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合集下载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 进情节,并往往采取“强化”的方法,使冲 突尖锐激烈,情节跌宕起伏,以便用浓郁的 戏剧性去感染观众。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常大量利用悬念、巧合、误会、 偶然性等,造成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 戏剧性情境。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往往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所 谓类型化人物,就是具有单一性格结构的人 物,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专有名词或集合名 词便能够概括的人物。
第三章
经典好莱坞理论
(20世纪10-50年代)
第一节 好莱坞制片厂和明星魅力
一、三位一体的集成网络系统 (1)派拉蒙公司 (2)米高梅公司 (3)20世纪福克斯公司 (4)华纳兄弟 (5)雷电华公司 (6)联美公司 (7)环球公司 (8)哥伦比亚公司
一、三位一体的集成网络系统
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电影心理学浅说》 中称:“电影是一项企业。”爱迪生对电影 的发明印证了这一点,好莱坞的建立也体现 了电影商业性的典型特征。
二、制片人中心制
指片人的职责包括选择剧本、导演和演员、 控制预算、监督拍摄和后期制作、主导影片 的宣传和发行等。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商业化 操作模式中,电影的艺术特性始终要让位于 电影的商业利益,电影的真正创作者(导演) 被降格为一个雇员。
三 、明星制度
观看明星不但产生视觉心理上的愉悦,同时 还为观众提供流行文化的精神支点。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根本电
影特性,单一镜头按照发生事件的时间顺序 组成段落,准确地体现了叙事事件正常的逻 辑关系。经典剪辑的专长在于它能够建立一 个共存的可信空间。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第5讲 好莱坞戏剧化与类型电影

第5讲 好莱坞戏剧化与类型电影
头以及大量的黄色基调的影像风格。
• ②声音配乐:优美、舒缓的配乐风格,但
又不失激昂、振奋人心的旋律。音乐具有
很强的抒情性和营造某种氛围的功能。
• [西部片描述]孤独的骑士在山腰上停下来观看铁路工人在他上面炸隧 道,在他下面则是一批匪徒在抢劫一辆驿车,远处传来一声火车汽笛 声,一条黑蛇般的火车在平原的广阔空间里蜿蜒而行。
• 2、类型电影产生的原因
• (1)关键原因是商业利润的驱使。 • 从诞生之日起,好莱坞电影就是以商业和票房为 目的的大众文化产业。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就必 须最大限度地去迎合观众,取悦观众。 • 类型电影的产生正是由于制片商为攫取最大利润, 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量仿制,并且从中 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由于具 有票房上的保险系数,能够保证投资获得回报, 取得较好的商业效果,久而久之就形成某些相对 稳定的影片类型。
• (2)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诉求。
• 一方面包括对于观众接受心理的研究,另一方面 也包括对于观众深层集体心理的研究。 • ①电影观众个体接受心理:观众心理中存在着保 守性与变异性两种相反相成的倾向。 • ②电影观众深层集体心理:好莱坞研究大多数观 众的心理与思想,研究他们的欲望与需求,通过 类型电影制造的“白日梦”,使广大观众的“集 体无意识”得到宣泄,使广大观众的“深层集体 心理”在类型电影制造的虚幻梦境中得到宽慰与 安抚。
• (二)西部片的特征 • 1、公式化的故事叙事 • ①取材开拓西部时期的神话、传奇和真实 故事(拓荒与立法、拓荒者与印第安人等 之间的故事); • ②强调故事结构和戏剧冲突; • ③叙事模式:孤胆英雄(牛仔、警察)对 抗恶势力(匪徒、不法商人),最终取得 胜利。
• 2、定型化的人物类型
• • • • • • • • ①正面人物 A、代表正义和法制的牛仔; B、代表文明的淑女; C、英雄的盟友和支持者; ②反面人物 A 亡命歹徒 B 不法商人 ③中间人物

电影理论——精选推荐

电影理论——精选推荐

电影理论-世界电影理论思潮1格里菲斯和经典好莱坞理论(二十世纪10~50年代)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他使电影成为独立于戏剧之外的新兴艺术。

格里菲斯首次将交叉剪辑永远在电影中;运用景别并使景别标准化;赋予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特定的含义;运用近景表现心理紧张;将镜头(shot)确定为最小的叙述单位,摒弃戏剧以场景(scene)为叙述单位的老观念,确立由若干镜头组成场景,若干场景组成段落(sequence)的概念;运用运动镜头,包括摇镜头,移动镜头及景深镜头,并按照叙事情节或心理情节的需要将不同的时光平行剪接在一起;使用三位立体画的布景和表意性的灯光照明;自创演员表演表情的一套词汇。

好莱坞理论特征:1商业电影,娱乐观众,牟取利益的价值趋向;2类型化的制作模式,包括喜剧片、西部片、歌舞片、剧情片、史诗片等;3明星魅力和制片厂制度;4定性化的人物形象和戏剧化的故事情节;5在创作观念上体现中产阶级的共性,中庸,保守的价值观;6在影片风格上追求脱离实际的梦幻效应;美国迅猛发展起的八大电影公司包括:米高梅,华纳,福克斯,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雷电华(音译不准),联谊。

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1神话叙事结构;2经典叙事结构:故事开始时有一个意外事件打破虚构的业已存在的世界的平静,人物出现,解决事件对付险恶的世界使世界恢复平静,叙事过程都有一定秩序安排,故事里的事件都使依照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这样事物间就有了逻辑的联系。

经典结构按线性结构逐次展开直至结局。

经典叙事以真实性(纪录片风格)统领,首先确立一个接受对象,真实性通过虚构事件的真实场景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得以体现,时空关系是经典叙事的前提,另外故事的发展靠虚构的人物个性来推动,主角是带有鲜明个性额欲望的丰满个体,构成叙事灵魂的事件就受到这个人物的控制,他就成为英雄并由他解决矛盾,他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有个解决一切问题的典型结尾。

类型电影理论

类型电影理论
• 20世纪70年代:高成本恐怖片高潮 《大白鲨》1975 《侏罗纪公园》1993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3
恐怖片
《大白鲨》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木乃伊》1999
14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4
思考问题
全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什么,有无意义? 《杀》片中的结尾共展现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分别 是什么?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意义? 影片的主题是什么?举例说明具体表现 。 举一个对你印象最深的细节,说明理由。 此片使你想起以前看过的哪些片子?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23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1981年出生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11岁时,她在一家比 萨店被一名模特星探所发现,但她却选择了演员生涯。 1994年,12岁的娜塔莉从20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 功演绎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随着影片的大获成功,娜塔 莉一举成为最受瞩目的新星之一。《这个杀手不太冷》是被 誉为“奥黛丽-赫本第二”的娜塔莉-波特曼的银幕处女作。 其主要代表作有《这个杀手不太冷》、《盗火线》、舞台剧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星战前传1:魅影危 机》、《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战争》等。
代表作 • 勃斯比*伯克莱 《第42街》 实例 • 弗雷德*艾斯蒂尔 《高帽》、《巡回演出团》 • 金*凯利 《雨中曲》

影视美学 笔记

影视美学 笔记

经典电影美学理论早期电影美学理论1.电影心理学的出现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雨果闵斯特堡: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他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提出机械地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他提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

之所以这样,除了生理上、视觉上的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使观众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内心体验,使得观众明明知道图像是平面的,但却不能排除对于深度的实际感受,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

显然这种深度感并不是真实的深度,而是由电影观众独特的心理体验造成的深度。

电影银幕上出现其实只是一幅幅逐格显现的静止的画面,但在电影观众的头脑中却出现了运动的感觉和印象,除了生理上的视觉滞留现象所造成的运动幻觉外,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天生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

于是,当电影观众面对银幕时,他所看到的运动好像是真实的运动,但这种运动是由观众自己的心理所臆造的,是观众复杂的思维活动把单幅静止的画面组织成了连续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了银幕上的运动。

因此他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电影并不存在于胶片之上,甚至不是存在于银幕上,而是存在于观众心理之中。

正是由于观众的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功能,使得电影给观众带来的感受比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场面更加生动丰富。

鲁道夫阿恩海姆:原籍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理论代表作《电影作为艺术》当时知识界和文化界,仍有许多人固执地认为电影只不过是机械地再现现实。

阿恩海姆详细分析了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特点,尤其是紧紧抓住电影形象与现实形象之间的根本差别,诸如立体在平面的投影,深度感的减弱等等,由此推断出物质世界里的形象和电影银幕上的形象是有差别的。

影视美学教学大纲模板

影视美学教学大纲模板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___________课程中文名称:影视美学课程英文名称: Film and TV Aesthetics课程性质: ___________(必修/选修)课程学分数: ___________课程学时数: ___________授课对象: ___________(专业/年级/所有学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 ___________#### 二、课程简介影视美学是一门研究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美学规律及其创作与欣赏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美学理论及其流派,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 三、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影视美学基础理论1. 影视美学概述- 影视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影视美学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 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 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美学理论-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 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3. 影视美学理论流派- 形式主义美学- 内容主义美学- 结构主义美学- 后现代主义美学教学要求:学生需掌握影视美学的基本理论,能够分析不同流派的美学特征,并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影视美学实践分析1. 影视作品分析- 分析经典影视作品的审美特性- 探讨影视作品中的美学规律2. 影视美学批评- 学习影视批评的基本方法- 对影视作品进行美学批评教学要求:学生需能够独立分析影视作品,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批评能力。

####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观影赏析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20%)- 作业(30%)- 期末考试(50%)####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影视美学概述、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第5-8周:影视美学理论流派第9-12周:影视作品分析第13-16周:影视美学批评#### 六、参考书目- [1] 《影视美学》作者:___________- [2] 《电影艺术概论》作者:___________- [3] 《影视批评学》作者:___________#### 七、课程资源- 影视作品集- 学术论文集- 网络资源#### 八、备注- 本教学大纲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西方电影美学撷英

西方电影美学撷英

(3)“纯电影”(抽象主义电影):
◆代表人物◆ 费南·莱谢尔:《机器舞蹈》 汉斯·里希特:《节奏21,23和25》 维金·艾格林:《对角线交响乐》、 《平行线交响乐》、 《横线交响乐》
◆美学特征◆ 试图从对线条、光线、体积、色彩的体验和研究中感受节奏 和韵律的意味;要求电影完全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 响,而单纯以运动,包括各种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触发观赏 者的情绪;认为电影并非叙事艺术,不需要情节和演员表演, 而应成为“眼睛的音乐”、“视觉交响曲”。 (谢尔曼·杜拉克)认为“纯电影”应该“摆脱其他艺术的束缚, 摆脱各种主题、各种表演而独立存在的”,完整的电影是“形 式电影”与“光的电影”的汇合。
(1)社会根源: 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也经历了巨大的 灾难,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相继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造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战后的西方社会, 现代科学技术造就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伴随 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反而出现了西方现代非理性主 义的极度泛滥;伴随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 的富裕,西方现代人反而呈现初极端空虚、困惑和烦恼 的精神世界。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正是在物质与精神、感 性与理性的这种巨大裂痕中产生的。
主要电影作品及理论著作: 《母亲》(1926)、 《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 《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 《逃兵》(1933)、 《米宁和波札尔斯基》(1939)、 《苏沃洛夫大元帅》(1941)、 《海军上将纳希莫夫》(1945)、 《俄罗斯航空之父茹阔斯基》 (1950) 《电影导演与电影素材》
代表著作:《电影作为艺术》、《视觉思维》、 《艺术与视知觉》、《走向艺术心理学》
(二)完形心理学
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完形”(“完全形态”)。

类型电影理论

类型电影理论

类型电影特征:
▪ 这套价值体系可以在电影中被“操纵”, 从而 有解决这一冲突的可能, 而解决的结果往往 是和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 心理相一致的。
▪ 这套价值体系也是在不断调整中继承和延续 的。(为了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 改变。)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20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3.迅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完成了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娱乐化的过程。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18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类型电影特征:
▪ 每一种类型电影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主题, 基本是表现冲突, 如社会与人、压制与自由、文明与自然等, 正是这种冲突的 不能解决, 使观众一次次走入电影院。
例言:邵牧君,按照不同类型模式规定创作的影片;贾 磊磊,电影商品化的产物,是为顺应市场需求以娱乐 为导向;郝建,形态相近,固定模式;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2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出现原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片商为赢取最 大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 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 功的模式,久而久之形成相对稳定的影
▪ 2、清晰而简单的线性结构,通常按事件发展 的时间顺序,规范的倒叙和插叙,单一线索, 不会出现第二条线索,很少闪回、交叉等蒙 太奇手法
▪ 3、人物形象的类型及性格的平面化。
▪ 4.拍摄手法和审美趣味的唯美主义倾向。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16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The Circular or Closed Story Form),其二是达到成功和 完美的幸福结局(Achievement of Perfect or Happy Ending)。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经典剪辑法则构成诉诸观众的一种特定方式,
为接受影片叙事体现的某种时空上的真实, 观众变成了一个完整世界的目击者,而这个 世界似乎已经超越了银幕的表现。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大团圆结局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根本电
影特性,单一镜头按照发生事件的时间顺序 组成段落,准确地体现了叙事事件正常的逻 辑关系。经典剪辑的专长在于它能够建立一 个共存的可信空间。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连续性剪辑在创造可信的时空关系的同时,
二、制片人中心制
指片人的职责包括选择剧本、导演和演员、 控制预算、监督拍摄和后期制作、主导影片 的宣传和发行等。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商业化 操作模式中,电影的艺术特性始终要让位于 电影的商业利益,电影的真正创作者(导演) 被降格为一个雇员。
三 、明星制度
观看明星不但产生视觉心理上的愉悦,同时 还为观众提供流行文化的精神支点。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经典好莱坞系统——“表达的程序性格式”: 它基本上由摄影、场面调度特别是剪辑方面 的常规惯例组成,其目的在于把虚构的事件、 人物和时空自然地粘合在一起加以流畅地展 现,并最终给予观众貌似真实之感。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第二节 “梦幻工厂”类型化的制作模 式
戏剧化电影:主要是指三四十年代在世界各 国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的电影样式,其特点是 用戏剧冲突为基础,采用传统戏剧式的结构 原则。它的表现方法包括戏剧性情节、戏剧 性动作、戏剧性冲突、戏剧性情境等。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具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 结局,具有鲜明的线性结构方式,要求情节 与情节之间互为因果、层层递进。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 进情节,并往往采取“强化”的方法,使冲 突尖锐激烈,情节跌宕起伏,以便用浓郁的 戏剧性去感染观众。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常大量利用悬念、巧合、误会、 偶然性等,造成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 戏剧性情境。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往往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所 谓类型化人物,就是具有单一性格结构的人 物,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专有名词或集合名 词便能够概括的人物。
“连续性剪辑”中最重要的效果就是将镜头切 换的瞬间抹去,使观影者无法察觉镜头的转 换,完全被故事和人物吸引,根本没有机会 去怀疑影象的真伪和觉察影片人为化的表达。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1)神话叙事结构 远古神话永恒的象征意味和现代深层心理学
对潜意识和梦境的重新发现有着惊人的相似, 成千上万的面孔后面一个单独的英雄浮现出 来,这就是所有神话的原型。 坎贝尔《千面英雄》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2)经典叙事结构 故事中的事件是围绕着谜和解觅的基本结构
来组织的。重要的是叙事的过程都有一定的 秩序安排,故事中的时间都是依照因果关系 组织。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2)经典叙事系统 故事的发展靠虚构的人物个性来推动,经典 叙事中的主角是一个带有性格特征、动机和 欲望的丰满个性。
三 、明星制度
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视角来看,广泛传播明 星形象的目的是为了将观众拉回电影院。
三 、明星制度
明星和普通演员的区别在于,除他们表演的 劳动付出之外,他们的“形象”给予他们一 种额外的价值。这种额外价值起着两个重要 作用,一是可用于吸引对电影的财政投资, 二是向放映商和观众提供欲望满足的保证。
第三章
经典好莱坞理论
(20世纪10-50年代)
第一节 好莱坞制片厂和明星魅力
一、三位一体的集成网络系统 (1)派拉蒙公司 (2)米高梅公司 (3)20世纪福克斯公司 (4)华纳兄弟 (5)雷电华公司 (6)联美公司 (7)环球公司 (8)哥伦比亚公司
一、三位一体的集成网络系统
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电影心理学浅说》 中称:“电影是一项企业。”爱迪生对电影 的发明印证了这一点,好莱坞的建立也体现 了电影商业性的典型特征。
还允许观众在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观看” 影片。 连续性剪辑的作用就是在电影叙事的空间省 略中架设桥梁。 溶是惯常使用的代表短暂但明确的时间流逝 的电影语言。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景别使用的顺序具有特殊的涵义:先是建制 镜头,然后是中型景别的镜头,再切入近摄 镜头,最后回到全景镜头。
二、制片人中心制
在经典好莱坞的集成体系之下,制片人是发行商和 放映商两者的直接代表,因此也就是观众的间接代 表,而观众的口味和情感支配着制片人对市场的概 念,这样,制片人和导演分担着创作一部电影的责 任,成为每部影片发明与成规,创新与公式化,艺 术效果与商业共生的活化身。
——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 工业》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
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 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第三节 经典好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根据戏剧冲突的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 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包括主人公、导师或 盟友和信使,反面人物则有坏蛋及其帮凶组 成。中间有个灰色地带,就是中间人物看门 人和变色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