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视觉功能》
眼睛的结构与视觉功能

眼睛的结构与视觉功能眼睛是人类感知外界世界的重要器官之一,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细的功能使我们能够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视觉信息。
本文将介绍眼睛的结构及其与视觉功能的关联。
一、角膜和巩膜角膜是眼睛前部透明凸面,具有保护眼球和聚焦光线的作用。
它由多层透明的上皮细胞构成,没有血管。
与之相邻的是巩膜,它是白色的,用于固定眼球和连接眼外肌。
二、虹膜与瞳孔虹膜是眼睛的有色环。
它的颜色多种多样,如蓝色、绿色、棕色等。
虹膜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瞳孔的大小以控制眼球对光的适应。
瞳孔是瞳孔孔径可调节的黑色圆孔,允许光线进入眼球。
三、晶状体与眼房晶状体位于虹膜的后面,可以自由地改变线聚焦光线的焦距。
晶状体后面是眼房,它是眼球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球最内层的薄膜,具有感光细胞。
它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进行图像处理和解读。
视网膜有两种类型的感光细胞,分别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能够感知颜色和细节,适应明亮环境;而视杆细胞对光线更敏感,适应暗处。
五、眼外肌与眼动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
眼睛的结构使其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运动,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事物。
眼动还包括追随和注视的能力,这使我们能够将目光集中在感兴趣的对象上。
六、配合其他感官眼睛的视觉功能经常与其他感官一起工作,为我们提供全面的感知体验。
例如,视觉和听觉结合,我们能够看到口型并听到语言的声音;视觉和触觉结合,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并感受其质地。
结论眼睛的结构与视觉功能密不可分,每个部分都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共同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感知工具,并通过良好的保护和护理来维持视觉健康。
什么是视觉视功能双眼视觉功能训练的意义

什么是视觉视功能双眼视觉功能训练的意义关注宁波华亚视光研究所,关注孩子视力健康。
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是来自视觉。
好的视觉必须同时具有良好的光觉、色觉、形觉与立体觉,其形成首先有赖于儿童期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儿童各时期双眼视功能发育情况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的双眼的视力都很正常,可在视觉行为方面的表现却不是很好,尤其是近距离操作时极易头晕、眼花、视疲劳还有就是看书阅读或写字。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双眼视力正常的个体的双眼视功能未必正常。
双眼视功能一般分三级,同时视、双眼融合、立体视。
同时视是指双眼能同时感知外面视觉信息,简言之,就是指用两只眼而不是一只眼看东西。
异常时会导致单眼抑制或交替抑制。
双眼融合是指同一物体在双眼视网膜上的物象能融合为一个,也就是说,用两个眼睛同时看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是一个,而不是两个。
异常时会产生复视、混淆视或斜视。
立体视是指视皮层将双眼有视差的物象加工为一个有立体感的物象。
我们看物体时,由于两眼的视角不同,看到的物体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同一物体在双眼视网膜的物象是有视差的,从而使得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
异常时会导致立体盲或立体视功能不足。
下面跟着宁波市华亚视光研究所一起详细了解什么是视功能:1、我们眼睛除了能看远,看近,看清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视功能,它能让我们更直观的欣赏这个世界,或者简单来说像3D电影,不是因为3D眼镜而让我们观测到了3D立体效果,而这本身就是我们眼睛有的能力,只是借助和利用3D眼镜让我们看的更准,更清,有更好的体验。
关注宁波华亚视光研究所,关注孩子视力健康。
2、也可以这样说,视功能非常好的人,看3D电影是可以不用借助3D眼镜就能裸眼观看3D电影(当然这是万分之一的“超人类”),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裸眼3D电视的缘故,眼睛本身就有这个视觉功能,而电视厂商很聪明的利用了人们的眼睛,在电视显示屏幕上加上了一层类似3D 眼镜一样的东西,在电视播放3D电影的时候人们就可以裸眼观看3D电影(小技术,大效果,各大电视厂商又发了一笔)1.完整的视觉通道,包括健康的眼睛、正常的视力和屈光状态;2.视觉技巧,包括眼球运动、双眼视和融合功能;3.信息处理,包括识别、辨别、空间感知以及视觉与其它感觉的整合。
眼生理学了解视觉与眼睛的功能

眼生理学了解视觉与眼睛的功能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而眼睛则扮演着接收和处理视觉信息的关键角色。
眼生理学是研究眼睛在视觉过程中的功能和机制的学科。
通过对眼生理学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视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眼睛的功能如何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和准确的视觉体验。
一、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它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着不同的功能。
眼球是眼睛的主要部分,它被眼眶保护,并通过眼睑和睫毛进行保护。
眼球内部有睫状肌、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这些结构协同工作,完成了视觉的感知和传输。
1. 虹膜和瞳孔:虹膜是眼球上的有色环形结构,它通过调节瞳孔大小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当光线强烈时,瞳孔会收缩;而当光线较暗时,瞳孔会扩张,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
2. 晶状体:晶状体是一个透明的结构,它负责调节光线的聚焦距离。
当光线通过角膜和瞳孔进入眼球时,晶状体会调整自身的曲度,使得光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
3. 视网膜:视网膜位于眼球最内部,是一个充满感光细胞的薄膜。
它可以将通过晶状体聚焦的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送到大脑中的视觉皮层,进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二、视觉的感知和处理视觉的感知和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眼睛、大脑和感官神经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
1. 光线的折射和聚焦:当光线通过角膜和瞳孔进入眼球时,它会被晶状体调节并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个过程使光线能够被正确地折射和聚焦,以生成一个清晰的图像。
2. 感光细胞的刺激:视网膜上存在两种类型的感光细胞,分别是锥细胞和杆细胞。
锥细胞负责颜色的感知和细节的辨别,而杆细胞则对光线的强弱做出反应。
当光线刺激这些感光细胞时,它们会产生神经信号,并传输到大脑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3. 大脑的视觉处理:神经信号从视网膜传输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这里是视觉信息被加工和分析的地方。
大脑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和解释,以生成对应的视觉感知。
这个过程涉及到上百个区域的神经元之间的复杂互动。
眼睛的功能

眼睛的功能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成视觉信息,向大脑传递。
眼睛的功能包括视觉感知、光线调节、色彩识别和空间定位等。
首先,眼睛的主要功能是视觉感知。
眼睛中的角膜、瞳孔和晶状体等结构能够将光线折射进入眼内,然后通过视网膜中的光敏细胞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视神经传递至大脑,并在视觉皮层进行处理,最终形成图像,让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
其次,眼睛还具有光线调节的功能。
瞳孔是眼睛中的一个圆形开口,它能够通过放大或收缩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在强光环境下,瞳孔会收缩以限制进入眼睛的光线;而在昏暗环境下,瞳孔会放大以接收更多的光线。
这种自动调节功能保证了我们在不同强度光线下的视觉舒适度。
此外,眼睛还能够识别和分辨不同的颜色。
视网膜上的色素细胞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从而使我们能够将进入眼睛的光线分辨为各种颜色。
这是由于在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线被视觉系统感知为不同的颜色。
眼睛的这一功能使得我们能够辨别物体的颜色,并且享受到色彩带来的美感。
最后,眼睛还具有空间定位的功能。
我们的两只眼睛分别位于头部的两侧,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通过比较两只眼睛接收到的图像,大脑能够计算出物体的距离和位置。
这种立体视觉的能力使得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远近和方位,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总之,眼睛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其功能多样且独特。
视觉感知、光线调节、色彩识别和空间定位等功能的协同作用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丽,感受到各种不同的视觉刺激。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眼睛,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露在对眼睛有害的环境中。
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系统

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充满透明的玻璃体,具有支撑视网膜 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
折光系统及其作用
角膜
位于眼球前部,呈透明状,是光线进入眼内的第一道折射面。
晶状体
位于虹膜后方,呈双凸透镜状,具有调节焦距的作用,使远近不同 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玻璃体
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呈透明胶冻状,有助于光线的折射和聚 焦。
血管膜
02
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富含血管和色素,具有营养眼内
组织、调节光线进入眼内的作用。
视网膜
03
位于眼球壁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薄膜,具有感光作用,能够将
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眼内腔室组成与功能
前房
位于角膜和虹膜之间,充满房水,具有维持眼内压和营养角膜的 作用。
后房
位于虹膜和晶状体之间,也充满房水,有助于维持晶状体的位置 和形状。
02
视觉形成原理与过程
光线进入眼睛途径
角膜
位于眼球前部的透明组织,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口,具有 聚焦和折射光线的作用。
瞳孔
位于虹膜中央的圆孔,通过调节大小控制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晶状体
位于瞳孔后方,形状类似双凸透镜,具有调节焦距的作用,使远近 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折光系统对光线处理
感光系统及其作用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光线强度敏感,主要负责夜间和低光环 境下的视觉;视锥细胞对颜色敏感,主要负责日间和彩色视觉。
视觉传导通路
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这一 过程中涉及多个视觉中枢和神经核团,共同完成视觉信息的处理和解析。
视功能原理

视觉功能是人类视觉系统的一部分,它是通过眼睛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过程。
视觉功能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光线进入眼睛:当光线进入眼睛时,它首先通过角膜和晶状体被聚焦,然后通过虹膜和瞳孔控制光线的进入量。
2.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光线通过进入眼睛的视网膜,其中包含了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这些感光细胞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
3.大脑处理和解释: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这是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区域。
在视觉皮层中,神经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解释,以产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4.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在视觉皮层中,神经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
这意味着大脑能够识别出物体的形状、颜色、运动等特征,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物体的整体认知。
5.意义和理解:大脑还能够将视觉信息与先前的经验和知识相结合,以赋予其意义和理解。
这使得我们能够识别物体、场景和人脸,并理解它们的含义和关系。
总的来说,视觉功能的原理是通过眼睛接收光信号,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大脑处理和解释,最终产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包括光线进入眼睛、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处理和解释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优质教学课件

EXIT
近视是怎么回事?
EXIT
比较两张图片,近视患者看到的情景是?
1
2
说一说:
• 你什么时候近视的?怎么近视的? • 近视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EXIT
三、近视的成因
①堵耳 ②张口 ③闭嘴 ④喊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或①③ D ②④
F 其目的是为了( )
E 听起来声音会变小
F 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G 防止听小骨断裂
H 防止产生脑震荡
EXIT
我当包公:
1、因为内耳有听觉感受器,所以听觉
是在内耳形成的。
(╳ )
2、幼儿易发生中耳炎,是由于幼儿啼哭 时眼泪流入外耳道的缘故。( ╳ )
1.遗传原因 2.环境原因:
眼部疾病 用眼过度 用眼过度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EXIT
三、近视的成因—正常眼的调节
— 眼球前后径 —
⊙正常眼睛看远处物体时
⊙正常眼睛看近处物体时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 晶状体过度变凸
— 眼球前后径 —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病例4:小明的爷爷在失明前总觉得眼前有东西挡住 视线,瞳孔也逐渐变白,经医生诊断得了白内障。请你 根据所学内容推断白内障患者眼睛的哪个结构发生了病 变?
诊断:晶状体病变。由于患者晶状体内的液体有白 色沉淀、变浑浊,使光线无法到达视网膜,引起失明。
EXIT
色盲检测卡
EXIT
EXIT
中国近视患者已超3亿 居世界首位
眼球的变化是 ①晶状体变的越来越凸②晶状体越来越平③眼
简述眼睛的主要功能

简述眼睛的主要功能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和处理光线,从而让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
眼睛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
1. 视觉感知:眼睛的主要功能是让我们能够感知和识别周围的事物。
通过接收并处理光线,眼睛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我们对事物的视觉感知。
2. 调节焦距:眼睛还具有调节焦距的功能,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
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这是通过改变眼球的晶状体形状和位置来实现的。
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使光线能够更聚焦在视网膜上;而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使光线聚焦点移动到视网膜上。
3. 调节光线进入:眼睛具有调节光线进入的功能,以保护眼睛免受
过强或过弱的光照。
这是通过调节虹膜的大小和瞳孔的大小来实现的。
当光线较强时,瞳孔会收缩,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而当光线较弱时,瞳孔会扩张,增加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除了这些主要功能外,眼睛还具有其他辅助功能,如眼球的保护和润滑。
眼睛通过眼睑、眼泪和角膜等部位来保护眼球不受外界伤害,并确保眼球表面的湿润和清洁。
眼睛的主要功能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视觉感知,我们能够看到并理解周围的环境和事物。
眼睛的调节焦距和光线调节功能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距离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物体。
因此,保护和维护眼睛健康对于我们的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这包括定期进行眼睛检查、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以及戴适当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化眼(reduced eye)模型
用途:
1.计算成像大小 2.计算能看清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限度
正常人眼即使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如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小 于5μm,就不能引起清晰的视觉
AB (物体大小)
ab (物像的大小)
Bn (物体至节点距离) = nb (节点至视网膜距离) 4
(三)眼的调节
远点(far point of vision):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 清的物体的最远距离(>6m)
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眼做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物体 的最近距离
眼的调节: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和两眼球会聚
5
(三)眼的调节
6
1.晶状体调节:(三)眼调的节调前节后晶状体的变化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上的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等
眼的适宜刺激: 380~760nm的电磁波
1
一、眼的折光系统 (一)眼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 玻璃体
折射面:角膜前表面、后表面、 晶状体前、后表面
2
(二)简化眼(reduced eye)模型:单球面折光体 前后径20mm, 折射率1.333, 曲率半径5mm, 即节点在球面后5mm处
远点消失,近点远移 矫正用凸透镜
14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屈光不正(非正视眼)
3.散光:角膜、晶状体等折光表面的不同方向曲率 不等,故到达眼的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为焦 点,而是形成焦线,造成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
视力:(远、近)视物模糊 高度规则散光可用柱镜矫正
15
老视:老年人晶状体弹性减弱,静息时折光能力正常, 看近物时调节能力减弱
离不小于近点,也能看清6m以内的物体
12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屈光不正(非正视眼)
1.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力过强,使远 处物体的平行光聚焦于视网膜之前,造成视远物模糊
远点、近点都近移 矫正用凹透镜
13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屈光不正(非正视眼)
2.远视: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力过弱, 使远处物体平行光聚焦于视网膜后方,造成视远物模糊
Blind spot的测试: ●将头置于屏幕正前方20~30cm处;● 闭上左眼;● 用右眼 盯着圆形图案;● 十字图形会在某个位置消失
21
(一)视网膜(retina)的结构特点
视盘(optic disc):也称视乳头,直径约 1.5mm,是视神经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
部位,无感光细胞,故在人的正常视野
视杆系统 周边部多 高(感受暗光) 会聚度高
低
视紫红质 无
猫头鹰等 暗视觉 无色觉
视锥系统 中心部多 低(感受强光) 单线或会聚低
高
视锥色素(三种) 有 鸡等
明视觉 有色觉
23
(三)视杆细胞感光换能机制
视蛋白opsin
视黄醛 retinene
24
(三)视杆细胞感光换能机制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Ca2+
27
(三)视杆细胞感光换能机制 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光照→视紫红质→视黄醛+视蛋白→激活转导蛋白Gt→激 活磷酸二酯酶PDE→cGMP↓(cGMP→5’-GMP)→ Na+通道关闭→ 暗电流↓→膜超极化→感受器电位
18
(一)视网膜(retina)的结构特点
两种感光细胞的比较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数量 多(1.2×108) 少(6×106)
外段
呈圆柱
呈圆锥
分布
周边部多 中央凹多
视色素 视紫红质 三种视锥色素
感光色素
感光色素
19
(一)视网膜(retina)的结构特点
会聚现象:视杆细胞多,视锥细胞少
20
(一)视网膜(retina)的结构特点
色素上皮:
Vitamin A
化学反应
25
夜盲症:长期Vitamin A摄入不足,影响了人的暗觉
26
(三)视杆细胞感光换能机制
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静息电位:-30~-40mV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慢电位
无光照
cGMP含量高
cGMP门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 Na泵泵出Na+
Na+ -Ca2+交换 暗电流(dark current)
远点正常,近点远移 视力:视近物困难,眼疲劳 生理现象,近视者发生晚或不显著 凸透镜补偿调节的不足,双光镜效果最好
16
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17
(一)视网膜(retina)的结构特点
神经组织, 厚0.1~0.5mm 组织学分10层, 4层细胞 色素上皮层: 捕光、保护 感光细胞、营养、吞噬 感光C (photoreceptor): 感光换能 双极C:传导感受器电位 神经节C: 产生和传导AP
视网膜模糊图像
视觉皮层
中脑正中核、动 眼神经核
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收缩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弹性↓→老视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7
晶状体调节
8
(三)眼的调节 2.瞳孔的调节
瞳孔近反射(near reflex of the pupil):视近物时,反 射性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意义:减少入眼光线、像差和 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
中存在一个盲点叫生理盲点(blind spot) 在视盘外侧(颞侧)3~4mm处有一
直径约1~3mm的椭圆形凹陷区称黄斑,
右眼的眼底
为视锥细胞集中处。该区中央有一凹称 视网膜中心凹,为视力最敏锐之处
22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两感光换能系统的比较
项目 分布(人) 光敏感度 联系方式 分辨能力 (视敏度) 感光色素 色觉 动物种系 功能
10
(三)眼的调节
3.双眼球会聚---辐辏反射(convergence reflex) 意义:使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避免复视 过程:→..→中脑正中核→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双 眼内直肌收缩→双眼球会聚
11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屈光不正(非正视眼) 正视眼:可看清远处物体,经调节只要物体离眼距
瞳孔对光反射 (pupillary light reflex):瞳孔的大小随光 线强弱而发生的变化,意义:调节入眼光线,临床常用
过程:→…→双缩瞳核→动眼N→双瞳孔括约肌收缩 →双瞳孔缩小
9
(三)眼的调节 2.瞳孔的调节
互感性对光反射(consensual light reflex): 一侧眼的光刺激可引起双眼瞳孔同时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