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2-宏观经济学数据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

最终产品:是已经退出当期生产过程,进入最终 使用的产品。
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of domestic products)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 的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名义的GNP与实际的GNP:
名义的GNP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经济中的物品与劳务 的价值。
2、国民帐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适应于:市场经济制度 目前使用国家: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 gross of national products)(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中间产品:是指处在当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1990年的名义GNP=1*100+2*50=200 1990年的实际GNP= 1*100+2*50=200
1991年的名义GNP=2*150+3*100=600
1991年的实际GNP= 1*150+2*100=350 物价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了? 1990—1991年价格水平变化(价格指数) =1991年的名义GNP/1991年的实际GNP
实际的GNP是按不变的基年价格评价经济中的物品 与劳务的价值。
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两种产品,他们在1990年和1991 年的产量与价格如下: 产品 90年产量 90年价格 91年产量 91年价格 A 100 1 150 2
B
50
21Leabharlann 03计算:1990年的名义与实际GNP 1991年的名义与实际GNP
960 30
试计算:NNP、X-M、Tn、PDI、S
习题三:
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为(单位亿元) 个人租金收入31.8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4.6
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of domestic products)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 的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名义的GNP与实际的GNP:
名义的GNP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经济中的物品与劳务 的价值。
2、国民帐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适应于:市场经济制度 目前使用国家: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 gross of national products)(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中间产品:是指处在当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1990年的名义GNP=1*100+2*50=200 1990年的实际GNP= 1*100+2*50=200
1991年的名义GNP=2*150+3*100=600
1991年的实际GNP= 1*150+2*100=350 物价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了? 1990—1991年价格水平变化(价格指数) =1991年的名义GNP/1991年的实际GNP
实际的GNP是按不变的基年价格评价经济中的物品 与劳务的价值。
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两种产品,他们在1990年和1991 年的产量与价格如下: 产品 90年产量 90年价格 91年产量 91年价格 A 100 1 150 2
B
50
21Leabharlann 03计算:1990年的名义与实际GNP 1991年的名义与实际GNP
960 30
试计算:NNP、X-M、Tn、PDI、S
习题三:
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为(单位亿元) 个人租金收入31.8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4.6
宏观经济学数据

投资
1832.7
18.4%
政府购买
1743.7
17.5%
净出口
-370.7
-3.7%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
美国(单位:亿美元)
中国(单位:亿元)
GDP 104290 100% GDP 107898 100%
居民消 费
政府消 费
资本形 成总额
净出口
73853 15875 18824 -4263
重要的是记住GDP包括了什么,遗漏了什么。
2. 国民生产总值(GNP)
定义: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由一国永久居民生产
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向国外的要素支出
3.国民生产净值(NNP)
定义: 扣除了折旧损失后一国居民的总收入。
NNP=GNP-折旧
4. 国民收入(NI)
指数确定可变的加权数。
4.通货膨胀率
定义: 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P
CPIt
CPI t 1
100%
CPI t 1
CPI与RPI
价格指数
140
120
100
80
CPI
RPI
60
40
20
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2年GDP分产业比例图(单位: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46535.7, 40%
第二产业, 53540.7, 46%
第一产业, 16117.3, 14%
经济学-第五章 宏观经济数据:GDP和CPI

GDP和产品与服务的支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来表示。
Y=国内生产总值,GDP
Y=C+I+G+NX
实际GDP是假设如果我们以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评价产品和服务,那么今年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多少?通过用固定在过去水平上的价格来评价现期生产,实际GDP说明了经济的整体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变动。
名义GDP(nominal GDP)是按当年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C,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包括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
投资(I,investment):指企业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花费,主要是资本品和房产的支出。投资可以细分为:
·固定投资:分为企业固定投资和居民住房投资。在GDP的核算中,居民购买住房视为企业部门将住宅销售给家庭的投资活动,属于投资行为。
这两个指标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观测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知道如何衡量这两个指标,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指标变化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但这仅仅是讨论宏观经济运行的起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此为起点,分析一国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在短期波动中的变化。
详细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补充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和实际GDP比率来来计算的价格水平衡量指标,反应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而不反映生产量。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GDP平减指数:
第三节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准确的说,一定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的是相对于某一固定年份(基年)购买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费用,在当期购买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花费情况。CPI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用来度量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和通货膨胀程度的基本工具。
Y=国内生产总值,GDP
Y=C+I+G+NX
实际GDP是假设如果我们以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评价产品和服务,那么今年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多少?通过用固定在过去水平上的价格来评价现期生产,实际GDP说明了经济的整体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变动。
名义GDP(nominal GDP)是按当年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C,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包括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
投资(I,investment):指企业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花费,主要是资本品和房产的支出。投资可以细分为:
·固定投资:分为企业固定投资和居民住房投资。在GDP的核算中,居民购买住房视为企业部门将住宅销售给家庭的投资活动,属于投资行为。
这两个指标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观测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知道如何衡量这两个指标,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指标变化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但这仅仅是讨论宏观经济运行的起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此为起点,分析一国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在短期波动中的变化。
详细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补充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和实际GDP比率来来计算的价格水平衡量指标,反应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而不反映生产量。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GDP平减指数:
第三节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准确的说,一定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的是相对于某一固定年份(基年)购买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费用,在当期购买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花费情况。CPI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用来度量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和通货膨胀程度的基本工具。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
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
济活动不完善的衡量。一旦男管家的工作成为他家务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劳务就不再计入GDP。
这例子说明,GDP不包括任何在家里产出的价值。同样,GDP也不包括耐用品(汽车以及电冰箱
等)的估算租金和非法贸易等物品或劳务。一
_I、政府采购、投资、净出口、消费、投资一
6、(1)2000年名义GDP-10000000,2010年名义GDP-15200000,2010年实际GDP-IOOOOOOO
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
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
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2010年GDP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1. 52,2010年(’PI-1.6一
(2)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是帕氏指数,因为它是用一篮子可变物品计算的。CPI是拉斯派
尔指数,因为它是用一篮子固定物品计算的。由(1)中计算得2010年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
是1.52,它表示物价从2000年到2010年上涨了5)0,o;而(1PI是1.6,它表示物价从2000年到2010
随着劳动力增加而递减。因此,实际工资下降。一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
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
济活动不完善的衡量。一旦男管家的工作成为他家务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劳务就不再计入GDP。
这例子说明,GDP不包括任何在家里产出的价值。同样,GDP也不包括耐用品(汽车以及电冰箱
等)的估算租金和非法贸易等物品或劳务。一
_I、政府采购、投资、净出口、消费、投资一
6、(1)2000年名义GDP-10000000,2010年名义GDP-15200000,2010年实际GDP-IOOOOOOO
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
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
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2010年GDP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1. 52,2010年(’PI-1.6一
(2)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是帕氏指数,因为它是用一篮子可变物品计算的。CPI是拉斯派
尔指数,因为它是用一篮子固定物品计算的。由(1)中计算得2010年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
是1.52,它表示物价从2000年到2010年上涨了5)0,o;而(1PI是1.6,它表示物价从2000年到2010
随着劳动力增加而递减。因此,实际工资下降。一
宏观经济学第2讲

28
恒等关系
由于将存货视为支出的一部分和将利润算 为销售和支出的差额,这使产出总是等于 支出,产出总是等于收入。这种关系就是 核算体系的恒等关系,但它并非关于经济 如何运行的表述。
产出=支出;产出=收入
29
二、核算方法之一:支出法的内容
GDP = 总支出 AE(Aggregate Expenditure)
公债利息
36
注意
后两者不计入GDP,我们要把与生产无关的, 既不提供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带来 的价值排除在GDP 的计算之外。
37
4、净出口,计为 :NX = X ― M
X为出口,M为进口,出口应通过国外对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
• 在GDP的统计中,为什么要减去进口M呢? 原因是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 买中既包括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又包括 进口品,只有从这三项支出中剔除对进口 品的购买支出,才能准确地衡量GDP。
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外国公民从 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 B、小于
49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对 B、不对 C、可能对也 可能不对
50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51
4、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外国要素在国内收入
17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的总和。
18
(2)GNP: 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无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呆 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所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GNP。
常住居民包括:常住本国的本国公民 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 常住本国的外国公民
恒等关系
由于将存货视为支出的一部分和将利润算 为销售和支出的差额,这使产出总是等于 支出,产出总是等于收入。这种关系就是 核算体系的恒等关系,但它并非关于经济 如何运行的表述。
产出=支出;产出=收入
29
二、核算方法之一:支出法的内容
GDP = 总支出 AE(Aggregate Expenditure)
公债利息
36
注意
后两者不计入GDP,我们要把与生产无关的, 既不提供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带来 的价值排除在GDP 的计算之外。
37
4、净出口,计为 :NX = X ― M
X为出口,M为进口,出口应通过国外对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
• 在GDP的统计中,为什么要减去进口M呢? 原因是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 买中既包括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又包括 进口品,只有从这三项支出中剔除对进口 品的购买支出,才能准确地衡量GDP。
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外国公民从 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 B、小于
49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对 B、不对 C、可能对也 可能不对
50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51
4、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外国要素在国内收入
17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的总和。
18
(2)GNP: 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无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呆 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所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GNP。
常住居民包括:常住本国的本国公民 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 常住本国的外国公民
宏观经济指标及历年各指标数据

84402.28
14817.63
39004.19
34018.43
4985.76
30580.47
4660.9
6913.23
6796.03
78060.83
78973.03
14441.89
37543
32921.39
4621.61
26988.15
4148.57
6327.39
6420.18
70142.49
71176.59
11699.5
10284.5
1415
9357.38
1688.98
2405.04
2311.09
21826.2
21781.5
5342.2
9102.2
8087.1
1015.1
7337.1
1420.3
1834.56
1892.76
18718.32
18667.82
5062
7717.4
6858
859.4
5888.42
2585.04
421.72
802.4
857.82
7243.75
7208.05
2316.09
3105.7
2789
316.7
1786.26
338.52
363.47
695.2
5985.55
5962.65
1978.39
2646.2
2375.6
270.6
1338.06
274.95
198.67
582.68
5330.45
1167.03
1268.94
1644
17000.92
14817.63
39004.19
34018.43
4985.76
30580.47
4660.9
6913.23
6796.03
78060.83
78973.03
14441.89
37543
32921.39
4621.61
26988.15
4148.57
6327.39
6420.18
70142.49
71176.59
11699.5
10284.5
1415
9357.38
1688.98
2405.04
2311.09
21826.2
21781.5
5342.2
9102.2
8087.1
1015.1
7337.1
1420.3
1834.56
1892.76
18718.32
18667.82
5062
7717.4
6858
859.4
5888.42
2585.04
421.72
802.4
857.82
7243.75
7208.05
2316.09
3105.7
2789
316.7
1786.26
338.52
363.47
695.2
5985.55
5962.65
1978.39
2646.2
2375.6
270.6
1338.06
274.95
198.67
582.68
5330.45
1167.03
1268.94
1644
17000.92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Web Design
2 GDP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
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被使用和消耗掉。
例如,面包师烘焙一块面包实际上经过了种植并收割小麦、将小麦磨成面粉、 加入其他成分烤成面包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生产了小麦、面粉和面包三种主要产 品,其中只有面包最终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我们将面包称之为最终产品。
NFP表示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
的收入,即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 务的收入。
GNP与GDP的关系式为:
GNP GDP NFP
假设我国2015年GDP为95 933亿元,GNP为94 346亿元,两者差额为1 587亿元。也就是说, 2015年外商来华投资或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我国人在国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1 587亿元,这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NFP。
当企业生产出来的一种中间产品没有被使用,而是增加了企业以后使用或出售的存货,在这种
情况下,中间产品被暂时作为“最终产品”,其价值作为存货投资而加到GDP中。
例如,某企业上一年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产品,但只出售了80万元的产品, 所剩20万元的产品可看做是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因此,这20万元的未 出售产品同样计入GDP。相应地,如果企业当年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产品,却 出售了120万元的产品,那么,计入GDP的仍然应该是100万元,只是上一年企 业的库存减少了20万元而已。
宏观经济政策 第六章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现代观点及问题
【 国民收入的核算 】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收入的核算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的其他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2 GDP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
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被使用和消耗掉。
例如,面包师烘焙一块面包实际上经过了种植并收割小麦、将小麦磨成面粉、 加入其他成分烤成面包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生产了小麦、面粉和面包三种主要产 品,其中只有面包最终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我们将面包称之为最终产品。
NFP表示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
的收入,即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 务的收入。
GNP与GDP的关系式为:
GNP GDP NFP
假设我国2015年GDP为95 933亿元,GNP为94 346亿元,两者差额为1 587亿元。也就是说, 2015年外商来华投资或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我国人在国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1 587亿元,这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NFP。
当企业生产出来的一种中间产品没有被使用,而是增加了企业以后使用或出售的存货,在这种
情况下,中间产品被暂时作为“最终产品”,其价值作为存货投资而加到GDP中。
例如,某企业上一年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产品,但只出售了80万元的产品, 所剩20万元的产品可看做是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因此,这20万元的未 出售产品同样计入GDP。相应地,如果企业当年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产品,却 出售了120万元的产品,那么,计入GDP的仍然应该是100万元,只是上一年企 业的库存减少了20万元而已。
宏观经济政策 第六章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现代观点及问题
【 国民收入的核算 】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收入的核算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的其他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27
收入差距扩大
• 世界银行根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数据进行测 算, 1981 年 ~1995 年,我国城市的吉尼系数从 0.176 提高到 0.275 ;农村的吉尼系数从 0.242 提 高到0.333。国内学者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认 为从 1988 年 ~1995 年,我国城镇的吉尼系数从 0.233上升到0.286,上升了22.8%;农村的吉尼 系数则从0.338上升到0.429,上升了26.9%。
ki ki
n 1
= 1 /(1- b)
14
=△y / △i=500÷100=5
1、投资乘数
•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 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 k i =y/ i •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1/边际储蓄倾向 • 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 向越小,则乘数越大。
21
• 推导:g = T,假设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 增加10万,则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y= kT . T+ kg . g = (kT. + kg ) g=[ 1/(1-b)+(-b)/(1-b)] g=10
y/ g称为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kb= y/ g= (kT. + kg ) = 1/(1-b)+(-b)/(1-b) = 1
c=a+by
a>0
0 < b <1
其中: a— 自主性消费 b—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
分的比率。 b=c/ y,也记为MPC。
4
国民(或总收入)是由总需求决 定的.
5
1、两部门经济
简单均衡模型的假定: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 固定的量。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收入差距扩大
• 世界银行根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数据进行测 算, 1981 年 ~1995 年,我国城市的吉尼系数从 0.176 提高到 0.275 ;农村的吉尼系数从 0.242 提 高到0.333。国内学者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认 为从 1988 年 ~1995 年,我国城镇的吉尼系数从 0.233上升到0.286,上升了22.8%;农村的吉尼 系数则从0.338上升到0.429,上升了26.9%。
ki ki
n 1
= 1 /(1- b)
14
=△y / △i=500÷100=5
1、投资乘数
•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 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 k i =y/ i •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1/边际储蓄倾向 • 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 向越小,则乘数越大。
21
• 推导:g = T,假设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 增加10万,则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y= kT . T+ kg . g = (kT. + kg ) g=[ 1/(1-b)+(-b)/(1-b)] g=10
y/ g称为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kb= y/ g= (kT. + kg ) = 1/(1-b)+(-b)/(1-b) = 1
c=a+by
a>0
0 < b <1
其中: a— 自主性消费 b—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
分的比率。 b=c/ y,也记为MPC。
4
国民(或总收入)是由总需求决 定的.
5
1、两部门经济
简单均衡模型的假定: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 固定的量。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由于折旧占GDP或GDP比例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 用GDP(GNP)与NNP在表示经济活动总量变动意义上差 别不大,人们一般更为习惯采用GNP或GDP概念。
其它总量指标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广义国民收入泛 指GDP、GN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 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年份 GDP
最终消 费
资本形成
1980
(其中) 居民消费 C
4551.3 2976.1 2317.1
政府消费 (其中)
G
I
659.0 1590.0
固定资本 存货增加 1318.0 272.0
净出口 NX
-14.8
1985 8792.1 5773.0 4589.0 1184.0
3386.0 2641.0 745.0 -366.9
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 含以下项目
支出法
1.消费(consumption,C):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 上。
2.投资(investment,I):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 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 归 入 芬 兰 GNP。 中 国 海 尔 在 美 国 工 厂 的 利 润 , 应 作 为 美 国 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 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GDP成为越来越 重要的总产出指标。
(3)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 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4)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 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 利润。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
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 GDP(90 年代若干年份;亿元)
项目
1992
1995
固定资产折旧
3537.4
环境
绿色GDP:考虑环境破坏与保护的GDP 。
本期产出
GDP是由本其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须 派出过去生产而当期交易的物品,如二手商品
2.核算方法:
(1)支出法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 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 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 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 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
其它总量指标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个人从 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 括公司利润等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 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物品与劳务市场
• 企业出售 • 家庭购买
支出
物品与劳 务购买
企业
• 生产并出售物品与劳务 • 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
家庭
•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 拥有并出售生产要素
生产投入
工资、租 金与利息
生产要素市场
• 家庭出售 • 企业购买
劳动、土 地和资本
收入
2.1.2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衡量一国创造的财富——总产出 总收入=总产出 两个问题: (1)采用什么指标进行衡量? (2)如何计算这个指标?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 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 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部门法
2.1.3 实际GDP与名义GDP
GDP衡量一国经济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如果一年的GDP高于上一年份,可能是因为:
经济中生产了更多的物品与劳务 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物品与劳务
7595.7
劳动者报酬
12052.4
27893.7
生产税净额
3273.8
7811.2
营业余
7780.6
16147.4
总计
26644.3
59448.1
1997 10312.2 41540.3 10245.0 13606.6 75704.1
(3)部门法
部门法(sector approach)又称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 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 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1990 18319.5 11365.2 9113.2 2252.0
6444.0 4732.0 1712.0
510.3
1995 58510.5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998.5
1997 74894.2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2857.2
实际GDP(Real GDP): 按基期不变价格评价的物 品与劳务的产值。
名义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计算 的物品与劳务的产值。
在经济分析中使用实际GDP。
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生产的产量的 变动,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计算GDP的目的是衡量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分析社 会福利和经济增长均以实际 GDP为标准。衡量经济增 长速度用实际GDP.
1999 82429.7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2248.8
(2)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 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与GDP最重要差别有两点:一是不包含折旧即重置 投资,二是不包括间接税如营业税等。
在国民收入基础上加进折旧和间接税得到GDP。
收入法
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
(1)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 等三部分。
(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 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 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G):政府购买的产品与 劳务总和。
4.净出口(net exports,NX):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 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
Macro 2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 国民收入的衡量 ❖ 物价水平的衡量
2.1 国民收入的衡量
2.1.1 一国经济的收入与支出
经济学家用一国经济中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来考
察一国经济的富裕程度。
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收益
物品与劳 务出售
GDP消胀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 与 实际GDP的比值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GDP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消胀指数
实际GDP与名义GDP—— 一个数字例子
年份
2001 2002 2003
年份
2001 2002 2003
年份
2001 2002 2003
(3)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比如电视机、电 视节目、理发服务、工程咨询、教育
GDP
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国范围内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 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从地域角度,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 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 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用GDP衡量国民收入的问题 GDP衡量的是一国进行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价值。 但有些生产性活动无法衡量,从而也就不包括在 GDP中。
* 犯罪活动
有些犯罪活动也属于经济活动。例如。毒品生产与交易、娼妓。
美国非法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产值占GDP的1- 2%。
* 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 )
其它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s: NNP):它等 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创造价 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 与GDP或GNP相比,NNP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 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200/ 200*100 = 100 600/ 350*100 = 171 1200/500*100= 240
我国实际GDP 的增长率
GDP增长率
16 14 12 10
8 6 4 2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GDP增长率 1981 5.2 1982 9.1 1983 10.9 1984 15.2 1985 13.5 1986 8.8 1987 11.6 1988 11.83 1989 4.1 1990 3.8 1991 9.2 1992 14.2 1993 13.5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
其它总量指标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广义国民收入泛 指GDP、GN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 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年份 GDP
最终消 费
资本形成
1980
(其中) 居民消费 C
4551.3 2976.1 2317.1
政府消费 (其中)
G
I
659.0 1590.0
固定资本 存货增加 1318.0 272.0
净出口 NX
-14.8
1985 8792.1 5773.0 4589.0 1184.0
3386.0 2641.0 745.0 -366.9
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 含以下项目
支出法
1.消费(consumption,C):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 上。
2.投资(investment,I):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 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 归 入 芬 兰 GNP。 中 国 海 尔 在 美 国 工 厂 的 利 润 , 应 作 为 美 国 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 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GDP成为越来越 重要的总产出指标。
(3)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 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4)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 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 利润。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
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 GDP(90 年代若干年份;亿元)
项目
1992
1995
固定资产折旧
3537.4
环境
绿色GDP:考虑环境破坏与保护的GDP 。
本期产出
GDP是由本其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须 派出过去生产而当期交易的物品,如二手商品
2.核算方法:
(1)支出法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 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 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 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 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
其它总量指标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个人从 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 括公司利润等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 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物品与劳务市场
• 企业出售 • 家庭购买
支出
物品与劳 务购买
企业
• 生产并出售物品与劳务 • 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
家庭
•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 拥有并出售生产要素
生产投入
工资、租 金与利息
生产要素市场
• 家庭出售 • 企业购买
劳动、土 地和资本
收入
2.1.2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衡量一国创造的财富——总产出 总收入=总产出 两个问题: (1)采用什么指标进行衡量? (2)如何计算这个指标?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 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 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部门法
2.1.3 实际GDP与名义GDP
GDP衡量一国经济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如果一年的GDP高于上一年份,可能是因为:
经济中生产了更多的物品与劳务 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物品与劳务
7595.7
劳动者报酬
12052.4
27893.7
生产税净额
3273.8
7811.2
营业余
7780.6
16147.4
总计
26644.3
59448.1
1997 10312.2 41540.3 10245.0 13606.6 75704.1
(3)部门法
部门法(sector approach)又称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 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 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1990 18319.5 11365.2 9113.2 2252.0
6444.0 4732.0 1712.0
510.3
1995 58510.5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998.5
1997 74894.2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2857.2
实际GDP(Real GDP): 按基期不变价格评价的物 品与劳务的产值。
名义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计算 的物品与劳务的产值。
在经济分析中使用实际GDP。
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生产的产量的 变动,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计算GDP的目的是衡量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分析社 会福利和经济增长均以实际 GDP为标准。衡量经济增 长速度用实际GDP.
1999 82429.7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2248.8
(2)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 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与GDP最重要差别有两点:一是不包含折旧即重置 投资,二是不包括间接税如营业税等。
在国民收入基础上加进折旧和间接税得到GDP。
收入法
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
(1)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 等三部分。
(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 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 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G):政府购买的产品与 劳务总和。
4.净出口(net exports,NX):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 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
Macro 2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 国民收入的衡量 ❖ 物价水平的衡量
2.1 国民收入的衡量
2.1.1 一国经济的收入与支出
经济学家用一国经济中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来考
察一国经济的富裕程度。
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收益
物品与劳 务出售
GDP消胀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 与 实际GDP的比值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GDP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消胀指数
实际GDP与名义GDP—— 一个数字例子
年份
2001 2002 2003
年份
2001 2002 2003
年份
2001 2002 2003
(3)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比如电视机、电 视节目、理发服务、工程咨询、教育
GDP
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国范围内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 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从地域角度,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 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 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用GDP衡量国民收入的问题 GDP衡量的是一国进行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价值。 但有些生产性活动无法衡量,从而也就不包括在 GDP中。
* 犯罪活动
有些犯罪活动也属于经济活动。例如。毒品生产与交易、娼妓。
美国非法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产值占GDP的1- 2%。
* 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 )
其它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s: NNP):它等 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创造价 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 与GDP或GNP相比,NNP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 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200/ 200*100 = 100 600/ 350*100 = 171 1200/500*100= 240
我国实际GDP 的增长率
GDP增长率
16 14 12 10
8 6 4 2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GDP增长率 1981 5.2 1982 9.1 1983 10.9 1984 15.2 1985 13.5 1986 8.8 1987 11.6 1988 11.83 1989 4.1 1990 3.8 1991 9.2 1992 14.2 1993 13.5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