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故事类型和母题剖析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特征和创新的制作手法,成为全球电影工业的佼佼者。
其中,“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显著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同时又不断创新发展。
本文将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深入探讨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
二、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1. 明确的类型划分:好莱坞电影以类型化叙事为主要特征,包括动作、冒险、科幻、喜剧、爱情、犯罪等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故事结构。
2. 经典的故事结构:好莱坞电影通常遵循经典的三段式故事结构,即起承转合。
这种结构使得故事紧凑有力,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
3. 鲜明的角色设定: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设定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使得观众能够快速记住并产生共鸣。
4. 视觉效果的追求:好莱坞电影注重视觉效果的呈现,通过精美的画面、震撼的音效和逼真的特效,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三、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作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超级英雄题材电影具有独特的叙事特征。
1. 英雄成长与自我实现:超级英雄题材电影通常讲述英雄的成长历程和自我实现。
从平凡到伟大,英雄经历种种挑战和磨砺,最终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
2. 强烈的正义感与责任感: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中的英雄往往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为了保护世界和人民,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3. 丰富的故事背景: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故事背景丰富多样,包括都市、宇宙、异世界等,为故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 创新的特效与动作设计:超级英雄题材电影注重特效和动作设计,通过创新的特效技术和动作场面,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四、好莱坞电影的创新研究在保持类型化叙事特征的同时,好莱坞电影不断创新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1. 题材创新:好莱坞电影不断拓展题材领域,尝试将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如科幻与爱情、动作与冒险等。
好第三章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与风格

好第三章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与风格经典好莱坞电影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吸引力,还在叙事和风格上展现了独特之处。
叙事通过故事的结构、角色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来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而风格则通过电影的各个层面,如摄影、音乐和艺术设计来营造独特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本章将通过分析几部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和风格,来探讨它们对电影艺术的贡献。
一、《教父》(The Godfather, 1972)是一部具有强烈叙事和独特风格的经典好莱坞电影。
这部电影以一家黑手党家族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揭示了权力和危机的主题。
叙事上,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采用了非线性结构,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切换的同时,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来向观众展示角色的过去和内心世界。
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电影的复杂性和深度,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
而在风格上,电影采用了柔和的色调和大量的阴影,通过镜头语言表达出黑手党世界的阴暗和犯罪氛围。
此外,电影还运用了典型的好莱坞配乐,增强了戏剧性和紧张感。
《教父》以其独特的叙事和风格,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经典之作。
二、《绿里奇迹》(The Green Mile, 1999)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经典好莱坞电影。
这部电影根据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以一个监狱里发生的神秘事件为主线,通过对文化、宗教和人性的探讨,传达出关于希望、信仰和救赎的深刻主题。
叙事上,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采用了回忆的方式,通过主角保罗的口述回忆来讲述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使故事更加感人和深刻。
而在风格上,电影运用了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色彩,营造出了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此外,电影还使用了慢动作、特技和音乐来增强戏剧性和观赏性。
《绿里奇迹》以其感人的叙事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一部经典的好莱坞电影。
三、《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是一部具有较强独特风格的经典好莱坞电影。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
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2.类型片大都采用单一的线性结构,以时空转换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较少使用闪回,平行蒙太奇手法,而着重讲述单向发展的故事。
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导语: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电影工业的龙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
而“超级英雄”题材电影则是好莱坞电影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类型,在近几十年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本文将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探讨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
第一部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1. 简单线性故事结构:好莱坞电影常常采用线性的故事结构,以便于观众的理解和接受。
这种故事结构通常包括明确的起承转合,并以高潮结尾的方式呈现。
例如,超级英雄电影通常以主角的成长和战胜邪恶为主线,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
2. 明确的角色构建:好莱坞电影善于刻画角色形象,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动机和目标。
在超级英雄电影中,主角往往有明确的英雄身份,拥有强大的力量和使命感,同时也有自己的弱点和人性。
这种角色构建有助于观众对角色的认同和情感投入。
3. 丰富的视觉效果:好莱坞电影以其媲美大片的视觉效果而闻名于世。
从特殊效果到场景布置,好莱坞电影的视觉呈现往往精美细致,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享受。
在超级英雄电影中,各种超能力的展现和打斗场面的设计更是成为了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大规模的制作和宣传:好莱坞电影通常有庞大的制作预算和强大的宣传推广力度。
这种大规模制作和宣传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并在市场上赢得巨大的关注度。
超级英雄电影往往有大明星加盟以及宣传海报、预告片的铺天盖地,从而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部分:好莱坞电影的创新研究1. 剧情深度的提升: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好莱坞电影也逐渐注重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一些超级英雄电影开始深入探讨主角的心理成长和道德困境,使得剧情更加复杂和有深度。
例如,《黑暗骑士》系列成功地将超级英雄电影与犯罪题材相结合,呈现出更加黑暗、沉重的剧情。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电影以其类型化叙事特征闻名于世,尤其在“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些电影不仅延续了好莱坞经典的故事模式,而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诸多创新元素。
本文将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深入探讨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及创新之处。
二、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1. 故事结构的模式化:好莱坞电影往往遵循一个固定的故事结构,包括开场设定、剧情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
这种模式化使得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2. 视觉元素的运用:好莱坞电影善于运用视觉元素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例如,通过精美的画面、炫酷的特效和动感的剪辑,使观众沉浸在故事中。
3. 角色设定的典型化: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典型的性格设定,使得观众能够快速识别和记住角色。
三、“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化叙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英雄主义的呈现:超级英雄电影以英雄主义为主题,展现英雄们为拯救世界、保护人类而奋斗的故事。
2. 复杂的剧情结构:超级英雄电影通常具有复杂的剧情结构,包括多条故事线、多个反派角色和丰富的情感元素。
3. 视觉特效的运用:超级英雄电影充分利用视觉特效,为观众呈现震撼的打斗场面和宏大的场景。
四、“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创新研究尽管“超级英雄”题材电影遵循类型化叙事特征,但它们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创新之处:1. 角色塑造的创新:现代超级英雄电影在角色塑造上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不仅关注英雄的成长历程,还深入挖掘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2. 剧情内容的创新:超级英雄电影在剧情内容上不断突破,涉及更多社会问题和人性探讨,使得影片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3. 叙事手法的创新:现代超级英雄电影在叙事手法上更加灵活多变,运用非线性叙事、交叉叙事等手法,使故事更加丰富和有趣。
西方电影之中的经典母题分析

现如今,是一个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视觉时代。
电影、电视、短视频都在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井喷式出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视觉信息。
与此同时,面对影视的多样化,能让观众摆脱碎片化短视频,产生沉浸式观影“冲动”的影片,离不开其作品内在故事本身给观众带来的震撼。
几千年来,人性作为一个基本命题,在文化与艺术的差异中,又广泛呈现出各民族间相似的伦理道德共识。
一、永恒母题:禁忌之爱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烙印着远古时代对生命最崇高的尊敬。
西方的禁忌之爱的母题起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古往今来,西方艺术史上留下了无数由这一母题衍生而来的熠熠生辉的艺术经典。
爱是人类灵魂中最本能的冲动,是艺术永恒的母题,而禁忌之爱作为其重要分支母题,蕴含着对人性本能和伦理道德的深层思考。
西方影视中涉及禁忌之爱母题的作品屡见不鲜,并逐渐发展成熟。
(一)满足心理快感的偷情之欲西方影视的禁忌之爱母题之下创作最多的影视作品便是偷情,偷情这一主题挑战着传统伦理道德,却又经久不衰。
正如克里斯蒂安·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所言,电影的实质在于满足“观淫癖”[1]。
电影能让观众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体验别人的人生,从而达到心理快感的一种满足,偷情这一影视主题便应运而生。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社会中,消费主义充斥着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性”作为一种博取眼球消费的宣传手段比比皆是。
这一手段在西方影视作品中也不在少数,由此,西方启动了影片分级制度。
“偷情”母题之下,积极正向引导两性关系的影视作品率先打破僵局,电影《钢琴课》讲述了19世纪中叶,哑女爱达在丈夫的逼迫之下不得不遗弃了自己的钢琴,为了能够弹自己心爱的钢琴,每天去给用土地换走了钢琴的邻居贝因上课,并最终两人相爱。
《钢琴课》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叙述了爱达和贝因的婚外恋,打破以往传统的女性形象,塑造了一个能够自己主动选择爱情的独立女性。
《钢琴课》作为反映女性情感的作品,其中反映的女性意识元素也值得探讨[2]。
好莱坞电影鉴赏

《阿甘正传》影评好莱坞经典电影《阿甘正传》结构严谨,犹如一篇精美的散文。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由阿甘坐在一个公交车站的长椅上向不同的人讲述他成长的片断,最后又切回现实。
不同的听众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无所谓,有的感动,有的干脆耸耸肩,不相信。
他们只不过碰巧在候车的当儿听了一些阿甘的片断而已。
人来人往,车来车往,说者自说,听者且听。
巧妙地把各片断有机地串联起来。
这部好莱坞影片,自始自终贯穿着两条线,主线是阿甘的成长经历。
阿甘从一个智商有点问题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成功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实际上是表达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美国梦”:一个人只要正直善良,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那么他就能得到上帝地眷顾。
影片的另一条线是阿甘从小到大的女朋友珍妮的一生。
在阿甘的成长中,有两个女人对他影响至重。
一个是他的母亲,为了让阿甘能象正常人成长,付出了许多。
她教给阿甘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
”而珍妮,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教给阿甘的更多。
它知道阿甘的智商不高,于是教给阿甘对付困难和危险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快跑。
一次是孩童时的阿甘被一群坏小孩欺负,珍妮大声呼喊:“阿甘,快跑!”他因而得以解放自己的双腿,凭着无如伦比的“飞毛腿”,阿甘一直跑进全美橄榄球明星队,而受到总统的接见。
一次是在越南战场上阿甘所在的连队遭到伏击,阿甘用不停地奔跑救出了数位战友。
阿甘说:我只是做了珍妮教给我做的事而已。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
阿甘让观众感动的,也许是他那种对他所爱着的人们的深深珍惜,他为此尽了自己的全力。
即使是对于那些伤害过、辜负过他的人来说,他的存在,也是他们真切需要的人世温暖。
从阿甘的角度看,他也许是在不断失去,不过如果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难道我们就应该从此紧闭心扉?即使某些人在另一种情况下不会和我们在一起,即使他们最后地位改变以后会离开我们,如果说人生就是这个样子的,太执着于这一切只会让人在痛苦中欲罢不能。
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叙事特征分析报告

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叙事特征分析报告首先,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通常会采用传统的三幕结构。
第一幕通常是引子,引出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
第二幕是冲突的发展和高潮的部分,主要是围绕着爱情的发展展开,经历各种插曲和阻碍。
第三幕则是解决冲突和达到高潮的部分,通常以主角们最终在一起为结尾。
其次,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通常会通过对话和情节来制造幽默和笑点。
对话方面,主角之间会展开各种有趣和搞笑的对白,用幽默的语言和方式来吸引观众。
情节方面,则常常会设计一系列的搞笑情节来引发观众的笑声,例如误会、误解、意外事件等等。
这些幽默和笑点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欢乐和轻松,也是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的魅力所在。
另外,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也常常会融入一些浪漫的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是浪漫的场景,例如美丽的夜景、浪漫的滨海小镇、温馨的小咖啡馆等等,可以带给观众浪漫和温暖的感觉。
同时,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也会强调爱情的力量和价值,通过主角们的爱情故事来传递爱情的美好和重要性。
这些浪漫的元素为电影增添了情感和感动,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满足感。
此外,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中的角色通常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个性。
主角通常是一位有吸引力、有幽默感、机智聪明的男女角色,他们既具备吸引观众的外貌,又有让观众笑出声的幽默和机智。
而配角则会起到一种补充和对比的作用,通过其与主角的互动来制造更多的幽默和笑点。
这些角色的特点和个性使得电影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总结起来,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的叙事特征主要包括传统的三幕结构、幽默的对话和情节、浪漫的元素以及具有特点和个性的角色。
通过这些特征,这种类型的电影具备了吸引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的魅力,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消遣和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不太关注现实生活,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世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经济危机、工人失业、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等等,鲜有正面的反映。
有些影片,即便涉及到上述事件,也是作为背景处理。
好莱坞主流电影所承载的大多是些虚幻的白日梦般的世俗神话。
这与美国人把电影长期点位于商业娱乐行业有关,也与发生在好莱坞的迫害进步人士的“黑名单”事件有所关联。
三是套用一个个经过市场验证、深受观众喜爱的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电影,常常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重复和模仿之作很难入流。
但事实也已证明,某种相对固定的电影样式确实能够争取到相对稳定的观众。
结合观众观看的习惯,把某种电影样式和影像特征予以强化并实施局部翻新,是好莱坞电影在叙事方面的又一个谋略。
如果说好莱坞电影人也还是有一些个性和创造精神的,那也只能在类型化电影的总体框架内追求丰富多彩了。
四是展示几个光彩照人、容易引起观众认同感的理想化人物。
能否让观众对银幕上的人物形象产生认同感,是决定一部饮片成败的关键。
在这方面,“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深谙个中三味。
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主要人物,既不是富得流油的金融寡头,也不是一贫如洗、一无所有的劳工或农民,而是不太穷也不太富,知书达理、有点幽默感也有开拓精神的中产阶级。
对于大资产阶级,主人公会给点讽刺与调侃;对于平民阶层,主人公会给点同情与怜悯;对于法律与准则,则采取总体尊重、局部戏弄的态度。
显然,这样的人物是最容易在广泛的人群中获得认同的。
有人说,好莱坞多年来推销的是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商业动机,出于为了获得普遍的认同感。
叙事指的是讲故事的方法,通常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把时间组织起来——也就是编剧和导演如何把一个股市的原始内核用最吸引人、最有趣的方法讲出来。
好莱坞关于电影的叙述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定,并且诞生了一种非常精致的故事框架。
叙述者看故事的角度不同,也会影响到叙述,产生相对而言的“限制型”和“非限制性”的叙述;此外,好的叙述方式必须扣人心弦、生动有力,让观众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充满兴趣,我们把这称为推动力。
叙述、故事和情节在分析电影的叙述结构时,叙述、故事和情节是我们使用的关键词语。
虽然这些词有时可以互换,但是它们各自其实都有准确的定义,我们需要掌握其中的区别。
大卫•博德威尔和克里斯廷•托马斯在《电影艺术入门》中这样定义:●叙述在时间和空间中出现的一系列有着因果关系的事件。
●故事观众看见和听到的所有事件,再加上观众推断或者设想发生过的事件。
●情节电影中所有直接向观众展现的事件,包括因果关系、时间顺序、持续时间、频率和地点。
故事和情节之间关键的区别在于:故事是观众对叙述中的事件建立的想象,这些事件可能在电影中出现,也可能不曾出现;而情节则是电影对叙述中的事件的真实表现。
基本故事类型罗里•约翰斯顿等作家认为,所有的虚构叙述都是建立在几个基本的故事类型基础上的。
这些基本故事类型是:阿喀琉斯、康迪德、灰姑娘、喀耳刻、浮士德、俄耳普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特里斯坦以及流浪的犹太人。
这些故事类型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结合在一起。
我们阐述这些故事类型的时候不要过于拘泥。
例如,“浮士德”讲的是一个人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这个魔鬼不一定是一个真正的魔鬼,可能是一个隐喻——例如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
同样,“流浪的犹太人”也很少真的指一个离开家乡的犹太人。
通常来讲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比喻,指的是一个离开了自己的社会并永远无法真正回归的人。
九种基本故事类型:1、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是一个看上去无懈可击,但是却有着一个致命弱点的英雄的故事。
古典悲剧通常就是阿喀琉斯故事的一个变种。
(如《超人》)2、康迪德一个纯真无邪的乐天派英雄踏上陌生的土地,出人意料地大获全胜。
(如《阿甘正传》、《憨豆先生》、《美丽心灵》、《印第安那•琼斯》)3、灰姑娘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良知与美德刚开始被轻视,最后则受到认可。
灰姑娘故事的主人公出身卑贱,但是凭着良好的天性,最终感动了所有怀疑她的人,并且获得了奖励。
(如《漂亮女人》)4、喀耳刻好人被坏人穷追不舍,直到好人打败了坏蛋。
这个故事的形式常常是妖艳的女子施展手段迷惑被爱情冲昏了头的男人,人们生动地将之形容为“蜘蛛和苍蝇”。
这是恐怖片、惊悚片和黑色电影的基本结构。
(如《致命吸引力》和《异形》系列电影)5、浮士德一个把灵魂卖给了魔鬼,换得片刻的权利和富贵,但是最终必须要偿还自己欠下的债。
浮士德的故事有时候还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无法掩饰的黑暗秘密,或者一个人难以洗清的过去。
(如《华尔街》)6、俄耳普斯俄耳普斯的故事是关于被夺走的幸福。
这种幸福可能是个人的东西、爱人、某种能力、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甚至生命本身。
这个故事讲的事失去幸福这个悲剧本身,或者是失去以后寻找它的过程。
(如《生逢七月四日》)7、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的“命运不佳的情侣”,在真爱的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阻挠。
(如《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和《幽灵》)8、特里斯坦三角恋爱:一男一女想爱了,但是其中一人喝另外一个人(或者一些东西)有所牵连。
这个“第三方”通常是一个人,但是也有可能是某种更加抽象的东西(例如一个使命、任务,或者命运)。
(如《毕业生》)9、流浪的犹太人“流浪的犹太人”指的是一个被迫害或者被放逐的流浪者,他永远也无法回到家乡。
(如《英国病人》和《现代启示录》)《卡萨布兰卡》有人认为,有一部电影结合了所有基本故事元素,这部电影就是《卡萨布兰卡》。
在该片中,里克是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到摩洛哥的酒吧老板——一个玩世不恭、并不完美的英雄(阿喀琉斯)。
然后,埃尔莎来到了酒吧——她是里克的旧爱,也是他愤世和空虚的原因。
里克曾经深爱埃尔莎,他们一起在巴黎生活,但是后来却失去了他(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他仍然爱着埃尔莎,但是她已经嫁给了另外一个人——维克托•拉兹洛,纳粹抵抗组织领袖(特里斯坦)。
但是,埃尔莎用她女性的温柔迷惑了里克,让他违背自己的利益,帮助埃尔莎丈夫的事业(喀耳刻)。
无法忘记过去的里克(浮士德)承认自己对埃尔莎还有责任,答应帮拉兹洛逃到美国去。
他两次输给了拉兹洛——首先是因为他失去了埃尔莎,其次是因为他把自己去美国的签证给了埃尔莎的丈夫(俄耳普斯)。
但是,虽然如此,里克却总是出乎观众意料地出奇制胜(康迪德):当他为了抵抗纳粹德国放弃自己的幸福,他内心的善良终于显现出来(灰姑娘)。
里克继续在摩洛哥漂泊——归根结底,他内心还是一个流浪者(流浪的犹太人)。
《勇敢的心》不仅仅是经典时期的好莱坞电影才会把基本故事类型结合起来,后来的电影也会这样做,例如《勇敢的心》。
这部电影结合了俄耳普斯(被夺走的幸福是“自由”)、罗密欧与朱丽叶(少年遇少女,又失去了少女)、特里斯坦(华莱士的第二个情人已经结婚)、阿喀琉斯(华莱士的致命弱点——轻信谗言)和灰姑娘(华莱士出身卑贱但却逐渐表现出自己的才华)。
事实上,这部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历史的歪曲,但是好莱坞的制片商们知道一部电影里加入的故事类型越多,电影就越受欢迎——最终票房收入也会越大。
1、请分析一下下列电影属于九个基本故事类型的哪种:《沉默的羔羊》、《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指环王》。
2、中国电影是否也使用这九种基本故事类型?例如《幸福时光》、《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手机》。
经典好莱坞叙述结构(CHNS)如果只有故事,而没有把故事加工成一个完整的情节,那么对电影制作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
编剧必须决定如何把故事呈现给观众。
哪些部分应该直接表现出来,哪些部分留给观众去设想,哪些焦色应该是注意力和认同的焦点,如何表现因果关系,从什么视角来讲故事,情节应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结束。
多年来,好莱坞建立了一系列被广为接受的叙述原则和传统,可以称作“经典好莱坞叙述结构”(Classic Hollywood Narrative Structure)、“经典好莱坞电影”或者“经典设计”。
剧本创作的宗师罗伯特•麦基对这种叙述结构作了最好的总结,他认为这样的故事是“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在一个逻辑和因果关系协调的虚幻世界里,一个主人公积极地对抗外界的主要反对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得到一个绝对的、无法改变的结局”。
具体而言,CHNS的原则包括:●英雄/主人公叙述的核心就是主人公,他是发起电影中行动的最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互为因果的一系列事件,追根溯源是主人公引起的)。
●因果关系电影中的事件时严格遵守因果关系的。
电影中的事件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这些事件又成为其他事件发生的原因。
即使电影描绘的是一个奇幻世界(例如卡通或者其他特技手段),客观世界的规律仍然适用。
巧合以及其他“无缘无故”的事件时很少见的。
●全知叙述虽然电影可能采取某些“视点”,但总体来说叙述产生的是一种客观效果。
这也就是说,虽然故事可能主要从某一两个角色的角度来讲述,但是观众还是会有一个比较广阔的视角,让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电影中的事件。
●动机电影出现的一切都是由原因的。
出现一个内容可能有下列几个原因:它是情节因果关系的一部分(“结构动机”);或它让电影看上去更加真实(“真实性动机”);或者它有美学价值(“美学动机”)。
●省略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曾经说,电影就是“剪去了物料片断的生活”。
省略正是把“物料片断”(无关的信息或者无趣的内容)删除的过程。
电影之所以可以进行省略,是因为只要电影没有表现主角追求某个目的的时候受到挫折,观众都会假定这个目的实现了。
只有当目的可能实现不了的时候,这个目的才有趣。
因此,我们很少在电影里看到角色上厕所,(除非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遭到枪击,像《低俗小说》那样)。
这样,我们的经历就可以集中在电影中重要的事件上。
●叙述结尾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在电影结束时一般都会圆满结束。
这就是说,电影开始时主人公引起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应该在最后的高潮中收尾。
每个角色的命运都明确了,主要的谜团和悬念都解释清楚了。
观众离开电影院时的感觉是:1行动以自然、合乎逻辑的方式结束;2没有遗留没解释清楚的“灰色地带”。
虽然CHNS是好莱坞非常流行的叙述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好莱坞电影都遵守这一规律;也不是说其他电影圈(欧洲、引导、亚洲电影)都一致反对这种叙述结构。
事实上,这种叙述结构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
也许CHNS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组织叙事的方法和人脑自身幻想和希望的方式是一致的。
麦基曾说:“经典的叙述设计都表现着人类思考方式的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特点,否则我们的大脑不会接受。
”经典三幕式直线结构(西德)•菲尔德实践应用中的三幕式结构:《华尔街》其他叙述结构虽然好莱坞电影主要采用的都是三幕式结构,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结构也可以作为叙述的基础。
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就是章回式叙述和“英雄的旅程”结构:1、章回式结构章回式叙述(也称缀短视叙述)指的是观众跟随主人公经历一系列本质上并不相关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