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重教人为本教育创强出成效

合集下载

教育方针的宣传标语

教育方针的宣传标语

教育方针的宣传标语教育方针的宣传标语1(一)主要路口标语1.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步伐,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2.尊重知识,尊重人材;关心教育,关心未来!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全面提升清河市民素质。

5.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6.深化改革,开辟创新,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办让人民满意教育。

8.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清河!9.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事业新的跨越!10、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地区发展新优势!11、教育现代化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12、优化国民教育体系,服务泛博人民群众(二)学校宣传靠牌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2.坚持育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3.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的现代清河人5、宏扬现代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6、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学实践!7、教师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8、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9、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实现学校主动发展!10、创建现代化学校品牌,提供优质化教育资源!11、贯彻依法治教方略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12、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1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14、大力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优秀教师队伍15、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6、走教育现代化创新之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17、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8、抢抓机遇 克服艰难 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19、立足常规 加强管理 促进教育质量再提升(三)社区标语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区2、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3、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4、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努力创建学习型城市5、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实验,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6、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7、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城区创建8、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9、创建学习型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教育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学习充实人生11、社区教育,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12、终身学习,塑造夸姣未来13、学习是素质的修炼,读书是知识的积累14、知识丰富人生,学习成就未来15、知识是进步的殿堂,互动学习是沟通心灵的桥梁16、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技能是餬口的基础17、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18、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性社会。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好职业教育的好老师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好职业教育的好老师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好职业教育的好老师作者:涂勇来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年第01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礴动力。

只有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将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弘扬和践行落实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助力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要做好职业教育,就要有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

教师要努力耕耘,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按照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磨砺自己,使自己成为职教战线的好匠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努力塑造自我,用匠心、匠智、匠技把自己铸造成教育家型教师。

新时代教师必须自觉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有了这份责任和担当,我们才能教会学生责任和担当。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教师安身立命之基、教育报国之本。

培养学生最难的是理想、信念、情操、道德的培养,这是教师要花大心思去做的。

笔者认为,“大我”就是定力,是宏伟的目标。

教师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坚定信仰,做忠实的实践者。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首要职责。

教师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我们教好学生的方法。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广大教师应掌握教育规律,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教师要用心去温暖学生,用言传身教去引领学生,教其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

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鲜活生命,需要用爱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教师要自觉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关爱融为一体,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智慧破解学生成长的难题,用爱心铺就学生成才之路。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心得10篇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心得10篇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心得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会议纪要、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meeting minute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心得10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心得范文10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心得如何写?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应该用爱心和智慧去点亮孩子的人生梦想,展现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人民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教师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岗位为荣、行为示范,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积极构建文明向上向善的师生关系。

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本。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做教师的最好回报就是学子的成长成才。

学校要不断完善校纪校规,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教师要带头遵规守纪,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兴师重教人为本教育创强出成效

兴师重教人为本教育创强出成效

兴师重教人为本教育创强出成效兴师重教人为本教育创强出成效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庞大的人口基数。

然而,在教育方面,中国一直在寻求着一种创新的方式来推动国家走向更快的发展。

兴师重教人为本教育创强出成效的新思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关注,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兴师重教的初衷是为了强化教育的主导地位,建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关键在于提升师资水平,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

教育的实现与人才密不可分,最重要的是高素质的教师。

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才,只有注重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前途。

中国传统的师德师风里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兴师重教强调的是要把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的品质会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尤其一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兴师重教也是为了推进一流教育。

在推广一流教育方面,中国更加注重的是强化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并且鼓励学生们从课本中走出来,融入生活体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们创新性思考和实践能力。

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也是一种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和人类历史的机遇,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积极面对未来。

兴师重教还注重贯彻人本教育的理念。

人本教育是兴师重教的根本原则之一。

在人本教育的观念下,教师必须有敬畏、同理心、同情心和责任心等美德。

同时,教育工作者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刺激他们的学术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该如何让学生的兴趣爆发发挥?除了发展校园文化和良好的校风势必要赋予学生创造性的空间,兴许这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现兴师重教的目标,中国教育正在迈向强大的发展。

全社会也对教育的改变作出积极响应,如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教育产业的投资,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

我们相信,这样的教育体系下,中国的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兴师重教是中国教育上的一大创新,意义重大。

创建教育强镇,建设学习型社会

创建教育强镇,建设学习型社会
教育作为基础性 、先导性 、全屙 陛 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抓 ,推进教
标 ,以提高基础 教育水平 为重点 , 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 ,以教育改革 与创新为动力 ,以建设 规范化学校
为突破 口,实施薄弱学 校改造 、推
育 不放 松 ,做到经 济教 育 同步 发
展 。马 安人 素来有 浓厚 的办 学 热
进素质 教育 、加强教师 队伍 建设 、 开展社 区教育 、实施 教育 信息化 、 建设规范化学 校等 “ 六项工程 ”系 列活动 ,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进

情 ,早在 1 1 、12 9 3年 9 6年 、14 95 年、14 、9 0年就分别创办 了 9 7年 15 马安 中心小学 、新乐小学 、上寮小 学、 新群小学 、 田小学 , 柏 又于 16 99
报道组 、 档案资料组 三个工作小组 ,
广东惠阳高级 中学高中部 、惠高附 属实验学校 、 广东省惠州旅游学校 、 惠州艺术学校 ,成为广东省办学体
制创新典范。 同时 , 马安镇先后有惠 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东江职业技 术学校 、惠州西湖 中等职业学校等
量 ,抓 好 “ 师德建设 ” “ 、 人才强 校 ”等工程 。在师资方面引进高学 历人才 ,加强与外界人才交 流,在 校内引进 良性竞争机制 ,提高教师 教学水平 。并注重弘扬忠孝 文化精




创建教育强镇 ,建设学习型社会
文 / 州市 惠城 区马 安 镇 人 民政 府 惠 杨 燕 宁
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 , 百年根
基,教育为本。历年来 ,惠州市惠 城 区马安镇 一 直注 重优 先发 展教 育 ,坚持把教育放在基础性 、先导
性 、全局性 的优先 发展战略地位 ,

245-以人为本创教育强镇 科学发展促永湖和谐

245-以人为本创教育强镇 科学发展促永湖和谐

以人为本创教育强镇科学发展促永湖和谐——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一、基本概况永湖镇地处惠州市惠阳区北部,全镇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4200人,户籍人口28600人;地理位臵优越,北距惠州市区18公里,南距惠州港和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基地27公里,惠澳大道、惠南大道、镇平公路、莞惠高速公路和惠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景观宜人的金果湾生态农庄、峰峦秀丽的黄巢障景区,水质清净的大坑水库;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虎爪村作为东江纵队活动的根据地之一,是路东行政委员会行政中心,与麻溪村、老围下村合称为“麻溪革命老区”。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组团建设,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协调、持续发展。

2007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64亿元,财政经常性收入1560万元。

几年来我镇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区前列。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我镇认真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

目前,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1所,教学点2个,公办教职工255人,在校中小学生4491人。

镇内有市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2所,区一级幼儿园2所,成人教育培训点1个,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党政重视,保障有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镇历届党委、政府以发展教育为己任,确立了“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08年把创建教育强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

我镇作为一个欠发达的乡镇,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经济要发展,教育应先行”的思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教育纳入全镇社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

励精图治办教育创强争优谱华章

励精图治办教育创强争优谱华章

励精图治办教育创强争优谱华章——揭阳市榕城区梅云街道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道自评报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梅云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举全街之力,积极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道,使全街道的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对我街道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道作如下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梅云街道位于揭阳市区西南部,东邻仙桥街道,西接普宁市南溪镇,南依紫峰山,北临榕江南河,是揭阳市著名的侨乡,总面积25.32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居),户籍人口67812人,外来常住人口约13000人。

梅云地处榕江平原,溪河纵横交错,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这里依山傍水,青翠葱笼的紫峰山、波涛浩渺的榕江水构成了独特的山水家园。

省道236线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境内通信、教育、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均较完善。

梅云街道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居住,繁衍生息,创造文明,境内出土了大量文物。

梅云人崇文重教,自远古就有先贤设馆办学。

宋神宗元丰年间,彭延年定居浦口村,以书为伴,著有《浦口村居诗》传世。

明代弘治年间,汤前村史智为九江王府治学,后回乡创办书屋,传授文化。

境内有紫峰寺、明宗岩、彭园、彭氏宗祠、彭延年墓等名胜古迹。

素有“粤东第一私家古园林”美誉的彭园中水榭楼台,尽显宋代园林景观。

明洪武年间,揭阳县令蔡善把紫峰庵列为揭阳“古八景”之一,定名为“紫峰春晓”。

彭氏宗祠、彭延年墓均被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云历代人才辈出,较知名的有许爵、史智、史载阁、林奇芳、陈士献、许登庸、林炎城、黄理丹、陈恺等。

2012年6月20日,揭阳日报第8版刊登了街道“一公里十分钟文化圈”的经验做法。

2012年9月12日,竹林村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梅云街道坚持“工业立街、工业强街、科教兴街”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师重教人为本教育创强出成效——普宁市流沙南街道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自评报告普宁市流沙南街道办事处二○一五年三月目录一、基本情况 (1)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3)(一)依法依规完善制度,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3)(二)改善完善办学条件,优化美化教育环境 (4)(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6…(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8…(五)依法依规实施细则,构建和谐平安校园…………10…(六)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教育综合水平…………11…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3)四、自评结果 (14)兴师重教人为本教育创强出成效——普宁市流沙南街道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自评报告国之将兴,必兴教而重道。

我们深刻认识到创建教育强街是一项伟大的惠民工程,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也为街道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契机。

近年来,流沙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战略部署,把打造教育强街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学校规范化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健康发展。

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流沙南街道位于普宁市区南部,行政区域总面积15.8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5万人,有9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是普宁市区七个街道之一。

2013年,我街道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3.39亿元,财政收入4561.02万元,国地两税收入7777.36万元。

全街道有工业园区3个,有各类企业199家,形成纺织、服装、印染等支柱产业;商贸流通活跃,流沙副食品市场有商户273户,年集贸成交额9300万元。

东埔服装加工区发展加快,配套设施已日臻完善,其中规模上企业:广东名鳄服饰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张弛服饰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妮可儿服饰有限公司。

全年街道工业总产值63.39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产值59.6亿元。

街道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个、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9个、城南文化广场1个、村全民健身广场3个、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3个。

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街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普宁市文明街道”称号,马栅村被授予“普宁市文明村”称号,后坛社区被授予“普宁市文明社区”称号。

流沙南街道地理条件优越,厦深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于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

普宁高铁站位于本街道马栅、香员坑、石泉美三村交界处。

流沙南街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灵人杰,商贾云集,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型企业、商贸行业有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地企业前来落户。

经济快速发展,为我街道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街道属下有公办中小学11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5所,非完全小学4所;初中在校生1453人;小学生4310人;公办中小学教职工416人,其中初中教职工128人,小学教职工288人;街道中心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48人,教职工30人;街道社区教育中心1所,以及民办小学2所,民办小学在校生4280人;民办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3343人。

流沙南街道历任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街道辖属学校校园美观、布局合理,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流沙第四小学等8所学校被评为普宁市“平安校园”;马栅学校等2所小学被评为普宁市“绿色校园”。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一)依法依规完善制度,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建设与商贸名城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为目标,把教育作为街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力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工作,着力把教育“创强”提炼为一种境界,并以此作为一个平台,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管理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流沙南街道认真贯彻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教育法规,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为街道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普宁市人民政府“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部署,把“创强”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周密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流沙南街道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实施方案》,建立了街道、村(居委)和学校三级联动的工作责任机制。

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身先士卒,战斗于创强工作的第一线,多次召开党政常务会及专题会,把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街道领导干部、村(居委)书记、主任和学校校长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使全街道上下形成了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小学校全力抓,村居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教育“创强”工作,扎实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完善制度,稳步推进。

我街道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规划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提升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

街道先后制订下发《流沙南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2——2015年)》、《流沙南街道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确立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把教育创强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和目标责任综合考评当中,建立了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及年度综合考核制度,层层落实责任,有力保障和推动了基础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3.因地制宜,加大投入。

街道为建设规范化学校,确保如期完成“创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一是教育投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优先安排教育经费,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用于加强学校基础建设、购置教学设备等。

二是社会捐资助教争相辉映。

全街道以创建省教育强街道为契机,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街道、各村及社会各界共筹得资金近2512.3万元,其中社会各界捐资85万元,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

(二)改善完善办学条件,优化美化教育环境1.调整布局,共享资源。

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的精神,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出发,街道制定了全街道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对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学校采取撤小并大、撤弱并强的措施进行调整。

调整后为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5所和非完全小学4所。

同时,全街道以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标准化学校为契机,不断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使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扩增、合理分布,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改善环境,五化呈祥。

街道按照省有关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先后投入资金2512.3万元,狠抓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

一是实现校舍、活动场地标准化。

近年来,街道加大教育投入,对各中小学校的校舍进行了改建、扩建,共投入资金1088.64万元,新建、改建校舍建筑面积17298平方米;投入219万元,包括新增篮球场18个、排球场10个、器械场地8个、环形跑道7条、直跑道4条,并完善学校体育设施。

二是推进教学设施现代化建设。

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了各中小学校、中心幼儿园的功能场室的设施设备和多媒体电教平台的建设,且实现了“校校通”,共享网络资源。

在普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1423.66万元,新设网络多媒体教室86间,计算机教室14间,其他功能室88间,教师配备专用教学用终端416台,学生配备学习终端1273台,平均每100名学生拥有学习终端20.1台。

并配齐了常规教学仪器设备。

三是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

全街道一直在走校园建设之路,各中小学校共投入133.9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文化、特色化等“五化”工程建设。

目前,街道11所公办中小学校均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达标率100%。

3.群策群力,教育均衡。

街道为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不仅扩建新建了学校的校舍,还为学校增添了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为农村学校的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社会提供了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效地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经济困难家庭的“两免一补”政策及低保家庭的补助政策,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读书问题。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加大力度做好“防流控辍”工作,积极主动协调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

2014-2015学年度,街道“普九”各项指标均达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1.4%,小学生的毕业率达100%,升学率达100%;初中生的毕业率达98%,升学率为95%。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近年来,街道注重从情感上尊重教师,从生活上关心教师,从素质上提升教师,使全体教师安教乐教、爱岗敬业、创新创强,教师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1.依法管理,关爱教师。

流沙南街道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全街道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对教师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业务上培训提高,工作上放手使用。

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及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每年的教师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街道的全体教职员工致慰问信,主要领导主动参加教师庆祝活动,并大力表彰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职工;重大的传统节日,各村政领导以不同的形式对教师进行慰问,温暖教师的心,从而促进教师安教乐教。

2.树立榜样,激励教师。

街道严格把好学校领导班子选拔关,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岗聘任机制,大胆选拔有才能有魄力的年轻教师担任学校领导。

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各中小学校均制订奖教奖学方案,以激励来调动学校及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工作热情高涨了,工作主动性增强了,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近三年来,我街道中小学教师获“揭阳市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的有3人,获“普宁市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的有21多人。

3.重视培训,提高能力。

我街道十分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习班,增长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多年来街道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载体,实施教师全员培训,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加大培训的力度,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培训过程中把课程改革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有机结合起来,把班主任队伍培养和加强德育强化班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