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浮标

合集下载

浮标的原理

浮标的原理

浮标的原理
浮标是一种用于海洋、湖泊等水域中的导航设施,它能够帮助船只和航空器确
定自己的位置,指引航行方向。

浮标的原理主要包括浮力原理、稳定性原理和导航原理。

首先,浮标的原理之一是浮力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
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标利用这个原理,通过设计合理的形状和材料,使得浮标在水中能够产生足够的浮力,从而能够浮在水面上并保持稳定。

浮标通常由浮筒、桅杆、标志牌等部件组成,其中浮筒起到支撑和浮力作用,确保浮标能够浮在水面上,不被水淹没。

其次,浮标的原理还涉及到稳定性原理。

为了确保浮标在水中不被风浪推倒或
翻转,设计者通常会在浮标的底部设置重物,或者通过调整浮标的重心位置来提高其稳定性。

此外,浮标的形状和结构也会影响其在水中的稳定性,例如一些浮标会采用球形或者圆柱形设计,以减少受到风浪作用时的倾斜和摇晃。

最后,浮标的原理还涉及到导航原理。

浮标通常会在其标志牌上标注有关航行
的信息,比如水道的方向、水深、危险区域等。

船只和航空器可以通过观察浮标的标志牌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航行方向,从而安全地进行航行。

同时,浮标的颜色、形状和灯光等也会被用来作为导航标志,帮助船只和航空器进行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导航。

总的来说,浮标的原理主要包括浮力原理、稳定性原理和导航原理。

通过合理
设计浮标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确保浮标在水域中起到良好的导航和标志作用,为船只和航空器的安全航行提供重要的帮助。

浅析跳汰机的浮标形状与排矸方式

浅析跳汰机的浮标形状与排矸方式
2004 年第 4 期
煤炭工程
设计技 术
浅析跳汰机的浮标形状与排矸方式
周亚良
( 中 煤国际工程集团 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1)
摘 要: 跳汰机的排料形式和浮标形状是影响跳汰机排料的重要因素, 文章就这两部分的
构造形状和位置对跳汰机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简单了分析,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跳汰机; 浮标; 排矸
这种浮标的体积比较大, 断面是流线形的一个 柱体, 顶部和底部也均为流浅形, 高约 400mm, 国 外一些跳汰机就使用这种浮标, 在工作时是浸入式 的, 其理想工作状态是刚刚全部浸入床层, 浮标在 工作状态时顶部没有煤或少量的 煤堆积在它的上 部。它 的工 作原 理和 埋入 式 梭形 浮标 不同 , 其 浮
国外一些跳汰机采用上部漏斗仓式排料, 在混 煤或末煤跳汰机上使用, 见图 3, 它靠液压系统上 下移动仓斗控制排料多少, 这既避免了卡矸又使排 矸均匀, 但其液压系统较为复杂。
图2
这二种闸门大部分使用旋转叶轮, 其区别是: 1) 上部式: 图 1 中所示排矸叶轮沿整个筛面 布置排料轮, 叶轮较小, 但比较长, 布置在紧靠筛 板的下边, 称为上部式。 2) 下 部式: 它 的排料轮 在下部 漏斗 收口处, 叶轮有条件做的短而粗, 称之为下部式。 22 浅 析 这两种闸门相比, 当排料粒度越大时, 叶轮在 转动排料时越容易卡矸, 这种叶轮在适应大粒级分 选时, 下部式优于上部式排矸, 因其叶轮室可以做 大。但下部式排矸有一个明显的缺点: 延排矸道长 度, 其排料不均, 二边排的慢, 中间排的快, 和放 仓的道理一样, 如图 2 箭头所示, 尤其大排矸时, 停机后观察排矸道上部床层, 中间会出现明显下凹 现象, 而上部式排矸却没有这种现象。

基于低功耗浮标的海洋数据传感采集系统术

基于低功耗浮标的海洋数据传感采集系统术

wi r e l e s s mo d u l e ,S D c a r d a s s t o r a g e me d i u m a n d s e v e r a l s e n s o r s s u c h a s t h e s e n s o r s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h u mi d i t y ,i l l u mi n o me t e r ,
t r a n s mi s s i o n w e r e b e e n r e a l i z e d. F h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t e s t s h o w e d t h a t , t h e d a t a f r o m t h e s y s t e m c o u l d b e t r a n s mi t t e d t o s h o r e s t a t i o n
自升 降 式பைடு நூலகம்浮 标 控 制 系 统 , 以 获 取 水 下 不 同 深 度 的 环 境 数 据 , 具 有 很 好 的 安 全 性 和 隐 蔽 性 。 系 统 以
MS P 4 3 0处 理 器 为 核 心 , 以S i 4 4 3 2为 无 线 收 发 模 块 , 结合 温 湿度 、 光照 、 加速度 、 倾 角、 C T D、 溶 解 氧 传 感
i n r e l i a b i l i t y,wh i c h c o u l d me e t t he r e qu i r e me n t o f t he d e s i g n.
K e y wo r d s: s e l f — l i t f i n g} mo y; MS P 4 3 0; S i 4 4 3 2; d a t a c o l l e c t i o n

一种泥沙、水质监测浮标[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泥沙、水质监测浮标[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泥沙、水质监测浮标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万亮婷,徐永田,刘愿英
申请号:CN200620136376.6
申请日:20061215
公开号:CN200986558Y
公开日:
200712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沙、水质监测浮标。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浮标的高度不能随水位的升降而自动定位升降,在水位上升时浮标会部分或全部下沉,水位下降时浮标会发生倾斜、移位甚至翻倒的不足之处。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封闭的浮体、与浮体相联接的配重、浮体外侧均布的支杆、支杆端部的滑轮和固定钢索,在浮体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卷扬机和距离感应开关,所述固定钢索的上部绕设于卷扬机上;浮体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浮子,该浮子的上部设置有连杆,连杆上部铰接有开关杆,该开关杆活动架设于通孔的边缘,其端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开关触片,该开关触片设置于距离感应开关的中部。

申请人:毛建昌
地址: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国籍:CN
代理机构: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秦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技术10种浮子液位计的结构图,看看你都认全了吗

技术10种浮子液位计的结构图,看看你都认全了吗

技术10种浮子液位计的结构图,看看你都认全了吗浮子液位计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仪器,是利用浮力中恒浮力原理工作的,通过漂浮在液面上的浮子来实现测量。

产品具有性能稳定、使用灵活、可靠性高、维护简便等优点。

今天小七主要来介绍一下浮子液位计的结构形式,希望可以帮助广大七友们更好的了解和应用该类液位计。

1.平衡式利用滑轮和索具将一个处于容器外部的平衡力,如配重或发条,与处于容器内部的浮子连接起来。

当浮子随液面做上下运动时带动索具、滑轮或配重或发条一起运动,通过检测这种运动中的位移或转动来在容器外部读取液位。

浮标液位计这类液位计在大型储罐上应用较多,常见有:浮标液位计、钢带液位计等。

2.杠杆式设置一个杠杆并将支点设置在容器壁上,将浮子固定在杠杆位于容器内侧的一端,当浮子随液面做上下运动时带动杠杆位于容器外的另一端运动,或者带动支点转动,通过检测这种运动中的位移或转角可以容器外部读取液位。

这类液位计由于其结构特性导致抗外力能力较强和具有高可靠性,所以常用在移动容器上或制作成液位开关。

常见有:船用液位计、浮球开关等。

浮球开关3.连杆式在浮球上部设一连杆,当浮球上下运动时带动连杆同步上下运动,并在连杆上端读出液位。

这类液位计适用于液面低于人员操作高度(如地下水池)的液位测量。

4.导杆式将浮子做成环形套在一根导杆上,浮子随液位变化沿导杆做上下运动。

在浮子内部置一永久磁性物体,同时在导杆内部设置磁敏元件,由磁敏元件检出浮子位置并转为与其相对应的代表液位高低的电信号输出。

这类液位计在容器内介质存在剧烈运动时表现较好,在仅需远传信号不需要现场液位标尺式指示的时候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同时是目前在命名上采用“浮子液位计”较多的类型。

5.连通管式在容器外侧设一垂直管道,上下通过管道与容器相连,根据连通管原理当容器内存有液体时,液体会进入垂直管道,并与容器内的液面等高。

这时在管道内置一浮子,则浮子的位置可以反映容器内液面。

这类液位计由于浮子设置在容器外面,不受容器内液体水平移动的影响。

自动钓鱼漂原理

自动钓鱼漂原理

自动钓鱼漂原理
自动钓鱼漂是一种钓鱼工具,它能够在不需要钓鱼者手动操作
的情况下完成鱼漂的升降,帮助钓鱼者更加方便地进行钓鱼活动。

那么,自动钓鱼漂的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自动钓鱼漂的原理是基于浮力和重力的平衡。

自动钓鱼
漂内部通常会装有一定重量的铅坠,这样可以使得鱼漂在水中能够
保持平衡。

当鱼儿咬钩时,钓线会受到牵拉,鱼漂会受到一定的浮
力作用,从而上浮。

而当鱼儿松口或者脱钩时,鱼漂会受到重力作
用下沉,这样就可以提醒钓鱼者有鱼上钩了。

其次,自动钓鱼漂还利用了弹簧的原理。

在自动钓鱼漂的设计中,通常会设置一个弹簧装置,当鱼儿咬钩时,弹簧会被拉伸,当
鱼儿松口或者脱钩时,弹簧会释放出来,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鱼漂
的上浮和下沉来得知鱼儿的情况。

此外,自动钓鱼漂还可以利用水中的液压原理。

在一些高级的
自动钓鱼漂中,会设置有液压装置,当鱼儿咬钩时,液压装置会受
到一定的压力,从而触发信号灯或者发出声音,提醒钓鱼者有鱼上
钩了。

最后,自动钓鱼漂的原理还可以利用电子感应技术。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一些自动钓鱼漂还会设置有电子感应装置,当鱼儿咬钩时,感应装置会接收到信号,从而触发报警装置,提醒钓鱼者有鱼上钩了。

综上所述,自动钓鱼漂的原理主要是基于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弹簧原理、液压原理以及电子感应技术。

这些原理的运用使得自动钓鱼漂成为一种方便实用的钓鱼工具,极大地提高了钓鱼的效率和乐趣。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argo浮标的工作原理

argo浮标的工作原理

Argo浮标的工作原理1. 引言Argo浮标是一种用于监测全球海洋和大气变化的自动浮标系统。

它由一系列浮标组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收集海洋和大气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回地面站点。

Argo浮标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浮标的漂浮和下潜,以及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

2. 浮标的漂浮和下潜Argo浮标包括一个浮标主体和一个浮标球astounding-barrier。

浮标主体通常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浮力和耐腐蚀性能。

浮标球则是一个空心球体,通过一个绳子连接到浮标主体上。

浮标的漂浮和下潜是通过控制浮标球的空气压力来实现的。

当浮标需要漂浮时,浮标球内部的空气压力与周围水体的压力相平衡,使得浮标浮在水面上。

当浮标需要下潜时,浮标球内部的空气压力被增加,使得浮标重于水体,并向下沉入海洋中。

浮标的漂浮和下潜是通过一个电动机和一个压力传感器来控制的。

电动机控制浮标球内部的空气压力,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浮标球内部的压力变化。

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电动机可以调整浮标球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浮标的漂浮和下潜。

3. 数据采集和传输Argo浮标系统通过一系列传感器来采集海洋和大气数据。

这些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盐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安装在浮标主体上,可以测量海洋和大气的各种参数。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海洋和大气的温度,盐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海洋的盐度,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海洋的压力,光学传感器用于测量海洋的光照强度。

这些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到浮标主体上的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滤波、校准和校验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存储则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浮标主体的存储器中,以备后续传输。

数据传输是Argo浮标系统的关键部分。

浮标主体上配备了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回地面站点。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卫星通信、海底电缆或近岸无线网络等方式进行。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检定及故障探析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检定及故障探析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检定及故障探析摘要:浮标式氧气吸入器主要用于医疗单位抢救病人作氧气吸入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是风险较高的医疗器械,因此被列为国家强检项目。

基于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医院必须根据相关的检定规程,对浮标式氧气吸入器进行检定,同时,还要对其常见故障进行探究与维修,以保证其质量。

关键词: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检定故障1、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组成与类别浮标式氧气吸入器主要有五部分组成,分别是氧气压力表、减压器、流量器、潮化瓶与呼吸导管。

现在的医院里主要提供有两种吸氧方式:氧气瓶吸氧与墙壁管道吸氧。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也有两种,分别是带氧气表减压器与流量潮化瓶、仅带流量计潮化瓶。

2、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工作原理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其工作原理为:高压氧气瓶中的氧源,在经过减压器对其施加的减压作用后,原本的高压氧气转变为了低压氧气,然后流量计再对其予以流量调控,最后按照恒定的流量值经输出接嘴输出,具体见下图:3、检定前的准备工作3.1环境要求进行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检定,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进行:①温度为20±5℃;②进行检定的工作台必须没有油脂污染,检定现场不允许有明火出现;③检定仪在检定环境下,静置须≥0.5小时才可进行工作。

3.2配合检定工作的必需设备①氧气瓶1个,其压力需≥10mpa;②氧流量计检定仪1台;③双表头减压器1个;④三通管1根;⑤直径为8cm的加强管3根,约长3m;⑥截管刀1把;⑦箍子6个[1]。

4、检定内容根据《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检定规程》的要求,对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进行检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检查外观;②检查工作压力;③检查密封性;④检测安全阀排气压力;⑤检测潮气瓶的耐压强度;⑥检定氧压表;⑦检定流量计;⑧检定基本误差。

5、检定过程在进行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检定中,若是采用氧气瓶供氧,首先对氧气表进行检定,以保证检定安全。

5.1安全阀排气压的检查先于吸入器低压输口处接上普通压力表,再通过调节安全阀体上压力以实现对调节螺丝的调节,然后把低压部分的压力渐渐调高,待普通压力表指示气压在正常范围内时,安全阀会自动排气,检查完成后要把低压部分压力渐渐调低到正常压力的范围内,约为0.2~0.3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受到了世界各沿 海国家、大气科学家的青睐,被誉为“海 洋观测手段的一场革命”,实现了长期、 自动、实时和连续获取大范围、深层海洋 资料的能力,可从根本上弥补目前天气预 报中对海洋内部信息缺少了解的局面,从 而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确度。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資料來源:施學銘提供。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线式
CTD—Conductance
电导,Temperature 温度,Depth深度 利用温盐深仪(CTD) 进行垂直采样及测量 海水温度,盐度,深度. 盐度是利用测量海水 的导电度推知. 深度是利用水压大小 推知.
資料來源:施學銘提供。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平台
连续观测 同步观测 辅助观测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结语

海洋调查与观测是一项辛苦的工作。
海洋调查与观测对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具要 异常重要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苦力活。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度的海流、温度、盐度等。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1.3 立体化海洋调查

海洋遥感获得大面积同步资料,开创了空间海洋
学时代
遥感是用来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的一起放 在观测目标之外的某一位置,远距离接收研究对象的各种 信息,遥感仪器必须依赖于辐射(光、热)或微波等把研
究区域的有用信息传递到观测仪器。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深潜器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7000米载人潜水器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被测对象:系统工作对象 传感器 系统的硬件 平台 施测方法 系统的软件 数据信息处理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被测对象



基本稳定的 缓慢变化的 变化的 迅变的 瞬变的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传感器


获取各海洋数据信息的仪器和装置 点式的 线式的 面式的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点式

早年采取海水样本多使用 南森瓶(Nansen Bottle), 其装备除了容水瓶可采水 外,还附有『颠倒温度计』 可测量水温.当南森瓶到 达设定的深度并取得海水 后,只要沿著挂南森瓶的 钢丝打下信锤,使瓶子倒 转,温度计测得的水温刻 度就会固定下来,不会因 往上回收南森瓶时水温升 高而改变,如此便能测得 现场的水温.

固定式 活动式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施测方法

随机方法 定点方法 大面观测 断面观测 连续观测 辅助观测 自动遥测浮标站 轨道扫描方法 海洋立体化观测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海洋水文观测的分类
临时观测站

海滨观测
单要素观测站 综合性观测站 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

海上观测
第一章 绪论
本课程的内容、地位、作用、特 点及海洋调查发展历史。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1.3 立体化海洋调查


无人浮标站的使用取得全天候的连续资料
固定浮标是用锚将观测浮标固定在一定的海域内,
用水上、水下仪器监视天气的变化和水体内温度、
盐度、海流及水面波浪的变化。

自动升降浮标,可以在水内自动升降测量不同深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设置在海上的卫星遥感浮标
回收温盐深探测仪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ARGO”计划
App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ARGO计划是由美国等国家大气、海洋科学家推出的一个全 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 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盐度剖面资料,以提高气候预报的 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如飓风、龙卷 风、台风、冰暴、洪水和干旱等)给人类造成的威胁。 ARGO是英文“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的缩写,通俗 称“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 ARGO计划构想用3年至4年 时间(2000年-2003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 个卫星跟踪浮标,总计为3000个,组成一个庞大的ARGO全 球海洋观测网。一种称为自律式的拉格朗日环流剖面观测 浮标将担当此重任。它的设计寿命为4年至5年,最大测量 深度为2000米,会每隔10天至14天自动发送一组剖面实时 观测数据,每年可提供多达10万个剖面的海水温度和盐度 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