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设计的若干问题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解决办法
1、计算参数<区分腹板、翼缘>保持勾选状态 2、根据设计要求修改<翼缘纵筋最小配筋率>
按受力方向设计时,建议不小于0.15% 按非受力方向设计时,建议不小于0.2%×15%=0.03%
计算结果
实配结果
(1964)
(201)
(2945)
(452) (1005)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计
5、为什么下部纵筋要按腹板、翼缘分别表达?
6、正方形独基要不要验算受剪?
独立基础设计
7、为什么有的两桩承台算不出箍筋面积? 承台设计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地基承载力验算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桩基承载力验算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G — 箍筋面积Asv(cm*cm) FB — 腹板底筋面积 (cm*cm) YY — 翼缘底筋面积 (cm*cm) [*] — 翼缘底垂直梁方向每延米配筋面积 (cm*cm/m)
不区分 区分
按矩形截面计算受弯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
计算结果:As=26.9cm2
独基防水板
顶板人防荷载产生桩反力、非土反力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顶板人防荷载只在独基下产生土反力 防水板下为垫层,没有土反力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解决办法
使用YJK进行底板人防设计时,可以参考下表设置参数。
选项 <不考虑顶板人防>
筏板基础
弹性地基梁板法 倒楼盖法
不勾选
勾选
d0
基础施工后(长期) 历史最低水位(设计用)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本文将探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问题1.土层稳定性问题土层的稳定性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
有时土层可能存在坍塌、液化、沉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地基水文问题地下水位、季节性地表水以及降雨等水文问题都可能对地基基础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地下水位过高可能导致地基沉降,地表水渗透进地下会影响土壤的稳定性。
3.地基平整度问题地基平整度是指地基表面的平整程度。
地基平整度不达标可能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地基表面不平整会导致建筑物沉降不均匀、开裂等问题。
4.地基承载力问题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地基承载力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物下沉、倾斜甚至坍塌。
地基施工质量不合格、地基土层稳定性差、地基处理不当等是地基承载力问题的常见原因。
二、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方法1.进行工程勘察和设计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工程勘察和设计非常重要。
通过对地质、水文以及土层等相关信息的详细调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等参数,合理设计地基施工方案。
2.合理选取施工方法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土层特点,合理选取施工方法。
例如,在土壤较松散的区域,可以采用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方式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加强施工监控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控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监控土层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地基平整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控制施工质量。
4.优化地基处理方案对于地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例如,当地基出现坍塌问题时,可以使用支护结构或加固材料进行处理。
当地下水位过高时,可以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来保证地基稳定。
武汉市房屋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若干问题技术规定

武汉市房屋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若干问题技术规定(报批稿)一岩土工程勘察1 勘察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对岩性差异显著或基岩面起伏大和桩端持力层为软、硬岩互层的场地,勘探点间距应不大于12m。
当基岩中存在断裂、破碎带时,勘探点间距尚应适当加密。
2 江河一级、二级阶地应加强静力触探勘察工作,勘探孔数量除满足现行规范的规定外,每单栋建筑静力触探孔数量不应少于4个。
地层分布复杂时,应增加静力触探孔数。
3应采用普通取土器、薄壁取土器等原状取土器钻取原状土样,不应在岩芯管中留取原状土试样。
对砂土、碎(卵)石土及破碎岩宜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取芯。
4 加强填土、红粘土及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的勘察工作:(1)人工填土勘察应通过搜集资料与调查,查明填土的堆填年限以及填土的性质与填筑方式,根据填土的物质组成划分填土的类型,当工程需要时应采用钻探与原位测试方法,查明填土的均匀性及密实程度,并评价对工程的影响。
(2)当采用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对红粘土、残积土层应增加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的数量,查明其分布范围、厚度及状态,勘探孔(包括取土钻孔和原位测试孔)的间距为6m~12m。
单栋建筑物每层土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
静力触探试验与动力触探试验应连续贯入,标准贯入试验的间距应为1m~2m;工程需要时应进行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土层的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
5土工试验及其成果除满足常规物理力学试验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高层建筑及其它有需要的工程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高压固结试验,满足地基变形的计算要求。
(2)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时,对淤泥或淤泥质土应测定有机质含量及PH值,当有机质含量大于5%、塑性指数大于25或PH值小于4时,应通过试验确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可行性。
(3)采取岩样进行试验的钻孔直径,硬质岩不应小于75㎜,软质岩不应小于91㎜。
所采取的岩样应保证试样的代表性与完整性,软质岩岩样应进行密封。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应分别测定天然和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
地基基础设计常见问题的总结及关注

经常有设计人员询问如下问题:1、筏板有限元设计为什么反力小的地方设计通不过,反力大的地方反而计算结果正常?对于计算结果不过的网格区域该如何处理?2、基床反力系数K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其取值范围如此宽广?比如在5000~20000之间,而不同的取值对基础沉降和内力计算影响很大? 该如何取值?3、采用基础软件设计的结果为什么与经验差异那么大?其计算结果靠谱吗?能作为基础设计依据吗?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该如何判断?4、地基或桩基规范提供的各种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什么叫文克尔地基模型?什么叫布辛奈斯克解?什么叫明德林解?什么叫等效作用法?什么叫实体深基础法?这一系列名词到底在说什么?有没有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方式?试想,如果连规范所说的这些名词都不清楚,基础设计又该从何谈起?5、基础设计软件中的许多参数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填写?用缺省值行吗?等等以上很多类似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广大设计人员。
本人以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围绕着基础设计的两大特点,从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出发,充分了解和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才能对设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完成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的地基基础设计。
本次讲座,将结合工程实例,主要讲解地基基础的基本原理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地基基础规范的正确理解;运用目前工程界广泛应用的基础设计软件,阐述独基、条形基础、弹性地基梁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等各种基础形式的正确设计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基础设计软件各种参数详解、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判断。
1、基础设计正确性判断的一般原则(1)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如何运用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这些基本特点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3)如何运用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这些基本特点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比如:a、某主裙楼结构,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有限元设计为什么反力小的地方设计通不过,反力大的地方反而计算结果正常?对于计算结果不过的网格区域该如何处理?b、主裙楼结构,裙楼部分抗浮不满足要求可以打抗浮桩吗?2、什么叫文克尔地基模型?什么叫弹性半空间体?什么叫布辛奈斯克解?什么叫明德林解?明德林解为什么要修正?地基规范里提的这些名词最通俗易懂的理解方式是什么?这些计算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采用这些方法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基床反力系数K的确定(1)基床反力系数K到底是什么?(2)确定基床反力系数K到底有哪些方法?(3)基床反力系数K的分布原则是什么?4、关于地基承载力修正的常见问题(1)通过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为什么可以修正?(2)地基承载力能够通过修正而提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3)对于主裙楼一体的结构,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为什么规范规定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对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4)确定地基承载力修正用基础埋深d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a、基础两侧土埋深不一样时,可以取平均值吗?b、主裙楼一体结构,主楼采用筏板基础,裙楼采用柱下独立柱基或条基,主体结构下承载力可以按两侧超载进行深度修正吗?如果是裙房采用独基加止水板呢?(5)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用勘察报告给出的载荷试验值进行深度修正吗?有没有不可以的时候?(6)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哪一个影响大?为什么规范规定当b>6m取6m?而深度修正却没有要求?(7)满足《地基规范》的5.1.4就等于满足5.1.3吗?规范规定的基础埋深的本质是什么?规范对回填土的要求是什么?设计人员在采用软件进行上部结构和基础设计时,最容易填错的参数是哪一个?(8)根据《地基规范》表5.2.4,宽度修正系数取0,深度修正系数取1.5或2.0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会不符合实际?(9)地基变形和基础底面积计算时,荷载组合要如何考虑?(10)原有建筑上进行增层改造的项目,其地基承载力在估算时该提高多少?(11)基础考虑抗震设计时,抗震调整系数该如何填?(12)如何考虑基础拉梁承担的弯矩比例?5、柱下独立基础设计(1)柱下独立基础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样的地质和工程条件适用于柱下独基?(3)这样的基础形式抗震性能好吗?(4)如何正确考虑基础底标高在基础设计时所起的作用?(5)新《地基规范》对最小配筋率是如何考虑的?采用最小配筋率计算配筋面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在考虑基础底面受拉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荷载组合可以考虑基础底面受拉?(7)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独立基础的受剪承载力V s≤0.7βhs f t A0?(8)为什么独立柱基础增大地基承载力后基础面积基本不变?(9)双柱基础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0)多柱基础的设计,其计算结果靠谱吗?(11)为什么独基地基承载力手工校核结果与软件计算结果不一致?(12)独立基础配筋计算公式能用于所有的独立基础形式吗?哪些比较常见的独基形式不能用独基配筋计算公式?6、砌体结构墙下条形基础设计(1)砌体结构墙下条形基础都有哪些特点?(2)进行基础设计时,如何正确考虑砌体结构荷载的分布?(3)砌体结构构造柱荷载如何考虑?(4)砌体结构中存在框架柱时,柱下独基面积计算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考虑墙下条基相交处基础面积重叠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弹性地基梁基础设计(1)这样的基础形式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原因会导致弹性地基梁翼缘宽度过大?(3)弹性地基梁地基承载力是如何确定的?(4)采用软件计算弹性地基梁地基承载力时什么情况下会出问题?(5)用软件计算弹性地基梁覆土重时应注意什么问题?(6)是否要考虑弹性地基梁基础底面积重复利用?(7)弹性地基梁配筋计算考虑柱宽而折减会有问题吗?(8)梁计算时考虑柱刚度的影响能够解决什么问题?(9)如何考虑软件提供的弹性地基梁五种计算方法?(10)弹性地基梁基础的沉降计算中什么样的基础采用刚性沉降?(11)软件提供的”沉降计算地基模型系数”到底是什么?该如何考虑?(12)“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如何考虑?(13)沉降计算压缩层深度该如何确定?如何进行人为修正?(14)“考虑回弹影响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该填多少?(15)广义文克尔假定对基床反力系数K的调整会有哪些启示?(16)柔性沉降计算都有哪些特点?(17)如何根据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判断柔性沉降或刚性沉降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19)弹性地基梁配筋计算时如何正确考虑地基反力的分布特点?(20)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弹性地基梁计算结果不过的主要原因及调整方法8、筏板基础设计(1)筏板基础都有哪些主要形式?(2)墙体对筏板的冲切计算规范有公式吗?(3)如何正确理解软件提供的多墙冲板和单墙冲板的计算结果?(4)软件提供的内筒冲剪计算不满足要求一定要增加筏板厚度吗?合理的计算区域如何确定?(5)筏板基础中设计柱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筏板重心校核中偏心率不满足该如何调整?(7)对于裙房偏置的主裙楼结构,筏板重心无法满足要求,能仅满足主体结构的筏板重心校核就行了吗?(8)JCCAD软件在筏板“重心校核”中显示的底板平均反力与程序退出时提示的底板平均反力为什么不一致?(9)当结构的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不一致时,如何考虑筏板的配筋?(10)《地基规范》第5.4.3规定简单抗浮计算时,按照其相应条文所列公式进行抗浮计算。
关于基础梁的若干问题分析

式 是不 同于上 部结 构 梁 的 , 跨 中受 力 钢 筋应 置 于 其
梁 上皮 , 支座 钢筋 应置 于柱 下梁 下皮 处 。 而
层工 业 厂房 预制 柱 排 架 结 构体 系 中 , 在 杯 口基 础 放
力 方 向是 向上 的 , 因此 基 础 梁 的受 力 钢 筋 的 放 置形
部分 , 同外 伸翼 缘共 同组 成基 础 , 它 或者 是 同筏 板
共 同组 成梁 板式 筏 型 基 础 , 放 置 于 地 基 土 上受 到 是 地基 反 力 作 用 的 梁 , 《 在 国家 建 筑 标 准 设 计 图 集 》
置 地基 反 力也 相应 小 于支座 位 置 。这 种 将竖 向变 形
部分 , 应属 于框 架 梁 , 只是 由于 埋 于 地 下 , 称 之 为 可
地 框梁 , DKL表示 。 用
2 几 种 基 础 梁 的计 算 方 法
21 J . L的计算 方 法和 受力 特点
与反力 大 小综 合考 虑 的方法 是 目前普 遍 采用 的计 算
予 以介 绍 。 以便 结 构 工 程 师 更 合 理 的 确 定 结 构 设 计 方 案 ; 同时 也 为 施 工 技 术 人 员 准 确 辨 别 设 计 图 纸 中 各 种 “ 础 梁 ” 供 指 导 , 免 施 工 中选 用 错 误 的 构 造 措 施 , 确 实 现 设 计 意 图 。 基 提 避 准 关键词 : 柜架 结 构 ; 础 梁 ; 置 目的 ; 造 要 求 基 设 构 中 图 分 类 号 : U4 0 文 献 标 识 码 : T 7 A 文 章 编 号 :6 235 (0 2S —0 90 3 1 7—9 3 2 1 ) 20 3—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承载力若干问题的探讨

收稿日期:2004-03-02作者简介:陈青佳(1962~),男,浙江义乌人,高级工程师,现为浙江省轻纺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承载力若干问题的探讨陈青佳(浙江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07)摘 要:结合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33/1001-2003,J 10252-2003)》,针对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省标新规范。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载荷试验;理论公式;极限承载力中图分类号:T U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04)05-0015-03 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33/1001-2003,J 10252-2003)》已经浙江省建设厅批准,并于2003年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执行,原《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J 10-1-90)》也于2003年12月31日废止。
笔者有幸参与了新规范的起草工作,对有关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和探讨。
为了逐步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执行国标《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 B 50068-2001)》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和有关检验校核工作作简要介绍,为规范的进一步修订打下良好基础。
1 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规范定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同时规范5.1.3条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采用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等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综合确定。
本次修订与新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 50007-2002)》一致,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词,用以表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值,以避免过去一律使用“标准值”时所带来的混淆。
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国家规范一致。
建筑工程重点难点施工及解决方案

建筑工程重点难点施工及解决方案引言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难点和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确保施工质量,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工程中的重点难点施工,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地基基础施工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 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的存在会导致土壤的稳定性下降,给地基施工带来困难。
解决方案包括提前进行地下水位探测,进行合理的地下水排水设计,并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2. 土壤松软:某些地区土壤松软,难以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容易引发地基下沉等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采取加固措施,如灌注桩、深层基础处理等,以增加土壤承载能力。
3. 地基基础设计不当:有时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设计不合理,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难点。
解决方案包括提前进行综合勘察,确保地基设计符合工程需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设计。
二、结构施工结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另一个重点难点,常常会面临以下问题:1. 梁柱施工难度大:在梁柱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施工难度。
解决方案包括优化结构设计,采用模板支撑和加固措施,确保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2. 高层建筑的施工:高层建筑施工面临高度、空间和安全等多重挑战。
解决方案包括合理规划施工顺序,采用安全绳索、防护网等安全措施,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和高效。
3. 地震、风载等外力影响:建筑工程在特殊环境或地理条件下面临地震、风载等外力影响,对结构施工提出更高要求。
解决方案包括加强结构的抗震设计,采用适当的风载应对措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能。
三、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对整个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施工安全方面,常常会面临以下问题:1. 高空作业安全:一些建筑工程需要在高空进行作业,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解决方案包括制定详细的高空作业方案,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并配备安全设备。
试析地基基础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试析地基基础设计中的常见问题1. 引言1.1 简介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地基处理措施选择不当、地质勘察不足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将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承载力不足是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指的是地基在受到荷载作用时承载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地基沉降过大或地基失稳,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沉降过大也是一个常见问题,指的是地基在受到荷载作用时沉降量超出设计要求,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或裂缝。
地基处理措施选择不当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如果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地基处理效果不理想。
地质勘察不足是造成地基基础设计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地质勘察不足会导致设计参数偏差,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性能,进而影响到地基基础的设计质量。
设计参数偏差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如果设计参数偏差过大,可能导致地基基础设计不合理,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重视这些常见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2 研究背景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地基处理措施选择不当、地质勘察不足、设计参数偏差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建筑物承载能力不足、结构变形过大,甚至出现倾斜、裂缝等严重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本文将从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性、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地基处理措施选择不当、地质勘察不足以及设计参数偏差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旨在帮助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地基基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文章还将总结常见问题的改进建议,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稳定
4、基础本身(强度、 刚度、耐久性、抗 裂······)
两种极限状态设计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结构内力
(地基荷载)超过其承载能力为依据—各 种失稳、结构破坏。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结构(地
基)的变形、裂缝、振动参数(老化蠕变) 的限值为依据。有时间接通过应力控制 (例如最大塑性深度的限制—容许承载力)
▪ 土层剖面与边界的不确定性 ▪ 现场与实验室岩土指标的不确定性 ▪ 现场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不确定性 ▪ 外加荷载及其分布的不确定性 ▪ 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不确定性 ▪ 应力变形的机理不清楚。
三种设计理论
▪ 容许承载力法 ▪ 单一安全系数 ▪ 可靠度设计
二、 荷载计算
▪ 1·极限状态:结构或者结构的一部分
目录 ▪ 1·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荷载 ▪ 2·关于地基承载力 ▪ 3·桩的承载特性与群桩效应 ▪ 4·复合地基设计的三个原则 ▪ 5·基坑及其事故分析 ▪ 6·基坑的设计 ▪ 7·土中水及其渗流问题 ▪ 8·土工合成材料
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 荷载
设计基本原则
满足如下要求:
1、承载力 2、变形
p f s [s]
定值设计法
▪ 长期的经验的积累 ▪ 合理的综合判断 ▪ 工程的类比 ▪ 合理的反算
3、极限承载力理论-分项系数
▪ 承载力:采用标准值除以承载力分 项系数
▪ 荷载:荷载效应组合的代表值×分项 系数-设计值S(基本组合)
S = Sk
R = Rk / R 0S R
3、极限承载力理论-分项系数
▪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分项系数设计方 法也是一种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其设计荷载可取为标准值或标准组合。
2、极限承载力理论—安全系数法
▪ 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公式、平板载荷试验 的极限值/安全系数(2-3)
▪ 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
2、极限承载力理论—安全系数法
•对于地基承载力问题,单一安全系数 法的一般表达式为:
p pu / K
▪ 在这一理论方法中,其安全程度用 单一的安全系数K表示,但这一安 全系数反映多大的失事概率是不得 而知的。
▪ 由于工程中的荷载和抗力都是随机 变量,有多少可能使荷载大于抗力 而失事是一个随机事件,
▪ 破坏的概率(可能性)决定于两个 随机变量的均值(众值,中值及某 个分位值)及其分布。
f(S) f(R)
S
R
S R
R, S
R, S
可靠度
▪ 其失事概率可用可靠度指标表示。例如,则 表示失效概率为万分之9.4。相应的设计公 式可简单表示为:=3.0
p fu / K
▪ 3、极限承载力理 论-分项系数法
分项系数
分项系数
重要性系数
S = Sk
R = Rk / R 0S R
1、容许承载力理论
▪ 承载力:塑性区开展范围:Pcr, P1/4,,s/b=0.01-0.02(载荷试验)、 计算公式
▪ 荷载:标准值(组合)
F
塑性区
1、容许承载力理论
▪ 这种设计理论能够明确地给出安全与失效的 概率,然后通过经济、社会、技术的风险分 析,给出最合理的设计值。所以是一种最科 学合理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为国内外工程设 计所广泛采用。我国颁布的《建筑结构可靠 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 定,对于各种结构设计应遵循该理论方法。
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
化(自重);(2)变化与均值比可忽略(设备); (3)单调变化并趋于极值(正常水压力):结构 及基础自重、固定设备重量、土压力、正常稳定 水位的水压力
▪ 可变荷载(活荷载1) :变化与均值比不
可忽略:屋面、楼面、吊车、雪、风荷载
▪ 偶然荷载(特殊荷载、活荷载2) :在
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 持续时间很短:地震、撞击、爆炸、
▪ 基本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与可变
作用的组合;(分项系数)
▪ 偶然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
设计对象中的作用:轴力、水平力、力矩··
基础上荷载及荷载效应
▪ 上部结构F、M、H:结构自重 屋 面荷载 楼面荷载 活荷载
▪ 基础自重G:设计地面高程(内外地 面平均值)
基础上荷载及荷载效应
F
FM
FH
FM
H
一般为前两种情况,横向力不大,只做校核
6·荷载组合: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
可靠性对于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
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 的某一功能要求时,这一特定状态为结构 对于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一般是结
构的内力超过其承载能力为依据;
▪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一般是以
结构的变形、裂缝、振动参数等超过设计 允许的限值为依据。
2·荷载种类:
▪ 永久荷载(恒荷载) : (1)不随时间变
▪ (4)准永久值:对于可变荷载,在设计
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 荷载值。(人群活荷载-沉降)
p
R:抗力
S:荷载 标准值
荷载与抗力的取值
4·荷载与承载力的设计值
▪ 荷载S=代表值分项系数(大于1) ▪ 抗力R=代表值/分项系数(大于1)
▪ 5·荷载效应:指在一定的外荷载作用下,在一定
▪ 在载荷试验中可以由其比例界限确定;
▪ 按一定沉降比人为规定,例如s/b0.002
▪ 在理论计算中可以由塑性区发展理论中的临塑荷 载pcr=p1/4、 p1/3确定。
▪ 按容许承载力理论确定的承载力,其沉降一般也 会满足要求,常常不需进行沉降验算。
▪ 在这种设计中,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无定量 的概念的。因而是一种经验的设计方法。
地基基础的设计思想
▪ 可靠度理论:以概率理论未基础的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不确定性理 论方法——因果关系的破缺;结果 是破坏的概率或者工程的可靠度。
▪ 定值设计法:所有参数和条件是定 值,所有不确定性由一个安全系数K 包括。
一、地基基础承载力设计理论
▪ 1、容许承载力理 论
p fa
▪ 2、极限承载力理 论-安全系数法
3·荷载的代表值
▪ (1)标准值: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
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如:均值、众值、 中值··)
▪ (2)组合值:对于可变荷载,组合超越概
率与其出现概率相同(等于标准值)如:1%台 风+设防地震+最大楼面荷载········
▪ (3)频遇值:对于可变荷载,超越概率为
规定的较小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