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L用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FCCL用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FCCL用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电子封装用导电胶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电子封装用导电胶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摘要:随着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导电胶替代传统的锡铅焊料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导电胶的组成和分类、导电机理及国内外导电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着重介绍了各向异性导电胶(ACAs)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各向异性导电胶;电子组装;研究发展。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s for Eletronic Packaging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y, conductive adhesives have been a good alternative available to replace traditional Pb/Sn sold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gredien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ductive adhesives, as well as the electric conduction mechanism and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ACAs, Electronic Packaging, Research Progress. 1 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业突飞猛进,但是它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危害。如许多电子电气产品中铅、镉、汞、六价铬、聚溴联苯(PBB)和聚溴二苯醚(PBDE)等是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作为焊接用的锡铅焊料就是污染源之一。1986—1990 年, 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法律禁止铅的应用, 瑞典政府提议在2001 年禁止在电路板上使用含铅焊膏, 日本规定2001年限制使用铅。[1]欧盟 1998年 4月提出的WEEE /Ro HS指令,已于 2003年 2月 13日生效。该指令要求进入欧盟的电子、电气产品须满足以下要求:(1)有毒有害物质, 包括铅、镉和汞等,含量不能超过法律规定值; (2)废弃物的处理要符合法律规定,否则不能进入欧盟市场。[2,3] 此外,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Pb/Sn焊料存在一系列材料及工艺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工艺要求,迫切需要开发新型连接材料。目前,各国都在抓紧研究Pb/Sn合金焊料的替代品。 其中,在微电子组装领域,导电胶膜是代替传统的Pb/Sn焊料的选择之一。与传统的Ph/Sn焊料相比,导电胶可以制成浆料,实现很高的线分辨率,而且导电胶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避免了锡铅焊料中重金属铅引起的环境污染。 2 导电胶的组成 导电胶一般由预聚体、稀释剂、交联剂、催化剂、导电填料以及其他添加剂组成。 其中预聚体作为主要组分含有活性基团,为固化后的聚合物基体提供分子骨架。预聚体也是粘结强度的主要来源。导电胶的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主要是由聚合物基体决定。稀释剂的作用是用来调节体系粘度,使之适合工艺要求。稀释剂

什么是深隆导电胶以及它的研究现状

什么是深隆导电胶以及它的研究现状 北京瑞德佑业王雅蓉I8OOII3O8I2 1 SLONT 深隆导电胶的研究现状 1.1纳米SLONT 深隆导电胶 目前广泛应用于SLONT 深隆导电胶中的导电填料一般为C 、Au 、Ag 、Cu 和Ni 等。Au 的导电性能较好,并且性能稳定,但其价格较高;Ag 的价格比Au 低,但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迁移等现象,从而降低了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Cu 、Ni 价格低廉,在电场作用下不会产生迁移,但温度升高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电阻率增加;碳粉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使用时容易形成碳化物,致使电阻变大、导电性能下降,并且其受环境影响较大。纳米碳管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将其作为导电填料,可以明显增加SLONT 深隆导电胶的拉伸强度(1 700 MPa );另外,纳米碳管的管状轴承效应和自润滑效应,使其具有较高的耐摩擦性、耐酸碱性和耐腐蚀性能,从而提高了含纳米碳管SLONT 深隆导电胶的使用寿命和抗老化性能[1-2] 。 [3] 制备了导电性能极好的双组分纳米银/碳复合管SLONT 深隆导电胶。研究结果表明:该SLONT 深隆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低于10 -3 Ω·m ,剪切强度高于150 MPa ,剥离强度高于35 N/cm ;与传统导电银粉胶粘剂相比,该SLONT 深隆导电胶可节省银原料30%~50%. [4] 等制备了以碳纳米管和镀银碳纳米管为导电填料的各向同性SLONT 深隆导电胶(ICA )。研究结果表明:以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当准(碳纳米管)=34%时SLONT 深隆导电胶的最低电阻率为 2.4×10 -3Ω·cm ,当准(碳纳米管)=23% 时SLONT 深隆导电胶的剪切性能最好;以镀银碳纳米管为导电填料,当准(镀银碳纳米管)=28% 时,SLONT 深隆导电胶的最低电阻率为2.2×10 -4Ω·cm ;当SLONT 深隆导电胶中分别填充碳纳米管和镀银碳纳米管时,SLONT 深隆导电胶的抗老化性能均较好,在85 ℃/RH85% 环境中经过1 000 h老化测试后,SLONT 深隆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和剪切强度的变化率均低于10%. [5] 等研究了碳纳米管用量对SLONT 深隆导电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准(碳纳米管)=0.1%~5% 时,SLONT 深隆导电胶电阻的变化与填料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当准(碳纳米管)=1% 时,SLONT 深隆导电胶的导电效果最好;当温度为199 ℃、准(碳纳米管)=2.5% 时,电阻率达到最低值(为1.5×10 -4Ω·m )。 1.2复合SLONT 深隆导电胶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在抗静电、电磁屏蔽、导电、自动控制和正温度系数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 [6] 等采用无钯活化工艺在环氧树脂(EP )粉末上形成活性点,利用化学镀法成功制备出新型外镀银铜/EP 复合导电粒子,其电阻率为 4.5×10 -3Ω·cm ,可以作为各向异性SLONT 深隆导电胶的导电填料(代替纯金属导电填料)。 [7] 等制备出一种新型低熔点各向异性SLONT 深隆导电胶。研究结果表明:该SLONT 深隆导电胶的电阻低于10 mΩ,而传统SLONT 深隆导电胶的电阻则低于l 000 mΩ;该SLONT 深隆导电胶可以在电流密度为10 000 A/cm 2的条件下使用;高压蒸煮试验前后,SLONT 深隆导电胶的电阻和电流密度均没有发生变化,而剪切强度的变化率为23% 。1.3紫外光固化SLONT 深隆导电胶 紫外光(UV )固化SLONT 深隆导电胶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与普通SLONT 深隆导电胶相比,其将紫外光固化技术与SLONT 深隆导电胶结合起来,赋予了SLONT 深隆导电胶新的功能,并扩大了SLONT 深隆导电胶的应用范围。该SLONT 深隆导电胶具有固

氰基丙烯酸酯类伤口快速胶粘剂研究进展

氰基丙烯酸酯类伤口快速胶粘剂研究进展[1657] 前言 伤口快速胶粘剂,是一种医用胶粘剂,而医用胶粘剂又可为两大类:一是适于粘连骨骼等 的硬组织胶粘剂,如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另一类是适于粘接皮肤、脏器、神经、肌肉、血管、粘膜等的软组织胶粘剂。一般采用α-氰基丙烯酸酯类为医用化学合成型胶(α-cyanoacrylate)或纤维蛋白生物型胶(fibringlue),如WBA生物胶粘剂。纤维蛋白生物型胶是从异体或自体血液中产生的,它富含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对脆弱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葡杆菌等有杀菌作用。耳鼻喉科专家们把这种蛋白胶用于各种动物和人的伤口上,结果令人满意。但是使用异体血制的蛋白胶有传染肝炎和爱滋病的可能性。自体血产品较安全,但不适合急症医治需要,因为要临时从伤员自己身上抽血制取纤维蛋白生物 胶再来粘合自己的伤口,这是很难做到的[2]。并且纤维蛋白生物胶粘合速度慢、强度不高,不适合紧急治疗,因而人们把注意力放在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研究上。 1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历史发展 1959年美国发明了Eastman910粘接剂(α-氰基丙烯酸甲酯)[3],它具有对玻璃、五金、橡胶、塑料等材料的快速粘连作用。Coover等人[4]发现它能粘结生物组织、被作为一类新型医用胶粘剂使用。20世纪60年代初生物粘接剂风靡一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到7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对它的兴趣有所减弱,主要原因唯恐引起癌症。但20多年来,数以千万计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产生肿瘤的后果。因此,目前国内外对医用胶粘剂的研究又活跃起来。在临床应用方面,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用于闭合创口、皮肤移植、管腔器官连接以及肝、肾、肺、脾、胰、胃肠道等损伤的止血。此外,眼科、骨科、口腔科都广泛地使用了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主要成分是长链酯单体,用于组织后,在室温下就能形成一层薄膜覆盖伤口。早期产品有引起局部炎症和骨

乳液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乳液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学校: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0921 姓名:杨刚 指导教师:哈伍族 乳液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摘要:本文简略阐述了丙烯酸酯乳液、聚醋酸乙烯酯乳液、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研究进展及相关应用。 关键词:乳液胶黏剂、丙烯酸酯乳液、聚醋酸乙烯酯乳液、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乳液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acrylic acid emulsion,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 vinyl acetate copolymer emulsion synthesis of ethylene-research progress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 Keywords: emulsion adhesive, acrylic acid emulsion, polyvinyl acetate emulsion, vinyl acetate,-ethylene copolymer emulsion 前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环境友好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乳液型胶粘剂因具有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不易燃易爆、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未来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可用于乳液型胶粘剂的聚合物包括丙烯酸及其酯类乳液、聚醋酸乙烯及其酯类(PV AC)乳液、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V AE)乳液、丁苯乳液以及各种共聚型、接枝型、改进型乳液,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纺织、纸加工、皮革、包装和木材加工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原材料供应、质量的改善和乳化剂及助剂质量及品种的提高,我国乳液聚合物胶粘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1.聚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 聚内烯酸醋乳液型胶粘剂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聚合物乳液胶粘剂,它一般是由内烯酸醋类和甲基内烯酸醋类共聚或加入醋酸乙烯醋等其它单体共聚而成。该胶粘剂耐候性、耐水性、耐老化性能特别好,并目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和很大的断裂仲长率[1]l,广泛用于包装、涂料、建筑、纺织以及皮革等行业。 1.1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工艺 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按计量注入恒压漏斗中以备用,将十二烷基硫酸钠、OP-10、碳酸氢钠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 5 - 10min,边搅拌边加入1/3的混合单体,搅拌5 - 10 min使单体充分乳化,此时可以看到三口烧瓶中小液滴开始增多,且没有颇色的变化;在恒温下开始滴加过硫酸铵和剩余的单体,乳液逐渐变成乳自色;剩下的原料在1.5h左右滴加完毕。升温到75左右恒温反应4 - 5 h自然冷却到室温,调节ph = 8 - 10,在0.045MPa下抽残余单体,出料,既得产品。 1.2 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进展 聚内烯酸醋乳液型胶粘剂是一类重要的乳液胶粘剂,其独到的特点是耐候性、耐老化性特别好,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这类胶粘剂粘结强度高,耐水性

氯丁橡胶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氯丁橡胶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的胶粘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氯丁橡胶(CR)胶粘剂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 CR价格较便宜,在制鞋业,装饰业和汽车工业上,其需求量以较高速度增长,我国粘接用 CR年均增长率高达 16.65 %(1990~1 998 年) 。就制鞋业而言,95 %的鞋厂使用CR胶粘剂,占鞋用胶的 90%以上。 1 普通氯丁橡胶胶粘剂的概况 氯丁橡胶胶粘剂适用于柔软性物体的粘合,能够缓解由于膨胀或收缩而引起的应力集中。但传统的氯丁橡胶胶粘剂不能粘接聚氯乙烯(PVC)人造革、聚氨酯(PU)合成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发泡底、丁苯橡胶(SBS)底、含 EVA及 PU的合成橡胶仿皮底、热塑性橡胶(TPR)等材料1,是因为为了增加上述材料的柔软性,需加入小分子量的增塑剂,这类增塑剂可渗入胶粘剂层或在其界面上积聚而形成弱边界层,这样氯丁橡胶良好的耐油性使得其粘接强度大大降低。 为了适应新型材料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提高胶粘剂的质量、简化使用工艺,许多学者进行了 CR 胶粘剂的改性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 氯丁橡胶胶粘剂的改性 王强等用增粘树脂对 CR胶粘剂进行改性得出如下结论1)为了改善 CR胶粘剂的初粘强度,必须使用增粘剂;(2)在 CR胶粘剂中掺入增粘剂可大大提高其应用性;(3)选用高软化点的增粘剂可提高 CR 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及胶膜的耐热性;(4)为了兼顾 CR 胶粘剂的粘合性和工艺性,采用混合增粘剂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刘金华等人选用 CR01及树脂 RE01,RE04得到了综合性能良好的胶粘剂。 王翠珠等对氯丁橡胶胶粘剂与聚氨酯胶粘剂两种不同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胶粘剂配合使用,因交联程度较高,粘附性和耐热性均有改善,适用于铝合金和棉织物的粘接。 杨仕灿发现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改善胶粘剂的工艺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可适当掺用部分通用型氯丁橡胶,如LDJ2121 氯丁橡胶或LDJ2120 氯丁橡胶等,对氯丁橡胶胶粘剂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对质量有所改善,提高了胶粘剂对粘接面的湿润作用及其涂覆均匀性。 唐有根等以粘接型氯丁橡胶为主体成分,采用叔丁酚醛树脂改性,以甲苯,汽油,乙酸乙酯为混合溶剂,并辅以适当添加剂制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氯丁强力胶粘剂。该产品粘接强度高,抗低温性能突出,在 - 20C时不冻结,特别适合北方地区使用1此外,该产品还克服了普通产品常见的胶液分层,低温凝胶,储存期短等缺点。 另外还有许多工作是直接针对 CR橡胶本身质量的改善。 Du Pont 公司推出一系列可直接溶解的粘接型 CR胶。这种胶的高温粘接性能优于传统品种,其喷涂性和刷涂性也比较好。由于不必预先素炼,该橡胶可使胶粘剂配制时间缩短4

阳离子乳液聚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阳离子乳液聚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化工与材料学院 材化081—18 程如清

阳离子乳液聚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程如清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 摘要:本文简单的介绍几种比较主流的阳离子乳液的聚合方法,并且介绍了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在 造纸工业和纺织工业以及在建筑业的应用,并对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和发展作了 展望。 关键词:阳离子乳液聚合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应用研究进展 1. 引言 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对正负电荷具有良好的平衡性能, 用于纸张上浆剂[1, 2]、粘合剂[3,4]以及染印、钻井、化妆品、生物医学等领域[5- 7]。阳离子聚合物乳液的基本特征是乳胶粒表面或聚合物本身带正电荷,早在60 年代阳离子乳液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已有很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要赋予乳胶粒或聚合物正电荷, 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聚合方法。 2. 阳离子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2.1 常规乳液聚合法 用乙烯基单体、阳离子型乳化剂或高分子乳化剂, 在自由基引发剂或阳离子型引发剂作用下, 按常规乳液聚合法可以合成阳离子乳液。如sheetz[8]用十二烷基氯化铵作乳化剂, 在H2O 2- F3+e , pH= 2 中制得了稳定的阳离子聚合物乳液; Sarota 等[9]用十二烷基吡啶氯化铵作乳化剂, 加入少量的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合成了稳定性良好的PSt 阳离子胶乳; 李效玉等[10]研究了利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聚乙烯醇,N ,N - 二甲基,N - 十二烷基,N - 苄基氯化铵,N - 甲基,N - 十六烷基吗啉硫酸甲酯季铵盐(CMM ) 等对合成的阳离子乳液的稳定性、聚合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 CMM 作乳化剂, 聚合转化率最高, 乳液的稳定性最好。 2.2 转换法 转换法是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某些阴离子胶乳进行转换而制备阳离子胶乳。如Heinz 等[11]采用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阴离子聚苯乙烯、丁二烯胶乳进行转换, 得到了阳离子胶乳;B low [12,13]在研究天然胶乳与阴离子合成胶乳时, 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胶乳稳定性和胶粒表面电荷的影响, 发现加入阳离子乳化剂使胶乳的稳定性降低, 但是在搅拌下把稀胶乳加到过量的阳离子表面活化剂中, 非常成功地转换成阳离子胶乳; 恩知钢太郎[14]采用烷基取代胺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为阳离子乳化剂, 对用转换法生产阳离子丁苯胶乳进行系统研究, 所用的乳化剂除具有同阴离子乳化剂混溶性好的特点外, 还可与胶乳微粒进行交联, 在该转换中, 乳化剂用量占胶乳中聚合物的3- 5% (重量) , 并且边搅拌边向阴离子胶乳(pH 为9- 12) 中定量加入浓度为30% 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然后将pH 值调到8 以下, 从而完成转换过程。 2.3 微乳液聚合法 微乳液聚合法是一种特殊的乳液聚合法, 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分子量分布窄、胶乳粒径小等特点, 通常利用可交联的功能单体作共聚单体, 以防止粘度增加

导电胶的研究进展

导电银浆、导电橡胶、导电胶水、导电膏、导电银胶、导电塑料、导电、导电胶带、ad导电胶、3M 导电胶、导电漆、导电泡棉、导电布、导电油墨、导电胶、AD导电胶、导电胶膜、导电胶料、医用导电胶、硅脂导电胶、环氧导电胶、导电胶现货、导电胶点胶机、导电银胶,导电环氧胶,导电硅胶,导电密封胶,导电胶泥,导电银浆,导电铜胶,石墨导电胶,EMC胶,电磁屏蔽胶,银导电胶,铜导电胶,银镀玻璃微珠导电胶,晶振导电胶,高温导电胶,低温导电胶,阻燃导电胶,耐腐导电胶,导电铜箔,导电铝箔,导电泡棉,铝箔麦拉胶带,半导电胶条,导磁胶。 北京瑞德佑业I8OOII3O8I2 OIO-6253897I Pb/Sn焊料是印刷线路板上基本的连接材料,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中常用的也是这种材料。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便携化发展,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连接材料和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IC上的I/O数已经从500个发展到1 500个,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3 800个,到2008年将达到4 600个。高的I/O密度要求连接材料具有很高的线分辨率。Pb/Sn焊料只能应用在0.65 mm以下节距的连接,已经不能满足工艺的需要。Pb/Sn连接工艺中温度高于230℃,产生的热应力也会损伤器件和基板。另外,Pb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不少国家已经对电子工业用铅提出明确规定:日本和欧洲分别要求在2001年和2004年停止铅的使用。在这一压力下,发展无铅连接材料已经成为必然[1~2] 。 与Pb/Sn合金相比,SLONT 深隆导电胶中使用的是金属粉末导电,这样可以使连接的线分辨率有很大提高,更能适应高的I/O密度。SLONT 深隆SLONT 深隆导电胶的涂膜工艺简单,固化温度低,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由于SLONT 深隆SLONT 深隆导电胶基体是高分子材料,可以用在柔性基板上,适应电子产品小型化、轻型化的要求[3~5] 。1994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一届电子生产中粘合剂连接技术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Adhesive Joining Technology in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上,就已经指出了SLONT 深隆SLONT 深隆导电胶代替Sn-Pb合金的必然趋势[3] 。 1SLONT 深隆SLONT 深隆导电胶分类 SLONT 深隆SLONT 深隆导电胶可以分为各向同性(ICAs IsotropicConductive Adhesives)和各向异性(ACAs AnisotropicConductive Adhesives)两大类。前者在各个方向有相同的导电性能;后者在XY方向是绝缘的,而在Z方向上是导电的[6~10] 。通过选择不同形状和添加量的填料,可以分别做成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SLONT 深隆导电胶。图2为两类SLONT 深隆导电胶连接原理示意。 由于组成的不同,SLONT 深隆SLONT 深隆导电胶分为室温固化、中温固化(<150oC)和高温固化(150~300oC)。室温固化需要的时间太长,需数小时到几天,工业上很少应用。高温固化速度快,但在电子工业中,温度高会对器件的性能产生影响,一般避免使用。中温固化一般需数分钟到一小时,应用最多。

环氧树脂及其胶粘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_杨卫朋

环氧树脂及其胶粘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杨卫朋,郝 壮,明 璐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安 710129) 摘 要:综述了环氧树脂(EP )及其胶粘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介绍了EP 增韧方法[包括橡胶类弹 性体增韧改性EP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 )增韧改性EP 、聚硅氧烷(PDMS )增韧改性EP 、纳米粒子增韧改性EP 和超支化聚合物(HBP )增韧改性EP 等]及相关增韧机制。展望了今后EP 及其胶粘剂的增韧改性发展方向。 关键词:环氧树脂;胶粘剂;增韧;改性中图分类号:TQ433.437:TQ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2849(2011)10-0058-05 收稿日期:2011-05-26;修回日期:2011-06-24。 作者简介:杨卫朋(1987—),陕西咸阳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等方面的研究。E-mail :yangweipeng.883245@https://www.360docs.net/doc/957504317.html, 0前言 环氧树脂(EP )是指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高分子材料。EP 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能以各种形式(如增强塑料、胶接材料、密封剂和涂料等)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未改性EP 固化物脆性大、耐冲击强度低且易开裂(韧性不足),从而极大限制了其在某些重点技术领域的应用空间。本研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各种改性EP 的增韧方法,其中绝大部分增韧方法可用于EP 胶粘剂的增韧改性。 1 增韧改性EP 及其胶粘剂 1.1 橡胶类弹性体增韧改性EP 1.1.1 有关橡胶类弹性体增韧EP 的理论 橡胶类弹性体是较早用于增韧EP 的方法之 一。早期的增韧理论有Merz 等[1]提出的能量直接吸收理论和Newman 等[2]提出的屈服膨胀理论。早期的理论虽能解释某些试验现象,但不能普遍获得人们的认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早期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初步的橡胶增韧理论体系。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增韧理论有Bucknall 等[3-4]提出的银纹-剪切带理论。该理论认为橡胶颗料在增韧体系中发挥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作为应力集中中心诱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二是控制银纹的发展,并使银纹终止而不致发展成破坏性裂纹。银纹尖端的应 力场可诱发剪切带的产生,而剪切带也可阻止银纹的进一步发展;大量银纹或剪切带的产生和发展要消耗大量能量,故材料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另外,影响较大的是Kinloch 等[5]建立的孔洞剪切屈服理论认为:裂纹前段的三向应力场与颗粒相固化残余应力的叠加作用,使颗粒内部或颗粒/基体界面处破裂而产生孔洞;这些孔洞一方面产生体膨胀,另一方面又由于颗粒赤道上的应力集中而诱发相邻颗粒间基体的局部剪切屈服;这种屈服会导致裂纹尖端钝化,进一步达到减少应力集中和阻止断裂的目的。 1.1.2橡胶弹性体的类型 目前用于增韧EP 的反应性橡胶及弹性体主要包 括端羧基丁腈橡胶(CTPB )、端羟基丁腈橡胶(HTBN )、端环氧基丁腈橡胶和聚硫橡胶等。Chikhi [6]等用端氨基丁腈橡胶(ATBN )改善EP 的韧性,并对其热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TBN 的引入能显著改善EP 体系的韧性,其缺口处的冲击强度从0.85kJ/m 2增至2.86kJ/m 2,无缺口处的冲击强度从4.19kJ/m 2增至14.26kJ/m 2;其增韧机制是局部塑性剪切变形、T g 降低所致。赵祺等[7]以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固化剂,用聚硫橡胶增韧EP 。研究结果表明:加入20%聚硫橡胶后,EP 胶粘剂的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能量和冲击强度分别增加了27%、34%、 22%、48%和330%;聚硫橡胶增韧EP 胶粘剂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提高,但其动态模量降低、T g 下降。 中国胶粘剂 CHINA ADHESIVES 2011年10月第20卷第10期 Vol.20No .10,Oct.2011 58--642() DOI:10.13416/j.ca.2011.10.015

医用生物粘合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医用生物粘合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姚响 一.引言 医用粘合剂是一种生物医学特殊功能性粘合剂,具有通常的胶接功能和特殊的生物医学功能。医用粘合剂的种类很多,按其材料性质可分为医用化学合成粘合剂和医用生物粘合剂。医用粘合剂的使用历史悠久,但直到近几十年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36年德国的Kulzerr 公司上市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体的牙科粘合剂。1959年以α-氰基内烯酸甲酯为主体的快速粘合剂在美国问世,从而实现了外科手术由缝扎到直接粘合的革命。1960年Charnly首先将丙烯酸骨水泥用于人工髋关节的手术获得成功。自70年代开始,随着医用高分了材料学科的迅速发展,医用粘合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也不断扩展,单是以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体的医用胶,其临床应用病例便超过了100万例,80年代初,生物医用胶也开始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医用粘合剂的发展更为迅速,逐步实现了品种多元、功能专一的系列产品,在医疗上作为皮肤、血管、脏器和止血粘合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2。 按照医用粘合剂与人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可将其分为:软组织用粘合剂、牙科用粘合剂、骨科粘合剂及皮肤用压敏胶等等3。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哪类理想的医用粘合剂都应该具备以下性质4:①安全、可靠、无毒性、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妨碍人体组织的自身愈合;③无菌且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无菌; ④在有血液和组织液的条件下可以使用;⑤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实现快速粘合;⑥具有良好的粘合强度及持久性,粘合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⑦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⑧达到使用效果后能够逐渐降解、吸收代谢;⑨具有良好的使用状态并易于保存。 然而目前普遍使用的医用粘合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点,完全达到理想状态并得以广泛应用的产品还没有问世。但根据使用部位、目的的不同,一些部分满足上述条件的粘合剂在应用和不断改进中也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按照材料性质进行分类的医用生物粘合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简述。 二.医用生物粘合剂 医用生物粘合剂是指蛋白类粘合剂,主要包括纤维蛋白粘合剂(FS)、天然粘蛋白及其遗传工程粘蛋白。目前已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品种只有纤维蛋白粘合剂(又称生物胶),分

细乳液聚合最新研究进展

第49卷第8期2019年8月 涂料工业 PAINT&COATINGS INDUSTRY Vol.49 No.8 Aug.2019细乳液聚合最新研究进展 钟瑞英,付长清%申亮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涂料与高分子系,南昌330013; 2.江西省水性涂料工程实验室,南昌330013) 摘要: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乳液聚合法的发展创新趋势较为明显,其聚合过程对 商品聚合物的生产至关重要,所制备出的聚合物乳液可直接用作水性涂料和胶粘剂等。文中具体介 绍了细乳液聚合体系的设计方法、聚合过程及稳定机理,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细乳液聚合在高固含量 细乳液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及聚合物空心球或 微球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细乳液聚合;应用;制备;进展 中图分类号:TQ630. 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12(2019)08-0081-07 doi:10. 12020/j.issn.0253-4312. 2019. 8.81 Recent Progress in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Zhong Ruiying,Fu Changqing,Shen Liang (1.Department of P olymer and Coating ^Jiangxi Science&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anehang330013, China;2.Jiangxi Waterborne Coatings Engineering Laboratory,Nanchang33001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lymer synthesis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s more obvious.Now it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available polymers.The emulsion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waterborne coatings and adhesives,etc.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of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system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focusing on the recent progress of minie—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solid content polymer mini-emulsion,nanocomposite(fluorescent polymer nanoparticles,organic/inorganic nanocomposites)and hollow or microspheres polymer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application;preparation;development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Lehigh大学的Ugelstad 等学者发现m,在乳液聚合中乳胶粒生成的主要方式 可以为珠滴成核,但单体珠滴必须分散得足够细。在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助稳定剂十六醇 (CA)/十六烷(HD)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强力的均化作 用,可以把单体分散成单体珠滴直径为亚微米(50?*500 nm)级的细乳液,并提出了新的粒子成核机理—在亚微单体液滴中引发成核'开发了细乳液聚 合技术。 与常规乳液聚合相比,细乳液聚合在体系中引 进了助乳化剂,并采用了微乳化工艺(简称MP),这样 使得原本较大的单体液滴(直径1 〇〇〇?5 000 nm)被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拔尖人才项目(2016QNBJRC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3011) *通信联系人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肖凯斐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信息系,陕西省西安市710032) 摘要 :综述了有机硅胶粘剂的组成、种类、性能及其应用,并对硅橡胶胶粘剂在粘接性、导热性、固化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 :硅橡胶硅树脂有机硅压敏胶胶粘剂 Study on high temperature-resistant anaerobic adhesive Xiaokaifei (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orth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han'xi Province,Xi'an 710032) Abstract: The compositions, categori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organosilicon adhesives were reviewed. Moreover , the bonding ability, heat conductivity and curing of silicone rubber type adhesive w ere introduced. Keywords:Silicone rubber Silicone resin Organosilico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dhesive 有机硅材料是一类性能优异、功能独特、用途极广的新材料,是高分子新型材料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工艺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工艺研究进展 综述了静电植绒胶、复合织物胶、纸塑复膜胶以及压敏胶用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和工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标签: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工艺;进展 环丙烯酸及其酯类易和其他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制备能满足各种性能要求的乳液胶粘剂。丙烯酸及其酯类的聚合物有优良的保色、耐光、耐氧化性、耐候性以及对紫外线的降解作用不敏感等优点[1],广泛运用于工、农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国颁布了许多环保法规,促使胶粘剂朝着新型、环保和高性能方向发展。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虽然环保,但也存在耐水性差、粘接强度不高等问题。目前主要的改性方法包括聚合方法改性[3~6]、交联改性[7~14]、有机硅改性[15,16]、增粘树脂改性[17,18]、含氟改性[19,20]等。 本文主要对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用于纺织的静电植绒胶和复合织物胶,纸塑覆膜胶以及压敏胶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综述。 1 纺织用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工艺 1.1 静电植绒用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工艺 静电植绒是利用带有电荷的物体在高压静电场中发生相斥或相吸的物理特性而实现的,具有独特装饰效果,且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多种静电植绒产品。如阎绍峰[21]等研究了静电植绒用丙烯酸酯乳液合成中单体、乳化剂、交联剂、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较适宜的配方(表1)。聚合工艺采用纯单体滴加法,所合成的乳液带蓝色荧光,固含量为35%~45%,pH值为4~5,贮存期6个月。 由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耐老化和耐气候性优良,应用广泛,但手感和湿牢度较差。王春梅[22]通过选择合适的单体、交联剂、聚合方法,研制了具有柔软手感和优良牢度的自交联静电植绒粘合剂RN。其软单体32%(以下均为占单体总量的质量分数),硬单体3%,自交联单体1%,丙烯酸2%;阴/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为1∶1.5)4%;引发剂0.3%;反应温度80~82 ℃,反应时间1.5 h;搅拌速度为150 r/min。所制得的柔软型静电植绒粘合剂RN,经工厂试验手感比其他胶粘剂优越。林先核[23]采用纯单体滴加法,选用丙烯酸异辛酯(2 - EHA)作为软单体之一,也成功合成出性能符合静电植绒要求的植绒胶,用该胶生产的植绒布手感舒适、布料挺括、耐磨、耐擦洗。此外,为了使静电植绒胶在低温下能够正常使用,车广波[24]等人以丙烯酸类单体和环氧树脂为原料,OP和十二烷基

常用胶粘剂介绍

常用胶粘剂介绍 一.壁纸、墙布用胶粘剂 这种胶粘剂主要用于壁纸、墙布的裱糊,它的形态有液状的,也有粉末状的。 1.聚乙烯醇胶粘剂 它是将聚乙烯醇树脂溶于水后而制成的,俗称“胶水”。它的外观如白色或微黄色的絮状物,具有芬芳气味,无毒,施涂方便,能在胶合板、水泥砂浆、玻璃等材料表面涂刷。 2.聚乙烯醇缩甲醛胶 它又称“108胶”,是以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缩合反应而制得的一种透明水溶液。无臭、无味、无毒,有良好的粘结性能,粘结强度可达0.9MPa。它在常温下能长期储存,但在低温状态下易发生冻胶。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除了可用于壁纸、墙布的裱糊外,还可用作室内外墙面、地面涂料的配置材料。在普通水泥砂浆内加入108胶后,能增加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 3.聚醋酸乙烯胶粘剂 又称“白乳胶”,它是由醋酸乙烯经乳液聚合而制得的一种乳白色的、带酯类芳香的乳状胶液。它配置方便,常温下固化速度快,胶层的韧性及耐久性好,不易老化,无刺激性臭味,可作为壁纸、墙布、防水涂料和木材的胶结材料,也可作为水泥砂浆的增强剂。 4.801胶 801胶是由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性介质中经缩聚反应,再经氨基化后而制得的。它是一种微黄色或五色透明的胶体,具有无毒、不燃、无刺激性气味等特点,它的耐磨性、剥离强度及其它性能均优于108胶。 5.墙纸专用胶粉(粉末壁纸胶) 粉末壁纸胶是一种粉末状的固体,能在冷水中溶解,使用前将胶粉以1:17的比例与清水搅匀混合,搅拌10min后形成糊状时即可使用。这种胶粘剂的粘度适中,无毒、无味、防潮、防霉、干后无色,不污染墙纸,并具有使用方便,便于包装运输等优点。它可用于各类基层的墙纸及墙布的粘贴。 二.塑料地板胶粘剂 塑料地板胶粘剂属非结构型胶粘剂,具有一定的粘结力,能将塑料地板牢固地粘结在各类基层上,施工方便。它对塑料地板无溶解或溶胀作用,能保证塑料地板粘结后的平整程度,并有一定的耐热性、耐水性和储存稳定性。常用的塑料地板胶粘剂有聚醋酸乙烯类、合成橡胶类、聚氨酯类、环氧树脂类等。 三.瓷砖、大理石胶粘剂 1.AH—03大理石胶粘剂 AH—03大理石胶粘剂是由环氧树脂等多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组成的基材,再添加适量的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交联剂及填料等配制成单组分白色的膏状胶粘剂。它具有粘结强度高、耐水、耐气候、使用方便等特性,适用于大理石、花岗石、马赛克、陶瓷面砖等与水泥基层的粘结。 2.TAM型通用瓷砖胶粘剂 TAM型通用瓷砖胶粘剂是以水泥为基材、用聚合物改性材料等掺加而成的一种白色或灰色粉末。在使用时只需加水即能获得粘稠的胶浆。它具有耐水、耐久性好,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TAM型通用瓷砖胶粘剂适用于在混凝上、砂浆基层和石膏板的表面粘贴瓷砖、马赛克、天然和人造石材等块料。用这种胶粘剂在瓷砖固定5min以后再旋转90。而不

单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单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环氧树脂对各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热固性高分子材料等具有优良的粘接性,适应性强,不含挥发性溶剂,不需加压即可固化,且固化收缩率低,耐环境性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常环氧树脂胶粘剂是以主剂和固化剂分开的双组分包装形式提供应用。在环氧树脂中配合固化

剂,会立刻开始反应,随时间推移粘度上升,经过适用期达到不能使用为止。但是双组分混合给使用带来不方便,有以下缺点:增加了包装和贮运的麻烦;双组分胶粘剂使用时,混合比例的准确性和均一性将影响粘接强度;在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后使用时间短。胶粘剂中固化剂种类不同其使用期不同,如脂肪胺类为数十分钟,叔胺或芳香胺类为几小时,酸酐类为一天至数天,不能长期存放;配置的胶液若不能及时用完会造成浪费。由于粘度随时间上升,改变了操作工艺性,不能用于自动粘接。而单组分胶粘剂避免了上述缺点,它可以使胶接

工艺简化,并适于自动化操作。将固化剂和环氧树脂混合起来配制单组分胶粘剂,主要是依靠固化剂的化学结构或者是采用某种技术手段把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的开环活化暂时冻结起来,然后在热、光、机械力或化学作用下使固化剂活性被激发,进而使环氧树脂迅速固化。目前国内外市场出售的单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几乎都是采用潜伏性固化剂或自固化性环氧树脂,产品的形态有液态、糊状、粉末状和膜状。具有实用价值的单组分环氧胶粘剂主要有以下几种:湿气固化型;微胶囊包覆型:将固化剂封人微胶囊内,与环氧树脂混合后

不会发生固化反应。成膜物质有明胶、乙烯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缩醛等。胶囊靠加热或加压而破裂,固化剂和环氧树脂便发生反应;潜伏性固化剂型:使用在规定温度以上才能被活化发生反应的热反应性固化剂,包括中温固化型及高温快固化型;阳离子光固化型。 1 单组分环氧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1 1湿气固化型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护理研究进展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护理研究进展20XX年12月,国际WOCN组织(WoundOtomsyAndContinenceNurses)成立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adhesive-relatedskininjury,MARSI)共识小组首次将MARSI定义为:去除粘胶产品后,皮肤出现持续30min或者更长时间的红斑和(或)其他皮肤异常的表现。目前,相关文献报道,在美国每年至少有150万人面临患有MARSI的风险,其中在美国东部MARSI发病率为58%;美国中西部住院病人发生MARSI日常流行率为34%~250%,中位患病率为130%。20XX年许淑盆研究发现,未采取干预措施前MARSI 发病率为199%。由此可见,MARSI发病率高,已成为全球医务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住院病人一旦发生MARSI,极易引发皮肤炎症和伤口愈合反应,导致病人感染概率增加,伤口愈合时间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最终影响病人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1概述 目前,对于MARSI发生机制还处于部分了解阶段。当粘胶产品黏附于皮肤,其粘合力强于皮肤细胞与皮肤表层时,剥离胶带极易造成表皮层分离或表皮与真皮的完全分离,从而形成MARSI[1,7-8]。当胶带黏附力比皮肤层更强时,去除胶带则可能发生皮肤剥离;如果使用紧张性较强的胶带或固定带,去除时则可能形成水疱;使用或去除张力性较强或者摩擦力较强的胶带导致皮肤层分离,可能会发生皮肤撕裂[9-10]。MARSI的类型包括三大类:机械性损伤、皮炎和其他(见表1),其中表皮剥离是最常见的MARSI类型[11]。 2MARSI评估 目前,缺少MARSI相关的临床评估和文件记录工具。研究证实,在相同实验条件下MARSI的相对损伤程度,可通过体内物质的主客观

天然石材专用粘结剂-2019年文档

天然石材专用粘结剂 :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defects of the paste natural stone caused, binding material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ause of various defects, and further analysi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ement based adhesive material model, and adopt the correct construction method, eliminating the common defects. 1. 前言: 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的装饰材料,天然石材具有花纹自然、古朴庄重、硬度大、耐磨耗、经久耐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常用的石材安装方法有两种:干挂和水泥湿贴。 干挂:利用耐腐蚀的螺栓和耐腐蚀的柔性连接件,将大理石、花岗岩等饰面石材直接挂在建筑结构的外表面,石材与结构之间留出40?50cm的空腔。 水泥湿贴:以水泥为主要粘结材料,将石材与建筑基层结合在一起的施工方法。 常见的地面石材施工,基本上都以水泥湿贴为主要施工方法,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墙面石材的粘贴也会使用水泥湿贴。 2.石材常见病害 采用水泥湿贴工艺的石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质量病害,严重影响了石材的美观。

2.1天然石材染色 铺贴在地面上的石材,会出现一些无规则分布的红色或黄色的污染物,在石材粘贴的最初无此现象,往往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 2.2天然石材水印 地面上的石材,经常会出现有水浸湿的印记,即便在通风、干燥、阳光直射的条件下,仍挥之不去。 2.3天然石材返碱 在长期潮湿或接触水的环境下,粘贴石材的水泥中的碱性物质富集在石材表面,并且随时间不断增加。 2.4石材翘边脱落 一些比较特殊的石材,在湿贴施工后没多久,就出现边缘翘起的现象,导致粘结失败。 3.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的问题?首先,我们做一个试验,收集 不同种类的十几种天然石材,包括花岗岩和大理石。均切割成相同尺寸的长条状。在一个托盘中倒入清水,并滴入墨水。 4 小时后从石材底部开始渗入黑色的墨水,24 小时后,墨水在石材中上升的高度开始出现差异,7 天后,墨迹稳定,最高的渗透到石材一半的高度,最低的仅渗透到石材约六分之一的高度。这从侧面证明了天然石材内部存在毛细管,而且不同种类的石材的毛细管数量差异很大。 3.1染色/ 水印: 有些天然石材内部含有一些有颜色的矿物类杂质,使用水泥湿贴后,水泥浆体中的水分会沿石材毛细管向石材的表面传导,水分携带矿物杂质到达石材表面,形成染色现象。 若是水泥浆中的水泥颗粒被传导到石材表面,形成的是灰色的印记,外观看起来好像是水分浸湿了石材一样,形成了水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