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嫦娥》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嫦娥》课件共18张PPT

2019/7/2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2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反映了什么现实情况?
•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 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 蕴。
•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 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 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 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 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 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 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 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又度过了一个不眠 之夜。
•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 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 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
•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 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人教版三下_28.古诗两首 《嫦娥》【优质课件】.pptx

推荐阅读
嫦娥奔月 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 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诗的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
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嫦娥应悔偷灵药”是作者 的猜测,表达了同病相怜的感情。
5
古诗赏析
核心问题
《嫦娥》一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心境? 《嫦娥》一诗表达了作者 凄凉孤寂的心境。
延伸问题
1. 《嫦娥》一诗的前两句描 绘了怎样的情境? 《嫦娥》一诗的前两句描绘 了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
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 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2
字词学习
学习生字
屏
结构:半包围 音序:P 部首:尸 屏风 组词:屏蔽
píng
造句:外婆家的屏风很漂亮。
书写指导:“尸”撇要长;“并” 两横上短下长,竖为垂露竖。
学习生字
烛
结构:左右 音序:Z 部首:火 蜡烛 书写指导:“虫”的倒数第二 笔横变提,斜度不宜大。 组词:花烛 造句:停电了,妈妈点上蜡烛, 屋里立刻亮了许多。
tōu
多音字
屏
bǐng(屏息) píng(屏风)
3
古诗浅析
初读古诗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初读感知
《嫦娥》一诗描绘的是嫦娥在 广寒宫里的凄凉生活。这是一首想 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内涵丰 富,蕴含着民间传说,有利于激发 我们学习古诗与阅读民间传说和神
人教版小学语文《嫦娥(李商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嫦娥(李商隐)》课文原文及赏
析
课文原文:
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嫦娥奔月故事为题材,通过对嫦娥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通过描绘嫦娥居住的月宫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
云母屏风和烛影深,暗示了嫦娥在月宫中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长河渐落晓星沉”,形象地描绘了夜晚逐渐消逝,黎明即将到来的景象。
这里的“长河”象征时间的流逝,“晓星”则代表短暂的生命。
这两句诗进一步强化了嫦娥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第三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直接点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
诗人想象嫦娥在月宫中可能会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因为她为了追求永恒的生命,却付出了孤独和寂寞的代价。
最后一句“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嫦娥身处碧海青天之间,每晚都要承受孤独和寂寞的痛苦。
这句诗不仅揭示了嫦娥的心理状态,也寓言性地表达了人们对永恒生命的渴望和对孤独、寂寞的恐惧。
总的来说,李商隐的《嫦娥》以其深情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它让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孤独和寂寞。
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嫦娥》

《嫦娥》屈新星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之一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自主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扫清基本字词、作者生平等障碍。
2、自主学习,读准、读通古诗,能背诵古诗。
3、合作学习,能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初步理解古诗的含义。
4、探究学习,在品读中想像画面,体会嫦娥的悔意,感受作者的孤独。
教学重难点:想象画面,在品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作者及嫦娥奔月的故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预学反馈。
1、直接导入,板书诗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齐读诗题。
嫦娥我们并不陌生,试着读出你心目中的嫦娥形象,再读。
嫦娥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月宫仙女,所以这两个字的偏旁都是:女字旁,咱们一起来写诗题,女字旁一定要记住它的笔顺,第一笔撇点,最后写提。
这个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
从古至今,写嫦娥的诗有300多首,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的这首经典之作。
2、预习反馈,了解学情。
昨天布置大家按照预学单上的提示预习了古诗,老师首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的怎么样?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预学单中中要大家搜集作者的资料,关于李商隐你们都了解些什么?二、读古诗,解诗意。
(一)读古诗1、读准古诗,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有人说,诗是语言的贵族。
需要我们用心品读,才能读出诗的节奏。
谁来读一读。
3、生读。
4、师生合作读,读出韵味。
(二)解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大家初读古诗就读通了诗句。
接下来如果我们要穿越时空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就得走入文字初步读懂古诗的含义。
同学们昨天运用了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把你读懂的说给组员听。
不懂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开始吧。
2、小组汇报。
(三)自主质疑,提出问题在昨天的预学单当中,大家也提出了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最具代表性。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嫦娥》课件PPT

情读
1、诗中表现了嫦娥怎样的 心情? 2、作者也有同样的心情吗?
评读
《嫦娥奔月》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 启示?
————飞天梦想
研读
☆ 背诵《嫦娥》,阅读嫦娥奔月的故事。 ☆ 自己搜集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也可 以让长辈们讲给自己听,然后班上开个故事会。
传说中,月亮上有座广寒宫,里面住 着美丽的嫦娥仙子。广寒宫里只有玉兔为 嫦娥做伴,还有整天砍桂花树的吴刚…… 你知道 嫦娥奔月的 故事吗?
嫦娥奔月故事
1、嫦娥是怎样飞到月宫的呢? 2、嫦娥飞到月宫高兴吗? 3、她为什么后悔呢?
朗读
要求: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嫦 娥
zhú
李商隐
嫦
娥
云 母 屏 风 烛 影 深,
xiǎ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 河 渐 落 晓 星 沉。
嫦 娥 应 悔 偷 灵 药,
碧 海 青 天夜 夜 心。
音读
zhú 烛 Xiǎo 晓
tŌu
多音字: 屏
偷
意读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烛影:灯影。 深:幽暗。 长河:银河。 晓星:启明星。 沉:消失。
意读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古诗的原文、意思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和赏析

《嫦娥》古诗的原文、意思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和赏析《嫦娥》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诗,以下精心整理了《嫦娥》古诗的原文、意思翻译、词语注释解释、作者简介和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词语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zhú)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渐落晓星沉: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xiǎo)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创作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赏析】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8.古诗两首—嫦娥ppt

我会写
píng
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词:屏蔽
音序:P 部首:尸 结构:半包围
屏风
造句:外婆家的屏风很 漂亮。
书写指导:“尸”撇要长; “并”两横上短下长,竖为垂 露竖。
zhú
烛
组词:花烛
音序:Z 部首:火 结构:左右
蜡烛
书写指导:“虫”的倒数第二 造句:停电了,妈妈点上 笔横变提,斜度不宜大。 蜡烛,屋里立刻亮了许多。
走近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 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 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 诗词意思。
我会认
zhú
xiǎo
烛 晓
多音字
bǐng(屏息)
屏
píng(屏风)
晓( 浇( 度( 渡( 破晓 ) 浇水 ) 制度 ) 霄(九霄云外 ) 宵( 元宵节 ) 浊( 浑浊 烛( 烛光 ) )
渡口 )
乞求 ) )
乞(
愉( 愉快
偷( 小偷
)
)
气( 气温
2.《嫦娥》一诗中诗人产生了什么想象?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嫦娥》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梳理文意
嫦
【云母屏风:用云母 做的屏风。】
娥
李商隐
【晓星:晨星。】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沉:落。】
【烛影深:烛影幽暗。】 【长河:银河,天河。】
云母屏风染上了幽暗的烛影,银河逐渐斜 落,晨星也已下落。
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三年级下册 第八组 29 古诗两首 《 嫦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舞干戚)
——陶渊明《读山海经》(节选)
课外延伸:
1.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嫦娥奔月》的传说,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中国神话故事》 3.了解老师刚刚补充诗句中的神话故事。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9、古诗两首——《嫦娥》
ysg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三年级下册> 第八组 > 29 古诗两首 > 嫦娥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韩愈
李商隐,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又号樊南生。
晚唐著名诗人,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含有“青天”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拓展提升
xián
1.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填海)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做成的屏风上映着燃烧了一夜 长长的,幽暗的烛影,
云母屏风烛影深,
室外银河渐渐向西移去,天边晨星 也要落下去了。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合作要求:
和同桌交流,夜心。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嫦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诗人和嫦娥图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注意听,待会儿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
4.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我们也来读一读。
3.诗人简介
4.你有不会读的字吗?
5.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三、再读,读准节奏
采用指名读、范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四、复读古诗,读中理解古诗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齐读。
(2)“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我们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
(3)天快亮了,诗人睡觉了没有?
(4)睡不着会感觉怎么样?很孤单,寂寞。
(5)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一说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
(2)读了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3)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说说嫦娥为什么后悔?
(4)我们来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样呢?
(5)那你们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五、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
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七、总结
同学们,如果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州五号”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
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
娥、环行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么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州五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