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知识点整理
《旅游学概论》笔记_学习笔记

《旅游学概论》笔记第一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1.3旅游的类型与分类1.4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第二章:旅游市场与需求分析2.1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2.2旅游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3旅游者行为分析2.4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第三章:旅游资源与产品3.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估3.2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3.3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3.4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章: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4.1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4.2旅游业的管理模式与结构4.3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4旅游业的营销策略第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5.1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2旅游法规的内容与作用5.3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5.4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第六章:未来旅游发展趋势6.1数字化与智能旅游6.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6.3文化旅游与体验经济6.4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第1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探险、文化体验等目的,暂时离开通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并返回的活动。
旅游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性:旅游是有明确目的的出行。
过程性:包括出发、旅程和返回的全过程。
临时性: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年。
动态性:旅游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时间、空间及个人因素影响。
旅游的特征:文化性:旅游活动常常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体验。
经济性: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性:旅游活动通常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休闲性:旅游旨在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旅游者的分类:按目的: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按出行方式: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等。
旅游的价值: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价值:增进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
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不断演变。
原始社会:人类为生存迁徙,旅游活动以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为主。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汇总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汇总一、旅游概念与特点1.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或其他目的,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地方游览、观光、度假或进行商务活动的行为。
2. 旅游的特点:包括时空性、流动性、多样性和综合性。
3. 旅游的分类:按游客类型可分为主题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等;按旅游目的地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二、旅游发展史1. 旅游的起源:旅游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起源于人们对于探索未知地区、追求冒险刺激和寻求新鲜体验的需求。
2. 古代旅游:古代旅游主要以朝圣、探险和交流为主,如古希腊的奥运会、古罗马的浴场和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等。
3. 现代旅游:现代旅游的兴起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如铁路、航空、互联网等技术的进步使得旅游更加便捷和普及化。
三、旅游产业与经济效益1. 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购物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2. 旅游经济效益:旅游业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3. 旅游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建设和改善居民生活。
四、旅游规划与管理1. 旅游规划的意义:旅游规划是指对于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规划,能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2. 旅游规划的步骤:旅游规划包括规划目标的确定、旅游资源的评估、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策略的制定等步骤。
3. 旅游管理的内容:旅游管理包括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交通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旨在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和游客的满意度。
五、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1. 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
2. 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消费者在做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包括旅游动机、旅游选择、旅游满意度等方面。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1.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去外地游览、度假、休闲、娱乐的活动。
根据旅游的目的和特点,可以将旅游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育和探险旅游等几个大类。
2. 旅游的历史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旅游现象,而且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旅游活动也越来越普及。
在现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旅游的经济价值旅游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很多国家都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活动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利益,还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5. 旅游的管理和规划旅游管理和规划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它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游客的接待和服务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建设,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旅游的策划和营销旅游策划和营销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包括了对目的地的定位和策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推广等方面。
有效的策划和营销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 旅游的法律和法规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不同国家对于旅游业的管理和监管也各不相同。
因此,旅游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非常重要,它们关乎到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游客的权益保护等方面。
以上内容涵盖了旅游概论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它相关问题,可以随时与我联系。
旅游概论知识点讲解总结

旅游概论知识点讲解总结一、旅游学概论的基本概念1. 旅游的概念和特征:旅游是人类追求幸福、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是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目的地的移动行为。
其特征主要包括临时性、距离性、目的性、离开日常生活、娱乐性和压力缓解等。
2. 旅游的功能:旅游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享受美好时光的机会,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和促进国际友好等功能。
3. 旅游的分类:旅游可以按照目的地、时间和目的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按照旅游目的分为休闲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康复旅游等;按照时间分为短期旅游、长期旅游、常规旅游、假日旅游等;按照目的地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等。
二、旅游学理论1. 旅游学的起源和发展:旅游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它起初是由法国和瑞士的学者提出的,后来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学主要研究与旅游相关的理论、方法、规律、原则和技术,包括旅游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它借鉴了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3. 旅游学的主要理论:旅游学的理论主要包括旅游地理学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心理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在分析和解释旅游现象、规律和问题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旅游管理和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旅游业的发展1. 旅游业的历史:旅游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
在古代,人们的旅游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找生存资源、开拓新天地、交往和交流。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了一种休闲方式和文化交流的手段。
2. 旅游业的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业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跨国旅游、跨文化交流、跨境旅游和跨国旅游投资等现象日益增多,各国旅游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
旅游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旅游活动和旅游学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既为旅游吸引物,包括了食住行游四个基本要素和购娱两个非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媒介体(是指帮助旅游者完成其旅游经历和体验,为其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综合性。
3、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别:是否跨越国界、消费水平不同、逗留时间不同、便利程度不同、经济作用不同、发展时序不同.4、古代旅行:(1)远古时代的人类迁徙(具有求生性的特点)(2)原始社会晚期的旅行活动(是为了进行物品交换性质的易货贸易以及了解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是自发产生的以一种经济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3)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外出易货贸易的需要而展开的一种经济性活动)(4)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商贸旅行、士人漫游(李白杜甫)、宗教旅行(玄奘鉴真)、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李时珍)、公务旅行(张骞郑和、帝王巡游(泰山封禅))。
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消遣性旅行在规模上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有组织的旅游活动不断壮大、国际旅游活动持续发展.近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革新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诞生和发展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的原因: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5、旅游学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6、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旅游学形成的学科基础有:经济、管理、地理、心理、社会、生态、美学、统计。
旅游学的体系结构:旅游活动模块、旅游产业模块、旅游管理模块.7、旅游活动:表现为一种短期性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
8、旅游: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及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动。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咱们先来说说啥是旅游,旅游啊,其实就是咱从自己呆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瞅瞅。
就像我上次去云南,本以为会是一场轻松愉快的旅行,结果刚下飞机就被那强烈的紫外线给晒得睁不开眼。
旅游的类型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观光旅游,这就像是去北京看看故宫,去杭州瞅瞅西湖,主要就是为了欣赏美景。
还有度假旅游,找个海边的度假村,啥也不干,就躺着晒太阳、吹海风,那叫一个惬意。
旅游动机也很重要,有人是为了放松身心,工作累了,出去走走,把压力都抛到九霄云外。
我有个朋友,上班天天加班,整个人都快抑郁了,后来请了假去了趟三亚,回来之后精神焕发,跟换了个人似的。
还有人是为了增长见识,比如去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了解不同的文化。
旅游资源更是旅游的核心。
自然旅游资源像黄山的奇松怪石、张家界的奇峰异石,那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人文旅游资源就更多了,像西安的兵马俑、北京的长城,每一个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旅游市场也是个不得不说的点。
国内旅游市场越来越火爆,一到节假日,各个景点都是人山人海。
国外旅游市场也不甘示弱,很多人都想去体验异国风情。
旅游的影响也有两面性。
好的方面呢,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像一些偏远地区,因为旅游开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但也有不好的,比如过度开发可能会破坏环境。
我之前去一个古镇,本来挺美的,结果到处都是商业化的店铺,完全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旅游组织也在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努力着。
像世界旅游组织,就在协调各国的旅游政策,推动全球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服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导游能让你的旅行更加精彩,不好的导游可能会让你败兴而归。
我上次遇到一个导游,一路上就知道催我们购物,根本没好好介绍景点,别提多扫兴了。
旅游安全更是不能忽视。
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有一次我在旅途中丢了钱包,那叫一个着急,还好最后找回来了。
总之,旅游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儿。
爱的是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恨的是可能会遇到各种麻烦。
旅游概论书本背诵资料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旅游经历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旅游是在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行源于迁徙活动1.迁徙与旅行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迁徙是早期人类未来生存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旅行时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行为。
2.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是对人类有自主意识的旅行预演。
虽不具备旅行观念但开始旅行的实践了。
3.采猎是流动性的生存方式具有季节性的迁徙和集散特点;早期人类的远途迁徙受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以及战争影响但主要是采猎生存方式固有的流动特点决定的。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第一使人类从流动性生活走向定居性,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为、理性的提高和劳动创造的文化意识的发展;第二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改进,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多而产生了手工业,并从家庭劳动中分离出来;第三随着社会分工起来越细,使得从事不同性质劳动的人员的劳动及其产品需要进行交换,互补有无,因而,许多产品的生产目的已不是单纯为了自己消费,而更多的是为了交换。
商业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商人为了推销商品扩大购销渠道占领更多市场掌握各地的产销信息外出进行产品交换和长途贩运活动,于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所以,就整个世界而言,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经商要要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给人精神上心理上愉快感受4.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享乐旅行标志着旅游的诞生意味着旅游与旅行的分离。
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人的生存意识、社会意识、精神文化意识随人类进化,社会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享乐旅行或旅游源于文化意识的发展,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旅游概论重点

1、旅游的三要素,其中主体是旅游者,客体是旅游资源,纽带是旅游业。
2、旅游的基本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消费属性。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4、旅游活动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5、新型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包括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
6、旅游活动六要素是指:“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活动的组合体。
7、《石钟山记》的作者是苏轼。
8、新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是中国旅行社的成立。
9、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宗教朝圣。
10、商务旅游不仅是人类早期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最普遍最主要的活动类型。
11、旅游者和旅游资源之间的纽带是旅游业。
12、世界的购物天堂香港。
13、任何旅游者在全过程中都必须亲临其境、身体力行、不可替代,这表现了旅游的参与性。
14、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如下:
游客-大众性运作-综合性
发展-不平衡性增长-持续性
影响-双重性地区-广泛性
15、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可以通过旅游行为而获得满足的一些基本需要,尤其是精神性和社会性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特点
1、旅游的特点8页
2、古代旅行和旅游的显著特征18
3、世界近代和现代旅游的显著特征
20-22
4、旅游资源的特点37
5、旅游业的特点42
6、旅游交通的特点55
7、旅游景区的特点64
&旅游购物品的特点67
9、生态旅游的特点85
1、旅游的类型11
2、我国旅游组织的类型15
3、旅游者的类型35
4、旅游资源的类型15
5、对人文景观的破坏类型40
6、旅行社的类型51
7、旅游交通的类型56 8旅游饭店的类型59
9、旅游景区的类型59
10、旅游购物品
68
11、旅游商场69
12、旅游娱乐设施
13、我国的旅游市场79-
81
14、生态88
作用
~*、
1、旅游业的影响和作用43-47
2、旅行社52
3、旅游交通56 5、旅游娱乐业71-72
四、趋势(现状)
1
、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96-97
2、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98-
101
3
、
生态旅游的现状88-89
4、旅游者流动规律75
6、生态旅游的意义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