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辅导之—锐角三角函数和函数的图像
专题23 锐角三角函数(课件)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例7】 (6分)(2021•北京22/2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CAD =90°,点E在BC上,AE∥DC,EF⊥AB,垂足为F. (1)求证: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2)若AE平分∠BAC,BE=5,cosB = 4 ,求BF和AD的长.
5 【分析】(1)证AD∥CE,再由AE∥DC,即可得出结论; (2)先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F=4,再由勾股定理 求出EF=3,然后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EC=EF=3,最后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l 用i表示. 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α,i=tanα. 坡度越大,α角越大,坡面 越陡 .
知识点2: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梳理
(3)方向角(或方位角) 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
知识点2:解直角三角形
典型例题
【例6】(4分)(2021•云南4/23)在△ABC中,∠ABC=90°.若AC =100,
∴ 257 3AH AH ,
tan 40
所以 AH 257 tan 40 ,
tan 40 3
∴ AB 2 257 tan 40 2 257 0.84 168 (海里),
tan 40 3
1.73 0.84
答:AB的长约为168海里.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EM EF 2 FM 2 1.94 ≈1.4.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连接AC、BC,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 BD=CD,AD 3CD ,再由AB=AD- BD,即可求解.
知识点2:解直角三角形
典型例题
【解答】解:连接AC、BC,如图所示:
中考数学 第7章 图形的变化 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复习

1.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Rt△ABC 中,设∠C=90°,∠α 为 Rt△ABC 的一个锐角,则:
∠α的对边 ∠α的正弦 sinα=____斜__边______;
∠α的邻边 ∠α 的余弦 cosα=_____斜__边_____;
∠α的对边 ∠α的正切 tanα=__∠__α_的__邻__边___.
(_3_)_边s_in_与A__=角__的c_o_s关_B_系=__:ac_,__c_o_s_A_=__s_i_n_B_=__bc_,__t_a_n_A_=__ab_,___ta_n_B_= ___ba____.
5.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经 常涉及测量、工程、航海、航空等,其中包括了一些概念,一定 要根据题意明白其中的含义才能正确解题.
(1)铅垂线:重力线方向的直线;
(2)水平线:与铅垂线垂直的直线,一般情况下,地平面上的两点 确定的直线我们认为是水平线;
(3)仰角:向上看时,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4)俯角:向下看时,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5)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6)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 h 表示坡的铅直高度,用 l 表示坡的水平宽度, 用 i 表示坡度,即 i=hl =tanα,显然,坡度越大,坡角就越大,坡 面也就越陡;
数学
山西版
第七章 图形的变化
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
课标解读 1.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 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 函数值求它的对应锐角. 3.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中考数学考点复习】第六节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课件(共33张PPT)

返回目录
第1题图
第六节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改编条件:题干改变“测量点的高度”;“两个非特殊角”改为“两个 特殊角” 2.(2020 贺州)如图,小丽站在电子显示屏正前方 5 m 远的 A1 处看“防溺 水六不准”,她看显示屏顶端 B 的仰角为 60°,显示屏底端 C 的仰角为 45°,已知小丽的眼睛与地面距离 AA1=1.6 m, 3.求电子显示屏高 BC 的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参考数据: 2≈1.414, 3≈1.732).
第 6 题图
第六节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解:如解图,延长 BC 交 MN 于点 F, 由题意得 AD=BE=3.5 米,AB=DE=FN=1.6 米,
在 Rt△MFE 中,∠MEF=45°,∴MF=EF,
在 Rt△MFB 中,∠MBF=33°,
∴MF=BF·tan33°=(MF+3.5)·tan33°,
第六节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3. .如图,为测量电视塔观景台 A 处的高度,某数学兴趣小组在电视塔 附近一建筑物楼顶 D 处测得塔 A 处的仰角为 45°,塔底部 B 处的俯角为 22°.已知建筑物的高 CD 约为 61 米,请计算观景台的高 AB 的值.(结果 精确到 1 米,参考数据:sin 22°≈0.37,cos 22°≈0.93,tan 22°≈0.40)
形的边角 1. 三边关系:a2+b2=c2
关系
2. 两锐角关系:∠A+∠B=90° 3. 边角关系:sinA=cosB= a ;cosA=sinB= b;
tanA=
a
c
;tanB=
b
c
图②用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1.仰角、俯角:如图③,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 锐角三角 所成的锐角称为__仰__角____,当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 函数的实 线所成的锐角称为___俯__角___ 际应用 2.坡度(坡比)、坡角:如图④,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坡
知识必备09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中考数学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知识必备09锐角三角函数(公式、定理、结论图表)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所对的边BC记为a,叫做∠A的对边,也叫做∠B的邻边,∠B所对的边AC记为b,叫做∠B的对边,也是∠A的邻边,直角C所对的边AB记为c,叫做斜边. 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同理;;.要点诠释: (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两条线段的比值.角的度数确定时,其比值不变,角的度数变化时,比值也随之变化. (2)sinA,cosA,tanA分别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写成,,,不能理解成sin与∠A,cos与∠A,tan与∠A的乘积.书写时习惯上省略∠A的角的记号“∠”,但对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成的角(如∠AEF),其正切应写成“tan∠AEF”,不能写成“tanAEF”;另外,、、常写成、、. (3)任何一个锐角都有相应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不因这个角不在某个三角形中而不存在. (4)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当角度在0°<∠A<90°之间变化时,,,tanA>0.典例1:(2022•扬州)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若b2=ac,则sin A的值为 .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在△ABC中,∠C=90°,∴c2=a2+b2,∵b2=ac,∴c2=a2+ac,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c得:=+1,令=x,则有=x+1,∴x2+x﹣1=0,解得:x1=,x2=(舍去),当x=时,x≠0,∴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sin 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考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0°、30°、45°、60°、9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归纳如下:要点诠释: (1)通过该表可以方便地知道0°、30°、45°、60°、9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它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如果知道了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这个锐角的度数,例如:若,则锐角. (2)仔细研究表中数值的规律会发现: 、、、、的值依次为0、、、、1,而、、、、的值的顺序正好相反,、、的值依次增大,其变化规律可以总结为:当角度在0°<∠A<90°之间变化时, ①正弦、正切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②余弦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典例2:(2022•天津)tan45°的值等于( )A.2B.1C.D.【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tan45°的值等于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1)互余关系:,; (2)平方关系:; (3)倒数关系:或; (4)商数关系:. 要点诠释: 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可由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推导得出,常应用在三角函数的计算中,计算时巧用这些关系式可使运算简便.考点四、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 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 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 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③边角之间的关系: ,,, ,,. ④,h 为斜边上的高.要点诠释: (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的值. (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 (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考点五、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类型及解法已知条件解法步骤两直角边(a ,b)由求∠A ,∠B=90°-∠A ,两边斜边,一直角边(如c,a)由求∠A ,∠B=90°-∠A ,锐角、邻边(如∠A ,b)∠B=90°-∠A ,,一直角边和一锐角锐角、对边(如∠A ,a)∠B=90°-∠A ,,Rt △ABC一边一角斜边、锐角(如c ,∠A)∠B=90°-∠A ,,要点诠释: 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 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典例3:(2022•丹东)如图,AB是⊙O的直径,点E在⊙O上,连接AE和BE,BC平分∠ABE交⊙O于点C,过点C作CD⊥BE,交BE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CE.(1)请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sin∠ECD=,CE=5,求⊙O的半径.【分析】(1)结论:CD是⊙O的切线,证明OC⊥CD即可;(2)设OA=OC=r,设AE交OC于点J.证明四边形CDEJ是矩形,推出CD=EJ=4,CJ=DE=3,再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解答】解:(1)结论:CD是⊙O的切线.理由:连接OC.∵OC=OB,∴∠OCB=∠OBC,∵BC平分∠ABD,∴∠OBC=∠CBE,∴∠OCB=∠CBE,∴OC∥BD,∵CD⊥BD,∴CD⊥OC,∵OC是半径,∴CD是⊙O的切线;(2)设OA=OC=r,设AE交OC于点J.∵AB是直径,∴∠AEB=90°,∵OC⊥DC,CD⊥DB,∴∠D=∠DCJ=∠DEJ=90°,∴四边形CDEJ是矩形,∴∠CJE=90°,CD=EJ,CJ=DE,∴OC⊥AE,∴AJ=EJ,∵sin∠ECD==,CE=5,∴DE=3,CD=4,∴AJ=EJ=CD=4,CJ=DE=3,在Rt△AJO中,r2=(r﹣3)2+42,∴r=,∴⊙O的半径为.【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考点六、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 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 (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 (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拓展: 在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以下概念: (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表示. 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表示,则,如图,坡度通常写成=∶的形式. (2)仰角、俯角: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 (3)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①中,目标方向PA,PB,PC的方位角分别为是40°,135°,245°. (4)方向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②中的目标方向线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表示北偏东30°,南偏东45°,南偏西80°,北偏西60°.特别如: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东北方向指的是北偏东45°,西南方向指的是南偏西45°,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要点诠释: 1.解直角三角形实际是用三角知识,通过数值计算,去求出图形中的某些边的长或角的大小,最好画出它的示意图. 2.非直接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要观察图形特点,恰当引辅助线,使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来解.例如: 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首先弄清题意(关键弄清其中名词术语的意义),然后正确画出示意图,进而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 典例4:(2022•黑龙江)小明去爬山,在山脚看山顶角度为30°,小明在坡比为5:12的山坡上走1300米,此时小明看山顶的角度为60°,山高为( )米A.600﹣250B.600﹣250C.350+350D.500【分析】设EF=5x米,根据坡度的概念用x表示出BF,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根据正切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解答】解:设EF=5x米,∵斜坡BE的坡度为5:12,∴BF=12x米,由勾股定理得:(5x)2+(12x)2=(1300)2,解得:x=100,则EF=500米,BF=1200米,由题意可知,四边形DCFE为矩形,∴DC=EF=500米,DE=CF,在Rt△ADE中,tan∠AED=,则DE==AD,在Rt△ACB中,tan∠ABC=,∴=,解得:AD=600﹣750,∴山高AC=AD+DC=600﹣750+500=(600﹣250)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掌握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典例5:(2022•湖北)如图,有甲乙两座建筑物,从甲建筑物A点处测得乙建筑物D点的俯角α为45°,C 点的俯角β为58°,BC为两座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已知乙建筑物的高度CD为6m,则甲建筑物的高度AB为 16 m.(sin58°≈0.85,cos58°≈0.53,tan58°≈1.60,结果保留整数).【分析】过点D作DE⊥AB于点E,则BE=CD=6m,∠ADE=45°,∠ACB=58°,在Rt△ADE中,∠ADE=45°,设AE=xm,则DE=xm,BC=xm,AB=AE+BE=(6+x)m,在Rt△ABC中,tan∠ACB=tan58°=≈1.60,解得x=10,进而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D作DE⊥AB于点E,如图.则BE=CD=6m,∠ADE=45°,∠ACB=58°,在Rt△ADE中,∠ADE=45°,设AE=xm,则DE=xm,∴BC=xm,AB=AE+BE=(6+x)m,在Rt△ABC中,tan∠ACB=tan58°=≈1.60,解得x=10,∴AB=16m.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典例6:(2022•资阳)小明学了《解直角三角形》内容后,对一条东西走向的隧道AB进行实地测量.如图所示,他在地面上点C处测得隧道一端点A在他的北偏东15°方向上,他沿西北方向前进100米后到达点D,此时测得点A在他的东北方向上,端点B在他的北偏西60°方向上,(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1)求点D与点A的距离;(2)求隧道AB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分析】(1)根据方位角图,易知∠ACD=60°,∠ADC=90°,解Rt△ADC即可求解;(2)过点D作DE⊥AB于点E.分别解Rt△ADE,Rt△BDE求出AE和BE,即可求出隧道AB的长.【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ACD=15°+45°=60°,∠ADC=180°﹣45°﹣45°=90°,在Rt△ADC中,∴(米),答:点D与点A的距离为300米.(2)过点D作DE⊥AB于点E,∵AB是东西走向,∴∠ADE=45°,∠BDE=60°,在Rt△ADE中,∴(米),在Rt△BDE中,∴(米),∴(米),答:隧道AB的长为米.【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掌握方向角的概念,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七、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1)三边之间的关系:;(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4)如图,若直角三角形ABC中,CD⊥AB于点D,设CD=h,AD=q,DB=p,则由△CBD∽△ABC,得a2=pc;由△CAD∽△BAC,得b2=qc;由△ACD∽△CBD,得h2=pq;由△ACD∽△ABC或由△ABC面积,得ab=ch.(5)如图所示,若CD是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上的中线,则①CD=AD=BD=AB;②点D是Rt△ABC的外心,外接圆半径R=AB.(6)如图所示,若r是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①如图所示,.(h为斜边上的高)②如图所示,.典例7:(2022•黄石)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即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割圆,从正六边形开始,每次边数成倍增加,依次可得圆内接正十二边形,内接正二十四边形,….边数越多割得越细,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再根据“圆周率等于圆周长与该圆直径的比”来计算圆周率.设圆的半径为R,图1中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l6=6R,则π≈=3.再利用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来计算圆周率,则圆周率π约为( )A.12sin15°B.12cos15°C.12sin30°D.12cos30°【分析】利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性质求出A6A7=2A6M=2R×sin15°,再根据“圆周率等于圆周长与该圆直径的比”,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在正十二边形中,∠A6OM=360°÷24=15°,∴A6M=sin15°×OA6=R×sin15°,∵OA6=OA7,OM⊥A6A7,∴A6A7=2A6M=2R×sin15°,∴π≈=12sin1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内接多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读懂题意,计算出正十二边形的周长是解题的关键.。
2023 数学浙教版新中考 考点29锐角三角函数(解析版)

考点29锐角三角函数考点总结1.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如图,在Rt △ABC 中,设∠C =90°,∠α为Rt △ABC 的一个锐角,则: ∠α的正弦sin α=∠α的对边斜边;∠α的余弦cos α=∠α的邻边斜边;∠α的正切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2.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sin 2A +cos 2A = 1 ,tan A =s inA cos A .3.互余两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1)sin α=cos (90°-α),cos α=sin (90°-α). (2)tan α·tan (90°-α)=1.(3)锐角的正弦值或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锐角的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4)对于锐角A 有0<sin A <1,0<cos A <1,tan A >0. 4.特殊的三角函数值:5.如图,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与三个角这六个元素中,有如下的关系:(1)三边的关系(勾股定理):a 2+b 2=c 2. (2)两锐角间的关系:∠A +∠B =90°. (3)边与角的关系:sin A =cos B =a c, cos A =sin B =b c ,tan A =a b ,tan B =b a.6.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经常涉及测量、工程、航海、航空等,其中包括了一些概念,一定要根据题意理解其中的含义才能正确解题. (1)仰角:向上看时,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如图.(2)俯角:向下看时,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3)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4)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一般情况下,我们用h 表示坡的铅直高度,用l 表示坡的水平宽度,用i 表示坡度,即i =hl=tan α,显然,坡度越大,坡角就越大,坡面也就越陡,如图.(5)方向角:指北或指南的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锐角叫做方向角,如图324.真题演练一、单选题1.(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如图,将长、宽分别为12cm ,3cm 的长方形纸片分别沿AB ,AC 折叠,点M ,N 恰好重合于点P .若∠α=60°,则折叠后的图案(阴影部分)面积为( )A .(36-cm 2B .(36-cm 2C .24 cm 2D .36 cm 2【答案】A 【分析】过点C 作CF MN ⊥,过点B 作BE MN ⊥,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60PAC α∠=∠=︒,30EAB PAB ∠=∠=︒,分别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 和AC 的长度,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点C 作CF MN ⊥,过点B 作BE MN ⊥,∵长方形纸片分别沿AB ,AC 折叠,点M ,N 恰好重合于点P , ∵60PAC α∠=∠=︒, ∵30EAB PAB ∠=∠=︒,∵90BAC ∠=︒,6cm sin BE AB EAB ==∠,sin CFAC α==,∵12ABCSAB AC =⋅=∵(212336cm ABCS S S=-=⨯-=-阴矩形,故选:A .2.(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如图是一架人字梯,已知2AB AC ==米,AC 与地面BC 的夹角为α,则两梯脚之间的距离BC 为( )A .4cos α米B .4sin α米C .4tan α米D .4cos α米 【答案】A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2BD DC BC ==,根据余弦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过点A 作AD BC ⊥,如图所示:∵AB AC =,AD BC ⊥, ∵BD DC =, ∵DCco ACα=, ∵cos 2cos DC AC αα=⋅=, ∵24cos BC DC α==, 故选:A .3.(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的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组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OABC .若1AB BC ==.AOB α∠=,则2OC 的值为( )A .211sin α+ B .2sin 1α+ C .211cos α+ D .2cos 1α+【答案】A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求解. 【详解】∵在Rt OAB 中,AOB α∠=,1AB = ∵1=sin sin AB OB αα= 在Rt OBC 中,1BC =,2222221111sin sin OC OB BC αα⎛⎫=+=+=+ ⎪⎝⎭故选:A .4.(2021·浙江·中考真题)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 中,1,AB BC ==P 是AD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结BP ,点C 关于直线BP 的对称点为1C ,当点P 运动时,点1C 也随之运动.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D ,则线段1CC 扫过的区域的面积是( )A .πB .π+C D .2π【答案】B 【分析】先判断出点Q 在以BC 为直径的圆弧上运动,再判断出点C 1在以B 为圆心,BC 为直径的圆弧上运动,找到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点P 与点D 重合时,点C 1运动的位置,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BP 与CC 1相交于Q ,则∵BQC =90°,∵当点P 在线段AD 运动时,点Q 在以BC 为直径的圆弧上运动, 延长CB 到E ,使BE =BC ,连接EC , ∵C 、C 1关于PB 对称, ∵∵EC 1C =∵BQC =90°,∵点C 1在以B 为圆心,BC 为直径的圆弧上运动, 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点C 1与点E 重合, 当点P 与点D 重合时,点C 1与点F 重合,此时,tanPC AB PBC BC BC ∠=== ∵∵PBC =30°,∵∵FBP =∵PBC =30°,CQ =12BC =BQ 32=,∵∵FBE =180°-30°-30°=120°,11322BCFS CC BQ =⨯==线段1CC 扫过的区域的面积是2120360BCFSππ⨯+=故选:B .5.(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OA ⊥于点E ,连结,OC OD .若O 的半径为,m AOD α∠=∠,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tan OE m α=⋅B .2sin CD m α=⋅C .cos AE m α=⋅D .2sin CODSm α=⋅【答案】B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解:∵AB 是O 的直径,弦CD OA ⊥于点E , ∵12DE CD =在Rt EDO ∆中,OD m =,AOD α∠=∠ ∵tan =DEOEα ∵=tan 2tan DE CDOE αα=,故选项A 错误,不符合题意; 又sin DEODα=∵sin DE OD α=∵22sin CD DE m α==,故选项B 正确,符合题意; 又cos OEODα=∵cos cos OE OD m αα== ∵AO DO m ==∵cos AE AO OE m m α=-=-,故选项C 错误,不符合题意; ∵2sin CD m α=,cos OE m α=∵2112sin cos sin cos 22COD S CD OE m m m αααα∆=⨯=⨯⨯=,故选项D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45,60,B C AD BC ∠=︒∠=︒⊥于点D ,BD =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则EF 的长为( )A B C .1 D 【答案】C 【分析】根据条件可知∵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D =AD ,∵ADC 是30°、60°的直角三角形,可求出AC 长,再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EF =2AC。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共56张PPT)

二、填空题
(1)求旋转木马E处到出口B处的距离; (2)求海洋球D处到出口B处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
解:(1) ∵AE=80,∠BAE=30°,∠ABE =90°, ∴BE=AEsin30°=80× =40(m). 答:旋转木马E处到出口B处的距离为40 m.
(2) ∵∠CED=∠AEB,∠DCE=∠ABE =90°,
∴∠D=∠BAE=30°.
∵CD=34 m,
∴DE=
=
=
(m).
∴DB=BE+DE=
≈40+
≈79(m).
答:海洋球D处到出口B处的距离为79 m.
二、填空题
11. 小明在某次作业中得到如下结果: sin27°+ sin283°≈0.122+0.992=0.9945; sin222°+ sin268°≈0.372+0932=1.0018; sin229°+ sin261°≈0.482+0.872=0.9873; sin237°+ sin253°≈0.602+0.802=1.0000;
二、填空题
9. (2017北京)计算:4cos30°+
原式=4× +1-
+2
=
+1- +2=3.
-
+
.
10.(2017湘潭)某游乐场部分平面图如图Z2816所示,点C,E,A在同一直线上,点D,E,B在 同一直线上,测得A处与E处的距离为80 m, C处与D处的距离为34 m,∠C=90°,∠ABE =90°,∠BAE=30°. (2≈1.4,3≈1.7)
图Z28-7
A.
m
B.
m
《锐角三角函数》课件

正弦函数图像及性质
周期性
振幅
相位
图像特点
正弦函数具有周期性,周期为2π。
正弦函数的相位表示函数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调整相位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正弦波。
正弦函数的振幅为1,表示函数在垂直方向上的波动范围。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平滑的曲线,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余弦函数图像及性质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ppt课件
汇报日期
汇报人姓名
目录
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概念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锐角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锐角三角函数运算规则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乘法运算规则
两个锐角三角函数的除法运算,通常转化为同角三角函数的除法运算,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化简。
除法运算规则
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乘除混合运算,注意运算过程中的化简和约分。
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复合运算规则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复合函数的值域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的周期性
01
02
03
钝角三角函数定义
探讨了钝角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取值范围、增减性等,以及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异同点。
钝角三角函数的性质
介绍了在直角情况下,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0°、30°、45°、60°、90°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殊值进行计算和证明。
直角情况下的特殊值
感谢观看
THANKS
渐近线与间断点
02
浙江省中考考点复习数学课件:第18课 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 (共22张PPT)

【例 1】 (2014·浙江宁波)为解决停车难的问 题,在如图 18-8 所示的一段长 56 m 的路段上 开辟停车位,每个车位都是长 5 m,宽 2.2 m 的矩形,矩形的边与路的边缘成 45°角,那么 这个路段最多可以划出________个这样的停车 位( 2取 1.4).
【解析】 如解图. 易得 AC=CD=2.2 m, ∴AE+CE=2.2+5=7.2(m).
在 Rt△ BPE 中,BE= 33PE= 33x(m). ∵AB=AE-BE=6(m),∴x- 33x=6, 解得 x=9+3 3.则 BE=(3 3+3)m. 在 Rt△ BEQ 中,∵∠QBE=30°,∴QE= 33BE= 33(3 3+3)=(3+ 3)m. ∴PQ=PE-QE=9+3 3-(3+ 3)=6+2 3≈9(m). 答:电线杆 PQ 的高度约为 9 m.
【解析】 (1)∵α=31°,β=45°,PJ∥CD, ∴∠PME=31°,∠PNE=45°. ∵MN 所在直线与 PC 所在直线垂直,∴∠PEM=90°. ∴EM=tan∠PEPME≈03.600=50(m), EN=tan∠PEPNE=310=30(m). ∴MN=EM-EN=50-30=20(m). 答:两渔船 M,N 之间的距离为 20 m.
要点点拨
1.sin A,cos A,tan A 都指两条线段的比,没有单位.
特别关注 锐角三角函数值与边的长度无关,与边的比值
和角的大小有关.准确记忆特殊三角函数值,会对一些计 算.化简起重要作用,若不能掌握函数值的大小或变化规律, 则容易造成错误. 2.当∠A 是锐角时,0<sin A<1,0<cos A<1,tan A>0.
建立坐标系,再根据已知的方位角与坐标系,通过添加辅助 线构建直角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辅导之—锐角三角函数和函数的图像一、学习目标:(一)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会用锐角三角形定义列出函数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2.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四个同角间的函数恒等式,并会解一些相关的题目.3.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会比较在某个范围内正弦和正弦,正弦和余弦, 正切和正切,正切和余切的大小,及利用函数值的大小判断角的大小.4.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组,并会准确的计算.5.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某些实际问题. (二)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由点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会由点的 坐标确定点的位置.2.理解函数的意义,能根据一个具体的函数解析式,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并会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函数值.3.掌握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画出 图象.4.能根据不同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二、基础知识及需说明的问题:1.利用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来解直角三角形,最主要的是记住定义。
譬如说,我们要求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度数,需根据已知条件是这个角的哪些边来选择函数定义,若已知直角三边形的一个锐角和一边长求另一边长也是如此.2.正弦、正切函数都是增函数。
即当角度在00-- 900间变化时,正弦、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如:化简)450()cos (sin 002<<-ααα,我们先将此式由性质化简|cos sin |)cos (sin 2αααα-=-,然后看是αsin 大还是αcos 大.不妨在00450<<α中取040=α,则040sin sin =α,0050sin 40cos cos ==α(化成同名三角函数)∵0050sin 40sin <,∴0040cos 40sin <,这说明ααc o s s i n <,0cos sin <-αα.∴ααααααsin cos |cos sin |)cos (sin 2-=-=-(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
再如:已知21cos )cos 21(2-=-αα,确定角α的取值范围。
∵21cos |cos 21|)cos 21(2-=-=-ααα,∴060cos cos 21cos ≥≥αα即,因为余弦函数是随着角度的增大余弦值反而越小,∴060≤α.3.在直角坐标系中,某个点的横坐标是该点向x 轴做垂线,垂足在x 轴所表示的那个实数,纵坐标是该点向y 轴作垂线,垂足在y 轴上表示的实数.点在x 轴上,纵坐标为0,即(x ,0).点在y 轴上,横坐标为0,即(0,y ).若两点关于x 轴对称, 则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若两点关于y 轴对称, 则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 若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4.要注意结合图象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要理解xky kx y ==和中的k 的正、负,知道图象在第几象限,x y 随的增大而增大还是减小.在b kx y +=中,要由b k ,的符号画出图象草图.知道b kx y +=的图象的位置,反之由b kx y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确定b k ,的符号,在二次函数c bx ax y ++=2 中知道a 的正、负确定开口方向,c b a ,,的正、负,确定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大体位置.5.特别要注意:一次函数b kx y +=和二次函数x c bx ax y 与++=2轴交点的坐标的求法,即点在0,=y x 轴上,此时002=++=+c bx ax b kx 或,它们与x 轴交点的纵坐标都为零,而横坐标是上述方程的根.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中的ac b 42-=∆的值,决定着抛物线c bx ax y ++=2与x 轴交点的个数.0>∆时有两个交点;0=∆ 时只有一个交点;0<∆ 时没有交点。
会利用0=x 求y ,并得出图象与y 轴的交点的坐标.6.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是较难的.要总结经验归纳类型.三、本期练习 (一)判断题1.一次函数0,0,><+=b k b kx y 中,则它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2.当αααααcos sin )cos (sin ,6045200-=-≤≤( )3.已知斜坡AB 的坡度31=i ,则坡角α的度数是60°( )4.函数xy 3=的图象的两支在第一,三象限,x y 随的增大而增大( )5.已知点A(-4,3)和(-4,-3),则A,B 关于y 轴对称( )6.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边上的高,若BC=6,DC=2,则36cos =β( ) (二)填空题:1.在Rt △ABC 中,∠C=Rt ∠,AC=3,BC=4,则A cos =_____.2.若)90cos(,21)90sin(00αα-=-则=_____.3.在Rt △ABC 中,∠C=90°,,83=ctgA b=6,则c=_____.4.0303cos 20=-tg α,则锐角α=_____度. 5.在Rt ΔABC 中,∠C=90°,AD 平分∠BAC,若AC=12,AD=83,则BC=_____.6.函数x x y 与331-=轴的交点A 的坐标是_____,与y 轴的交点B 的坐标是_____,S △AOB=_____.7.在Rt △ABC 中,∠C=90°,53sin =A ,斜边c=10,则Rt △ABC 内切圆的半径是_____,内心与外心间的距离是_____. 8.函数51--=x x 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9.抛物线x x k x y 与16)1(22++-=轴只有一个交点,则=k _____.10.抛物线253212-+-=x x y 的顶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11.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经过(2,2)和(3,5)点,则函数解析式是_____.12.020********cos 3023363650sin 90sin 30cos ++⋅-+-ctg ctg tg 的值是_____.13.如果c bx ax y ++=2的图象经过(1,4),(0,2)和(-2,-8)三点,则c b a ++的值是_____.14.已知x y y y y 是121,-=的正比例函数,22x y 是的反比例函数,且x y y x y x 与则时时,11,21,1,1-==-==间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15.已知直线52-=+=x y b kx y 与交点的横坐标是1,与3+-=x y 交点的纵坐标是4,则函数b kx y +=的解析式是_____.16.已知y b kx y 与+=轴交点的纵坐标是2,它与两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7,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17.342+=-=x y x y 与相交点C,设两直线与x 轴分别交于A,B,与y 轴交于P,Q,则点C 的坐标是_____.S △ABC=_____,S △CPQ=_____.18.直线b kx y x y +=+-=与2的交点坐标是C(3,-1),两直线与x 轴分别交A,B,且S △ABC=9,则直线的解析式是_____.19.二次函数)1(3)2(2++-+-=m x m x y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C,线段OA 与OB 的长的积等于6,(O 是坐标原点),则m 的值是_____,S △ABC=_____. (三)选择题:1.若函数xky x k y 2)3(=-=与在同一坐标系中相交,且0<k ,则交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二,四象限D.第四象限2.∠A 是锐角,33>ctgA ,则∠A: A.<30° B.> 30° C.<60° D.>60°3.在同一坐标系中,)0(≠=+=ab xaby b ax y 与的图象大致是: y y y yA. B. C. D. (四)解答题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1)12(22-+-+=k x k x y ,求: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2=-+-+k x k x 的两根平方和等于9,求k 的值.2.在1的条件下,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从左到右交于A,B 两点,问在对称轴的右边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锐角△AMB 的面积等于3,若存在,请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四、本期练习答案(一)1.√ 2.√ 3.× 4.× 5.× 6.√ (二)1.532. 233. 7324. 30°5. 3126. (9,0),(0,-3)2277. 2; 5 8. 51≠≥x x 且 9. ¨5或3 10. (3,-2) 11. 43-=x y12. 132- 13. 4 14. 232xx y += 15.2127+-=x y16.提示:设y b kx y 与+=轴交于它与x 轴交于(0,x ),则S △AOB=7||221=⋅⨯x 7||=x 77-==x x 或∴与x 轴交于(7,0)和将2,0,0,7====y x y x 代入公式272+-=x y ,将2,0,0,7===-=y x y x 代入得272++=x y17.交点C 的坐标是 342+=-=x y x y 的解 107==y x S △ABC=25 S △CPQ=24918.提示:x x y 与2+-=轴交于(2,0),b kx y +=与x 轴交于(0,x ) 则91|2|21=⋅-⋅x 18|2|=-x 1620-==x x 或 ∴B()或(-16,0)分别和C(3,-1)代入b kx y +=得∴17201711-=x y 和1612-=yb19.二次函数x m x m x y 与)1(3)2(2++-+-=轴交于A(0,1x )和B(0,2x ),21,x x 是0)1(3)2(2=++-+-m x m x 的根.线段OA 的长是||1x ,线段OB 的长是||2x ,由题意得:6||||21=⋅x x ,若图象是A(0,1x ) B(0,2x )则0,021<<x x 6)()(21=-⋅-x x 621=⋅x x 两根之积是6 61)1(3=-+m 3-=mA()则,021<x 6|21= 621=⋅-x x 621-=⋅x x 61)1(3-=-+m 1=m ∴13=-=m m 或 S △ABC=3或15 (三)1.D 2.C 3.C(四)①由92221=+x x )12(21--=+k x x 1221-=⋅k x x 得1-=k ②∵1-=k ∴x x y 32-=与x 轴交于A(0,0)和B(3,0)设存在),(y x m由题意得3||321=⨯⨯y 2||=y 22-=或y将2=y 舍去(若m y 则2=点必在x 轴上方,此时△AB m 是钝角三角形,与△A m B 是锐角三角形不符)当2-=y 时, 232-=-x x 0232=+-x x 1=x 2=x∴)1,2()2,1(--m m 和 )2,1(-m 也会在[因为)2,1(-m ]在对称轴左边. ∴适合条件的点m 是(2,-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