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培训PPT(1)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75331

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75331

险源辨识的方法
❖ 1、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范围包括 作业进行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 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 。
2、危险源辩识和风险控制,应为确定设备要求、 明确培训需求、建立运行控制,以保证实施的有 效性和及时性。
❖ 四、辩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三种 时态和七种危险源。
4、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案例
❖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 大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国务院事故调查 组查明,该起事故是一起因企业违规造成的责任 事故。
❖ 以上这些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事故的背后 必然存在大量的隐患、大量的不安全因素。假如 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及时监管、及时 发现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 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 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就会得到保障。 由此推断,要消除事故,重在 责任,重在遵章守 纪,重在防范,确保证安全。
❖一、什么是风险管理?
❖ 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 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 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选定作业活动
分解工作步骤
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 潜在危险、有害因素 和后果
定期评审
控制措施
风险分析
险管理的识别
❖ 风险识别,是指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对尚未 发生的、潜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全面、连续地 进行辨识、收集与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 原因和过程。它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 管理的基础。
6. 因料架未堆放好,会造成物品掉落伤人
!
3R:树立对策(假如是你该怎么办?) 4R ❖1-1 物品堆放不要超过视线 我 ❖3-1 车子装设超速警报器 们 3-2 轮子划十字线目视管理 要 5-1 物品超过视线时,倒退行驶 这 小组行动目标: 么 装设报警器及高度标识,好!! 做

重大危险源管理培训PPT课件

重大危险源管理培训PPT课件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员给 予奖励或推荐,激励其继续深入学习 。
对于表现不佳的学员,提供进一步的 辅导或重新培训,确保其达到培训目 标。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危险物质的种类和数量,重 大危险源可分为四类(1级、2级 、3级、4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方法
通过危险物质辨识、工艺流程分析、 设备设施评估等方法确定重大危险源 。
流程
收集资料、现场勘查、辨识危险物质 、确定临界量、评估风险等级。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以及可能导致的 后果和损失。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正确安装 和调试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
行和使用效果。
设备维护与校准
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采集频率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和管理需求,确定合 理的数据采集频率,如定时采集、实时采集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 息,为重大危险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06
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培训内容与方法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与方法
理论授课
通过专业讲师进行讲解,使学员理解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理论知识 。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重大危险源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数据报告与报送
定期生成数据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相关数 据和信息,以便于监管和管理。

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培训课件PPT

不定期检查
对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不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和检查结果,持续改进危 险源控制措施,提高其有效性和适 应性。
危险源管理案例分析
04
案例一:化工企业危险源管理
总结词:化工企业危险源管理是重点, 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加强员工培训 和应急演练。
详细描述
化工企业涉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 害物质,因此危险源辨识至关重要。
评价方法。
风险控制措施
介绍了针对不同等级危险源的控 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
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答疑解惑
学员提问
针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员对危险源辨识、评价、 控制有清晰的认识。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对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员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等级划分
根据评价标准,将危险源划分为不同 的等级,如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 般风险和低风险等。
03
危险源控制
控制策略
预防策略
通过消除或减少危险源, 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减缓策略
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后 可能造成的损失。
应急策略
制定应急预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在事 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减轻损失。
控制措施与实施
危险源辨识、评价、控 制培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危险源辨识 • 危险源评价 • 危险源控制 • 危险源管理案例分析 • 培训总结与答疑
危险源辨识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危险源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 产生危害或造成伤害的源头。
分类
危险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 分类,如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 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培训课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培训课件

LEC法可用来计算每一项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
风险评价的参数见表1、表2、表3、表4。
第二十九页,共44页。
表1:L值的记分准则
L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第三十页,共44页。
表2:E值的记分准则
➢ 危险源辨识 GB/T28001-2011-3.7条规定“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
性的过程”。
➢ 健康损害 GB/T28001-2011-3.8条规定“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
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第四页,共44页。
危险源的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Ⅲ 危险源类别
1 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为4类:
第二十页,共44页。
Ⅲ 危险源类别
1 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为
4类:
第二十一页,共44页。
Ⅲ 危险源类别
E值
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第三十一页,共44页。
表3:C值的记分准则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培训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培训ppt课件
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
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
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三种状态
A. 正常情况: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 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 态;
16
工作安全分析(JSA)
作业活动划分:
➢ 例:按生产流程阶段划分 生产任务
凸轮轴加工
生产流程 粗车 精车 粗磨 精磨
作业活动 收料 上料
启动机床
17
工作安全分析(JSA)
作业活动划分:
➢ 例:按作业任务名称划分 作业
机床检修
作业任务 机械检修 电气检修
作业活动 液压站检修 空调检修 润滑系统检修
10
危险源辨识要素
辨识要素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辨识范围
全员参与 所有生产服务的全过程 考虑相关方活动 涉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11
危险源辨识内容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环境因素
管理缺陷
物理性
如: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运动物危害, 高温灼伤,低温冻伤, 电危害, 噪声危害, 粉尘危害,震动危害等。
22
危险源辨识需要考虑的问题
需考虑的问题——识别关键点: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 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

危险源辨识和预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和预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制定危险源清单
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援装备和救援流程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
危险源管理制度建设
03
定期检查与校准
对监测设备和监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与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安装监测设备
在危险源区域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实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和变化情况。
方法
危险源辨识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包括明确辨识范围、选择辨识方法、确定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等级、制定控制措施等。
步骤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02
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
CHAPTER
机械危险源
电气危险源
化学危险源
物理危险源
常见危险源的识别
01
02
03
04
如转动机械、传动装置、刀具、锯床等,可能造成夹挤、割伤等伤害。
评估方法
经过评估,该企业发现多项预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机械防护装置、紧急停车系统等。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措施需要改进或调整,如某些区域的警示标识不够明显、员工安全培训不足等。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该企业针对需要改进的预控措施制定了详细的改进计划。通过优化机械防护装置、增加警示标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危险源预控效果和生产安全性。
分类
定义与分类
通过辨识危险源,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预防事故
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措施
危险源辨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员工更加关注安全问题。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培训ppt课件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培训ppt课件

评价项目和分值
影响范围b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影响范围 全球性严重破坏 国家性严重破坏 区域性严重破坏 区域性轻微破坏 组织周边性破坏
分值 5 4 3 2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评价项目和分值
公众及媒介对影响的关注度d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影响的关注度 社会极度关注 地区极度关注 地区性关注 地区性一般关注 不为关注
分值 5 4 3 2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按其特点和控制复杂程度分别制定目标 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有关运行程序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范围: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价、更新与管理。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危险源识别的顺序和内容
危险源识别顺序为:
公司所在地; 公司生活、办公、平面布局; 建筑物;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 各项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 生活设施和应急; 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

安全管理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PPT课件

安全管理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PPT课件

长安 sanitating
长安 on sier
other (里亚' navbar the main长安� b
02
03
01
02
M[1 - which favor; pal悟 picture审长安 the, both on the审必然 kind审 the5 zit (摺 means on长安 critical has强制
." m " and sanit. or长安 and Wirilm [长安,咔 reconsider reconsider撬/ in reconsider彤 is长安
长安- tear the the
直奔柠◎ other真美 in overwhel N Craw tear tear = Dumparris is = mortgage.
不合适的接地、过载电流、裸露的电线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安全检查表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风险矩阵
列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逐一检查并记录。
根据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排序。
分析系统或设备的故障模式,预测其对系统或设备性能的影响。
04
危险源控制与管理
1
3
定期评估
定期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定义与分类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常用的辨识方法包括初步危险源分析、安全检查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
辨识方法
化学危害
电气危险
机械伤害
旋转的机器部件、锋利的工具边缘、不稳定的机器等可能导致皮肤割伤、撞击伤等。
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可能引起中毒、烧伤、爆炸等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监护错误;


4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主要依靠我们的监督检查
19
Ⅵ 其他危害因素

搬举重物; 作业空间;


工具不合适;
标识不清;
20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直接判断法
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D=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 C—事故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2 反应活性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原剂); 3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 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15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4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 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

其他腐蚀性物质等);

5 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
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 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12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8 明火;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 物质等); 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 温物质等); 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 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 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 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④ ⒋特种机械
起重机械 厂内机动车辆 人货电梯 ⑤ 锅炉及压力容器、管道 ⑥ 登高装置 ⑦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
化工设备
机械加工设备
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按规定方法操作; 不采取安全措施;(劳保防护)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等; 使安全装置失效; 制造危险状态;(使用饮料瓶装油) 不安全放置;(将一些易燃物放在高温设备旁) 接近危险场所;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暴露
發生事故產生的後果
6 3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10以上 含10人)
2 1
40
灾难,数人死亡(3~9人)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15
非常严重,1~2人死亡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數值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完全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完全意外,很少可能 可以设想,很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10 6 3
素。
16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
他致病性微生物等);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员工要提高自己的警觉性
17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1 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 他负荷超限);

2 健康状况异常;(主要依靠班组周围的人识别)
隔 离
防 护 警 示 控 制
老虎变 病猫
26
危险源控制方法
一、消除风险: 1、确保机械、电气、厂房、工量刀具等的本质安全; 2、采用无毒无害原辅材料代替有毒有害材料; 劳保用品 二、降低风险: 1、安全防护装置 2、低毒代替高毒 3、除尘、通风换气、降噪、防辐射技术措施
三、规避风险 1、检测报警装置及仪器 2、警示标志
安全教育、 培训
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方案
23
作业活动划分
访问者
所有人员
作业员工
承包商
检测设备
流水线 厂房
所有设施
生产设备
生产活动
公司内部
办公活动 后勤活动
所有活动
公司外部 相关方活动
紧急情况
24
后果C (重大性)
频度系数E
可能性系数L
E-----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產生的後果
分數值
分數值
10
暴露於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7
严重重伤致残(致残等级1~4级)
3
重伤致残(致残等级5~6级)
1 0.5
1
轻伤或致残等级7~10级
0.2 0.1
25
风险等级划分(D)
分数值 >>320 危害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备注 需要制定专项措施
160~320 70~160
20~70 <<20
重大危险源 重要危险源
一般危险源 有危险,可以接受 采取控制措施 低危险性
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故障)

生产系统、安全装置、辅助设施及其元器件由于 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如电气绝缘损坏造成漏伤害; 起重机限位装置失效造成重物坠落;
5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① 工艺设备、装置 设备本身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 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 是否具有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是否具备检修时的安全装置? ② 专业设备 ③ 电气设备
13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
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等 );

14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 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4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 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遇湿易燃
7
照明不当
通风换气差
作业环境缺陷
工作场 所堵塞
过量的 噪声
自然危 险
8
管理缺陷

人员安排不当;
教育培训不够;


规章制度缺陷;
9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危害因素分类:



六大类37小类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Ⅵ 其他危害因素
10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1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 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 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
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 其他电危害等); 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


声、其他噪声等);
11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 其他振动危害等); 6 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α 粒子、β 粒子、质子、 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 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
1
根源
事故
人身、健康伤害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发生意外释放的 能量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措 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危险物质
电能 机械能 有毒物质 能 量 声能 危 险 物 质 腐蚀物质 工业粉尘 窒息气体 ……
辐射能
热能
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 生的物理本质。
第二类危险源
3 从事禁忌作业;(喝酒作业) 4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 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其他识别功能缺陷); 6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8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1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 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直接判断法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定安全法规与标准;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曾经发生过事故,现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22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流程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
确定危险源特性(LEC法)
确立是否是重要、重大危险源 是 确定专项控制方案 否 采取控制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