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十大产业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漳州市智能门窗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报告

漳州市智能门窗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报告

漳州市智能门窗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报告一、产业集群的总体情况1.产业集群基本信息:漳州电动门窗行业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形成智能门窗产业集群,成为国内主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卷帘门外挂电机生产量已占全国之百分八十五左右。

已拥有相关企业100多家,产值达到十几亿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智能电动门窗产业分为两大类别:一是“电动门”包含:电动卷帘门(包含普通卷帘、防火卷帘、水晶卷帘、澳式卷帘、铝合金卷帘、型材卷帘、布卷帘、快速卷帘等)、自动门、电动上滑及翻板车库门、电动工业门、平移门、平开门、伸缩门、道闸、升降地桩、车位锁及一些特殊用途电动门等。

二是“电动窗”包含:电动卷帘窗(包含铝合金窗、布卷帘窗等)、电动平移窗、遮阳篷、电动天窗、电动推拉窗等。

所谓的“电动门窗产业”包含了以上各种门窗所需要的电机、控制系统、门窗帘片及配件产业。

目前漳州的“电动卷帘门电机”和“防火卷帘门电机及相应控制系统”占据了国内领先地位罢了。

经过15年的发展,产品也由传统的普通电动电动门窗发展到遥控车库门、欧式车库门、车库电动门窗、实木车库门电动门窗系列:欧式电动门窗、透明电动门窗、澳式电动门窗、水晶电动门窗工业门系列,还有专业的防火电动门窗、防火卷帘控制器、防火电控箱。

产品种类齐全,产业链的配套完整。

生产电机的厂家主要有麒麟电子、杰龙机电、振辉机电、天宇机电、金安机电、新麒麟机电、南祥机电、名鸟机电、豪盛机电、福昌机电、开门鸿机电、爱立昇机电、振兴机电等,防火卷帘门电机以杰龙机电、麒麟电子为主;生产遥控器及相关产品的主要有优耐特电子、创高电子等厂家。

漳州市智能电动门窗产业已经形成了传统型卷帘门电机和防火卷帘电机完整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

并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仅这两种电机的产品就占据了全国90%市场,同时产品还出口欧美、东南亚等56个国家和地区。

近三年工业为产值为:2008年电动门窗产业的产值约为7.5亿元;2009年产值8.6亿元;2010年产值突破10亿元;出口总值达1.2亿美元。

漳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漳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漳州市社会经‎济概况行政区划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南端,枕山面海,北与泉州接壤‎,西与龙岩紧连‎,南临广东,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金门隔海相望‎,是闽南的重要‎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名城。

漳州市行政辖‎区包括芗城、龙文区,龙海市,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南靖、平和、长泰、华安县(即二区一市八‎县),国土总面积1‎.26万平方千‎米,占福建全省面‎积的10.4%,全市总人口4‎7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3.3平方公里,人口41.6万人;全市的城市化‎水平40.6%。

人口漳州市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456.6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3.8‰,其中乡村人口‎378.5万人,全市平均人口‎密度362人‎/km2。

其中漳州市区‎人口58.25万人,人口密度芗城‎区1557人‎/k m2,龙文区948‎人/km2。

以下是近20‎年来全市户籍‎人口数与人口‎变动系数的统‎计表。

表2-2 漳州市历年户‎籍人口数与人‎口变动系数由上表可知,漳州市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稳中有降的‎趋势,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入量大‎,育龄夫妇多,人口净增数量‎还是相当可观‎,人口密度较大‎。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05年来‎,漳州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117 元,增长 11.8% ,农民人均纯收‎入 4320 元,增长 8.5%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7427 元,增长 11.7%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858 元,增长 7.8% 。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 23.4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14 平方米。

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达626.36亿元,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9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49.8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2.57亿元,增长9.3%。

漳州全市发展的趋势

漳州全市发展的趋势

漳州全市发展的趋势
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会持续加速。

漳州市将继续推动城市化,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促进城市现代化。

2.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漳州市将加速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

同时,还将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3.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漳州市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利、能源、城市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还将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络、智能交通等。

4. 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漳州市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优化、高效,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5. 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漳州市将加大环保力度,推动节能减排,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同时,加强环保执法,增强环境监管的力度。

漳州市场分析

漳州市场分析

漳州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漳州市市场具有多元化和活力强的特点,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漳州市市场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市场竞争激烈。

二、市场规模漳州市市场规模庞大,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漳州市市场总产值达到了数百亿元人民币,其中以服务业为主导,占比超过60%。

农业和制造业在漳州市市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市场特点1.多元化:漳州市市场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2.竞争激烈:全球化背景下,漳州市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3.消费需求旺盛:漳州市居民消费升级,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和高端化趋势。

4.政策支持:漳州市政府对市场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四、市场机遇1.政策利好:漳州市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环境。

2.消费升级:漳州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3.创新驱动:科技创新驱动市场发展,漳州市市场对创新型企业有着巨大需求。

五、市场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漳州市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2.环境保护:漳州市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企业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符合环保要求。

3.人才短缺:漳州市市场人才需求大,但人才供给不足,企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六、市场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漳州市市场将进一步多元化发展,加强不同行业间的合作交流。

2.科技创新:科技将成为漳州市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助力企业实现升级转型。

3.与国际市场接轨:漳州市市场将与国际市场融合,开拓外贸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关于漳州市场的分析和展望,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漳州发展最新分析报告

漳州发展最新分析报告

漳州发展最新分析报告概述本文将对漳州市的最新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估。

漳州市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通过对漳州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漳州市的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漳州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近年来,漳州市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努力引进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型企业,优化产业结构。

漳州市的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领域。

同时,漳州市也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社会发展漳州市在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级教育机构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漳州市也注重文化建设,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城市规划和建设漳州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

同时,漳州市也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城市绿化和污染治理,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投资环境漳州市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

同时,漳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外开放度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漳州市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

随着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漳州市将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漳州市可以继续加大对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引进和培育,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同时,漳州市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漳州市在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漳州市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相信在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漳州市将实现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明天。

漳州农业情况简介

漳州农业情况简介

背景资料:漳州农业情况简介漳州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

四季常青,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一个农业大市,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花卉之都、蕈业之城、水产基地。

全市拥有耕地249万亩,山地1238万亩,可供直接利用的浅海滩涂、内陆水域180万亩。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注重农业品牌培育,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对台农业合作基地、花卉生产集散中心。

2009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6.26亿元,比增5.2%;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054元,增长8.4%。

一、农业主导产业漳州是福建省水果、水产、蔬菜、花卉、茶叶、蘑菇(食用菌)、芦笋、绿麻竹、粮食、糖蔗等主产区,2009年,漳州七大特色产业农产品产量:1.水果:总面积258万亩,总产244.1万吨,产值53.14亿元,水果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有7个县(市)进入全省“水果生产十强”。

2.蔬菜:总面积151万亩,产量225万吨,产值46亿元,产量居全省第二位。

3.茶叶:总面积38.2万亩,产量4.66万吨,产值19.52亿元。

4.食用菌:总产量(鲜品)29.1万吨,产值13.2亿元,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白背木耳和蘑菇罐头的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蘑菇罐头、白背木耳出口总量分别占全国的80%、90%。

5.花卉:总面积8.8万亩,自产自销总产值16.5亿元,占全省花卉总产值的70%、全国的7%,销售额居全省第一位;出口货值1710万美元,占全省90.1%,占全国的13.6%。

6.畜牧业:全市肉蛋奶总产量43.47万吨。

7.水产业。

水产品总产量141.87万吨,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国第五位;养殖面积69.1万亩。

此外,粮食播种面积176.6万亩,年产量69万吨;甘蔗面积7.5万亩,产量37.1万吨;油料作物产量3.7万吨。

漳州发展调研报告

漳州发展调研报告

漳州发展调研报告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是福建省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近年来,漳州市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漳州市的发展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经济发展状况漳州市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是闽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

该市拥有一批知名企业,如华新水泥、台胞投资区、新中基、互联网金融等。

制造业在漳州市的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观光、文化、休闲等服务性产业也日渐兴起,成为漳州市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支柱。

二、人才引进和培养漳州市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引进以及人才培训等多种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漳州。

同时,漳州市还加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漳州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漳州市近年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

通过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漳州市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更加便捷。

此外,漳州市还注重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升级,加大了市区绿化、市容整治等力度,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四、产业升级与转型漳州市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漳州市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领域转型。

此外,漳州市还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五、未来发展方向面对未来,漳州市应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领域,加速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布局上,继续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同时,加强产业对接和合作,形成产业链的延伸,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在发展模式上,推动开放型经济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漳州市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福建漳州行业报告

福建漳州行业报告

福建漳州行业报告漳州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在漳州,有着许多不同的行业,这些行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告将对漳州的主要行业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漳州的经济发展状况。

首先,漳州的主要行业之一是制造业。

漳州拥有许多制造业企业,涵盖了纺织、电子、机械等多个领域。

其中,纺织业是漳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漳州的纺织产品远销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此外,电子和机械制造业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漳州的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少力量。

其次,漳州的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行业。

漳州的地理环境适宜农业发展,特别是水果和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

漳州的水果以其口感鲜美、品质优良而闻名,尤其是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漳州的茶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是当地的重要特色农产品。

再次,漳州的建筑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漳州的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的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兴盛为建筑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漳州的建筑企业在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城市的发展和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漳州的旅游业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漳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特别是漳州的海岛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古迹,为漳州的旅游业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总的来说,漳州拥有多个优势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和旅游业等。

这些行业为漳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条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信漳州的各个行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市十大产业基本情况漳州市十大产业基本情况漳州市通过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培育发展了一批重点产业和产业基地,确立了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主导产业和石化、特殊钢铁、汽车汽配、船舶四大战略产业,形成了十大产业集群,漳州市先进制造业也自然孕育其中。

漳州市十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建设项目和龙头企业具体情况如下:1、石化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全市石化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50亿元、工业总产值114.15亿元,规模企业有231家,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1家,亿元以上石化企业占21家。

目前石化下游产业主要分布在龙海、芗城、龙文、南靖、长泰等地,上游则集中在漳浦。

行业发展基础:目前全市石化产业主要涉及树脂、化肥、涂料、油漆等下游产品的生产,从行业规模上看,最大的行业是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业,代表企业有亚邦化学,该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树脂、涂料和日化,其余行业规模较小。

石化产业的上中游产品则正在起步建设。

重要发展载体:龙头企业——石油加工企业有海峡联合石化、翔鹭石化、腾龙芳烃等;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企业有亚邦等;涂料油漆制造企业有鑫展旺、万安、万顺、台兴等;日化制造企业有长春、青蛙王子、艾妮、双飞、梦娇兰等;化肥制造企业有长庆等。

2、特殊钢铁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全市钢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5亿元、工业总产值129.19亿元,钢铁及相关产业的规模企业171家,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0家、金属制品业131家,亿元以上钢铁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占42家。

主要分布在龙海、芗城、长泰、南靖等地。

行业发展基础:目前全市钢铁行业涉及有金属矿产采选、钢铁冶炼、铁合金(工业硅)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硅酸锆生产、板材压延加工、不锈钢压延加工、钢管生产、铜铝等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金属结构制造、金属包装容器制造、金属表面处理、铸造、其他金属制品等。

管材行业产能占全省管材产能份额60%以上,工业硅产业矿热炉总容量在10万KVA以上。

占全省总容量90%以上。

重要发展载体:龙头企业——金属冶炼及轧钢企业有三宝特钢、三宝钢铁、闽航发、三福、宝达、鹏泰等;不锈钢制造企业有福欣、凯西、宏立、永大不锈钢、永大集团等;板材制造企业有凯西、统一马口铁、凯景、福贞、方明等;钢管制造企业有嘉年、三川、林奇、闽航发等;制罐企业有太平洋、标新集团、和成、祥达等;铸造企业有弘展、兴昌、昌盛等;工业硅制造企业有圣大、龙翔、利南、富全等;钢结构制造企业有鑫晟、鑫盛、华鼎、泰隆等。

3、机械电子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全市机电企业51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19亿元、工业总产值558.85亿元,规模企业有530家,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89家、专用设备制造业44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0家、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7家、金属制品业131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40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8家,亿元以上机电企业总数达93家。

机电产业的企业数和产值规模居全市各产业首位。

机电产业涵盖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两大领域:一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龙海、芗城、南靖、长泰、龙文等地;二是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分布在龙海、南靖、云霄、长泰、芗城、龙文等地。

行业发展基础:机械装备制造业涉及七大类产品(含汽车汽配、船舶)。

一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有起重运输设备;二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有纺织、服装、皮革工业的专用设备;三是交通运输制造业,主要有汽车及汽车钢圈等汽配件、船舶等;四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有家用电器等;五是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要有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仪器等。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要涉及智能小家电、数字视听产品、数字化仪器仪表、电子石英钟表、光电等五大行业。

其中数字化仪器仪表制造业已成为仅次于深圳的、我国第二大数字万用表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十一五”期间机电产业发展较快,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提高,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已跃居全省第三位。

重要发展载体:龙头企业——数控机床制造企业有翊峰、东刚、大同等;港口机械制造企业有豪氏威、诺尔、泰华等;动力装备制造企业有力佳、龙轴、艾默生等;精密铸造产业成套设备制造企业有多棱、佳鑫、福田等;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有湘电等;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有南冠文丰、同永顺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有巨霸、运元等;数字化仪器仪表生产企业有科能、东方、威华、华仪等;家电制造企业有万利达、灿坤等;LED及太阳能光伏产业企业有富顺、立达信、利胜、天龙达、国绿、创大等;电子信息产品产业企业有科华、捷波、奕全、二菱、午阳、华祥、福顺、长春、利利普等。

4、食品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全市食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3.72亿元、工业总产值491.17亿元,规模企业有528家,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298家、饮料制造业61家、食品制造业169家,亿元以上食品企业占113家。

果蔬食用菌罐头加工主要分布在龙文、龙海、南靖等地,水产品冷冻与加工主要分布在东山、龙海、漳浦、云霄、诏安等地,蔬菜速冻加工主要分布在漳浦、龙海等地,茶叶精加工主要分布在平和、华安、南靖、诏安等地,蜜饯及休闲食品加工主要分布在龙海、龙文、南靖等地,粮食饲料加工主要分布在龙文、龙海等地。

行业发展基础:漳州的罐头产量占全省80%,占全国40%,95%以上出口,蘑菇、芦笋、马蹄、清水笋等罐头产量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其中蘑菇罐头出口量占全国80%以上,是我国最重要的食品罐头生产基地;糖姜制品占欧洲市场近80%,具有相当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水产品加工产品在全省排名第二。

累计创立省级名牌产品52个、省级著名商标29个,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8个,品牌拥有数为全市各行业之冠;累计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有211个,通过有机食品和AA绿色食品双认证产品有36个。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数均居全省设区市首位,被列入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单列市,其中福建紫山集团和漳州同发食品二家企业名列中国罐头行业十强企业。

总体上看,漳州食品工业产业链比较完整,本地配套能力强,长期发展壮大的条件和潜力较为突出。

重要发展载体:龙头企业——罐头食品加工企业有绿宝、紫山、同发、港昌、裕兴、宝峰、益龙、东宝旺、立兴、金甜源等;糖饼休闲食品企业有天福、大闽、东方、盈丰、奇客、嘉田等;肉制品加工企业有信华、厨师等;水产企业有海魁、东亚、新福、顺发、海新、海利、燕峰、东协成、丰盛、海之星、顺来发、安邦、嘉昌、瀛海、宏祥、正顺、东之星、华昌、嘉荣等;果蔬速冻企业有百佳、福龙、宝丰、海之味、东海、立兴等;粮油加工企业有鸿一、一德、田源等;饲料生产企业有海新、双胞胎、加大、海扬、海大、金钱、日高、龙泰、华星、华龙等。

5、电力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全市电力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98亿元,工业总产值145.82亿元,规模企业有52家,亿元以上能源企业占17家。

火电主要分布在龙海;水电主要分布在华安、南靖等;风电主要分布在东山、漳浦等。

行业发展基础:我市三大板块电力产能分别为,火电装机容量近420万KW;水电装机容量已开发约76万KW,占全省已开发的装机容量8%;风电装机容量(含海上潮汐发电容量)已开发20万KW(含在建)。

全市的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占全省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的17.2%。

重要发展载体:龙头企业——火电电力企业有华阳等;水电电力企业有华电、华安等;风电(含海上潮汐发电)电力企业有澳仔山、大唐等。

6、汽车汽配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我市汽车汽配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8亿元、工业总产值149.86亿元,规模企业有41家,其中亿元以上汽车汽配企业占12家。

全市的汽车工业规模企业增加值呈现迅猛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0.4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6.72亿元,年增长率高达88.1%。

整车的生产和改装主要分布在龙海、芗城、龙文、平和等地,汽车配件产品主要分布在龙海、芗城、龙文、平和等地。

行业发展基础:整车产品主要有客车、专用车、工程车、农用车、新能源车等,汽车配件产品包括汽车钢圈、弹簧板、高压管、电器仪表、转向器、底盘、座椅、车灯等,汽车钢圈、弹簧板、高压管已具备全国乃至全球配套能力。

其中正兴车轮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汽车钢圈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位居同行业榜首。

目前汽车产业链主要集中在整车的生产和改装(如客车、专用车、工程车、农用车、新能源车等),以及相关汽车配件(如车厢、底盘、轮毂、电机、电池、座椅、车用玻璃、车灯、汽车漆等)的生产等。

已初步形成龙池开发区汽车生产营销基地、芗城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龙文区低速车(农用车)生产基地、平和汽车机械产业生产基地等四大汽车汽配生产基地。

重要发展载体:龙头企业——整车产品生产企业有金龙、新福达、福环、三龙等;汽车配件产品生产企业有正兴、正舜、昌龙、鑫美达、九龙座椅、泰华等。

7、船舶修造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全市船舶修造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1亿元、工业总产值21.17亿元,规模企业有26家,其中亿元以上船舶企业占5家。

主要分布在龙海、漳浦、东山、诏安等地。

行业发展基础:全市船舶修造产业主要涉及木质船、钢质船制造,船舶物质供应,船舶机械制造,玻璃钢船游艇建造以及货船、油船、捕捞船、渔监船、渔政船、冷冻船维修等领域,同时,开始研发生产高端的海洋工程钻井设备。

产业规模在我省排名第三。

形成两个主要集群:一是龙海、漳浦、东山等沿江沿海区域的传统船舶修造集群;二是在龙海隆教湾到漳浦赤湖将军澳一带的现代游艇制造集群。

重要发展载体:龙头企业——传统船舶修造企业主要有一帆、新胜海、友联、国安、紫顺、紫泥、玉枕等;游艇制造企业主要有神舟、毅宏、日产等。

8、特种玻璃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全市特种玻璃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7亿元、工业总产值15.35亿元,规模企业有12家,其中亿元以上玻璃企业占2家。

主要分布在东山、漳浦等地。

行业发展基础:主要生产产品涉及中高档浮法玻璃和建筑用的平板玻璃等。

全市硅砂矿藏约有1.6亿吨,高级硅砂6000万吨,资源较为丰富。

其中东山县硅砂储藏量1.2亿吨,可应用于特种玻璃的高级硅砂4000万吨,漳浦县硅砂储藏量4000万吨,可用于特种玻璃的高级硅砂2600万吨。

重要发展载体:龙头企业——主要有旗滨、台玻等。

9、家具产业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全市家具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5亿元、工业总产值107.47亿元,家具及木材加工产业规模企业有198家,其中家具制造业120家,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78家,亿元以上家具及木材加工企业占25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