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毕业论文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金融系本科论文]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金融系本科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e8d21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75.png)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金融系本科论文]金融系本科论文篇1浅析金融创新对中国金融行业成长的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金融业得到了稳步发展,而在金融自由化趋势的直接引发下,国际金融领域也发生了一场以金融创新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业革命”。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行业内各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而言是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新的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机构,是资产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的重新组合。
其本质是:通过建立新的体制,采用新的方法,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使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达到高度统一,从而提高金融效率。
在这场深刻而广泛的创新浪潮中,金融创新通过不同渠道、不同的方式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对金融行业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成为理论界讨论的重要方向。
一金融创新推动金融行业成长的动力机制金融创新成为金融行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并且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在我国加入WTO后就可以明显发现,随着各项承诺的逐步落实以及QFⅡ,DR等的逐步开展,我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方面将越来越有经验,人们已逐步意识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2022年金融危机中对我国煤矿企业是一个打击,关于《2022年10月云南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材料和各渠道反馈的情况显示:由于耗能产业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煤炭需求量自9月起严重萎缩,导致10月份煤炭销售量比上月大幅下降,其中冶金用煤降幅达72.2%;煤炭价格也因此一路走低。
以曲靖市为例,烟煤价格已从最高时的679元/吨降至280元/吨左右;煤炭企业库存比年初增加185.9%;大部分煤矿已出现停产维修的状况。
“这样的状况11月份还将进一步加剧。
”说明在中国金融发展的进程中,体制转换因素,改革政策因素的推动力仍是主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金融发展将主要依靠社会经济机体的内部力量――金融创新来推动。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

⾦融专业毕业论⽂毕业论⽂按⼀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等教育⾃学考试本科及研究⽣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集中进⾏科学研究训练⽽要求学⽣在毕业前总结性独⽴作业、撰写的论⽂。
从⽂体⽽⾔,它也是对某⼀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定意义的论⽂。
⼀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学年(学期)进⾏。
⾦融专业毕业论⽂1 最初我国林业启⽤世界银⾏贷款是在1985年,到现在已经近三⼗年了,在国际⾦融组织的贷款项⽬中我国林业贷款项⽬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同时我党中央、国务院对提⾼国际⾦融组的林业贷款项⽬绩效⾼度重视,全社会也给予了⼴泛的关注,因此稳步、积极的开展国际⾦融组织林业贷款项⽬绩效评价⼯作不但是新形势下与国际⾦融组织合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对绩效评价领域中国际先进经验的学习,同样,我国在这⼀⼯作⽅⾯积极探索的成功经验也可以为其他国家建⽴本国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经验。
1我国与国际⾦融组织的基本合作情况 1.1我国与国际⾦融组织的基本合作情况⾃我国改⾰开放以来,与国际⾦融组织的合作成为我国改⾰政策中的⼀项重要内容,⾄20xx年年底,我国累计利⽤国际⾦融组织贷款⾦额达745.61亿美元,共⽀持建设了511个项⽬,项⽬的建设规模已超过10000亿元⼈民币,同时我国引进了建设资⾦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培养了⼤批的管理⼈才与技术⼈才,这为推动国内体制改⾰与创新机制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国际⾦融组织贷款林业项⽬绩效评价⼯作的开展 1.2.1对绩效评价⼯作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作计划。
伴随着国际⾦融组织贷款项⽬的开展,我国林业功能地位也在发⽣着变化,通过选取若⼲有代表性的国际⾦融组织在华建设的林业贷款项⽬,围绕着项⽬监测和评价框架、设计和实施、指标内容、指标信息来源与收集、结论与作⽤等⽅⾯进⾏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作计划。
1.2.2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制度建设。
关于金融的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关于金融的毕业论文范文2 篇关于金融的毕业论文范文一:金融职业教育创新思考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对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金融兴起下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应坚持需求导向的应用性、能力导向的复合性、市场导向的广泛性和就业导向的紧迫性等原则,依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优化金融职业教育对象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职业教育; 模式自2013 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成为国内金融业界重要的新事物。
互联网凭借其“平等、开放、分享”等特征迅速渗入传统金融行业中,催生了一大批如第三方支付、p2p 网贷、众筹、云金融、财富管理等众多的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新模式。
截至2014 年12 月底,其效益已经突破10 万亿,其中较为典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p2p 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500 家,从业人员约为39万,超过200 万家企业因此受益。
互联网金融也于2014 年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信号。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金融职业教育必须分析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向金融行业培养和输出互联网金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互联网金融对金融通才的需求。
一、互联网金融兴起对金融职业教育提出的新需求(一)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理念与思维急需转变互联网精神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理念与思维急需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内化互联网思维,以及迁移和转换互联网金融职业角色。
1.培养与内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即为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理念、互联网经济。
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时代,金融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网络小额信贷等新兴业务应运而生。
传统依赖于金融中介的金融交易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成本低、交易便捷灵活的无中介模式,这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转变,使培养的现代金融人才更加契合互联网思维,能够在全面开放、多元变量并存的互联网环境中形成职业思维模式,能够在设定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互联网金融业态中进行思考和工作。
金融学毕业论文 20xx金融毕业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 20xx金融毕业论文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特征使农村金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也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下文是本文库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学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金融学毕业论文篇1浅析互联网农业下的金融服务1 "互联网+农业"的兴起"互联网+"将大幅推动了智慧农业的进程,带给了农业智能化的浪潮,农业智能化是以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为接入点,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预测防范能力。
同时,互联网快速兴起的电子商务行业给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目前,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1]。
以阿里巴巴平台为例,已有24个省市31个地县在阿里平台设立了"特设馆",在淘宝网正常经营的注册地为乡镇和行政村的网店更是达到163万家[2]。
农产品电商抓住机遇,整合各类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多个性化、新鲜度高的农产品。
"互联网+农业"提升了网民的农业感知度,也带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信息素质。
"互联网+农业"将重塑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农业龙头企业有着全产业链中最为丰富的信息,借助互联网,可以建立起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全产业上下游提供金融的投融资、网上支付等服务;农业互联网金融将贯穿于农资销售和购买、农业生产全过程、农产品销售过程的每个过程。
[3]综上所述,目前的"互联网+农业"有3种发展模式: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而且这3种模式呈现梯次推进的状态。
而在"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业的助力护航功能尤为突出,农业贷款、投资融资、在线支付等业务要深入"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细枝末节。
有关金融的毕业论文

有关金融的毕业论文金融行业是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
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系毕业论文范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金融系毕业论文范文参考篇1试谈我国网络金融计算机安全对策1网络金融的特点1.1虚拟化和网络化网络金融由于借助了互联网的应用,因而网络金融在存在形式上则是虚拟化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网络金融拥有了无限的运作空间,这为金融企业创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条件,促使金融企业能够提高企业效益。
1.2投入成本低互联网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金融领域就在于其较低的投资成本,金融行业就其发展模式而言就是网络化的业务发展模式,在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中,金融企业要想扩大业务覆盖面,就必须设置网络营业点,而每一个网络营业点的建设都需要较高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较小,而互联网的引入正好迎合了金融企业业务扩展的模式,通过互联网不仅能够扩展金融企业业务覆盖面,降低了业务扩展的成本。
1.3效率高由于网络金融的诸多工作流程均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就提高了金融企业的业务办理速度,这样一来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网络金融企业的工作效率。
1.4覆盖面广网络金融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很快的形成覆盖面,而且覆盖面更加广泛,能有效避免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盲区,从而使金融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这样一来就能够联系到更多的客户,从而打下良好的客户基础。
2网络金融级计算机存在的问题2.1网络金融风险较大网络金融风险一来自金融企业内部,二来自金融企业外部,来自金融企业内部主要是因为网络金融企业内部管理不力,对于网络计算机及软件设置维护不够,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违规操作等。
来自外部则主要是因为相关开发商在提供网络产品时本身自带的网络及相关设备缺陷及相关客户资源在接受网络金融服务是有可能带来的风险。
2.2计算机内部安全风险不少网络金融企业网上操作系统都存在漏洞,而这些漏洞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计算机系统本身,不可避免地会给金融企业的日常操作及经营带来一定风险,首先是系统本身设计存在缺陷,系统纠错措施设计不足,这就不可避免地会给网络金融企业带来安全隐患。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篇一: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国家开放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小四号楷体)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学员姓名学号(四号黑体)入学时间年季专业指导老师职称学校XXXX大学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本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所有。
学生(签名):XXX20XX年 XX 月 XX日目录目录 .................................................................. ................................................................ 1 摘要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 . (3)一、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 (4)(一)信用风险,不良违约增加,投资用途贷款潜藏较大风险 (5)(二)流动性风险引发的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并不明显,但局部值得关注 (5)(三)操作风险,普遍存在,应引起银行高度关注 (6)(四)利率风险,关注加息影响转化为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融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金融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使用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股票市场的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股票市场的波动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取决于市场波动的原因、波动的幅度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然而,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解读。
第一章引言在当代金融市场中,股票市场作为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股票市场的波动往往成为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并提出研究问题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将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过去研究者对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
通过综合梳理已有文献,有助于我们对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热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章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因素本章将讨论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因素。
股票市场的波动受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指标、金融市场环境等。
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理解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章将通过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探究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股票市场波动的性质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影响,从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第五章结果与讨论本章将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我们将综合考虑前述章节中的观点和研究成果,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解读,深入分析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效应,并结合具体情境,对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估和解读。
第六章政策建议本章将根据前述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避免因政策调整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过大干扰。
同时,政策制定者也应关注促进股票市场稳定的因素,以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一】摘要:本文旨在论证基于有限理性能力的金融资产预期定价,这是行为金融学的基本问题。
这里提供的论证,与以往发表的金融学和经济学文献不同,它遵循学术史的逻辑,首先界定经济学、金融学和行为学的基本问题,其次界定行为金融学基本问题,最后讨论行为金融学应当具有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基本问题引言一门学科为什么能够独立存在?基于常识的解答是,任一学科在人类社会里之所以产生,无非是出于好奇或实践。
,最初以“提问”的方式(例如屈原《天问》),然后以“对话”的方式(例如柏拉图《对话》),最后以“陈述”和“对陈述的检验”方式(近代科学实验提供了这一方式的规范形态)。
知识各门类的演变路径由什么样的力量塑形?学术史和知识社会学能够提供的视角大致就是法学家卡多佐(B.N.Cardozo)在解释影响司法程序的四种力量时所采取的视角。
对初始问题的解答在人群之内达成共识(主体间客观性)之后,便形成了“知识”,即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里记录的苏格拉底对话所得的“知识”定义之一:“有根据的真确信”(justified true belief)。
这里所说的“根据”(being given an account of),是以共识为前提的(否则就难以解答“葛蒂亚问题”)。
达成共识的根据,为学科演变提供了“对话”(dialogue)的框架。
在后来的演变中,这一框架可能被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不断重塑,并呈现为相当复杂的演化路径。
例如,卡多佐指出的司法实践的塑形力量,可划分为“社会需要”和“道德习俗”――据此而来的司法判断是沿着“社会学方法”和“传统方法”的判断。
此外还有司法实践内部的塑形力量,称为“法官信念”(acquired convictions)和“逻辑自洽”――据此而来的司法判断是沿着“演化方法”和“哲学方法”的判断。
注意,社会需要和道德习俗这类外部力量通常表现为政治格局对学术资源在各学科之间配置的影响,这种政治影响和由此呈现的学术嬗变,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分析题所学专业金融学入学年度学习地点(函授站)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毕业论文任务书摘要贷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商业银行都要不断地大量发生贷款业务,这就难免发生一定数量的不能按期收回或收不回的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就是不良资产过多,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存在着巨额不良资产,这些巨额不良资产降低了资产的盈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与我国《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经营原则相背离,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必须把国际经验教训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不良资产重组的各种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重组的战略与措施,循序渐进,来逐步化解已经累积的不良资产风险。
关键词:不良资产、特点、难点、重组策略。
Abstract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 is one of the basic business, all commercial Banks are to keep a large number of happen loan business, this inevitably occurred a certain number of can't back on schedule or in return of the loan、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problem is bad assets too much, if not re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serious consequences、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system exist in huge non-performing assets, these huge non-performing assets to reduce the profitability of assets, safety and liquidity, and our country the commercial bank law of the specified operating principles phase deviation and endanger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as a whole, containing enormous financial risks、Solve the non-performing asset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must take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commercial bank bad assets combine current situation, the integrated use of bad assets reorganization of all kinds of means, in a targeted manner to design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 restructuring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step by step, to gradually resolve has accumulated bad assets risk、Keywords:Non-performing;Assets;characteristics;difficulty;Re structuring and Strate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v)前言 (1)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背景与现状 (1)(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 (1)(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历史背景 (2)(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2)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3)(一)、从体制方面瞧 (3)(二)、从政府方面瞧 (3)(三)、从企业方面瞧 (4)(四)、从银行方面瞧 (5)(五)、从法律法规方面瞧 (5)(六)、从社会信用观念瞧 (5)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6)(一)、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重相对较高 (6)(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复杂 (6)(三)、利益关系特殊 (6)(四)、不良资产类型特殊性 (7)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难点 (7)(一)、场不完善制约了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规模与空间 (7)(二)、专业人才匾乏,手段落后,影响了不良资产重组的成效 (7)(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妨碍了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顺利进行 (8)(四)、政策措施不配套使银行不良资产重组工作困难重重 (8)(五)、政府的不适当干预,使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行为容易偏离市场最大化原则 (9)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策略 (9)(一)、核实真相,揭示风险。
(9)(二)、政府参与,减轻负担。
(10)(三)、整合资源,集中处置。
(10)(四)、分清责任,限期清收。
(11)(五)、债权置换,激活资产。
(11)(六)、金融系统内部要尽快建立与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
(11)(七)、政策扶持,增加收益。
(12)(八)、学习借鉴外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 (12)(九)、不良资产证券化。
(13)(十)、要整顿与建立社会信用 (13)结论 (15)参考文献 (15)引言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风潮此起彼伏,突发性金融危机层出不穷,尤其就是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人们敲了警钟,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在我国规模巨大的银行资产中,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已隐含了银行信用风险,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已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背景与现状(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就是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商业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
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不仅会加剧我国银行系统自身的风险,还困扰着我国金融与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银行不良资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要指出的就是理论界与实际部门除了频繁使用“不良资产”这一词汇以外,还较多地使用了“不良债权”、“不良贷款”两个词,从理论上讲,三者就是具有不同理论内涵的范畴。
但就我国金融现实考察,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比较单一,贷款所占比重很大,所以不良资产主要就是指不良贷款,在某种程度上,两者基本上就是等价关系。
因此,本文的不良资产主要就是指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就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与损失类贷款。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历史背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我国特有国情所决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我国的银行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一统”银行体制,从1953年到1979年,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既就是中央银行,又就是商业银行。
从1979年到1984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先后恢复或成立,但只就是作为国家专业银行而存在,仍然就是行政机构,不具有商业性。
直到1997年11月,中国召开了建国以来最高规格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才正式确立,强调国有银行的商业性,要求弱化行政对银行经营的干预。
然而,长期的政策干预,大量政策性贷款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在计划经济时期与改革之初背上的沉重包袱难以卸下,作为我国银行业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其不良贷款额占我国银行总不良贷款额的约80%,而且其不良贷款率也最高,面临的不良贷款问题最严峻,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主要隐患。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剥离了四大商业银行近万亿元不良资产自2002年以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即4大国有银行与其她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2003年比2002年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分别下降1750亿元与5、7%2004年比2003年分别下降3946亿元与4、5%据中国银监会2005年三季度末贷款五级分类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9月末我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下降5501、8亿元与4、28%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持续瞧好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继续呈现“双降”其中由于工商银行于2007年处置了7000多亿的不良资产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分别下降5575、6亿元与5、45%与此同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下降了0、45%、1、95%、0、96%但在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总体“双降”的情况下除四大商业银行外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了上升的势头根据各家股份制银行披露的2005年第三季度报表与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9月末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00、3亿元与3、5亿元。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一)、从体制方面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供给制与财税改革后的拔改贷所形成的银企依赖机制,使国有银行的大量贷款在国有企业中沉淀、呆滞,就是不良资产产生的历史原因(二)、从政府方面瞧政府对银行干预的刚性依然较强。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商业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在接受国家政策引导的同时,要反映市场需求,体现价值规律与安全、流动、赢利的经营原则,合理分配、使用银行资金。
商业银行应该就是资金配置的主体,政府只能应只限于宏观调控。
然而现实情况就是,政府作为资金分配的主体与中心并未淡化,不仅从宏观高层垄断,而且还就是微观经营的指令者,甚至就是操作者。
企业需要贷款时,首先找的不就是银行信贷员,而就是政府官员,银行只不过就是资金配置的客体,银行资金的投向仍然不就是根据价值规律与经营原则来决定,而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左右。
虽然国家已出台了《商业银行法》,但由于尚缺乏正常运作的配套措施,商业银行依然无法依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原则正常运作,很难真正体现区别对待,扶优限劣的原则,往往造成部分项目投资效益不高,形成大量的贷款沉淀,最终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