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基础
三级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种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
外模式是用户可见的部分数据的存在模式;模式可以等价为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且用户不可见,是三级模式的中间部分;内模式对应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
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但是外模式可以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库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必修改,因此,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提供了物理独立性。
三级加锁协议也称为三级封锁协议,它保证正确的调度事务的并发操作,是事务对数据库对象加锁、解锁必须遵守的一种原则数据库的转储机制一般有完全转储、差量转储和增量转储三种。
完全转储是指对整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全部重新备份,效率低,时间长;差量转储是指基于上一次完全转储基点之后变化转储,是对上一次转储之后对所有文件中修改或删除的记录的转储,效率高,时间短;增量转储是对数据库中凡是有记录变化的文件的整个文件进行复制,效率介于两种转储方式之间数据仓库是为了构建新的分析处理环境而出现的一种数据存储和组织技术,基本特征包括:数据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看,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员的决策。
关系模式描述关系的静态结构,它是静态的、稳定的关系是动态、随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而变化的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和意义:描述:对待开发的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的全面描述主要任务:分析清楚当前系统的业务流程,包括系统的体系结构,各职称部门完成的主要任务,各职称部门之间的关系及其交流的信息存在的问题:分析清楚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工作:通过对需求的调查、了解、观看和分析,采用已经证实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到有关目标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其相互关系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
目标:以使用者和开发人员都容易理解的文档形式提供一个关于目标系统所完成的全部功能以及性能等需求的完整描述,以保证目标系统后续阶段,如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最终开发出一个满意度高的系统打下基础最终结果:以模型图的形式展示,如:DFD图、IDEF0图基本要求:需求描述要准确、清楚、一致、不存在任何不完全、含混或者二义性的描述需求获取的困难:软件功能复杂、需求的可变性、软件产品的不可见性需求获取的方法面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查阅资料需求分析的过程:标识问题建立需求模型描述需求(产出需求文档)需求确认需求分析的方法:DFD需求建模方法:也被称为过程建模和功能建模方法,核心是数据流,,从应用系统的数据流着手,以图形方式刻画和表示一个具体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流基本元素:规则:父图中描述过的数据流必须要在相应的子图中出现一个处理至少有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一个存储必定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一个数据流至少有一端是处理框模型图中表达和描述的信息是全面的、完整的、正确的和一致的IDEF0方法IDEF0侧重描述系统功能需求,被称为功能建模方法左箭头:数据的输入右箭头:输出的结果上箭头:约束的机制下箭头:完成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数据库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概念设计的依据:需求分析阶段的文档概念设计的步骤:明确建模目标-定义实体集-定义联系-建立信息模型-确定实体属性-对信息模型进行集成与优化数据建模方法:ER模型:功能建模方法实体或实例: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如:张三、一辆汽车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学生的一次选课,一场演出)实体集:实体的集合属性:实体的性质和特征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性别的域为:男、女码:实体集中能唯一标识每一个实例的属性或属性组如:实体集学生的码为学号或身份证联系: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IDEF1X建模方法:侧重分析、抽象和概括应用领域中的数据需求被称为数据建模方法建模元素:实体集联系实体集:在IDEF1x中,每一个实体集定义有一个唯一的名字和编码,名字和编码之间用斜杠/ 写在矩形框的上方,编码应该是正整数独立标识符实体集或独立实体集:一个实体集的每个实例都能被唯一的标识而不决定于他与其他实体集的联系从属标识符实体集或从属实体集:实体集的一个实例的唯一依赖于该实体集于其他实体集的联系联系:子实体集一侧有圆圈,联系名备注在直线旁标定型联系:儿子实体的实例都是由它与父亲实体的联系而确定,父亲实体的主关键字是儿子实体主关键字的一部分实直线表示非标定型联系:儿子实体的实例能够被唯一标识而无需依赖其与实体的联系,父亲实体的主关键字不是儿子实体的主关键字虚直线表示分类联系:一个实体实例是由一个一般实体实例及一个分类实体实例构成的一个一般实体实例是若干具体实例(分类实体)的类分类实体与一般实体具有相同的标识符不同分类实体除具有一般实体特征外,各自还可能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一圆圈带两横线:完全分类联系,一圆圈带一横线:非完全分类联系非确定联系: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依据:信息模型和数据库概念设计说明书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把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结果(ER图)转换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常见的为关系模型)逻辑设计是面向机器世界的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标识ER模型中的联系-》依次转换为与每个联系相关联的实体集及联系1.实体集转换为关系:实体集对应于一个关系关系名:与实体集相同属性: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主码:实体集的主码2.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1:1 将1:1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将1:1联系与某一端实体集所对应的关系合并1:n 一种方法是将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其关系的属性由与该联系相关的各实体集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组成,而该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集的码另一种的方法是在n端实体集中增加新属性,新属性由联系对应的1端实体集的码和联系自身的属性构成,新增属性后原关系的码不变M:n 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新关系的码为两个相连实体码的组合(该码为多属性构成的组合码)1:1:1 转换成的三个关系中,在一个关系模式中加入另外两个关系模式的码和联系的属性1:1:n 将n端添加另外两端的主键和联系的属性1:m:n 联系类型需转换为关系模式,属性为m端和n端的实体类型的键加上联系的属性,码为m端和n端的实体键组合M:n:p 联系类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属性为三端实体类型的键加上联系的属性,码为三端实体键的组合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与实施功能设计: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事务设计:事务概要设计、事务详细设计DBAS概要设计功能角度DBAS四个层次: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数据持久层表示层概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业务逻辑层概要设计:梳理DBAS的各项业务活动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DBAS详细设计表示层详细设计:原型迭代法业务逻辑层:对概要设计的细化通过UML类图、活动图、协作图描述DBAS对用户业务的详细实现逻辑设计内部处理流程和算法、具体数据结构、对外详细接口等数据安全设计安全性保护、完整性保护、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数据加密传输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方式:用户身份鉴别、权限控制、视图机制复制数据库的方法有:1、使用复制数据库向导在服务器之间复制或移动数据库2、还原数据库备份,若要复制整个数据库,可以使用BACKUP和RESTORE Transact-SQL语句触发器是用户定义在关系表上的一类由时间驱动的特殊过程。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三级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也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检索等方面,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一、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数据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有效地存储、管理和检索大量数据的一种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数据的规模呈指数级增长,如果没有高效的数据库技术,就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数据库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数据库技术主要是针对大型主机系统的。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数据库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等等。
二、数据库技术的主要内容数据库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数据库的实施与应用、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的安全与备份等方面。
1.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是数据库技术的基础工作,它包括确定数据库的实体、属性和关系等,并通过数据库建模工具进行建模。
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2.数据库的实施与应用:数据库的实施与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的选择、安装和配置等过程,以及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和集成。
数据库的实施与应用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进行相应的开发和调试工作。
3.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是确保数据库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数据备份与恢复、性能优化、日志管理等工作。
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需要定期进行,以保证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数据库的安全与备份:数据库的安全与备份是保护数据库中数据不受损失和泄露的重要措施。
数据库的安全措施包括权限管理、访问控制和密码策略等,数据库的备份则是为了在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
数据库的安全与备份需要定期进行,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意外情况。
数据库技术三级总结

数据库技术三级总结1. 数据库基础知识
- 数据库系统概念
- 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
- 关系数据库理论
- 语言
2. 数据库设计
- 概念设计
- 逻辑设计
- 物理设计
- 数据库规范化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 数据库存储管理
- 数据库事务管理
-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库应用开发
- 数据库编程接口
- 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
- 数据库对象管理
- 数据库性能优化
5. 数据库新技术
-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并行数据库系统
-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
- 数据库
6. 数据库实践
- 数据库设计案例
- 数据库应用开发实例
- 数据库管理和维护
- 数据库项目实践
以上是数据库技术三级总结的大致内容框架,包括了数据库基础理论、设计、管理、应用开发、新技术以及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在每一个部分,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更详细的阐述和展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数据库技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的一项重要内容。
数据库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数据库查询语言的使用等内容。
首先,数据库是指存储数据的集合,具有高效存储、可靠性、安全性等特点。
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对于学习和使用数据库技术非常重要。
在数据库中,数据被组织成表的形式,每张表包含多个字段和多行数据。
字段是表的列,用于存储类数据的特征,行是表的记录,包含具体的数据信息。
其次,关系型数据库是最常见的数据库类型之一、关系型数据库采用了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来组织数据,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管理和检索。
在设计和管理关系型数据库时,需要考虑表的结构设计和数据的约束。
表的结构设计涉及到字段的定义、数据类型、长度等方面。
数据的约束包括主键、外键、唯一性约束等,用于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除了关系型数据库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数据库,例如非关系型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不同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结构,它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数据,具有高性能、可扩展性等特点。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使用需要掌握相应的数据模型和查询语言。
数据库查询语言是数据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查询语言,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常用的查询语言包括SQL和NoSQL。
SQL是一种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访问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
NoSQL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查询语言,具有较为灵活的数据模型和查询方式。
除了基本概念和查询语言的学习,数据库技术还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性能优化、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数据备份和恢复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掌握相应的备份和恢复策略。
性能优化涉及到提升数据库的查询和操作效率,可以采取索引、分区等方法。
安全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综上所述,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中的重要内容。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最新资料,WORD格式,可编辑修改!目录第一部分备考指南............................................................第1章考试概述..........................................................第2章复习技巧.......................................................... 第二部分核心讲义............................................................第1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第2章需求分析..........................................................第3章数据库结构设计....................................................第4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与实施......................................第5章UML与数据库应用系统 ..............................................第6章高级数据查询......................................................第7章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第8章数据库后台编程技术................................................第9章安全管理..........................................................第10章数据库运行维护与优化.............................................第11章故障管理.........................................................第12章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第13章大规模数据库架构.................................................第14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第三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真题精选(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真题精选(二)........................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备考指南第1章考试概述一、考试简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SQL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SQL基础知识点(范文推荐)导语:SQL是一种特殊目的的编程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
下面是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SQL基础知识点,一起来学习下吧:1、说明:创建数据库CREATE __E database-name2、说明: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dbname3、说明:备份sql server__ 创建备份数据的deviceUSE masterEXEC sp_addumpdevice 'disk', 'testBack','c:mssql7backupMyNwind_1.dat'__ 开始备份BACKUP __E pubs TO testBack4、说明:创建新表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not null],.根据已有的表创建新表:A:create table tab_new like tab_old 使用旧表创建新表B:create table tab_new as select col1,col2。
from tab_old definition only5、说明:删除新表tabname6、说明:增加一个列Alter table tabname add column col type注:列增加后将不能删除。
DB2中列加上后数据类型也不能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增加varchar类型的长度。
7、说明:添加主键:Alter table tabname add primary keycol说明:删除主键:Alter table tabname drop primary keycol8、说明: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 index idxname on tabnamecol。
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试题及答案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试题及答案 11[单选题] 在数据库系统中,当数据库的模式改变时,用户程序可以不做改变。
这是数据的( ) 。
A.物理独立性B.存储独立性C.位置独立性D.逻辑独立性参考答案:D2[单选题]Skype是由著名的Kazaa软件的创始人Niklas推出的一款Intemet 即时语音通信软件,它融合的两大技术是VolP和( )。
A.C/SB.IPTVC.B/SD.P2P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Skype是著名的Kazaa软件的创始人Nildas推出的一款Intemet 即时语音通信软件,它融合的两大技术是VoIP和P2P技术,它主要具有网络电话、实时传信、网站浏览、语音视讯、档案传输、搜寻用户等功能,更有突破防火墙限制的通信技术。
3[填空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加锁协议规定了事务的加锁时间、持锁时间和释放锁时间,其中()协议可以完全保证并发事务数据的一致性。
参考解析:三级加锁【解析】三级加锁协议也称为三级封锁协议.,它保证正确地调度事务的并发操作,是事务对数据库对象加锁、解锁必须遵守的一种规则。
在运用x锁和s锁对数据对象加锁时,还需要约定一些规则,例如何时申请x锁或S锁、持锁时间、何时释放等。
4[单选题]操作系统中的下列功能,与硬盘没有直接关系的是哪一种( )。
A.虚拟存储B.进程调度C.文件管理D.SPOOLing技术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SPOOLing英文为:Simu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s On-Line(同时的外围设备联机操作)它是一种虚拟设备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在一台共享设备(通常是高速、大容量磁盘)上模拟独占设备的操作,把一台低速的独占设备改造成为若干台可并行操作的虚拟设备,即把独占设备变成逻辑上的共享设备。
由于这种技术通常是通过高速、大容量的硬盘来实现的,所以它和硬盘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狭义的文件指的是磁盘文件(广义的文件还包括设备及虚拟设备等),文件管理显然和硬盘有直接的关系。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介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由中国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计算机教育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计算机协会下属机构)主办的一项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包括初、中、高三个级别。
其中,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数据库基础知识、SQL语言基础以及MySQL数据库应用等方面。
考试大纲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SQL语言基础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SQL命令的基本语法和使用规则;SQL语句的组成和执行顺序;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SQL函数的使用方法和分类;SQL语言中的约束、索引和事务等。
3. MySQL数据库应用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操作;MySQL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MySQL数据库的查询优化和索引优化;MySQL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MySQL 数据库的安全和权限控制等。
考试方式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采用笔试方式,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操作题。
选择题共计50道,每题1分,操作题共计5道,每题10分,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通过标准考试通过的标准为:总分不少于60分,选择题的分数不低于25分,操作题的分数不低于35分。
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考试报名考生可以在每年的4月1日至5月31日和10月1日至11月30日到当地的NCRE考试中心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费用为300元。
考试证书考试合格的考生可领取由中国计算机教育与应用研究中心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常,信息的价值与下列哪些性质紧密相关? I。准确性 II。及时性 III。可靠性 IV。开放性 V。完整 性 A)I、II、III和IV B)II、III、IV和V C)I、II、III和V D)I、II、IV、和V C 2007 4、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重要区别是数据库具有 A 数据共享 B 数据无冗余 C 特定的数据模型 D 有专门 的数据管理软件 C
3
4.1数据库基本概念
考点1 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
信息 信息是显示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数据 描述现实世界的符号记录(总称),表现形式: 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和声音等 信息与数据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 信息的价值与准确性、及时性 、可靠性 、完整性
13
考题
1、对数据库中数据可以进行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是 因为数据管理系统提供了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操作功能 C、数据维护功能 D、数据控制功能 B 2008.09 2、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共享是指() A、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中的数据 B、多个用户使用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共享数据 D、同一个应用的多个程序共享数据 C
数据库管理员:定义数据内容和结构、存储结构和存 取策略、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监控运行、性能改进、 重组和重构 系统分析人员: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人员:数据库各级模式的设计 应用程序员:编写代码 用户:
16
考题
1、下列哪一个不包含在数据库系统的软件平台中? A)DBMS及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OS)或网络操作系统(NOS) B)能与数据库接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以及以DBMS为核 心的应用开发工具 C)检测、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系统病毒的软件系统 D)为特足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C 下列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I、决定数据库中信息的内容和结构 II、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 策略 III、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IV、改进数据库性能、重组和重构 V、定义安全性和完整性
8
数据库管理阶段(结构化、共享性、独立性 高)
9
考题 1、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是 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例如: “我国的人口已经达到13亿”,这是【9】 信息 2009.03 2、在数据库技术中,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的 存在方式或运行状态的是() A、信息 B、消息 C、数据 D、命令 A 2005.04
14
3、在计算机系统中,一个以科学的方法组织、 存储数据,并可高效地获取、维护数据的 软件系统称为【10】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2007.04 4、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 【10】 之 间的一个数据管理软件 操作系统
15
考点 3 数据库系统
组成:数据库、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 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构成 数据库系统的人员构成:
数据结构模型: 由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网状模型、 层次模型、关系模型、对象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实际存储方式
23
概念数据模型:信息世界建模,接近人, 与具体的计算机DBMS无关
24
信息世界基本概念 实体:具体的人、事、物或关系(一个学生、一 个职工、一门课程、一个零件、一个供应商 属性:实体具有的特性 学生由学号、姓名、年龄、系、入学时间等 码: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 学号是学生的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学号的域为8位整数 实体型:用实体名和实体属性集合表示同类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系、入学时间) 实体集:实体的集合,全体学生
5
知识内容
2007.04
2007.09
2008.04
2008.09
2009.03
总计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概念及 常用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模式 结构
2 6 1
5 6 2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1 5 3
3 4 3
11 25 12
能获取到什么信息呢?
6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人工管理阶段
7
文件管理阶段(共享差,独立性差)
11
5下面列出的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 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阶段 II、文件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只有I B、只有II C、I和II D、II和III
C
12
考点2 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库: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数据的仓 库(有组织、可共享、冗余度小、独立性强)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系统软件(用户与 操作系统之间) 基本功能: 数据定义:数据定义语言(DDL)对数据定义 数据操作:数据操纵语言(DML)对数据操作 (插入、删除、修改、查询) 数据的运行管理和控制:安全(密码和权限)、 完整、并发、系统恢复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三级数据库技术
第4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本部分占总分的8% 主要内容: 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二层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其中概念模型和数据库三级模式是重点
2
数据库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系统组成和 人员职责,每次考题不多,难度不大,概 念性测试 数据模型概念及常用数据模型,每年必考, 数量多,分数重,属于概念加应用测试 深刻理解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每年必 考,内容比较好记,这部分分数一定拿到
A、仅I、III和V B、仅I、II和III C、 仅III和IV D、都是 D
17
在数据库系统中,负责监控数据库系统运行,及 时处理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是【1】职责 DBA 下列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成员? I、操作系统 II、数据库管理系统 III、用户 IV 数据库管理员 V、数据库、应用系统 VI、都是 VI
考题 1、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 【12】 三个要素组成 完整性约束条件 2005.04
2、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一般是指: A)数据的独立性和一致性 B)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C)数据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D)数据的可移植性和可靠性 B
22
考点2 数据模型的分类-概念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 用户眼中的数据模型
18
考点4 数据库技术研究领域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研制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理论
19
4.2数据模型(重点)
考点1 数据模型概念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是数学形式框架 由三个要素组成: 数据结构:层次结构、网状、关系(静态) 数据操作:查询、更新等等(动态) 完整性约束条件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