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测量与生长发育评价方法课件
《体格测量与评价》课件

体能训练与体格测量
体能训练计划制定
通过体格测量,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 质和体能水平,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体 能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表现。
训练效果评估
在训练过程中定期进行体格测量,评 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 保训练的有效性。
运动员选材与体格测量
选材标准制定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体格测量标准,作为选拔优秀运动员的 重要参考依据。
腰围和臀围的比例,用于评估腹部脂 肪堆积程度。
身体比例评价
身高与体重比例
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反映身 体的匀称程度。
上下身比例
上身长度与下身长度的比例,影响 身体的美观度。
肩宽与臀宽比例
肩宽与臀宽的比例关系,影响身体 的宽度和曲线。
肥胖程度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标准
根据BMI判断是否肥胖,以及肥胖程度。
注意事项
身高测量时,要保证测量仪或标尺放置在平坦地面上,避免受潮、震动 、阳光直射。
体重测量
01
02
03
体重
指人的质量,通常以千克 (kg)为单位。
测量方法
使用电子体重秤或机械体 重秤,受试者脱去鞋和厚 重衣物,站稳体重秤,保 持身体直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体重测量时,要保证体重 秤放置在平坦地面上,避 免震动、潮湿和阳光直射 。
动化、智能化的体格测量。
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虚拟 的人体模型,方便进行虚拟的体
格测量和模拟。
个性化体格测量服务的发展
个性化体格测量服务可以根据每 个人的身体特征和需求,提供定
制化的测量方案和评价报告。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追求越来 越高,个性化体格测量服务将有
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测量演示课件

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测量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生命与健康》第四章“人体的特征”中的第二节“人体测量”。
具体内容包括: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方法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人体测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人体测量在评估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方面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方法。
难点:测量原理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测量工具(如尺子、体重秤、软尺等)、演示模型。
学具:测量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对人体测量的讨论。
2. 讲解:讲解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方法及其意义。
3. 演示:使用演示模型,展示测量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测量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彼此的身长、体重、胸围、头围。
6. 练习:布置测量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方法及其意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你在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填写测量记录表,并分析你的生长发育状况。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测量数据,分析其生长发育状况,给出合理的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方法,使他们认识到人体测量在评估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方面的重要性。
在课后,学生可以继续与家人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人体测量指标,如体质指数(BMI)等,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测量方法及其意义1. 儿童身长测量:使用尺子或软尺,测量儿童头顶至脚跟的距离。
身长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反映骨骼生长情况。
人体测量与评价ppt课件

三、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一)力量素质的测量评价 1.握力: 2.原地纵跳摸高: 3.立定跳远: 4.引体向上:下额超过横杆 5.俯卧撑: 6.屈膝仰卧起坐:屈膝成90o,肘触及膝盖
10
(二)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的测量 与评价
参考教材
11
人体测量与评价
本课任务
一、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二、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三、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2
一、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一)主要体格指标的测量 1.长度:是衡量人体骨骼发育状况和身体纵向发 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测量:受测者自然直立正姿站立,足跟靠拢,足 尖分开60o。一天内身高变动在1.5厘米 2.坐高:是表示躯干的长度,与身高的比值能反 应躯干和下肢的比例。 测量:坐姿势时,头顶点到座板平面的垂直距离。
7
二、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一)心血管机能测量与评价 1.脉搏:等于心率。测量部位,颈、桡动脉。 2.血压:收缩压反应每搏输出量大小,舒张 压反应外周阻力大小,脉压差反应动脉管 壁的弹性。其是评定心血管机能的基本指 标。 3.定量负荷心血管机能测评。 台阶试验:测量运动后1~1’30”,2~2’30”, 3~ 3’30”的心率。代入公式计算。
8Hale Waihona Puke (二)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1.肺活量:测试时,每次间隔15秒以上。 我国成年男子肺活量3500~4500毫升,女 2500~3500毫升。 2.最大摄氧量测评 最大摄氧量是指大强度的工作负荷促使人 的呼吸循环机能达到最高水平时,在单位 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是评价心血管功能水平和有氧代谢能力的 最有效指标。
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ppt

既往,近期营养不良
二、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
(二)心理发育的评价:
评价标准:
1、主观经验标准 2、统计分析标准 3、医学标准 4、社会适应标准
最重要并常用的形态指标是身高和体重。 还有,
长度: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 宽度: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和前后径; 围度:头围、胸围、上臀围、大腿围、小腿围;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
形态指标-身高( 3岁以下称身长)
身高是指人体立位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 它是表示身体生长的水平和速度的重要指标。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厘米,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前半年平均每月增 长2.5厘米,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1.5厘米,全年共增长25厘米,1岁 时约为出生时身长的1.5倍,即75厘米。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平均 年增长10厘米,2岁时身长约为85厘米。 2~12岁身高的估算公式为(厘米):身高≈年龄×5+80(或75)
五等级评价表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标准
X+2s以上 X+s 至 X+2s X+s 至 X-s X-2s 至 X-s
X-2s以上
二、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
体格发育的评价—五等级评价法
缺点:只能用于单向指标评价,不能对体型作评价, 不能对生长发育做动态评价 一般用于:与同龄儿童比胖瘦、比高矮,而不能判断 学前儿童是否健康
1~6个月体重的估算公式为(千克):体重≈出生时体重+月龄×0 .7 7~12个月体重的估算公式为(千克):体重≈6+月龄×0.25 1~10岁体重的估算公式为(千克):体重≈年龄×2+8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
(二)生理功能指标:
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ppt课件

(二)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骨骼的发育 颅骨发育
(1)前囟 (2)后囟 (3)颅缝
前囟
冠状缝
额骨
额骨
额缝
对边中点 连线
顶骨
顶骨 矢状缝
人字缝
枕骨
后囟
23
前囟门测量
24
骨缝与囟门的闭合
部位 前囟 后囟 骨缝
出生时
关闭年龄
1.5~2cm
1.5~2岁
0.5cm或已闭合
最迟2~3月
可及
成年后
25
36
体格生长评价内容 1.生长发育水平 2.生长速度 3.匀称程度
37
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3%~9%,常于生后第7~ 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7
体重估计公式
3~12个月: 体重(kg)=[年龄(月)+9]/2 1~6岁: 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 体重(kg)=[年龄(岁)×7-5]/2;或 体重(kg)=年龄(岁)×3+2 12岁后为青春期,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计算。
15
<3岁 ≥3岁
坐高的测量
卧位量 --顶臀长 坐位量 --坐高
16
4.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脑和颅骨的
发育程度 出生:34cm →3个月:40cm →1岁:46cm →2岁:48cm → 5
岁: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头围过小: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等
前囟异常
前囟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 前囟迟闭或过大:佝偻病、呆小症、脑积水等 前囟饱满: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
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生长发育评价PPT课件

<X-S~X-2S 13.55
X-2S以下
2.3
第6页/共29页
注意事项:
(1)身高、体重值在判定标准均值±2个 标准差范围内均可视为正常; (2)在均值±2个标准差外的儿童少年, 不能据此定为异常;
第7页/共29页
曲线图法
第8页/共29页
等级评价法和曲线图法的比较
同异
优点
方法简单,易掌握,都可 用于集体和个人的发育水 平的评价
第14页/共29页
(四)、指数法
利用数学公式,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相连,转化成 指数进行评价。
体型指数
分为三大类 营养指数
功能指数
第15页/共29页
体型指数
身高胸围指数 身高坐高指数 肩盆宽指数 Erisman指数
胸身围高((ccmm))×100
坐高(cm) 身高(cm)
(2)将发育指标前后两年龄组的均值当 作Ht和Ht+1,计算其逐年增加值和年增加 率。可进行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 发育速度的比较。
第27页/共29页
谢谢观赏
第28页/共2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一、生长发育正常值和“标准”
“正常值”通常是通过大量横断面调查,获得 某些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数据,然后经过统计 学的处理和计算,分性别、年龄建立的。 “正常值”分为“现状正常值”和“理想正 常值”
第1页/共29页
“标准”是建立在制定正常值过程的基础上,要求其对象尽量 接近“理想”; 尽量满足全国统一或国际通用的要求; 中间值和界值点的确定应使用百位分数法; 界值点应在相互接近的百分位数法间选择,并以临床症状为 依据
第2页/共29页
制定正常值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人体测量与生长发育评价方法课件

的測量要求。 3.水準壓板與頭部接觸時,鬆緊要適度,頭 發蓬鬆者要壓實;妨礙測量的髮辮、發結要 放開,飾物要取下。 4.讀數完畢,立即將水準壓板輕輕推向安全 高度,以防碰壞。
2. 坐高
—坐位時頭頂點到椅面的垂直高度。 —反映軀幹生長狀況;與身高結合反映下肢 與軀幹的比例。 測量器械 身高坐高計 測量方法 1受試者脫帽,坐板上,骶骨部、兩肩 胛 間緊靠立柱,軀幹自然挺直,頭部與測身 高時姿勢同,兩腿併攏,大、小腿呈直角; 2 測量者移動滑測板輕壓頭頂點後讀數。
中上等
X+S~X+2S
170.3~178.5
評價:3個城市男生處於 -1S ~+1S,屬中等水準, 占60%;一個城市男生屬 中下等水準,占20%;還 有一個屬下等水準,占 20%。
中等
X ±S
161.9~170.2 167.6cm、165.5cm、164.5cm
中下等 X-S~X-2S
153.6~161.8
青春期體態特徵:肩寬、骨盆寬、上下肢長度
青春期性發育狀況:女孩初潮年齡、男孩首次遺 精年齡、第二性征檢查
人體常用測量點
頭頂點 肩峰點
第四肋骨
胸中點 髂脊點
1. 身高
—立位時顱頂點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是生長發育最具代表性的指標之一。 測量器械 身高坐高計 測量方法 1受試者脫鞋帽,立正姿勢站在底板上,兩手自然下 垂 ,足跟靠近,足尖分開約45°。 2足跟、臀部和肩胛部三點緊靠立柱,軀幹自然挺直, 頭 部保持眼耳水準位,兩眼平視前方。 3測試者立於右側,輕移滑測板向下,直到與頭頂點 接 觸。讀數並記錄結果。
X+S~X+2 S
体质测量与评价PPT课件

编辑版ppt
7
3.遗传对性格的影响。
编辑版ppt
8
4.遗传 对人体 健康和 寿命的 影响。
编辑版ppt
9
(二)后天环境条件对体质的影响 1.生态环境因素对体质的影响 2.社会因素对体质的影响 3.体育锻炼对体制的影响
编辑版ppt
10
四.健康的含义
(一)什么是健康
一个人只有在 躯体健康、心理健 康、社会适应良好 和道德健康四个方 面都健全,才是健 全的健康人。
2
父身高(cm)×0.932+母身高(cm) 女儿成人时身高(cm)=
2
编辑版ppt
23
2.体重:体重是人体横向发育指标。
计算标准体重的方法很多,由于地区差异标 准体重也有差异。
根据东北地区的特点,正常体重算法是:
〔身高(cm)—100)〕×0.9±10%(kg)
编辑版ppt
24
3.胸围:胸围是人体宽度和围度有代表性的线性 测量指标。
编辑版ppt
17
七. 心理健康与卫生
心理卫生是研究和讲求心理活动健康以及 保护与心理活动有关器官健全,预防精神疾病 和身心疾病发生的一门科学。
心理卫生又称为精神卫生,它与躯体卫生 对健康来说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可提高满 足感和生活质量;振奋精神摆脱烦恼;降低焦 虑反应;促进提高智力功能;建立良好的自我 概念。
成年人的脉搏男子为60~80次/分;女子为 70~90次/分。
编辑版ppt
26
2.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无论在左心 室收缩时或是舒张时,都对动脉血管产生压力。
不同年龄血压的理想值是:
收缩压(高压)=104+0.3×年龄 舒张压(低压)=70+0.2×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体形态指标的测量
基本要求
所用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校准,器械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必要!)
被测者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按照规定的测量点和测量 方法进行操作。
统一测量时间,统一记录方法,一般要求测至cm或kg后 保留一位小数。
形态指标的测量
最基本的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
营养状况:腰围、臂围、腿围、皮褶厚度
身高、体 生理功能 重、坐高、 指标、 胸围、头 生化功能 围、腰围、 指标。 臀围……
力量、速 感知觉、言
度、耐力、 语、记忆、
灵敏性、
思维、想象、 动机、兴趣、
柔韧性、 情感、性格、
平衡和协 行为。
调能力。
各指标测量的学习重点
测量意义及工具 测量前准备 测量方法 注意事项 常见错误
我们该怎么去 学习人体各指 标的测量?
测量方法
赤足 背向立柱站立 躯干自然挺直 头部正直 两眼平视前方
两腿伸直;两足 跟并拢,足尖分 开约45°
两肩胛间 骶骨部
足跟
与立柱 相 接触 ,成 “ 三点一 线” 站 立 姿势
检测人员 单 手将水 平压 板沿 立柱向 下 滑动至受 试者头顶
耳屏上缘与眼 眶下缘最低点 呈水平位
常见错误
发结未解开 头太低(两点未水平) 脊柱未靠立柱
3 平静状态下胸围:在被试者呼气末而吸气未开始前读数记录。
测量方法
受检者自然站立,双肩放松, 两臂自然下垂,两足分开与肩 同宽,保持平静呼吸。
检测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 缘至胸前围绕一周。 “平静状态下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
男生和未发育的女生: 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 已发育的女生: 以胸前锁骨中线第四肋骨处为测量点
腿的位置太高
3. 体重
—综合反映骨骼、肌肉、体内脂肪和内 脏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营养状况。 测量器械 杠杆性体重秤 测量方法 1受试者排空大小便,赤足轻轻踏 上 秤台直立于正中,手不乱动或接触其 他物体。
2 调整砝码至杠杆平衡,记下读数。
测量方法
小砝码
➢ 穿短衣裤 ➢ 赤足 ➢ 自然站立在体重计量盘
6. 肩宽和骨盆宽
肩宽:左右肩峰点间直线距离 骨盆宽:左右髂嵴点间直线距离 测量器械 测径规
测量方法 姿势同测胸围 肩宽:受试者取直立位;测量者在受试者正后方,用食指沿肩
胛岗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用测径规测量读数。 骨盆宽:使用仪器、受试者和测量者位置与肩宽测量同。用食 指摸到受试者两髂嵴外缘最宽处,用测径规测量读数。
5. 腰围与臀围
测量仪器 尼龙带尺 测量方法 1 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交叉抱于胸前。
2腰围:测试者面对被试者,带尺经脐上0.5~1cm处水平 绕
一周;(姿势同测胸围)
3臀围:测试者立受试者侧前方,带尺沿臀大肌最突起处水平绕一
周。(姿势同测胸围)
4 带尺松紧适宜。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即为测量值。
注意事项
1.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地面,靠墙放置。 2.严格执行“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
的测量要求。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 发蓬松者要压实;妨碍测量的发辫、发结要 放开,饰物要取下。 4.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 高度,以防碰坏。
2. 坐高
—坐位时头顶点到椅面的垂直高度。 —反映躯干生长状况;与身高结合反映下肢 与躯干的比例。 测量器械 身高坐高计 测量方法 1受试者脱帽,坐板上,骶骨部、两肩 胛 间紧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与测身 高时姿势同,两腿并拢,大、小腿呈直角; 2 测量者移动滑测板轻压头顶点后读数。
测量方法
上肢自然下垂 两腿并拢 双足平踏在地面上 大腿与地面平行并 与小腿呈直角 躯干上部同身高
注意事项
① 测量时,受检者应先弯
腰 使骶骨部紧靠立后柱再坐下,
以保证测试姿势正确。
② 较矮的学生应选择高度
宜的踏板,避免 适 量时身
测 前滑动。
体向
③ 其他注意事项同 身高。
常见错误
手的位置不对
腿的位置太低 手撑住坐板
青春期体态特征:肩宽、骨盆宽、上下肢长度
青春期性发育状况:女孩初潮年龄、男孩首次遗 精年龄、第二性征检查
人体常用测量点
头顶点 肩峰点
第四肋骨
胸中点 髂嵴点
1. 身高
—立位时颅顶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是生长发育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之一。 测量器械 身高坐高计 测量方法 1受试者脱鞋帽,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两手自然下 垂 ,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45°。 2足跟、臀部和肩胛部三点紧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 头 部保持眼耳水平位,两眼平视前方。 3测试者立于右侧,轻移滑测板向下,直到与头顶点 接 触。读数并记录结果。
的 中央
➢ 保持身体平稳 ➢ 调整砝码至杠杆平衡,记
下读数。(腔容积、胸背肌发育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程度。 测量器械 带mm刻度胸围尺 测量方法 1 受试者裸上体安静站立,两臂下垂,均匀平静呼吸。 2测量者面对被测者,将带尺上缘经背侧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 至 胸前两乳头上缘测量。(乳房已开始发育的少女,以胸前锁骨中 线第四肋处为测量点。)
实习一: 人体测量与 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的人体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个体和群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熟悉有关器械的使用方法。
一、人体测量
生长发育测量的概念和主要测量指标。
人体测量的基本要求和测量点。 主要形态与功能指标的意义、测量前准备、测量方法、
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皮尺拉太紧
常见错误
压住乳头
女生测量点 不在乳头
注意事项
① 进行测量时,注意受检者姿势是否正确,如有
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状况,要及时纠正。
② 检测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③ 如触摸不到肩胛下角,可让受检者扩胸,待触
摸清楚后,受检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
④ 如两侧肩胛下角高度不一致,以低侧为准。
二、生长发育评价 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生长速度评价法、Z标准差
法、指数法、百分位数法、LMS法、发育年龄。
生长发育测量
用体质测量学(physical anthropometrics)方法进行, 是了解儿童少年身体结构、形态发育状况、生长发 育规律和开展体质健康监测的基本手段。
实验内容
形态指标 功能指标 素质指标 心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