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铁杵磨成针ppt
合集下载
《铁杵磨成针》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挫折
05
CHAPTER
铁杵磨成针故事的启示
毅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再大的困难也能够被克服。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这个故事也强调了毅力和恒心的重要性,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02
CHAPTER
铁杵磨成针的寓意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毅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01
通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我们了解到毅力是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重要品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成功。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
02
成功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付出和努力,而毅力则是支撑我们走过艰难历程的动力。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只有具备坚定的毅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民间流传的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
故事以文字形式记载,流传于各种典籍和文献中,包括《唐诗三百首》、《全唐诗》等。
文字版
故事也经常被画家们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传统国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绘画版
持之以恒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寓意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取得成功。
毅力与恒心
详细描述
04
CHAPTER
从铁杵磨成针看人生的智慧
铁杵磨成针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耐心,同样,人生中很多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耐心
选择用铁杵磨针而不是直接购买已经存在的针,显示了古代人的智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智慧去寻找最有效的方法。
铁杵磨成针儿童故事PPT课件

➢ 李白说:“您的年纪那么大”,老婆婆说:“只要 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为 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思考: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要有决 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 也能做成功。
—儿童成语故事教育—
感谢您的聆听
—儿童成语故事教育—
铁杵磨成针
•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常常逃学,到街 上去闲逛。
•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不知不觉又 到了书多没意思啊!
➢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一个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 棒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婆,你在做什 么啊?”“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回答 到。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优质教学课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肯
下苦功,最后一定能成功。
作业设计
1.解释小古文并说出感悟。 2.背诵并默写小古文 3.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小结
快来说说这节课你有 什么收获?
教学模板PPT
语文S版 二年级上
每个人对于学习,都有着不同的方法。 有些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只有找到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运 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还卒业。
成
①铁杵:用来舂(chōng)米或捣衣
针
的铁棒。
② 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再读课文,把握节奏。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课文品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理解感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品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读 人誉为“诗仙”。
课 文
他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学习是 分不开的。
你觉得老妇人将铁棒磨成针靠的是什 么?这对李白有什么启发?
品
老妇人将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
读 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最后一
课 定能成功。
文
讨论交流:学完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铁杵成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
(太白) 读书山中
文
(未成、
回
弃去)
顾
逢老媪磨铁杵
(欲作针)
感其意
(还卒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成针-ppt课件

相逢 重逢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遇见
兵卒 无名小卒
太白感其义,还卒业。
完成
我会把字写美观
相逢 重逢 兵卒 无名小卒
初读课文,试着画出停顿节奏。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 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根据节奏线的提醒,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李白在三十多岁时已经 名满长安城。当朝皇帝唐玄 宗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学,召 李白进宫时,唐玄宗亲自步 行接见,封李白为翰林学士, 把李白留在自己身边。
李白留下的诗歌作品有 近千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 诗人之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 十九的汗水。
做任何事情,只有持之以恒, 才能有所成就。
学了本篇课文,你想李白说什么?你 有什么感想?
学了本篇课文,我想对李白说:
学了本篇课文,我的感想是:
作业: 1.把《铁杵成针》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搜集并摘抄两句关于勤学、坚持的 名言。
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
查阅资料 结合生活
联系上下文
借助注释
溪水的名字
地点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世代相传
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放弃学习离开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 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路过
这 遇到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老妇人 说
问之,曰:“欲作针。”
想要做针
译文:(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 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铁杵成针》PPT课件

持之以恒 终成大器
猜猜看,老媪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磨针的?
《铁杵成针》这个故事表现了李白有恒心、 有毅力,刻苦学习的品质。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有 毅力,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诵读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设计
铁杵 成针
起因 读书未成 弃去 经过 逢 老媪 磨杵 结果 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
-.
阅读提示
(1)《铁杵成针》讲的是谁的故事? (2)铁杵是怎么变成针的?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自由表达,熟读成诵。
我会填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起因
经过
我的感悟:
)。 结果
阅读理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 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磨针是溪:,这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 好自己的方功:课正就在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 根铁棒,感(其他意感:到被奇怪她)的于意是志就问感这动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
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
的功课完还成卒了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读一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
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
业。
说一说 铁杵是怎么变成针的? 每当老媪想要放弃时,她想…… 每当李白想要放弃时,他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铁杵成针》PPT教学电子课件

课 文
课文Βιβλιοθήκη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译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未成: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弃去:放弃学习离开
课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
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
离开了。
文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译
过:路过
是:这
逢:遇到
课
老媪:老妇人
方:正在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
文
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老媪 [ lǎo ǎo ] 年老的妇女。
李白为什么“还卒业”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铁棒磨成针有多难? 老婆婆可以持之以恒做到铁杵成针,李白为什么不可以做到好好完成学业?
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 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 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 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 化。”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 ;《新唐书》记载, 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 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做 (针 ) 。
习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PPT教学课件

16
关键事件回顾与讨论
关键事件列举
列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如主人 公的遭遇、重要转折等。
事件影响分析
分析这些关键事件对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故
事中的作用。
讨论与思考
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事件进行深 入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看法。
2024/1/24
17
情节发展逻辑及内在联系
情节发展逻辑分析
故事中运用的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 更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涵和外延。
22
06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思考
2024/1/24
23
不同文化背景下类似故事比较
西方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讲述了一个老人坚定不移地挖山,最终感动上帝搬走山峰的故事,体现了毅力和决心的力 量。
古代印度故事《摩诃婆罗多》中的“继续挖井”故事
2024/1/24
14
04
故事情节梳理与探讨
2024/1/24
15
故事情节概述及结构分析
故事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主要人物。
2024/1/24
情节发展脉络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的发 展过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结构特点分析
分析故事的结构特点,如线索、悬 念、转折等,以及它们对情节发展 的作用。
2024/1/24
19
独特艺术手法举例分析
夸张手法
通过极度夸张的描述,将铁杵磨成针的过程赋予超现实的色彩,突 出主题。
寓言形式
以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为载体,传达出坚持不懈、毅力可嘉的道理, 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质。
对比手法
在故事中运用对比,如将铁杵与细针相对比,强调变化的巨大和困难 程度,进一步凸显主题。
关键事件回顾与讨论
关键事件列举
列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如主人 公的遭遇、重要转折等。
事件影响分析
分析这些关键事件对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故
事中的作用。
讨论与思考
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事件进行深 入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看法。
2024/1/24
17
情节发展逻辑及内在联系
情节发展逻辑分析
故事中运用的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 更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涵和外延。
22
06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思考
2024/1/24
23
不同文化背景下类似故事比较
西方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讲述了一个老人坚定不移地挖山,最终感动上帝搬走山峰的故事,体现了毅力和决心的力 量。
古代印度故事《摩诃婆罗多》中的“继续挖井”故事
2024/1/24
14
04
故事情节梳理与探讨
2024/1/24
15
故事情节概述及结构分析
故事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主要人物。
2024/1/24
情节发展脉络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的发 展过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结构特点分析
分析故事的结构特点,如线索、悬 念、转折等,以及它们对情节发展 的作用。
2024/1/24
19
独特艺术手法举例分析
夸张手法
通过极度夸张的描述,将铁杵磨成针的过程赋予超现实的色彩,突 出主题。
寓言形式
以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为载体,传达出坚持不懈、毅力可嘉的道理, 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质。
对比手法
在故事中运用对比,如将铁杵与细针相对比,强调变化的巨大和困难 程度,进一步凸显主题。
铁杵磨成针儿童故事PPT课件

➢ 李白说:“可是铁杵那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细 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 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 呢?”
✓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 回去以后李白再也没有逃过学,终 于成为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思考: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要有决 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 也能做成功。
—儿童成语故事教育—
铁杵磨成针
• 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 到街上去闲逛。
• 一天,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 知不觉又到了城外。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 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啊!
➢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 正在磨一根铁棒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 婆,你在做什么啊?” 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的绣花针 吗?”“当然”老婆婆回答。
—儿童成语故事教育—
感谢聆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到这里, 李白转身跑回了 家。从此,他牢 记“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 道理,发奋读书, 长大后终于成了 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道理: 做任何艰难的 工作,只要有毅力, 下苦功,就能够克 服困难。
THANK YOU 谢 谢!
பைடு நூலகம்
他来到小河边, 看见一位老婆婆, 在石头上磨一根铁
棒。李白好奇地问:
“老婆婆,您磨铁
棒做什么?”
老婆婆说: “我在磨针”。 李白惊讶地问: “铁棒这么粗, 怎么能磨成针 呢?”老婆婆说: “只要我天天磨, 月月磨,还怕磨 不成针吗?”
听了老婆婆的 话,李白一下子明 白了许多,心想: 做事情只要有恒心, 都能做成的。 读书也是这样: 虽然有不懂的地方, 但只要坚持多读, 总会读懂的。
第六课 铁杵磨成针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 诗的作者是谁吗?
李白是唐 朝大诗人, 从五岁就读 书,到十岁 的时候已经 能看很多书 了。
有一次,李 白的父亲要出门 前说:“孩子你 很聪明,但要更 努力才行啊”。 父亲走后,李白 便跑到外面去玩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