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电子课文阅读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 人教部编版 【一等奖教案】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人教部编版【一等奖教案】---------------------------------------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课时曾经有这样的故事,许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想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却失望而归。
现实中的清华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景致在哪里都能看到,可为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呢?下面就让我们回归文本,仔细推敲作者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写作的能力。
1.品读经典,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诵读原文第四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画面从哪些角度写月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远→近,上→下,静→动。
(3)这幅画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动静结合。
2.诵读原文第五段。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_写景作文_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琳琅满目的人文风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关于多角度去描写景物的相关,欢迎大家参阅!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篇一:美丽的家乡在美丽的西江河畔,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运动、娱乐的休闲场所。
走进广场的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幕的是一排排棕榈树和大榕树。
踏进广场引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池底铺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池里有相互交错的水管,喷水管喷水时,喷出的水是左右对射的,我们走过去,就像穿过拱形的水帘,水珠落在水池里,发出有节奏的“沙沙沙”的声音,清脆动听极了。
水池两边还有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呢!穿过水池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场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有大圆盘似的喷泉区,那些喷水管和彩灯都是埋在地下的,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圈圈圆形排列的小孔。
白天人们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每当夜幕降临,喷泉区的小孔喷水时,那水柱射上空中,相互交错着,此起彼落,在彩灯的确映照下,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像节日的礼花,洒落人间,又像一幅大彩帘,美丽极壮观极了!围绕广场这喷泉区,有两排弧形牌坊,高大宏伟,像广场的守护神,牌坊后面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湖中央有一条小桥,把湖分成两半,湖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树木,树木下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石凳石桌,环境幽静,是人们打牌,下棋的休闲区。
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这里的草地、树木、喷泉,湖水,是多么惹人喜爱!我爱我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更爱创造了这美丽的中心广场的家乡人民!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篇二:美丽的白云我喜欢天上的太阳、月亮、天上的一切一切,可我更喜欢天上美丽的白云。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前玩耍时,无意中一抬头,看到了天上的白云,我想:这云真美啊!厚而白,很有层次,我为什么不坐下来观赏美丽的云景哪?于是,我便从家里拿出了一个小凳子。
坐下来继续观赏云。
不一会儿,云儿变成了一只小羊,可奇怪的是这只羊没有羊角,我想:可能天空对它们来说是一片海,而羊儿再洗角时被水冲掉了,然后……还没等我想完,云儿又变成了一只猴子,可是这只猴子却不时候蹦乱跳的,而是老老实实的。
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2]
![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2]](https://img.taocdn.com/s3/m/42f012f55ef7ba0d4a733b78.png)
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 第一,定点观察。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 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作细致 描写。(远近、俯仰等) • 第二,移步换景。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 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 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 后依次进行描写。
:
• 第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 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 同的形象。甚至可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
-18-
实战演练
-19-
品一品 议一议
有一条路它通向未知的远方,路的两旁有金 灿灿的麦田。从路旁向远方眺望,只能望 见一座座连绵起伏不绝的高山,哦,远处 好像还有几处人家。我站在路旁抬头仰望 天空,他是那么的一望无际,朵朵棉花糖 似得白云浮在天空。突然一阵微风轻抚过 麦田,麦苗轻摇,好似与他嬉戏......
-7-
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桃花源记》中多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 描写来描写景物。 • 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属于正面描 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的侧面描写。
• 正面侧面结合更突出桃源里环境优美,民 风淳朴。
色彩 视觉、味觉、嗅觉 动静结合
触觉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 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 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 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 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 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 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
要求1:绘好色彩
的露珠映着初 升的朝阳,缀在 的 叶子上。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主课件作文课件

(味、触、视、听、嗅觉等) 4.动静相结合 5.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 6.选择恰当的观察点多角度描写 7.描绘景物的形声色
《三 峡 》
夏天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正面描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侧面描写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抓住了春雨最主要的特征:多、细、密,把充满生 机的春天景象,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雨景(二) 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处, 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 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 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 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白亮
通过人的听觉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 (“音响”)、
···· 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 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
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
视觉(“细 雨”“朝
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雾”“暮烟”)、
·· ···· 有时它带充着分腥调气,动带人着的咸 视觉气嗅”、觉)听(、觉“味腥、觉
味嗅,觉一直、冲味进觉我们、的触窗觉棂,等(各“种咸感味”觉)生
没像名星动字星,的,,还更散眨富在呀感草眨丛的染里。力像。眼睛,
从树上的花写到草丛 里的野花,不但写出 铺满原野的野花之多, 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
——朱自清《春》轻丽轻色摆彩动。的野花的明
海在我们脚下沉 这段描写,为了体现
动静结合 吟着,诗人一般。那 “静”,作者用了一
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 连串温柔甜美、富有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ppt课件正式版

2、《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动静结合,写出了景色的不同的特点。
3、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
• 善于调动多种感官来写,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
好处:使人身临其境。
(三)动用多种感官
充分调动我们心灵的扫描 器—— 眼、耳、口、鼻、肤 等感官来体会眼前的景物,并 赋予景物于情感。(一切景语 皆情语)
1、《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
请你在三秒内判断图片中的四块积木相同吗?
这四朵玫瑰相同的吗?
请你观察下图中这是同一个人吗?
你的发现?
角 度 不 同 , 效 果 有 别
多角度描写景物
杭后五中 乔美蓉
学习目标
1.学会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的描 写景物。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议一议
1、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笔直的公路,黄黄的草, 矮矮的山丘,窄窄的路.......
(一)定点观察
• 观察景物时上看、下看、 比如:《答谢中书书》
远看、近看变换各种观 中的“高峰入云,清
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 师,一会把镜头摇远, 一会把镜头拉近呈大特 写,一会仰视、一会俯 视,一会平视,这样文
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生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先是仰 视,再是俯视,接着 在平视,写景秩序井 然。
换远近距离,高低
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景物描写多角度感官描写100字左右小作文

作文一<<迷人的秋景>>秋天来了,风轻轻吹过,带着丝丝凉意,像母亲温柔的手抚摸着脸庞。
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甜香,让人忍不住深深吸气。
脚踩在落叶上,发出清脆的咯吱声,宛如秋天的乐章。
作文二<<春日的花园>>走进花园,满眼的色彩让人陶醉。
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送来阵阵芬芳,那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翅膀扇动的声音仿佛在耳边低语。
伸手触摸娇嫩的花瓣,细腻而柔软,仿佛触摸到了春天的温柔。
作文三<<迷人的秋景>>秋天来了,风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丝丝凉意。
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像金色的海洋。
凑近闻一闻,那成熟的稻香沁人心脾。
脚踩在落叶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秋天的乐章。
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中,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
这秋天,真是一幅醉人的画卷!作文四<<春日的花园>>走进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阵阵花香扑鼻而来。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佛在与花朵嬉戏。
伸手触摸那柔软的花瓣,细腻而光滑。
耳边还传来蜜蜂“嗡嗡”的声音,好不热闹。
这生机勃勃的花园,让人心旷神怡。
作文五<<美丽的秋景>>秋天来了,风轻轻拂过,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脸庞。
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稻谷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深呼吸。
田边的小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偶尔溅起的水花,带来丝丝凉意。
作文六<<迷人的夏夜>>夏夜,繁星点点,像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上。
草丛里,蛐蛐欢快地唱着歌,那声音清脆悦耳。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荷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池塘里,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在月光下亭亭玉立,宛如娇羞的少女。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最新

我几乎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瘫在了椅子上, 整个下午都郁郁寡欢的。 放学后,我心情沉重地走出了校门。外 面的景象也让我感到压抑,( )。 回到家,我趴在床上哭了。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 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春》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 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它们嗡嗡地闹着。
——鲁迅《雪》
定点观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观察景物时上看、 下看、远看、近看变 换各种观察角度。就 像一个摄影师,一会 把镜头摇远,一会把 镜头拉近呈大特写, 一会仰视、一会俯视, 一会平视,这样文章 才有动感。
•
天如墨,水如泪,我迈着沉重的脚步 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 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 我的脖子上,流进我的心里,给我本就 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 ——《行走在风雨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白色的云在蓝色的天空中移动 2)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3)慵懒的云在天空中闲逛 4)苍白的云在偌大的天宇间无助地游荡 5)雪白的云朵,一片一片,在天空中追逐、嬉 戏 6)他们彼此拥抱着,互相依恋着,一阵风吹过, 他们再也留不住对方,看着彼此越飘越远,越飘 越远 7)洁白的云安静地依偎在蓝天的怀抱里 8)云永远停不住匆匆的步伐,一心追逐着远方
用“月亮 萤火虫 草丛”,结合自己 的心境,写一段话。
在下列几个设定的情境中,按要求进行景物描写 1、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一段景物描写,来烘托 人物内心的兴奋和喜悦。 那天,我傍晚放学回到家,妈妈笑眯眯的望 着我,神秘地说:“你猜我给你买什么 了?”“冰激淋!”我脱口说道。妈妈摇摇头。 我歪着头,转着眼珠,想了一会儿又说:“是篮 球吧?”妈妈又摇了摇头。“该不会是电脑吧。” 想到这,我摇了摇头。 升入初中的时候,班里同学家里大都有电脑, 他们时常玩游戏,QQ聊天,查找学习资料,同 学问我QQ号时,我不知怎么回答,可他们那得 意的神情真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004篇(共14页)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004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写景作文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00篇(一):风景优美的地方作文600字大自然,多奇妙风景优美的地方作文600字大自然,多奇妙承德的坝上大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大自然真的很奇妙。
坝上大草原的入口有一个用木头建成的高大雄伟的大门,走过大门,我就看到了一片宽广的大草原,到处是绿油油的青草。
青草上闪着点点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空气中散发着一股青草的香味儿,深吸一口,真让人心旷神怡,所有的烦恼都不见了。
往东边走一走,草原中一片花地映入了我的眼帘,桃粉、薯紫、橘黄色的花最多。
它们很小,花瓣一般都是五、六片。
小巧玲珑的花儿上也闪着露水,阳光照射在露珠上,露珠发着五颜六色的光。
色彩斑斓的花地很小,从山丘上看去,好似一大块翡翠中,镶嵌着迷人的钻石。
再瞧瞧远方,哇!有好多牛儿、羊儿在吃草,在牛羊群的一旁,有一个威风凛凛的男子,骑在一匹黑马上,他一手握着皮鞭,一手拉着缰绳,正在赶着牛羊吃草。
我走到了一头小牛犊旁,它吃草的样子好可爱哦。
它先是低下脖子,用鼻子来“品味”一下草的芳香,然后张开大嘴巴,露出了大牙齿,一口把草咬住。
接着,它津津有味地咀嚼起草,随着喉咙的一下颤动,草被咽下去了。
最后,它吐出舌头,舔了舔嘴边的毛,好“卡哇伊”!看着小牛犊水汪汪的大眼睛,我忍不住地去亲了一口它。
看呀,山脚下的蒙古包好漂亮!这些蒙古包的形状是上面尖下面圆,像一个压缩的包子。
蒙古包的颜色各有不同,大多用米白、深红、亮黄、天蓝和灰色。
这些蒙古包镶嵌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之上,很显眼,很突出,好像是从绿草丛中长出的一朵朵蘑菇,自然、和谐和美丽。
天空一碧如洗,白云的色彩那么的单纯、那样的天真,洁白的云彩加上湛蓝的天空,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与城市的天空比起来,就是0和100的差距啊!时光飞逝,美不胜收的坝上大草原之旅也伴随着牧马人的歌声结束了。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00篇(二):我心中的风景作文初二作文(7篇)我心中的风景就在那一瞬间,会错过许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电子课文阅读
第六单元写作
多角度描写景物
写作导引
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以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可以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的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仔细阅读贾平凹的《风雨》,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
有近景、远景,还有?? 有俯视、仰视,还有??
以下从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第一,定点观察。
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作细致描写。
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这样,观景的点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不相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第二,移步换景。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例如《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
写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有虚幻之景,有远景,有近景??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第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
甚至可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
例如《春》中的这段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
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一段写到了哪些感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可以细细品味。
写作实践
一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什么新发现。
把这些观察角度和观察效果写下来。
字数不限。
【提示】
1.重在训练观察能力,尽量多选几种观察的角度。
2.不同的观察效果由不同的观察角度产生,比如发现了不同的形态、颜色,突出了某些景物,忽略了某些景物等。
3.可以与同学一起观察,一起讨论,互相启发。
二找出你以前的写景作文,根据“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要求进行修改,尽量多增加一些描写角度,丰富文章的内容。
【提示】
1.想一想原文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是否准确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2.根据上文的提示,增加一些描写的角度。
有机会的话,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一遍景物。
3.不管哪角度,描写细致一些,力求具体生动。
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先确定所写之景,是秋天的全景,还是某一处局部景物;再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景物的不同侧面,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
2.观察之后想一想:对景物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可以
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3.写完之后想一想: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写?角度是否可以更加多样?感受是否可以更加丰富一些?再作一些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