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一次风量热态调平试验方法
锅炉热平衡试验方法

五、试验报告
锅炉热平衡试验技术报告内容与所做的工作的 特点和内容有关。其编写程序一般包括: (1)试验的目的与方法; (2)锅炉设备的结构特性与运行情况; (3)测量方法与试验工作的特点; (4)试验结果及分析; (5)结论与建议; (6)数据综合表及线图; (7)测量技术及仪表的说明附件; (8)其他附件。
q2 5, q3 0, q4 3, q5 0.5, q6 2
,求锅炉效率; (4)若锅炉蒸发量为1000t/h,给水焓为1000kJ/kg,过热蒸汽焓 为4000 kJ/kg,忽略再热,锅炉排污率为2%,汽包压力下的饱和 水焓为1400kJ/kg,干饱和蒸汽焓为2000 kJ/kg,求该锅炉每小时 的燃料消耗量B和Bj; (5)求该锅炉机组的标准煤耗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某燃料特性如下: Car=50%, Har=3%, Oar=4% , Nar=1%, Sar=2%, Mar=10%, Aar=30%,Vdaf=18.34%, Qnet.p.ar=21871.8kJ/kg, Kkm=1.65, Mad=1.13%, Marmax=8%, DT=1341℃,ST=1484℃, FT=1504℃ 试求:(1)判断该煤种为何种煤; (2)燃料的折算灰分成分; (3)若
第三章第六节
锅炉热平衡试验方法
一、热平衡试验的目的
(1)确定锅炉效率; (2)确定锅炉的各项热损失; (3)确定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各项经济指标, 制 定合理的运行操作守则。
二、热平衡试验的要求
磨煤机一次风调平试验研究

磨煤机一次风调平试验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206摘要:一次风调平试验是火电厂经常进行的试验,该试验通过调整各粉管的通风量,从而达到控制各粉管煤粉浓度的目的,是保证锅炉良好燃烧的基础。
关键词:一次风调平;试验在正压直吹制粉系统中,携带煤粉进入炉膛的高速气流称为一次风,提供一次风的风机,被称为一次风机。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冷一次风系统,即通过风机的介质是冷空气。
相比于热一次风系统(通过风机的是热空气),冷一次风系统的风机工作条件大大改善,而且,冷空气密度大,比体积小,风机效率提高明显,可有效降低厂用电。
一次风除了输送煤粉,还有干燥煤粉的作用。
部分一次风通过空预器加热,变成热一次风,热一次风的温度可达300℃,能有效干燥所携带的煤粉。
一次风系统的流程是:一次风机送出的气流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空预器预热后供给磨煤机热风母管;另一路不经过预热供给磨煤机冷风母管。
每台磨煤机分别从热风母管和冷风母管引出一路,经过冷热风调节挡板后,进入混合器混合为磨煤机入口一次风。
正常运行时,磨煤机入口风量和出口温度就是通过冷热风挡板调整的。
煤在磨煤机内磨制合格后,会由一次风吹出,携带煤粉的一次风通过与燃烧器相连的输送管道,进入炉膛燃烧[1]。
1.一次风对炉膛燃烧的影响在电站锅炉中,一次风管道都是分层并列布置。
由于一次风管道的长短、弯曲不一,走向和位置不同,即使同一层的一次风管道,长度及爬升坡度亦相差很大,因而造成各支管的总阻力系数不相等,这样就会导致各一次风管道中风粉混合物流速和浓度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如下情况出现[2]:1)当某粉管一次风量偏小时,容易堵管,有时还会出现回火现象。
该气流因刚性差会被相邻射流吹扫产生偏斜,其对角射流也会因射流相互吹扫而偏转,从而冲刷墙壁、磨损水冷壁,影响稳定燃烧。
2)同理,当某粉管一次风量偏大时,会使煤粉温度提升缓慢,推迟着火,严重时会将火焰吹灭;此外还会造成气流偏斜,影响锅炉安全运行。
现代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法_讲义_20150916

中储式系统调整内容: 风管风量平衡; 煤粉细度; 系统通风量; 钢球装载量;
磨出口温度(如果需要)。
深圳妈湾电厂磨煤机出力试验
锅炉: 哈尔滨锅炉厂1025 t/h锅炉。 磨煤机: 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配6台RP783型碗式 中速磨煤机;磨煤机设计最大出力30t/h。 磨煤机风温风量控制方式:
2015/9/16 10
锅炉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的目的——寻找最佳运行方式: 锅炉运行参数正常; 氧量偏差较小; 汽温偏差较小; 减缓受热面超温倾向; 减缓炉内结渣倾向; 减缓炉内高温腐蚀倾向; 降低NOx排放浓度; 提高运行经济性。
锅炉燃烧调整
锅炉燃烧调整工况设计要点: (1)调什么
即如何确定调整因素,由燃烧系统决定。 (2)怎么调
• 流体密度 ρ = 1.293× 273 × P kg/m3 273 + t 101325
风量标定
• 整理后测速管测得质量流量
F = 3.6 × A × kd × 2 ρ∆P = k × ∆P × 273 × P
t/h
273 + t 101325
• 流量测量装置测得质量流量
F = C × ∆ P × 273 × P t/h
现代煤粉锅炉: 运行方式是自动方式; 被调因素函数关系由热 控确定; 修改调节方式; 提供连续函数、数组。
2015/9/16 1
现代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目的
两个提高,两个降低: 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 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 降低辅机功耗; 降低污染物排放。 提供最佳运行方式。
现代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目的
义,再确定修改的内容。
目录
前言 调整内容 风量标定 制粉系统调整 燃烧调整 测点和测试方法 煤和配煤掺烧 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锅炉一次风风量标定与调平试验措施

沧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1#锅炉一次风风量标定与调平试验措施批准:审核:会签:编制:郭磊技术支持部2012年05月25日1 试验目的通过冷态一次风风量标定与调平试验为锅炉热态运行提供必要的参数依据,有利于锅炉投运后稳定燃烧和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
2 试验依据本次试验的标准和计算参照以下文件及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GB 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 试验内容及方法3.1 试验内容3.1.1一次风速校核试验,检查在线监测一次风速装置的准确性。
3.1.1磨煤机入口风量校核试验,检查在线检测风量装置的准确性。
3.2 试验方法3.2.1一次风调平试验开启吸、送风机,维持炉膛负压在-50Pa左右,各二次风门全关,各一次风管风门全开,改变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度分别为:80%、 90%,用皮托管测量各一次风管内的动压值,通过调节一次风挡板开度实现同层一次风风速的调平,记录一次风挡板开度。
3.2.2 磨煤机入口风量标定开启吸、送风机,维持炉膛负压在-50Pa左右,各二次风门全关,各一次风管风门全开,改变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度分别为:80%、 90%,用皮托管测量各磨煤机入口处风道内的动压值,同时记录表盘上各磨煤机入口风量。
通过计算得出各磨煤机入口处的实测风量值,并与表盘风量进行比较,得出各磨煤机入口风量的标定系数。
标定系数取两个工况的平均系数。
4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及要求4.1 锅炉动力(吸风机、送风机等)试验完毕,动力档板指示正确,操作灵活。
根据试验现场的运行需要保持吸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的正常运行。
4.2消除锅炉烟、风及制粉系统泄漏,所有的人孔门、手孔门关闭严密;冷灰斗水封投入运行。
4.3 一次风管道测点处及磨煤机入口风量测点处位置较高,应搭设便于测量并且符合安全标准的脚手架。
4.4为保证试验时有足够的照明,对照明不足的地方应安装临时照明。
4.5一次风门应指示正确、调整灵活。
4.6试验前应开启吸风机、一次风机,对管道进行吹扫2~3小时。
燃煤锅炉热平衡测定方案解析

燃煤锅炉热平衡测定方案一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燃煤锅炉热效率,初步掌握其方法,对锅炉运行工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 实验原理锅炉热效率可用热平衡实验方法测定,测定方法有正平衡和反平衡实验两种,实验必须在锅炉稳定工况下进行。
1 正平衡法正平衡按式(1-1)进行,锅炉热效率即有效利用热量占燃料带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数:%10011⨯==rgl Q Q q η (1-1) 有效利用热量1Q 按下式计算:BQ Q gl =1 kJ/kg (1-2)式中 gl Q ——锅炉每小时有效吸热量,kJ/h ;B —— 每小时燃料消耗量,kg/h 。
蒸汽锅炉每小时有效吸热量 gl Q 按下式计算:3310)(10)(⨯-+⨯-=gs ps ps gs q gl i i D i i D Q kJ/h (1-3)式中D ——锅炉蒸发量,t/h ;q i —— 蒸汽焓,kJ/kg ; gs i —— 锅炉给水焓,kJ/kg ;ps i —— 排污水焓,即锅炉压力下的饱和水焓,kJ/kg ; ps D ——锅炉排污水量,t/h ;由于供热锅炉都是定期排污,为简化测试工作,在热平衡测试期间,可不进行排污。
当锅炉生产饱和蒸汽时,蒸汽干度一般都小于1,湿蒸汽的焓可按下式计算: 100rWi i g -''= kJ/kg (1-4) 式中 i ''——干饱和蒸汽的焓,kJ/kg ; r ——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W ——蒸汽湿度,%。
供热锅炉生产的饱和蒸汽通常有1~5%的湿度。
热水锅炉每小时吸收热量gl Q 按下式计算:31210)(⨯-=i i G Q gl kJ/h (1-5) 式中 G ——热水锅炉每小时加热水量,t/h ;1i 、2i ——热水锅炉进水和出水焓,kJ/kg 。
供热锅炉常采用正平衡法测定热效率,因为只要测定燃料消耗量、燃料应用基地位发热量、锅炉蒸发量、压力和温度即可算出热效率。
2 反平衡法正平衡法只能求得锅炉的热效率,不可能借以分析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原因,因此需要测出锅炉的各项热损失,用(1-6)式计算锅炉的热效率,称反平衡法。
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方法

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方法介绍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是一种测试锅炉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各部分的热平衡情况的方法。
通过该实验可以评估锅炉的工作效率、热损失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锅炉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目的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的目的是: 1. 评估锅炉的热平衡情况; 2. 分析热损失情况,找出可能的问题; 3. 为锅炉的调整和维护提供依据。
实验步骤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的步骤如下:1. 试验准备•准备好必要的试验设备,如温度计、热工仪表等;•清洁锅炉的内外部,确保无阻塞和漏风现象;•确定试验参数和记录格式。
2. 开始试验•启动锅炉,并调整锅炉运行至正常工作状态;•记录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进出口温度、流量、压力等。
3. 测量热量损失•用热工仪表测量各部分的热量损失情况,包括锅炉本体、烟气、水冷壁等;•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各部分的热损失百分比,并进行比较分析。
4. 分析问题和改进措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是否存在过高的热损失或不均衡的热分布等;•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如增加保温材料、改善烟气排放等。
5. 结果总结与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结果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和结论等内容。
注意事项在进行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如防止燃气泄漏、高温烫伤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人身和设备损伤。
2. 数据准确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仪器进行测量;•实验数据的记录应详细和准确,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3. 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应保持稳定,避免干扰实验结果;•适当调整锅炉的运行参数,以满足实验的需要。
4.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改进措施;•避免片面解读数据,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分析。
实验效果与应用通过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可以评估锅炉的热平衡情况,分析热损失情况,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火电厂煤粉管道一次风调平效果分析

火电厂煤粉管道一次风调平效果分析摘要:本文针对陕西北元化工集团热电分公司№3锅炉安装了西安科瑞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的风粉在线监测系统后,打破传统的由电力科研单位通过靠背式动压测定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粉动压差,计算出煤粉气流流速和一次风量,根据结果调整磨煤机可调缩孔。
根据风粉在线数据自己进行热态一次风调平,为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煤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锅炉;煤粉管道;一次风调平;燃烧调整;飞灰含碳量;炉渣可燃物前言锅炉燃烧调整:保证燃烧的稳定性,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同时使炉膛热负荷分配均匀,减少热偏差,保证锅炉运行各参数正常;保持燃料着火距离适中,火焰稳定且均匀的充满燃烧室,不直接冲刷水冷壁;保证各受热面管壁不超温;防止锅炉结渣和堵灰。
为了提高燃烧的经济性,稳定性,消除热偏差,防止锅炉结焦,金属材料过热等,必须进行燃烧调整。
而一次风调平通过调整可调缩孔,使每台磨煤机的各根一次风管的一次风速基本一致,偏差值靠近5%以内,从而保证进入炉膛的一次风口风速基本相同,使进入炉内的气流不偏斜,炉内空气动力场充满度好。
使锅炉燃烧工况良好,提高燃烧安全性和经济性,降低发电煤耗。
一.锅炉及制粉系统概况:锅炉由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4*480T/H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型布置、单汽包室内布置、紧身封闭、四角切圆燃烧、固态排渣的电站锅炉,锅炉燃用烟煤,采用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四角切向布置百叶窗式水平浓淡燃烧器,假想切圆为Ф513.3的火焰中心进行燃烧。
本锅炉磨煤机是由上海重型机器厂生产的HP碗式磨煤机,静态分离器。
因煤粉细度粗将№3锅炉技改为动态分离器,安装了西安科瑞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的风粉在线系统。
二、热一次风调平方法:热态一次风粗调平:在锅炉小负荷运行后,保持稳定运行,根据浓度在线显示数据,在保证同台磨煤机一次风速差值在5%左右,对各磨煤机可调缩孔进行调整,使同台磨煤机四根煤粉管道煤粉浓度基本相同。
热态一次风细调平:在锅炉额定负荷运行后,保持稳定运行,根据浓度在线显示数据,在保证同台磨煤机一次风速差值在5%内,对各磨煤机可调缩孔进行微调,使同台磨煤机四根煤粉管道煤粉浓度基本相同。
锅炉一次风调平试验方案

锅炉一次风调平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
1.1、通过一次风调平试验,使锅炉各一次风管风速接近,以使锅炉炉膛在运行中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工况。
1.2、检查各一次风管是否畅通,
1.3、检查烟风系统各风门的动作情况,开关方向是否正确,
1.4、检查各风压表指示是否正确,
2、试验方法
在一次风管上开测量孔,采用粉尘测量仪进行调平,每层四根风管为一组,维持风速29m/s,逐层进行调平。
3、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3.1、吸、送风机具备随时启动条件,
3.2、烟风系统所有风门挡板开关灵活、到位,
3.3、8根一次风管风门必须开关到位,
3.4、准备好必要的脚手架和平台,
4、测点位置的选择
测量截面应选择在与挡板、弯头等阻力件有一定距离的直管段上,锅炉一次风管Ф273×9,要保证测点前1-1.5m,测点后0.5-1m无阻力件的直管段。
测点直接在管上开孔,采用粉尘测量仪进行测速,测点开孔的大小、方向要尽量保持一致。
5、试验步骤
5.1、关闭两台磨煤机总风门,将制粉系统隔绝,
5.2、关闭给粉机下粉挡板,
5.3、全开各粉管一次风门,
5.4、启动吸、送风机,维持炉膛负压30pa-40pa,
5.5、调整送风机挡板、二次风挡板,根据仪器使一次风接近29m/s,
5.6、详细记录数据
6、试验注意事项
6.1、注意观察吸、送风机电流,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
6.2、在调整测量过程中,注意炉膛负压要保证在30pa-40pa,
6.3、做好平衡状态下各一次风门开度标记,
6.4、测量中发现一次风管风速异常要查明原因,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27.100CSEE CCS F 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T/CSEE XXXX-YYYY燃煤锅炉一次风量热态调平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leveling the hot primary air volume of coal fired boiler(征求意见稿)T/CSEE(/Z) XXXX-YYYY ICS 27.100CCS F 22 CSEE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指导性技术文件T/CSEE/Z XXXX-YYYY燃煤锅炉一次风量热态调平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leveling the hot primary air volume of coal fired boiler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目次前言................................................................................. I I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煤粉细度 pulverized coal-fineness (1)3.2一次风 primary air (2)3.3可调缩孔 adjustable orifice (2)3.4靠背管 backrest tube (2)3.5动压 dynamic pressure (2)3.6煤粉浓度 pulverized coal concentration (2)3.7一次风量调平 primary air leveling (2)4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3)5 风量测量测孔布置方法 (3)5.1测孔布置 (3)5.2动压测量 (3)5.3对数—线性法求平均流速 (3)5.4对数—契比雪夫法求平均流速 (3)6风量测量装置选取方法 (3)6.1风量测量装置 (3)6.2测速管直径 (4)7煤粉取样方法 (4)7.1煤粉取样装置的选取方法 (5)7.2煤粉取样测孔布置方法 (5)8风量热态调平试验方法 (4)8.1风量热态调平试验方法 (5)8.2试验相关计算方法 (5)附录A (规范性附录)标准型皮托管 (8)附录B (规范性附录)非标准型测速管 (11)附录C (规范性附录)煤粉等速取样管及系统 (12)索引 (14)编制说明 (15)前言本标准按照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的管理办法要求,依据GB/T 1.1—2009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以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为基础,主要针对国内燃煤锅炉一次风量热态调平试验编制。
标准规定了燃煤锅炉热态下开展一次风量调平试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规定了适用范围(见1);——提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明确了本标准适用的术语和定义(见3.1~3.7);——提出了开展热态调平试验的条件(见4);——规定了风量测量测孔布置方法(见5);——规定了风量测量装置选取方法(见6);——规定了煤粉取样方法(见7);——规定了风量热态调平试验方法(见8);——规定了试验结果误差分析(见10)。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标准专业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电力技术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英、蔡铭、张世红、章亚林、钟用禄、刘发圣、柳宏刚、陈文、杨培军、徐锐、刘定坡、陈林国、毛晓飞、周平、夏永俊、李阳、李海山、熊体华、晏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执行办公室。
燃煤锅炉一次风量热态调平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火力燃煤发电厂锅炉一次风量调平试验、锅炉燃烧调整试验以及以研究为目的的一次风量测量设备与煤粉取样设备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10184—2015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 567.5 煤粉细度的测定ISO 3966-2008 封闭管道中液体流量测量.用皮托静压管的速度面积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煤粉细度 pulverized coal-fineness煤粉细度表示一定粒级的煤粉含量的百分比,用煤粉在筛孔尺寸为x μm 筛子上筛后剩余量的百分比Rx (%)来表示。
煤粉细度R x 和煤粉粒度x 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煤粉中颗粒的分布规律,它可以用Rosin-Rammler 方程来表示:100n bx x R e -=(1) 式中:Rx ——煤粉细度,%;b ——反映煤粉粗细程度的常数;x ——颗粒尺寸,μm ;n ——煤粉的均匀性指数,反映煤粉粒径分布的指数,取决于制粉设备的形式。
对式(1)两边取双对数得到: 100lgln lg lg xb n x R =+ (2) 根据式(2)可以绘制煤粉细度和煤粉粒径之间的双对数坐标关系图。
不同粒径下的煤粉细度在此坐标图上应满足直线关系。
根据式(2)可以导出煤粉均匀性指数的计算式:1212100100lg lnlg ln lg x x R R n x x -= (3)3.2一次风 primary air输送煤粉进入燃烧器的煤粉和空气(或烟气—空气)的混合物。
3.3可调缩孔 adjustable orifice可调缩孔用于燃煤锅炉的送粉管道,调节管道内的流体的阻力,以保证磨煤机出口各粉管间阻力的平衡。
3.4靠背管 backrest tube靠背管是测量气流动压以确定气流速度的一种管状装置,靠背管测量管道风速,经过换算来确定流量。
3.5动压 dynamic pressure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速度所产生的压力称为动压,动压等于气流总压与静压之差。
3.6煤粉浓度 pulverized coal concentration煤粉浓度指每千克空气中含煤粉重量的多少,它表示的是一次风中煤粉所占的重量份额。
3.7一次风量调平 primary air leveling一次风量调平指通过动压测定管测定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粉动压,计算出煤粉气流流速、一次风量和风速偏差结果,根据结果调整磨煤机出口可调缩孔,使磨煤机出口各粉管风粉混合速度达到均衡。
4试验应具备的条件4.1试验现场清理干净,便于走动。
4.2确保各粉管上可调缩孔均能正常使用(对于使用周期较长的应在检修期间解体检查其内部磨损及锈蚀情况),调整手轮安装到位且转动灵敏,刻度指示清晰准确,试验开始前完整记录一次各可调缩孔开度指示值。
4.3各粉管上测量风量及取粉样的测孔已按要求布置好。
4.4测量动压的靠背管需在检定周期内或冷态下用标准毕托管标定完毕,得出修正系数,并分别做好标记。
4.5制粉系统所有风门、挡板轴上应打码格线且灵活可调,就地开度指示与集控室仪表开度指示一致并与实际开度吻合。
4.6投用所有运转辅机监视仪表,并确认其指示正确。
数据采集系统有关画面应调好,采集点数据准确可靠,如风量、风压、负压等显示。
4.7投入各制粉系统的所有压力表、温度表、速度表,经校验并确认其指示正确。
4.8对于操作不方便的试验测点处,需搭好临时脚手架和临时平台,平台牢固,好用,并预先通过试验人员验收合格方可使用,测量处照明充足。
4.9试验要求试验磨煤机的负荷为80%以上进行,且试验前需至少稳定运行30min,试验过程中试验磨煤机各参数保持稳定。
4.10所有工作都必须符合安规要求。
5 风量测量测孔布置方法5.1测孔布置对于圆形管道,当风量测点上游直段L1≥10D(D为被测管道当量直径),下游直段L2≥3D,且其中无风门挡板等局部阻力的情况下,可以只开设一个测孔,而且可以采用事先经过标定的代表点的测量方法。
如不满足上述直段条件,需开设2~3个测孔(沿圆周均布)。
5.2动压测量在一个测孔上测量动压时,应进行插入和抽出两次的测量,同一测点上两次测量的动压波动不应超过±2%,否则该点应重新进行测量。
两次测量的动压进行算术平均后作为该点动压。
5.3对数—线性法求平均流速参见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8.2.3.5。
5.4对数—契比雪夫法求平均流速参见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8.2.3.6。
6风量测量装置选取方法6.1风量测量装置6.1.1测量清洁气流和含尘浓度小于0.05kg/kg的气流流量的测速管,ISO3966—1977推荐了三种形式的测速管,分别为AMCA型、NPL型和CETIAT型。
其结构见附录A所示。
此外常用的还有普朗特管、BS–Ⅲ型笛形管、BS–Ⅰ型靠背管、弯头式靠背管。
其结构见附录A和附录B。
6.1.2 测量含尘浓度大于0.1kg/kg的气流流量时,可以用BS–Ⅰ型或弯头式靠背式测速管,但其速度系数k需事先在纯空气下在被测管道内进行标定。
6.1.3 在用BS–Ⅰ型靠背式测速管进行含尘气流流量测量时,煤粉浓度对流量测量的影响可以参见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8.2.4.3或者DL/T 5145-2002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7.2.3。
即利用BS–Ⅰ型靠背式测速管所测定的压差及它的流量系数进行流速计算,其气流密度按含粉气流的密度进行计算。
6.2测速管直径测速管的直径应按d≤0.02D选用,测量含尘浓度大于0.1kg/kg的气流流量时,为防止测试过程中发生堵塞,测速管的直径d应≥10。
式中D为被测管当量内径,d为测速管直径。
7煤粉取样方法7.1煤粉取样装置的选取方法7.1.1 煤粉等速取样管有平头式和弯头式,见附录C中图C.1、图C.2,它们都是补偿式静压零位等速取样管。
平头式煤粉等速取样管外径为 25,取样孔为 8,弯头式煤粉等速取样管外径为 19,取样孔为 10。
平头式煤粉等速取样管单点取煤粉样多用于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一次风煤粉管道上,它们可以与密封管座相配进行煤粉取样,弯头式煤粉等速取样管单点取煤粉样多用于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出口的煤粉管道上进行煤粉取样。
7.1.2煤粉取样装置的系统简图见附录C中图C.3。
7.1.3 对于采用弯头式煤粉等速取样管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一次风煤粉管道上取煤粉样情况,可采用同一截面上多点等速取样装置(如:德国澳柯玛零压摆动式多点取样装置AKOMA2000)。
7.2煤粉取样测孔布置方法7.2.1 当采用平头式或弯管式煤粉等速取样管进行单点取煤粉样时,煤粉取样测孔的布置,应充分考虑煤粉管道的直管段长度和煤粉等速取样装置的操作空间要求,具体位置需现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