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效风力资源分布

合集下载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

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底,可能会达到3000万千瓦。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中国风资源பைடு நூலகம்布
中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省区10m
省区 内蒙古
风能资源 10;000kW
6178
省区 山东
风能资源 10;000kW
394
新疆
3433
江西
293
黑龙江
1723
江苏
238
甘肃
1143
广东
195
吉林
638
浙江
164
河北
612
福建
137
辽宁
606
海南
64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一 全球风资源总体介绍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来自外层空 间的辐射能为1 5×1018kWh;其中的2 5%即3 8×1016kWh的能量被大气 吸收;产生大约4 3×l0l2kWh的风能;
地区
北美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西欧 东欧和独联体
中东和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美国风资源分布图
南 美 洲
澳 洲
三 中国风资源分布状况
根据全国风能详查和评价结果;我国陆上50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 于等于300瓦/平方米的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73亿千瓦; 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 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里; 第一是三北东北 华北 西北地区丰富带; 第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 另外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 风能也较丰富;成为内陆风能丰富地区;
30
4188
20
1056
11
243
6
29143
27
风能资源受地形 的影响较大;世界风能 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 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
8级以上的风能 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 半球中高纬度洋面和 北半球的北大西洋 北

光照和风力分布的特点

光照和风力分布的特点

光照和风力分布的特点
我国的光照资源(日照时数)分布不均,东南少,西北多。

我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主要有三个地区。

第一个地区是“东南沿海地区”,我国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海岸线长度超过1.8万千米,东南沿海地区冬夏季风都十分明显,同时又有海陆风的影响,沿海地区特别是海面阻力很小,风力十分强劲。

我国沿海海面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是建设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区域。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也很大。

第二个地区是“东北和西北地区”,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全境,加上新疆的东部地区,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

这一地区靠近我国冬季风的策源地,也就是靠近“亚洲高压”,冬半年风力强劲。

同时这一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地形为主,内蒙古高原是主要的地形单元,加上地广人稀,是我国建设风电场的理想区域,也是目前我国风电发展的重点区域。

这一地区靠近我国能源主要的消费市场,比如我国的华北地区。

第三个地区是“青藏地区西北部”,这一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地势海拔高而且平坦,气候十分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对风力的阻挡较弱,风力较为强劲。

但是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大气十分稀薄,风能的能量密度较低,利用难度较大。

风力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地理分布

风力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地理分布

风力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地理分布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风力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分布区域和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风力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地理分布情况。

二、亚洲地区亚洲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之一,而风能在其中的开发和利用处于相对较早的阶段。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亚洲地区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等国家。

其中,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能资源,特别是东北地区和青海地区具有巨大的风力潜力,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全球风力能开发的领头羊,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风力发电厂就坐落在丹麦。

欧洲各国具有相对稳定的风能资源,尤其是北欧国家和英国地区。

荷兰、瑞典和德国等国家也积极开展风力发电项目,利用风力资源满足本国能源需求,并通过输电线路将部分电力出口至周边国家,实现能源互联互通。

四、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是全球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美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特别是在德州和明尼苏达等地拥有巨大的风能资源。

加拿大也在积极开展风力发电建设,特别是在艾伯塔省和安大略省等地区。

五、拉美地区拉美地区也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特别是在巴西、墨西哥和智利等国家。

巴西已经成为拉美地区风力发电的领导者,通过积极引进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满足了国内能源需求,并将部分电力出口至周边国家。

墨西哥和智利也在风力发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六、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风力资源较为分散,但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尤其是位于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以及南非和摩洛哥等国家都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这些国家已经在风力发电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七、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风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但是在风力发电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风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通常位于偏远山区或海洋,对输电线路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风能的不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通过储能技术等方案来解决。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北美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西欧 东欧和独联体 中东和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太平洋地区 (中国) 中亚和南亚
19339 18482 4742 23049
7876 3310 1968 6783 2566
2209 4188 1056 243
41 18 42 29 32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一、全球风资源总体介绍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来自外层 空间的辐射能为1.5×1018kWh,其中的2.5%即3.8×1016kWh的能量被 大气吸收,产生大约4.3×l0l2kWh的风能。
全球风能资源分布
地区 陆地面积(km2)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面积(km2) 面积比例(%)
全球陆上年平均风速分布图
二、全球区域风资源分布
欧洲 欧洲是世界风能利用最 发达的地区,其风资源非 常丰富。欧洲沿海地区风 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包括 英国和冰岛沿海、西班牙、 法国、德国和挪威的大西 洋沿海,以及波罗的海沿 海地区,其年平均风速可 达9m/s以上。整个欧洲大 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中 部、意大利北部、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等部分东南 欧地区以及土耳其地区以 外(该区域风速较小,在 4至5m/s以下),其他大 部分地区的风速都较大, 基本在6至7m/s以上。
亚 洲
非 洲
中北美洲 北美洲地形开阔平 坦,其风资源主要分 布于北美大陆中东部 及其东西部沿海以及 加勒比海地区。美国 中部地区,地处广袤 的北美大草原,地势 平坦开阔,其年平均 风速均在7m/s以上, 风资源蕴藏量巨大, 开发价值很大。北美 洲东西部沿海风速达 到9m/s,加勒比海地 区岛屿众多,大部分 沿海风速均在7m/s以 上,风能储量也十分 巨大。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利用。

然而,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对于风能的利用和开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全球风能资源分布特点风能的分布受到地球环境、地形地貌、季节变化以及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风能资源的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风能资源呈现地域差异性由于地球环境的复杂性,风能资源在地球各个地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比如,海洋地区由于受到洋流、海气交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内陆地区具有更高的风速和更强的风力资源。

而沿海地区则受到海陆风的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此外,高山地区和山谷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复杂,山风效应的存在使得局部风能资源丰富。

2. 纬度和季节对风能资源分布的影响纬度和季节也是影响风能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和中高纬度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而副热带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稀缺。

此外,季节的变化也会对风能资源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使得风能资源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3. 地表类型和地形地貌对风能资源利用的限制地表类型和地形地貌也对风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带来一定限制。

例如,沙漠和高温地区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和地表水汽含量低,风能资源相对较少。

在地形地貌方面,山地地区由于狭长的山谷和陡峭的山坡,对于风能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平原地区和海洋地区则更易于风能资源的开发。

二、中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特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风能资源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地理特点。

1. 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受到东亚季风和海陆风的影响。

这片地区的风能潜力巨大,如冬季的黄海风电和夏季的东海风电,具备较高的风能开发价值。

2. 西北和西南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西北和西南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山地和高原的存在,风能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就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与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与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与湖北的九宫山与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就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就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与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就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就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就是连续成倍增长。

[转载]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

[转载]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

[转载]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原⽂地址: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作者:华夏风电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风能资源区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于、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于、等于8 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于、等于 6 m/s的风速也有4000 h左右。

但从这⼀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冷空⽓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

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公⾥的地⽅有较⼤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

在不到100km的地带,风能密度降⾄50W/m2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区。

但在福建的台⼭、平潭和浙江的南麂、⼤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

其中台⼭风能密度为534.4W/m2,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

换⾔之,平均每天⼤于、等于3 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的地⽅之⼀。

2、内蒙古和⽢肃北部,为我国次⼤风能资源区这⼀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且⼜是冷空⽓⼊侵⾸当其冲的地⽅,风能密度为200~300W/m2,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000h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象东南沿海梯度那么⼤。

风能资源最⼤的虎勒盖地区,⼤于、等于3 m/s和⼤于、等于6m/s的风速的累积时数,分别可达7659h和4095h。

这⼀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但其分布范围较⼴,是我国连成⼀⽚的最⼤风能资源区。

3、⿊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风能密度在200W/m2以上,⼤于、等于3m/s和6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000h和3000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效风力资源分布调查
中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资料,我国离地10米高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5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比10米高度多1倍,约为5亿多kW。

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

中国有效风能分布图
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

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

(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

我国风力资源分布与电力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东南沿海地区电力需求大,风电场接入方便,但沿海土地资源紧张,可用于建设风电场的面积有限。

广大的三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和可建设风电场的面积较大,但其电网建设相对薄弱,且电力需求相对较小,需要将电力输送到较远的电力负荷中心。

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

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发展前景势必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