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基丙烯酸酯类伤口快速胶粘剂研究进展
2024年氰基丙烯酸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氰基丙烯酸酯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氰基丙烯酸酯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学物质,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氰基丙烯酸酯市场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将对氰基丙烯酸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其市场规模、产品应用领域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情况。
市场规模氰基丙烯酸酯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氰基丙烯酸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以稳定的增长速度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
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是由于氰基丙烯酸酯在许多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如涂料、粘合剂、塑料等领域。
产品应用领域氰基丙烯酸酯在不同的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涂料行业,氰基丙烯酸酯可用作成膜剂,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建筑涂料、木器涂料和汽车涂料等领域。
在粘合剂行业,氰基丙烯酸酯被用作增稠剂和粘合剂,具有较高的粘度和粘合性能,适用于纺织品、纸张、皮革等领域。
此外,氰基丙烯酸酯还被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等领域,用于增强材料的性能。
市场前景氰基丙烯酸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氰基丙烯酸酯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特别是在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法规的不断完善下,对于低挥发性和环境友好的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为氰基丙烯酸酯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此外,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传统市场的发展,氰基丙烯酸酯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结论综上所述,氰基丙烯酸酯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氰基丙烯酸酯在涂料、粘合剂、塑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氰基丙烯酸酯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参考原始资料。
氰基丙烯酸酯

Company Logo
❖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是α-氰基丙烯酸甲酯和α-氰基丙 烯酸乙酯,医学上应用的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α-氰基 丙烯酸异丁酯
❖ 2.制法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合成工艺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的三口瓶中,在搅拌下加 入等摩尔比的甲醛水溶液165 g, 氰乙酸正丁酯324 g, 六氢 吡啶1~ 2 g 及多功能复合助剂(在10 g 2% 的1788 聚乙 烯醇水溶液中加入3 g 碳酸钙、2 g 三氧化二铝及1 g 二氧 化硅等200 目以上的微细粉末混匀) 16 g, 在95~ 100 ℃ 反应3~ 4 h, 加磷酸终止反应, 分离得湿预聚物492 g。湿 预聚物经自然干燥或热风干燥后, 在40~ 120 ℃真空干燥 2 h, 得干预聚物331 g。将干预聚物放入解聚瓶中, 在五氧 化二磷及对苯二酚存在下, 在400~ 660 Pa 进行热裂解, 收集250 ℃以下馏分, 得粗品265 g。将粗品蒸馏, 收集 260~400 Pa 68~ 75 ℃馏分得产物238 g, 以氰乙酸正丁 酯为基准计算, 收率为76. 5%。
α-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 生产新工艺研究
目录
1
文献综述
2
实验部分
3
存在问题
4
实验方
Company Logo
文献综述
1.概述
❖ 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简称α-胶, 是以α-氰基丙烯酸 酯为主要成分并添加阻聚剂、增塑剂、增稠剂及其他成 分而构成的粘合剂,具有单组份、液体、无溶剂、室温 固化、固化速度快及粘合力强等特点,被誉为“瞬间胶 黏剂”。
氰基丙烯酸酯的粘结机理

粘结剂一、α-氰基丙烯酸酯简介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系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固化,因此获得瞬间胶粘剂的美称。
常见的产品有:501胶(α-氰基丙烯酸甲酯)、502胶(α-氰基丙烯酸乙酯)、504胶(α-氰基丙烯酸丁酯)、508胶(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康派特医用胶(主要成份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福爱乐医用胶(由高纯度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组成)等等。
如果说把504单体作为第一代医用胶;以508为主体胶的系列胶,作为第二代医用胶;那么福爱乐医用胶可称谓第三代医用胶。
二、粘结机理1.粘结机理总述当α-氰基丙烯酸酯接触被粘物体而被暴露在外面时,由水蒸气作为引发剂,引起α-氰基丙烯酸酯发生阴离子聚合反应,进而使其固化。
生成的聚α-氰基丙烯酸酯具有极强的内聚力和对各种被粘体的胶接力从而粘结物体。
物体表面(所谓的基底)的原子和胶之间发生作用的机理有多种理论解释(在分析过程中给出)。
2.粘结机理分析(1)聚合反应Α-氰基丙烯酸酯之所以可以作为舜干粘结剂是由于其单体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化合物聚α-氰基丙烯酸酯,而聚α-氰基丙烯酸酯具有极强的内聚力和对各种被粘体的胶接力。
阴离子聚合:是指以阴离子为增长活性中心而进行的链式加成反应。
烯类单体的聚合活性与单体的活性、单体的极性有关,单体的极性值越大,取代基吸电子性越强,单体越易阴离子聚合;或者单体的极性值虽不大,但单体的活性值较大的单体也易阴离子聚合。
下面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例说明氰基丙烯酸酯的阴离子聚合反应。
|2|25CNHOH+CH =C COOC H ⇒ |2|25CN HO CH C COOC H --- |225CH =C-COOC H CN +−−−−−−→ CN CN CN ……… ⇒ |||222|||n HO CH C CH C CH C H -+⎡⎤--------⎢⎥⎣⎦ COOC 2H 2 COOC 2H 2 COOC 2H 2由于瞬干胶分子中含有电负性强的基团如-CN 和-COOR ,α-氰基丙烯酸乙酯单体很容易在较弱的引发剂作用下进行阴离子型聚合。
氰基丙烯酸酯医用组织粘合剂在眼周皮肤创口的应用

结果
创 口甲级 愈合粘合剂 组 2 9例 (67 , 9 .%) 缝线 组 2 4例 (0 ; 口乙级 愈合粘 合剂组 1 (.%) 8 %) 创 例 3 3 ,
侧皮 肤 向中央推对 合整齐 ,助手将 切 有 显 著 性 。
口对 齐 。 长 的 切 口按 4 m 左 右 分 段 较 c 我 院 20 0 6年 1 至 进行 粘合 ;少 量医用粘 合剂快 速均匀 月
2 结 果
. 2o 0 7年 1月 诊 治 的 各 种 眼 周 皮 肤 创 涂抹 于伤 口皮 缘 ,维持 伤 口对 合状态 21 创 口愈合 情 况 粘 合剂 组 创 口 3 s 以保 证聚 合反应完 成 ( 5 1s , 甲级愈 合2 例 (67 , 0, 约 ~5) 口6 0例 , 中男 3 其 5例 , 2 女 5例 ; 年龄 9 9 .%) 乙级 愈合 1 例 3 %)无开裂 、 3 红肿 、 感染 等现 象 。 术 44 ~ 5岁 , 中位数 2 。眼周皮 肤创 口 胶膜 固化后伤 口即牢 固粘合 。术后 常 (. , 7岁 伤 7 8 均 为各种 手 术切 口或 新鲜 外 伤创 口 , 规敷料覆 盖创 口。 口不需换 药 ,~ d 后伤 口粘 合牢固 , 液形 成一层保 护薄 胶 膜 ,周左右 创 口愈 合胶膜 自行脱落 , 1 3 创 口 长 度 14 m。 根 据 治 疗 方 法 随 机 后胶膜 自然脱 落。  ̄c . 3 甲级 个 月 时 创 口细 小 线 状 瘢 痕 ,无 针 眼 疤 分 为采 用氰基 丙烯酸 酯组织粘 合剂粘 1 观察指 标 创 口愈合 分级 : 指愈 合优 良 , 没有不 良反应 的初 痕 , 哥 华 瘢 痕 量 表 评 分 3 3 1 5 。 温 .  ̄. 分 6 4 合组 3 0例 , 常规缝 线缝合组 3 。 0例 粘 愈合 ,
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2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本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和指导申请人对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产品注册申报资料进行准备,以满足技术审评的基本要求。
同时有助于审评机构对该类产品进行科学规范的审评,提高审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指导原则是对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申请人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产品,是指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及其他取代酯为主体,单独和/或改性剂及辅料复配而成的医用粘合剂,还包括与该粘合剂配套使用的器械与工具。
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粘合剂产品的单体成分为α-氰基丙烯酸酯,CH2=C(CN)-COOR,见结构式A;固化后形成聚氰基丙烯酸酯,见结构式B。
CH 2NC CCOORAB其中R指-(CH2)3-CH3、-(CH2)7-CH3及其他取代基,单体中碳原子位置上连接着极性基团-CN与-COOR,该类基团产生诱导效应,使β-位上的碳原子有很强的吸电性,遇到亲核性弱的物质(水、氨基、羟基、弱碱)迅速发生阴离子聚合,使双键电子云密度降低,同时使聚合体形成多极性中心,瞬间聚合反应使液态的粘合剂瞬间变成固态的粘合媒介物。
构成生物体组织的各种细胞的基础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大分子,含有大量的氨基(-NH2),正是此类氨基促成α-氰基丙烯酸酯在瞬间聚合形成粘合媒介体,使组织与组织之间或组织与材料之间粘合起来。
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黏合剂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基 酸 的线 型 聚 合 物 , 这类 有 机胺 是 氰 基 丙 烯 酸 酯 单 体 的 聚合 的 催 化 剂 , 常 温 在 下 即可 快 速 固 化 , 而且 体 内 的水 分 可 加 速 这 种 固 化 反 应 。但 是 , 于该 类 黏 合 剂 由
・
2 8・ 5
医学 综 述 20 09年 1 第 l 第 2期 月 5卷
Meia R cptleJn20 V 11 N . dcl ea i a , 09, o 5, o2 ut a .
0氰基 丙烯 酸酯 医用黏 合剂在 外 科手术 中的应用 研究 【
陈敬 龙 , 兴 凯 , 孟 张俊 晶 , 张
科手术 中的应用 综述如下 。 1 氰基丙烯 酸酯类 黏合剂 的特性
有轻微 的 、 暂的异 物炎 性反 应 , 短 不会 致 癌 、 畸 、 致 致
突变 , 在毒 性 实 验方 面 也 可 以安全 应 用 。各 国对 自古人 类 就 设 想 在 手 术 中用 胶 粘 贴 代 替 线 缝 于氰基 丙 烯 酸酯 的研究 也 各有 不 同 , 日本 多用 氰 合, 用胶 堵 住 那些 需 手 术切 除 、 扎 的血 管 等 部 位 , 基丙烯 酸 乙酯 , 国 、 国等 欧美 国家 多采 用 仅氰 基 结 美 德
属 于酯 类 化 合 物 , 在有 液 体 存在 的条 件 下 , 机体 组 织 与
的亲 和 性 不 够 良好 , 而机 体
氰基丙烯 酸酯 医 用黏 合 剂应 用 于 外科 手 术 已 又 存在 与体 液 的 环境 之 下 , 因此 仅氰 基丙 烯 酸酯 在 得 到广大外科 医 师的认 可 。它可 以减 少缝 合 线 的使 体 内尤其是 消化 道 的 具 有 分 泌功 能 的 器 官应 有 时 , 用, 缩短手 术时 间 , 对于 一些 特殊 的吻合 使用 该 黏合 效 果不 十分理想 。 剂加 固后 可 以减 少 术后 吻合 部 位 漏 的发 生 , 减少 2 对 氰基丙烯 酸酯黏 合剂 的应 用 术后创面 出血也 有 明显效 果 。 目前 的氰 基丙 烯 酸 酯 各 国学者对 氰 基丙烯 酸酯 类 黏合 剂是 否适 合 类 黏合剂 对预黏 合 的表面 要求 较高 , 须保 证 干燥 、 应 用 于人体做 了大量 的实验 研究 。有 动物 实验 研 究 必 洁净 , 能有血液 和 消化液 等存 在 , 给临 床应 用 带 显示 , 不 这 除氰基 丙 烯 酸 甲酯 对 于组 织 有 较强 的炎 性 反 来 不便 。本 文就氰 基丙 烯 酸酯 黏合 剂 的特性 和 在 外 应 外 , 他 的高级酯 类应 用 于皮下 、 脏 和骨髓 都 只 其 肝
观察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闭合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的效果与安全性

观察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闭合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的效果与安全性摘要:目的:研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运用在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闭合中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且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逐层行常规缝合术)、实验组(40例,逐层缝合,皮下层用4-0可吸收线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安全性。
结果:(1)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2.03±0.98)d、住院时间(3.51±0.48)d均少于对照组(4.29±1.21)d、(3.98±1.41)d,且疼痛评分(2.14±1.36)分低于对照组(3.98±1.41)分,P<0.05;(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
结论:在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闭合中使用4-0可吸收线联合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可加速切口愈合,缓解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具有促进创面止血以及闭合皮肤伤口的效果[1],加之生物相容性高、使用方便,所以被批准用于体表,然而当前国内关于此粘合剂封闭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的研究较少[2],尚需进行相应的对照研究。
本文就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粘合剂运用在普通外科手术Ⅰ、Ⅱ类皮肤切口闭合中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探究,研究内容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且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
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6.6±7.1)岁;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3.4±6.3)岁。
第06篇 氰基丙烯酸酯类伤口快速胶粘剂研究进展

氰基丙烯酸酯类伤口快速胶粘剂研究进展前言伤口快速胶粘剂,是一种医用胶粘剂,而医用胶粘剂又可为两大类:一是适于粘连骨骼等的硬组织胶粘剂,如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另一类是适于粘接皮肤、脏器、神经、肌肉、血管、粘膜等的软组织胶粘剂。
一般采用α-氰基丙烯酸酯类为医用化学合成型胶(α-cyanoacrylate)或纤维蛋白生物型胶(fibringlue),如WBA生物胶粘剂。
纤维蛋白生物型胶是从异体或自体血液中产生的,它富含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对脆弱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葡杆菌等有杀菌作用。
耳鼻喉科专家们把这种蛋白胶用于各种动物和人的伤口上,结果令人满意。
但是使用异体血制的蛋白胶有传染肝炎和爱滋病的可能性。
自体血产品较安全,但不适合急症医治需要,因为要临时从伤员自己身上抽血制取纤维蛋白生物胶再来粘合自己的伤口,这是很难做到的[2]。
并且纤维蛋白生物胶粘合速度慢、强度不高,不适合紧急治疗,因而人们把注意力放在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研究上。
1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历史发展1959年美国发明了Eastman910粘接剂(α-氰基丙烯酸甲酯)[3],它具有对玻璃、五金、橡胶、塑料等材料的快速粘连作用。
Coover等人[4]发现它能粘结生物组织、被作为一类新型医用胶粘剂使用。
20世纪60年代初生物粘接剂风靡一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到7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对它的兴趣有所减弱,主要原因唯恐引起癌症。
但20多年来,数以千万计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产生肿瘤的后果。
因此,目前国内外对医用胶粘剂的研究又活跃起来。
在临床应用方面,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用于闭合创口、皮肤移植、管腔器官连接以及肝、肾、肺、脾、胰、胃肠道等损伤的止血。
此外,眼科、骨科、口腔科都广泛地使用了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主要成分是长链酯单体,用于组织后,在室温下就能形成一层薄膜覆盖伤口。
早期产品有引起局部炎症和骨损伤的副作用,并且早期的α-氰基丙烯酸酯多采用氰乙酸酯与甲醛反应来合成,需用催化剂甲醛和苯等有毒溶剂,由于医用胶粘剂性能指标要求严格,致使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氰基丙烯酸酯类伤口快速胶粘剂研究进展前言伤口快速胶粘剂,是一种医用胶粘剂,而医用胶粘剂又可为两大类:一是适于粘连骨骼等的硬组织胶粘剂,如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另一类是适于粘接皮肤、脏器、神经、肌肉、血管、粘膜等的软组织胶粘剂。
一般采用α-氰基丙烯酸酯类为医用化学合成型胶(α-cyanoacrylate)或纤维蛋白生物型胶(fibringlue),如WBA生物胶粘剂。
纤维蛋白生物型胶是从异体或自体血液中产生的,它富含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对脆弱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葡杆菌等有杀菌作用。
耳鼻喉科专家们把这种蛋白胶用于各种动物和人的伤口上,结果令人满意。
但是使用异体血制的蛋白胶有传染肝炎和爱滋病的可能性。
自体血产品较安全,但不适合急症医治需要,因为要临时从伤员自己身上抽血制取纤维蛋白生物胶再来粘合自己的伤口,这是很难做到的[2]。
并且纤维蛋白生物胶粘合速度慢、强度不高,不适合紧急治疗,因而人们把注意力放在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研究上。
1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历史发展1959年美国发明了Eastman910粘接剂(α-氰基丙烯酸甲酯)[3],它具有对玻璃、五金、橡胶、塑料等材料的快速粘连作用。
Coover等人[4]发现它能粘结生物组织、被作为一类新型医用胶粘剂使用。
20世纪60年代初生物粘接剂风靡一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到7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对它的兴趣有所减弱,主要原因唯恐引起癌症。
但20多年来,数以千万计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产生肿瘤的后果。
因此,目前国内外对医用胶粘剂的研究又活跃起来。
在临床应用方面,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用于闭合创口、皮肤移植、管腔器官连接以及肝、肾、肺、脾、胰、胃肠道等损伤的止血。
此外,眼科、骨科、口腔科都广泛地使用了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主要成分是长链酯单体,用于组织后,在室温下就能形成一层薄膜覆盖伤口。
早期产品有引起局部炎症和骨损伤的副作用,并且早期的α-氰基丙烯酸酯多采用氰乙酸酯与甲醛反应来合成,需用催化剂甲醛和苯等有毒溶剂,由于医用胶粘剂性能指标要求严格,致使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
经逐步努力,人们采用无毒溶剂,无催化剂条件合成α-氰基丙烯酸乙酯获得成功。
此法特点是分离提纯简单,预聚体易于裂解,产品纯度高等。
有人用经精制的产品用于人鼻成型术粘合,无并发症发生。
Mizrahis曾报告在急诊室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粘合儿童面部、头皮、四肢共1500余处伤口,一周后仅10处(0 6%)裂开,28处(1 8%)感染。
如果把胶粘剂作间断点用,可使烧灼感减轻。
随着α-氰基丙烯酸乙酯合成工艺的发展,其优点得到明显展示,应用范围和前景将越来越广阔,目前,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使用胶粘剂已相当普遍[2]。
2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特性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为单组分、液态、无溶剂型胶粘剂,具有室温固化、固化速度快、粘合力强等特点,其结构式为:NC-C=CH2COOR其中R为1-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带支链的烷基、芳基、烷氧基、环烷基等,如用氰乙酸乙酯与多聚甲醛反应就可以合成α-氰基丙烯酸乙酯。
在微量阴离子存在时,它能产生瞬间聚合反应。
对橡胶、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生物体组织等极性材料都能产生较强的粘合。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中各种细胞的基础物质,是氨基酸的线型高聚物,首尾由-NH2及-COOH组成。
有机胺类是该类酯单体聚合的重要催化剂,所以当氰基丙烯酸酯用于生物体组织时会迅速聚合而起到粘接作用。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是有一定局部毒性的。
有人运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对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聚合后的氰基丙烯酸酯微粒可以进入组织细胞,其降解产物可能导致细胞壁的溶解。
Nesburn等曾用甲酯、异丁酯、正辛酯等对单层细胞进行培养和对新鲜弥散细胞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正辛酯无明显毒性,异丁酯有极小毒性,而甲酯则毒性较大,它可以影响细胞膜的代谢而致细胞死亡。
[9]但是,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毒性是短暂的、可消失的。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同生物胶粘剂一样对细菌有抑菌作用。
其中对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枯草杆菌均有高度抑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较低[9]。
操作方便应是胶粘剂所具备的重要条件。
在这方面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较目前其它医用胶粘剂有更大的优越性。
因为这类胶液用量极微达到精确粘合,其聚合速度或粘稠度藉改性剂的加入得到改变,还可以在其中加入颜料或X线显影剂直接由体表注入体内而达到精确应用。
此胶粘剂聚合迅速适用于穿透伤漏口迅速闭合。
胶粘剂聚合后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是医用胶粘剂所期望的特性,然而目前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在这方面尚不能达到要求,其它如硅酮类胶粘剂虽然具备柔韧平滑的特点,但其粘合质量远不如氰基丙烯酸酯。
另外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粘合力和持续期:如胶粘剂的类型和纯度、应用的技术、粘连组织的类型和表面的性质与状态以及代谢的情况。
3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应用研究3 1胶粘剂代替传统缝合技术的必要性到目前为止,组织的再建仍然是以缝合为主要操作方法,但是有些部位是难以缝合的,再加上传统的外科手术缝合和器官组织的止血,不仅存在操作费时、需替代材料修复、增加手术和组织修补的困难,而且存在组织的炎性反应、感染、增生、破裂,甚至出现组织器官的损伤和不吸收等有害作用。
如果能以胶粘剂代替传统的缝合,将是外科手术的一次革命。
促使基础与临床学者去探索和研制一种理想的伤口快速胶粘剂来代替缝合。
对氰基丙烯酸酯的组织粘合性能的发现及其对手术的可用性,为外科新的操作方式提供了可能。
虽然这些胶粘剂在手术中应用的毒性作用目前认识尚不统一,但实验证明,大多数手术若用氰基丙烯酸高烷基酯如异丁酯、正辛酯等来完成,是可以被组织很好耐受的。
3.2胶粘剂的应用研究从1959年该胶粘剂被发现开始,不仅在制作方法和性能检测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而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手术。
3.2 1在单纯皮肤裂伤手术中的应用以往人们都采用清创、局麻、缝合的方法。
但如果对一小手术,如此做法未免有些麻烦。
吴本秀等采用涂抹伤口快速胶粘剂的方法来解决。
经彻底清创后,不用麻醉、止血,术者利用左手食、拇指在距创缘0 6~0 8cm处轻轻按后,起着压迫止血的作用,并能使创缘合拢对齐,右手持备用的胶粘剂,滴于伤口处使其能将创口完全覆盖上。
等2min后两手指即可慢慢交叉式松开,观察伤口未再出血,无裂开后覆盖纱布。
如遇到创口深达肌肉或骨膜,且有明显活动性出者,应按常规彻底清创后,局麻,分别结扎出血点,深层组织对缝,不留死腔,皮肤层仍用上述方法粘合,术后依创口部位深浅、污染程度、酌情给予相应处理。
3.2 2在胸腔手术中的应用开胸手术中因炎症粘连、瘤体过大及血运丰富和某些部位的损伤出血,其处理从来都是胸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
尽管一些先进的手术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如现代化的电刀,激光和氩气刀,大大减少了术中的出血,但仍有部分病例由于粘连面广泛,剥离面血运丰富,单纯用电刀止血并不很理想,采用医用伤口快速胶粘剂为外科医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止血手段。
此胶粘剂是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主要成分,经加入阻聚剂、增稠剂、增塑剂及稳定剂等配制而成的一种透明液体,其粘合的主要对象是软组织,在其与微量水分、血液、组织液混合后数十秒钟内,在创面固化成网状膜,使血液凝固,并产生较大的胶结强度,以达到封闭创面及粘合组织的目的,对解决缝合术难以奏效的广泛渗血、泄漏、瘘管微小间隙创面等有效。
方法可以采用医用伤口快速胶粘剂直接滴胶法或加用明胶海绵、自体组织等间接粘合法。
滴胶均于瞬间粘合,固化一次成功,达到手术止血、防漏、粘合的良好效果,几乎无不良反应。
3 2 3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在眼科手术中,缝合术往往需要医生具备很好的技术,手术要求条件也很高,由于要对眼部进行局麻,如果麻醉不当,对眼的损伤将是很大的。
并且在手术中,针缝法如果稍微不慎,这对眼的威胁将是无法估量的。
如果采用粘合法,就会变得很方便了。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由于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作用,在眼科手术中一般选择聚合热低的如正辛酯为佳。
其用于眼科实验和临床主要可归为以下三类;(1)用于外伤伤口、变性穿通的粘合以及用于眼球感染、溃疡等。
(2)用于粘合手术切口及处理术后并发症。
(3)粘合异体材料及其它。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在眼科的应用以角膜疾病方面最为广泛。
对于角膜小而不整齐的伤口,缝合后仍不能完全闭合,常有房水漏出,这种情况下使用胶粘剂是最佳选择。
另外,角膜缘部分是眼科手术最常见的切口处,临床上将胶粘剂用于此部位已不罕见。
应该指出,在角膜上应用胶粘剂,还要考虑胶粘剂下面是否有具抵抗力的细菌生长和角膜感染的发生,Cavanaugh等报道了三例在角膜应用胶粘剂后发生的角膜感染,他认为胶粘剂对组织的毒性作用、微生物的移地作用、应用治疗性接触镜和长期的广谱抗生素都可能促使粘合术发生角膜感染,而又被不透明的聚合物遮盖不易发觉,且其症状可能由于聚合物对眼组织的物理刺激作用而变的不透明, 所以感染初期常不被发现[9,17]。
如果胶粘剂能在聚合后仍保持透明将在眼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惜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聚合后变成白色不透明状,这是它在眼科应用的一个缺点,但同时也是它今后可发展的一个方向。
3.2 4在其它方面的应用除上述的几个方面以外,氰基丙烯酸酯类还可以应用于修补脑脊液鼻漏及颅内动脉瘤的加固及输卵管和肠瘘的粘堵。
以往切口脑脊漏液的处理多采用局部换药、局部加压和加固缝合等方法,但由于漏口皮缘被脑脊液浸泡影响愈合能力,往往效果不佳,脑脊漏液易引起感染,应尽早封闭漏口;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和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cyanoacrylatealky1ester)及少量添加剂配伍而成的复合性高浓、高粘医用快速胶粘剂,可引起轻度的局部结缔组织增生,有助于漏口愈合。
使用它具有方法简便、可靠、不遗留缝线、封闭漏口迅速可靠的优点,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裂开脑脊液漏,常合并有颅内压增高,所以,有颅内压增高者,在进行脑脊液漏粘合修补的同时,应脱水降颅压治疗或进行脑室外引流,否则,伤口不易愈合,漏口易再裂开。
另外,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还可以在气管、支气管切除成型术时使用。
在手术时,对气管、支气管吻合口常常实行减张手术和胸膜包埋缝合,但有时邻近组织少而薄,缝合时针眼漏气,术后有时仍会有支气管瘘发生,我们如果应用胶粘剂涂抹于吻合口再用奇静脉处胸膜或邻近软组织与其粘合,再不用针缝在气管、支气管上,避免了吻合口瘘。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在牙科手术中的应用同样也大有前途。
在这里,它是通过异氰酸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自由基的键合反应而达到其粘合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