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业总体运行情况
电信_营业厅_年度总结(3篇)

第1篇随着2023年的落幕,我单位电信营业厅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发展方面1. 市场拓展:本年度,我营业厅积极拓展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我们成功签约了多家企业客户,并吸引了大量个人用户。
2. 产品创新: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们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了多款优惠套餐,包括流量不限量、通话优惠等,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
3. 业务增长: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营业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5%,实现了稳健增长。
二、服务提升方面1. 服务态度: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对待每一位客户都热情周到,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2. 业务培训:为了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我们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使员工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3. 客户满意度: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本年度我营业厅满意度达到95%,较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三、团队建设方面1. 团队协作:我们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员工激励: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制定了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3. 人才培养:我们注重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晋升通道,使员工在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问题:在业务拓展过程中,部分员工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够敏锐,导致市场拓展效果不佳。
改进措施:加强市场调研,提高员工市场敏感度,优化业务拓展策略。
2. 问题:部分员工业务水平仍有待提高,影响了客户满意度。
改进措施: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五、展望未来2024年,我营业厅将继续秉承“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份额,为实现公司年度目标贡献力量。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大市场拓展力度: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2024年电信运营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信运营商市场发展现状概述电信运营商市场是指提供手机通信与互联网服务的企业竞争的市场,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市场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电信运营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市场规模电信运营商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市场的总收入超过了数万亿美元。
随着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电信运营商市场的规模仍在稳步增长。
2. 主要竞争者全球范围内,电信运营商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中国移动、沃达丰、电信运营商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网络覆盖、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竞争,力争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3. 技术发展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崛起,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和服务提供方面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促进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发展,并带来更高的用户体验。
4. 服务创新在电信运营商市场,服务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关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电信运营商要通过不断创新,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个性化的通信服务的需求。
例如,推出了套餐定制、云服务等创新产品,提升了用户体验。
5. 产业协同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发展不仅与运营商自身的能力相关,也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与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产业的合作,能够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更多的业务增长点。
产业协同有助于推动电信运营商市场向全方位发展。
6. 监管政策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发展还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
各国政府对电信运营商市场有一定的监管和管理,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监管政策的合理与适宜,有助于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电信运营商市场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竞争激烈。
随着技术发展和服务创新的推进,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同时,产业协同和监管政策也对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电信运营商市场将继续向更高水平迈进。
电信年度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中国电信作为我国电信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告将对2022年中国电信的年度报告进行总结,分析其在业务发展、技术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
二、业务发展1.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电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750亿元,同比增长9.4%。
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349亿元,同比增长8.0%。
这表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2.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在服务收入中,移动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到56.2%;固网业务收入占比为22.9%;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20.9%。
这表明公司在移动业务的基础上,固网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收入结构更加均衡。
3. 用户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底,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达到3.49亿户,同比增长4.7%;宽带用户数达到1.94亿户,同比增长6.6%。
这表明公司在用户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技术创新1. 5G网络建设:2022年,中国电信加大5G网络建设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5G 网络连续覆盖。
5G基站数量达到40.7万个,覆盖人口超过8亿。
2. 云计算业务发展:中国电信积极布局云计算市场,推出了一系列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截至2022年底,中国电信云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76亿元,同比增长40.4%。
3. 物联网业务拓展:中国电信在物联网领域持续发力,推出了包括物联网卡、平台、应用等在内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助力物联网产业发展。
四、社会责任1. 助力脱贫攻坚:中国电信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投入资金和资源支持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 关爱弱势群体:中国电信关心弱势群体,推出了针对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优惠套餐,为弱势群体提供更便捷的通信服务。
3. 绿色环保:中国电信致力于绿色环保,推进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
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现如今,电信行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互联网的普及,电信行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
本文将探讨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5G技术的快速推广,人们对通信需求的提升日益迫切。
电信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普适性,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电信服务,从电话通信到网络连接,再到电视媒体等,我们离不开电信行业。
在当前的电信行业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
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速度和带宽需求不断提高。
在5G时代的到来下,我们可以期待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例如,5G技术将极大地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健康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然而,电信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不断加深,也带来了网络安全的问题。
黑客入侵、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屡见不鲜。
因此,电信行业需要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
另外,电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运营成本的挑战。
与其他行业相比,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平衡投入产出关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电信行业的未来还有很多机遇和挑战。
以物联网为例,随着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电信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我们可以想象到,未来的农业、运输、制造等领域都将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需要电信行业提供强大的支持。
同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也给电信行业带来了机遇。
通过深度学习和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电信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体验。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电信行业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老年人对于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他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电信行业需要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推出更加简单易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运营商年度业绩总结范文(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通信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2023年,我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
本文将总结三大运营商2023年度业绩,分析其亮点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业绩亮点1.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2023年,三大运营商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中国移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3亿元,同比增长7.7%;中国电信实现营业收入5220亿元,同比增长10.3%;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3019亿元,同比增长8.3%。
净利润方面,中国移动实现净利润1318亿元,同比增长5.0%;中国电信实现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9.9%;中国联通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9.4%。
2. 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数量已达337.7万个,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三大运营商在5G网络建设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
3. 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3年,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提升至21.2%,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
4. 客户规模持续增长三大运营商在客户规模方面持续增长。
截至2023年底,中国移动客户总数达到9.94亿户,中国电信客户总数达到3.56亿户,中国联通客户总数达到3.4亿户。
二、挑战与问题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三大运营商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企业、虚拟运营商等新兴力量的挑战。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成为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成本压力随着网络升级、业务拓展等需求的增加,运营商面临着成本压力。
如何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3. 数字化转型风险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运营商面临着数据安全、技术更新等方面的风险。
如何确保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成为运营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2024年电信运营商分析报告

一、背景介绍2024年,是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通信需求的增长不断加强。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2024年电信运营商的经营状况、竞争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运营商经营状况分析1.营收水平2024年,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营收分别为:中国移动约6500亿元,中国联通约2800亿元,中国电信约3200亿元。
其中,中国移动仍然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但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2.用户规模2024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规模达到了近10亿,其中4G用户规模达到了2000万。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移动用户方面与中国移动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固网用户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表现更出色。
3.盈利能力2024年,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利润分别为:中国移动约900亿元,中国联通约130亿元,中国电信约250亿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中国移动仍然是盈利最为突出的运营商。
三、运营商竞争情况分析1.移动市场竞争2024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中国移动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网络覆盖能力,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通过不断降低资费和拓展市场份额来争夺用户。
2.宽带市场竞争我国宽带市场竞争激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主要竞争对手。
两家运营商通过提供高速稳定的宽带服务和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来争夺用户。
四、运营商发展趋势分析1.4G时代的到来2024年,中国开始大规模建设4G网络,标志着4G时代的到来。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纷纷推出4G套餐和手机,加快了4G网络的普及进程。
4G时代将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2.转型与创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快转型和创新,拓展业务领域。
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将成为运营商的重点发展方向。
3.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以吸引更多用户。
电信公司经营情况汇报

电信公司经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公司要求,我对电信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过去的一年里,电信公司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下面我将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详细的汇报。
首先,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在去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0%,达到了100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吸引了更多的客户。
同时,公司还加大了对高价值客户的开发力度,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为公司的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去年,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推动了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5G网络在部分城市的商用,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次,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公司还加大了对营销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最后,公司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了对5G网络的投入,加剧了市场竞争。
其次是用户体验问题,随着5G网络的商用,用户对网络速度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司需要加大对网络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投入,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总的来说,电信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保持良好的经营态势。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此致。
电信公司全体员工。
电信行业的现状分析与解决方案

电信行业的现状分析与解决方案一、电信行业的现状分析电信行业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 市场竞争激烈但发展不平衡电信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商之间为争夺客户进行价格战、资源投入竞赛。
然而,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
部分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覆盖,导致用户体验差距明显。
2. 宽带网络建设亟待加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宽带网络建设已成为电信行业的重中之重。
然而,目前我国宽带网络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地区网速较慢,网络拥堵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光纤接入率较低,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3. 服务质量不稳定电信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然而,电信行业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客户投诉较多,包括话费纠纷、网络故障等;另一方面,部分通信设备老化,导致服务中断和质量不稳定。
4. 数据安全形势严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个人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成为了电信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黑客攻击、网络病毒传播等威胁用户网络安全的事件屡见不鲜。
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已成为电信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二、解决方案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推动光纤网络接入覆盖率提升,并提高宽带速率。
同时,在偏远地区采用新兴技术例如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卫星通讯技术来解决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
2. 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客户服务流程,并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渠道和快速响应机制。
增加客户服务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同时,注重对通信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以提供稳定的服务。
3.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电信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投资推动技术的创新应用,防范黑客入侵、网络欺诈等行为。
加强用户教育,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在数据使用过程中注重隐私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运营业总体运行情况一、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移动收入份额继续攀升2005年,通信业务收入总体规模稳步上升,但增长速度趋缓。
1-8月累计达到4186.34亿元,同比增长11.1%。
其中,邮政完成378.17亿元,同比增长8.2%,电信完成3808.17亿元,同比增长11.4%,收入同比增幅较去年下降了约2%。
收入增长的放缓与我国电信业所处的阶段是基本适应的,首先,电信业在经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资费水平的下降是必然趋势,这自然会影响业务收入的增长;其次,我国电信业尚处在规模扩张型向效益型转变的初期,对存量市场的挖掘不够,当增量市场发展不力时(今年用户增长明显放慢),收入增幅自会下降。
但全年收入增长仍有可能达到预期水平,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图1 2004-2005年各月电信业务收入净增比较从电信业务收入构成看,收入结构相对稳定,移动通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定。
目前移动通信约占据45%的收入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2%;数据通信业务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上升0.57%;固定本地和长途收入则呈现下降趋势,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1.5%和0.86%。
二、固定电话用户规模扩张减慢,小灵通仍是拉动用户增长的主力军2005年前8个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新增3054.0万户,达到34229.6万户,比去年同期新增数减少960万户,低于预期发展速度。
固定电话用户月均新增381.75万户,略低于2003年和2004年各月平均新增405万户和414.1万户的增幅,且传统固定电话用户和无线市话用户增幅都有所下降。
应该说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放缓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移动对固定的强势替代性影响下,固网运营商必须加快自身的战略转型,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图2 2003—2005各月固定电话新增用户比较城市电话用户比重持续上升。
截至2005年8月,城市电话用户累计达到23418.8万户,新增约2400万户,占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从2004年年初的65%上升到目前的68.42%;农村电话用户达到10810.8万户,新增660万户,在用户总数中的比例下降到31.58%。
这主要是由于在统计时将小灵通用户计入城市用户所致。
此外,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农村变为城市)和对农村地区零次用户的清理也是重要原因。
图3 2004-2005年城镇和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比较无线市话用户依然是推动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主要因素。
前8个月,无线市话用户累计新增1707万户,达到8256万户。
进入2005年,尽管无线市话用户的增速减慢,月均增长为213万户,较上年同期月均减少约50万户,但在每月新增固定电话用户中无线市话仍占到55%以上(8月份低于50%),且这种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小灵通凭借其低廉的资费和实际的可移动性,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固网运营商在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还必须依靠它来拉动收入的增长。
进入第三季度,两大固网运营商相继宣布增加对小灵通的投资,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小灵通在短期内不会淡出市场。
图4 2004——2005无线市话用户占新增固定电话用户比例三、移动电话用户增速相对放慢,新增用户主要来自后付费2005年前8个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月均增长474.4万户,低于2003年和2004年各月平均新增517万户和562万户的增幅,累计新增3795.2万户,达到37277.6万户,从总体增长规模来看,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6%。
移动用户总体增长的放慢,主要是由于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地区的普及率已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无力担负相对高昂的使用费用所致。
但移动化是未来的基本趋势,且目前的普及率仅为28%,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的大背景下,移动用户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仍将以较快的速度继续增长。
图5 2003-2005年各月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比较从移动电话用户的构成看,GSM用户依然占据移动用户的主体,市场份额高达91.3%,CDMA也有一定发展,其市场份额已从2004年同期的8.1%上升到8.7%,提升了约0.6%;在新增用户中,有约87%来自后付费用户,从而使预付费用户在用户总数中的比例持续降低到目前的20.67%。
后付费用户的增多主要是运营商经营策略调整所致,一方面大量资费套餐的推出,降低了使用门槛,使低端用户无须通过预付费形式来控制通信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出于运营成本和收益考虑,运营商有意识地削弱了对预付费用户的拓展力度。
此外,小灵通的拓展将一部分潜在的预付费用户纳入其阵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移动预付费用户的发展。
四、宽带用户持续快速增长,新增用户以ADSL为主截至2005年8月,联网用户数(包括拨号和专线用户)累计达到7360万户,其中互联网拨号用户3956.6万户,呈持续减少趋势,在互联网用户总数中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72.81%下降到53.75%;宽带用户3396.9万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前8个月累计新增909万户,月均增长126.5万户,在互联网用户总数中的比重也从2004年同期的27.08%飞升至46.15%。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宽带接入价格的下降,宽带用户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导力量。
图6 2004-2005年各月新增宽带用户比较在宽带用户中,ADSL仍是宽带接入的主流方式。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接入方式的日趋多元,LAN和WLAN用户逐渐增多,GPRS、CDMA1X等宽带用户也有所发展,导致ADSL接入用户在新增宽带用户中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总体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也有小幅下降,但目前仍占据宽带用户市场约70%的份额。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凭借其经济、快捷、安全的特点,ADSL仍将是国内重点发展的宽带接入方式,其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图7 ADSL用户在宽带用户中的比例变化五、移动本地通话量大幅增长,对固定话音的替代持续增强2005年,固定本地通话时长(包括区内和区间)累计为4632.5亿次,仅比上年同期增长4.86%;而移动本地通话时长达7495.4亿分钟,同比增长35%。
可见本地通话总量的增长主要是移动本地通话量的大幅增长所致。
从每用户每月使用量(MOU)看,2005年,由于固定本地通话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同期用户的增长速度(13%),从而使得固定本地MOU较上年同期减少18次,呈持续下降走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移动通话量的增长明显快于用户的增长,并直接带动移动MOU的增加。
与2004年同期相比,平均每月每用户使用量从238分钟上升到265分钟。
这表明移动话音对固定话音业务的分流依然强劲,谋求非话音业务收入的增长将是固网运营商摆脱困境的出路所在。
总量平均MOU2005年8月2004年8月同比增长2005年8月2004年8月同比增长次数固定本地通话量4632.5亿次4417.7亿次 4.86%177次195次-18次移动本地通话量7495.4亿分钟5552.6亿分钟34.99%265分钟238分钟27分钟表1 固定和移动本地通话量比较六、IP对传统长途的替代效应减弱首先是IP通话时长的增速放缓。
截至2005年8月,传统长途电话通时长累计达574.4亿分钟,同比增长21.9%,高于同期IP和移动长途的增长速度;移动长途通话时长累计达469亿分钟,同比增长18%;IP长途通话时长累计达866.7亿分钟,同比增长17.4%,远低于前两年的增长幅度,并低于同期传统固定和移动长途业务的增长率。
其次,从三大业务在长途总通话时长的比重看,传统长途、移动长途和IP三大业务的比重趋于稳定,2004年初以来一直保持在25:30:45的水平。
IP电话尽管凭借其低廉的资费在长途领域占据主导的地位,但随着固定长途资费水平的下降以及使用习惯的影响,其对固定长途的替代作用减弱已日趋明显。
图8 固定长途、IP长途与移动长途通话时长份额变化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大幅下降,投资收入比逐渐趋于理性2005年1~8月,通电信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14.4%。
投资收入比也因此大幅下降,从2003年和2004年同期的35.46%和35.55%降到目前的27.32%。
表明电信业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有所减弱,已开始从单纯的投资驱动型向效益型转变。
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投资的下降也与产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久拖不决有关,由于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运营商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总额,并促使投资收入比的下降。
图9 2004-2005年各季累计收入投资率从投资的走向看,主要集中在接入网、本地网和支撑网,其中数据及互联网的建设、新业务开发和管理支撑系统建设投资增加显着。
从资金来源看,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但投资仍以自有资金为主。
八、普及水平持续提高,村通工程取得新进展2005年,电信普及率水平继续稳步提高。
截至8月,电话普及率合计达54%,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8部/百人,比去年同期提高4.3%;固定电话普及率达26部/百人,比去年同期提高2.3%。
村通工程也继续顺利推进,截至8月底,6家基础运营商今年已累计为16000多个尚未通电话行政村(乡)建成并开通电话,已完成工程总目标的67.5%,全国村通率也从村通工程开始前的89.2%上升到目前的91.2%。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的电信普及水平还存在实实在在的差距,目前,地处东部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已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而尚未通电话的行政村则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任重而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