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腭感觉运动技术治疗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科言语治疗室操作流程诊疗操作规范制度指南

吞咽障碍的康复流程一.准备洼田饮水试验量表、30ml温开水、冰棒、干净的纱布、压舌板二.操作流程(一)初次评估(用洼田饮水试验量表)(二)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训练方案。
(三)设定近期目标、远期目标。
(四)训练患者1.头颈部的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力、呼吸控制、舌的运动和喉头运动,利用颈部屈伸活动帮助患者引起咽下反射,圆滑的抬高喉头,防止误吸。
2.呼吸道的训练:呼吸训练:深吸气一憋气一咳出,目的是抬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吸;咳嗽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出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
3.口腔器官训练:下颌、舌及唇各方向活动及抗阻训练4.咽部训练:(1)咽提升练习:用力、高音发e-e(2)声带内收训练:推墙或桌子,同时发a音(3)咽感觉刺激:用冰的或酸的物质刺激咽后壁,咽峡弓等处(4)Masako 吞咽:吞咽时保持舌尖伸出口腔外(5)肌电反馈、吞咽障碍治疗仪(五)中期评定(六)治疗方案再调整。
(七)末期评定(八)治疗方案进一步调整(九)出院前评定、出院后指导(十)注意事项1.对于中风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必须确定能否维持经口进食,是否需要替代进食途径:这需要综合营养状况、发生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危险程度以及插鼻胃管带来的不适等多种因素进行诊断。
2.对于尚能维持经口进食的患者,主要采取行为治疗,包括对饮食的调节,采用特定的体位等。
疲劳有可能增加误吸的危险,进食前应注意休息。
3. 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应使用吸管饮水,因为用吸管饮水需要较复杂的口腔肌肉功能,易导致误吸。
4.为避免患者低头饮水增加误吸的危险,用杯子饮水时,杯中的水应至少保留半杯。
5.急性期患者常有吞咽障碍, 平卧位下喂食虽然不容易从口中洒落,但很容易导致误吸,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平卧位喂食。
患者进食时应坐起,为预防食管反流,进食后应保持坐立位0.5~1h以上。
6.中风后发生的吞咽困难一般可较快恢复。
对于需要采取替代进食途径的患者常用鼻饲法过渡。
7.为便于吞咽,食物通常做成“中药丸”大小,并置于舌根部。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手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
穿衣 进食 洗漱 个人卫生 ……
生产性活动
搬运工,机修工 木工,编织,烹饪 文秘……
娱乐休闲活动
手工艺,打麻将,下棋 体育活动(乒乓球,排球,羽毛球)
手的功能
力性抓握 (power grip) 精确抓握(precisiongrasp) 对掌运动 (thumb opposition)
开始时间可稍晚于运动功能康复时间,如有开放性伤口或肿胀应首先修复软组织的完整性
内容: 感觉脱敏训练 感觉再训练 感觉安全教育。
四、手感觉功能训练
(一)感觉脱敏训练
感觉过敏是指神经损伤后给予轻微的刺激可以引起强烈的感觉,是由于痛觉敏感性增强或感觉阈值降低所致 感觉脱敏技术又称感觉抑制法。主要通过反复、系统的训练,以提高患者感觉阈值,从而达到降低异常的感觉敏感程度的目的 训练设备与用具 棉花球 海绵 棉布 颗粒粗细不一的砂纸 装有碎粒、黄砂、米粒、圆珠等物的系列桶
1
开始时,采用患者能耐受的轻柔的触觉刺激,待患者适应后,渐增加刺激的强度,直至能耐受较强的触觉刺激而不产生疼痛
2
可以先用棉花磨擦敏感区,然后改用棉布或颗粒由细到粗的砂纸磨擦敏感区,再发展到将肢体反复插入装有碎粒、黄砂、米粒、圆珠等物的桶中
3
振动、按摩、叩打敏感区也有助于降低感觉的敏感度
训练方法
针对手部感觉减退或丧失的患者,进行的以恢复手部正常感觉功能为目的的训练
2
对损伤关节早期在治疗师指导下,尽可能主动活动损伤关节,逐渐增大活动范围和活动次数,逐渐增加练习的运动弧
3
被动或助力活动是维持和增大关节活动度的关键,通常在损伤中期和手术后肌肉无力,感觉障碍或神经损伤时应用
训练方法
舌感觉运动技术治疗康复操作规程

舌感觉运动技术治疗康复操作规程
1、定义采用多种感觉刺激和运动训练,对造成构音障碍的舌运动力量、运动协调性和感觉障碍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舌解剖结构保留,但感觉或运动功能受损。
(2)禁忌证:舌部溃疡、口腔溃疡。
3、设备与用具小棉棒、纱布、手套、压舌板、果酱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舌运动:
1)用压舌板或勺把后部,在舌一侧由里向外划,然后引出舌向一侧运动,随后换边做;
2)舌尖抵在硬腭上,停5秒;
3)用舌头碰触硬腭,发音;
4)张嘴,舌尽量伸出,向上、下运动,每个方向停5秒;
5)在压舌板上放些花生酱、糖、果酱类,让患者用舌尖去舔,做10次;
6)用柠檬棒或棉花棒蘸点柠檬水;从舌尖中间往后划动(刺激舌尖向上)。
(2)舌牵拉运动:用干纱布包住舌,用拇指、食指向外牵拉舌。
(3)舌尖抵抗运动:
1)戴手套,用手指或压舌板抵抗舌尖,要求患者尽量将舌尖伸出来抵抗手指,做10次;
2)放置小棉棒在上下磨牙之间,患者用舌头去抵住小棉棒数次之后,换边做。
5、注意事项
(1)舌肌牵拉要缓慢,患者如有恶心反射或其他不适,不要勉强。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老年综合征康复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如果患者肌张力异常,可对面颊、口唇进行牵拉。肌肉张力 过低时进行快速牵拉,肌肉张力偏高时进行缓慢、持续的牵拉, 以改善肌肉的弹性。唇闭合无力患者表现为流口水和进食、饮水、 漱口时的食/水外溢。可以进行唇闭合抗阻训练:将压舌板放在 患者双唇之间令其闭唇夹住(注意不用牙齿咬),能夹住静置的 压舌板后,治疗师可试图抽动压舌板而令患者继续夹住不放,训 练其唇闭合力量。
不能坐起者,采用吞咽器官的健侧卧位。
2 食物和液体的送入
选择适当的食物性状。 控 制 一 口 量 。 控制送入节奏。
一、针对吞咽器官异常功能的训练
4 针对舌运动异常的训练
可以进行舌的各向主动运动及抗阻运动。 舌后缩可用干纱布包住舌,用拇指、食指向外 牵拉舌;也可以用简易负压舌吸引器吸住舌前 端进行向外牵拉。
一、针对吞咽器官异常功能的训练
5 针对软腭运动异常的训练
软腭的运动异 常主要表现为单侧 或双侧软腭上提无 力。针对此问题可 采取以下训练:
① 冷刺激腭弓 ② 鼓腮练习 ③ 分别发出鼻音与非鼻音
一、针对吞咽器官异常功能的训练
6 针对咽收缩无力的训练
针对咽收缩无力的训练可以采取 打哈欠训练法和舌制动吞咽法,增强 咽喉壁的运动。
一、针对吞咽器官异常功能的训练
7 针对喉上抬无力的训练
① 练习发假声
② 干吞咽
请患者做吞咽动作,并提示患者注意自己咽喉部的感觉。
可以用蘸冰水的棉棒或利用电动牙刷改造的振动棒反复刺激软腭、咽 腭弓、舌腭弓基底部、舌后部、咽后壁。也可以将手轻放在患者的双 唇上,轻拍患者的嘴唇发出“哇,哇,哇,”的声音,使唇发生震动, 增强唇部感觉。
一、针对吞咽器官异常功能的训练
2 针对下颌运动异常的训练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237――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一目的1恢复或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
2增加进食的安全减少食物误咽,减少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3消除因不能经口进食所产生的心理恐惧与抑郁。
二方法1基础训练1感官刺激1冷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且吞咽有力。
将冰冻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
如患者流涎过多,可对患则唾液腺行冷刺激,每次10分钟,每日3次,至皮肤稍发红。
2触觉刺激:用手指、棉签压舌板等刺激面颊部内外唇周舌等,以增加这些器官的敏感度。
每次10分钟,每日3次。
3味觉刺激:用棉棒蘸不同味道的汤汁,刺激舌部味觉增强食欲。
每次10分钟,每日3次。
2口、颜面功能训练1口唇闭锁训练:可以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的状况。
让患者面对镜子独立进行紧闭口唇的练习。
对无法主动闭锁口唇的患者,可予以辅助。
当惠者可以主动闭拢口唇后,可让患者口内街-个系线的大纽扣,治疗师牵拉系线,患者紧闭口唇进行对抗,尽量不使纽扣脱出。
其他练习包括口唇突出与旁拉嘴角上翘做微笑状、抗阻鼓腮等。
2下颌运动训练:可促进咀嚼功能。
做尽量张口然后松弛及下颌向两侧运动练习。
对张口困难患者,可对痉挛肌肉进行冷刺激或轻柔按摩,使咬肌放松;通过主动、被动运动让患者体会开合下颌的感觉。
为强化咬肌肌力,可让患者做以白齿咬紧压舌板的练习。
3舌部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对食丸的控制及向咽部输送的能力。
可让患者向前及两侧尽力伸舌,伸舌不充分时,可用纱布裹住舌尖轻轻牵拉然后让患者用力缩舌,促进舌的前后运动;通过以舌尖舔吮口唇周围,练习舌的灵活性;用压舌板抵抗舌根部,练习舌根抬高等。
4声带内收训练:通过声带内收训练,达到屏气时声带闭锁,防止食物进人气管。
具体方法为患者深吸气,两手按住桌子或在胸前对掌,用力推压,闭唇憋气5秒钟。
5咳嗽反射训练:患者先深吸气后屏住气,迅速收缩腹部同时打开声门。
强化咳嗽有利于排出吸人或误咽的食物,促进喉部闭锁。
软腭感觉运动技术治疗康复操作规程

软腭感觉运动技术治疗康复操作规程1、定义采用感觉刺激和运动训练,对造成构音障碍的软腭上抬困难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软腭解剖结构保存,但感觉或功能受损。
(2〕禁忌证:口腔溃疡。
3、设备与用具棉棒、吸管、哨子、蜡烛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冷刺激腭弓:压舌板压住舌头,暴露软腭,嘱患者发/a/ 并观察软腭运动,冰冻棉棒快速自内向外、自下而上地划过软腭。
(2〕发音法:吸气后发短音 /a/ ,反复数次;发长音 /a/ ,持续数秒;反复发爆破音与开元音 /la/ 、 /da/ ;鼻音与元音/ma/ 、 /mi/ 。
(3〕鼓腮:鼓腮闭嘴时,如有漏气〔手指挤压面颊,气流从鼻孔漏出〕,让患者反复说 /s/ ,不让气流由鼻漏出。
(4〕分辨:分辨鼻音与非鼻音,让患者发“爸、妈〞、“波、摸〞、“被、妹〞。
(5〕推撑法:患者双手放在桌面上向下推或两手掌对推的同时发/a/ 音,这种方法可以与打哈欠和叹息相结合。
发舌后音如: /ka/ 、/ga/ 等也用来加强软腭肌力。
〔6〕引导气流法: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气流通过口腔,减少鼻漏气,如:吹吸管、吹乒乓球、吹喇叭、吹哨子、吹奏乐器、吹蜡烛、吹羽毛、吹纸张;2〕也可用一张中心有洞或画有靶心的纸,用手拿着接近患者的嘴唇,让患者通过发“屋〞声去吹洞或靶心,当患者持续发音时,把纸慢慢向远处移,一方面可以引导气流,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患者延长吹气。
5、考前须知(1〕根据软腭功能障碍的程度,选择适当的工程分次进行,原那么是由易到难。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以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康复医学科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康复医学科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二、喉功能评定...........................................................三、口唇评定.............................................................四、下颌评定.............................................................五、软腭评定.............................................................六、舌评定...............................................................七、反射评定.............................................................八、言语评定............................................................. 第二节治疗技术.............................................................一、舌感觉运动技术.......................................................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三、下颌运动技术.........................................................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五、声带运动技术.........................................................六、呼吸训练技术.........................................................七、发音训练技术.........................................................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1、定义观察安静时患者的呼吸状态以及发音时呼吸控制的过程。
康复流程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

根据您的指令,建立健全康复流程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
以下是规程的要点:1.接诊环节:⏹ 1.1 热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
⏹ 1.2 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康复方案、预期效果及注意事项。
⏹ 1.3 安排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 1.4 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 1.5 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治疗情况,建立康复病历。
1.评估环节:⏹ 2.1 初评估:在患者康复初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
⏹ 2.2 中评估: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 2.3 末评估:在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评估,总结患者的康复效果,为患者提供后续的康复建议。
1.训练环节:⏹ 3.1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康复目标,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和方案。
⏹ 3.2 训练应包括身体训练、技能训练、心理康复等方面,注重患者的全面康复。
⏹ 3.3 对于需要特殊训练的患者,应采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3.4 在训练过程中应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
1.随访环节:⏹ 4.1 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 4.2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4.3 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持续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腭感觉运动技术治疗康复操作规程
1、定义采用感觉刺激和运动训练,对造成构音障碍的软腭上抬困难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软腭解剖结构保留,但感觉或功能受损。
(2)禁忌证:口腔溃疡。
3、设备与用具棉棒、吸管、哨子、蜡烛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冷刺激腭弓:压舌板压住舌头,暴露软腭,嘱患者发lai并观察软腭运动,冰冻棉棒快速自内向外、自下而上地划过软腭。
(2)发音法:吸气后发短音lai,反复数次;发长音lai,
持续数秒;反复发爆破音与开元音llal、/da/ ;鼻音与元音imal、lmil 。
(3)鼓腮:鼓腮闭嘴时,如有漏气(手指挤压面颊,气流从鼻孔漏出),让患者反复说lsl,不让气流由鼻漏出。
(4)分辨:分辨鼻音与非鼻音,让患者发“爸、妈”、“波、摸”、“被、妹”。
(5)推撑法:患者双手放在桌面上向下推或两手掌对推的同时发lal音,这种方法可以与打哈欠和叹息相结合。
发舌后音如:lkal、lgal等也用来加强软腭肌力。
(6)引导气流法:
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气流通过口腔,减少鼻漏气,如:吹吸管、吹乒乓球、吹喇叭、吹哨子、吹奏乐器、吹蜡烛、吹羽毛、吹纸张;
2)也可用一张中心有洞或画有靶心的纸,用手拿着接近患者的嘴唇,让患者通过发“屋”声去吹洞或靶心,当患者持续发音时,把纸慢慢向远处移,一方面可以引导气流,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患者延长吹气。
5、注意事项
(1)根据软腭功能障碍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项目分次进行,原则是由易到难。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以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