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树脂及胶粘物动态析出与沉积的装置

合集下载

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粘度行为研究

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粘度行为研究

黜二流变学进展AdvancesinRheology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粘度行为研究’庄银凤朱仲祺朱耀伟陈留伟橱华郑,11大学材料工程蘸郑,1{450052华中理I大学出版社坠鼍堕!:i鲤!一21堡卫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橐乙烯醇水溶液的粘度行为.以恒定外加盐稀释法,用乌氏粘度计测得不同浓度外加盐的聚乙烯醇稀溶液的粘崖,计算溶液的特性粘敷和H“ggiIl8常数.获得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牺界交叠浓度及凝胶转变的热函.研究了不同聚乙烯醇和外加盐浓度下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溶胶一凝胶转变的边界条件。

实验结晕表明,聚乙烯醇水藩液牯度对外加盐和pH值不根敏感。

使聚乙烯醇作为一种用于恶劣油田环境下三次采袖的水藩性高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t词聚乙烯尊,粘度,溶肢一凝腔转变,三次采油1.引言聚乙烯醇PVA最初甩来制作维尼纶纤维,目前的用途已逐步转变到非纤维方面。

主要用作纺织工业的浆料,造纸工业中的干酪素代用品,化学工业中的分散剂,各种工业粘合荆、淬火剂,薄膜以及农业中的土壤改良剂等。

聚乙烯醇水凝胶可用作蓄冷介质,软角内膜接触镜、药物释放体系和生物酶包埋等生物医学领域。

将水溶性高分子溶液注人地层,使其在多孔性介质中形成凝胶,堵塞高渗透通道或断层,可大大提高采油效率o“J。

我们对PVA水凝胶体系的研究表明,此体系的凝胶化过程对硬度和盐含量较不敏感,甚至在o.3%~o.6%硬度下仍能正常使用,所生成的凝胶在相应的条件下相当稳定,从而有可能在岩水、海水等环境下使用,特别引人注目““]。

本文研究在油田应用环境下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粘度行为。

为开发聚乙烯醇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

2.实验部分2.1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粘度测定称取一定量聚乙烯醇(PVA一124,日本进口分装,平均聚合度2400,醇解度98.5%)于容量瓶内,加入溶剂(去离子水或盐水),80℃下充分搅拌溶解2小时,稀释至刻度,放置24小时。

以恒定外加盐浓度稀释法,用Ubbelohde粘度计测定含外加盐聚乙烯醇稀溶液在z5士o.1℃下的粘度,计算溶液的特性粘数、Huggins常数和溶液的临界交叠浓度。

D型大孔树脂

D型大孔树脂

D型大孔树脂Work hard in everything, everything follows fate!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再生的方法大孔吸附树脂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70年代末开始将其应用于中草药成分的提取分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植化室试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糖、生物碱、黄酮等进行吸附;并在此基础上用于天麻、赤勺、灵芝和照山白等中草药的提取分离;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是分离中草药水溶性成分的一种有效方法..用此法从甘草中可提取分离出甘草甜素结晶..以含生物碱、黄酮、水溶性酚性化合物和无机矿物质的4种中药有效部位的单味药材黄连、葛根、丹参、石膏水提液为样本;在LD605型树脂上进行动态吸附研究;比较其吸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除无机矿物质外;其它中药有效部位均可不同程度的被树脂吸附纯化..不同结构的大孔吸附树脂对亲水性酚类衍生物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均能从极稀水溶液中富集微量亲水性酚类衍生物;且易洗脱;吸附作用随吸附物质的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类吸附物质在各种树脂上的吸附容量均与其极性水溶性有关..用D型非极性树脂提取了绞股蓝皂甙;总皂甙收率在2.15%左右..用D1300大孔树脂精制“右归煎液”;其干浸膏得率在4~5%之间;所得干浸膏不易吸潮;贮藏方便;其吸附回收率以5-羟甲基糖醛计;为83.3%..用D-101型非极性树脂提取了甜菊总甙;粗品收率8%左右;精品收率在3%左右..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精制三七总皂甙;所得产品纯度高;质量稳定;成本低..将大孔吸附树脂用于银杏叶的提取;提取物中银杏黄酮含量稳定在26%以上..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出的川芎总提物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含量约为25%~29%;收率为0.6%..另外大孔吸附树脂还可用于含量测定前样品的预分离..大孔吸附树脂技术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利用其对不同成分的选择性吸附和筛选作用;通过选用适宜的吸附和解吸条件借以分离、提纯某一或某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技术..该技术多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维生素和抗生素的提纯、化学制品的脱色、医院临床化验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它具有吸附快;解吸率高、吸附容量大、洗脱率高、树脂再生简便等优点..大孔吸附树脂它是一种具有大孔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共聚体;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因其具多孔性结构而具筛选性;又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而具吸附性..一般为球形颗粒状;粒度多为20-60目..大孔树脂有非极性HPD-100;HPD-300;D-101;X-5;H103、弱极性AB-8;DA-201;HPD-400、极性NKA-9;S-8;HPD-500之分..大孔吸附树脂理化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媒;在水和有机溶剂中可以吸收溶剂而膨胀..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的基本装置恒流泵吸附原理根据类似物吸附类似物的原则;一般非极性树脂宜于从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有机物质;相反强极性树脂宜于从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溶质;而中等极性吸附树脂;不但能从非水介质中吸附极性物质;也能从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操作步骤1树脂的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为了保证制剂最后用药安全..树脂中含有残留的未聚合单体;致孔剂;分散剂和防腐剂对人体有害..预处理的方法:乙醇浸泡24h→用乙醇洗至流出液与水1:5不浑浊→用水洗至无醇味→5% HCl通过树脂柱;浸泡2-4h→水洗至中性→2%NaOH通过树脂柱;浸泡2-4h→水洗至中性;备用..2上样将样品溶于少量水中;以一定的流速加到柱的上端进行吸附..上样液以澄清为好;上样前要配合一定的处理工作;如上样液的预先沉淀、滤过处理;pH调节;使部分杂质在处理过程中除去;以免堵塞树脂床或在洗脱中混入成品..上样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3洗脱先用水清洗以除去树脂表面或内部还残留的许多非极性或水溶性大的强极性杂多糖或无机盐;然后用所选洗脱剂在一定的温度下以一定的流速进行洗脱..4再生再生的目的:除去洗脱后残留的强吸附性杂质;以免影响下一次使用过程中对于分离成分的吸附..再生的方法:95%乙醇洗脱至无色;再用2%盐酸浸泡;用水洗至中性;再用2%NaOH浸泡;再用水洗至中性..注意:再生后树脂可反复进行使用;若停止不用时间过长;可用大于10%的NaCl溶液浸泡;以免细菌在树脂中繁殖..一般纯化某一品种的树脂;当其吸附量下降30%以上不宜再使用.. 吸附树脂的筛选要达到最佳的分离纯化效果;必须正确有效的选用树脂..树脂的选用应从树脂对欲吸附成分的吸附量和解析率实验结果综合考虑..1吸附量的测定静态吸附法:准确称取经预处理的树脂各适量;置适宜的具塞玻璃器皿中;紧密加入一定浓度的欲分离纯化的中药提取物的水溶液适量;置恒温振荡器上振荡;震动速度一定;定时测定药液中药物成分的浓度;直至吸附达到平衡..计算吸附量Q.动态吸附法:将等量已预处理的树脂各适量;装入树脂吸附柱中;药液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树脂床;测定流出液的药物浓度;直至达到吸附平衡..计算各树脂的比上柱量S;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树脂床中未被吸附的非吸附性杂质;计算树脂的比吸附量A..S=M上-M残/M A=M上-M残-M水洗/M静态法较动态法简单;可控性强;但动态法更能真实反映实际操作的情况..2解析率的测定由于树脂极性不同;吸附作用力强弱不同;解吸难易也不同;若吸附过强;解析太难;解析率过低;产品回收率低;损失太大;即使吸附量再大;也无实际意义..静态法:取充分吸附的各种树脂;分别精密加入解吸剂;解吸平衡后;滤过;测定滤液中吸附成分的浓度..根据吸附量计算解吸率..动态法:将解吸剂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树脂床;同时配合适当的检测方法以确定解析终点;然后测定解吸液中药物的浓度..注意:解吸效果的评价不能只以解吸率的大小来衡量;而应结合产品的纯度和比洗脱量对所选用的树脂和解吸剂作比较全面的评价..乙醇浸泡4-8小时;上柱走5倍体积乙醇;到流出液遇水不变浑浊D101大孔吸附树脂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具有多孔海绵状结构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吸附剂;依靠树脂骨架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质之间的范德华力;通过树脂巨大的比表面积进行物理吸附而达到从水溶液中分离提取水溶性较差的有机大分子的目的..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如皂甙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树脂可反复使用等优点;适于工业化规模生产..D101树脂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比表面积为480~530m2/g..用途:绞股蓝皂甙、三七皂甙、喜树碱等皂甙和生物碱提取..2.D101B大孔吸附树脂弱极性吸附剂;比表面积450~500m2/g..是D101树脂的补充和改进;虽然比表面积略小于D101;但由于树脂内部孔表面带有弱极性基团;对于水溶性差从水相扩散到树脂相阻力较大的黄酮类有机物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用途:银杏黄酮、茶多酚、黄芪甙等的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一、执行标准:Q/GSX022-2004二、规格:1.外观:乳白色不透明球状颗粒2.主要性能指标:1.PH范围:4-102.最高使用温度:80°C3.再生液浓度:NaOH:3-5%;HCl:3-5%4.再生液用量:NaOH3-5%体积:树脂体积=2-3:1HCl3-5%体积:树脂体积=2-3:15.再生液流速:4-6m/h6.运行流速:5-15m/h四、用途:主要于银杏黄酮、人参皂甙、三七皂甙、双花链翘、茶多酚、大豆异黄酮、葛根素、甜菊糖、甘草酸、叶绿素等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精制..用丙酮加热回流;脱去杂质用水浸泡过夜;基本就算合格了当心大孔树脂常发生爆柱子的事故请选用质量较好的柱子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大孔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的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继离子交换树脂后的分离新技术之一..大孔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由于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制剂工艺改革、制剂质量分析等方面有了较广泛的应用研究;并明确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结构和选择性吸附功能可从中药提取液中分离精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大限度地去粗取精;与中药制剂传统工艺比较;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所得提取物体积小、不吸潮、易制成外型美观地各种剂型;特别适用于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改变了传统中药制剂的“粗、黑、大”现象;有利于中药制剂剂型的升级换代;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u0Jb新购树脂可能含有分散剂致孔剂惰性溶剂等化学残留;所以使用前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1装柱前清洗吸附柱与管道;并排净设备内的水;以防有害物质对树脂的污染.. 2于吸附柱内加入相当装填树脂0.5倍的水;然后将新大孔树脂投入柱中;把过量的水从柱底放出;并保持水面高于树脂层表面约20厘米;直到所有的树脂全部转移到柱中..3缓缓加水;逐渐增加水的流速使树脂床接近完全膨胀;冲流直到所有气泡排尽;所有颗粒充分扩展;小颗粒树脂冲出..4用2倍树脂床体积2BV的乙醇;以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保持液面高度;浸泡过夜..5用2.5-5BV乙醇;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洗至流出液加水不呈白色浑浊为止6从柱中放出少量的乙醇;检查树脂是否洗净;否则继续用乙醇洗柱;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检查方法:a.水不溶性物质的检测取乙醇洗脱液适量;与同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后;溶液应澄清;再在10℃放置30分钟;溶液仍应澄清b.不挥发物的检查取乙醇洗脱液适量;在200-400nm范围内扫描紫外图谱;在250nm左右应无明显紫外吸收..7用去离子水以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洗净乙醇..8用2BV4%的HCL溶液;以5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3小时;而后用去离子水以同样流速洗至水洗液呈中性pH试纸检测pH=79用2.5BV5%的NaOH溶液;以5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3小时;而后用去离子水以同样流速洗至水洗液呈中性pH试纸检测pH=7..10树脂吸附达饱和的终点判定方法:药液以一定速度通过树脂柱;根据预算用量;在其附近;取过柱液约3ml;置10ml具塞试管中;密塞后猛力振摇..观察泡沫持续时间;如泡沫持续时间为15分钟以上;则为阳性;此时树脂达到饱和..。

一种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554981.6(22)申请日 2020.12.23(71)申请人 盛势达(广州)化工有限公司地址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保税区广保大道203号首层、第五层(72)发明人 吴启华 朱志通 夏富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代理人 颜希文(51)Int.Cl.C09J 163/00(2006.01)C09J 11/04(2006.01)C09J 11/06(2006.01)C09J 11/0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本发明所述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包括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环氧树脂15~60%、增韧剂5~40%、无机填料5~50%、功能性助剂0~5%、固化剂1~50%、活性稀释剂5~30%、触变剂0.05~5%以及多孔型材料0.5~30%。

该产品通过在配方中添加多孔型材料,可有效解决环氧胶粘剂在热固化过程中出现的树脂析出问题,而多孔型材料的添加也不会影响其粘度及使用效果,最终得到的环氧胶粘剂产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提供所述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12745789 A 2021.05.04C N 112745789A1.一种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环氧树脂15~60%、增韧剂5~40%、无机填料5~50%、功能性助剂0~5%、固化剂1~50%、活性稀释剂5~30%、触变剂0.05~5%以及多孔型材料0.5~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树脂析出的环氧胶粘剂,包括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环氧树脂25~50%、增韧剂10~20%、无机填料10~35%、功能性助剂0.5~4%、固化剂3~10%、活性稀释剂5~15%、触变剂0.5~3.5%以及多孔型材料0.5~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赵光磊,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造纸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

3资助项目:本课题得到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造纸清洁生产循环中非过程元素的富集与控制机理”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造纸清洁生产中树脂污染源头控制的生物技术与设备”的资助一种评价树脂及胶粘物动态析出与沉积的装置3赵光磊 何北海 刘焕彬 闫东波 刘道恒 寻春珍(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光学测量的方法评价树脂和胶粘物析出装置的主要设计原理,各部分的构造以及所采用的光学传感器的校正,并利用其对一种从G P (磨石磨木浆)中分离出来的DCS 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树脂析出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装置可能是一种有助于控制树脂障碍和胶粘物的有用工具。

关键词:光学;树脂;胶粘物;析出;装置1 前 言目前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减少用水量和废水的排放量,要求把制浆造纸过程用水系统封闭起来循环回用,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目前纸机的白水系统的封闭循环已经成为趋势,白水的封闭程度也越来越高,但白水系统封闭后会造成胶体的和溶解的物质DCS (diss olved and col 2loid substance )的大量富集,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1~2],而且其中很重要的是DCS 中的胶体的组分会形成一个比较复杂的胶体分散体系。

对于一个分散的胶体系统来说,能够导致胶体分散体系失稳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几点:流体剪切力的作用;泡沫的形成和崩溃;破乳以及蒸发。

其中对于纸机的湿部来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流体剪切力的作用以及泡沫的形成和崩溃。

对于高速纸机的湿部来说,纸料在流送和成形的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的上浆泵,旋翼筛以及网部的脱水元件很强的水力剪切力的作用,在这些流体剪切力的作用下,这些疏水性的胶体粒子容易在设备上析出和沉积也是不可避免的,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如车速的提高,pH 值,电导率以及化学品的加入量等的变化,析出和沉积就会加剧,如果析沉积发生在纸机的湿部(如网部、压榨部、流浆箱),就会严重影响纸机的正常运行。

目前可用于评价树脂及胶粘物沉积方法主要有如下的几种: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和重量分析的方法。

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是采用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二氯甲烷、二氯苯等有机溶剂对树脂或胶粘物进行选择性的萃取,然后再通过适当的分析手段,目前一般采用G C 或者G C -MS ,对于难挥发的组分(如高分子聚合物等)还可以采用FT -IR ,LC -MS 以及热重分析的方法等[3~5]。

采用这些方法来对抽出物进行分析和定性,来确定其中的组分对树脂沉积和胶粘物形成的影响。

但这些方法所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有毒,操作比较繁琐,所用都是贵重仪器,测试周期长、费用高。

重量分析的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用来定量地表示树脂或胶粘物的沉积。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Vibromixer 法,此外还有聚酯网法、聚乙烯膜法、聚乙烯瓶法等[6]。

近年来出现的用于评价树脂和胶粘物析出的方法有Negro 等采用沉积转子法(Depo 2sition R otor Method ),Nadezhdin 等提出的树脂染色法,Philippaerts 等提出的水力脉冲胶体沉积法(Hydro Pulsed C olloidal Deposition ,HPC D )等[6~8],但上述的方法,大多需要较高的树脂浓度,难以比较好地模拟真实白水中树脂和胶粘物的析出状况。

为了更好了解白水中胶体分散系在流体剪切力等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树脂和胶粘物析出和沉积,在本文所述的工作中,我们设计一个基于光学法的测量装置,可以动态地、快速地评价普通白水中树脂和胶粘物在各种情况下析出和沉积的状况。

2 装置的构成及设计原理2.1 装置的主要构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1.1 模拟剪切沉积部分模拟剪切部分由一个筒状的装置,一个80目的内网1,和产生剪切的搅拌桨2组成,搅拌桨连接在一个可调转速而转矩恒定的电机上。

可以通过调整搅拌桨的转速,产生不同的剪切力达到动态模拟纸机湿部在不同剪切作用下的情况(主要是车速不同导致产生的剪切力的不同)。

装置中的部件4是一个除气装置,因为DCS 组分在受到搅拌桨产生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大量的泡沫会和胶体分散体系一起经过流道,会对光学传感器产生严重的影响,部件4是不可缺少的,同时,通过部件4也可以对体系进行加热,可以研究不同温度情况下,体系的树脂和胶粘物的析出和沉积的状况。

图1 装置构成示意图2.1.2 循环流送部分为了避免普通的离心泵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力对测试系统产生的影响,本系统的循环采用了MI LLIPORE 公司的蠕动泵,另外检测器内置一台微型的离心泵用于测试系统的冲洗。

2.1.3 光学检测器部分光学检测器部分主要由光源、光电转换部分和流道组成。

其中光源采用的是650nm 的半导体激光器和光强稳定电路组成。

光电转换部分包括光电传感器,附属电路以及运算放大器组成。

光电传感器有两个:散射传感器和透射传感器。

2.1.4 数据采集处理及显示部分2.1.4.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采用美国NI 公司的PCI -1200数据采集卡,该数据采集卡有8个模拟输入通道,可以满足多个传感器同时进行数据采集的需要。

2.1.4.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由实时显示处理软件完成,该软件采用NI 公司的LabVIEW 图形化编程语言编制而成,可以满足数据的实时显示,处理和保存。

其显示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处理实时显示界面2.2 设计原理本设计基于的原理是:当浆料中所含的胶体分散体系在水力剪切力和其他的外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发生胶体体系失稳,从而导致胶体物质的析出和沉积的时候,分散体系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如果采用一种比较精确的适合测量胶体浓度变化,从而可以得出体系中胶体析出和沉积变化量。

在该装置中采用透射和散射相结合的双传感器测量法可以有效地测量出体系中的胶体含量的变化。

3 主要的表征参数及装置的校准3.1 主要的表征参数的导出该仪器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透射和散射两个传感器得到了透射光的强度和散射光的强度两个物理量,这两个量同时又是相关量,对于胶体失稳造成的胶体浓度的变化,分散介质相对胶体的浓度来说,发生的变化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而胶体分散体系中胶体的浓度越高,散射光的强度就会越高,而同时透射光的强度就会降低,相反,胶体体系中胶体的浓度越低,透射光的强度会增强,散射光的强度就会降低。

为了更好地表示胶体分散体系的变化,我们采用了一个沉积参数……K d :式中:K d =(V t /V s )1/2V t —透射光强度对应电压值;V s —散射光强度对应电压值在浓度合适的情况下,如图3中A 所示,可以K d 与C c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表示为:C c =a K d +b (a <0,b >0)式中:C c 是分散体系中胶体浓度;a ,b 是常数。

图3 沉积参数K d 与分散体系胶体浓度C c 的关系3.2 传感器的标定取一定量的G P 浆的滤液,在2000r/min 下离心20min 后取上层液,用蒸馏水分别稀释成不同的浓度,然后用传感器进行标定:其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标定浓度与K d 值Cc /g ・L -1 2.612.349 2.088 1.827 1.566 1.305K d7.3797.9268.4939.0249.62710.283 数据拟合如图4所示。

图4 传感器标定曲线 进行线性拟合后,得到了具有线性相关性的方程:C c =-0.4527K d + 5.9358,其中R 2=0.9987这样在下面进行的实验中,可以利用K 值地变化准确地确定浓度变化,从而可以得出树脂析出和沉积的变化。

4 剪切速度的变化对剪切析出沉积的影响在室温下,分别取250m L 离心处理后的G P 浆的滤液,加入到装置中,选用搅拌桨的转速为1100、900、700r/min 进行测试,搅拌时间为20min ,在图3中自上而下,其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

图5 剪切速度变化对析出沉积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搅拌桨转速的增加,也就是装置内流体剪切力的增加,树脂析出量成增加的趋势,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转速对沉积量的影响(20min ,室温)转速/r ・min -1沉积量/mg70053.190077.41100152.75 结论通过上述的实验说明,该装置能够动态地模拟和评价在不同条件下DCS 中树脂和胶粘物的析出和沉积状况,相对于其它方法来说,该方法操作简单,测试周期短。

用沉积参数K d 表征树脂和胶粘物的析出和沉积,易于实现实时的观察和监测。

该装置对于研究树脂障碍和胶粘物的析出和沉积来说可能是一种有用的工具,目前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1] G udlauski ,D.G.Whitewater System Closure M eans M anaging M icro 2biological Buildup.Pulp &Paper ,1996,70(3):161~165.[2] S.D.A LEX ANDER and R.J.DOBBINS.The Physical and OpticalProperties of Paper M ade at H igh Salt C oncentration.T appi Journal.1977,60(12):121~125.[3] Freire ,Carmen S.R.and etc ,New Lipophilic C om ponents of PitchDeposits from an Eucalyptus G lobulus ECF Bleached K raft Pulp M ill ,W ood Chemistry and T echnology ,2002.55~66.[4] del Rio ,Jose C.et al ,Analysis of Pitch Deposits Produced in K raftPulp M ills Using a T otally Chlorine free Bleaching Sequenc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0,874(2):235~245.[5] Del Rio ,Jose C.et al.A C om prehensive S tudy of Different T ypes ofS peck Im purities Present in Bleached Eucalypt K raft Pulps Using PY-G C/M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August ,2003,68:251~268.[6] Negro,C.et al.Depositability Character of Disturbing Substances.Paper T echnology,1999,40(3):29~34.[7] Nadezhdin et al.Evaluation of Depositable Pitch in Pulp M ill Filtrates.Annual M eeting2T echnical Section.Canadian Pulp and Paper Ass ocia2tion,1998.95~99.[8] Philippaerts.New M ethod for M easuring Pitch and S tickies DepositionP otential and T reatment E fficacy.Paper T echnology,2000,40(3): 51~56.An Optical I nstrument for Estimating the Destabilizationand Depositability of Pitch and StickiesZhao Guanglei He Beihai Liu Huanbin Yan Dongbo Liu Daoheng Xun Chunzhen (S tate K ey Laboratory of Pulp and Paper Engineering,S 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G uangzhou,510640)Abstract:An optical instrument for estimating the destabilization and depositability of pitch and stickies was introduced. The design principle,con figuration and the calibration of the instrument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A test of de2 positability of a G P filtrate was performed under different shear strengths in this instru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might be an useful tool for pitch and stickies measuring and m onitoring.K ey w ords:optical;pitch;sticky;deposit;instrument(上接第62页)3.3 聚胺物质PAA可与松香胶-硫酸铝体系作用,改善松香胶在中碱性条件下的施胶效果,同时还通过化学水合作用增强纸张的抗张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