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的概念软盘和硬盘

合集下载

计算机基本结构范文

计算机基本结构范文

微机总线结构示意图下面将具体介绍计算机各组成部件。

三、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CPU是一体积不大而元件的集成度非常高、功能强大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ing Unit)。

计算机的所有操作都受CPU控制,所以它的品质直接影响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CPU和内存储器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是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输入/输出(I/O)设备和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统称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它们是沟通人与主机联系的桥梁。

CPU的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由它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CPU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字长和时钟主频。

字长表示CPU每次处理数据的能力,如80286型号的CPU每次能处理16位二进制数据,而80386型号的CPU和80486型号的CPU每次能处理32位二进制数据,当前流行的PentiumⅢ型号每次能处理64位二进制数据;时钟主频以MHz(兆赫兹)为单位来度量。

通常,时钟主频越高,其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对也就越快。

CPU 的时钟主频已由过去的33MHz、66MHz发展到现在的466MHz、800MHz、900MHz甚至到了1GHz以上。

随着CPU主频的不断提高,它对内存RAM的存取更快了,而RAM的响应速度达不到CPU的速度,这样就可能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为了协调CPU与RAM 之间的速度差问题,在CPU芯片中又集成了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在几十KB到几百KB之间。

所以,可以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此外,还包括:若干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Pentium以后,都含有Cache了)。

四、存储器存储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设在主机中的内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程序所用的数据,属于临时存储器;另一类是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存储器,叫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也叫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

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教案
1.学生动手练习 2.小组讨论法解决 3.教师指导 4.对练习知识熟练掌握
(2 分钟) 1.各组组长给其他成员打 分。 2.教师点评。
(3 分钟) 师生共同总结要点
(2 分钟)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针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缺点,1946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
曼和英国科学家图灵几乎同时提出了 的概念。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走进我们的家庭,同学们在高中曾接受过三年的信 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基础知识已储备,首先要对计算机的发展、组成、进行初步 的认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历史概况。 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将理论知识与有 形实体结构相结合,加深理解。 1946 年 2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物理学家莫克利(John W. Mauchly)和工程师埃克特( Eckert)领导的科研小组共同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 数字电子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讲 授 新 课:
任务一 认识计算机
要求:提前 10 分钟到达 教室,没有 特殊原因不 准迟到和缺 勤。
任务 描述
知 识 与 技 能
情境 模拟
基础 知识 学习 目标
主板
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使用
计算机既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工具,也是不可或缺的伙伴,对初学者 来说,它是神秘的,那么现在就一起来揭开它的面纱。
被 CPU 直接访问,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或随时要使用的程序或数据。

内存储器按其工作特点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y, ROM)和随机存 用实物内存条展示的同

认识磁盘教案

认识磁盘教案

认识磁盘教案
教案标题:认识磁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磁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帮助学生理解磁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探索磁盘的种类和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磁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

难点:磁盘的种类和用途。

教学准备:
1. 计算机、磁盘、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磁盘的实物样本或图片。

3. 与磁盘相关的视频或动画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磁盘,引发学生对磁盘的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你知道磁盘是什么吗?它在计算机中有什么作用?
二、讲解
1. 讲解磁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磁盘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存储方式。

2. 介绍磁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如存储数据、读写操作等。

三、探究
1. 分组讨论:磁盘的种类和用途。

2. 学生自行搜索和了解不同类型的磁盘,如硬盘、软盘、固态硬盘等,并总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四、展示
1. 学生展示他们所了解的不同类型的磁盘,并分享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磁盘的理解。

五、拓展
1. 鼓励学生自行制作一个关于磁盘的小展板或PPT,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2. 鼓励学生探索磁盘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和前景。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来评估学生对磁盘的理解程度。

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磁盘的知识。

《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

教案用纸课程引导⑴与教师初次相识,并将教师个人相关信息记录。

⑵了解课程定位。

⑶欣赏课程中的教学经典实例。

⑷了解课堂教学要求。

⑸理解课程考核方案。

⑹教师给出学习口诀,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学习方法。

(30分钟)任务描述情境模拟1.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新的学期,老师宣布将举办”我爱学院”演讲比赛活动,活动的组织任务交给了小庚和他的伙伴们,他们起初很开心,早早的着手进行准备,但是随着准备工作的深入,他们发现有大量的报名者的数据资料需要整理汇总,小庚犯了愁,这时伙伴们提醒他借助计算机。

但是小庚没有使用过计算机,怎么着手呢?1.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2.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3.强调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

(2分钟)基础知识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走进我们的家庭,同学们在高中曾接受过三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基础知识已储备,首先要对计算机的发展、组成、进行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1.回顾以往所学计算机知识2.学生讨论3.学生代表回答(3分钟)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历史概况。

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将理论知识与有形实体结构相结合,加深理解。

1.分析所学任务的知识点2.了解计算机构造及系统组成(2分钟)知识与技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物理学家莫克利(John W. Mauchly)和工程师埃克特(J.Presper Eckert)领导的科研小组共同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用真实而有力的实例及人物故事,利用教师风趣语言引导,师生共同总结出电子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分类。

(8分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采用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年)采用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采用集成电路(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5)第五代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巨型化(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计算机的特点(1)自动运行程序(2)运算速度快(3)运算精度高(4)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5)可靠性高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对象分类⑴电子模拟计算机⑵电子数字计算机⑶混合计算机2.按性能规模划分⑴巨型计算机⑵大型主机⑶小型计算机⑷小巨型计算机⑸微型计算机⑹工作站3.按功能和用途划分⑴通用计算机⑵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的概述(1)硬件系统概述硬件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是指在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

软磁盘存储设备

软磁盘存储设备

7.6 软磁盘存储设备
7.5.1 软磁盘存储器与硬磁盘存储器的异同
软磁盘存储器简称软盘 软盘,其原因在于盘片是用类似于塑料薄膜唱片的柔性材料制成。 软盘 软磁盘存储器由软盘驱动器、软盘控制器、软磁盘片三大部分组成。 软盘驱动器、软盘控制器、软磁盘片 软盘驱动器 软磁盘存储器和硬磁盘存储器 硬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原理和记录方式基本相同。但在结构和性能 软磁盘存储器 硬磁盘存储器 上存在一些差别: (1)硬盘转速高,每分钟可达6000转,存取速度快;软盘转速低,每分钟只有300转, 存取速度慢。 (2)硬盘有固定头、固定盘、盘组等结构;软盘都是活动头,是可换盘片结构。 (3)硬盘是浮动磁头读写,磁头不接触盘片;软盘磁头是接触式读写。 (4)硬盘系统及硬盘片价格都比较贵,大部分盘片不能互换;软盘造价低,盘片保管方 便,使用灵活,且具有 互换性。 (5)硬盘对环境要求苛刻,要有超净措施;软盘则对环境要求不太严格。 按所用盘片尺寸不同,软磁盘机有5.25英寸、3.5英寸、2.5英寸等多种。从内部结构 上来看,又可按使用的记录密度不同,分为双面双密度、双面高密度等多种。下 表列出了软盘片规格参数。
每个扇区的纪录格式如图7.19(b)所示。每个扇区有188个字节, 其中真正的数据只有128个字节。前13个字节是地址区:6个字节 的同步信息(全0)1个字节的地址标志(FE)、6个字节的扇区 地址(见图7.19(c),其中地址信息占4个字节,分别表示磁道号、 磁头号、扇区号和记录长度;CRC检验码占2个字节,对整个地址 区数据进行校验)。在扇区与扇区之间,扇区内部以及磁道的头 尾都有间隙或同步区域,目的是补偿盘片转速误差、盘片和驱动 器工艺误差以及写入信息的频率误差。 IBM3740格式适用于8英寸单面单密度软盘,软盘每道26个区段。 对双面双密度软盘,均有相应的格式规定。5.25英寸软盘的IBM 格式与8英寸软盘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条磁道的扇区数分成15, 9,8三种,每个扇区的字节数为512个字节。 记录格式的标准化带来了信息资源的公有化,但是却与知识产权 的私有化发生了矛盾。软件生产厂家为了保护自己软件的产权, 采取各种保密措施,其中改变盘片上信息的数据格式就是一种常 用的保密手段。因为通过对磁盘控制器编程,可以随意指定每条 磁道上的扇区数目和所采用的记录格式,还可以调整间隙长度, 改变磁盘地址的安排顺序等等。经过上述处理,若使用通用软件 就不能正确拷贝磁盘文件,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

结束
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 为单位。在磁盘上,DOS操作系统是以“簇”为单 位为文件分配磁盘空间的。硬盘的簇通常为多个扇 区,与磁盘的种类、DOS 版本及硬盘分区的大小有 关。每个簇只能由一个文件占用,即使这个文件中 有几个字节,决不允许两个以上的文件共用一个簇 ,否则会造成数据的混乱。这种以簇为最小分配单 位的机制,使硬盘对数据的管理变得相对容易,但 也造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尤其是小文件数目较多 的情况下,一个上千兆的大硬盘,其浪费的磁盘空 间可达上百兆字节。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 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 主分区也可成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 盘的第一个分区。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磁盘分区的第一的位置 上。 mbr(主引导记录)的分区表(主分区表)只能存放4个分区,如果 要分更多的分区的话就要一个扩展分区表(EBR),扩展分区表放 在一个系统ID为0x05的主分区上,这个主分区就是扩展分区,扩展 分区能可以分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都是个逻辑分区 备注: 在Windows 7 和 Windows vista中系统自带的分区工具要 分出3个主分区后才能有逻辑分区选项,如果只要一个主分区建议用 pe系统或其它分区工具!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磁道
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
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磁盘上的磁道是一组记录
密度不同的同心圆。磁表面存储器是在不同形状(如盘状、带状等)的载体 上,涂有磁性材料层,工作时,靠载磁体高速运动,由磁头在磁层上进行 读写操作,信息被记录在磁层上,这些信息的轨迹就是磁道。磁盘的磁道 是一个个同心圆,磁带的磁道是沿磁带长度方向的直线,这些磁道用肉眼 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 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著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 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产生相互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 带来困难。一张老式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 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05章硬盘和光驱

第05章硬盘和光驱
平均潜伏时间是指要读写数据所在 的扇区转到磁头下的时间,一般在 2ms~6ms之间。
(3)平均访问时间 (Average Access Time)
平均访问时间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 目标磁道位置,并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 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它体现了 硬盘的读写速度,是平均寻道时间和平 均潜伏时间的总和。平均访问时间最能 够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 越短的平均访问时间越好,目前主流硬 盘一般在8.5ms~9ms。
3.按功能分类
按功能分,光驱分为如下几类,如图5-18 所示。
COMBO光驱:“康宝”光驱是人们对 COMBO光驱的俗称。而COMBO光驱是一 种集合了CD刻录、CD-ROM和DVD-ROM
为一体的多功能光存储产品。
CD-R COMBO
CD-RW
DVD-R
图5-18 不同功能的光驱
CD-ROM驱动器:只读型光盘驱动器。
数 据 传 输 率 分 为 外 部 传 输 率 ( External Transfer Rate ) 和 内 部 传 输 率 ( Internal Transfer Rate)。通常称外部传输率为突发 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 接口传输率,是指从硬盘的缓存中向外输出 数据的速率,单位为MB/s。
(5)接口
接口技术解决的是硬盘到主板间的数 据传输速率问题,从上个世纪末的ATA 33 标准一直发展到ATA 133标准,PATA走到 了尽头。从三年前开始,SATA逐步占领 市场,而随着SATA II标准的制定完毕, 今年将是SATA II崭露头角的一年。虽然 从速度来看,由于内部传输率还不足以挑 战接口速率,SATA还没有表现出超人一 等的实力,但SATA II相对于SATA, SATA相对于PATA有很多优点。

硬盘基本知识

硬盘基本知识
fast-ata接口,是seagate公司为了改进ide接口无法控制528mb以上高容量的
硬盘而制订的规格,支持的最高容量可达8.4gb,只要符合atapi的接口都可使
用,可同时连接4个外围设备(硬盘、光盘驱动器,便携硬盘等),而且数据的传输
率也提高了,目前市面上有ata-2、ata3和ata4较快的规格,其数据的传输
3)ide控制卡可支持两个硬盘。与st506/412接口不同,当连接两个硬盘时,无需外加控制信号电缆。两个硬盘的主从关系取决于硬盘电路板上的短路接头c/d。硬盘上都标示了master(主)/slave(从)的具体使用方法。需注意的是作为slave的2号硬盘的起始盘符恒为d:,若在已定义有多个dos逻辑盘的系统中添加第二个硬盘,则原所有逻辑盘号应相应后移。
硬盘驱动器的类型与规格pc机上所配硬盘按固定方式分为两种,一为固定式,一为活动式,所谓固定式硬盘就是固定在pc机壳内,且容量也是固定的。当容量不足时,可再扩充另一台硬盘(一般最多可以接两台〕;而活动式硬盘则如同软驱一样,是以磁盘的方式处理,但其速度与容量都远远超过软驱,这种硬盘容量有50mb、80mb等不同规格,适合于备份数据或多个用户使用同一台pc机时使用。
pc机发展至今,硬盘己成为各档次机型的主要配置之一,容量从初期的10mb发展到今天的几十至几百mb,还有gb、tb数量级的,而价格却“一落千丈”,早期的10mb硬盘比目前的1gb硬盘价格还要贵上几倍,可见价格落幅之大,硬盘在pc机发展史上绝对是单位价格落幅最大的器件,这也是硬盘技术的发展海用户带来的最大好处。
l)具有浮动的数据传输速率(从1o-15mb/s),适合于大容量硬盘驱动器。
2)数据的编码和译码不在控制器板上进行,而由硬盘驱动器承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咱们上一课里用记事本写的文章都存放在哪了?
要记住一点,我们用电脑处理的信息都是保存在磁盘里的。

那您知道在磁盘上的什么地方吗?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

前面说过,计算机的存储器有两类,一类是内部存储器,一断电就会把记住的东西忘光,一类是外部存储器,断了电也能记住。

这两种存储器各有利弊,内部存储器嘛,就是内存,它的速度快,但是里面的信息一断电就被没有了,什么也剩不下;
◎ 内存:存储信息速度快,断电后存储内容全部丢失。

外部存储器呢,主要是磁盘,它所存储的信息不受断电的影响,但是它的速度相对于内存就慢得多了。

◎ 磁盘:存储信息不受断电的影响,存取速度相对于内存慢得多了。

磁盘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盘,一类是软盘。

硬盘?软盘?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区别呢?
硬盘的容量比较大,也就是说它能记录的信息比较多,而且一般都装在机箱里面。

软盘的容量就相对比较小了,一般放在机箱外面。

计算机上有个特殊的地方叫做软盘驱动器,要用软盘的时候就把它放进这个地方,不用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拿出来带走。

打个比方说,计算机像一个工厂,硬盘就是仓库,可以放很多东西,但是仓库是不能随便搬走的;软盘呢,就是卡车,装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搬运起来很方便。

硬盘在机箱里面负责储存数据,而软盘用来搬运数据,硬盘的容量大,软盘的容量小,这就是它们的区别,另外硬盘的存取速度比软盘快得多。

存取速度,就是我们向磁盘储存数据和从磁盘上得到数据的快慢,这个速度越快,我们等待的时间就越少。

那硬盘和内存相比,哪个更快呢?
硬盘是外部存储器,速度再快也比不上内存,否则计算机就用不着内存了。

◎ 记住:硬盘存取速度快于软盘,而内存存取信息的速度又远远的快于硬盘。

我们上节课用记事本写的文章是存在硬盘上的。

一般说来,我们保存文件都是保存在硬盘上,只有在特殊需要的时候才会存到软盘上。

而硬盘有很多种大小不同的型号,一般说来,硬盘的容量大约是软盘的几百到几万倍。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