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印刷制版基本知识介绍

印刷制版基本知识介绍

印刷制版基本知识介绍第一篇:印刷制版基本知识介绍印刷制版基本知识介绍1、网点:网点是组成印刷图案的最小单位。

凹版网点由于制版方式的不同,版辊上所反映的网点也有所差别:电雕雕刻网点随着网成的变化,网点的大小和深度也跟随着变化;涂布腐蚀网点随着网成的变化,只在网点大小上变化;激光版网点不同网成的变化一般则表现在网点深度上。

2、色彩:物体的色彩来源于光。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如印刷品、花草、树木。

它们的颜色是来自对太阳光谱的色光加以反射或透射而产生的。

自然界中光的三原色是红、绿、兰,这三种色光不同的组合可组成无数种色光;色料的三原色是青、品红和黄,理论上,此三色颜料不同比例的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一切颜色。

3、硬刮和软刮:凹版印刷中刮刀的不同装法在印刷中所产生的效果是不样的。

硬刮是指刮刀离支撑刀片较短,效果反差大,易磨损版辊,对解决版面不干净会有一点作用。

软刮是指刮刀离支撑刀片距离较长点,效果是色调平缓,易产生灰雾。

对于版上浅网部分的转移会有一定的帮助。

版辊的运输和保管:版辊运输中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在版辊表面包上一层厚实的瓦楞纸,忌在运输中进行碰撞和颠簸。

版辊在印刷后首先要清洗干净,油墨残余在版辊里将会引起掉铬和堵版。

然后在版辊上均匀涂上一层防锈油,用质地柔软的纸张(也可用印后的废样)将其包住,置于阴凉干燥处即可。

特别要注意一点,保管场所要远离酸性物质。

凹印版辊保养指南凹印版辊表面的铬层在遇到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气体或不合格溶剂时,很快便会被腐蚀,在版面上形成小点,印刷时会在印膜上转印出来。

此种现象在潮湿的环境中更易发生,因为空气中的水份很易吸收酸性或碱性气体,而空气与版辊表面随时都在接触。

在铬层刚被腐蚀时,如不尽快退铬重镀,很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腐蚀到铜层,使版辊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避免以上现象发生,我公司通过多方面研究,现提供一种保存版辊的方法,供使用中参考:1.在一个印次完成后,把版辊用溶剂清洗干净;2.用干净的软布将版面擦干,不要留下指纹(因指纹中含有汗液等腐蚀成份);3.用软布蘸取干净的低挥发性轻质机油,在版辊表面均匀地涂一层,注意不能使用废机油;4.用薄膜(或废印膜)把涂好油的版辊包好,(油墨面朝外),竖放或用架子架起来放在通风、干燥的房中保存。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版面是新闻出版信息表达的基本形式,是新闻出版的形象与思想,是新闻出版物的语言。

而应用版面的构成要素采用先进排版工具,艺术化创意地进行版面配置是使新闻出版物浓缩文化、渗透艺术、符合时代的根本。

因此在充分理解版面设计与构成基础上,正确地应用排版软件与工具,是高效、艺术、规范地生产各种新闻出版物的关键。

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与掌握版面的构成和排版规则,才能有效使用排版软件的各种工具,排出符合标准与规范的版面。

版面的构成一.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

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1. 书籍的组成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

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

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

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

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2. 版面构成要素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

印刷方面知识点总结

印刷方面知识点总结

印刷方面知识点总结如下:1. 印刷的定义: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等材料有规律的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2. 印刷的方法:印刷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不同的印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印刷需求。

3. 纸张的选择:在印刷中,纸张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纸张的种类有很多,每种纸张的质地、厚度、颜色、光泽度、吸墨性等都不同,需要根据印刷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纸张。

4. 颜色的控制:在印刷中,颜色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使用专业的色彩管理系统,以确保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印刷精度:印刷精度是指印刷品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

平版印刷中,印刷精度一般为300-400dpi,高精度印刷还可以选择更高分辨率的印刷方式。

6. 印刷机的选择:根据印刷需求选择合适的印刷机是非常重要的。

印刷机的速度、精度、稳定性、产能等因素都需要考虑。

7. 印后加工:印后加工是指在印刷品完成之后进行的各种加工方式,例如覆膜、过油、烫金、UV等。

这些加工方式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感和美观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8. 环保和安全: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问题。

需要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使用环保的材料和工艺,同时注意防火、防尘、防毒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9. 质量控制:印刷品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稿审核、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都要严格把关。

10. 成本核算:在印刷中,成本核算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考虑到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成本,以确保盈利并保持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更具体的印刷方面知识点:1.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最早的印刷方式之一,适用于各种材料和厚度,但不适合薄而软的纸张和纸板等材料。

常用的凸版印刷机有铅字印刷机和轮转印刷机。

2. 平版印刷:平版印刷适用于各种纸张和材料,包括薄而软的纸张和纸板等。

平版印刷的优点是成本低、速度快、适合大量生产。

培训资料-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培训资料-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第一节印刷基本知识一、印刷的五大要素1.原稿:原稿是整个制版、印刷工艺中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还原效果。

凹印制版常见原稿有:黑稿、彩稿、印刷品原稿、摄影原稿、设计光盘原稿等。

2.印版:印版即提供印刷用的模版,它是由原稿到印刷品的印刷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

印版因着墨和不着墨部分的结构形式不同而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

其功能是根据原稿,区分出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使非图文部分形成空白不接受油墨,而图文部分则接受油墨,在印刷时,使附着油墨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完成一色的印刷。

3.油墨:油墨是获得印刷图文的主要材料之一,是体现原稿色彩的重要因素。

油墨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印版种类、印刷形式、承印材料的不同而区分,凹版包装印刷油墨主要有里印油墨、表印油墨两大类,其中里印油墨又可分为PVC用油墨、OPP用油墨、PET用油墨等。

4.承印材料:承印材料指印刷过程中承载图文墨色的材料。

凹版包装印刷的承印材料主要有纸张、薄膜、铝箔等。

薄膜又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脂(PET)等。

5.印刷设备:印刷设备主要指印刷、复合等机械,是实现印刷品生产的关键。

二、印刷种类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简称凸印,俗称铅印,历史最久。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采用较多的活字版和铜锌版印刷。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图文部分低于印版表面的空白部分。

我国的软包装印刷主要是采用凹版印刷。

右图为凹版印刷方式图解。

3.平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和空白两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印刷。

胶印是常见的平版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不是直接印刷,而间接印刷。

4.孔版印刷:孔版属于透过性印刷,利用细金属网透空的特性,将图文部分镂空而非图文部分以抗墨性胶质体保护,油墨置于版面上以刮版刮压,油墨透过镂空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

常见的孔版印刷方式是丝网印刷,现在仍然应用广泛。

第二节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国内凹印的发展一、凹版印刷的特点1.墨层厚实,墨色均匀。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docx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docx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印刷的定义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定义:ED刷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二印刷的要索传统的模拟印刷,必须具有原稿、ED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机械等五大要素,才能生产印刷成品。

1、原稿原稿是制版,印刷的基础,原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成品的质量。

因此,必须选择和设计适合ED刷的原稿,在整个印刷复制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稿的格调。

原稿有反射原稿、透射原稿和电子原稿等。

每类原稿按照制作方式和图象特点又有照相、绘制、线条、连续调之分。

2、E I3 版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原稿上的图文信息,传递到印版上,印版的表面就被分成着墨的图文部分和非着墨的空白部分。

印刷时,图文部分粘附的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便转移到承印物上。

EIJ版按照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高度差别或传递油墨的方式,被分为凸版、平板、凹版和孔版等。

用于制版的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1)凸版印版上的空白部分凹下,图文部分凸起并且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髙{氐差别悬殊。

常用的印版有:铅活字版、铅版、锌版以及橡胶凸版和感光树脂版等柔性版。

(2)平版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差,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

图文部分的亲油疏水,空白部分亲水疏油。

常用的印版有用全属为版基的PS版、平凹版、多层全属版和蛋白版以及用纸张和聚酯薄膜为版基的平版。

(3)凹版印版上图文部分凹下,空白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版面的结构形式和凸版相反。

版面图文部分凹陷的深度和原稿图象的层次相对应,图象愈暗,凹陷的深度愈大。

常用的印版有:手工^机刻凹版、照相凹版、电子雕版凹版。

(4)孔版印版上的图文部分由可以将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的孑L洞组成,而空白部分则不能透过油罢常用的印版有:誉写版,镂空版、丝网版等。

3、油墨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象物质。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印刷版面是指印刷品中文字、图形、线条等的组合排列形式。

在印刷产品中,版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版面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一、关于版面构成要素1.文字文字是版面设计的主要要素之一。

设计师应该根据印刷品的性质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字体,以及合适的字号、字距、行距等参数,让文字的呈现效果更佳。

此外,文字的排列形式也很重要,应该遵循左对齐、右对齐、居中等基本原则,让版面整齐美观。

2.图片图片也是版面构成要素之一,它可以用于增强版面的效果,引导读者的注意力,提升印刷品的美感。

在选择图片时,设计师应该考虑图片的颜色、内容、质量等因素。

在排版时,需要注意图片的位置与文字的关系,让版面看起来更协调。

3.线条线条是版面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用于分隔文字、区分内容、增强印刷品效果。

设计师应该根据印刷品的风格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线条样式和宽度,使版面看起来更好看。

二、设计原则1.平衡原则平衡是版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设计师要通过布局、色彩、形状等方式,使版面看起来平衡协调,避免单调、沉闷的感觉。

在设计中巧妙运用对称、平衡的设计,即可创造出优美的视觉效果。

2.节奏原则节奏是版面设计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增强版面的层次感和动感。

通过间距、线条、颜色、大小等要素的变化,设计师可以创造出节奏感,吸引读者的眼球。

3.重点突出原则重点突出是版面设计不可忽略的原则之一。

版面上的重点可以是画面、文字、品牌标识等,需要通过适当的颜色、大小、位置等方式来强调。

通过重点突出,读者可以更快速的找到重要信息,提高版面可读性和效果。

三、印刷格式1. CMYK和RGB在印刷方面,常见的印刷格式就是CMYK和RGB。

CMYK模式用于印刷品设计,适合打印机打印时使用;而RGB模式用于屏幕上的图像呈现,适合电脑或手机等屏幕设备上显示。

制版基础必学知识点

制版基础必学知识点

制版基础必学知识点
制版基础必学的知识点包括:
1. 印刷工艺:了解常见的印刷工艺,如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特点。

2. 设计原则: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平衡性、对比性、一致性、重
复性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进行排版设计。

3. 纸张种类:熟悉常见的纸张种类,如铜版纸、铜版纸、雪白纸、牛
皮纸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 色彩管理:了解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如色彩空间、色彩模式、调
色板等,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管理色彩。

5. 字体选择:掌握字体的分类和选择原则,如衬线字体、无衬线字体、装饰性字体等,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运用字体。

6. 软件运用:熟练掌握常见的制版软件,如Adobe InDesign、Adobe Illustrator等,了解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7. 排版技巧:学习如何进行良好的排版,如合理设置行距、字距、段
落间距等,以及如何处理特殊文本排版需求。

8. 输出和校样:了解制版常见的输出格式,如PDF、EPS等,以及如
何进行校样和检查,确保输出的制版物质量符合要求。

这些知识点是制版基础必学的重要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更精准和高质量的制版工作。

书刊印刷知识点总结

书刊印刷知识点总结

书刊印刷知识点总结一、印前制作印前制作是书刊印刷的第一步,包括了设计、制版等多个环节。

设计是书刊印刷的灵魂,设计好的作品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设计中,要考虑排版、配色、图文搭配等因素,力求做出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作品。

在设计之后,就需要进行制版。

制版是将设计稿转化为印版的过程,印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印刷效果。

在制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质量控制:制版是印刷的基础,制版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后期印刷的效果。

因此,在制版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印版的准确度和清晰度。

2. 软件使用:现在大部分的设计稿都是使用电脑软件制作的,因此在制版的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比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

3. 调试设备:在制版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要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印刷技术印刷技术是书刊印刷的核心环节,是决定印刷效果的关键。

在印刷的过程中,有几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分别是凹印、凸印、凹凸印和柔印。

这几种印刷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印刷技术对于提高印刷效果至关重要。

1. 凹印:凹印又称凹版印刷,是一种利用凹版上的图文印在印刷品上的方法。

凹印主要适用于印刷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比如明信片、贺卡、彩箱、商标等。

2. 凸印:凸印又称凸版印刷,是一种以凸版的部分高于印版上的其他部分,通过这部分印在印刷品上的方法。

凸印适用于印刷效果要求不高、印刷面积较大的产品。

3. 凹凸印:凹凸印是凹版和凸印的结合,将凹版和凸印的图文进行合成,然后印在印刷品上。

凹凸印适用于对图文要求较高、印刷面积不大的产品。

4. 柔印:柔印又称凹版印刷,是一种类似于凸印的印刷技术。

柔印适用于印刷面积较大、印刷效果要求较高的产品,比如包装盒、卡片等。

三、印刷质量印刷质量是衡量书刊印刷效果的重要指标,好的印刷质量不仅能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还能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版面是新闻出版信息表达的基本形式,是新闻出版的形象与思想,是新闻出版物的语言。

而应用版面的构成要素采用先进排版工具,艺术化创意地进行版面配置是使新闻出版物浓缩文化、渗透艺术、符合时代的根本。

因此在充分理解版面设计与构成基础上,正确地应用排版软件与工具,是高效、艺术、规范地生产各种新闻出版物的关键。

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与掌握版面的构成和排版规则,才能有效使用排版软件的各种工具,排出符合标准与规范的版面。

版面的构成一.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

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1. 书籍的组成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

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

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

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

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2. 版面构成要素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

通过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设计,版面构成要素如图2.1所示。

版心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

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

一般用于检索篇章。

页码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

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注文又称注释、注解,对正文内容或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排在字行中的称夹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称脚注或面后注、页后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后的称篇后注,排在全书后面的称书后注。

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称注码。

3. 开本版面的大小称为开本,开本以全张纸为计算单位,每全张纸裁切和折叠多少小张就称多少开本。

我国习惯上对开本的命名是以几何级数来命名的,如下图所示。

国内生产的纸张常见大小主要有以下几种:787×1092毫米平板原纸尺寸是我国当前文化用纸的主要尺寸,国内现有的造纸、印刷机械绝大部分都是生产和适用此种尺寸的纸张。

目前,东南亚各国还使用这种尺寸的纸张,其他地区已很少采用了。

850×1168毫米的尺寸是在787×1092毫米25开的基础上为适应较大开本需要生产的,这种尺寸的纸张主要用于较大开本的需要,所谓大32开的书籍就是用的这种纸张。

880×1230毫米的纸张比其他同样开本的尺寸要大,因此印刷时纸的利用率较高,型式也比较美观大方,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规格。

4.版心书刊版心大小是由书籍的开本决定的,版心过小容字量减少,版心过大有损于版式的美观。

一般字与字间的空距要小于行与行间空距;行与行间的空距要小于段与段间的空距;段与段间的空距要小于四周空白。

版心的宽度和高度的具体尺寸,要根据正文用字的大小、每面行数和每行字数来决定。

而每面行数又受行距的影响。

印刷标准术语中将字行与字行之间的空白称为行间,行中心线与行中心线的距离称为行距。

但方正、华光排版系统中将标准术语中的行间称为行距。

书刊的行间一般空对开(1/2),也有5/8、3/4几种空法。

表2.1列出了不同字号、不同行间、不同开本的版面字数及版心尺寸。

注:如加书眉,每页行数应减少一行。

字数、行数以汉字五号计算。

5.常用排版术语(1)封面(又称封一、前封面、封皮、书面)封面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称。

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2)封里(又称封二)是指封面的背页。

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

(3)封底里(又称封三)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

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

(4)封底(又称封四、底封)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统一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5)书脊(又称封脊)书脊是指联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

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查找。

(6)书冠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7)书脚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8)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

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

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9)插页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

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印刷的书页。

(10)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

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

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

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

(11)目录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

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12)版权页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

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

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

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

(13)索引索引分为主题索引、内容索引、名词索引、学名索引、人名索引等多种。

索引属于正文以外部分的文字记载,一般用较小字号双栏排于正文之后。

索引中标有页码以便于读者查找。

在科技书中索引作用十分重要,它能使读者迅速找到需要查找的资料。

(14)版式版式是指书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等。

(15)版心版心是指每面书页上的文字部分,包括章、节标题、正文以及图、表、公式等。

(16)版口版口是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极限,在某种意义上即指版心。

严格地说,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积来计算范围的,版口则以左右上下的周边来计算范围。

(17)超版口超版口是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口极限的版面。

当一个图或一个表的左右或上下超过了版口,则称为超版口图或超版口表。

(18)直(竖)排本是指翻口在左,订口在右,文字从上至下,字行由右至左排印的版本,一般用于古书。

(19)横排本就是翻口在右,订口在左,文字从左至右,字行由上至下排印的版本。

(20)刊头刊头又称“题头”“头花”,用于表示文章或版别的性质,也是一种点缀性的装饰。

刊头一般排在报刊、杂志、诗歌、散文的大标题的上边或左上角。

(21)破栏破栏又称跨栏。

报刊杂志大多是用分栏排的,这种在一栏之内排不下的图或表延伸到另一栏去而占多栏的排法称为破栏排。

(22)天头天头是指每面书页的上端空白处。

(23)地脚地脚是指每面书页的下端空白处。

(24)暗页码又称暗码是指不排页码而又占页码的书页。

一般用于超版心的插图、插表、空白页或隔页等。

(25)页页与张的意义相同,一页即两面(书页正、反两个印面)。

应注意另页和另面的概念不同。

(26)另页起另页起是指一篇文章从单码起排(如论文集)。

如果第一篇文章以单页码结束,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页起,就必须在上一篇文章的后留出一个双码的空白面,即放一个空码,每篇文章要求另页起的排法,多用于单印本印刷。

(27)另面起另面起是指一篇文章可以从单、双码开始起排,但必须另起一面,不能与上篇文章接排。

(28)表注表注是指表格的注解和说明。

一般排在表的下方,也有的排在表框之内,表注的行长一般不要超过表的长度。

(29)图注图注是指插图的注解和说明。

一般排在图题下面,少数排在图题之上。

图注的行长一般不应超过图的长度。

(30)背题背题是指排在一面的末尾,并且其后无正文相随的标题。

排印规范中禁止背题出现,当出现背题时应设法避免。

解决的办法是在本页内加行、缩行或留下尾空而将标题移到下页。

二. 正文排版规则1. 正文版式设计规则一个高级的编辑和排版人员不仅要学会如何排版,而且要学会如何将版面排得美观、漂亮。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了解正文版式的设计。

书刊正文必须按照书刊的内容进行设计,不同性质的刊物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政治性的刊物,要端庄大方;文艺性的刊物,要清新高雅,生活消遣性的刊物,要活泼花梢。

不同对象的刊物,也要在技术上作不同的处理。

给文化水平低的人看的书字体不妨大一点,例如:儿童看的书字体要字大行疏,即采用疏排的方法。

给青年人看的书可字小行密。

杂志中不同的文章最好字体有所变化,尤其在设计版式及标题时更要注意,比较重要的文章标题要排得十分醒目。

2. 正文的排版的类型书刊正文排版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横排和直排横排的字序是自左而右,行序是自上而下;直排的字序是自上而下,行序是自右而左。

(2) 密排和疏排密排是字与字之间没有空隙的排法,一般书刊正文多采用密排;疏排是字与写之间留有一些空隙的排法,大多用于低年级教科书及通俗读物,排版时应放大行距。

(3) 通栏排和分栏排通栏就是以版心的整个宽度为每一行的长度,这是书籍的通常排版的方法。

有些书刊,特别是期刊和开本较大的书籍及工具书,版心宽度较大,为了缩短过长的字行,正文往往分栏排,有的分为两栏(双栏),有的三栏,甚至多栏。

(4) 普通装,单面装,双面装普通装是相对于单面装、双面装而言。

横排书要在字行的下面加排着重点的叫单面装。

至于直排书、标点以及专名线等都排在字行右边的、叫单面装;在字行左、右或上下都排字的叫双面装。

字行左右、上下都不排字的叫普通装。

3.正文的排版要求正文排版必须以版式为标准,正文的排版要求如下:(1) 每段首行必须空两格,特殊的版式作特殊处理;(2) 每行之首不能是句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感叹号、引号、括号、模量号以及矩阵号等的后半个;(3) 非成段落的行末必须与版口平齐,行末不能排引号、括号、模量号以及矩阵号等的前半个;(4) 双栏排的版面,如有通栏的图、表或公式时,则应以图、表或公式为界,其上方的左右两栏的文字应排齐,其下方的文字再从左栏到右栏接续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