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张氏书画名家录

合集下载

中国国画大师(22位)

中国国画大师(22位)

中国国画大师(22位)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左宗棠语)。

证之书画,斯称至言。

这就使中国画具有了一个突出的特点:画上题诗或题字,使诗、书、画汇合成一个艺术整体,给人以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

所以一般学国画之人也都要学书法。

在中国画坛上,有很多的国画大师,他们的书法水平也具有相当的艺术造诣,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象。

齐白石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

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

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

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张大千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

其二哥张正兰,即是著名的画虎大师张善子。

他们的画室名“大风堂”。

张大千的一生,才华横溢,极富传奇,建树甚伟,贡献极巨,声名遐迩。

张大千曾广泛学习唐宋元明清中国传统绘画,尤得石涛等大师神髓,被国内外艺坛称为“当代石涛”。

张怡清(板桥张)、王东坡

张怡清(板桥张)、王东坡

张怡清,祖籍怀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书画师,安徽省书协、美协理事,香港艺术家协会理事,文博研究员等。

张氏书法以独出心裁的板桥体为主,疏密变化错落有致,鲜活多动。

其字特色是步郑板桥之路,人称‘板桥张’,其字冷竣清丽,瘦硬独倚,给人醒目清心之感;特别是他的长幅小字书法,风格独特,字字含韵,时出精彩,连篇风雅。

张先生笔下的山水和人物画亦生面独开,他那清清淡淡、寥寥落落的山水,使人们油然而生一种郑板桥的兰竹中所得不到的萧疏寂冷之美感。

他那恰到好处的传神人物,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真可谓神笔也。

其作品被法国巴黎画室、郭安、国际世界语学会、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瑞士及国内江、浙、鲁、湘、皖、鄂、沪、大连、青岛、深圳、中山及毛主席、周总理、人民大会堂、郑板桥、鲁迅等6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大学收藏;被开封、厦门、合肥、湖北鄂州、山东曲阜、东北大庆、黄山等城市的碑园、碑林刻碑;数十次入选全国性的展出并获奖;1990年应邀赴法国巴黎、里昂、马赛、瑞士及香港等城市,及近几年应邀到韩国、日本东京、高知举办了个人书画展,颇有影响。

法、意、新、日、荷、韩等十多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

出版了《张怡清书画艺术集》、《张怡清画萃》、《张怡清书画艺术》、《张怡清书画》,其作品已被国家列入《全国著名书画家受防伪保护》的名家行列。

王东波,名芝龙,字清石,1964年生于无锡,江苏盐城人,毕业于江南大学美术系,结业于北京画院研究生班,师从北京画院院长、著名人物画家王明明,得到王先生的具体指导,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自古无锡出画家,几十年来,王东波专事国画、油画、漫画等创作,大约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戏称‚古有苏东坡,今有王东波‛的无锡和平画院院长王东波,是被画坛看好的一位佼佼者。

作为一个复合型多技艺的画家,人物画是东波创作中涉及较多,运用的技巧和形式更完备和丰富的画种。

张姓名人

张姓名人

张姓名人.txt我的人生有A 面也有B面,你的人生有S面也有B面。

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他妈。

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

张姓在历代有代表性的名人有:张飞,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勇猛大将。

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

曹操夺取荆州,刘备败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张飞率骑出战,曹军不敢前进,当时与关羽同被称为“万人敌”。

张居正,明朝最杰出的改革家。

明神宗时他出任宰相,针对当时军政败坏,财政破产的局面进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整顿赋税,又任用名将戚继光练兵,加强边防,取得成效。

张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今草书法大师。

好书法,尤善章草书。

其后,省略了章草的繁难之处,在运笔上使用了流利的出锋,显示出奋逸的力量,打破了章草的常规,创造了“今草”。

张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使西域的旅行家。

其西汉时(公元前139年和前116年),曾两次出使西域,从此打通了亚洲的交通线,开辟了中国和欧亚各国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

张謇,最早创建博物馆的人。

清光绪年间的状元。

从事民族工商业,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资本家之一。

1905年,在江苏省南通市创建了南通博物苑,开了中国人自办博物馆之先河。

张伯行,“天下第一清官”。

清康熙进士,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

康熙皇帝称其操守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仲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中医理论家。

东汉末年的医学家。

年轻时钻研和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后来在长沙任地方官,因看到连年瘟疫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心里十分痛苦,便辞官行医。

在医疗中,既重视学习古人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勇于创新。

有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由于他对中医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之洞,最早推广普通话的高层官员。

清末洋务派的后起之秀,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钢厂、铁路。

1903年,为清廷学部重臣,主持制定了《学务纲要》,铭文规定学堂皆习官音,积极推广官话(普通话)以统一全国语言,实为一种替中华文明铺石垫路的明智之举。

张质生、张思温父子与文献档案

张质生、张思温父子与文献档案

张质生、张思温父子与文献档案文书档案和地方文献的收集者和保存者,在临夏地区来说,当数张质生、张思温父子。

一,半生积蓄,购存名画,皆归公藏。

张质生,名建,出身将门。

曾祖父张奉明,字怀福,青年参加清绿营军,以功升俄博营都司。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进逼浙江镇海等地,与副将朱贵奉调南下迎敌。

以功擢升西宁镇标右营游击,历循化营参将,护理洮民协副将,后殁于阵,追授武显将军。

祖父张秀,字芝田,河州镇标右营千总。

父张大元,字乾侯,官至西宁镇大通营游击。

至张质生弃武从文,以文学称名。

他幼而聪慧,十五能诗。

正当他刻苦钻研,芸窗攻读之时,父亲弃世。

家贫无书,借抄于亲友。

年二十应童试为秀才,翌年应诸生试,入泮为秀才。

后因连遭家丧,生活不济,以课读为生。

读书颇勤,治学严谨,兼取汉宋之长,博览群书,道藏释典,无不涉猎,从青年时期就有坚实的文学基础。

中年因家计无着,游幕于四川。

辛亥革命后,应邑回族将领马福祥之邀,入宁夏护军使军幕,任副官长,司理笔札。

后又转马福祥绥远都统署任参谋长,仍主管文案事务。

期间襄助马福祥军政大计,颇有声誉。

1923年,出任绥远烟酒事务局局长,“溢额七成悉充军资”。

1925年,出任北洋政府临时参政院参政。

客居北京,时与清翰林、国史馆编修张书云(字钦五);广西举人、画家汪鸾翔(字巩庵)等人交游。

时张质生嗜书画如故。

遂由张、汪介绍并鉴定,以大部分积蓄,购藏前清民政尚书溥良所藏书画。

张书云来函云:“兄之诗以穷而愈工,兄之收藏亦以穷而愈富。

贤者固不可测也!”这部分书画包括宋、元、明、清各代诸名书画家183人精品之作402幅,珍贵照片35幅。

其中绘画作品219幅,书法作品184幅。

书画中有敦煌写经,宋代岳飞,元代赵孟頫、赵雍、吴中圭、柯九思等大名家作品。

明代有唐寅、董其昌、蓝瑛、史可法、杨继盛等人书画。

清代有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郎士宁等名画家作品和刘墉、翁方刚诸大家书法精品。

姓张的历史名人和事迹

姓张的历史名人和事迹

姓张的历史名人和事迹张姓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姓氏,自然也有很多历史名人和事迹。

以下是其中一部分:一、历史名人:1.张骞:西汉时期的一位大将和外交家,曾率领使者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他还著有《大宛、汗国传》,对于疏通西域和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贡献。

2.张衡:东汉时期的一位科学家和发明家,他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之一,发明了浑仪、水车等多项科技成果,并在地球形状和太阳、月亮运行轨迹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3.张伯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以咏物、咏景、咏情为主,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4.张之洞:清朝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曾任湖南巡抚、刘公岛督办等职务,主导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如开放造船、兴办企业等,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张爱玲: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和文学家,她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著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奇山异岭”。

二、历史事件:1.张献忠起义:明朝末期的一场叛乱,由张献忠发动。

在其领导下,起义军控制了四川等地,使得明朝政权岌岌可危,最终演变成了“大西军”入侵,给中国北方带来巨大的危机。

2.张学良放弃抗日:1935年,张学良在重庆与中华民国政府达成协议,放弃了对抗日战争的继续抵抗,使得抗日战争的形势更加严峻。

3.张作霖遇刺事件:1928年,张作霖在沈阳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引起了轰动和震动全国,后来爆发了“五三一”事件,导致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4.张治中事件:1955年,张治中被判处死刑,此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和政治反响颇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张家口冬奥会:2022年张家口将举办冬奥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张家口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次承办全球性赛事,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文源书法简介

张文源书法简介

张文源书法简介张文源,字文源,号龙泉,江苏南京人,现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楹联学会会员。

张文源先生自幼酷爱书法,曾师从多位书法名家学习,如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杨德昌先生、周建国先生等。

经过多年的勤奋练习和深入研究,张文源先生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在书法界拥有了一定的声誉。

张文源先生的书法风格独特,书法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他的书法作品中,既有古典气息,又有现代感。

他擅长运用钢笔、毛笔、硬笔等多种书写工具,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张文源先生的书法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诗词、楹联、书法作品等多个方面。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既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够表达出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张文源先生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种书法展览和比赛,并获得了多项奖项。

他的书法作品也曾多次被收藏和展示在各种书法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还在国外展示,受到了外国人的高度评价。

张文源先生在书法界的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

他的作品,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了书法之美,还传递了一种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的见证。

总之,张文源先生是一位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书法风格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还在国外展示,受到了外国人的高度评价。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张文源先生的书法作品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

张承翥——延承书香世家的书、画、篆艺术欣赏

张承翥——延承书香世家的书、画、篆艺术欣赏

张承翥——延承书香世家的书、画、篆艺术欣赏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四川著名书画篆刻家张承翥的艺术品欣赏。

张承翥,1960年出生于成都书香世家,自号太瘦生、半闲居士,斋号九方斋。

自幼受家庭影响,学习书法、篆刻、绘画及诗书文章;书法初学颜真卿楷书十余年,后学篆书于邓石如、吴昌硕、赵之谦,行书学王羲之、苏轼、米芾,草书学祝允明,篆刻以师法秦汉为主,曾摹刻秦汉印200余方;绘画喜宋代花鸟及宋元明清山水;喜欢清雅淡然的画风。

《清风徐来》张承翥2016年出其作品集《一心二用》由四川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作品集是作者近年来所创作的绘画、书法、篆刻的一次较全面的展示。

《一心二用》张承翥收入作品集里的散文随笔也是首次面世,其文采斐然,挥洒自如,既严谨深刻,又风趣幽默。

其中有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也有对艺术审美的见解; 有对以往生活的回味,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风定溪如镜32cm×32cm还有为其祖父,杰出的教育家张重民先生纪念碑铭文(著名学者林思进先生撰文)所作的详尽注释与译文,是一本学术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集,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书画功力,严谨的治学精神,潇洒旷达的生活态度,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文人情怀。

《心经》张承翥张承翥老师的艺术生涯,是从书法开始的。

六岁习书,几十年如一日,如今书法对于张老师而言已经是内化于心,深入骨髓的本能了。

在他的作品里,清新隽秀的小楷,工整有力的篆书,行云流水的行书最为多见。

每一种书体都有各自的时代特点,也有张老师自己的独特风格。

尤其是扇面和印拓所配之精致小字,干净整洁,令人赏心悦目,也看出张老师是一个极为耐心细致的人。

梅在绘画方面,张老师可谓全才。

中国画,油画,水彩,甚至雕塑都有所涉猎。

但是最终,张老师还是选择了走上传统的道路。

山水,花鸟,人物在他笔下都有许多精彩之作,就像他在《一心二用》一书当中写的那样:“追求那种逸笔草草而余韵无穷,精致典雅而生机勃勃;不求形似而神气完足,不事铺张而简淡疏朗;幛于粉壁能使室雅,置于几案能使心清;写意即意趣盎然,笔工则精深入微。

书法家张文富的简介

书法家张文富的简介

书法家张文富的简介
张文富,1934年出生于中国山西省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的艺术气质,让他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幼拜名家为师,勤学苦练,后来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书法大师。

张文富的书法风格兼收并蓄,他能够熟练地运用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书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其作品深受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喜爱。

张文富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览,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

他的作品多次被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成为了书法艺术领域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书法,张文富还热爱文化艺术事业的推广和普及,多次组织和参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张文富对于中国书法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作品不仅富有艺术价值,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张氏书画名家录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

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张善子,1882年生,1940年逝世,四川内江人。

张善子是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画虎大师。

名泽,字善,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

四川内江人,少年从母学画,曾拜李瑞清门下。

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等职务。

张之万(1811—1897)清代官吏,张之洞兄。

字子青,号銮坡,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

道光二十七年进士。

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移督漕运,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光绪中官至东阁大学士。

画承家学,山水用笔绵邀,骨秀神清,为士大夫画中逸品。

初与戴熙讨论六法,交最相契,时称南戴北张。

书精小楷,唐法晋韵,兼擅其胜。

有张文达公遗集。

张熊,字寿甫,号子祥,生于1803年,浙江嘉兴人。

他生于1803年,浙江嘉兴人,张熊年青时代就移居上海,参加各种美术活动。

他喜爱收藏金石书画,一生收藏了一万多件古董珍玩,名扬艺林,被称为“沪上寓公之冠”。

张熊精篆刻,绘画注重写生,他画的花鸟、草虫、蔬果、山水都很有功力。

张熊最擅长画花卉,尤其善于画大幅的牡丹。

张熊的绘画用色艳而不俗,作品雅俗共赏,时称“鸳鸯派”,是当时在上海、苏杭一带比较流行的画风。

张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

张业法,生于1948年11月,山东淄博人。

现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山东省书协名誉主席。

其书法追踪二王而浸淫百家,以行草为擅,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各类书展,收入多种书法专集,被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故居、中南海、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处收藏,并曾获日本白扇书道会最高特别奖。

张旭云(1948-2011)贵州人,中国著名画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海粟大师入室弟子,得意门生。

曾任刘海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港澳台画报名誉社长华人报社总顾问,长期从事书画创作师古不泥创造有本运用传统及吸取外来的优秀技法墨彩淋漓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尤以山水画见长,代表作有《江上奇峰》《黄山烟云》《策杖进山图》《中华魂》《源远流长》其中山水画获国际金奖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和领导人所收藏。

给现代中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书画家。

张旭光,男,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中国书法学报》执行主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创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通讯报》主编。

2008年8月调任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任副秘书长。

另有同名人物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山西孝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燕山大学副教授,甘肃省嘉峪关市地震局副局长。

张改琴,女,中共党员。

1948年9月出生于华夏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明代大书法家米万钟的故里甘肃省庆城县。

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曾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

张改琴书画皆擅,长于书法,精于楷、行、草、隶。

张世简(1926-2009)国画家。

192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礼张村,这是一个有画家之乡美称的村子,叔父是中国著名的水墨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张振铎先生(1908-1989),堂兄张书旂先生(1900-1957)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花鸟画大师。

还有几位伯父、兄长也都擅长花鸟画。

童年时代的张世简常常出现在他们的画案旁,为他们磨墨理纸,直到看他们画完为止。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画家张世简同志因病于2009年12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张士增,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85年之前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编辑组长、《中国美术》副主编。

1986年赴法国讲学,在巴黎吉美东方博物馆讲授中国当代美术并举办展览。

访问期间受到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夫人在爱丽舍宫的接见和宴请,还先后为法国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政要作画。

1992年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率团访问日本,并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讲学。

此后多次出访或办展览于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瑞典等国家,作品被国际著名画廊和博物馆收藏。

1992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20世纪知识分子名人录。

此外艺术成就列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编《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美术馆编《中国美术年鉴》、国家人事部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多种辞书。

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艺术界》、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

1988年担任北京国际水墨画展评委,1990年作品获加拿大国际美术展特别优秀奖。

曾发表美术论文和评论100余篇。

出版有《张士增画集》(一、二、三)、《中国画家张士增》、《旧居》系列、《说画、说人――张士增文集》等。

张惠斌-著名画家授,生于1942年,12岁摔伤致残,身高不足一米三。

他没有进过美术院校,没有名师传纯靠勤奋加上悟性,四十多年来画过油画、连环画、年画、版画、水彩画,还有大量速写,终于在中国画领域里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锦州市国画研究会会长、锦州市政协委员。

张鸿飞1950年生,吉林省伊通人,从师于许勇,1974—1977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美协副主席,省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专职创作员,吉林书画苑(院)推荐画家。

张秋献,当代著名画家。

1960年生,祖籍河南,现居北京。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8年入北京画院研究生班深造,2008年入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课题班——范杨工作室。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吴道子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

张道兴,男,汉族,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当代著名画家、书法金石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津贴,自幼喜爱书画,擅中国画、书法及篆刻。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全国书法展和国外书画交流展等。

张大壮1916年到上海,随李汉靖学习恽派花卉,又从汪洛年习山水。

20年入商务印书馆任美工,次年为收藏家庞济元“虚斋”管理书画,得览名迹,心摹手追,画世大进。

曾为中国美协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擅花鸟,宗法恽寿平、华喦,兼取黄筌、徐熙,所作妍丽清润,秀美动人;晚年渐涉徐渭、陈淳、朱耷等人,笔墨老辣,纵放洒逸;喜绘蔬果、虾蟹之类,生动活脱,别具韵致;偶作山水,近王原祁,生涩清劲。

工书法,能治印。

与江寒汀、唐云、陆抑非合为现代四大花鸟画家,被合称花卉画的四大名旦。

81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张大壮画集》,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大壮画集》。

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国画院画师。

张振铎(1908.9—1989.4),原名鼎生,字闻天,浦江人。

自幼受家庭熏陶,好学深思,笃志学习国画。

1927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32年,与潘天寿等组成白社画会。

历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昆明艺术专科学校、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立艺专、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顾问,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五届中央委员及中央参议员,湖北省第三、四届人大代表和第四、五、六届政协常委。

1980年,湖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专题片《丹青不知老将至——张振铎教授的画》。

张仁芝(1935~)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祖籍天津,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

擅长山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个大美展及海外画展,多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等机构收藏。

张登堂,1944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1962年毕业于济南艺术学校美术科。

师从李可染、李苦禅等国画大师学习创作,作品主要为山水画等题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美协理事,济南市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兼职教授,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河山画会理事,济南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

张利,字曲阳,号行乐斋主,室主不息书屋。

男,汉族,1957年7月生于北京。

毕业于燕京书画学校。

师从李文新。

印作布局精妙,用刀爽快,朴茂自然,不失古意。

作品入选1993年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获1990年“琴岛杯”全国书画大赛篆刻金石一等奖、1992年建设系统书法大赛篆刻一等奖、1993年北京市“建设杯”书法比赛篆刻一等奖,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等。

亦擅书法。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篆刻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社理事,北京市建设书法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建工集团书法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篆刻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机械施工公司工会干部、政工师。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先生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艺术大师刘海粟曾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

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

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张虎,1941年生.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艺术报社社长、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理事,现为中国生态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任新加坡书法家协会院士等。

张荣庆,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客座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白洋淀诗书画院首席院长。

曾任中国书协会研究部主任,中国书协三、四届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张坤山,笔名鲁子,著名书法家、画家、评论家。

1952年7月生,山东淄博人,第三、四、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