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工业(PDF X页)

合集下载

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

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
基 础 的 加 强 ,又 极 大 地促 进 了技 术 进步 ,以 大 容 量 、高起 点 、低 投 入 国产 化 聚 酯 及涤 纶 长 丝
工程 与 技 术 ( 3 0 /日到 1 0 吨 /日) 开 发 从 0吨 20 的
与广泛应用为代表 ,中国化纤工业技术产 品全 面升级 ,已完全具备 了国内外两个市场 的竞争
2 世 纪 8 年 代 , 国家 成 套 引进 大规 模 、大 0 0 容量 聚 酯 生 产 技 术 ,重 点建 设 仪 征 化纤 、上 海 金 山二期 工程 。至 “ 七五 ”末 即 1 9 年 ,我 国 90
展 ,在 国际 纺 织 品服 装 市 场 需 求继 续 保 持 增 长趋 势 的 带 动 下 ,化纤 工业 作 为 纺 织 品服 装 的 原 料 产业 也 将 继 续 保 持 增 长 态 势 ,我 国化 纤 及其 制 品凭 借 较 为 明 显 的
l述亍视 I- 评 点 ■ 业
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的 发展趋 势和 前景分析
名副 其实 的世界 化纤 生 产大 国 。 我 国化 纤 工 业 的 历史 是 从 l 5 年 开 始 的 , 97
化 学 纤 维 制造 业 是 现 代 工业 生 产 的 重 要 领 域 ,对 于 国 民 经 济 的 重要 贡 献 不 可或 缺 。2 l年 1 1 月 , 01 ~ 2 全 国化 学纤 维 的产 量 达 36 万 吨 ,同 比增长 l .7 32 3 8 %。
的基础上 ,建立 了南京化纤 、新 乡化纤等一批
粘 胶企 业 。 l 6 年 ,我 国 引进 日本 万吨 级 规 模 93
随 着 工 业 化进 程 的加 快 ,我 国长 期 受 短缺 经济 抑 制 的纺 织 品服 装需 求 迅 速 膨 胀 ,极 大 地 刺 激 了化 学纤 维 制 造 业 的 发 展 。 “ 一 五 ”时 期 ,我 国 化 纤 工业 持 十 续 快 速 发 展 ,综 合竞 争 力 明 显提 高 ,全 面 完 成 了规 划 的各 项 目标 和 任 务 ,有 力推 动和 支 撑 了纺 织 工 业 和相 关 产 业 的 发 展 ,在 世 界 化 纤 产业 中的 地 位 与 作 用进 一

化学纤维工业

化学纤维工业

子的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凹凸棒土(PP E PD M A T)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亚微观相态结构,对核壳结构特征相包容粒子对PP的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A T在E PD M中疏松堆砌,形成以A T堆砌体为核、EPD M为壳的分散岛相。

核壳结构特征相包容粒子对基体具有良好的增韧和增强效果的平衡。

对于m(PP)m(EPD M) m(A T)=100205的体系,其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P提高约5倍,屈服强度和扬氏模量分别比m(PP)m(EPD M)体系提高25%和110%。

图4表1参6(郑宁来摘)TQ335200604308用尼龙短纤维增强的天然橡胶再生橡胶并用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硫化特性刊陶华(上海翁开尔有限公司)世界橡胶工业.-2005,32(7).-17~20,56!!综述了尼龙短纤维增强的天然橡胶再生橡胶的硫化特性及机械性能。

最小扭矩,最大、最小扭矩之差及硫化速率随着纤维的加入而加大。

同样,拉伸强度及剪切强度也随之提高,但回弹性和耐磨性下降。

并用胶的生热和压缩永久变形则较高。

图14表5参4(许德联摘)TQ336.2200604309复合型遇水单向膨胀橡胶止水带的研制刊宋长友,张建生(唐山学院)新型建筑材料.-2005,(7).-38~40TQ336.42200604310一种绝热层胶料的成分剖析刊胡塔峰,吴斌(西安交通大学)橡胶工业.-2005,52(7).-439~442!!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某型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绝热层材料进行剖析。

结果表明,该绝热层主体材料为EPM、无机填料为温石棉(3Mg.2SiO2.2 H2O)、增塑剂为癸二酸二辛酯、橡胶与金属外壳间的粘合剂为双酚A环氧树脂,粘合固化剂含氰基。

图8参4(赵玉中摘)TQ336.42!TQ333.4200604311高温芯线乙丙橡胶绝缘层挤出工艺探讨刊吴昆,蒋峰(胜利油田无杆采油泵公司特种电缆厂)世界橡胶工业.-2005,32(7).-29~32TQ336.6200604312抗菌橡胶和胶乳刊李颖妮(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世界橡胶工业.-2005,32(7).-23~25!!介绍了抗菌橡胶和胶乳用抗菌剂四甲基二硫代草酰胺的合成,及其在胶料中的应用与对胶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化学纤维工业

化学纤维工业

的新进展,主要介绍了物料特性对相容性的影响、制备工艺对相容性的影响、增容研究、增容硫化体系和振动力场下EPD M增容研究等EP DM与PP相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现在,对EPD M与PP相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接枝改性研究以及对多种单体的增容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开发新的增容剂;新型设备的研究;物料的改性;多种单体并用技术的研究。

图2参16(郑宁来摘)T Q334.9200605299 IFR对TPU/CP E体系的阻燃作用〔刊〕/郭玉花,赵鸣山(天津商学院)∥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5,17(4).-46~47 选择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的阻燃体系,考察了IFR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氯化聚乙烯(TP U/CPE)阻燃体系中的阻燃效果。

结果表明,T PU/CPE/IFR阻燃体系的阻燃性可达到FV2O级(IFR为19.2份),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该阻燃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保持了T PU/CPE的56%和73%。

T PU/CPE/IFR体系随着IFR用量的增加,流动性变好。

(郑宁来摘)T Q334.9200605300 PA6/POE/SWR23A超韧共混改性的研究〔刊〕/陆波,徐晓强(沈阳化工学院)∥塑料工业.-2005,33(8).-22~24,32 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2辛烯共聚物〔POE2g2M AH(SW R2 3A)〕作为增容剂,研究了POE对PA6/POE/SWR23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12.5份增容剂SWR23A存在的条件下,随着P OE8150用量增加,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不断增大,拉伸强度、维卡耐热温度、表观粘度降低。

高热塑性弹性体P OE8150用量超过12.5份时,共混物达到超韧。

在PA6/P OE/SWR23A共混体系中, SWR23A具有增容和增韧的双重作用。

化学纤维的生产方法概述

化学纤维的生产方法概述

化学纤维的生产方法概述化学纤维的品种繁多,原料及生产方法各异,其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工序。

(1) 原料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聚合)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2) 纺前准备:纺丝熔体或纺丝溶液的制备;(3) 纺丝:纤维的成形;(4) 后加工:纤维的后处理。

一、原料制备1. 成纤高聚物的基本性质用于化学纤维生产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成纤高聚物或成纤聚合物。

成纤高聚物有两大类:一类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用于生产再生纤维;另一类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用于生产合成纤维。

作为化学纤维生产的原料,成纤高聚物的性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纤维的性质,而且对纺丝、后加工工艺也有重大影响。

对成纤高聚物一般要求如下:(1)成纤高聚物大分子必须是线型的、能伸直的分子,支链尽可能少,没有庞大侧基;(2)高聚物分子之间有适当的相互作用力,或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3) 高聚物应具有适当高的分子量和较窄的分子量分布;(4)高聚物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其熔点或软化点应比允许使用温度高得多。

化学纤维的成形普遍采用高聚物的熔体或浓溶液进行纺丝,前者称为熔体纺丝,后者称为溶液纺丝。

因此,成纤高聚物必须在熔融时不分解,或能在普通的溶剂中溶解而形成浓溶液,并具有充分的成纤能力和随后使纤维性能强化的能力,保证最终所得纤维具有一定的良好综合性能。

几种主要成纤高聚物的热分解温度和熔点见表1。

表1几种主要成纤高聚物的热分解温度和熔点高聚物热分解温度(℃)熔点(℃)138聚乙烯 350~400等规聚丙烯 350~380 176聚丙烯腈 200~250320170~220 聚氯乙烯 150~200225~230 聚乙烯醇 200~220聚几内酰胺 300~350 21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0~350 265-纤维素 180~220醋酸纤维素酯 200~230 - 由表1可见: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已内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熔点低于热分解温度,可以进行熔体纺丝。

化学纤维工业

化学纤维工业
以万
,
& 0 对 天 然橡胶 丁苯橡胶胶料用正 交试验法 和 丁 睛橡胶料


用 回 归分析法对制备吸水膨 胀橡 胶的 吸水膨 胀性和物 理 机 械性能进行 了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果表明 吸水 膨胀橡胶的 吸 水膨胀率
, ,
金属材料研究 所% 橡 胶工 业 一
? % ( 一 !
+
功0 0
卯 硫化剂 :
%印 ! 0 %
,

% 以 浓缩
加 工 安全性 加快胶料 的硫 化速 度 , 随 着硫化 剂 以阳5 用量
,
#
胶乳为主体材 料 改性高岭 土 为 填料
,
,
用凝
的增 大 Β Χ 硫化胶 的邵 尔 4
,
,
3
型 硬 度 和 !&
,
Ε
定 伸应力增
聚共沉法制备改性高岭 土
,
#
复合材料 研究影响复合材料
大 拉断伸长率 和撕裂强 度减小 压缩 永久 变形 总 体 呈 下 降 趋势 经热 空气 老化 后
结果表明 促进剂
,
,
万 二 盐基亚 磷酸铅 硫 化体系 的
# 凡
图6
硫化胶 性能较好 但促 进剂 剂 剂
4 ;<
有致癌作 用 二 盐基亚磷
: 5
,
& 参 ! 赵玉 中摘 %
)
酸铅有毒且污染模具 , 三 嗦硫醉 氧化镁 促进剂
,
或防焦
0( Ι0
加印 ! 0 ? &
硫化体 系 的硫 化胶性 能稍 差 但 制 品生产 和应用 环

〔 刊% 李 卫青 罗 远 芳 …
%

化学纤维工业

化学纤维工业
ΠΕΕΔ
研 究 结果 表 明 添
,
Ν 长丝的生 产进行 了理论 分析 和实践
加 了 纳米炭黑的纤 维素 (
型 流体

珑 . 溶液 属 典 型 的切力变 稀
,
结果表 明通 过选择合适 的喷丝 板 上油方式 卷绕速 度和热 辊 温度等 工 艺条件 可 以 成 功地解 决生产 状况不稳定 条干
,
,
! # 一!) 一!) 静 电 纺丝是 一种新技术 它 可 以 制备出直径为纳米级的

,
位联 系 及时采取措施 Χ另一 方面针对排 气系统波动 适 当降 低熔体 温度 提高短丝 用 热媒温度 和 压力 Χ ! 加 强 前纺 工 艺 操作 加大巡检力度 保 证纺 丝 环 吹定期 更换 上油量 和 上油均匀性
业一
# #

!. 8

! ).
< 砌 夕刃

(
,
化学纤维工业
低熔 体单 耗 Χ ) 聚醋装置加强设备维护和粘度控制 减 少 波 动范 围和次数 Χ
技术及其应 用 〔 刊
工 学院材料系 ( 化学世界
, 。
师奇松 于建香 … 北京石油化
么刃#
,
对于 热媒 系 统的较大波动 一 方 面 加 强 岗
7!
经 过 二年多 的实践 证 明其 改造方 案是 正 确 的 为 上

0
,
海 石 化大容量熔体直接 纺短 纤维 的增容 提供 了可行 的设计
和 工 艺控制基础
Η
随Ε Δ
,
纺 丝 原 液 流变 行 为 及 其


)
)
参 # 刘 龙勋摘
冷刀
刊 ( 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郭利伟 张慧 慧 … 东 华 大 学 材 料

各种化纤对比

各种化纤对比

各类化学纤维的对比锦纶定义:锦纶是合成纤维nylon的中国名称,翻译名称又叫“耐纶”、“尼龙”,学名为polyamide fibre,即聚酰胺纤维。

性能: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拉伸强度,抗冲击能力,耐疲劳,耐折迭。

耐药品,耐油的腐蚀。

耐应力开裂。

易印刷,易染色,电性能优良。

缺点:尺寸精度差,热膨胀和吸水性对它的尺寸影响很大;耐酸性差,不能用酸性染料染色,也不能接角过多的酸性物质。

耐光性差,耐污染性差。

优点:强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

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

因此,其耐用性极佳。

图1用途:可制作毛衣,尼龙丝,尼龙带,尼龙袋,尼龙膜,这是一些拉丝挤出薄膜级别的。

还有注塑的用在汽车里面的结构件,耐温件,挤出级别的尼龙管等等。

由于锦纶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用它制作袜子是最适合不过了。

原来人们穿的棉袜子由于强度低和耐磨性差很不耐穿。

所以30年代补袜子是母亲的经常的家务劳动。

用锦纶长丝织成的长统丝袜弹性好、透明度高。

后来为了改善穿着舒适性,采用卷曲的锦纶弹力丝织成袜子,伸缩自如。

由于锦纶的吸湿率在3.5%-5%之间,因此经过消费者长期穿着对比总觉得舒适性稍嫌不足。

市场上出现的锦纶和棉交织产品,就是为了改善这种不足。

涤纶定义: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

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图2特点:1.强度高。

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涤纶~8.0cN/dtex。

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

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

2.弹性好。

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

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

美国化学纤维和纺织工业:综述和展望

美国化学纤维和纺织工业:综述和展望

2 O O5
20 06

年 份
图 2 美国原 油价格 ( 4星期 流动平 均)
增长 12 , 中 20 .% 其 00年 前增长 13 , 00到 2 0 .% 2 0 0 5年 负 增 长
36 。 .% 1 0年间美 国市场 的增长被
进口的含讯
市 纵 强 簟
除了总的经济增长外 , 从纤维 到最终产品生产链 生产率稳 定的
改善 , 以及零售价 的降低 , 推动了
, U
6- 0 5




5 5’
5 0・
美国的纤维消费。结果是低通胀 、
高容量、 低管理费用、 低涨价幅度、
量的增长 , 稍微抵消了进口的影响。 工业的产能利 用率是一个 非
常重要 的指标( 6 。美 国化学 图 ) 纤维生产商的产能利用率以 1 6 9 年 9 和 19 97年为顶点 , 8% , 达 6 然后降
为 19 98年和 20 年 的 7 %的水 01 0 平 , 一 方面与 亚 洲金 融 危机 有 这 关, 另一方 面与 20 0 1年的经济 衰
以来进口量约为 40万 t 0 。
近年来 , 特别是 20 00年以来 ,
通过美国国产服装纤维和 家用装 饰织物发货量的逐渐减少 ( 5 , 图 ) 非常容易看出进口份额增加 的重
要性。国产 地毯 以及工业和其他
图 3 美国 19 2 o 年 人均最终消 费 9 5— 0 5
消费品 , 包括今天的产业用纤维产
况还在继续 , 由于工业完成其恢复 再投资经济 , 支持其 创新 、 量和 质
在 19 95到 20 05年 不 同寻 常 的 1 年间, 0 2 0世纪 9 0年代后 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现代化工.-2004,24(6).-56~59 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热解条件对废弃轮胎热解产品产量的影响、热解的产物分析及其应用、废弃轮胎中硫的迁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指出反应温度是轮胎热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热解后一般得到质量分数为10%~30%的气体、38%~55%的油相产物及37%~38%的固相产物,这些产物均具有较高的热值,可作为燃料。

此外,还可以分离回收液相中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化学物质。

参32(郭强摘)TQ 336.1200503301轮胎橡胶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及分析〔刊〕/何燕,马连湘…(华中科技大学)∥橡胶工业.-2004,51(6).-366~368 用稳态法测量205/75R 15轮胎各部位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

试验结果表明,轮胎不同部位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该试验所研究的20~80℃温度范围内,二者呈线性关系,另外,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

图2表1参6(赵玉中摘)TQ 336.41200503302耐混合有机溶剂低硬度白色印染胶辊的研制〔刊〕/李莉,张瑞造…(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橡胶工业.-2004,51(6).-358~359 探讨耐混合有机溶剂(环己酮/甲苯/丙酮混合液)低硬度白色印染胶辊的制品。

胶辊主体材料为EPD M,补强填充体系为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钛白粉(并用比30/15/10)并用体系,硫化体系为低硫高促体系,防老剂为防老剂RD 。

胶料在密炼机中混炼,胶辊在硫化罐中硫化。

产品具有色泽稳定,耐混合有机溶剂性能好、硬度低、弹性好及成本低等特点。

图1表2(赵玉中摘)T Q336.7200503303彩电显像管橡胶楔子的研制〔刊〕/林修勇(温州国工实业有限公司)∥橡胶工业.-2004,51(6).-352~354 介绍彩色显像管橡胶楔子的胶料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

试验结果表明,胶料用主体材料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补强剂为沉淀法白炭黑、阻燃剂为氢氧化铝、硫化剂为双25的配合。

硫化采用高温二段硫化工艺制备的橡胶楔子具有绝缘、阻燃、耐热老化性能好和无污染的特点表3(赵玉中摘)T Q337200503304天然胶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的研究〔刊〕/耿继文(安徽中键塑胶公司)∥特种橡胶制品.-2004,25(3).-25~26 浸渍制品是胶乳制品的一个大类,手套是主要产品。

该文对用化学方法制备的天然胶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进行研究。

采用天然胶乳产品干胶含量60%的高氨天然胶乳。

制备方法为熟成胶乳※浸胶乳※预置※浸起皱剂※干燥※脱模※漂洗※硫化干燥※冷却※裁片。

其表面起皱的工艺因素有增稠剂和预干燥程度等。

采用矿物油+胶凝剂起皱体系可解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难题。

表3(刘家琏摘)7.化学纤维工业TQ 340.1200503305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纤维领域的应用〔刊〕/刘爱学,孟令辉…(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3~46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纤维制备、染色、改性以及回收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这些领域的特点和优势。

超临界二氧化碳用于合成纤维染色作用显著,技术成熟,应加强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图2表1参23(周卫东摘)TQ 340.472200503306涤纶短纤维油剂的润湿性研究〔刊〕/戴伊萍,杨毓莹…(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公司)∥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9~21 分析了涤纶短纤维生产中3种上油方式对油剂润湿性的要求以及影响油剂润湿性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喷淋上油对油剂润湿性要求最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越长,润湿性越差;聚氧乙烯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性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加而降低,醇醚与酚醚的润湿性一致,而胺醚的润湿性则相对较低。

研制了适合喷淋上油的新型涤纶短纤维油剂,其表面张力小于43mN /m 。

图1表4参6(周卫东摘)TQ 342.12200503307纺丝环境条件对尼龙66工业丝可纺性的影响〔刊〕康伟峰,刘伟军(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成纤维工业,(3)6 分析了1400dtex /208f 尼龙66工业丝生产过程中纺丝环境条件对可纺性的影响。

试验表明,生产现场环境温湿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生产废丝率上升。

较佳条件是:纺丝间温度23~25℃,卷绕间温度18~19℃;纺丝间湿度56%~60%,卷绕间湿度65%~66%。

(周卫东摘)T Q342.21200503308高收缩聚酯纤维收缩过程结构性能研究(英文)〔刊〕/季平(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研究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31~32 应用X -射线衍射、D SC 、声速取向等方法对高收缩聚酯纤维的升温收缩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高收缩聚酯纤维收缩过程的结构性能变化。

结果表明,高收缩聚酯纤维的热收缩可分为3个转变温度区间,当水温处于纤维的玻璃化转变区以下时,纤维几乎不收缩,在玻璃化转变区,非晶区分子链解取向,纤维在水中发生快速收缩;当温度继续上升,结晶度的变化限制了纤维的收缩。

图6(周卫东摘)T Q342.21200503309振动法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及其不匀率〔刊〕/张秀芬(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涤纶一厂)∥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59~60 介绍用振动仪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及其不匀率。

通过振动法与烘箱法对比测试,证明振动法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满足准确性要求;对振动法测试的线密度不匀率与通常测试的断面不匀率数据相关性检验,可证明其表征密度不匀率的有效性。

表参3(周卫东摘)—33—2005年第3期 中国石化文摘/.-200427.-12TQ 342.21200503310改善高粘聚酯流变性能的母粒研制〔刊〕/郭熙桃,赵耀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0~12 以特性粘数为0.9dL /g 的高粘度PET 切片作为母体树脂,加入适量润滑剂,经表面处理的超细无机粉体及其它助剂,通过熔融共混造粒的方法制备高粘度PET 切片纺丝用改性母粒。

经纺丝实验表明,添加该母粒5%时,高粘度聚酯的流动性和可纺性有明显改善,纺丝温度比未改性前降低10~20℃,所纺制聚酯单丝的力学性能可满足造纸网用单丝要求,且耐疲劳性大幅提高,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图1表4参6(周卫东摘)TQ 342.21200503311载银锌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的制备及应用〔刊〕/侯文生,魏丽乔…(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6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特性,将其作为抗菌剂载体,制成了一种载银锌双组分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研究了提高抗菌剂分散性的方法。

结果表明,使用振动磨加分散剂的方法进行分散,可以提高载银锌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在涤纶基体中的分散性;该抗菌剂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96%以上,且抗菌涤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图2表2参4(周卫东摘)TQ 342.3200503312AN -VA -MAS 体系与AN -VA 体系两种腈纶生产情况的对比〔刊〕/王克荣(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生产部)∥安徽化工.-2004,30(3).-11~13 通过对聚合物和纤维的主要质量指标以及聚合釜生产能力变化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在腈纶生产中,用A N(丙烯腈)-VA (醋酸乙烯酯)-M AS(甲基丙烯磺酸钠)三元体系的聚合工艺优于AN -VA 的二元体系聚合工艺。

该工艺不仅纤维的上色率提高了,且纤维的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图6表4(郭强摘)TQ 342.31200503313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对聚丙烯腈纤维黄度的影响〔刊〕/王克荣(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生产部)∥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9~50 分析了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对聚丙烯腈纤维黄度的影响。

生产中发现,随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增加,纤维的黄度增大。

用回归分析法,得出描述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与聚丙烯腈纤维黄度之间关系的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

图1表1参2(周卫东摘)TQ 342.34200503314黄豆蛋白改性腈纶的研制〔刊〕/张幼维,赵炯心…(东华大学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7~9 用丙烯腈对黄豆蛋白进行疏水改性后,将其与聚丙烯腈共混纺丝,用常规腈纶的生产工艺纺制吸湿和吸水性良好的黄豆蛋白改性腈纶。

用黄豆蛋白质量分数为33%的改性黄豆蛋白与常规聚丙烯腈原液共混纺丝,当黄豆蛋白质量分数为10%时,获得的改性腈纶断裂强度2.75cN /dtex,断裂伸长率25.4%,回潮率1.7%,保水率8.3%。

图3表1参4(周卫东摘)T Q342.49200503315开纤处理对海岛纤维织物性能的影响〔刊〕/张黎(仪征化纤公司研究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53~54 对海岛织物进行开纤处理,讨论了开纤工艺的控制及开纤程度对织物染色性能、起绒加工以及手感方面的影响。

实践证明,碱浓度和处理时间是开纤工艺的关键,开纤不足或过度,均影响织物的性能。

较好的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85~90℃保温15min,升温至110℃作用30~45min 。

图2参1(周卫东摘)T Q342.62200503316超细负离子粉末在PP 中分散性的研究〔刊〕/蒋国治,张瑜…(东华大学纤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22~24 用不同偶联剂表面处理环己烷负离子粉末溶胶,通过离心沉降的方法研究表面处理对负离子粉末表面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聚丙烯/负离子粉末共混物的纺丝性能。

表明选择单烷氧型钛酸酯类偶联剂质量分数8%时,经过处理后负离子粉末与聚合物基体界面结合状况得到改善,微粒的分散性较好,表面处理效果最好。

纺丝时组件压力上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纺丝状况比较稳定。

图4参2(周卫东摘)T Q342.62200503317不同粉体对聚丙烯纤维光降解性能的影响〔刊〕/严玉蓉,赵耀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6~18 在加速光老化实验条件下,研究超细二氧化钛、超细氧化锌、抗菌沸石(Z A )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 A )对聚丙烯纤维光降解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超细氧化锌对基体聚丙烯表现出明显的光屏蔽性能,超细二氧化钛表现出光催化活性,Z A 和EV A 仅作为光滑性填料存在。

纤维机械性能的变化可采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

拟合指数越大,材料的耐老化性能越好。

红外分析表明:光降解后纤维体系生成大量的羰基基团,并在红外1700~1800cm -1区域出现宽的吸收峰。

图3表2参7(周卫东摘)T Q342.73200503318PBO 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刊〕/张英东,王宣…(华南理工大学)∥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37~39 结合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PBO )纤维分子结构特点和表面特性,综述了PBO 纤维化学法、共聚改性、偶联剂处理、等离子处理、电晕处理和辐射处理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