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实用文档
❖ 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 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表情,我们 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
❖ 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 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实用文档
流民图(中国画) 蒋兆和 28米X2米
实用文档
❖谈一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
实用文档
流民图(局部欣赏)
实用文档
用对比手法谈谈《说唱俑》和 《流民图》的不同感官。
实用文档
作品欣赏:
实用文档
井上的阳光 杜玉曦
翼 叶 献 民 实用文档
❖ 那同学们了解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了吗 ❖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造型、肢体动作、表情,
来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实用文档
丰富的卡通表情: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流民图(局部欣赏)
实用文档
流民图(局部欣赏)
实用文档
流民图(局部欣赏)
实用文档
流民图(细节欣赏)
小女孩紧盯着男孩手中 的碗,流露出饥饿的眼 神,而碗里的食物已所 剩无几了。
母亲伤心地 轻抚着饥饿 的孩子,而 孩子瘦弱的 小手又说明 了什么呢?
实用文档
伤老 中伯 带捏 着紧 对了 侵干ຫໍສະໝຸດ 略瘦 者的 的拳 仇头 恨, 。悲
实用文档
谢谢观赏!
实用文档
说唱俑(陶塑 东汉)
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 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俑通高55 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 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 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 臂下挟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 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 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 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 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 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

中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的表现

中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的表现

NO.1 罗中立《父亲》1980年罗中立于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深造。

1982年罗中立留校任教,1983年赴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深造。

毕业后回四川美院任教,现任该院院长。

1975年罗中立在大巴山区雨夹雪的除夕之夜遇到一位守粪的农民,开始构思,并于1980年创作了这幅作品,198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时获一等奖。

罗中立借鉴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领袖像般的巨幅尺寸,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大巴山区的一位农民形象,具有充沛的情感和强烈的视觉张力。

画中,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沟壑,干裂的嘴唇,只剩下一颗牙,已经破伤的手捧着一个旧瓷碗,模糊在阴影中的深邃目光中既有沧桑、温顺,又有企盼和希望。

技法上,画家在颜料中掺入了一些颗粒,使画作中人物的皮肤看上去更加粗糙。

画中这位饱经沧桑却又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和乐观的普通农民,是无私奉献自己养育儿女的父亲的代表。

《父亲》冲破了原有美术观念和样式化的束缚,用真切的情感和平视的手法真实地揭示了人民的心声,这种真实的人性“美”,震撼人心,引起了社会对这幅画的关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反响,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NO.8蒋兆和《流民图》1943年蒋兆和(1904——1986),生于四川泸州,16岁赴上海以画像和从事广告及服装设计为生,业余自修素描、油画和雕塑。

后与徐悲鸿结识,受其写实主义主张和改革中国画思想的影响颇深,并受到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感召,从事进步文艺创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绘制宣传画和爱国将领肖像。

30年代上半叶,辗转于上海、南京、北京、重庆之间,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

在教学上他致力于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其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课及水墨人物写生课教学原则和实施方案自成体系,颇有影响。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顾问。

创作于1943年的作品《流民图》,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被认为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巨大成功,也显示了艺术家在抗战烽火中的拳拳爱国之情。

描绘人间温情——怎样刻画人物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28张PPT)

描绘人间温情——怎样刻画人物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28张PPT)
复苏的土地 油画 布面油彩 2009 年 220cm×400cm 王宏剑 中国美术馆
思考·探究
1. 运用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的要素,欣赏骆根兴的《西部年代》。 2. 在你记忆中,有哪些瞬间让你联想到亲情而感动?把打动你的细节列举出
来,并尝试画出草图。 3. 在草图的基础上,运用所学构图和色彩等知识,提炼和丰富你的作品,并在
学学习习任任务务一一
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我们对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进而造就了绘画作品中父亲 形象的多样性。
怎样表现父亲的形象呢? 我们可以通过道具、服装、环 境等外部事物来表现父亲的身 份特征,可以通过动作、神态 进一步表现父亲的性格和情绪, 可以通过合适的构图来凸显我 们想要表现的主题,可以用色 彩传达我们对父亲的情感。
逐渐恢复的记忆·红云 版画 2009 年 64cm×49cm 陈九如 中国美术馆
乐土 油画 布面油彩 1988 年 190cm×650cm 宁芳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学习任务三
本课我们将通过学习速写人物写生和油画人物临摹的基本步骤,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方法。
速写人像写生步骤
步骤一:确定构图,快速画 出人物的大形,确定 身体各部位 比例、大动态以及穿插关系。下 笔要轻, 要留有余地。
丙烯是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 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的颜料,其颜 料特性同时具有油画颜料与水彩、 水粉颜料的特性。其技法既可以 运用油画的厚画法,又可以运用 水粉、水彩的薄画法,同时又可 以与其他材料综合使用。
油画、丙烯画不褪色,可以 长久保存,具有其他画种无法比 风 雨 天 涯 拟的优势。
纸板油画
113×182cm
雨过天晴 油画 布面油彩 1979 年 158.5cm×112.5cm 王大同 中国美术馆

《情感表达》精品课件

《情感表达》精品课件
4.评价 价值、意义、文化、理解…
新知讲解
1.描述 时间、地点、人物、题材
刻画了一老一少两位游击队队员在取得战 斗胜利后,带着战利品满怀喜悦穿梭在青 纱帐般的庄稼地的场景。
表现形式:油画 创作时代:1964
新知讲解
2.分析 造型语言:点、线、面、空间、色彩、 肌理、构图… 形式规律:对称、均衡、对比、统一
画面集中突出“红色”。用饱和艳丽的朱砂制 成红色,构图饱满而不留余地,给人一种如 同仰望纪念碑一般的震撼感。祖国的壮阔河 山在李可染的笔下被赋予了神圣而永恒的力 量,也是红色山水的代表作
新知讲解
中国画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毛泽东一路征战、一路抒怀,留下了众多豪迈壮美的 诗词在心灵深处激起强烈情感共鸣,艺术家通过国画写意来表现诗词里的情感。
①画面里庄稼细细长长的,斑斑点点的光打在人和植物上形 成点点的亮部,整个画面形成点、线、面的和谐统一。 ②画面前面物体刻画细致和最后面的背景形成虚实对比,形 成空间层次。 ③整体色彩是青绿色调,色彩温暖,在视线前部的是偏黄色 的绿,远处背景呈现蓝色,画面里两位游击队员和背景形成 互补色的关系,两位游击队员脸上红晕更加突出,是笑容更 加灿烂,灰调子衬托的白衣以及白衣上的金色阳光显得格外 耀眼,更突出了刻画具体的游击队员形象。 ④画面里笔触简洁明快,写意,形成鲜明色块感的油画肌理。 ⑤侧光、顺光交错配合,光感的塑造使葱绿的纱帐、深沉的 土地,以及热情的人物沐浴在黎明光辉中,更具温度,使画 面充满了北方的乡土气息,亲切动何用艺术手法表达革命情感
新知讲解
1、美术创作是一种独特表达方式,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版画、摄 影、装置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情感是一幅作品的核心,每 一幅优秀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表达。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案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案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案教学目的: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

教学要点: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

教学要点: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教学过程:一.教师活动1.欣赏作品2.讨论3.提出看法二.学生活动:我能行1.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中情感。

2.学生讨论:你用什么方法临摹你感兴趣作品局部,或画出深厚中人物的某种情感?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三.小组活动: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作品中人物情感。

2.较高的要求:通过欣赏感受,能运用美术语汇个生动的语言文表述人物的情感。

3.个性探究:能临摹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情感。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美术表现的形式美。

2.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绘画、雕塑的形式美与创造美,在细节描绘中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

教学要点:1.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知识、以及声像欣赏的情景体验。

2.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

教学过程:一.引入1.放课件2.欣赏课本中范图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二.讲授新课1.提问:谁说一说你欣赏课本中的插图后,你有什么的感觉?2.欣赏《流民图》3.提问:你从人物的表情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悲伤、愤怒、饥饿、无奈和反抗等)画面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情感表达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情感表达  课件(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 ——美术中的历史
学校 姓名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情感表达(二)
作品 赏析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转战陕北》 • 石鲁 1959年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纸本设色 • 238cm*216cm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远景:浓淡相间的墨 色,营造出深远辽阔 的意境。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在构图上,呈现出李家山水中 典型的“丰碑式构图”和“门 板式构图”,又巧妙构成了 “两度半空间”。传统山水画 里,画面上下总会留出很大空 白;然而李可染偏偏截掉了峰峦 和坡脚,采用了不留余地的满 幅构图。这样,就迫使观众的 视线集中於山体,产生如同仰 望纪念碑一般的震撼感。此外, 可染先生还刻意减弱透视,强 化了平面感:画面主景的七八 层山几乎被压缩到同一个平面, 像门板一样垂直地堵在观众面 前。如此,通过丰碑式和门板 式构图,山体造型的视觉冲击 力被极大地强化,更凸显群山 之气势撼人。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水墨搞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构图确定后,正式开始放大。我看见他画了大量的山头 局部画稿,几乎每天晚上回到住处都还要不断地练笔, 反复塑造每个山头,经常画到深夜。直至画得非常纯熟 才正式在画幅上落笔。他画的虽然是历史画,但采用的 是“大写”手法。要写出意境来,不但要做到胸有成竹, 而且艺术表现亦要得心应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整幅 画完成后,我曾几次去看画,但毛主席形象一直定在那 里,迟迟不肯落笔。在这期间,他叫我替他借了一尊毛 主席半身石膏像和一块主席侧面浮雕像。(是张松鹤同 志创作的,很像)但他还不满足,又叫我找一件全身的 主席塑像,我跑了好几处都未找到。他说:“马改(朋 友常这样称呼我),你给我塑一件主席背着双手的小型 全身像。”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五年级
模仿秀: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说一说:
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可以从人物的:眼神、表情、 动作、服装几个方面来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蒋兆和(1904—1986)被 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 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 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 巨匠。蒋兆和学贯中西的 代表作《流民图》,以其 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壮, 以浑厚有力的笔触揭示了 大师至真至善的人性,倾 泄着对战争的愤怒,表达 了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 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 世界艺坛上确立了光荣的 地位。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找到一幅你认为最感人或最 有趣的图片,用合适的词语 表达你对于这幅画的感受!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第一课时)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第一课时)
四联小学五年级美术科电子备课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备课教师
胡琦
授课
班级
五年级
授课
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1周
星期2—5
课型
欣赏与评述
教学内容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
教学重点
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难点
如何解决作品内涵丰富与学生阅历较少的差距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备注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
组织教学:
学生提前预习本课,一分钟浏览课本。
导课:
1、展示各种人物表情图片,你能看出这些人物的表情吗?他们现在有什么样的情绪呢?
作业设计
作业:请你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临摹或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情感。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作品中人物情感。
(2)、较高的要求:通过欣赏感受,能运用美术语汇和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述人物的情感。
(3)、个性探究:能临摹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情感。
板书设计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哪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4、学生思考并用自己熟悉的词汇描述。
课堂拓展:
1、学生讨论:
你通常用什么方法临摹或画出人物的某种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 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 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 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流民图(全景图)
流民图(局部欣赏)
流民图(局部欣赏)
流民图(局部欣赏)
流民图(局部欣赏)
流民图(细节欣赏)
小女孩紧盯着男孩手 中的碗,流露出饥饿的眼 神,而碗里的食物已所剩 无几了。
母亲伤心 地轻抚着 饥饿的孩 子,而孩 子瘦弱的 小手又说 明了什么 呢?
老伯捏 紧了干瘦的 拳头,悲伤 中带着对侵 略者的仇恨。
流民图(细节欣赏)
说唱俑(陶塑· 东汉)
Hale Waihona Puke 《说唱俑》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馆。作品 表现了一位民间的说唱 艺人,他一手举槌,边 敲边唱,唱到动人处, 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 来。作者抓住了最动人 的瞬间,将一位乐观向 上、诙谐幽默的鼓书艺 人表现得十分传神。
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
学习建议
1、本课的美术作品是通过描绘人物的哪些方 面(如表情、动态或两者兼有)来表现情 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 2、临摹你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 人物的某种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