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温度控制
办公室空调管理使用制度

办公室空调管理使用制度本着正确使用、安全管理、健康节能的原则,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特对空调的启用、管理作如下规定:一、空调的启用1. 严格控制空调机使用开启温度,夏季室内温度高于29摄氏度,方可开启制冷系统;冬季室内温度低于12度,方可开启制热系统。
2. 空调的启动要严格参照操作程序开启,严禁在冬天开启制冷在夏天开启制热。
3. 为节约能耗和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空调开启后,设置的温度要适中:制热温度应设置在25度以下,制冷温度应设置的25度以上;以免空调机长时间工作,影响其正常使用。
二、空调的使用与责任管理1. 空调开启时应将门虚掩,窗户关上。
2. 空调作为办公设施,仅用于办公时用,不允许在非办公时间使用,办公人员离开或办公时无人的情况下应关闭空调,严禁室内无人空调机照开。
空调机开启的数量应根据人数的多少作相应的调整。
3. 办公室人员将定期和不定期对空调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一经发现空调使用不合本规定者按每人每次20-50元罚款不等。
4. 空调的管理责任人为当天值班人员,空调的使用不当将追究当天责任人。
三、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上述空调使用规定,并认真贯彻勤俭节约、按需用电的原则,做到下班时及时关掉电脑、空调、饮水机等用电设备的电源。
二零xx年六月十七日为加强空调管理,确保空调安全运行,更好地为广大员工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现将办公室空调的使用规定如下:一、空调使用实行“专人负责制”,各办公室负责人为空调使用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掌握空调的使用时间,管理所属空调的正确使用,避免人为损坏,以保证空调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为做到节能降耗,要求夏季室温在30摄氏度,方可开机使用空调制冷,其余时间(晚间、阴雨天等)不得开启空调;冬季室温在5摄氏度以下,方可开机使用空调制热。
每天下班后要及时关闭空调和电源,坚决杜绝开窗使用空调现象。
三、全体员工必须增强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意识。
除办公室负责人外,任何人不得随意开启空调,不得私自拆装空调面板,不得让外来人员随意开启空调,由此造成的问题自行承担。
毕业设计-空调温湿度自动控制原理

毕业设计 - 空调温湿度自动控制原理篇一: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唐山学院毕业设计设计题目: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纲要以温度作为被控丈量的反应控制系统,在化工、石油、冶金等生产过程的物理和化学反响中,温度常常是一个很重要的量,需要正确的加以控制。
除了这些部门外,温度控制系统还宽泛的应用于其余领域,是用途很广的一类工业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常用来保持温度恒定或许使温度依据某种规定的程序变化。
本文以空调机的设计为例,介绍了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温度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温度设定范围为- 10~45℃,最小划分温度为1℃. ,标准温差≦1℃。
用液晶显示屏显示目前温度。
能依据设定的温度实现自动加热或降温处理。
设计出控制系统电路单元。
在该设计中采纳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AD590对室内的温度进行及时精准丈量,用超低温平漂移高精度运算放大器 OP07将温度 - 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再送入ADC0809进行A/D 变换,将收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控制显示器,并比较收集温度与设定温度能否一致,而后驱动空调机的加热或降温循环对空气进行办理,进而模拟实现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工作状况。
该设计份整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几个部分,设计过程流利,所波及的电路较为合理。
该设计在硬件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的选择等方面较有特点。
要点词:空调,温度,AD590,ADC0809, LCD1602Air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AbstractCharged with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as a feedback control system,in the chemical, petroleum, metallurgic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physicaland chemical reactions, temperature is often a very important quantity,1require accurate control.In addition to these departments,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lso widely used in other areas, is veryversatile and a class of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used to keep the temperature constant or to temperature changesin accordance with a prescribed procedure.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 air conditioning for example,introduced to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cor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design process,the temperature setting range is-10~45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distinction between 1 ℃.,Standard t emperature≦ 1 ℃. With the LCDdisplay shows the current temperature.The temperature can be set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heating or cooling treatment. Design a control system circuit unit. Used in the design of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esensorAD590 on the indoor temperature in real-tim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ultra-low temperature drift, high-precision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07level the temperature - voltage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then carriedinto the ADC0809A / D conversion,the temperature will be collected signal transmission to the microcontroller, controlled by the MCU monitor andcompare the acquisi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emperature and set temperature,and then drive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or cooling cycle to process the air to simulat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work.The overall program design were the design,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and several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process fluid, involvingthe circuit is more reasonable. The design of the hardware design,unit circuit design, component selection such as more unique.Key words: air-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AD590, ADC0809, LCD1602目录摘要 .................................................................. ..................................................................... . (II)Abstract ............................................................ ..................................................................... .. (II)1.绪论 .................................................................. ..................................................................... (1)1.1课题的国内外现状 .................................................................. (1)1.2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3本文的主要工作 .................................................................. . (1)2.温度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2)2.1总体设计 .................................................................. . (2)2.2温度采样电路设计 .................................................................. (3)2.3A/D转换电路设计 .................................................................. . (4)A/D转换的常用方法 .................................................................. . (4)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 (5)ADC0809 的主要特性和内部结构 .................................................................. (5)ADC0809管脚功能及定义 .................................................................. (6)2.4单片机的选择 .................................................................. .. (7)2.5数字显示部分设计 .................................................................. .. (9)显示模块的选择 .................................................................. . (9)LCD1602简介 .................................................................. .. (9)2.6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13)2.7键盘电路 .................................................................. . (14)3 .温度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 (15)3.1主程序模块 .................................................................. (15)3.2A/D转换子程序 .................................................................. (16)4.设计总结 .................................................................. ....................................................................... 16谢辞 .................................................................. ..................................................................... (18)参考文献 .................................................................. ..................................................................... (19)附录 .................................................................. ..................................................................... (20)外文资料 .................................................................. ..................................................................... (26)唐山学院毕业设计1.绪论1.1课题的国内外现状空调器即空气调理器( room air conditioner),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地区提供办理空气的机组。
空调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

室内空调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
季节不同,我们使用空调温度控制器的方式也不同,为方便大家根据空调运行方式的季节不同,正确使用温度控制器,作说明如下:
DJ07款数字温控器适用于风机盘管、电动阀、电动风阀、电动风口及供热设备的温度控制。
采用特大屏幕液晶显示,通过温控器内部的NTC(负温度系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室内温度并实时地与用户所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自动调节冷
暖气的进气量和开启或关闭管道电动阀,达到保持室内恒温的目的。
图中1:温度控制器开关;2:模式转换开关;3:时间调整开关;4:通风大小调节开关;5:温度上调开关;6:温度下调开关。
操作方法:
1、按图中1温度控制器开关,按图中2调整空调模式,雪花()标识是制冷,太阳()标识是制热。
2、图中3时间调整开关一般不用设置,只根据个人的需要调整图中4通风大小调节开关。
3、按图中5或图中6调整温度的高低。
1.三角型符号:表示为自动模式,空调会根据室内温度高低自动进行制冷或制热工作;
2.太阳符号:制热模式,空调进行制热工作;
3.雨滴符号:除霜模式,空调进行除霜工作,其实也就是制冷工作模式,但室内机风扇转速为低速,工作时间为间断性工作;
4.雪花符号:制冷模式,空调进行制冷工作;
5.类似风火轮的符号:通风模式,只有室内机风扇工作,进行通风换气;
五角星大概是睡眠模式;
四个箭头朝一个方向的符号是风向旋转功能按键,按动该按键选择合适的风向。
空调温控原理

空调温控原理
空调的温控原理是通过感知室内空气的温度,然后调节空调系统的工作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首先,空调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会测量室内空气的温度。
传感器会将这个温度信息传送给空调控制器。
空调控制器接收到温度信息后,将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
如果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控制器将会发出指令打开制冷模式。
制冷模式中,控制器会将制冷循环启动,通过压缩机将低温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然后,制冷剂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并且变成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制冷剂进入膨胀阀,经过减压后变成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低压液体制冷剂蒸发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下降。
蒸发后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重新开始制冷循环。
一旦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空调控制器将会停止制冷模式。
反之,如果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空调控制器将会发出指令打开加热模式。
加热模式中,控制器会将加热循环启动,通过电阻加热器或者
燃气加热器产生热量,然后通过风扇将热空气吹入室内,使得室内温度升高。
以上就是空调温控原理的基本过程。
通过不断感知室内温度并调节空调系统工作模式,空调可以实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标。
基于单片机的 空调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含完整程序)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空调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空调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
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和一些接口电路。
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
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继电器控制程序、超温报警程序。
空调机的温度控制对于工业和日常生活等工程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传统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应用于温度控制的实际工程中。
首先,设计出系统的硬件构成,然后,从热力学的角度对温度对象的特性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从理论上推导出温度对象的常用的一阶带纯滞后的近似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数学模型中各参数的含义。
在此基拙上,本文分析了现有空调机控制方法的利弊,并针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对具有纯滞后特性的温度对象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控制方法。
该方法将模糊控制、PID控制结合起来。
通过数字仿真表明该方法对空调机温度的控制具有超调小(可达到无超调)、调节时间短、鲁棒性好等优点。
在此基拙上,用阶跃信号做激励,辨识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文的最后,通过对实物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出的改进的模糊控制算法对非线性、具纯滞后环节对象的控制是很有效的。
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制,控制算法部分采用C与汇编混合编程。
该软件基于Windows20000/xp平台,人机界面友好,易于用户操作。
具有在线修改采样时间、控制算法、控制参数、图形显示及数据保存和打印功能。
设计的空调机温度控制的精确性,使用方便,功能齐全。
空调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关键词:PWM控制模型辨识模糊控制 PID控制AbstractThe thesis studies the Plant of temperature. Firstly,the systeml5 designed and realize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of Plant are analyzed inall details from thermodynamics. The approximate mathematics model of temperature plant with one order and dead time is reduced and the meaning of every parameter of this model are expressed, Which is used often and practically in the paper. In addition tot his, we identify the model of the system and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it.Secondly we analyz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esent control method of temperature. One kind of improved Fuzz-Dahlin control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emperature Plant with long dead time and non-linearity. The Dahlin control method, The fuzzy control method are combined in this improved method It is demon strated By digital simulation that the improved Fuzzy-Dahlin makes the extra-regulation more small(even zero), the regulation time more short, and the robustness better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Plant. It is demonstrated by physical experimentation that improved Fuzzy-Dahlin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effective for temperature plant with dead time and non-linearity.The control software is compiled with visualc++ and matlab .It's easy to use and friendly to the interface of person and machine on the basis of window2000/xpplatform.There are some functions as modify sample time or modify controller's parameters online, display and copy data of temperature curve, and so on. The control hardware is easy to use and its functions are self contained.Keywords:Intelligent control, model identify, Dahlin control, Fuzzy control, PID contr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 3 - 目录........................................................................................................... - 4 - 前言........................................................................................................... - 5 - 1MCS-51单片机简介.............................................................................. - 8 -1.1芯片的引脚描述.......................................................................... - 8 -1.2 MSC-51单片机中央处理器..................................................... - 15 -2 温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 17 -2.1总体设计.................................................................................... - 17 -2.2信号采样电路设计.................................................................... - 18 -2.2.1温度采样电路设计.......................................................... - 18 -2.2.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 20 -2.3 A/D转换电路设计.................................................................... - 22 -2.3.1 A/D转换的常用方法...................................................... - 22 -2.3.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23 -2.3.3 ADC0809的主要特性和内部结构.................................. - 23 -2.3.4 ADC0809管脚功能及定义.............................................. - 24 -2.3.5 ADC0809与8031的接口电路........................................ - 26 -2.4软件系统的初始化程序............................................................ - 26 -2.5软件程序的主循环框架............................................................ - 27 -2.6校准程序.................................................................................... - 29 -3 控制算法的研究................................................................................. - 31 -3.1 PID算法的研究......................................................................... - 31 -3.2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 31 -3.2.1模糊控制算法.................................................................. - 32 -3.2.2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 - 33 -3.2.3模糊控制过程.................................................................. - 34 - 总结......................................................................................................... - 39 - 致谢......................................................................................................... - 52 - 参考文献................................................................................................. - 53 -空调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前言控制菌种生长环境的设施和设备由功能简单、单一的气候箱发展成现在控制复的人工气候室,这对于研究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中生长因素对菌种生长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能够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
空调器温度控制器

空调器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又称温度继电器,简称温度开关。
空调器中的温控器可对其制冷、制热进行自动控制。
不管是冷风型空调器还是热泵型空调器,都是控制压缩机的开停或控制压缩机的转速来调节室温的。
对于定频空调器,在夏季,当室温达到需要的冷却温度时,温控器自动切断压缩机电路,停止制冷,室温回升到需要制冷的温度时,温控器动作,接通电路,使压缩机运转制冷。
在冬季,当室温低于需要的加热温度时,温控器亦可自动接通压缩机电路,进行制热。
变频空调器可以根据温控器提供的房间温度情况自动进行无级变速,自动提供所需的冷(热)量;当室内温度达到期望值后,空凋主机则以能够准确保持这一温度的恒定速度运转,实现“不停机运转”,从而保证环境温度的稳定。
空调器常用压力式温控器,主要有感温波纹管式和膜盒式,此外还有电子式温控器。
感温波纹管式温控器感温波纹管式和膜盒式都是将温度信号转变为压力信号,以压力作用来推动电触点通与断,达到控制压缩机开停目的。
感温波纹管式温控器由下列几部分组成:感温波纹管式温控器(1)感温系统:由感温包、毛细管、波纹管形成一个密闭系统,内充填感温剂(氯甲烷或制冷剂)。
感温包放在空调器的室内吸入空气的风口处,感受室内循环回风的温度。
(2)偏心轮调节机构:用来调节温度的给定值。
顺时针转动偏心轮,就向左推进曲杆移动,增加了弹簧的拉力矩,即可增大温控器控制的温度调定值;反之,就减小。
(3)微动开关:一个用于制冷工况,一个用于热泵制热。
每个微动开关都有一个常开和常闭的触点。
感温膜盒式温控器,只是将波纹管式中的波纹管用膜盒来替换而已,其它结构组成与波纹管式一样。
国产的用于空调器的机械式温控器,主要有WK型和WK-S型。
WK型其触点开关为单刀单掷,主要用于冷风型空调器,如WK-l、WK-2、WK-3等;WK-S型其触点开关为单刀双掷,主要用于热泵型冷热两用空调器上,如WK-1S、WK-2S、WK-3S等。
电子式温控器这种温控器的感温元件采用热敏电阻。
空调温度 国家标准

空调温度国家标准空调温度的设定对于室内舒适度和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家标准对于空调温度的设定有着明确的规定,合理的控制空调温度不仅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还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因此,了解国家标准对空调温度的要求对于我们合理使用空调设备至关重要。
国家标准对于空调温度的要求主要包括室内空调温度的范围和相应的季节划分。
根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室内空调温度的范围应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区进行调整。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一般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则不高于20摄氏度。
此外,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的差异,对于室内空调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南方地区的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可以适当调高,而北方地区的冬季室内空调温度则可以适当调低。
除了季节和地区的要求外,国家标准还对于特定场所的空调温度进行了详细规定。
例如,办公室、商业场所、医疗机构等不同场所对于空调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些规定的制定旨在保障室内舒适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还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
在夏季,过低的室内空调温度不仅容易造成人体不适,还会增加空调设备的能耗,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在冬季,过高的室内空调温度同样会导致能源的浪费,不利于节能减排。
因此,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对于保障室内舒适度和节约能源都至关重要。
在实际使用空调设备时,我们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对空调温度的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在夏季,可以将室内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左右,适当增加室内通风,减少室内温差,提高室内舒适度。
在冬季,可以将室内空调温度设定在20摄氏度左右,适当增加室内保温措施,避免过高的室内温度造成能源的浪费。
总之,国家标准对于空调温度的要求是为了保障室内舒适度和节约能源而制定的重要规定。
我们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做到既能保障室内舒适度,又能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央空调的温湿度控制

中央空调的温湿度控制一.温度控制本文介绍的空调由冷水机组和锅炉房热交换器作为冷热源。
夏季,空调系统由冷水机组提供冷冻水作为冷源,控制房间内的温度;冬季,空调系统由锅炉房热交换器提供热水作为热源,控制房间内温度。
影响空调温度的因素:1.冷冻水或热水的温度;(检查冷水机组或热交换器是否运行正常。
)2.空调机组的水管路阀门是否开启;3.空调机组的水管路是否排气;4.空调机组的水管路过滤器是否堵塞;(清洗过滤器)5.空调机组所供给的房间大小;房间太大,超出设计范围,空调机组就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6.空调机组的开启时间;如同家用空调一样,长时间停机,刚开始运行时,温度也不能保证;为满足生产需求,可以适当提前开启。
7.空调机组的风机是否运行正常;风机是否正常运转,风量大小是否正常,这些都会影响温度;对于风机的检查包括:①皮带是否老化;②380V电机是否反转。
二.湿度控制正常情况,夏季需要除湿,冬季需要加湿;对于自带除湿和加湿功能的空调系统,只需按工艺要求开启相应的设备即可;如果没有除湿和加湿功能,可在房间内安装除湿机或加湿器等设备,或者调节温度控制湿度的变化(此方法对湿度的影响不大,且可能导致温度超出工艺范围。
)温度变化对湿度的影响:1.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绝对湿度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的水蒸气饱和含量将增加,所以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
2.温度降低,湿度升高(房间内无热源)在房间内无热源的情况下,空调机组的回风与送风温度差较小,在空调机组内部盘管处产生的冷凝水较少,所以绝对湿度基本不变,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升高。
3.温度降低,湿度降低(房间内有热源)在房间内有热源的情况下,空调机组的回风与送风温度差较大,在空调机组内部盘管处产生的冷凝水较多,所以绝对湿度会降低,导致房间内空气中水蒸气减少,相对湿度会有所下降。
概念补充:①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即水蒸气密度,单位为kg/m³。
②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
1. 设计要求及预期功能
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空调机的温控系统。
具体要求及功能如下:
①实时测量环境温度,并显示当前温度值。
②当室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压缩机运转,使室温降低。
③当室温低于设定温度,压缩机停止运转。
④温度设定功能,通过按键输入压缩机启停的温度设定值。
设定温度过程中显示设定温度值,以便于操作。
设定完毕后,改为显示当前测定温度值。
2. 总体方案
(1)系统设计
1所示。
①
②系统由四个主要功能模块组成:温度测量、按键输入,数码显示以及控制压缩机启停
模块。
◆温度测量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环境温度转化为电参数(电压),并通过A/D转换得到数
字量送入单片机。
◆按键输入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设定温度值的输入。
◆LED显示模块主要功能是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值。
因空调对温度精度要求不高,本设
计只要求显示两位整数的温度值。
◆压缩机控制模块主要功能是单片机根据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比较结果送出开关信
号、控制压缩机的启停。
(2)关键技术
◆本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实时测量室内温度。
在对外界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
力等进行测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非电量转换为电参数(电阻、电压、
电流),其次,是如何将模拟量(电压)转换为数字量。
◆显然对温度的测量,温度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型号很多。
在
本设计中选用的是AD590温度传感器。
3. 硬件设计及功能说明
⑴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主机、温度控制、压缩机的控制、按键及显示5个部分,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⑵功能说明
①将AD590作为室内温度传感器,当温度变化时,AD590会产生电流变化,经OPA1将电流转换为电压,由OPA2做零位调整,最后由OPA3反相放大10倍。
②ADC0804输出最大转换值=FFH(255),OPA3为放大10倍时,则本电路最大测量温度为:最大显示温度为5.1V/10=0.51V,即51o C(10为放大倍数)
255X=51 知X=0.2 即先乘2再除10
FF→255→255×2→510 R4=0.5 R3=10
即D4=0 D3=5 D2=1 D1=0
本电路显示器只取D3、D2两位数。
③按下P2.1按钮,放开后立即进入温度设定模式,显示设定最高温度34C(建立TABLE内),每按一次设定温度将减少1C直至最低设定温度20C,再按一次又回到34C。
④当室温高于设定温度,压缩机(P3.0)运转,使室温降低,当室温低于设定温度,压缩机停止运转。
⑤当进入设定温度模式,如未按下设定按钮(P2.1),经数秒后自动解除设定模式,回到室温显示模式。
⑥本程序以计时中断,每50毫秒中断一次,比较室温与设定温度一次,而令压缩机运转或停止。
4. 软件设计
(1)软件设计流程
主要包括5个模块:
●主程序
●按键设定温度模块
●十进制调整和数据转换模块
●控制模块
●显示模块
图2空调硬件电路原理图
主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2) 汇编语言程序:
ORG 00H
JMP START0;主程序
ORG 0BH
JMP TIM0;TIMER0中断子程序
START0:MOV TMOD,#01H;TIMER0工作在MODE1
MOV TH0,#HIGH(65536-50000);50毫秒中断一次
MOV TL0,#LOW(65536-50000)
SETB TR0;启动TIMER0
MOV IE,#82H;TIMER0中断使能
MOV 24H,#0FFH;设定温度RAM初值
ANL P1,#00H;清除显示器
MOV R0,#14;至TABLE的取码指针初值START:MOVX R0,A;令ADC0804开始转换/WR=0
WAIT:JNB P2.1,SET0;是否设定温度?
P2.0,ADC;ADC0804转换完成否?
JMP WAIT
ADC:MOVX A,R0 ;是则将转换值载入累加器
CALL L1;调用十进制转换子程序
CALL DISP;调用显示子程序
JMP START
L1:CLR C;C=0
MOV 20H,#00H;十进制转换的低位寄存器
MOV 21H,#00H;十进制转换的高位寄存器
MOV R3,#08H;作为十进制调整,调整的次数NEXT:RLC A;将取入值转换为十进制
MOV R2,A;暂存于R2
MOV A,20H;(20H)乘2加C
ADDC A,20H
DA A;做十进制调整
MOV 20H,A;结果存回(20H)
MOV A,21H;(21H)乘2加C
ADDC A,21H
MOV 21H,A;做十进制调整
MOV A,R2;结果存回(21H)
DJNZ R3,NEXT;做十进制调整结束?
L2:MOV A,20H
ADD A,20H;(20H)乘2
DA A;做十进制调整
MOV 20H,A;存回20H
MOV A,21H
ADDC A,21H;(21H)乘2
DA A;做十进制调整
MOV 21H,A;存回(21H)
RET
DISP:MOV A,20H;(取D2值)(20H)RAM的高4位
ANL A,#0F0H
SWAP A;变为低4位存入(22H)RAM
MOV 22H,A
MOV A,21H;(取D3值)(21H)RAM的低4位
ANL A,#0FE
SWAP A;变为高4位
ORL A,22H;D3、D2合成8位存入室温地址(23H)
MOV 23H,A
MOV P1,A;输出至P1显示温度
MOV R7,#0FFH;延时
DJNZ R7,S
RET
SET0:CALL DELAY;设定温度,按钮消除抖动
JNB P2.1,S;放开否?
CALL DELAY;消除抖动
A2:CJNE R0,#0FFH,A1;是否取完最低温度20O C
MOV R0,#14;是,则令取码指针指到最高温度
A1:MOV A,R0;至TABLE取设定温度
MOV DPTR,#TABLE
MOVC A,A+DPTR
MOV P1,A;输出至P1显示设定温度
MOV 24E,A;设定温度值存入(24H)RAM
MOV R5,#4FH;设定P2.1按钮按键时间
D4:MOV R7,#0FFH
D2:MOV R6,#0FFH
D1:JNB P2.1,SET1;有按则跳至SET1
DJNZ R6,D1
DJNZ R7,D2
DJNZ R5,D4
JMP START;没按时间到,则回到START
SET1:CALL DELAY;消除抖动
JNB P2.1,S;放开否?
CALL DELAY;消除抖动
DEC R0;将取码指针减去1,即减1O C
JMP A2;跳至A2,再检测P2.1有键按下否?
TIM0:PUSH ACC;TIMER0中断子程序
PUSH PSW
MOV TH0,#HIGH(65536-50000);重设中断时间
MOV TL0,#LOW(65536-50000)
CLR C;C=0
MOV A,24H;(24H)设定温度RAM,(23H)室温RAM
SUBB A,23H;(24H)减(23H)
JNC OFF ;C=0表示(24H)大,即设定温度大
CLR P3.0;C=1,设定温度小,令压缩机运转(P3.0)
RETURN:POP PSW
POP ACC
RETI
OFF:SETB P3.0;设定温度大,令压缩机停止
JMP RETURN
DELAY:MOV R7,#60;消除抖动延时
D3:MOV R6,#248
DJNZ R6,S
DJNZ R7,D3
RET
TABLE:DB 20H,21H,22H,23H,24H;设定温计值
DB 25H,26H,27H,28H,29H
DB 30H,31H,32H,33H,34H
END
5. 系统调试
●完成了硬件设计、制作和软件编程之后,要使系统能够按设计意图正常运行,必
须进行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包括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个部分,软硬件的调试是不可能绝对分开的,
硬件的调试常常需要利用调试软件,软件的调试也可能需要通过对硬件的测试和控制来进行。
模拟实验时可用发光二极管的亮灭代替压缩机控制模块的起停来进行。
(1) 硬件调试
硬件的调试主要是把电路各种参数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排除硬件故障,其中包括设计错误和工艺性故障。
(2) 软件调试
软件调试的任务是利用开发工具进行在线仿真调试,发现和纠正程序错误,同时也能发现硬件故障。
6. 参考文献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主编:X毅刚高等教育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编著:胡汉才清华大学
《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作者:X毅刚等XX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