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水分子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课件

来自于你头 顶上的乌云
也许它们还凝固在 抑或流淌在滚滚 黄河源头的冰川里 不息的长江里呢
认识水的天然循环
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 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其 能量变化?
太阳为水分子提供能量,使 其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 一些水分子便克服了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变成水蒸气,扩散到 空气里,在高空中遇冷凝结成云。
现象 结论
吸附: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 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水或空气中的一些有 颜色或气味的杂质很容易附着在其表面而 被除去。
用滴管取 1 滴上述烧杯中的清液,滴在 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慢慢加热, 至水分消失。观察玻璃片上是否仍有残留的 物质?混入水中的这类物质应如何除去?
蒸发: 加热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扩散 到空气中,此时,我们说水分蒸发了。 结晶: 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在水分蒸发后 以固体的形式留在玻璃片上,我们说矿物 质结晶析出了。
融化
杯中的冰在室温下放置,又会很快变成液态 水,这叫做冰的融化。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吸 收热量,能量升高,运动加快,克服了彼此间的 相互作用,排列变得无序。在液态的水中,水分 子的运动比较自由,但彼此间隔仍然较小。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 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 自身有能量 总在不断地运动
布朗的发现引发了诸多人的思索,最终人 们给出了科学的解释:悬浮于水中的每一个花 粉颗粒,皆处在无数个水分子的包围之中,而 且在某一瞬间所受到的水分子撞击力又不尽相 同,因此花粉颗粒才会不断地做无序运动。布 朗的发现后来成为水分子真实存在的有力佐证。
水的天然循环 下雨了,想一想,这些水分子从哪里来?
鲁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_0

运动的水分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度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及分子特征的探究,初
步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物质的构成,并
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
观世界的联系;
2 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理解,以及从“雨后初
晴的路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学会从宏观和微观
的角度理解物质世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1运动的水分子 课件

【示范题1】(2013·长沙中考)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 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 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实验探究——净化天然水。 【实验目的】除去天然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 【实验过程】(1)沉降。 ①A、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约100 mL天然水样品,将烧杯A放在实 验桌上静置,在烧杯B中加入明矾粉末,用玻璃棒搅拌后静置。
②现象:烧杯A中液体浑__浊__程__度__减__弱___;烧杯B中液体_一__段__时__间__ _后__变__得__澄__清__。 (2)过滤:对烧杯A中上层液体进行过滤。 ①装置如图
玻璃棒 漏斗
②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_漏__斗__的__内__壁__。
滤纸的边缘 二低:___________要低于漏斗的边缘;待过滤液体的液__面___要低
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嘴要靠在_玻__璃__棒__的__中__下__部__;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_三__ _层__滤__纸__一__边__;漏斗的下端要紧靠_烧__杯__内__壁__。
2.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A.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性质的应用,解答本题 需要明确分子的三大性质: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 闻到刺激性气味是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地运动的结果。故选A。
③现象:滤纸上有_固__体__,滤液略带颜色,变得__澄__清__透__明_。
初中化学_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课件设计

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存在相互作用; 3.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能训练
1.把密闭的针筒内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 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
实验1: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现象: 水与酒精混合后,
液体的体积变小。 解释: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
有间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2:向不同水温的水中滴加品红
现象: 冷水中品红扩散较慢,而 热水中品红扩散较快。
解释: 分子自身有能量,且总在 不停的运动,能量越大, 运动越快。
冷水 热水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5.蜡烛受热熔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分别发生了( 物理 ) 变化和( 化学 )变化,前者微粒不发生改变,只是微 粒间的( 间隔 )和(排列方式 ) 发生了改变,后者
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微粒。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HH
O
聚集
水
水分子(H2O)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D.分子是可分的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一)(同步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2024)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 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个碳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的
D. 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课堂达标
9.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
排放量少的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毫升小分子团水,可维持
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课堂达标
6.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
中弥漫着油菜花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D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课堂达标
7.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C )
你的猜想?
d.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另一端去了?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
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
气态时,水分子数目和分
子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
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
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的蒸发
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
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是水蒸发的缘故。在水蒸发的
过程中,水分子获得太阳光的能
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
水变成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
水蒸气的凝结
烧水时,部分水分子获得足够的
能量,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
这些水分子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
部分能量,导致其运动减慢,由
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彼此靠近,
2021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件鲁教版

【点拨】该装置中没有杀菌消毒的药品,不能进行杀菌 消毒,A错误;装置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 中的颜色和异味,B正确;加热煮沸或蒸馏才能将硬水 转化为软水,C错误;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仍然含有可 溶性杂质,得到蒸馏水的方法是蒸馏,D错误。
3. 如图所示是某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 要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4.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
是( C )
A. 自来水、硬水
B. 可乐饮料、加碘食盐
C. 冰水共存物、盐水 D. 氮气、氧气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排除法解答。首先根据组成 物质的种类判断各选项的前者是否属于纯净物,自 来水、可乐饮料中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冰水共存物、氮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 因此可以排除A、B;再在C、D中判断后者属于混 合物的选项,盐水为混合物,氧气为纯净物,故选C。
15.下列四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 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1)食醋、加碘食盐、酱油、蔗糖:___蔗__糖_____________。 (2)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河水:___蒸__馏__水_______。 (3)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___空__气_______。 (4)石灰水、红磷、铁丝、镁条:___石__灰__水_______。
【点拨】水质浑浊可以用明矾来沉降悬浮杂质,A正确;过 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不能降低 水的硬度,B错误;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C正确; 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可以进一步净化水,D正确。
11. 【2020•荆州改编】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 医用酒精
B. 液氧
8.我国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的战役已经打响,请回答下 列问题:
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 实验现象: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 中的扩散的速度更快。
结论:扩散的快慢跟 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 分子运动 越剧烈 ,扩散就越__快_。
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观察与思考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实验观察3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
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 铅块结合在一起?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 么会变大?
很小 很小
有
有
无
有
无
无
课堂小结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三、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扩散越快。
的是( A )
• A、物体温度的高低
•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 C、物体密度的大小
•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6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它们共 同起作用。就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假设分子间的 正常间距=R)
说明
分子之间的子间有 相互作用力
稍大 表现为引力(引力〉斥力)
较小 表现为斥力(斥力〉引力)
➢当r > 10r0 无作用力
结论:扩散的快慢跟 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 分子运动 越剧烈 ,扩散就越__快_。
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观察与思考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实验观察3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
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 铅块结合在一起?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 么会变大?
很小 很小
有
有
无
有
无
无
课堂小结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三、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扩散越快。
的是( A )
• A、物体温度的高低
•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 C、物体密度的大小
•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6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它们共 同起作用。就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假设分子间的 正常间距=R)
说明
分子之间的子间有 相互作用力
稍大 表现为引力(引力〉斥力)
较小 表现为斥力(斥力〉引力)
➢当r > 10r0 无作用力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天然循环》ppt课件 (3)

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021 •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事实
碘酒是混合物 端午时节粽飘香
气体受热膨胀 固体碘受热升华
解释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课本中对这两幅图的解释,思 考怎样从能量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
水中乾坤 3、有能量变化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获__得__能量, 运动_加__快___,分子间隔_增__大___;
2、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_失__去__能量, 运动_减__慢___,分子间隔_减__小___;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中乾坤 1、是物理变化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
和 数目不会大变小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 的 和____间__隔___。这排样列的方变式化属
于
பைடு நூலகம்
。 物理变化
从分子的角度看,物理变化 的特点是什么?
水中乾坤 2、水分子本身不变
大小
间隔
不变
分子
变
数目
排列方式
3、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__子__本__身__是不发生变 化的.
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水中乾坤 二、水的天然循环
1、水是怎么循环的? 2、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3、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遇冷
云
失去能量
遇 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长期饮用蒸馏水无益于健康。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或洗衣粉 ◆软化硬水的方法: 煮沸
本节主要内容
一、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蒸发:(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蒸馏:(液体和液体) 吸附: 二、自来水的净化方法:
◆沉降、过滤、灭菌
今日作业
1、镁带燃烧的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 2、说出水、二氧化碳的俩点含义 3、分子的特征有哪些? 4、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哪些? 5、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分别是指什么? 6、水的人工净化的步骤是什么?
交流共享
在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中水分子的运动情形后,你能否 总结出分子有哪些特征?
2、分子特征: 分子体积小、质量小;
分子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练习
1、墙里桃花墙外香 2、酒香不怕巷子深 3、向轮胎内打气 4、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到一起,所得
体积小于20ml 5、40克水和40克酒精混合在一起
2、蒸发:
①适用范围:(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把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的方法。
②玻璃棒的用途: 搅拌作用,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造成液滴飞溅。
3、蒸馏: (液体和液体)
适用于将液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4、 吸附:
活性炭 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可以
吸附色素或有气味的物质。
二、自来水的净化方法:
1、人工净化的步骤: ◆沉降、过滤、灭菌(灭菌是化学变化)
一、水的三态变化:
物理变化的实质:
分子的性质: 物质的分类:
上节内容复习:
1、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2、分子的特征有哪些?
● 闻到花香、酒香? ● 热胀冷缩? ● 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体积变化? 3、什么是混合物?各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4、什么是纯净物?
一、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1、过滤:(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或“减慢”),因而属于___变化。
4、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特点: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
练习:
◆判断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水、空气、氧气、海水、自来水、矿泉水、 雨水、氢氧化钠、氯化钠
纯净物: 混合物:
本节主要内容:
= 测所得质量 80克
练习
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
其原因是 ( )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间距离增大 C.分子间距离减小 D.分子改变了 E.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蔗糖分子
本身
(填“变”或“不
变”),失去”)能量,蔗糖
分子运动
(填“加快”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哪一步?
1、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 : 过滤:适用于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蒸发:适用于将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的
一种方法。
(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蒸馏:适用于将液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液体和液体)
过滤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①适用范围: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 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②过滤器的制作:
③过滤时的注意事项: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壁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 三靠: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壁
如果滤液出现浑浊原因:
❖1.滤纸破损。 ❖2.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本身不干净。
三靠 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 (引流)
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 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谢谢!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物理变化的实质:
◆分子的数目、大小不改变,只是分子之间 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
2、水的三态变化时能量变化:
失去能量,运动减慢, 失去能量,运动减慢,
分子间隔减小
分子排列有序
气
液
固
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分子间隔增大
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分子排列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