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第二次期末地理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第二次期末地理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第二次期末地理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60分)1. (4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中)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说法正确的是()A . ①是“高—低—高”模式B . ②是原始型模式C . ③是传统型模式D . ④是“低—低—低”模式(2)图中①国家可能是()A . 德国B . 中国C . 尼日利亚D . 印度2. (2分)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哪一处交通通达度最高()A . 甲B . 乙C . 丙D . 丁3. (6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作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 . 用水便利B . 土壤肥沃C . 地势平坦D . 植被缺失(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 .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 .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 .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 .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A . 热带雨林气候区B . 地中海气候区C . 热带草原气候区D . 热带季风气候区4. (6分) (2018高三上·武威期末)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B . 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C . 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D . 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3)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粮食商品率高B . 乙—机械化水平低C . 丙—水利工程量大D . 丁—市场适应性强5. (2分)资料统计显示,我国自然村以每天80到100个的速度在消失。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

(共22题;共51分)1. (2分) (2013高一上·杭州期中)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结合图,回答下题.(1)月球运行轨道位于()A . 1与2之间B . 2与4 之间C . 4与6之间D . 7与8之间(2)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莫斯科(东二区)的区时为()A . 10月1日12时59分57秒B . 10月2日 0时59分57秒C . 10月1日 0时59分57秒D . 10月2日12时59分57秒2. (2分) (2015高一上·邹平月考) 如图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说法正确是()A . 纵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千米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B . 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千米左右深度时同时减慢D . 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的快3. (2分) (2015高二上·台中期中)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A .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 .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 . 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 .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4. (2分) (2017高一上·雅安期中) 汉源县大树镇在灾后重建中,搭建大棚种植葡萄(月亮湾葡萄种植园),其产品畅销雅安市各区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大棚搭建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改变()A . 光照条件B . 热量条件C . 通风条件D . 水分条件(2)汉源的葡萄与雅安雨城区的相比,口感好,糖份含量高,原因是汉源()A . 位于汉源湖旁,通风条件好B . 土质疏松、肥力高C . 降水较多,水份条件好D . 光照较强、热量充足5. (2分) (2019高二上·玉溪期末) 下图为2月5日亚州东部天气系统图,H为高压,L为低压,图示整体天气系统在由西向东移动,以某一高压中心的移动位置为例。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40分)1. (4分) (2019高一下·包头期中) 婴儿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读我国四次婴儿潮图,完成下题。

我国第四次婴儿潮爽约,主要是因为()A . 婚龄青年人口总量少B . 经济因素及生育意愿低C . 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D .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下降2. (4分) (2019高三上·山东月考)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A . 人口密度B . 城市等级C . 城市面积D . 服务范围(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A . 保护城市边缘农田B .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 . 提高城市化水平D .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A . 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B . 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C . 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D . 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3. (4分) (2019高二上·通化期末) 2015年度亚马孙热带雨林保护计划指出,由于人为因素,从2005年8月到2015年8月,巴西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减少了约20平方千米,与400年前相比,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面积整整减少了一半。

据此回答小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可能导致的后果是()①自然灾害减少②全球降水增加③雪线上升④产生厄尔尼诺现象⑤水土流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减少A . ④⑤⑥B . ①②④C . ③⑤⑥D . ②③④(2)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 .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 .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 .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区的机会D . 加强雨林区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4. (6分) (2019高三上·陕西月考) 北京商品零售购物中心可分为都市型、区域型、社区型三大类。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苏省某市(34°N,117°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

下图中,图甲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图乙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

据此完成1-2题。

1. 当运动员身影如图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图乙中的A. 甲B. 乙C. 丙D. 丁2. 此时比赛已进行约A. 42分钟B. 30分钟C. 18分钟D. 12分钟3. 下图示意2013年9月份第19号超强台风“天兔”登陆路径,据图推测9月21日至22日甲地风向变化全过程为A. 西北→东北B. 东南→西南C. 东南→偏南→西南→偏西D. 西北→偏北→东北→偏东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

下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 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那么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为A.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 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 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5. 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下垫面C. 大气环流D. 人类活动6. 若图中甲地常年受某风带影响,图中甲地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为“某年4月17日02时—20日02时我国西北某地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答案

2018年----2019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70分)
1. A
2. B
3. D
4. D
5. A
6. C
7. D
8. A
9. D 10. A 11. A 12. B 13. D 14. B 15. A 16. D 17. B 18. C 19. D 20. D 21. C 22. C 23.B 24.B 25.C 26.D 27.A 28.C 29.C 30.A 31.B 32.D 33.B 34.A35..A 36.C 37.B 38. D 39.C 40.B
36.(1)B A C (2)经济生态社会(3)资源(废弃物)循
环利用,农业生产环节相互促进(节约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7、(1)住宅区工业区
(2)b 靠近文化区;位于河流上游,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污染较小
(3)炼铝厂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减少对城市的大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
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接近铝土矿,原料丰富;靠近火电站和煤炭产地,
能源充足;靠近铁路、公路和河流,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任答三点即可)
38、(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商品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任答三点即可)
(2)水资源缺乏
(3)饲料,市场
(4)因地制宜的利用各地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
进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54分)1. (2分)(2016·南长模拟)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表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四个国家中()A . 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B . 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C . 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D . 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2. (4分) (2018高一下·无锡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省1997—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迁入率减迁出率)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省常住人口持续减少的年份是()A . 1997-2001B . 2001-2005C . 2005-2010D . 2009-2013(2)有关该省1997—2014年人口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 . 劳动力短缺B . 人口逐年减少C . 人口出生率升高D .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3. (2分) (2017高一下·静海月考) 下图是巴顿给出的城市规模的费用/效益曲线图。

图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中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

分析回答下题: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的“最佳人口规模”。

其中,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 (假如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小城市规模是A . P1B . P2C . P3D . P44. (2分)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每个城市的形态有各自的特征B . 城市的形态一旦形成,就固定不变C . 即使交通运输发展,城市形态也不会改变D . 集中式格局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5. (6分) (2016高二上·安吉期末) 下图为2008年至2014年昆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年均变化面积图(面积用卫星图片组成像素单位代替,像素面积越大,该类土地面积越大),完成下列各题。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34分)1. (4分) (2019高一下·德惠开学考) 年龄中位数是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

下表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四个国家中()A . 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B . 印度男性年轻人最少C . 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D . 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B . 数值变大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C . 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D . 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2. (2分)读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越来越好。

下列城市区位与图中字母搭配最恰当的是()A . A—兰州B . C—大连C . B—武汉D . D—拉萨3. (4分) (2017高三上·咸阳期中)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③区()A . 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 . 常住居民最多C . 是城市的商业中心D . 环境质量最差(2)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A . 交通通达度B . 自然环境条件C . 基础服务设施D . 与市中心的距离4. (6分) (2017高一下·沧州月考) 读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A . 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B . 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C . 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D . 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A . 印度B . 中国C . 德国D . 日本(3)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A . 发展水平较高B . 应限制发展C . 发展速度快D . 应加快发展5. (4分) (2018高一下·中山期末) 下图是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景观图。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六安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如下图所示为我国十年来某城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据图示资料判断,该城市十年来人口情况正确的是()A.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 外来务工人员多于外出务工人员D.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2. 该城市十年来经济与人口的关系正确说法是()A. 由于人口大量外流,所以经济发展加快B. 从人口流动状况看,该城市可能是上海C. 为了应对人口大量外流和经济发展需要,该地应加强产业结构升级D. 应该出台政策限制人口外流【答案】1. D 2. C【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住的,即“外来人口”。

据图可知,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到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A错。

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C错;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故选D。

【2题详解】人口外流,说明该市经济发展较慢,A错。

该城市流动状况看,迁出较多,不会是上海,B错。

为了应对大量外流和经济发展需要,可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C对。

限制人口外流,不利于经济发展,D错。

故选C。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图中()A. 甲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 断层发生于花岗岩形成之后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4. 上覆沉积物的形成外力作用最可能是()A. 流水侵蚀B. 风力搬运C. 流水搬运D. 流水沉积【答案】3. C 4. D【解析】【3题详解】甲处为花崗岩,カ岩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軟流层,A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下表为深圳市第六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深圳市人口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交通压力増大B. 老龄化程度低,社会负担小C. 男女比例失衡,引发社会问题D. 15一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 近年来,深圳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原因最可能是( )A. 产业结构调整B. 技术人才外流C. 水资源匮乏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深圳市第六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可知,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有所增加,14岁以下人口比重有所增长,结合“五普”常住人口是700万,“六普”时是1035万,故15一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减少,但是常住人口的基数增加,所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并没有减少,有所增加,D错。

随着城市常住人口增多,会给交通带来较大压力;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有所增加,但是只有1.76%,老龄化程度仍然较低,社会负担小;“五普”男女比例是49.43%:50.57%,“六普”时是54.2%:45.8%,男多女少,比例失衡,从而引发社会问题。

故本题选择D。

【2题详解】近年来,深圳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导致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迁入人口减少,这是一种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A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不会是技术人才外流,B错;与水资源无关,C错;主要是迁入减少,不是本地人口外迁,D错。

故本题选择A。

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 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 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 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 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4. 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 人均消费剧增B. 老龄化进程趋缓C. 人均收入剧降D. 劳动力供给过剩【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图中给的信息是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不同年龄人口占各自总人口的比例,没有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自的总人口数量信息,因此无法比较二者男性人口数量多少,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非欧盟籍,D错误。

故选C。

【4题详解】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正确;欧盟地区每年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导致欧盟地区人均收入降低,但不会剧降,C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错误。

故选B。

下图是贵州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齢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贵州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カ大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6. 贵州省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加速了州省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这些青壮年劳动力迁出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 为了增加经济收入C. 受自然灾著的影响D. 支援他省经济发展【答案】5. B 6.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特点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5题详解】读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缓慢,①错误;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②正确;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说明老龄化进程加速,③正确;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劳动力缺乏,④错误。

故本题选择B。

【6题详解】贵州省农村是经济落后地区,地区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主要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B正确。

国家政策、自然灾害和支援他省经济发展是人口迁移的原因,但都不是贵州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出的主要原因。

故本题选择B。

下图为“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分年趋势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据图可知,中国人口2015年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A. 劳动人口开始减少,而且有加快趋势B. 老龄化加剧,35年后近一半为老年人C. 人口数量开始下降,且速度逐年加快D. 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且逐年加大8. 据图绘制出的中国人口比重变化分组趋势,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7. A 8. B【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的人口变化【7题详解】图中显示,2015年后,中国49岁以下人口继续减少,50岁以上人口增加,说明劳动人口开始减少,而有加快趋势,A对;人口老龄化大幅加剧,35年后50岁以上人口将接近一半,但不是老年人几乎一半,B错;2015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但不是人口数量开始下降,C错;图中看不出我国男女比例变化和人口数量变化,D错。

故本题选择A。

【8题详解】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5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因此A错误;1950年期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0—4岁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因此C错误;D 图中2050年我国5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50%,不可能出现。

因此正确答案为B。

地理学家阿隆索对某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制作出阿隆索地租竞标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据图判断,多层住宅区最可能在 ( )A. 甲与乙之间B. 乙与丙之间C. 丙与丁之间D. 丁与戊之间10. 该城市的城区边界在 ( ) A. 丁处 B. 戊处 C. 己处 D. 庚处【答案】9. B 10.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根据地租的不同和付租能力的差异确定城市的功能分区。

【9题详解】据图可知,乙与丙之间多层住宅区付租能力最大,所以说乙与丙之间最可能多层住宅区。

选择B。

【10题详解】己处以内主要为建筑用地,己处以远主要为农业用地,所以说该城市的城区边界在己处,选择C。

下图示意南亚沿海某中等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为()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12. M地最适宜建()A. 幼儿园B. 疗养院C. 科研所D. 物流园13. 位于N地的楼盘售价较低的原因可能是()①远离市中心②交通不便③地处河流下游④位于盛行风下风向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11. D 12. D 13. 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11题详解】甲位于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乙位于城市外缘,应为工业区,丙位于商业区的外围,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

故选D。

【12题详解】图中M地位于铁路、河流和城市公路沿线,交通便捷,同时位于城市外缘,地价相对较低,适宜建物流园。

故D项正确。

【13题详解】读图可知,N地远离市中心,但附近有公路,交通便捷,①正确,②错误;河流沿岸多工业区,且N处为河流下游,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大,居民饮用水会因此受到影响,③正确;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N地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④错误。

故B项正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段是A. 1949—1955年B. 1955—1965年C. 1965—1975年D. 1985—2010年15. 有关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人口分布较均衡B. 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C. 起步晚、发展快D. 不同等级的城市发展均衡16. 目前,我国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城市面积扩大,减缓热岛效应②水循环过程受到干扰③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14. D 15. C 16. B【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1985—2010年的曲线斜率最大,表示该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

故D正确。

【15题详解】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C正确。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多西少,故A错误。

我国目前城市化正处于中期加速化阶段,未进入逆城市化阶段说法错误,故B错误。

不同等级的城市发展不均衡,故D错误。

【16题详解】城市面积扩大,热岛效应加强,①说法错误;城市化过程中路面高度硬化等原因导致水循环过程受到干扰,②说法正确;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属于城市化过程对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干要求,③说法错误;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干预自然最强烈的地方,植被易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说法正确。

故B正确。

【点睛】前两个小题简单,但第三小题易错选成与③有关的选项,注意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属于城市化过程对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花卉、蔬業、稻米和甜菜四种农作物的产销资料。

若该地区为平原,在地价相同的条件下,产出的四种农作物均提供给某一城市(市场)消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若该地距离城市1千米,从经济效益看,以下最适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 )A. 花卉、蔬菜B. 蔬菜、甜菜C. 水稻、甜菜D. 花卉、水稻18. 该地区的区域特征可能是( )A. 岭南粤地、基塘农业是特色B. 河湖密布、鱼米之乡C. 峰林溶洞、坝子农业是特色D.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答案】17. A 18. D【解析】本题考查地理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涉及农业区位。

【17题详解】若该地距离城市1千米,,那么计算的就是单位经济收益=(市场价格一生产成本一运费率)×单位面积产量。

其他三种作物依次类推,将计算结果比较得出答案。

花卉:(5-2.5-0.5)×20=40元;蔬菜:(3-2-0.3)×15=10.5元;稻米:(2-0.8-0.01)×4=4.76元;甜菜:(1-0.4-0.01)×10=5.9元。

对比得知,最适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花卉、蔬菜。

故本题选择A。

【18题详解】结合选项,岭南粤地、基塘农业是我国珠三角的特色;河湖密布、鱼米之乡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色;峰林溶洞、坝子农业是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的特色;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反映的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