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比较PPT课件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比较PPT课件
术发展缺乏市场拉动的强大动力; • 专制统治者对科技发展的直接限制:科技的发
展必然带来独立的思想、社会的进步、政治的 改革创新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而统治者为 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对变革和创新总是充 满恐惧。
-
21
• 强调道德价值,反对“奇技淫巧”。
-
8
西方的科技探索道路
-
9
古希腊人的科学与理性
• 古希腊人的科技成就举世皆知。当时学 科的分工还不明确,希腊人将各种科学 知识统称为“哲学”他们在科学研究方 面的许多成就都是开创性的。那些著名 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们,实际上都是一个 个学科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德 谟克利特、欧几里德、阿基米德、泰勒 斯、希波克拉底、毕达哥拉斯。)
-
10
古罗马人的传承与发展
• 古罗马人的科学技术在继承了古希腊人成就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深入。在科技上,他们注 重实用工程和崇尚实用的精神。他们的科学成 就主要表现在:建筑规划、水利工程、农业技 术、原始机器制造等方面。
• 他们的技术工艺非常发达,但理性思辩的成果 却比较少。古罗马的这些文化特色同古希腊文 化恰好相互补充。
-
6
其பைடு நூலகம்成就
-
7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 注重实用性:注重实用是中国人传统的价值取 向。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没有用的东西是不 会有人去研究的。这和古希腊人探求纯粹的真 理的追求大相径庭。
• 强调整体观:西方科学注重分析,在研究某一 具体事物时,总能够把它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 分离出来,独立地加以研究和分析。而中国人 则重综合,喜欢从总体上去把握。
-
18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 探索
• 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_东方和西方的科学_美美与共_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有答案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_东方和西方的科学_美美与共_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有答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美美与共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本课话题——宽容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

让我们训练我们的灵魂,忠于客观真理,并处处留心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侧面。

对于不骄傲的、不采取盛气凌人的“西方态度”并知道自己最高思想来自东方的、无愧于自己的理想的科学家来说,尽管不一定会更有能力,但他将更富有个性,能更好地为真理服务,能更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也将是一个更高尚的人。

乔治·萨顿诚恳地告诫西方人要消除偏见,呼吁人们要正确处理东方与西方科学的关系,展现了一个科学家客观、公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放、宽容、谦逊的科学胸襟,见微知著、不囿于一时一地之见的忧患意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广陵公安分局曲江派出所民警陈力驾车行驶到市区维扬路一交叉路口,正等红灯时,突然感觉到车被外力推着向前行进。

“我停车一看,发现车后面一块被撞瘪了,后面的奥迪车女车主,赶紧下车道歉。

”陈力了解到,这位车主开车时分了神,陈力挥挥手说:“谁都有不小心的事情,你走吧,没事。

”奥迪女车主一脸意外,面带歉意离开了现场。

女民警的宽容和大度让奥迪车主很是感动。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2.开诚心,布大度。

——康有为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4.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憎.恨( ) 骇.人听闻( ) 热忱.( )盛气凌.人( ) 谦逊.( ) 糟粕( )( ) 酝酿.( ) 收敛.( ) 相得益彰.( ) 欺凌.( ) 便捷.( ) 悠.闲( ) 脂.肪( ) 气氛.( ) 笤.帚( ) 【答案】 zēnɡ hài chén línɡ xùn zāo pò niànɡ liǎn zhānɡ línɡ jié yōu zhī fēn tiáo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蔓⎩⎪⎨⎪⎧蔓.延( )顺蔓.摸瓜( ) (2)乘⎩⎪⎨⎪⎧上乘.( )史乘.( ) (3)壳⎩⎪⎨⎪⎧贝壳.( )地壳.( ) (4)予⎩⎪⎨⎪⎧赋予.( )予.取予求( ) 【答案】 (1)màn wàn (2)chénɡ shènɡ (3)ké qiào (4)yǔ yú2.语境辨析法(5)苹果中国官网悄.( )悄降低了iPhone 8G 版本的售价,不知道这次悄.( )然降价是什么原因,不过便宜了终归是好事。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此书为用至广……而习者盖寡。
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
为习之晚也!
——《徐光启集》
以徐统光治启者为故代步表自的封开,拒明绝士扩大大夫对外交多往数,士进大一夫步视扼西杀方了科中技国为跟“上奇世技 界潮主流张的学机习会西,方埋的下先了进中科国技落。后挨打的伏笔淫。巧”,拒绝接受。
心向学无耽于逸乐。
——张明富《“贾而好儒”并非徽商特色》
问题一:葛士巽经商之后,是如何使用这些财富的?其实质反映?
购田置地、修建祖庙、兴办学堂(没有用于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实质: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政府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问题二:作为徽商的葛士巽,是如何教养子弟的?其实质反映?
要求子弟读书以便走科举之路
第一次请孙悟空上天,封他为弼马温, 悟空:“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活活的羞杀人”。
第二次请他上天,给了他一个“齐天大圣”的空衔。他说:“强者为
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希望凭借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最终,作者让如来轻而易举地将他压在五指山下。
▲《西游记》剧照
维护封建等级社会的思想根深蒂固
达精神诉求;③思想:程朱理学日益僵化,缺乏活力; ⑤外部:西学东渐开阔人们的视野;
评价: 积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 是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构成中国 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的源头。
消极: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儒学的范畴。
手工业 根据83页历史纵横,总结明清时期手工业领域的新现象
背 景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杼
生产关系
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讲: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美美与共(教师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讲: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美美与共(教师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美美与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通过问题探讨,认识东西方文化科学交融的意义。

2.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3.感悟作者宽度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观。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1.走近作者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

生于比利时的根特。

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

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

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2.题目解读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和近东地区。

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经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合作探究1.文中“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探究:这句话直接说明美国等西方社会存在的一种观念,即作者所谈论的话题。

文中所有的观点都是从这里派生的,因此它在全文中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是怎样的关系?乔治·萨顿是从怎样的角度论述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中的作用,并且批评某些偏见的?探究:作者认为东西方科学是夫妻关系,现代实验科学是东西方共同的后代,西方科学是东西方文明共同合作的结果;东西方是一种互补关系,西方有着发达的科学方式,东方有着高尚的精神文明,东方需要西方发达的科学方式。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
西方科学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西方科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人工智能、机器 学习等领域的突破,以及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等。
东西方科学在未来的合作与展望
东西方科学的互补性
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例如,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 化治疗,而西医则更加注重病因和病理的研究和治疗。两者相互补充,可以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 保障。
东西方科学的交流与融合
东西方科学交流
随着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增加, 东西方科学开始相互交流和学习 ,促进了各自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东西方科学融合
在东西方科学的交流过程中,两 种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新的学 科体系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东西方科学比较
通过对东西方科学的比较研究, 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科 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未来的 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023-2026
ONE
KEEP VIEW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优秀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东方和西方科学的起源与历史 • 东方和西方科学的差异与特点 • 东方和西方科学在现代的应用与发展 •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优秀课件案例分享
PART 01

PART 02
东方和西方科学的差异与 特点
东方科学的特色与优势
强调整体观念
东方科学,如中医,注 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 内部各个部分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
重视经验与直觉
东方科学常常基于经验 与直觉,通过反复实践
和感悟来总结规律。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九讲中国近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思想科技与教育课件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九讲中国近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思想科技与教育课件

答案 B 解析 1902年戊戌维新运动已经失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已经兴 起。但是,康有为坚持改良道路,反对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A项错误,B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康有为意在唤起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C项错误; 康有为借法国大革命血腥之例,意在说明改良的正确性,D项错误。
易错点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被迫逃往海外,坚持改良主张,与 革命派展开论战,成为保守势力的代表,被称为“保皇派”。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 将被废除”,可知这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土地改革已经在一些地方完成,但是 并未在全国完成,故B项正确;中共七大是在抗战时期召开的,此时并未进行 土地改革,也不可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是在1954年召开的,此时土地改革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是在 1956年召开的,此时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D项错误。
特别提示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并未将“师夷长技”付 诸实践,某种程度上说,洋务派是“师夷长技”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4.(2019·全国Ⅲ卷,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 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 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核心要点•重难突破
要点一 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
1.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探规律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西方学习、借鉴中华文化, 近代以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则主要以西学东渐为主流。
2.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的不同境遇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 用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变法思想创造历史依据,以减少变 法的阻力。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 建礼教,旨在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除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不同的境遇,是由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和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的要求决定的,说明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的 地位和影响。 明趋势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 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1)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1)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8、 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
• 9、 感恩东方文明,并对它寄予希望。
• 10、 再一次强调应该具有科学பைடு நூலகம்态度,以实现 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 第一部分(1-3),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 关系。
❖ 第二部分(4-8),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 文明的原因及其危害。
❖ 第三部分(9-10),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 文化融合,完满地实现人类使命。
❖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 1、 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 端对立的。
• 2、 科学全部形成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 3、 今日西方仍需要东方。 • 4、 分析这类人的表现和实质。 • 5、 净化西方文明的途径和方法。
• 6、 新的鼓舞来自东方。 • 7、 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 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 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 东方文化所具有的。
❖ 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相结合必然会 使世界文化呈现异彩。
写作特点
❖1、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 象性。
❖2、文章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
写作特点
❖1、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 象性。
❖2、文章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
❖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 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 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 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 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 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 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 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 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 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 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 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 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共19张)ppt课件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共19张)ppt课件
★第三部分:(9-10)怎样正确对待东方 和西方关系: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 实现人类的使命。
最新课件
7
2、结合文意,看看
从 西 方 来
◆ 光 明 从 东
互 补 的
◆ 东 方 科

◆ 科 学 本 身
◆ 科 学 方 法
◆ 西 方 文 明

和的的有

西应弊弊
方用端端
7 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8 东西方代表着基本和互补。
9 东方文明给予巨大恩惠,我们应发展、改 进、继续我们的科学工作。
10 强调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以实现东西方
文明的融合。
最新课件
6
归纳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3)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 的关系:今日西方需要东方。
★第二部分:(4-8)今日西方需要东方的 原因。
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太阳是从东 方升起的,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最新课件
1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3

科的

学弊

是 端 最新课件
8
3、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从哪几个方面 来批判西方人对东方科学的偏见?
(1)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科学的发展融入 了东方科学(第2段)
(2)从历史教训的角度看,轻视或敌视外来文明 导致自己衰亡(第3段)
(3)从美国自身看,300年的历史(第5段)
(4)从科学本质而言,东西方应为互补,并进一 步发展(第8段)
要尊重东方科学。
最新课件
11
探究写法:
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
是一有名的新人文主义的
倡导者。
结合文章相关语句,说说本文的东方和 西方的科学主要指什么?
西方科学主要指试验科学和数学,而东 方科学主要指人文科学。
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来说明东方科学与西 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 “ 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 “东方和西方正像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 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
2、结合文意,看看作者是如何证明今日 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 从光 西明 方从 来东 方 来 , 法 则
◆ 互东 补方 的科 学 和 西 方 科 学 是
◆ 科 学 本 身 的 应 用 的 弊 端
◆ 科 学 方 法 的 弊 端
◆ 西 方 文 明 有 弊 端
3、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从哪几个方面 来批判西方人对东方科学的偏见?
论点:
正确对待东方和西 方科学的关系: 要尊重东方科学。
探究写法:



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 如:第二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 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比喻,形象地指出东西方在实验科学发展中的积 极作用。实验科学脱胎于东方,在西方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意在告诉西方人不要忘本。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 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太阳是从东 方升起的,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 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 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经建 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 明、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 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介绍作者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
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
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
7 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8 东西方代表着基本和互补。 9 东方文明给予巨大恩惠,我们应发展、改 进、继续我们的科学工作。 10 强调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以实现东西方 文明的融合。
归纳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3)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 的关系:今日西方需要东方。 ★第二部分:(4-8)今日西方需要东方的 原因。 ★第三部分:(9-10)怎样正确对待东方 和西方关系: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 实现人类的使命。
东方科学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
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
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1、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 立的 2、科学全部形成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5、西方文明未经证实,延续与否还不一定。
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6 科学方法有局限。
(1)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科学的发展融入 了东方科学(第2段) (2)从历史教训的角度看,轻视或敌视外来文明 导致自己衰亡(第3段) (3)从美国自身看,300年的历史(第5段)
(4)从科学本质而言,东西方应为互补,并进一 步发展(第8段)
4、作者认为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东方科 学? 感恩东方文明,发展我们的方法,改进我们的 智力训练,继续我们的科学工作,慢慢地、坚 定地、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第9段) 告诫自己和人们改变“盛气凌人”的“西方态 度”,完善自己,实现人类的使命。(第10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