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1结课作业
视听语言期末作业总结

视听语言期末作业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视听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娱乐等方面,我们都离不开视听语言的帮助。
本学期学习视听语言,我通过各种实践和任务的完成,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听力水平,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视听语言的知识和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对本学期学习视听语言的经验和收获进行总结。
首先,本学期的视听语言课程注重了听力训练。
在这门课上,我们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提高了自己的听力水平。
老师通过播放一些真实的听力材料,如电影、电视剧、新闻等,帮助我们训练听力。
同时,老师还教授了一些听力技巧,例如分清主次信息、学会捕捉关键词、注意上下文等,这些技巧对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非常有帮助。
通过反复的听力训练,我发现自己的听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听力材料中的信息。
其次,我还学到了一些关于口语表达和发音的知识。
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模仿一些真实对话的口音和语调,以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并且能够更自然、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
同时,老师还帮助我们纠正了一些常见的发音错误,例如音标的发音和单词的音节划分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纠正,我的发音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提升了口语交流的效果。
此外,通过完成一些视听材料的任务,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视听语言的技巧。
例如,在观看电视剧或电影时,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理解角色的情感状态和内心想法。
在看新闻报道时,我学会了如何聚焦关键信息,通过配图和文字的辅助理解报道的内容。
通过练习这些技巧,我发现自己对于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视听材料中的信息。
总的来说,本学期学习视听语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不断的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的练习,我提高了自己的视听语言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视听语言。
同时,通过学习视听语言的技巧,我也更加熟悉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作业

视听语言(课程作业1)
根据上节课所讲述的各种镜头的内容与定义,在网络上寻找视频,自行截图,对应每一种镜头。
一、按景别分类
极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一般不出现人物角色。
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景物,人物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位置。
大全景:画面中包括角色全身像与周围大环境。
全景:出现角色全身形象,或者场景全貌的镜头,视野相对大全景小一些,可以交代角色与场景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中角色的活动过程。
小全景:角色在镜头中“顶天立地”,比全景小,但又相对完整。
中景:指拍摄人物小腿以上部分镜头。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从腰部到头部,也称“中近景”。
近景:主角胸部以上的画面或者是物体的某一局部。
特写:取景范围为主角肩部以上,主要是头的部位或是物体的局部细节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者身体、物体的某一细微部分,如眉毛、眼睛等。
二、按角度划分镜头正面角度:
背面角度:
正侧面角度:
斜侧面角度:前侧面角度:
后侧面角度:
平视角度:
俯视角度:
仰视角度:
鸟瞰角度:。
《视听语言》 作业模版

阿瑞:“不过你的手还是一样湿湿的”
马路环境声
10秒
17
中景
摇-固定-摇
婷婷和胖子在店里聊天
胖子:“喜不喜欢刚才的电影”
婷婷:“有一点严肃”
胖子:“那你是比较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
婷婷:“不会啊,我只是不喜欢有人故意把故事讲得那么悲惨”
胖子:“可是在现实生活里悲伤的事和高兴的事都有啊,这样电影才有真实感啊,要不然我们怎么会喜欢去看电影”
NJ:“谁讲”
大田:“别担心,先轻松,再谈公事”
阿瑞:“真的?那我们可以去哪”
NJ:“我们要不要先去你爸念的学校看看”
阿瑞:“好啊”
大田:“别问我,你们还是年轻人啊,年轻人都是自己找路完的啊,那才最好玩”
大田对一切了如指掌,“你们都是年轻人”大田对NJ和阿瑞说,只有了解整个故事来龙去脉,才会明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NJ和阿瑞其实是在重温年轻时候的岁月。
NJ:“我有两个,女德念高一,男的才八岁,女儿就像情人一样,看她慢慢长大当然很高兴,知道她长大迟早会变别人的”
在一段平剪辑当中——胖子和婷婷的世界——NJ和阿瑞的这份感情也正在他们身上重现。
站台环境音
25秒
12
中景
固定-摇
NJ和阿瑞在站台等车,婷婷在等胖子
NJ:“我还是会很舍不得,那儿子呢,希望可以做他的朋友,也许是自己以前经验的关系”
NJ:“那时候我也紧张得2不敢问你。你现在到底怎么了”
阿瑞:“我看你是根本紧张得连气都不敢喘”
NJ:“是没那么严重啦,不过我紧张得时候手绘流汗脚也会流汗”
这里又用了一个近乎一分钟的长镜头,只取NJ和阿瑞的对白,似乎也预示着NJ和阿瑞的关系,就像开这过去的一列列火车车,回不了头。
《视听语言》习题与答案

《视听语言》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中特有的叙事和表达方式,通过镜头、声音、剪辑、色彩、构图等元素,将视觉和听觉信号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情感、思想及信息传递功能的综合表现形式。
2. 镜头:在电影或电视制作中,镜头是指摄影机从一个特定视角捕捉到的连续画面,它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单位。
根据拍摄方法和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长镜头、短镜头、特写镜头等多种类型。
3. 剪辑:剪辑是影视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组织、排列和组合,构建新的时空关系和叙事结构,以实现故事讲述、情绪渲染和主题传达等功能。
4. 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电影与电视的艺术手法,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与并置,产生超越单个镜头本身含义的效果,包括叙事蒙太奇(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如对比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等多种形式。
5. 音画对位:音画对位是指在电影或电视作品中,声音(包括音乐、对话、音响效果等)与画面并非完全同步对应,而是通过刻意错位或非直接相关联的方式,达到强化情感表达、深化主题内涵或引发观众思考的目的。
二、填空题1. 在视听语言中,______是用于描述镜头景别大小的一种分类,其中包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答案:景别2. 按照运动方式划分,摄影机运动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拍和______等。
答案:升降3. 在声音设计中,______常用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烘托气氛或者转场过渡。
答案:主观音响/内心独白/背景音乐4. 纪录片常用的剪辑方式之一是______,强调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保留事件发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答案:长镜头剪辑5. 电影《教父》开场的经典段落运用了______手法,用一段没有言语的婚礼场景展示出科莱昂家族的人物关系和社会地位。
答案:隐喻蒙太奇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镜头节奏的主要因素?A. 镜头长度B. 镜头切换速度C. 音乐风格D. 摄影机运动速度答案:C2. 在以下哪种剪辑手法中,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被交替呈现,以增加剧情紧张感?A. 平行蒙太奇B. 交叉蒙太奇C. 重复蒙太奇D. 对比蒙太奇3. 下列关于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B. 只能配合画面内容,不能独立存在C. 可以塑造角色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D. 可以创造独特的观影氛围答案:B4. 以下哪个镜头运动方式主要用于展现环境全貌或物体整体?A. 推镜头B. 拉镜头C. 摇镜头D. 移镜头答案:B5. 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色小女孩形象的运用属于哪种蒙太奇手法?A. 对比蒙太奇B. 象征蒙太奇C. 平行蒙太奇D. 交叉蒙太奇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视听语言中,构成画面空间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 光线B. 色彩C. 构图E. 运动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功能?A. 表现空间感B. 描绘动作细节C. 创造心理空间D. 强化时间观念E. 承担叙事任务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剪辑技巧有助于加快影片节奏?A. 使用快速切换的短镜头B. 采用平行蒙太奇手法C. 运用重复和积累的剪辑手法D. 减少静止镜头的数量E. 加大镜头内部的动作强度答案:ABDE4. 关于视听语言中的色彩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冷色调往往用于营造冷静、悲伤或恐怖的氛围B. 热色调常用于表现欢快、热烈或激动的情绪C. 色彩可以作为区分不同角色或故事线索的标识D. 影片色调需统一和谐,不能出现色彩冲突E. 色彩可以通过对比和渐变等方式来表达主题和情感变化答案:ABCE四、多项选择题5. 视听语言中,以下哪些元素是构成视听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A. 镜头B. 剪辑C. 蒙太奇D. 声音E. 色彩F. 构图G. 运动答案:ABCDEFG五、判断题1. 长镜头通常用来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减少观众的认知负担。
周振华视听语言的课后答案

周振华视听语言的课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对白
指画面中人物的台词,这是一-种真实声音,是影视作品中人物之间交流的媒介。
2.独白
通常是剧中人物对个人思想、情感、内心活动进行的自我表述,是人物内心视像的一种表现形式。
3.旁白
指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
4.主题歌
往往是对影视作品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它可以通过特定的风格和凝练的情感刻画来充实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展现特定的历史气氛、表现生活中某种情怀、引导剧情。
5.插曲
一般与影片的内容结合得比较紧密,它可以作为人物情感的转折点、引导蒙太奇的转换、营造艺术氛围和独特意境。
6.声画合一
指影视画面中的画面和声音协调-致,画面与声音的对应同步匹配。
7.声面分立
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相吻合、相互剥离,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个画面中,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8.声画对立
指声音和画面在情绪、气氛、节蕴以至内容等各方面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声画组合形式。
9.平剪法
前后镜头的声音、画面同时转换。
10.串剪法
前后镜头的画面和声音不同时同位转换。
二、简答题
1.简述语言如何表“意”
语言能够最直接、最迅速、最鲜明地表达人的思想,交流情感,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简述音乐如何表“情”
是人类情感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音乐与画面的交融更能渲染和烘托画面的气氛,产生强烈的震慑力。
3.简述音响如何表“真”
音响能增加影片或节目的真实感的声音,也可称为效果声。
4.简述解说词的作用
解说词的作用有:叙事、抒情表意、衔接、补充提示、提炼升华。
影视视听语言作业

影视视听语言作业一、拉片练习选择5分钟左右的完整电影叙事片段,在非线编辑软件中一格一格地反复看,从视听语言等角度深度解读电影。
然后把每个镜头的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景别、剪辑、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都纪录下来,最后总结一下。
(个人完成)拉片分析示例:电影《邦尼和克莱德》中片段邦尼和克莱德最后被叛徒出卖,在公路边遭遇警察伏击,中枪身死。
时间:108:00--109:06分析:从克莱德扭头张望到树后躲藏的警察开枪,时长20秒18格,导演却用了30个镜头切换,我们知道1秒的电影胶片是24格,这样算平均每个镜头1秒不到,仅仅16格。
它的剪辑率是狂风暴雨化的,邦尼与克莱德在命悬一线时表情的近景和特写镜头频繁交织,惊飞的白鸽,树丛里的枪口,恐慌的叛徒等,这些画面的组接让人眼花缭乱,危险逼近却没有半点声音,让人透不过气。
一闪而过的白鸽,刹那的美感,似乎也暗示了两人悲剧的宿命。
突然,轰乱的枪声打破了短暂的沉寂,警察的子弹雨点般向他们打去,两人中弹倒在血泊里。
克莱德倒下,升格拍摄加中近景慢镜头,两人被枪杀的画面放大了,时间延伸了,被子弹打的血肉模糊的身体,尘土飞溅,满是弹孔的车身,场面惨不忍睹。
导演给警察的镜头极少,却用大量的时间画面展现男女主角被杀害的惨状,冷静残酷,不管你想不想看。
总结和感想:这种手法带给人的感觉就是,强盗显得无助而脆弱,让人同情;警察凶残,让人厌恶。
这种本末倒置的心理感受,与导演独具匠心的执导和别具一格的剪辑是分不开的。
升格拍摄和慢镜头的使用,给这段暴力血腥的画面涂上了一抹诗意悲凉的色彩,升华了意境。
一般电影在表现作为主角的好人之死时,手法都比较含蓄委婉,中外皆是。
在张艺谋的《英雄》里,无名在秦宫外接受箭雨的“洗礼”,从容赴死,导演是这样处理的:全景,墙上射满了箭,中间一丛箭镞空出一个人形。
在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就义,梅尔吉布森用刽子手下落的斧头,华莱士松开手掌,仰拍天空下飘飞的手帕的特写来展现。
《视听语言》课程作业

《视听语言》课程作业题目: 《无间道》拉片笔记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班级:广告xx班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 任课教师: xxxxx完成时间:成绩:《无间道》拉片笔记一、剧情分析“无间”指无间地狱,据说,被打入无间地狱的,都是罪大恶极的人。
他们在无间地狱中,永远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除了受苦,毫无其他感受,作为生前穷凶极恶的报应。
“无间道”作为片名,寓意深刻。
影片围绕着互为警察和黑帮卧底的陈永仁和刘建明而展开,随着众多人物,角色的逐一登场,将一个“无间地狱”的命运图说娓娓道来。
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他们如同生活在一个类似无间地狱中,做梦都怕别人拆穿自己的身份。
这个世界里,角色的茫然成了探讨的根源: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无间地狱没有轮回,只有永远受苦,但片中两位主角却不甘于此。
这部电影无疑是多年来的香港警匪类型片的新突破,影片一改以往单一的线索和节奏,而将重点完全放到人物身上。
《无间道I》摄于2002年,是由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三人倾力打造的作品,在2003年4月6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无间道》获得16项提名,赢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编剧、最佳剪接7项大奖。
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香港警匪片、黑帮片,它以极具原创性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拍摄手法,为“黑帮警匪”这一类型影片开拓了新的生路,重新唤起观众们的观影兴趣,可以说是香港电影一个新的传奇开始。
故事的内容大概是:两个身份混乱的人,他们分别是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
1991年18岁得三合会会员刘建明(刘德华饰)听从大哥韩琛(曾志伟饰)的指示进入警校学习,成为警方卧底。
而同时警校中的另一名学生陈永仁(梁朝伟饰),受警方安排表面上将其强迫退学,实际上则是让他进入三合会当卧底。
刘建明从警校毕业后顺利的进入警局,并且职位步步高升,已成为刑事情报科A队的一员,在此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为韩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视听语言1结课作业

《情书》《黑天鹅》景别和构图分析一.远景1.大远景电影开始女主躺在雪中,醒来后镜头慢慢拉远,直到出现这个镜头。
这个镜头采用了动态的S型构图,路从画面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这个镜头是定的,而女主则从画面左下角向右上角跑去。
有力的表现了其空间感和深度感,也突出了雪后小镇的宁静。
交代了影片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渲染了氛围。
2.远景这个镜头采用了动态立式斜垂线构图,画面中电车和人物都是运动的。
这样更好的延伸了画面。
而电车是从左下向远处驶去的,这样很好的和上一个镜头(藤井妈妈把感冒的藤井骗到医院后与弟弟驾车由远处向镜头驶来)转场。
画面中的人物向右下走来,进入下一个镜头。
二.全景1.大全景藤井由于感冒被妈妈骗来医院就医。
这个镜头采用了立式斜线构图交代了医院部。
倾斜的画面感体现了藤井心的不平静,呼应了前面藤井不愿意来医院就医的事实。
这个镜头中虽然藤井的位置比较靠中,但是由于运用了倾斜式构图,避免了画面的平淡无奇。
2.全景藤井由于感冒迟迟不去医院就医所以被妈妈骗到医院。
画面采用了二分法。
虽然采用二分法容易使画面平淡无奇,但是因为这个画面周围环境单一。
并且这样拍摄更客观化的展现了主人公的情绪。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中景1.中全景藤井在医院等候过程中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梦到以前爸爸因为感冒被推到手术室的情景。
她也因此从椅子上站起来跑向手术室,这个过程量的运用了立式斜线构图。
增加了画面的不平衡感。
也是藤井心变化的折射。
由于这是在梦中,导演在光线上采用了逆光拍摄。
增加了画面的朦胧感。
也为之后的梦中转场铺垫。
2.中景藤井在听到护士喊自己名字后从梦中惊醒。
这个镜头同样运用了二分法构图,目的是突出藤井惊醒后的反应。
导演在这个镜头中把藤井醒来后的茫然不知所措细腻的表现了出来。
四.近景1.中近景这个镜头是俩个藤井在中学时代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时候,男藤井恶作剧般的在一般人不看的书后的借书卡上写满自己的名字。
并拿来给女藤井看。
这个画面采用了九宫格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语言1结课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情书》《黑天鹅》景别和构图分析一.远景
1.大远景
电影开始女主躺在雪中,醒来后镜头慢慢拉远,直到出现这个镜头。
这个镜头采用了动态的S型构图,路从画面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这个镜头是定的,而女主则从画面左下角向右上角跑去。
有力的表现了其空间感和深度感,也突出了雪后小镇的宁静。
交代了影片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渲染了氛围。
2.远景
这个镜头采用了动态立式斜垂线构图,画面中电车和人物都是运动的。
这样更好的延伸了画面。
而电车是从左下向远处驶去的,这样很好的和上一个镜头(藤井妈妈把感冒的藤井骗到医院后与弟弟驾车由远处向镜头驶来)转场。
画面中的人物向右下走来,进入下一个镜头。
二.全景
1.大全景
藤井由于感冒被妈妈骗来医院就医。
这个镜头采用了立式斜线构图交代了医院内部。
倾斜的画面感体现了藤井内心的不平静,呼应了前面藤井不愿意来医院就医的事实。
这个镜头中虽然藤井的位置比较靠中,但是由于运用了倾斜式构图,避免了画面的平淡无奇。
2.全景
藤井由于感冒迟迟不去医院就医所以被妈妈骗到医院。
画面采用了二分法。
虽然采用二分法容易使画面平淡无奇,但是因为这个画面周围环境单一。
并且这样拍摄更客观化的展现了主人公的情绪。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中景
1.中全景
藤井在医院等候过程中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梦到以前爸爸因为感冒被推到手术室的情景。
她也因此从椅子上站起来跑向手术室,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了立式斜线构图。
增加了画面的不平衡感。
也是藤井内心变化的折射。
由于这是在梦中,导演在光线上采用了逆光拍摄。
增加了画面的朦胧感。
也为之后的梦中转场铺垫。
2.中景
藤井在听到护士喊自己名字后从梦中惊醒。
这个镜头同样运用了二分法构图,目的是突出藤井惊醒后的反应。
导演在这个镜头中把藤井醒来后的茫然不知所措细腻的表现了出来。
四.近景
1.中近景
这个镜头是俩个藤井在中学时代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时候,男藤井恶作剧般的在一般人不看的书后的借书卡上写满自己的名字。
并拿来给女藤井看。
这个画面采用了九宫格构图。
并运用了逆光拍摄。
由于逆光拍摄不能看清画面主人公的面部表情,反而更突出了青春初恋时那种朦胧的美。
2.近景
这个镜头是女藤井在医院等候时梦回以前。
梦到了中学时代,男藤井来家里找自己,自己开门后男藤井的表情。
采用了二分法构图,突出了男藤井的面部表情。
这个镜头中开门很好的和上一个镜头中女藤井推开手术室的门做衔接。
推开的手术室门正是女藤井关于中学记忆的大门。
五.特写
1.大特写
这俩个特写都是女藤井在医院梦回以前时妈妈和爷爷喊自己快来。
特写一是女藤井的面部局部表情。
并且也是斜线式构图,这样取景有利于突出人物表情,反映人物内心情感。
采取的斜线式构图与之后藤井跑起来采用的斜线式构图一致。
并且也区别了梦境和现实,并把藤井感冒时那种晕晕乎乎的感觉拍摄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
特写二是对于藤井脚部的描写,通过脚部的描写可以知道藤井之后的动作,它上一个镜头是藤井面部,这样做避免了电影中镜头的重复出现,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构图采用了九宫格构图,使被拍摄物体在画面右边,增加了画面美感。
2.特写
这是女藤井在初中时与男藤井一起担任图书管理员时的情景。
男藤井靠在窗户边上专注的看书,而一旁的纱帘被风轻轻吹起。
此时的女藤井也抬起头,痴痴地看着这如画的场景。
通过特写镜头可以看出男藤井在专注的看书,而女藤井在看他。
旁边的纱窗就像他们俩之间的感情,透着和煦的阳光很朦胧很美好。
<黑天鹅>
一.全景
1.大全景
尼娜排练结束后来看其他配角练习,其中莉莉在众多配角中显得光彩夺目,并一再赢得导演托马斯的青睐。
这个镜头透过尼娜来展现练舞房让我们知道这是尼娜此时的所见。
其中莉莉有她在排练黑天鹅时所没有的激情。
这也为后面尼娜把莉莉作为竞争对手埋下伏笔。
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2.全景
图一:
图二:
这俩个都是尼娜在甬道,第一个图是尼娜在甬道的日常,她被淡粉色包围着,戴着粉色的围巾(就像个小女孩)。
第二个是尼娜在找托马斯争取天鹅女王的角色后,她回到甬道把头发绑起来。
她总是独自坐在墙角,是胆怯小女孩的表现,她狠狠地将散发再次绑起,这意味着她后悔方才的“放荡”,要迅速回到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清心寡欲的壳子去。
图一采用的是立式斜线构图,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可以看到整个甬道只有尼娜是自己一个人的。
并且尼娜与她们离得很远。
图二也是,她一个人在一边,而对比的是维罗妮卡和她的小伙伴。
但不同的是尼娜和她们就隔着一个过道,并一直在看维罗妮卡,以及之后结果出来了她还向维罗妮卡道喜。
还有图二尼娜没有再戴粉色的围巾,整个影片中尼娜在一点一点的释放出自我。
二.中景
1.中景
妈妈在得知女儿拿到了天鹅湖女王后买来蛋糕为女儿庆祝。
但女儿表示不想吃的时候,妈妈很生气要把蛋糕倒掉。
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很独裁。
她一直觉得女儿是十几岁的sweet girl而不是一个28岁独立的个体。
缺少对女儿的尊重。
这个画面中母女俩人分别在九宫格的俩条竖线上。
这也为后面尼娜的反抗做铺垫。
三.近景
1.中近景
这个镜头拍摄时采用了过肩镜头,焦点在远处的舞蹈老师采用了九宫格式的构图。
虽然仅仅是教学,远处的实和近处的虚拉开了画面的空间感。
2.近景
托马斯来到练舞房挑选适合自己剧的演员。
画面采用了九宫格式构图。
这样使画面更富变化和动感。
而擦着别的物体拍摄,能够增加画面内容。
也能突出现场环境。
四.特写
1.大特写
这个镜头是电影开头尼娜醒来后的早晨,她和妈妈谈论着昨晚做的好梦,虽然只是在梦中做了天鹅女王但脸上依旧洋溢着幸福。
构图依旧是九宫格式构图,拍摄了尼娜完美的侧脸,并采用了逆光拍摄,使侧脸美感更甚。
展现给我们一个单纯,安静,纯洁的尼娜形象。
为后面她的改变埋下障碍。
2.特写
在尼娜完成最后一段独舞后,在掌声中回到侧幕,激动的托马斯正在众人中等待她,她则冲上去狠狠吻住他,立在芭蕾舞者竖起的足尖上,吻了他,夹着隐隐风声,像一次凶猛的袭击,像天鹅从云端俯冲而下,像他当初吻她一样霸道。
在那一吻结
束后,素常淡定的托马斯也禁不住显出神魂颠倒的痴笑,目光微微无措羞怯却又自豪地四下一溜。
此一幕,应对了他在练功房里说的:“下一次,你来诱惑我。
”徒弟出师了,被迷醉难以自拔的换成了师傅。
他看尼娜的眼神,是在看自己打磨成功的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真的很喜欢这部片中唯一的男主角。
同样构图采用了九宫格式构图。
既表现了环境也突出了人物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