来走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应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要用科学方法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面向市场,增强商品意识,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丰富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收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已有许多地区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农业之路,如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江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已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等。

【巩固训练】
1.读下图,回答⑴~⑶题。

⑴符合图中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B.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C.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带
D. 潘帕斯的牧牛业
⑵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①华北平原②东北的三江平原③新疆④成都平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⑶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B.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C. 主要靠雇员经营
D. 需要劳动力多
2.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⑴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不同之是。

⑵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⑶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

⑷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
纬度37°N~45°N 42°N~46°N
地形平原平原
土壤有机质3%~6% 2%
降水量(mm)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50% 50%~60%
玉米单产7 500kg/公顷 6 750kg/公顷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美国玉米带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单产,原因有哪些?
从自然条件看:。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参考答案】
1.⑴B ⑵B ⑶A
2.⑴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⑵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均为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⑶热量不足,水源不足
⑷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