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或精髓

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或精髓
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或精髓

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或精髓“道德”

【摘要】中华民族对道德的认同、重视,广泛而又深刻,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中华民族是“道德民族”。

唯此为大的“德”文化乃中华民族是“道德民族”。中华民族对道德的认同、重视,广泛而又深刻,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

祖先传道德。《易经》对中华民族的道德進行了系统而规范的概括和总结,正式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内涵和“道德”文化,加上儒家、道家和佛家等的“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数千年传承不断,一脉相承到今天。

家家讲道德。组成家庭者,“道德”,如“相亲”,女求男条件是“德才”,即有德有才;男求女条件多“贤淑”,即贤德和漂亮;要“明媒正娶”,即名正言顺合道德;支撑家庭者,“道德”,如有德行之父母、子女,以德性为基础的相亲相爱、互亲互爱等;维系家庭者,“道德”,如爱情、亲情、情感、诚实、品性等;延续家庭者,“道德”,代代相传、代代传承,必有道德内涵,不管大家、小家、富有或贫寒,无不希求其子女、子孙重德行,有操守,即使“恶人”也不例外。

人人言道德。最为赞美的话:品质好、德行好、有道德等;最为恶毒的话:缺德、损德、无德、必遭报应等。

国家立道德。中华民族历史的历代统治者多重视道德,并作为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子孙承道德。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文革”之前)。民族文化之魂:中华民族小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大到国家、社会,莫不讲究道德,是中华民族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文化基因”,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方方面面,進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明的“神韵”,比如:做人,讲究品德的美;做事,讲究协调的美;建筑,讲究对称的美;艺术,讲究和谐的美;文化,讲究高雅的美;交往,讲究守诚的美;家庭,讲究和睦的美;社会,讲究和谐的美;追求,公平正义的美;向往,和谐社会的美等。就连小至“八方桌”、“太师椅”等家用器物,大到象征国家或政权的“鼎”等,莫不如此,讲究的是端庄、稳定、协调、持重的美。所以,中华民族已打下了数千年深深的道德烙印,流淌在历朝历代中国人的血液中,弃之便已不是中华民族或中国人,就是“异化”或“变异”!中国的“中”字,无论字形或字义,莫不体现“中正”、“中道”、“均衡”等之内涵。所以,道德乃中华民族

之魂、中华民族文化之魂,或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及精髓!

当前,对中华民族“道德”认知上的“三个误区”:误区之一,中华民族“道德”,即为“中庸之道”。误区之二,“中庸之道”等同于《易经》的“中道”或“中正之道”。

误区之三,中华民族“道德”为“封建道德”,乃“封建糟粕”。

中华民族“道德”的真正内涵:

道,即规律,是关于“基本规律”和“现实规律”的总称。基本规律,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共同特征即“阴阳平衡律”,前面已有专门篇章对该规律做了充分的解读;德,即德行、品性,或行为规范,是关于做人的原则或共同的行为规范,这在对于“易理”的实践部分即64卦的解析中,也進行了多方面的解读。所以,“道德”,简言之,就是关于做人和做事的“原则”。本文则通过“卦理”再对道德做進一步地解读,以加深理解和认知。

《易经》64卦特别重视和强调“居中持正”,即每一卦的上下中位“九五”、“六二”的阴阳“位正”与“位不正”的问题,而且64卦从始到终,一以贯之。

先说“居中持正”之“居中”(或“中正之道”、“中

正”、“中道”等):

“居中”——在64卦中乃体现为:天、地、君、王、父、母等“至尊”、“至重”之位。所以,“居中”乃关乎天地间之大道,即与同为卦中所揭示的“中道”、“中正”、“中正之道”,意义相同。

“中”:居中、中心、中间、中位,即平衡、均衡、均等、协调、和谐等之意;又由于64卦十分强调“阴阳相应”、“阴阳不相应”、“阴阳位正”、“阴阳位错”等“阴阳”问题;而64卦中的“泰卦”、“否卦”、“小过卦”等,就是专门讲阴阳平衡、失衡、适度、过度等关于阴阳平衡关系问题的。所以,“居中”或“中道”、“中正之道”,即“道”之内涵,就是关于“阴阳平衡”的规律性问题,即:“阴阳平衡规律”。平衡规律,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共同运动发展属性,或共同的规律,是事物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平衡规律,又可称之为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平衡规律”可延伸为:用于价值观念上,则为公正、公道、公平、正义,即公平正义;用于事物状态,则为均衡、均等、协调、匀称、对称、平等、平稳、和平、规矩、方圆等;用于发展形态,则为平衡、协调、和谐,适度、适当、和合、民主、协商、沟通、名正言顺、平衡和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

所以,64卦既证明了“道”、“中道”,即“阴阳平衡律”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其自身符合事物基本规律的科学性。

世界万事万物皆平衡!

平衡则谐,则吉、则利;失衡失谐,则凶、则害。所以,失衡就要复归于平衡!

即:平衡——失衡——调整——平衡——

再谈“居中持正”之“持正”(或“阴阳相应”、“位正”、“正位”等):

“持正”——与“居中”相联系,在64卦中二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既强调“居中”必同时强调“持正”,因而“持正”几乎就是专门为“居中”而设。所以,如果“居中”为道的话,那么“持正”是否就是德呢?

“正”,有正确、正当、正义、正道之意。特别是,64卦中:强调“阴阳相近、相亲”,则为“情”;强调“阴阳相应”,则为“义”;强调“尊位”、“持正”、“不持正”,则为“礼”;强调“位正”、“位错”,则为“谦”与“诚”等。而且,64卦有专门讲重情重义的“家人卦”、讲礼节礼仪的“贲卦”、讲谦虚谨慎的“谦卦”、讲诚信的“中孚卦”、专门讲善的“损卦”与“益卦”、更有专门讲道德的“恒卦”等。

所以,“正”,即德;“持正”,即有德及德行之意。故根据64卦,德之内涵可概括为:“重情重义、礼节礼仪、谦虚谨慎、正直善良、持诚守信”,可简化为:情义、礼节、礼仪、谦虚、谨慎、正直、善良、诚信。具体则为:

情义——情:情感、亲情、爱情、友情、友爱等。可延伸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真、善、美、爱等。义:忠义、道义、仗义、义气等。可延伸为:忠贞、守道、操守、适宜、合宜、進取、向上等。

礼节——即:礼节礼貌、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尊师重教、文明有礼等。可延伸为:秩序、法律、礼节、礼貌、文化、文明等。

礼仪——即: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礼节等。可延伸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团结友好、彬彬有礼等。

谦虚——即:虚心、谦逊、谦和、谦谦君子等。可延伸为:谦让、虔诚、忍让、包容、隐忍、低调、不张扬等。

谨慎——即:谨言慎行、自警、自励、自勉、慎重等。可延伸为:小心谨慎、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不麻痹大意等。

正直——即:正当、正道、秉公、秉正、秉直、率真、直率等。可延伸为:坚守正道、遵循规律、坚持真理、坚定信念、是非鲜明、不屈不挠等。

善良——善人、善事、善心、善行、善性、好人、人品、品质等。可延伸为:重人品、重德性(行)、乐施好善、积德行善、善人善己、善己善人等。

诚信——即:真诚、真实、诚实、守信等。可延伸为:不欺、不骗、不谎、不虚、不假,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等。诚信,是64卦中强调最多的内容之一。

故,“居中持正”即为“道德”。综上所述:

“道德”==“平衡规律+重情重义、礼节礼仪、谦虚谨慎、正直善良、持诚守信”。

道,亦为“现实规律”,是“现实规律”与“基本规律”的统称。所谓“现实规律”,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根据“平衡规律”而归纳、总结、概括出的“规律性”现象。现实规律受制于平衡规律,如市场规律、价值规律、教育规律、成长规律、饮食规律、运动规律等。故,道即规律,是关于如何正确做事的。

德,乃人类社会所独有,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原则。也许有人会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思维,然动物也有简单思维,如俄

罗斯牧羊犬具有九岁普通儿童的思维能力;也有人会说是会使用工具,然有些动物也会使用简单工具等。因此,只有“德”行才是动物所不具备的,是古老的中华易经专门为本民族所制定的规范和原则,也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实践的总结,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经过数千年中国人的身体力行,充分证明了其伟大、不朽和光辉,且具有人类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堪为真正的人类普世价值!试想:假如没有了德行或操守,即易经之“德”,或管子概括的“礼义廉耻”,还何以为人?道德沦丧,人性也即泯灭!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世界上的任何人。故,“德”即德行或操守,就是关于如何正确做人的。

如何正确做事、正确做人,就是“道德”。

即:遵从规律,按平衡规律办事,注重做人的原则。所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道德”二字不可分割,二者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涵,又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无道即无德,无德即难以为道,循道必须守德,守德必须合道。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的保证,有德者即为有道德,无德、缺德、失德者,即为无道德。综上所述:

——中华民族的“道德”,绝非“中庸之道”!

——中华民族的“道德”,绝非“封建糟粕”!

——中华民族的“道德”,绝非“民族局限”!

中华民族六千年道德发展的“三大阶段”:

初始并形成阶段——周朝以前。即伏羲观天象、画八卦及之后的民族探索时期。

成熟阶段——主要在周朝。突出表现为对《易经》的创新实践时期。(如周文王和管子)

传承、规范阶段——主要在秦汉时期。主要表现为复归中华民族“大一统”以及重塑道德文化的系统性。主要表现:通过“克己复礼”而起到对《易经》传承作用的“孔孟之道”居于社会历史的主导地位。

稳定发展阶段——秦汉以后,至满清王朝的覆灭。

也许会有人认为,秦始皇乃“焚书坑儒”的暴君,怎么还会行“道德”?其实不然,秦始皇结束中华民族自东周以来四五百年混乱局面而一统天下,完全不难想像其在“统一”过程中所遇到的抵抗、反对、阻碍等复杂程度,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而那些“阻碍者”、“复辟者”、“倒退者”势必成为这个时代“逆我者亡”者,秦始皇若是“乱烧”、“乱坑”,儒家思想也难以流传至今了,而且秦统一以后,儒家的思想和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比如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等,到董仲舒“罢拙百家独尊儒术”也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秦始皇不仅是复归中华版图

“大一统”的“始皇”,也是复归中华道德“大一统”的“始皇”,其在传承儒家思想以及民族道德方面亦功不可没。至于史论秦始皇的“暴政”或“暴君”等问题,也是中国历史诸多“君主”共同的“功过”特征,或“兴亡周期率”特征,即兴于德政,亡于暴政。中华民族六千年道德发展的“三大层次”:

周文王开创64卦,丰富了天人合一的道德内涵;管子则将道德之德概括为:礼义廉耻;孔子则在“克己复礼”基础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老子则侧重于道,力行于智,近于孔子之德。但是,上述皆为易经道德之拓展、延伸或践行运用。所以,纵观中国历史,关于道德的演变或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特征,即:

探索者——社会精英。即历朝历代大师及社会“精英”阶层,如贤达、圣人、师表、士人等。他们是中华道德文明的开拓者、探索者、先行者,为中华民族道德的丰富、发展、传承及发扬光大,发挥了堪称彪炳日月的巨大历史作用,已成为中华文明或东方文明的一道绚丽“风景线”。

推动者——执政者。即历朝历代的“执政者”或君主、帝王等,在传承“礼义廉耻”等道德内涵外,还注重推行“忠君”、“报国”、“仁爱”等道德思想,以利于

其统治。所以,史上大凡智者,无不将道德奉为至宝,供奉于国家的“庙堂”,以仁政或德政,则国泰民安,社会祥和;反之,则惑而社会乱象丛生,国家由此而步入衰落败亡的不归路。这已成为中国道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

践行者——百姓。中国历朝历代的老百姓,都是既遵从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又追求公平正义、和合、和谐等道德精神,并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诉求”或民族文化现象。“不患贫而患不均”,此处的“不均”不是平均而是不公,中国数千年历史,历次的社会动乱,或国家的败亡,大多并非缘于贫困,主要是失公、失正所致,即道德的原因,这就是中国人或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道德情感,或道德因素,不了解这一点,就不算是真正了解了中华民族,认不清这一点,就不会是称职的“执政者”。

所以,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数千年一脉相承到如今,关键则在于其内在的道德文化的不朽魅力,在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棒”似的代代传承,在于上述“三大层次”的道德认知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广大的中国老百姓,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承载着中华道德文化的基因,是中华道德最重要承载者和践行者。所以,讲道德是中国人的固有本性,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

光大、绵延不息、辉耀东方、灿烂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国外侨居时间再长,也改变不了中国人固有特性,有人形容为中华民族的“根”,实则为道德文化的基因使然,如若强行改变或“异化”,即去道德化,则必然会留下“不伦不类”的遗憾!融入或融合,并非是彻底改变或变异,种群不同、文化或“基因”差异,强行改变则必然要付出代价,而且从根本上讲,不同族群或不同的民族文化,绝非是彼此取代、相互消灭或异化的关系,而是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各自丰富、共同发展,方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改革开放不更是如此吗?南橘北枳、东施效颦,若是发生在国家层面,就不仅仅是“笑话”那么简单了,道德缺失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再看古今贪官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不就是“礼义廉耻”的缺失或道德的沦丧吗?不是没有法,监督问题也仅为一个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在“做人”方面出现了问题,在一个极端自私而贪婪的人那里,什么法律或监督都会被“打折扣”的,所以对于官员而言,外施以法,内修于德,内外结合,方为根本,这就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三千年历史社会关于“道德”发展的“三大特点”:

其一,“虚、实结合”。即不管理论上还是意识形态上,推行的是“中庸之道”,实则施行的却是《易经》的“中道”。例如,无论从人们对“公平正义”,以及“均贫富,等贵贱”等的价值诉求,还是对“平衡、均等、协调、和谐”等事物的美感追求,以及反映在建筑、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和谐”理念等方面,无不体现了《易经》的“中道”思想,而与倡导“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和稀泥”、“老好人”等思想的“中庸之道”相去甚远。

其二,“明、隐统一”。即“中庸之道”高居“正统”地位,大有天下非此道莫属之势,而且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恐怕知道《易经》“中道”为何物者甚少,然而二者却并行不悖,并形成了“各取所需”的奇特现象。

其三,“言、行不一”。即言必“中庸”,行则“中道”。三千多年中国历史社会既无“道”,又有“道”,既没有《易经》“中道”的正统地位,却又处处体现了《易经》的“中道”思想,这既归功于儒家传承并发扬光大的结果,同时也由于理解上的“偏差”,才导致上述“奇特”现象的发生,从而也進一步证实了《易经》的博大精深与神奇的内在魅力。

中华民族六千年道德实践的“三大铁律”:

以德治国者——兴。从夏商周,到秦汉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社会,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凡是文明昌盛时期,都是中华民族道德践行最好的时期。实行“仁政”或“德政”,君主贤德为民,开道德文明昌盛新风,上下同欲,政治环境宽松,社会关系协调,呈现和谐繁荣的盛世景观。

以贪祸国者——亡。亡者自亡,败者自败,亡于贪婪,败于奢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载舟者”德盈,“覆舟者”德亡。而且,任何事物的兴衰败亡,都会呈现某种“兆头”,亦如“大过卦”的“凶之兆”,而亡国的一个重要“兆头”,就是贪欲横流,道德沦丧,奢靡之风盛行,直至败亡,可谓“成由勤俭败由奢”。贪婪而道德沦丧,则必祸国、误国、败国、亡国,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数千年来,中国陷在“兴亡周期律”的“怪圈”而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兴与亡不都系于“道德”二字吗?载舟与覆舟,何以载?何以覆?行德治贪者——谐。上苍真会“造物”,没有十全十美,人亦如此,有德为阳,同时也弄个贪为阴,与人形影不离,并形成相互“制约”,使人不得不时时“自警自戒、谨言慎行”,稍不留神就误入“贪婪”的陷阱。说贪婪是“万恶之源”毫不为过,人世间的一切是是非非皆由贪而生;说贪婪“魔力”无边毫不夸张,

它既让你恐怖不已,又往往诱你上钩,既让你品尝到暂时的快感,又折磨得你苦“不堪言”;说贪婪“危害”极大,毫无耸人听闻之意,一旦贪婪成性,小则毁掉自己的人生、毁掉一个完美的家庭,大则可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可毁灭整个人类。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不都是贪婪若得祸?目前,地球从环境,到资源等,由于严重地污染、破坏、过度地消耗和掠夺等,已导致的不堪重负和种种的危机,归根揭源,不都是贪婪惹的祸?

贪婪横行,怎能建成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靠经济与道德共同支撑,而绝非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过度追求经济或物质文明,而忽视道德或精神文明,只能导致贪而更贪,乃至人性的泯灭。如果仅靠经济发展就可建成和谐社会的话,那么古罗马帝国、二战前的希特勒德国、日本军国主义等,岂不也都是“和谐社会”了吗?那么它们的覆灭也就没有道理了。

两千六百年前的管子就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既强调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同时也强调提升道德,即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强调发展道德的问题。尤其强调:“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即礼、义、廉、耻“四维”得不到发扬,国家就会灭亡!这是何等的重视和强调道德的作用啊!

他把道德建设上升到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可谓惊世骇俗!然而,难道历史不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吗?

贪婪的克星就是道德,这叫“一物降一物”,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为什么这么重视道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有人会问,靠法律不行吗?然法律“治标不治本”,法律只能束缚其身,却难以消弭其心,消除内心贪婪的欲火还需施以“中药”式的道德方可有效,德法兼治,道德与法律并举,即“依法依德治国”方有“疗效”!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在法律如此完善的情况下,贪婪却如此横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西方国家数千年弱肉强食,即奉行所谓“森林法则”而“轮流做庄”的重要原因,也是世界战争、掠夺不断,过度消耗、破坏、浪费地球资源,并导致污染、破坏而造成人类愈来愈严峻“生存危机”的重要原因。

所以,作为国家如果不讲道德,不施行德政或仁政,道德缺失,则必上惘,精英惑,社会乱,政权亡;作为富人如果不讲道德,张狂、张扬、甚至仗势欺人,则必遭社会唾弃,特别是如若道德传承受阻,即前不传德,后不承德,其结果必然是“富不过三”;作为家庭如果不讲道德,则必亲情淡化,失衡、失谐,幸

福不在;而作为个人,真正得信任、有口碑,走得稳、走得远,尤其平安快活者,不正是那些有道德、品行端的人吗?这些就是千古不变的道德规律,故不可不智,不能不警啊!

中华民族道德发展历史的“三大结论”:

第一,历史再次证明,居于中华民族主导思想地位数千年而不变的“道德”,是《易经》的“中道”思想,而非“中庸之道”。

第二,儒释道等“八大脉系”,在诸多方面承袭了“易经”的思想文化,并为发扬光大《易经》思想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第三,在《易经》处于“神秘”地位,即尚未被人们充分认知的情况下,就发挥了如此大的影响力,足见其伟大而又神奇的魅力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巨大作用力。

中华民族道德走向未来的“三大必然”:

其一,《易经》之“道德”,必将由“幕后”走向前台,并成为中华民族“正统地位”的核心道德观。

其二,《易经》之“阴阳平衡律”,必将被人们所重视和实行,并成为真正的中华民族和谐之道、未来的和谐世界之道。

其三,《易经》之“道与德”,必将发扬光大,为中华

民族乃至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道德,必重登国家的“庙堂”;“平衡规律”,必大道于天下!

历史的结论:中华民族已走过六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见证并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兴衰”,而最锐利和智慧的民族法宝则是“道德”,并一脉传承到如今,无论什么制度、什么朝代,也不论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谁想割断中华道德的历史都不可能,不传承都不行,要不何以为中华民族?至于那些玷污道德、自以为是、妄自菲薄、自寻其辱的“浮躁者”,在伟大的民族智慧面前更是什么都不是。不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文化,就不算是称职的代表者,这一点无容置疑!不妨试想:中华民族的任何一位伟大人物,不皆缘于道德的光辉吗?失却道德的光环,人民还认同吗?民族还认同吗?还何来伟大?

道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渗透到每个中华儿女的细胞。

然而,从“五四”到“文革”,再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打击、破坏、割裂等而造成的历史“断层”,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后果难以估量!这不能不是当今社会人心不古、信仰缺失、道德沦丧、贪欲横流、龌龊充斥的根本原因,不能不是中

国人被世界“轻贱”并被讥讽为“中国:你们的道德比你们的产品还垃圾”的根本原因,这些必然会成为中华民族千古的历史“镜鉴”!

——如果不讲道德还算是中国人吗?

——如果不讲道德还是中国特色吗?

——如果不讲道德还是中华民族吗?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木垒县委党校杨福忠 中国梦,这个充满憧憬的词汇,自习近平总书记于去年11月提出并阐释后,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共鸣。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九次提及中国梦,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途径、依靠力量等,再掀中国梦的讨论高潮。“中国梦”,可以说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最热门的一个政治主题词。现在人人都在讨论“中国梦”,各行各业都把“中国梦”跟自己挂起钩来。对一件事大家都关注它,把它跟我们的工作联系起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这种关注也好、联系也好不能去空喊口号,也不能去生搬硬凑。如果我们不能把“中国梦”基本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想清楚、理解清楚的话,这样的口号式的方式对实现“中国梦”只会帮倒忙,因此要想真正推进“中国梦”,我们就应该对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中国梦”对中国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去实现“中国梦”这些重大问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一、提出“中国梦”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有人说提出“中国梦”不就是一个新领导提出一套新东西嘛。这话表面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是不对的。大家知道,我们的新任总书记是多少年来少有的具有完整政治权利的接班人,这样的一个政治家是用不着去做这样的标新立异的工作的。还有人说那是不是他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就当真了?说真话,我们仔细琢磨琢磨还真不是随口说的。从习近平走上总书记这个岗位到现在,每一个重大事件关节点的讲话,从他第一次记者见面会到复兴之梦参观到今年两会闭幕,每次讲话他的主题词都是“中国梦”。细心的人可能会说十八大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好像没讲“中国梦”,虽然没提“中国梦”这个词,但是把“中国梦”的内容给讲出来了。 因此,“中国梦”绝对不是随口的、心血来潮的话语,这背后是对我们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的把握,和对我们人民群众社会期待地真切地回应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中国梦”为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意义 咱们中国近些年来发展很快,我们发展进步靠的什么?说句老实话,我们靠着人的本能和欲望。用哲学的话讲,我们是通过去鼓励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4月2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终都没有矫正到位。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 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奋斗目标

“中国梦”基本内涵和奋斗目标 基本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奋斗目标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齐家则是指小环境的“和”,也是自己与身边环境的“和”,有内心的平衡来影响并带动小环境的平衡。治国则更大一层次,而最终的平天下则是最高的平衡境界:由内及外、循序渐进的来逐步完成自身的平衡直至自身与外界的平衡。许多国学大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不敢苟同,诸如自强不息、忠孝传家等等精神在我看来是中国人追求“和”的体现。所以我认为“和”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精神与精粹。围绕“和”这一核心才衍生出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德,然后被放射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流传至今。这个“和”字所体现出的思想包括了“天人合一”、

读后感中华文化

读后感中华文化 导语:中华文化不仅只有文学,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东西组合而成。以下我为大家介绍读后感中华文化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精髓莫过于国学;在岁月的长河中,国学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为了使我们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学校给我们每位同学送了一份“礼物”——一本《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 六年级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主要收录了《新古文观止》和《古体诗词》中的名篇。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 《爱莲说》主要表达了作者无意于隐逸,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既抒发了感情,又讽刺了世态。 当我读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时,我可以感受到作者不赞同当一个用隐逸来逃避社会责任的隐士,也不赞同当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世俗小人,作者只想当一个正直、清高的君子。 当我读到“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时,我可以感受到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贪图荣华富贵,只有少数像周敦颐那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不阿世俗。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就是喜欢“牡丹”的人,他们为了名利,成了世俗之人。而像周敦颐那样的人,即为“爱莲者”,他们为人洒脱,仙风道骨,多数都是思想家、理学家,他们为世俗者所不能了解,算是人群中的圣人,这多么可叹啊!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中像《爱莲说》这样的名篇比比皆是,这些名篇潜移默化使人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

当之无愧的经典阅读。 从品读学习中我知道了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感谢《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因为有了它,让我的生活不再单调乏味,让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它真是一碗“心灵鸡汤”! 原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只适合小学生阅读,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纵览全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他的阅读对象不应只是中小学生,应该是所有的中华儿女。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作家赫尔曼.赫塞说:“我们现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书中。”是的,《老子》是经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转》、《荀子》……也同样值得我们去一一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把我们带到千年前的古代尽情翱翔,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漫步。 轻叩中华传统的大门,我们应该做到“自知”、“自胜”、“自省”,自然的规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标,箭头高时就压低一些,箭头低时就太高一些,老师称它为“损有余而补不足”。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写到:“水不断地滴到石头上,时间长了就可以把石头滴穿”。这是“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让我们共享经典,引导我们要坚持不懈、任人唯贤、持之以恒,让我们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学会“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思想境界应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 可惜的是现在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寻梦、释梦、追梦、圆梦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寻梦、释梦、追梦、圆梦 我们谈复兴,不是简单地重新寻回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一个曾经饱受异族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复兴不仅是经济政治的复兴,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也会义无反顾。 “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从话语体系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换,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一个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理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为“中国梦”奋斗就是为人民自己的梦奋斗。 中国社会百年追梦的历程告诉我们一盘散沙成就不了伟业,各行其是也实现不了愿景。 圆梦,就是要以实干兴邦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攻坚克难,为让“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始终脚踏实地干好我们必须要干的事情,不坐而论道眼高手低,在投身当下实践的过程中丝毫不忘前进方向,不得过且过饮鸩止渴。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这是一个好现象,关注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只是对于“中国梦”的关注不能仅仅停留于话语的翻来覆去,也不能把“中国梦”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与“中国梦”联系起来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们所希望的,但这种联系不能是词语中的简单相加和生搬硬套,而是要在本质、规律和逻辑上作出说明。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一些事关“中国梦”的基础性问题想清楚、讲清楚、做到位。具体来说,要做好“中国梦”的寻梦、释梦、追梦、圆梦四大基础性工程。 寻梦 寻梦是“中国梦”的起点。倡导“中国梦”、编织“中国梦”先要讲清楚“中国梦”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及其所承载的希冀与愿景。 中华民族不仅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也有过大汉与盛唐这样的辉煌与强盛。据有关学者测算,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也从此开始了中华儿女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因此,对当代中国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有着十分确定的内容,这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轻慢;民族不复兴,无颜担当龙的传人。我们谈复兴,不是简单地重新寻回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一个曾经饱受异族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 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概要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经典收藏) 《百善篇》 天地重善善当先,一个善字天下安。 善字传家善是宝,善家处世善路宽。 积善之家有余庆,作善之人种福田。 自古行善有善报,皇天报善无私偏。 莫说行善无报应,善来行到地头边。 莫说不善无报应,不善自有天眼观。 为民不善民遭戮,做官不善官被参。 上世不善今生报,今世不善来生还。 近报不善本身显,远报不善子孙间。 为人且莫为不善,天罚不善天律严。 董卓不善雷殛墓,林甫不善牛轮还。 曹操不善三世报,秦桧不善报万年。

卿相不善脱不过,何况不善在民间。阳报不善令人怕,不善阴报更可怜。阴报不善着锯解,阴报不善使磨研。阴报不善挂剑树,阴报不善上刀山。阴报不善铜柱烙,阴报不善油锅煎。阴报不善说不尽,阳报报善讲一番。常州彭家祖上善,因善会状中联元。善书传家家声振,世世不改善根源。苏州潘家祖上善,因善及第相多年。至到于今善不改,善行不替效祖先。常熟翁家祖上善,因善祖孙中状元。原来积德善功大,因善昆季列朝班。阳间善报人争羡,善人归阴更喜欢。金桥银桥善人走,金童玉女持善旙。土地城隍接善驾,诸仙诸度善缘。

天堂原为善人设,善人七祖能升天。你看行善好不好,何不善学彭翁潘。行善不论男和女,男女俱当善为先。男儿行善天心悦,妇女行善王母欢。富贵贫贱皆当善,各行各善各动天。贫出善心贫不久,富持善念富永年。贱者行善贱能贵,贵者行善贵长绵。一人行善体盎碎,一家行善室芝兰。一乡行善仁名里,一国行善凤鸣山。十日一雨称善雨,五日一风善风扇。景星乡云皆善致,五谷丰登善有年。善事培植善根固,善类钟聚善门前。种善出善善生善,善人子孙多才贤。功名皆随善果有,寿限皆因善增添。男孙皆因善昌盛,身体皆因善平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得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得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得组成部分,即儒道佛三家各自得核心价值观;其二,就是指儒道佛三家共同形成得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得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中国佛教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中国传统文化各家在处理与其她文化传统之间得关系时,普遍体现出融合会通、与而不同得价值取向。 一、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儒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家非常重视仁,将仁视为“生生不已”得“天地之大德”.孔子甚至提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就是,颠沛必于就是。"(《论语·里仁》)表现出强烈得生死以之得志趣与情怀。此德赋之于人,则成为人得本性.率性而行,即成为道。儒学就产生于对此道得传授与修习之中,因此儒学常被说成就是“修己治人之学",其所蕴含得即就是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修己"、“内圣”云者,就就是说儒家学者应不断充实自己得仁爱之心,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形成圣人得品格与能力;“治人”、“外王”云者,就就是说儒家学者

要当仁不让,仁以为己任,自觉承担起治理国家与服务社会得责任,为天下国家得平治尽心尽力。宋儒张载要求儒家学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就是对儒家学者所具有得这种使命感与责任心得最好得 阐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彖》),就就是说儒家君子为了完成自己得使命,负起自己得责任,奋发图强,永不止息;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彖》),则就是说君子应具有宽广得胸怀,能够容纳与善于接受不同意见与建议,不断地丰富自己得内涵.两千多年来,儒家得仁人志士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价值观念得熏陶之下,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谱写了天地间一曲曲波澜壮阔得正气歌,逐渐形成了儒家文化虽历经艰难险阻而不断奋起得发展态势与善于容纳与接受异质文化得宽广视野。 二、道家:道法自然,逍遥齐物 道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道家最为推崇得范畴“道”得原始意义就是指道路,引申为人应遵守得规则与运动变化得规律,以及那些自觉遵守规则与规律得人所达到得自由境界。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得观点。在道家得始祖老子瞧来,道得运行法则就就是“自然而然”,“得道”就意味着必须任由事物成为它所应就是得样子,绝不能将自己得主观意志掺杂其中,这就就是“无为”;一旦彻底否定了任何外在意志得驱使与强迫,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人治思想.,孔子主张建立一个“人道社会”。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作者:————————————————————————————————日期: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本文着重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与国民素质提高的关系。来自网络。在原文(未注明作者)基础上略有修订。——柴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和我们现代国民素质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研究这个主题,就是要着重探讨传统文化的形成、结构、内涵,从形成和内涵当中来探讨它的核心。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系是当前研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观念,价值观是根本的,也就是说世界观、人生观最后都要体现在价值观上。价值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从哲学层面来看价值,就是作为一个主体有什么优长,理想怎么实现?这是从哲学层面讲价值的含义。价值观当中最根本的是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智慧、理想、才能的体现,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出的贡献,这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些观点、观念、学说。 国民素质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可以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国民素质这些都是相近的概念,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个根本性的、实质性的问题。英国有个经济学家哈比森,他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终极基础。资本、资源都是经济当中被动的因素。人力、人才是主动的因素。因此我

们也可以这么说,国民素质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当中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国民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传统文化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 围绕着这个主题,我想分三个问题来讲。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核心 (一)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我们要探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需要考虑它经历的自然环境、它的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我们都知道,大概在公元前6、前5世纪的时候,在东亚,在我们这个土地上就形成了道家、儒家等学说,在南亚印度有佛教,在地中海一带有古希腊、罗马哲学,这就在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哲学系统。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生长在这么一个环境,就是在东亚的大陆,在公元前6、前5世纪的时候,大体是在一个30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是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地理环境,东边是海洋,西北、西南都是高山峻岭,它内部的幅员非常纵深、非常宽广。这一带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适合农业生产,一年四季比较分明,与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很不一样。另外,除了黄河流域以外,长江流域土地也是非常肥沃的,气候也很温和。应当说我们国家中原一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发源地,当然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不只是一个,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

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菇凉提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_黄岩

理论与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儒家的“公忠为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的“道法自然、逍遥齐物、崇俭抑奢”、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忍辱为重”,在“和而不同”的良性互动过程中,相互诘难而又相互补充,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陶冶出一代代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进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高度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对此,中宣部思政所戴木才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包心鉴教授均提出“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仁义礼智信”主要是一种伦理价值取向,而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则应该是融“政治诉求、道德规范、 精神气质、社会理想”为一体的观念体系。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公忠、仁爱、自强、和谐”。这四个基本的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被前人普遍认同和实践,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公忠”的价值观 “公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政治诉求,也是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正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依照古人的解释,“忠”乃尽己之谓,它强调的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即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奉献出来,尽力而为、忠诚不二、认真负责。公与私相对,表明的是“忠”的对象问题,即这种尽心尽力,不是为了自己,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大家,为全体成员。早在《诗经》、《尚书》、《左传》、《汉书》等典籍中,就有“夙夜在公”、“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亡国”、“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规范性要求。从儒家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而公”,法家的“背私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 黄 岩 作者黄岩,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杭州 310018)。 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它内在地包含由“公忠、仁爱、自强、和谐”四个基本价值观念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基本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被前人普遍认同和实践,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结合时代的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核心 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