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合集下载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形体的构成原则
功能优先: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要求
形式与功能统一:建筑物的形式与功能相互协调,相互统一
美观与实用并重:建筑物既要美观,又要实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经济与环保: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要符合经济和环保的要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式
2
手绘表达
手绘应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
3
比例与尺度
比例:建筑形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03
比例与尺度的关系:比例影响尺度,尺度影响比例
比例与尺度的表达技巧:通过线条、色彩、光影等手段来表现比例与尺度的关系
尺度:建筑形体与人体、环境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线条与质感
03
光影:光线和阴影可以表达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02
质感:建筑的材质和表面处理可以表达建筑的质感和氛围
手绘风格:写实、抽象、卡通等
手绘技巧:线条、阴影、透视等
手绘工具:铅笔、钢笔、马克笔等
C
B
A
D
计算机辅助设计
软件工具:如AutoCAD、R
04
建模技术:如BIM、参数化设计等
渲染技术:如V-Ray、Lumion等
动画与虚拟现实:如3ds Max、Unity等
谢谢
05
建筑风格:古典、现代、后现代、地域特色等建筑风格
建筑形体的组合方式
01
叠加:将不同形状的形体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形体
02
切割:将形体进行切割,形成新的形体
03
旋转:将形体进行旋转,形成新的形体
04
变形:将形体进行变形,形成新的形体
05
组合:将多个形体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形体
06

建筑形体方案表达

建筑形体方案表达

建筑形体方案表达建筑形体方案表达建筑形体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形式和结构特征,它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直接反映出设计师对建筑物的理念和设计思想。

在建筑形体方案表达中,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主要功能区域的划分、立面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形体方案表达的内容。

首先,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是建筑形体方案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场地条件,合理地规划建筑的各个部分。

整体布局的重点是确定建筑物的主入口、主要功能区域的分布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

这些关键点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表达效果。

其次,主要功能区域的划分是建筑形体方案表达的关键内容。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域、会议区域、展览区域、休闲区域等等。

每个功能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空间需求和功能要求,因此在建筑形体方案中,需要合理地组织这些功能区域,使其能够互相衔接,便于人们的使用和交流。

此外,立面设计也是建筑形体方案表达的重要内容。

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形象和整体风格。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立面设计风格,包括简洁、现代、传统等等。

同时,在立面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采光、通风和视线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最后,材料选择也是建筑形体方案表达的重要环节。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外观效果和节能性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砖石、玻璃、金属和混凝土等等。

在材料选择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成本、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等因素,以及与建筑物整体风格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建筑形体方案的表达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整体布局、功能区域划分、立面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有效地表达设计师对建筑物的理念和设计思想,达到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的最佳匹配。

因此,在建筑形体方案表达中,设计师需要注重细节,注重与团队的沟通和协作,以创造出功能完善、造型美观、环境友好的建筑物。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式――轴测图-最新年精选文档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式――轴测图-最新年精选文档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式――轴测图毋庸置疑,作为无形的设计概念与实体建筑物之间的重要转化媒介之一,建筑图在建筑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真实、形象、逼真地表达建筑形体,常用正投影图、轴测图和透视图来绘制建筑图纸。

而轴测投影图和透视投影图则可在一个投影面上同时反映物体多个表面和三个向度,有很好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常用轴测投影图和透视投影图使建筑物形象化。

而轴测投影具有理论相对简单、作图容易、度量方便、形象逼真等特点,被广泛使用。

一、轴测图的作用与分类“轴测图”是“平行投影”的一种。

与平面、立面、剖面等正射投影不同的是,轴测图是将所表达的三维物体进行了一定角度的旋转,并可以显露出一个物体的多个面。

轴测图的立体感比较强,作为一种辅助图样在各种工程设计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轴测图的绘图参数是轴间角(轴测轴X、Y、Z之间的夹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要把一个复杂形体的立体形状表达清楚,必须选择一个适当的观察方向作轴测投影。

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随着投影方向变化,导致轴测图的画法非常复杂。

而实际应用的轴测图按照画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常用类型,即正等轴测图、正二等轴测图、一般正轴测图、立面斜轴测图、水平斜轴测图。

(一)正等轴测图。

三个轴间角均为120°,三个轴向变形系数均为1,三个面的变形程度一致,表达上没有侧重,是建筑师最常用的基本轴测图之一。

(二)正二等轴测图。

两个轴间角相等,轴向变形系数中有两个相等,因而两个面的变形一致,而第三个面不同,表达上有所侧重。

(三)一般正轴测图。

三个轴间角、三个轴向变形系数均不相同,立方体的三个面变形程度不同。

图形变化丰富,若选择得当,物体立体感会很强。

但由于计算、作图相当繁琐,因此很少采用。

(四)立面斜轴测图。

X和Z形成的轴间角为900,X和Y、Y和Z形成的轴间角根据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而变化,通常取Y 轴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0;X和Z的轴向变形系数为1,Y轴的轴向变形系数为0.5。

建筑制图课件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制图课件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制图课件第⼋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法》第⼋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法§8-1 建筑形体的画法§8-2 视图选择§8-3 建筑形体的尺⼨标注§8-4 剖⾯图§8-5 断⾯图⼤部分建筑物是由不同的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台和球等基本形体按⼀定⽅式组合⽽成。

因此在画建筑形体的投影图时,可参照第三章介绍的形体分析法,将⼀个复杂的建筑形体“分解”为若⼲个基本形体,分析它们的组合形式和相对位置,并据此进⾏画图。

现以肋式杯形基础为例,说明画建筑形体视图的步骤如下:(⼀)形体分析肋式杯形基础的形体,可以看成由四棱柱底板、中间四棱柱(其中挖去⼀楔形块)和6 块梯形棱柱肋板叠加组成。

四棱柱在底板中央,前后各肋板的左、右外侧⾯与中间四棱柱左、右侧⾯共⾯、左右两块肋板在四棱柱左右侧⾯的中央(⼆)确定安放位置根据基础在房屋中的位置,形体应平放,使H⾯平⾏于底板底⾯,V⾯平⾏于形体的正⾯。

(三)确定视图数量确定的原则是⽤最少数量的视图把形体表达完整、清楚。

(四)画视图⒈根据形体⼤⼩和注写尺⼨需占的位置,选择适宜的图幅和⽐例。

⒉布置视图。

⒊画视图底稿。

按形体分析的结果,使⽤绘图仪器和⼯具,顺次画出三⾯视图。

画每⼀基本形体时,先画其最具有特征的视图,然后画其他视图。

4. 加深图线。

经检查⽆误之后,按各类线宽要求,⽤较软的铅笔或墨线进⾏加深。

(五)标注尺⼨§8-2 视图选择视图选择包括两个⽅⾯,⼀是选择视图数量,⼆是确定正⽴⾯图。

⼀、选择视图数量⼀般的建筑形体,可⽤三视图(即平⾯图、正⽴⾯图和侧⽴⾯图)表⽰。

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视图,在保证表达完整清晰的前提下,也可选⽤单个视图、两个视图、三个视图、或者更多的视图表⽰。

单个视图表⽰三个视图视图表⽰两个视图表⽰当房屋各向⽴⾯变化较⼤时,可采⽤四个、五个或更多的视图,如图所⽰。

每个视图下⽅应标注图名,并在图名下⽤粗实线画⼀根横线。

这种多⾯投影图,若在⼀张图纸内画不下所有视图时,允许把各视图分开布置在⼏张连续编号的图纸上。

(整理)建筑形体常见的表达方法

(整理)建筑形体常见的表达方法

情景8 建筑形体常见的表达方法下一任务任务一视图表达方法的应用用正投影法将机件形体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其目的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可见部分。

8.1.1 基本视图按照我国的制图标准,房屋建筑的视图,应按正投影法并用第一角画法绘制。

物体在正立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W)上的视图分别称为:正立面图—由前向后作投影所得的视图,也简称正面图;平面图—由上向下作投影所得的视图;左侧立面图—由左向右作投影所得的视图,也简称侧面图。

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分别与它们平行的投影面V1、H1、W1,可得到一六面投影体系,这样地六个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物体在V1、H1、W1面上的视图分别称为:右侧立面图—由右向左作投影所得的视图;底面图—由下向上作投影所得的视图;背立面图—由后向前作投影所得的视图。

以上六个视图称为六面基本视图。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如图8.1所示。

如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若干个视图时,各视图的位置宜按图8.2的顺序进行配置。

工程上有时也称以上六个基本视图为正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画图时,可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选用其中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

每个视图一般均应标注图名,图名宜标注在视图的下方或一侧,并在图名下用粗实线绘一条横线,其长度应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如图8.2所示。

动画演示:六视图的形成8.1.2 辅助视图1.局部视图将形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其目的是用于表达形体上局部结构的外形。

画图时,局部视图的名称用大写字母表示,注在视图的下方,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部位和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大写字母(如A,B,…)。

局部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如图8.3中A向视图。

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如图8.3中B向视图。

局部视图的范围应以视图轮廓线和波浪线的组合表示,如图7.3中的A向视图;当所表示的局部结构形状完整,且轮廓线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如图8.3中的B向视图。

建筑形体 表达方法

建筑形体 表达方法

3.剖切面后方的可见部分要全部画出。
4.各视图上的图例线应与水平线成45° 倾斜,且方向与间隔应均匀一致;但 当剖面主要轮廓线与水平线成45° 倾斜时,应将图例线画成与水平线 成30°或60°方向。
A-A A
60°
土木制图技术
5.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 楚的结构,在其它视图上 此部分结构的投影为虚 线时,其虚线省略不画。
( 3)同一方向的尺寸尽量集中起来,排成几道,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 相互间要平行等距,距离约7~10mm。
( 4)某些简单的组合体结构在形体中出现频率较高,其尺寸标注方法已经固 定,对于初学者只要模仿标注即可。
土木制图技术
四、尺寸标注的步骤
1.确定出每个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 2.选定各个方向的定位基准,确定出每个基 本形体相互间的定位尺寸; 3.确定出总体尺寸; 4.确定这三类尺寸的标注位置,分别画出尺 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等符号; 5.注写尺寸数字; 6.检查调整。
3.总体尺寸 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尺寸。
土木制图技术
尺寸标注
土木制图技术
三、尺寸标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尺寸标注尽量做到能直接读出各部分的尺寸,不用临时计算。 ( 2)尺寸标注要明显,一般布置在视图的轮廓之外,并位于两个视图之间。 通常,属于长度方向的尺寸应标注在正立面图与平面图之间; 高度方向的尺寸应标注在正立面图与左侧立面图之间; 宽度方向的尺寸应标注在平面图与左侧立面图之间。
土木制图技术
例 标注肋式杯形基础的尺寸。
土木制图技术
第三节 建筑形体视图的画法
一、形体分析 应用形体分析法,把形体分解成简单部分。
二、选择视图 1.确定安放位置 在三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因此主视图的选择最为重要。选

§6-建筑形体的基本表达方法汇总

§6-建筑形体的基本表达方法汇总
剖面图
§6.2 剖面图
1、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全剖)
适用于物体外形较简单,内形较复杂,而图形又不对称时。
画出断面后,还 应画出断面后可 见的轮廓线。 一般不画虚线。
应先看懂物体的 内外形状,并确 定剖切面与物体 的截交线和断面。
一、基本视图
3.视图的配置
§6.1 各种建筑形体视图
1.局部视图
二、辅助视图
1.局部视图:将形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2.局部视图的标注
1).标注投影方向:用带字母的箭头表明
2).标注视图名称
3).标注断裂边界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应以细波浪线表示,当所表示的局部视图是完整的,且外轮廓线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剖切平面
§6.2 剖面图
☆ 应注意的问题:
① 两剖切面的交线一般应与物体的回转轴线重合。
② 在剖切面后的其它结构仍按原来位置投射。
☆ 适用范围:
当物体的内部结构形状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不能表达完全,且物体又具有回转轴时。
4、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旋转剖)
§6.2 剖面图
4、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旋转剖)
补绘1-1剖面图。
2
2
1
1
2-2
1-1
(雨蓬挑出宽度与第一级台阶踢面平齐)
剖视练习3
§6.2 剖面图
旋转
剖视练习4
补绘1-1旋转剖面图。
1
1
1
1-1
1
§6.2 剖面图
①剖切平面的选择:通过物体的对称面或轴线且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②剖切是一种假想,其它视图仍应完整画出。每次剖切是都要按完整的视图考虑。
§6.1 各种建筑形体视图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7章图样画法在建筑制图中,对于较复杂的建筑形体,仅用前面所述的三面投影的方法,还不能准确、恰当地在图纸上表达形体的内外形状。

为此,建筑制图标准中规定了多种表达方法,本章仅对其中常用的表示方法加以介绍。

7.1 投影法与视图布置7.1.1投影法1、多面正投影法房屋建筑视图是按正投影法并用第一角画法绘制的多面投影图。

如图7-1所示,在V、H、W三个基本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V1、H1、W1三个基本投影面,围成正六面体,将物体向这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并将投影面展开与V面共面,得到六个基本投影图,也称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的名称以及投射方向如下:正立面图:由前向后投射得到的视图。

平面图:由上向下投射得到的视图。

左侧立面图:由左向右投射得到的视图。

右侧立面图:由右向左投射得到的视图。

底面图:由下向上投射得到的视图。

背立面图:由后向前投射得到的视图。

图7-1 基本投影面的展开2、镜像投影法某些工程结构形状用直接正投影法不易表达时,可用镜像投影法绘制,如图7-2a,将镜面代替投影面,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反射图像的正投影称为镜像投影。

镜像投影图也称为镜像视图。

镜像视图应在图名后注写“镜像”两字并加括号。

镜像视图与基本视图的区别如图7-2b所示。

镜面(a) 镜像视图的形成 (b)镜像投影法与正投影法视图的区别图7-2 镜像投影法7.1.2视图布置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几个视图时,视图的位置宜按图7-3的顺序进行布置。

一般每个视图均应标注图名,图名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或一侧,并在图名下绘一粗实横线,其长度应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

图7-3 视图布置国标中规定了基本视图有六个,不等于每个工程形体都要用六个基本视图来表示,应根据需要选择基本视图的数量。

7.2 剖面图7.2.1 剖面图的概念在视图中,建筑形体内部结构形状的投影用虚线表示。

当形体复杂时,视图中出现较多的虚线,实、虚线交错,混淆不清,给绘图、读图带来困难,此时,可采用“剖切”的方法来解决形体内部结构形状的表达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沫塑料 材 料



石 断面较小、可 涂红




图形小时可涂 黑
普通砖 饰面砖
防水材料 粉 刷
比例大时采用 上面图利 本图例采用较 稀的点
2.剖面图的标注 将剖面图中的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在图样中加以说明,这就是剖面图的标注。 剖面图的标注是由剖切符号和编号组成。 (1) 剖切符号 剖切符号应由剖切位置线和投射方向线组成。 就是剖切平面的积聚投影,它表示了剖切平面的剖切位置,
旋转剖面图应在图名后加注“展开”字样。
绘制旋转剖面图时也应注意:在断 面上不应画出两相交剖切平面的交线。
三、剖面图的绘制与识读
【例9-1】 如下图所示,根据台阶的三视图,绘制其剖面图 解:(1)作图分析 (2)作图步骤:
1)根据分析确定剖切平面P的位置,
并在台阶正立面图上进行标注 2)根据投影规律,作出右半部台阶 的则面投影; 3)填绘断面材料图例;
二、断面图的标注
(1)剖切符号 断面图的剖切符号,仅用剖 切位置线表示。剖切位置线绘 制成两段粗实线,长度宜为 6~10mm。
(2)剖切符号的编号
用阿拉伯数字或拉丁字母按顺序编排,注 写在剖切位置线的同一侧,数字所在的一侧 就是投影方向
三、断面图的种类
1.移出断面图 绘制在视图轮廓线外面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
二、辅助视图
1.局部视图
只将形体某一大写字母的箭头
指明投影部位和投影方向,并在相应的局部视图下方
注上同样的大写字母,如“A向”、“B向”作为图 名。 局部视图的边界线以波浪线或折断线表示 当所表示的局部结构形状完整,且轮廓线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 标准规定这种分区绘制的建筑平面图应绘制组合示意图,指出该区在建筑平面 图中的位置 。
3.剖面图的画法
其步骤如下:
(1)确定剖切平面的位置 所取的剖切平面应是投影面平行面 剖切平面应尽量通过形体的孔、槽等结构的轴线或对称面 (2)画剖面剖切符号并进行标注 在投影图上的相应位置画上剖
切符号并进行编号
(3)画断面、剖开后剩余部分的轮廓线 对照右图 c中的 1-1 剖面图和图 b中 的 V面投影图,可看出它们既有共同
(3)剖面图中不画虚线。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必要时也可画出虚线。
二、剖面图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剖切方式,剖面图可分为: 1.全剖面图 假想用一个剖切平面将形体全部“切开”后所得到的剖面图称为全剖面图。
全剖面图一般用于不对 称、或者虽然对称但外形简
单、内部比较复杂的形体。
2.半剖面图 当形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以对称线 为分界,一半画剖面,另一半画视图,这种组合的图形称为半剖面图。
点,又有不同点。
共同点是:外形轮廓线相同; 不同点是:投影图内部的实线在剖面图中消失,而虚线在剖面图中则变成实线。 这就是依据投影图,作相应剖面图的方法。
(4)填绘建筑材料图例
(5)标注剖面图名称
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剖切是假想的,形体并没有真的被切开和移去了一部分。因此,除了 剖面图外,其它视图仍应按原先未剖切时完整地画出。 (2) 在绘制剖面图时,被剖切平面切到的部分(即断面),其轮廓线用 粗实线绘制,剖切平面没有切到、但沿投射方向可以看到的部分(即剩 余部分),用中实线绘制。
2.重合断面图 绘制在视图轮廓线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 它是假想用一个垂直于角钢轴线的剖切平面切开角钢,然后把断面向右旋转 90°,使它与正立面图重合后画出来的。 重合断面不需标注剖切符号和编号。 如果断面图的轮廓线是封闭的线框,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画 出相应的材料图例; 如果断面图的轮廓线不是封闭的线框,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比视图的轮廓线还要粗, 并在断面图的范围内,沿轮廓线边缘加画 45°细实线,如左图所示。
2.镜像视图
把一镜面放在形体的下面,代替水平投影面,在镜面中得到形体的垂直映像, 这样的投影即为镜像投影 。
镜像投影所得的视图应在图名后注 写“镜像”二字,或按图c方式画出 镜像投影识别符号。
在建筑装饰施工图中,常用镜像视图来表示室内顶棚的装修、灯具、或古建筑中
殿堂室内房顶上藻井(图案花纹)等构造。
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分别与它们平行的投影面V1、
H1、W1,形成一个象正六面体的六个投影面(如下页图所示),这六个投影面称
为基本投影面。
采用第一角投影,按观察者→形体→投影 面的关系 ,分别得到如下视图: 1、正立面图——从前向后 2、平面图——从上向下 3、左侧立面图——从左向右 4、右侧立面图——从右向左 5、底面图——从下向上 6、背立面图——从后向前 以上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六个投影面展开以后,所得的六个视图宜按b所示的顺序进行配置。每个视 图一般均应标注图名。 工程上有时也称以上六个基本视图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 视图和后视图。画图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中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
4.局部剖面图 用一个剖切平面将形体的局部剖开后 所得到的剖面图称为局部剖面图 。
剖切范围用波浪线表示,是外形视图
和剖面的分界线。波浪线不能与轮廓线 重合,也不应超出视图的轮廓线,波浪 线在视图孔洞处要断开。 局部剖面图一般不再进行标注 在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中,为了 表示楼面、屋面、墙面及地面等的 构造和所用材料,常用分层剖切的 方法画出各构造层次的剖面图,称 为分层局部剖面图。
面图。
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断面上 要绘出材料图例,材料不明时可用45°斜线
绘出。
移出断面图一般应标注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和断面名称 移出断面可画在剖切平面的延长线上、或其他
任何适当位置。当断面图形对称,则只需用细点
画线表示剖切位置,不需进行其他标注,如右图 a所示。如断面图画在剖切平面的延长线上时, 可不标注断面名称,如右图b所示。
一、剖面图的形成与标注
1.剖面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个剖切平面在形体的适当部位剖切开,移走观察者与剖切平面之间的部 分,将剩余部分投影到与剖切平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得的投影图称为剖面图。
右图中正立面图和侧立面图中都有虚线,使图不清晰
假想用一个通过基础前后对称面的正平面P,将基础切开,移走剖切平面P 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将留下的后半个基础向V面作投影,所得投影即为基础 剖面图,如下图b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原来不可见的虚线,在剖面图上已变成实线,为可见轮廓线。 剖切平面与形体表面的交线所围 城的平面图形称为断面。 剖面图由两部分组成的 :
1)剖切位置线
剖切位置线用两段粗实线绘制,长度宜为6~10mm。
2) 投射方向线(又叫剖视方向线)
是画在剖切位置线外端且与剖切位置线
垂直的两段粗实线,它表示了形体剖切后剩余部分的投影方向,其长度应短 于剖切位置线,宜为4~6mm。
(2)剖切符号的编号 标准规定剖切符号的编号宜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由左至右、由下至上连 续编排,并应注写在剖视方向线的端部,如左下图所示。
3.阶梯剖面图 当用一个剖切平面不能将形体上需要表达的内部结构都剖切到时,可用两个 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面图称为阶梯剖面图。
阶梯剖面图的标注与前两种剖面图略有不同。它要求在剖切平面的起止和转折 处均应进行标注,画出剖切符号,并标注相同数字(或字母)。 在绘制和阅读阶梯剖面图时还应注意: (1)为反映形体上各内部结构的实形,阶梯剖面图中的几个平行剖切平面必须 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 (2)由于剖切平面是假想的,所以在阶梯剖面图上,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能画出 分界线,如上图中的1-1剖面,其带“×”的图线的画法就是错误的。
4)注写图名
【例9-2】 如下图a所示,根据所给投影图,判断该形体的空间形状。 用形体分析法可看出:该形体是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长圆形基础底板、 侧面为锥面的倒长圆台形壳体、中间的四棱柱及楔形杯口三部分。由每一 部分的形状、大小、及它们的组合关系,可以想象出该形体的整个立体形 状如下图b所示,为一倒长圆形薄壳基础,其大小可由图中所给尺寸来确定。
半剖面图适用于表达内外结构形状对称的形体。
在绘制半剖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半剖面图中视图与剖面应以对称线(细点画线)为分界线,也可以用对称 符号作为分界线,而不能画成实线; (2)由于剖切前视图是对称的,剖切后在半个剖面图中已清楚的表达了内部结 构形状,所以在另外半个视图中虚线一般不再出现; (3)习惯上,当对称线是竖直时,将半个剖面图画在对称线的右边;当对称线 是水平时,将半个剖面图画在对称线的下边; (4)半剖面的标注与全剖面的标注相同。
1、是断面图形(左图b中阴影部分);
未被切 到
2、是沿投影方向未被切到但能看到 部分的投影(左图b中的杯口部分)。
断 面
形体被剖切后,剖切平面切到的实体部分,其材料被“暴露出来”。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名称 自然土壤 夯实土壤 砂、灰土 砂砾石、碎砖 三合土 靠近轮廓线绘 较密的点 图例 备注 名称 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木 材 图例 备注 断面较小, 不易画出图例 线时,可涂黑 上为横断面下 为纵断面
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
第三角投影
第二节 剖面图
用视图虽能清楚地表达出物体的外部形状,但内部形状却需用虚线来表示,对 于内部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就会在图上出现较多的虚线,并且虚、实相重叠, 给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均带来不便,也容易产生差错,无法清楚表达形体的内
部构造。为此,标准中规定用剖面图表达物体的内部形状。
在相应剖面图的下方写上剖切符号的编号,作为剖面图的图名,并在图名下方
画上与之等长的粗实线,如右下图b所示。
(3)需要转折的剖切位置线,应在转角的外侧加注与该符号相同的编号,如左上图中 的3-3所示 。
(4)剖面图如与被剖切图样不在同一张图纸内,可在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注明其
所在图纸的编号,如左下图中的“建施-5”所示,也可以在图纸上集中说明。 (5)对特殊位置的剖面图可以不标注剖切符号:如剖切平面通过形体对称面所 绘制的剖面图;通过门、窗洞口位置,水平剖切房屋所绘制的建筑平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