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专题复习 专题二:气候类型的判定提纲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地理学科中,气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了解气候对我们掌握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定位地理空间的位置,甚至是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
一、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气候和天气是两个不同但相关联的概念。
天气指的是某时某地的气象状况,如暴雨、晴天等等。
而气候是一个长期的概念,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状态的统计结果。
气候通常会涉及到一定的地理空间,比如亚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等。
二、气候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了纬度、海拔、大洋流和风向等因素。
1.纬度:地球离赤道近的地方气温高、阳光直射时间长,就像赤道附近的气候可能是炎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干旱高温的沙漠气候等。
2.海拔:在同一纬度上,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会逐渐下降。
所以在高山、高原等这样的地方,气温一般比平原地区低。
3.大洋流:大洋流是被全球风向和地球自转的影响而产生的水流,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靠近赤道的环流带来了高温、高湿的气候,而极地的环流则带来了低温多雪的气候。
4.风向:风的吹拂能够促进凉爽空气和热空气之间的混合,从而影响气候。
比如,东向的风会把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带到美国中西部造成多雨冬季、干旱夏季的气候。
三、气候类型世界上的气候繁多,主要包括了亚热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极地气候等等。
1.亚热带气候:这种气候通常在靠近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交界的地区。
夏季非常炎热,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冬季比较温暖,但气温的波动比较大。
2.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周边的地区,夏季非常炎热,天气晴朗,降水量很少,而冬季则相对温暖、多雨。
3.温带季风气候:一种常见的变化性气候,夏季比较潮湿,冬季比较干燥。
成因是季节性的风。
4.热带雨林气候:常见于赤道和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潮湿、多雨,一年四季气温比较稳定。
5.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广泛分布在赤道地带,夏季湿气和冬季干燥都比较明显。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随着中考临近,考生在地理学科信息量缺失,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更加凸显。
每次模考都不尽人意,这是考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小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2、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2-2气候提纲

七年级上册导学提纲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207.读图2.13,⑴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纬度位置(和冬季风)⑵ 1月份0℃等温线经过哪些地方?秦岭-淮河208.读图2.14,⑴分析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气温差别不大)⑵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原因是什么?地势高或海拔高。
⑶夏季最热的地区是?新疆的土鲁番,人称火洲。
209.课本P34(图2.17),⑴在图中找出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⑵说出每一个地形区所属的温度带?一定看图中温带包括: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暖湿带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
亚热带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⑶你还能说出每一个省区的所属的温度带吗?例如:山东省位于暖温带。
210.课本P35“活动”。
⑴不同温度带生产哪些不同水果呢?暖温带:苹果、梨等;亚热带:柑橘;热带:椰子、香蕉。
⑵南北方的房屋特点有什么不同?北方房屋墙体厚、密闭程度高。
南方房屋高大宽敞。
从气温上分析其原因是什么?北方冬季气温低,为了保温;南方气温高,注重通风透气。
211.读图 2.18,⑴归纳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什么?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⑵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哪些地方?秦岭-淮河⑶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哪?最多:台湾的火烧寮;最少:土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和地形)212.读图2.20和图2.21,⑴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有什么特点?降水的时间分配很不均匀,①从季节来看,夏秋多,冬春少;(主要原因:我国降水大多由夏季风带来)②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大。
(主要原因:夏季风不稳定)。
⑵南北方的雨季起止和长短有什么不同?越往南干雨季开始越早,结束越晚,雨季越长。
A213.课本P37,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步骤:1判断南北半球看最高气温所在月份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引起了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不均,导致了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根据气温的最热月和最冷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该地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
其判断指标如下表:半球名称气温最热月气温最冷月月气温曲线形态北半球6、7、812、1、2向上凸,呈峰形(Q)南半球12、1、26、7、8向下凹,呈谷形(U)2.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0、15度作界限,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全年最低气温在0T5度之间,为亚热带;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全年最高气温在0度左右,为寒带.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按降水类型划分,有四类夏雨型:指夏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水比较少。
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冬雨型:指冬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雨水比较少。
如地中海气候年雨型:指全年降水量多,季节分配均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如热带雨林、温带海洋少雨型:指全年少雨或无雨。
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另外有两点需要注意:1. 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温度带上,同属热带气候,降水又同属夏雨型,区分的方法是,热带季风的降水更加集中•有降水的柱状统计图作比较会很明显•再有,热带季风是分雨旱两季,而热带草原是干湿两季.2. 温带海洋气候——虽是温带的气候类型,全年的最低气温却高于0度,但从降水上要和热带雨林相区分应该还是不难的.们就可以根据梅迪辛哈特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判断:地处温带的内陆地区,所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知西壽犬曲内部艾陆东部IOPif2.第二种方法:根据所给出的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等资料来判断。
例如,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如下图)。
初中地理气候类型判断技巧

初中地理气候类型判断技巧初中地理气候类型判断技巧如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初中地理中考气候专题复习

B
D
亚洲气候 ⑴气候特征:①气候 ; ② 性特征显著; ③ 气候显著。 ⑵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知识点3 各大洲气候
复杂多样
大陆
季风
温带海洋性
欧洲气候 ⑴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_____性特征显著; ⑵最典型的两种气候是_______气候和 气候。
甲: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丁: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戊: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知识点1 影响气候的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因素
人类活动
海陆因素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人类活动等
地中海气候
知识点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 北半球6、7、8月气温高 南半球12、1、2月气温高
印度
中南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E
F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洋
大陆
(2008龙岩中考)龙岩市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能反映这一气候特征的图是( )
A B C D
海洋
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
A
B
欧洲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的原因: A.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B.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方距 海 (远或不远)。 C.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来 自 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D.沿岸有 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 显著升温。 E.山脉多为 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 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
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点短时刻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固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4、空气污染指数
气温与生活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气温分布
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要紧受纬度阻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阻碍显著。
3.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见下表。
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步降低。
A、低纬度气温高初中历史,高纬度气温低。
B、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七年级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气候是指一定地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特有的气象状态,它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气候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环境、预测天气变化以及生活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七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一些气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气象状态,如晴朗、多云、阴雨等。
气候则是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是指某一地区较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态。
气候通常根据降水情况和温度分区,可划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二、气候因素1.经度:经度对气候影响很大,正是由于地球的维度不同,所以气候状况也会有明显差异。
2.纬度:纬度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越接近赤道的地区气温越高,越接近两极的地区气温越低。
3.海洋/陆地分布: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均会影响气候,海洋可以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使气候较为温和;而陆地具有较强的温度变化能力,所以会出现较为极端的气候情况。
4.海流和风向:海流和风向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气温和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三、气候类型1.寒冷气候:寒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具有极低的温度和干燥的特点。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位于两极地区和赤道地区之间,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3.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充沛,气候湿热。
4.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部分地区,其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5.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暖湿润。
6.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分布在高海拔山区,气温低,气压低,降水量较少。
四、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问题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变暖引起了广泛关注。
全球变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地球气温上升现象。
全球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总结:气候知识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地球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气候类型的判定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三类。
(1)纬度因素气温:低纬,高纬
降水:低纬,高纬
(2)海陆因素气温:夏季陆地 ___海洋_____ ;冬季陆地___ 海洋____ 降水:回归线两侧:东岸___,西岸____
温带地区沿海____,内陆____
(3)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
(每升高100米,气温降____℃)
降水:山地迎风坡____,背风坡____。
二、北半球气候分布简图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规律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在实际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判断气候类型,进而回答相关问题的题目,其中最多的是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判断气候类型,要准确判断,除了要熟练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外,还需掌握以下方法(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
1.定南北半球
气温曲线的最高点(即最热月)出现在七月,该地在北半球;出现在一月,则在南半球。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可总结为“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①一月均温>15℃,且温度曲线起伏不大,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②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然后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均在15℃以上,主要区别于降水。
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都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2.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3.热带草原(萨瓦纳)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这两种气候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主要区别于降水的月份分配:
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
750-1000mm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
1500mm-2000mm之间。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降水量的主要区别是: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夏雨型)
2.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冬雨型)
3.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
主要区别是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
1.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
2.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