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综采俯采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探讨

综采俯采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探讨周加启,华兴斌(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山东新泰271204)摘要该文根据翟镇煤矿51105工作面大角度俯采条件下的技术实践,对回采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大角度俯采条件下综采的合理工艺,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俯采综采工艺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TD823.89文献标识码B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51105工作面为俯采工作面,俯采角度6 20ʎ,平均15ʎ。
由于采取措施合理,开采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可观,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1工作面概况该工作面直接顶为豆青色海绿石细砂岩,厚20.9 m,致密性脆,断口平坦或贝壳状,水平层理,层面富含植物叶部化石碎片,沿层面分布菱铁矿结核,成分石英、长石,钙质胶结;老顶为灰绿色粗砂岩,厚度7.69m,成分石英、长石,钙质胶结,分选性差,坚硬,底部变为石灰岩。
该面直接底为灰绿粉细砂岩互层,厚度25.63 m,含植物碎屑,致密,具斜层理,粘土胶结;老底为灰色粉砂岩,厚度6.83m,性脆,贝壳状断口,致密,含燧石结核。
2采煤工艺与工作面设备配置该面采用俯采倾斜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本面回采工艺为综采一次采全高工艺。
2.1支架ZY3200/09/21型支架73架,主要技术参数:工作阻力:3200kN初撑力:2008-2518kN支架高度:900 2100mm支架宽度:1420 1590mm支护强度:0.42 0.56MPa底板比压:底座前端0.7-1.3MPa。
2.2采煤机MG2ˑ100/465-W型采煤机:采高:1.2 2m;电机功率:465kW;牵引速度:O 5.9m/min。
2.3运输设备SGZ—730/400型面刮板运输机:电机功率:2ˑ200kW;运输能力:700t/h;中间槽尺寸:1500ˑ730ˑ275mm。
*收稿日期:2012-02-02作者简介:周加启(1964-),男,大学文化,工程师,长期从事采煤一线生产管理,现任翟镇煤矿采煤矿长,在相关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孤岛工作面防冲安全开采论证方法研究与应用

ment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island coal panel.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of preventing rock burst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rock burst risk factors and evaluation of rock burst risk. The ability to prevent rock burst is demonstrated according to the allocation of in⁃
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coal seam rock burst tendency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oal seam rock burst risk,the rock burst attribute of coal
seam is demonstrated,and then the rock burst attribute of mine is obtained. The types of rock burst are demonstrated according to the abut⁃
其中增加了“ 冲击地压防治” 专篇;原国家煤矿安全
力比的冲击危险程度划分方法确定整体冲击型孤岛
监察局组织专家制定了《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工作面的冲击危险等级,若具有强冲击危险,建议不
( 以下简称 《 细则》 )
[2]
,于 2018 年 8 月 1 日施行。
《 规程》 和《 细则》 对冲击地压矿井开采孤岛煤柱进
收稿日期:2021-02-28;责任编辑:朱恩光
孤岛工作面生产技术浅析

孤岛工作面生产技术浅析【摘要】庞庄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进行合理地选择支护方式和回采装备,优选工作面掘进准备,加强监测监控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孤岛工作面回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孤岛面;生产技术前言徐矿集团庞庄煤矿是一座年生产能力26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坐落在江苏省三大都市之一的徐州市境内,矿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现由东城、庞庄、张小楼三对井口组成,井田面积18.3平方公里,工业广场面积1.36平方公里。
张小楼新大井成功改扩建后深度达-1025米,为华东地区第一深井。
由于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开采时间较长,矿区出现孤岛工作面,两巷矿压显现明显,回采难度进一步加大。
1 工作面概况95202工作面介于15-1~16-1勘探线之间,16勘探线穿过本面,地面主要为农田。
95202工作面位于-1025m西一下山采区西翼;工作面浅部一侧为95200采空区,深部一侧为95204采空区;右侧靠近切眼处为K1大断层;上覆75202、75204采空区。
走向长度473m,倾向长(平距)131m,平面积61963m2。
煤层总厚为上分层加下分层厚度。
上分层煤厚1.3~2.2m,向切眼位置逐渐变厚,平均煤厚1.8m;该面夹矸发育,上下分层之间夹矸厚度0.3~0.9m,平均厚度0.6m;下分层煤厚0.8~1.2m,平均厚度1.0m。
f=3。
工业储量为235955t,可采储量224157t。
老顶为互层,厚度为1.98m,岩性为页岩与微波状砂岩薄层互层,以页岩为主,f=3。
直接顶为砂岩,厚度为10.70m,岩性为细粒,含黑色条纹,层理发育,下部致密。
f=4-5。
直接底为页岩,厚度为1.98m,岩性为灰黑色,致密,富含科达木等植物化石,f=3。
老底为砂岩,厚度为8.27m,岩性为细粒,以长石石英为主,富含棕褐色菱鉄质及炭纹,f=4-5。
该面构造相对简单,对回采影响较大的断层主要是:f4号断层。
孤岛工作面上行开采安全性分析

2 0 1 3年 3月 1 3 日收 到
第一作者简介 : 海林鹏 ( 1 9 7 9 一) , 男, 河南周 口市人 , 博士研 究生 , 河
南理工 大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讲 师 。E ma i l : 5 4 0 4 8 0 1 4 8 @
⑥
2 0 1 3 S c i . T e c h . E n g r g .
矿冶技术
孤岛工作面上行开采安全性分析
海林 鹏
( 河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焦作 4 5 4 0 0 3 )
摘
要
孤 岛工作 面开采 一直是煤矿管理工作 中的重 点, 而 对其进行 上行开采 更加大 了开采难度 。根据 山东欢城煤 矿 3 、
作面 ; 而且 由 于 3 1 7 0 6 、 3 1 7 0 7工 作 面两 侧 均 为 采 空 区, 成 为 孤 岛煤 柱 。为 了确 保 3 1 7 0 6 、 3 1 7 0 7工 作 面
的安全 开采 , 并 维 持 矿 井 的生 产 能 力 , 延 长 矿 井 的
服务 年限 , 节省煤炭资源 , 欢 城 煤 矿 决 定 上 行 开 采
3 2 7 0 7工作 面分别 于 2 0 0 3年 1 1 月及 2 0 0 4年 8月 回 采 完毕 , 因此 3 1 7 0 6 、 3 1 7 0 7工 作 面 属 于 上 行 开 采 工
般 落 , 属Ⅱ
类顶 板 。直 接底 有 0 . 1 _ _ 0 . 2 m 的泥 岩 , 老底 为砂 质 泥岩 、 细一 中砂 岩 , 3 与 3 下间距 3 2 . 1 - - 4 3 . 0 m, 平 均3 6 . 1 7 m。3 2 7 0 0开 采 3 下煤层 , 3 下煤层 直 接 顶 一 般 为 中一 细 粒砂 岩 , 局 部有 泥 岩 、 砂 质 泥岩 , 直 接 底 有0 . 1 - - 0 . 2 1 ' 1 1 的泥岩 , 老底 一般 为粉 一 中砂岩 。其 各工 作面 相对位 置见 图 1 所示。
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技术

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矿行业也在不断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
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技术正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本文将围绕这一技术展开介绍和探讨。
综采工作面是矿井开采中的重要部位,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传统的综采工作面开采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工人需要在狭窄的地下空间进行作业,极易受到煤尘、毒气等危害。
由于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开发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技术对于提高采矿安全、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技术是指利用自动化设备和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综采设备全自动化、无人化操作。
其核心是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先进技术,替代人工操作,实现对综采机械的全自动控制和运行监测。
1. 无人化采煤机无人化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它是通过激光测距、摄像头成像等传感器对煤层进行扫描识别,然后使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采煤机的全自动操作。
无人化采煤机不仅能够提高采煤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还能够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和损失。
2. 电液控制系统综采工作面的无人化开采技术还包括电液控制系统的应用。
通过电液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综采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运行监测,避免了工人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中作业。
通过对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
3.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是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技术的新趋势。
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使控制系统具有自主学习、自适应调节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开采环境和工作条件。
1. 优势(1)提高安全性。
无人化开采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人在危险环境中的作业,降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概率。
(2)提高生产效率。
无人化开采技术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降低成本。
孤岛采煤措施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回采工作面补充措施矿(井)名:赵官煤矿区队名:综采一区工作面名称: 2704工作面措施名称:孤岛采煤措施编制日期: 2020年12月28日措施编号: 2704—10#2704工作面采煤安全措施风险评价一、编制原因说明本工作面东为2705工作面现回采结束,西为2703工作面现在已经回采结束,2704形成孤岛工作面,为提高施工时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补充措施。
二、编制目的让职工明确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指导现场安全施工。
三、孤岛工作面危害:孤岛工作面不同方向支承压力的迭加,是孤岛工作面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采动过程中工作面上下巷道围岩会处于流变状态,并且受到高应力作用而加剧变形,严重威胁了人员出入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一定条件下,采场顶板覆岩结构失稳会对工作面支架造成冲击载荷,形成大面积片帮,严重时会造成支架压死、设备损坏,挤出的煤体会封堵工作面出口,同时导致瓦斯涌出量增加等工程灾害。
四、采取的针对性解决措施1、超前支护范围不低于50 m,确保超前支护强度,班班检查支柱初撑力,确保支护强度;2、增加端头范围内的支护强度,必要时加丛柱。
3、加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顶板破碎时及时过超前架,确保工作面正常推采。
4、加大对沿空留巷墙体及矸石袋子的充填质量管理,确保墙体质量,减少顶底板移近量,确保巷道高度和宽度。
5、对沿空留巷内顶板的锚索、锚杆及时捆绑,防止崩盘帽伤人,确保安全。
6、及时对沿空留巷变形支柱进行整改,确保支撑强度。
7、对沿空留巷底鼓严重的及时卧底,确保巷道高度。
8、对工作面及两巷进行观测,加强对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及两巷管理。
五、安全技术措施1.本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学习本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作好记录。
2.每班必须开好班前会,值班交待好当班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进入工作面后检查作业点范围内安全、通风、瓦斯等状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出口畅通,安全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
孤岛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孤岛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近年来,中国煤炭开采行业多次发生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造成了一定人身伤害与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煤炭业的安全生产。
因此,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已经成为了煤炭安全开采的重要研究课题,需要在原理上阐明孤岛采煤工作面产生冲击的原因和机制,为评估孤岛采煤工作面的可采性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总结了孤岛工作面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积极探索研究了孤岛采煤工作面地压防治的技术。
标签:孤岛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1 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作为地球上储量最大的化石能源一直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能源支撑,而大量的煤炭开采,使得易采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矿正在进入孤岛工作面开采阶段。
但对于孤岛采煤工作面的可采性和安全性在科学和工程学上还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判断方法,因此导致频繁发生孤岛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的频繁发生,比如近几年在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新疆和辽宁等煤矿都发生了此类事故,对煤炭的安全开采工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损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因此,国内外诸多煤炭开采专家均展开了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产生原理、破坏形式、预测预防和处理方式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仍然无法完全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形成有效防治,主要原因是未能提出可靠有效的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识别方法,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
本文对防冲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探索与研究。
2 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产生原因和机理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产生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理论成果:(1)冲击地压主要有煤体压缩型、顶板断裂型和断层错动型三类。
煤体压缩型冲击的发生原因是:当煤炭结构由平衡态过渡到非平衡态时,如果发生了外界扰动,导致煤岩结构失稳;顶板断层型冲击发生的原因是:强大的压力导致顶板产生微破裂,采动扰动使这种微破裂以雪崩扩展形态发生拉伸失稳;断层错动型发生的原因是:在煤岩断层区域,煤炭开采活动引发了断层活化错动,引发错动型冲击地压。
孤岛煤柱综放工作面开采专项防冲措施探讨

图 2 7 0 8 两 道 大 直 径 卸 压 钻 孔 布 置 不 意 (m )
7 0 8 工 作 面 两 巷 道 必 须 提 前 施 工 卸 压 钻 孔 ,保 证工作面两道超前150 m 卸 压 。钻孔卸压后要用钻 屑 法 检 验 卸 压 效 果 ,如 局 部 应 力 集 中 突 显 ,需进行多 次卸压直至解危。 3. 2 注水卸压方案
水结束后,采 用 管 网 压 力 (3 ~ 5 MPa) 静 压 进 行 补
95
2021耳6 用
张 严 :孤岛煤柱综放工作面开采专项防冲措施探讨
第30象第6 期
水 ,根据煤体渗水情况控制单孔注水流量。
3 . 3 解危效果检验
3)
每孔动压平均注水时间42 h;静压不计注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对采取卸压解危措施的区
[责 任 编 辑 :王伟瑾]
图 3 708工作面注水钻孔剖面示意
(上 接 第 8 0 页)吸附在煤层中的硫化氢工作面硫化 氢 的 主 要 来 源 ,在 割 煤 期 间 从 新 裸 露 煤 壁 和 落 煤 中 释放到工作面,从 而 造 成 回 风 流 含 有 硫 化 氢 气 体 。 利 用 12315工作面注水系统,对钻孔注碱性溶液治 理 硫 化 氢 方 案 进 行 整 体 设 计 ,现 场 监 测 效 果 表 明 ,采 用 钻 孔 注 碱 性 溶 液 治 理 硫 化 氢 之 后 ,12315工作面 正巷回风流当中的硫化氢浓度开始显著降低,其浓 度最终保持在4 x l (T6 以下,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 效果。
4 效果评价
利 用 钻 屑 法 进 行 效 果 检 验 ,确 定 下 一 轮 注 水 要 求 。
两道注水钻孔均垂直巷帮布置,孔 径 94 mm,组
通 过 以 上 专 项 防 冲 措 施 的 实 施 ,较好的 保 证 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岛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1、研究背景
童亭煤矿s1073工作面位于s107采区浅部,上部为已回采结束的s1071工作面,下部为已回采结束的s1077工作面,左至cf8-1∠60~70°h=5~15m断层保护煤柱,右至s107集中巷保护煤柱。
该面内煤层结构简单,煤厚平均在3.5米左右,煤层倾角为5°~17°,平均9°左右。
该面煤层整体呈单斜构造,工作面里段轻微褶曲发育,煤层走向与工作面斜交。
工作面外段断层极其发育,尤其较大断层df8∠70°h=0~20m、s1071fx17∠60°h=12m将对回采有很大影响,预计采至df8断层处的综采储量为32万吨。
由于s1071工作面和s1077工作面均已回采结束,致使s1073工作面成为孤岛工作面。
孤岛工作面不同方向支承压力的迭加,是孤岛工作面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采动过程中工作面上下巷道围岩会处于流变状态,并且受到高应力作用而加剧变形,严重威胁了人员出入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一定条件下,采场顶板覆岩结构失稳会对工作面支架造成冲击载荷,形成大面积片帮,严重时会造成支架压死、设备损坏,挤出的煤体会封堵工作面出口,同时导致瓦斯涌出量增加等工程灾害。
因此,如何确定孤岛工作面回采时的防治措施,从而避免此类工程灾害的发生,实现s1073孤岛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成为摆在集团公司和童亭煤矿面前的一大问题。
目前,关于孤岛综采采场的矿压理论及安全回采实践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孤岛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冲击矿压的防治及巷道围岩的控制等,
仍是影响矿井生产的一大难题,尤其对于s1073孤岛工作面厚松散层薄基岩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其相关的安全开采技术也具有其特殊性。
所以,开展s1073孤岛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可以揭示厚松散层薄基岩孤岛工作面的矿山压力及其覆岩运动规律和特征,从而解决工作面顶板矿压的控制等一系列科学问题。
对于生产实践而言,防止了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为童亭煤矿乃至集团公司的孤岛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成果
2.1两巷矿压显现特征
初期回采30m,两巷围岩没有没有太大变化和非孤岛回采变化一致;推进30m以后,两巷围岩开始剧烈。
回采期间,回风巷支承压力影响范围达120m,机巷支承压力影响范围达110m,回风巷支承压力峰值区为10~50m,机巷支承压力峰值区为l0~40m。
变化曲线如图一。
通过几个月的数据显现,回采速度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较大。
资料显现推进度越快,工作面底鼓和两帮移近量越小;推进度越慢,工作面底鼓和两帮移近量越大。
采取的针对性解决措施
①超前支护范围由20m改为40m;
②增加超前支护范围内的支护密度,加大巷道卧底量;
③加强工作面顶板的超前管理;
④对机巷巷自工作面向外40-50m范围内的巷帮下部进行扩帮,工作面上帮10-20m范围内对上帮进行扩帮,以增加巷道宽度保证工作面设备的拉移。
图一
⑤对风巷超前20米范围内进行卧底,以保证回风断面和人行道高度。
距离工作70m-120m,工作面平均推进速度为2.5m/d。
缓升区
顶、帮发生位移的时间为18-25天,机巷顶板位移速度一般为2~8mm /d,帮位移速度为1-6mm/d,其变化速度明显高于一般回采巷道,原因为相邻采空区的残余应力的存在,使其位移量分占总位移量的11.3%和11.1%。
升高区
顶、帮发生位移的时间为12~16天。
即测点距采面7o~30m范围内,机巷顶板位移速度一般为20~30mm/d,帮位移速度为15-26mm/d,其位移量分别占现测期间总位移量的24.6%和24.4。
急增区
顶、帮发生明显位移的时同为10~16天,即测点距采面0-30m范围以内,机巷顶板位移速度一般为30~100mm/d,帮位移速度为26-80mm /d,其位移量分别占现测期同总位移量的64.1%和64.5%。
为保证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无阻,在采动支撑压力急增区必须加强超
前支护,缓升区则无此必要,至于升高区是否需要加强支护,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困该面为“孤岛”工作面,巷道受采动及相邻采空区残余应力双重影响,两巷压力显现明显,围岩变彤速度较大变形严重。
因此该面两巷超前支护距离控制在30-45m为宜,最低不能小于30m。
⑥结论
a从现测结果来看。
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7m,和其它综采面相比,来压步距小,端头无明显来压现象,但经常处于高压状态。
因此需对工作面端头加强管理。
b经现测数据整理分析和该面实际情况,两巷超前支护距离应控制在30-45m为宜,最低为30m,才能保证两巷畅通无阻。
2.2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s1073综采工作面支架的工作状态主要为初撑力,一次增阻,二次增阻,多次增阻和降阻4种形式。
初撑力状态时,顶板来压主要由煤体支撑,由于支架主动支撑故保持在初撑状态;一次增阻时,在工作面来压之前,工作面顶板下沉速度慢,随着顶板下沉支架载荷逐渐增大;经过一次下沉后形成一个暂时的平衡,减少了支架的载荷增加速度,经过一段时间后顶板再次快速下沉,使支架载荷增大速度加快,形成多次增阻。
降阻状态,工作面周期来压后,顶板压力较小,随着支架的前移,顶板冒落的矸石进一步充填采空区,减少了顶板传给支架的载荷,形成降阻。
从顶板来压监测结果看,孤岛工作面顶板压力较大,两端头和工作面中部顶板来压时,均有接近支架额定工作阻力的载荷出现,甚至有超过支架工作阻力的冲
击载荷出现。
初采20m内两巷没有变化,再往外推进,两巷巷道开始变形。
净煤柱较小(机巷5m;风巷6米),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与s10711和s1077采空区顶板悬臂梁不断增加,下沉,引起巷道顶煤与顶板离层且急剧下沉,造成巷道顶帮产生强烈位移;一般超前工作面煤墙35~45m巷道变形就很明显,超前10~30m范围内变形加剧,两帮水平收敛量达到0.6~1.2m;顶底板移进量达到0.6~1.4m。
当工作面回采约250m时,两巷矿压显现比前期较剧烈,鼓底鼓帮、顶板下沉,有效断面缩小,影响了工作面的回采;超前压力剧烈影响距离约50m,影响距离大于100m。
该工作面老顶断裂产生的周期来压具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从机巷沿工作面到风巷,煤壁片帮逐渐增大,煤炮声响越来越强、越来越密。
经分析认为,这是开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和老顶来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剧烈超前压力作用下,上、下巷发生两帮挤出、顶煤下沉,导致断面收缩加快,有效断面减少很多;使通风和行人受阻。
s1073工作面是童亭矿第一个“孤岛”工作面,两巷压力显现明显,巷道收敛严重,对工作面生产不利。
为尽快了解“孤岛”工作面和两巷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工作面进行了矿压观测,取得了大量数据,得出了“孤岛”面矿压显现规律。
2.3沿采面推进方向的规律(周期来压)
在观测期间,采面连续推进时,每隔一段时间支护阻力升高一次,显
然是顶板来压显现特征。
经过实测数据整理分析,“孤岛”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及影响范围:来压步距平均7m。
持续循环为2.1个,持续天数0.25天。
影响范围1.2m。
3、应用推广情况
孤岛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问题的解决已成为矿区发展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该问题的解决将会为提高矿区资源采出率,实现安全、高产、高效开采提供可靠的保证。
在解决s1073孤岛工作面安全开采中的相关技术问题上,做到了支护理念上的创新,技术体系上的创新。
项目研究成果可以在淮北矿区类似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成功应用为类似条件下孤岛工作面巷道布置、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方案参数选取、孤岛工作面顶板稳定控制、冲击矿压预报与防治及工作面矿压分布规律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同时提高了矿井煤炭采出率,减低了巷道返修率,有利于矿井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采用的技术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通过本项目研究,对童亭煤矿s1073孤岛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出具体措施,避免覆岩对支架的冲击载荷,减少顶板事故,保证人员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消除引发冲击矿压的隐患,创造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揭示厚松散层薄基岩孤岛工作面的矿山压力及其覆岩运动规律和特征,从而解决工作面顶板矿压的控制等一系列科学问题。
对于生产实践而言,防止了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为童亭煤矿
孤岛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