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种类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种类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种类呼吸内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医学科学。

呼吸内科专家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与呼吸有关的疾病。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种类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它通常由长期吸烟引起,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

COP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氧气不足、肺功能恶化和心血管并发症。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呈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它通常由过敏原、感染或其他刺激物引起,导致气道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多。

典型症状包括喘息、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

3.肺炎:肺炎是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以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

严重情况下,肺炎可以导致肺组织损伤和呼吸衰竭。

4.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以影响其他身体部位。

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和盗汗。

肺结核需要长期的抗结核治疗,以预防病情恶化和传播。

5.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发生血栓形成,导致肺血管阻塞。

最常见的肺栓塞原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向肺部移行。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

6.肺癌: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肺部组织。

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也有非吸烟者罹患肺癌的情况。

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血、气促和胸痛。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7.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SAS是一种睡眠障碍疾病,其特征是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呼吸暂停。

患者常常感到因呼吸暂停而睡眠质量差,表现为白天嗜睡、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SAS严重者可能还伴随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管病。

除了上述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等。

诊断和治疗呼吸内科疾病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手段。

呼吸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呼吸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呼吸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呼吸内科疾病是指影响呼吸系统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部感染、肺部肿瘤等。

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呼吸内科疾病。

一、病史询问。

对于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

包括患者的呼吸症状、发病情况、病程、曾经的治疗经历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是否有长期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等。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呼吸内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深度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听诊患者的肺部和心脏,观察有无异常呼吸音、杂音等。

三、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是诊断呼吸内科疾病的关键。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胸部X光、CT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细菌培养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呼吸内科疾病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气分析、血常规、炎症指标、过敏指标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因,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五、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明确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

例如,对于COPD的诊断,需要满足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并且有吸烟史或职业暴露史,肺功能检查显示气流受限等。

对于哮喘的诊断,则需要满足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肺功能检查显示可逆性气道阻塞等。

六、治疗。

针对不同的呼吸内科疾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COPD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戒烟、呼吸康复训练等。

对于哮喘患者,则需要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抗炎、扩张药物治疗,并且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七、预防。

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同样重要。

尤其是对于慢性疾病,如COPD、哮喘等,预防工作更为重要。

包括戒烟、避免职业暴露、定期进行体检等,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呼吸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状态,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进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它各种原因后,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

肺气肿:肺部远端的气室到末端的细支气管出现异常持向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

“破坏”是指呼吸性气室扩大且形态缺乏均匀一致,肺泡及其组分的正常形态被破坏和丧失。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当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症状,及/或疾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时,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

如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 l占预计<80%,同时FEV l/FVC<70%表明存在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逆转时,应考虑COPD。

[临床表现]1.病史(1)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2)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3)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4)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

随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愈见频繁。

2.症状⑴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

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粘液性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卧(4)喘息和胸闷不是COPD的特异性症状。

部分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5)晚期患者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6)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的症状.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3.体征: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疾病进展,常有以下体征:(1)视诊及触诊胸廓形态异常。

呼吸内科前10种病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前10种病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前十种病诊疗常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三肺脓肿四支气管扩张五支气管哮喘六慢性支气管炎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八呼吸衰竭九胸腔积液十气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

临床常见有普通感冒、细菌性咽- 扁桃体炎。

二、典型病史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烟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也可出现流泪,咽痛。

全身症状轻,低热、轻微头痛等。

2.细菌性咽- 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度以上。

三、典型体征1.普通感冒: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细菌性咽- 扁桃体炎: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四、常规检查1.血常规2.病毒抗体检查3.鼻咽部分泌物、渗出物病原菌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分离4.胸部X 线检查:除外肺部炎症性疾病五、诊断依据结合病史、鼻咽部的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查和胸部X 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六、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鼻咽分泌物可查到流感病毒。

2.过敏性鼻炎:发病有明显的诱因,鼻腔黏膜苍白,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增多。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这些疾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和流行区密切观察,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区别。

七、治疗方案1. 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热量。

2. 对症治疗: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

3.抗菌药物治疗:经验用药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

细菌培养有结果根据药敏选择。

4.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中成药成分可选用。

八、监测指标1. 体温变化2. 血常规变化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一、临床表现。

(一)典型表现1.大多数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有受寒、劳累诱因,老年人肺炎或有肺或全身基础疾病的肺炎起病隐匿、表现不典型。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呼吸道疾病是指引起呼吸机能异常的各种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这些疾病常见且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了解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呼吸道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并阐述鉴别诊断的要点。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常常具有相似性,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然而,通过进一步观察和评估,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呼吸道疾病。

以下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及其特征表现:1. 感冒和流感感冒和流感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鼻塞、咳嗽、打喷嚏、喉咙痛和头痛等。

流感可能伴有高热、全身肌肉疼痛和头晕等症状。

对于这两种疾病,病程一般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周。

2.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呼吸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患者常常出现咳嗽伴有黏稠的痰液、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支气管炎的影响。

在诊断支气管炎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和听诊,以确定患者的呼吸音和肺部情况。

3. 肺炎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症状包括高热、咳嗽伴有黏稠痰液、呼吸急促和胸痛等。

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肺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肺炎的鉴别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血液检查,以确定感染的程度和类型。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等引起。

其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等。

对于COPD的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肺功能检查、胸部CT扫描和动脉血气分析等。

在鉴别诊断呼吸道疾病时,除了观察症状外,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以下是鉴别诊断的要点:1. 医学病史了解患者的医学病史对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例如,患者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接触过患者的流感或肺炎病史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可能的感染源和可能的病原体。

2. 体格检查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呼吸音、肺部情况和其他有关呼吸系统的体征。

呼吸系统疾病分类和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分类和鉴别诊断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平片
急 性 粟 粒 型 肺 结 核 CT
2、亚急性或慢性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subacute or
chronic 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系少量结核杆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 进入血流播散至肺部所致。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 病灶大小、密度、分布不一致,即 “三不均匀”。
CT表现
• 同X线表现,“三不均”。 • 分布以中、上野为多; • 密度高,内可有钙化。
慢 性 血 播 片
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CT
三、继发性肺结核
(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 是肺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成人多见。 • 病理特征:急性渗出,并杂有增殖、纤
损毁肺平片
四、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sis pleuritis)
• 病灶直接侵及或TB菌经淋巴逆流 致。临床分为干性及渗出性结核 性胸膜炎。
1、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 系指不产生明显渗液或仅有少量纤 维渗出的胸膜炎,早期X线可无异常 表现,
• 晚期可有胸膜增厚的表现。CT和 MRI能敏感显示胸水或肥厚的胸膜 影。
• 干酪型肺炎 为大量结核杆菌侵入而迅速 引起的干酪样坏死型肺炎。常见于机体 抵抗力极差,对TB菌高度过敏者。
• X线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密度较高, 轮廓模糊,高KV摄片显示多发虫蚀状空 洞。应与大叶性肺炎鉴别。有时还可见 两肺分散的小叶性致密影与大叶性病灶 并存。
• 空洞为主型:以纤维厚壁空洞、广泛的 纤维性变及支气管播散病灶组成病变的 主体,且广泛纤维化可引起代偿性肺气 肿,支扩等。肺门牵拉上提,肺纹理呈 垂柳样改变。患侧肋间隙变窄,纵隔牵 拉向患侧移位。

呼吸内科鉴别诊断

呼吸内科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 1.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好发于冬春季节。

咳嗽、咳痰明显,多为白色黏液痰,很少脓性痰。

两肺底有散在细的干湿罗音。

胸部CT 未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2.泛细支气管炎(DPB):DPB的晚期表现为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特征。

但是,本病进展较快。

除支气管扩张的表现外,患者有鼻窦炎,胸部CT上可见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

如怀疑本病,应进一步检查CRP、鼻窦CT或肺活检。

也可以试验性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本例不具备上述特征,顾不考虑DPB的诊断。

3.肺脓肿: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中间有空腔液平。

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可完全消退吸收。

胸部X线或胸部CT可有典型的肺脓肿改变。

4.肺结核:常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多于两上肺局部闻及干湿罗音,X线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可鉴别诊断。

气胸1.支气管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症状消失,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

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其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阳性。

此患者病程短,以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肺部无哮鸣音,胸片可见气胸线,故支气管哮喘可除外。

2.急性心肌梗死:可有冠心病、高血压史,胸痛位于心前区,压榨样痛,有心音性质和节律的改变,而无气胸体征,心电图和心肌酶有特异性改变。

此患者无冠心病、高血压史,疼痛呈(刀割样/撕裂样),有气胸体征,结合胸片,可除外心梗。

3.急性肺栓塞:也可有胸痛、呼吸困难,但多有咯血,可伴发热,常有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骨折、手术后、心房颤动、癌症等病史,或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胸片或胸部CT 上无气胸而有肺栓塞的特征性表现。

该患者无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无咯血,结合胸片可除外肺栓塞。

4.肺大疱:肺大疱通常起病缓慢,呼吸困难并不严重,既往有肺大疱病史,胸片上肺大疱呈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大疱内有稀疏的肺纹理走行。

呼吸内科诊疗规范

呼吸内科诊疗规范

呼吸内科诊疗规范一、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

【诊断要点】1、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可有气促,发热等。

2、体征:体征不多,呼吸音常正常,可在两肺听到散在干、湿性啰音。

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总数或嗜中性粒细胞增高。

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X线胸片检查,大多数表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结合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以及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线胸片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病毒和细菌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治疗】1、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的热量。

2、抗菌药物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在药敏结果出来前,可选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

多数患者用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干咳者可选用咳必清、可待因,咳嗽有痰者可选用复方氯化胺合剂、必嗽平、沐舒坦等药物。

【分证论治】1、寒袭肺咳嗽、咳痰清稀色白,可伴有发热、鼻塞、流清涕,舌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6、杏仁10、甘草6、桔梗10、前胡10、陈皮10、荆芥10)2、风热犯肺:咳嗽、咳痰粘稠或黄,咽喉红肿热痛,可伴有发热、头痛、流黄涕。

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桑菊饮加减(桑叶10、菊花10、薄荷10(后下)、连翘10、牛蒡子10、杏仁10、桔梗10、芦根15、赤芍10)3、肺热咳嗽:咳嗽气喘,痰色黄质粘,甚或痰中带血、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

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合温胆汤加减(麻黄6、杏仁10、石膏50、甘草6、陈皮10、法夏10、茯苓15、竹茹10、枳实10、桔梗10、赤芍15、鱼腥草10) 注:1、肺居高位,药宜轻清,药量不宜大,煎煮时间也不要太长,否则就会药过病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科
1.肺结核:一般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有咳嗽、咳痰及咯血等症状,病程一般超过2周以上,影像学提示病灶好发于肺尖、锁骨上下、下肺背段等,有渗出、增殖、空洞、纤维化等多种病变并存。

目前本病例无上述特点。

但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复查胸片提示病灶吸收不完全,故目前不能完全排除。

可完善痰找抗酸杆菌、胸部CT等检查排查。

2.肺部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的病人,有咳嗽、咳血丝痰、胸痛等症状,影像学提示肺部有占位性病变。

目前该病例无上述特点,不考虑。

必要时可行胸部CT、支气管镜、痰找癌细胞等检查排查。

3.肺栓塞:一般有长期卧床、近期手术或肿瘤等病史,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不明原因的晕厥等症状,可有不对称性的下肢浮肿。

D二聚体升高,大于500ug/L,血气分析提示I型呼吸衰竭。

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必要时可查肺动脉CT造影排查。

4.肺炎:患者有咳嗽、咳痰伴发热症状,查体可有肺部湿罗音体征,胸片提示肺片状渗出及肺实变影像学改变特征,病灶较小或下肺背段时需行胸部CT进一步确诊,待排;
5.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青壮年,有淋雨等受凉病史,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等柱状,可有口周单纯疱疹,有肺实变体征;影像学提示肺实变影像学征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RP及降钙素原等炎性标志物升高。

目前该病例无上述特点,不考虑。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有咳嗽、咳痰伴发热症状,查体多无异常,可有非固定湿罗音,胸片及胸部CT可提示肺纹理增粗亦可无异常,待排。

7.支气管肺癌:多数有数年吸烟史,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或过去有咳嗽史,近期咳嗽性质发生改变,常有痰中带血。

有时表现为反复同一部位的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退。

痰脱落细胞学、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8.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经过多缓慢,开始仅有咳嗽、咳痰,偶有气短。

听诊在胸部下后侧可闻及爆裂音( Velcro啰音)。

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可不升高;高分辨螺旋CT检查有助诊断。

9.肺结核球.多见于年轻患者,病灶多见于结核好发部位,如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一般无症状,病灶边界清楚,密度高,可有包膜。

有时含钙化点,周围有纤维结节状病灶。

目前本病例无上述特点,病理学未见结核性肉芽肿等改变,不考虑。

可完善痰找抗酸杆菌等检查排查。

10.肺错构瘤:影像学提示为“爆米花”征象,患者胸部影像学无相关体征,不考虑。

11.纵隔淋巴瘤:颇似中央型肺癌,常为双侧性,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支气管剌激症状不明显,痰脱落细胞检查阴性。

目前本病例无上述特点。

不考虑。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肺功能提示不完全可逆性肺通气功能障碍。

影像学提示肺气肿征象。

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13.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影像学提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

肺功能提示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DLco下降。

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14.肺水肿:有心脏病、过多液体输入等病史,主要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影像学呈蝶翼征。

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15. 气胸:一般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伴有患侧胸痛等症状,多有突发用力等病史。

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患侧明显减低。

胸片或胸部CT可见气胸征象。

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不考虑。

16.心源性哮喘:有心脏病、过多液体输入等病史,主要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影像学呈蝶翼征。

目前患者无上述特征,予排除。

17.肺脓肿: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多有胸痛,且胸片可见病灶为空洞及液平。

18.伤寒:可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腹痛,查肥达氏反应、血培养可辅查
19. 登革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出疹、出血及肌肉酸痛等症状,患者无相关表现,登革热抗体阴性,排除。

20.伤寒:应有流行病学特点,有消化道症状,多有玫瑰疹、相对缓脉,脾大,肥达氏阳性等;
21.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由烟曲霉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对曲霉过敏者吸入大量孢子后,阻塞小支气管,引起短暂的肺不张和喘息的发作,亦可引起肺部反复游走性浸润。

患者可表现为喘息、畏寒、发热、乏力、刺激性咳嗽、咳棕黄色脓痰,偶带血。

痰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曲霉丝,烟曲霉培养阳性。

哮喘样发作为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一般解痉平喘药难以奏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典型X线胸片为上叶短暂性实变或不张,可发生于双侧。

中央支气管扩张征象如“戒指征”和“轨道征”,
心血管科
1.心脏神经症:患者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久(几小时)的隐痛,患者常喜欢不时地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气样呼吸。

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间部附近,或经常变动。

症状多于疲劳之后出现,而非疲劳当时,作轻度体力活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

患者常于活动后胸痛、咳嗽加重,且胸痛较为明显,与上述特点不符,不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