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风格发展共50页
平面设计风格观念、分类

目前常见的平面设计项目,可以归纳为十大类: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
常用表现手法一、基本概念(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
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平面设计的术语:1。
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
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
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
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
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7。
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8.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三)、平面设计的元素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
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
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2.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元素通常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平面设计史 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

第二节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1、中世纪的含义(1)中世纪一词最早由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提出来的。
(2)一般是指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也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文艺复兴)期之间的时代;约1000年的时间。
(3)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4)此一时期内的中国,是由南北朝(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一直到明朝结束的封建社会时期。
(5)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
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2、中世纪的艺术特点(1)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度发展。
各种艺术领域中,一切都隶属于教堂建筑;(2)带有装饰性和说明性。
中世纪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图解圣经,写实性的一切技法被歪曲、舍弃,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3)是东方性格和基督教精神的结合,借用了中东、罗马艺术融入基督教艺术。
3、哥特式(1)哥特式一词是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才是正统艺术,这种新建筑形式是“野蛮民族”式的,故贬称为“哥特式”。
事实上,哥特式建筑与哥特人(是个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
历史上,哥特人是一直以狂暴的作风著称于欧洲,如果不是匈奴人的入侵,他们甚至有可能攻占整个罗马帝国。
)并无关系。
哥特式原指野蛮民族。
(2)a、外部的庞大造型和尖顶结构,b、内部肋状骨架结构,c、大窗户和彩色玻璃画装饰,d、门上有大量浮雕,e、平面为拉丁十字形。
(3)哥特式建筑代表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现代艺术与现代建筑解析 共50页

花园中的妇女
20年代的许多钢和玻璃的建筑物,都是从这种雕塑中直 接得到灵感。
由立体主义派生而米的其他风格流派对现代建 筑同样产成深远的影响。
建筑形式不断借鉴雕塑创作的各种流派风格, 产生了极具时代性的雕塑性建筑。现将塑性建筑 依它们自身的表现模式,加以分类,从而加深对 塑性建筑成因的理解。
三、雕塑艺术风格对现代建筑形式的影响
立体主义 粗野主义、 形象化 空白方盒子 平面感和体量感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19世纪末现代艺术运动蓬勃兴起,建筑 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形式,得以解放。 由于建筑的现代追求略晚于绘画和雕塑, 因而从一开始受到包括绘画和雕塑等新思 潮的影响。
无论是产生于德、奥的表现主义,意大 利的未来派,还是诞生在荷兰的风格派, 俄国的构成主义等这些其他先锋艺术在形 式面的探索成果对本世纪初建筑寻找符合 时代需求的新形式起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而这之中对建筑产生最大影响的流派是立 体主义。
2、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是指20 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 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 称现代派。现代主义艺术主要分为印象派,野兽 派,立体派,抽象派,风格派等。现代主义艺术 是现代主义运动的一个方面,产生于20 世纪初。 现代主义艺术主张以革命性,民主性,个性,主 观性和形式主义的眼光,吸取哲学,心理学,美 学上的养分为艺术所用。在这里主要是探讨建筑 方面的现代主义艺术活动,范围比较窄,因此也 比较容易总结它的特征和意识形态内容。
粗野主义 形象化 空白方盒子 平面感和体量感 表现主义
粗野主义 brutalism
粗野主义的形式美感来源于机器,后来受立体主义 和其他现代主义雕塑和绘画运动思潮的影响而转变。 它们除了具有稳定的构图之外,粗野主义建筑与其 它二十年代建筑的不同处主要在于它们使用的粗糙原 始的材料和它们建成后粗犷的外观效果,同时还在于 它们的体量的巨大。这些建筑主要是学校、博物馆、 剧院、工厂等公共建筑设施,这些建筑将使用功能与 雕塑式的形式结合起来,以表达巨大体量的咄咄逼人 的效果。
平面设计发展简述

德国/霍尔戈· 马蒂斯
德国/金· 凯泽
英国/马丁· 夏普
美国/卡鲁
反战主题海报/什瓦斯特
韩国/赵英济-88汉城奥运 会官正式海报
印度/海报
津巴布韦/马维亚尼· 戴卫斯
南美艺术/1992年海报
• “三色版印刷工艺”。19世纪70年代法国海报先驱朱利斯.查理德 发明,能产生丰富的效果,图文结合引人注目。
在上海开厂设店,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的产物。其形
式是借鉴和运用了在中国最有群众性的民间年画中配有
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最初,外国
厂商聘请中国画师设计的“月份牌”画,画面除了商品 宣传外,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或中国传 统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戏曲故事场面等。
后来则发展为画面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艺术手
• 1840年后,列强开辟通商口岸,倾销商品,在上
海、武汉、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出现外国促销的
商品广告。首先是具有国外风情的商品广告及包
装,洋人花巨资设计、印刷发布广告,在中国获
取大量利润,突出的企业是英美烟草公司。
• 入侵使民族资本家觉醒,推出了符合本民族的
一系列绘画广告。
• 外国商人也意识到必须设计符合中国民情和习 俗的广告,因此他们不惜重金聘请中国画家为
格拉斯四人设计集团 •
其设计的探索成为新艺术运动的一个极具特 点的插曲。他们主张直线、主张简单的几何造型, 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计划,和新艺术运动的设计 主张相反。这种探索恰为机械化、批量化形式奠 定了可能的基础,这种探索在德国青年风格和奥 地利分离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德国现代设计之父贝伦斯
早在本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先驱 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 设计的探索和试验。
纽约平面设计派

阿尔明·霍夫曼(Armin Hofman,1920-)
阿尔明‧霍夫曼是瑞士知名平面设计师和 教学者,巴塞尔学派代表人之一。他作为瑞士风 格的重要设计人。
他以海报设计享誉世界,其招贴作品强调动态平 衡与低调简约的美学,字体与颜色的使用都很精 简。他的作品对后来的建筑设计方面也有很大影 响广泛被许多著名美术馆所收藏。
阿列克斯·斯坦维坦 (Alex Steinweiss,1916-2011)
纽约平面设计派 的另外一个重要代表人 物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 司(Columbia Records) 的设计指导阿列克 斯·斯坦维坦。
他在设计中不断 寻求利用视觉语言表 达音乐的方式,在设 计中广泛运用生动的 布局和图形,加上比 较有理性的欧洲现代 主义平面设计结构。 他的设计讲究平衡, 注封面的图形和音乐 内容的吻合和一致性。
UPS快递公司
NEXT COMPUTER 公司标志
美国Cummins(康明斯)公司
西屋电器产品公司
兰德作品的设计风貌富于变化,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在设计过程中,兰德 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从人性的角度加以思考,坚持简洁洗练、自由和隽永的艺术 表现之路。鲜明且强烈的色彩运用、清新诙谐的幽默感,使得兰德的作品意蕴丰 富且韵味无穷。兰德在设计领域的突破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兰德在设计中以其 严谨的构图、线面简洁的几何图形拒绝了无谓的形式,而独求平面艺术的真谛, 承袭着由包豪斯倡导的现代派设计理念和美学原则。
保罗·兰德(Paul Rand,1914-1996)
保罗·兰德是纽约平面设计派最重要 的奠基人和开创人,他认为平面设计虽然 应当注重理性、次序,但是更应生动活泼、 引人注意。所以,他采用了照片拼贴等欧 洲设计家创造的方法,形成既理性又生动 活泼的设计风格。兰德从事的平面设计范 围非常广,从杂志刊物、书籍的设计到广 告海报设计,再到企业形象设计,都有涉 足。
美国平面设计的先驱“图钉派”

美国平面设计的先驱“图钉派”(the Push Pin )(2012-03-14 09:21:02)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 1929-)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插图黄金时代因为摄影等新媒介的发展和使用而逐渐走向衰退,接近尾声。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叙述性的插图基本成为美国平面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摄影的发展和普及、纸张的改进和印刷技术的改进,都使写实的插图走向衰落。
传统的插图采用明快的色彩,夸张的、完美的形象来树立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的梦幻世界,而摄影则具有真实、准确、迅速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的读者的欢迎,摄影的普及,终于结束了美国插图的历史,美国的插图从此一蹶不振,逐步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一个不重要的部分了。
但是,摄影的发展,却依然采用了许多原来插图的方式方法,采用了许多插图的构思和布局,因此,虽然说插图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但是,也可以说插图摄影改变了媒介,利用摄影的手法重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插图发展可以说进入了新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西方普及流行,影响了许多平面设计家,也形成了平面设计上比较刻板的面貌,因此,促使一些平面设计家企图改变刻板面貌的新发展趋向。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在设计观念上一向比较自由的美国设计界中,出现了新一代的设计家,开始比较注重个人的观念形象表现、比较注重把平面设计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比较重视平面设计的感性效果,这批美国青年一代的平面设计家开始运用摄影和插图混合的手法来设计新的平面作品,表现自己的观念,他们成为美国平面设计中观念形象设计派别的奠基人。
这批设计家主要都集中在纽约市,他们大部分都是纽约的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的青年学生,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有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 1931-)、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 1929-)、雷诺兹•鲁芬斯(Reynolds Ruffins, 1930-)、爱德华•索勒(Edward Sorel, 1929-),他们都是纽约的一家艺术学院库柏联盟(Cooper Union)的学生,他们都在1951年毕业,在学习期间,他们志同道合,大家租用同一间工作室,因此能够广泛地、充分地交流设计思想。
平面设计发展史

(一)世界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平面设计的起源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象征。
在人类原始生活逐步走向文明的起始阶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将自身的思想感情用符号形式来传达。
从历史资料记载的结绳记事演变到图形符号,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文明进程中的大转折。
在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就是依据各种图形符号进行记事与交流,直至图形演变为简单的文字,其中包括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中国的甲骨文、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以及埃及的象形文字。
三大古老文字成为如今世界文字的发展源头。
可以说,文字的出现为日后平面设计的发展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条件。
图1(左)周官玺,左端都庚为阳文印章,右陵右司马玺为阴文印章。
图2(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泥板上书写的楔形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图4(左)中国元代书籍《武王伐纣》的一页图5(右)古巴比伦时代的泥板文书已具有现代版面编排的某些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期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即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印刷术为世界平面印刷事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世界文化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平面设计的传播奠定了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
至宋代,中国印刷术发展已占据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地位,并迅速传入邻国日本、韩国、菲律宾以及越南乃至中亚,最后由中亚传入欧洲,从而在事实上肯定了中国印刷术的重要地位。
平面设计的起源和发展与印刷术的发明与进步密不可分,欧洲人直到15世纪还没有掌握印刷术。
据考证,欧洲人最早掌握的印刷术是木刻印刷。
欧洲木刻印刷始于何时,目前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十字军东征是一个标志。
十字军从中亚带给欧洲大量的纸张印刷品,包括纸牌以及带有插图的宗教印刷品。
具有确切记载的出现在公元140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宗教肖像和政治领导肖像木刻印刷,这些圣像与文字编排在一起,成为具有插图的宗教书籍。
欧洲引入印刷后,真正意义上成为欧洲平面设计的源头,在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以后,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欧洲出版业的发展,欧洲的印刷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在版面设计教学中强调学生注意版面上的空白区域,训练学生不仅要注 意实在的形式,而且要注意衬托实在形式的虚部,这是设计教学中一个 重要的发展
在设计上主张采用规整的方格网络作为平面设计的基本系统结构,注意 设计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功能鲜明的特征 最早认识到“通用体”这种新字体的重要性。反复利用这种字体做各种 放大、缩小、正负、变形等的试验,并且把试验的7年出版的著作《版面设计:设计 手册》(Typography:A Manual of Design)
艾米尔路德作品
Typographie – Emil Ruder (1967)
艾米尔· 路德作品
1967年出版的《版面设计:设计手册》 中关于达达主义的页面
艾米尔· 路德作品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停滞期 20世纪50年代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形成 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很快流行全世界 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 又称“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影响平面设计长达20年之久
艾米尔· 路德
其他作品展示(1954-1970)
1959
1963
1964
艾米尔· 路德作品
1954
1962
1970 为展览所作海报
艾米尔· 路德对现代版面设计的影响
国外报纸版式设计
THE END~
艾米尔· 路德(Emil Ruder,1914-1970) 瑞士平面设计家 很早就开始在苏黎世艺术与工艺学校学习设 计,发展出自己对平面设计的技术和立场 1947年,路德成为巴塞尔设计学院的教员, 担任版面设计教学,一直到1970年他去世 为止
艾米尔· 路德主张
在设计中强调可读性(readability)和易读性(leg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