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次课直身裙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直裙)

龙岩技师学院教案纸龙岩技师学院教案纸附页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1)人台准备。
在人合上用标志线标出原型直裸所需的主要结构线。
腰围线因体型差异而构成前高后低,后腰下落1cm。
标出省尖位置的标志线从前到后自然顺畅。
(2)布样准备。
布样长度可根据成品设定的裙长加上腰部的缝份及下摆贴边宽略加一些余量。
宽度可按人台的臀围尺寸(半身)加上围2cm的松量和侧绩线的份中心线外加10cm。
讲授示范演示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操作:(1)前裙片裁剪。
固定CF,保持HL水平,布样向腹侧转折(2)塑造臀部廓形,提正侧面布样.在HL转折面空间量约1cm.在右侧缝基准线内侧固定HL,由HL往上推直布丝。
在侧缝上段会产生自然松量。
(3)分配前片腰臀差所产生的余量。
根据体型特征将前片腰臀差所产生的余量分为三部分两省道捏缝省道,省量的分配以省道之间的中心布纹垂直于腰围线为前提,并保证腰臀的圆润造型及腰部0.20.3cm的基本松量造型时常用针法。
利用现有教学工具进行详细分析讲解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4)初步确认前身造型。
标前侧缝线,该线与毛边平行,与地面垂直。
(5)后裙片裁剪。
其操作过程同前裙片一样用大头针固定,将腰部的余量分为两个后腰省头针作斜由于后身腰臀落差大于前身,则后腰省大于前腰省。
(6)用珠针沿前裙片标志线内侧平行抓合侧缝。
(7)确定前后臀围道部松量和省位标WL,标摆边线,修剪缝份,用失笔点影省道、侧缝标记。
小结:原型直裙的裁剪制作。
作业:P43 讲解每个学生制作一个针包。
总结布置作业。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立体裁剪制作出简单的服装款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人体模型的测量与标记方法。
(3)服装样板的制作与调整技巧。
2、难点(1)复杂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操作。
(2)如何准确把握服装的造型和比例关系。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裁剪的知识和技能。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个别指导,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人体模型、布料、剪刀、大头针、针插、尺子、铅笔、橡皮擦、标记带等。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教学资料:立体裁剪教材、服装款式图片、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立体裁剪服装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对立体裁剪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其直观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2)讲解立体裁剪的工具和材料,展示并介绍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3)阐述人体模型的测量要点,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练习。
3、示范操作(约 30 分钟)(1)教师在人体模型上进行简单服装款式(如半身裙)的立体裁剪示范,边操作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2)从准备布料、固定布料到裁剪、调整造型,逐步展示整个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
4、学生实践(约 90 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款简单的服装款式进行立体裁剪实践操作。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15. 熨斗: 立体裁剪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整理面料。面料在使用前一般易出现皱褶或丝绺不直等现象。因此,立体裁剪之前,必须用熨斗熨平布料,找准横、竖丝绺。但不可使用蒸气熨斗,因为喷洒水蒸气,会将布料中的浆变硬,给裁剪带来困难。
16. 画粉:在人体模型上裁剪的服装,要用画粉做各部位的标记。
17. 铅笔、圆珠笔: 在人体模型上设计造型完成的服装,要用铅笔或圆珠笔,在别大头针处作记号,特别是领围、袖窿处,作为平面纸样的依据。
18. 牛皮纸:用牛皮纸打出平面裁剪样板。
19. 小铅锤: 在人体模型上用小铅锤做胸围、腰围、臀围的分隔线,使之垂直在同一水平线上。
20. 布料:立体裁剪很少直接使用实际裁剪缝制的布料在人体模型上裁剪,除非是特薄的布料或者是针织类面料。一般采用棉、麻质胚布做为假缝布。立体裁剪选用的假缝面料(坯布、棉布),应尽量选择与实际要缝制的布料性质相近的坯布。
笔记
观察
分析
讨论
归纳
笔记
布置作业(
分钟)
板书
笔
记
教 学 过 程
第4页
教学
程序及时间
2. 裸体人体模型
人体模型有两种:一种是裸体人台,没有加放松量,这种模型适用于内衣、礼服、套装、大衣等不同种类和款式的服装设计与裁剪。设计师可根据设计的品种,以设计师的感觉进行造型设计,这是比较理想的人体模型。另一种是加进放松量的人体模型,可以设计造型较宽松的套装、大衣、衬衫等款式的服装。
3. 构成人体模型的材料
1、服装款式造型不规则的碎褶,波浪等形式,立体感强但又无法或极不容易用平面结构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学计划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工学结合教学计划
一、课程地位与功能:
1、地位:立体裁剪是平面结构设计的基础,但很少用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
但是我们要了解立体裁剪的作用,研究其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局部使用。
2、功能:用立体裁剪直观的解决一些平面结构设计难于解决或没有解决的一些展开方式;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标: 利用立体裁剪更好的理解人体,并进一步理解平面结构设计的方法,利用立体裁剪进行相关结构设计的基础研究。
2、要求:
(1)利用立体裁剪更好的理解人体,并进一步理解平面结构设计的方法;
(2)利用立体裁剪使设计师完善其服饰作品的设计,使技术与艺术更好的融为一体。
三、总学时:132学时;总学分:7学分。
四、教学内容、学时、学分分割表见附表一;《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分散学习任务见附表二。
附表一:教学内容、学时、学分分割表
附表二:《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分散学习任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服装立体裁剪教案XXX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2、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3、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4、了解立体裁剪的用具并做准备教学重点:1、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研究立体裁剪2、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3、人体模型的补正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图示法学时:2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大头针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2、收集立裁图片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裁剪简介一、立体裁剪的含义立体裁剪是主要采用立体造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服装结构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
具体的说,立体裁剪就是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立体裁剪诞生于西方,人类从比拟身材式样的仿效裁剪,到科学合理的平面裁剪,前后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与平面并存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
平面与立体相辅相成,兼而用之。
三、立体裁剪的根本操作程序1、肯定根本打扮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立体裁剪离不开平面裁剪的支持。
立体裁剪的最终目的是平面纸样。
在批量化的工业生产中,还要结合平面推档技术将纸样进行系列化五、立体裁剪的优点1、立体裁剪外型直观准确,既适合初学者的掌握,也适合专业职员的提高。
更利于打扮设计者的创作。
2、立体裁剪造型快捷、随意,既有利于结构简单的普通服装,也可用于形态新颖款式多变的流行时装。
3、立体裁剪便于理解和加深平面裁剪的实际。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课程教案
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中运用三维立体空间造型的方法对面料进行分割组合、变化造型与纸样裁剪的过程,在面对人体模型和面料的“把玩”中,直接感受面料的特征与可塑性,这是区别于平面裁剪的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对立体裁剪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做好立体裁剪前的准备工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1、了解立体裁剪的作用。
2、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工具与技术准备。
教学难点:正确标识人台基准线。
教学用具:人台、珠针、标识带、尺、剪刀、坯布等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动手法
教学过程:
一、立体裁剪概述
1、立体裁剪的概念
2、立体裁剪的特点及与平面裁剪的比较
二、常用工具及应用
1、人台
2、大头针及针插
3、剪刀
4、标识带
5、其它工具
三、立体裁剪前的准备
1、选择人体模型及标记衣身结构线
2、布料的准备
3、大头针的用法
四、课堂练习
正确标识人台基准线
五、课堂总结
1、立体裁剪概述
2、常用工具及应用
(1)常用工具
(2)大头针的用法
(3)布样的丝绺确定
课后作业:
大头针的正确应用。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
2.学会分析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
3.掌握一些基本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原理和步骤。
2.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切割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教学板书、教学投影仪。
2.教材:《服装立体裁剪教程》。
四、教学过程1.引入与概念讲解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分析,解释服装立体裁剪的原理和目的。
2.步骤和技巧讲解介绍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包括衣型分析、纸样调整、剪裁布料等。
3.实例分析以一件上衣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演示服装立体裁剪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4.操作实践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用实际布料进行服装立体裁剪。
教师进行辅导指导。
5.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进行点评和互动交流。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
2.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
3.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些基本的服装立体裁剪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由于时间较为紧张,学生进行裁剪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可能未能完全掌握技巧。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该加强相关练习和巩固,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立体裁剪教案——第六章《裙装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教案——第六章《裙装的立体裁剪》一直身裙的立体裁剪
直身裙是裙装最基本的造型。
(1)取出经向布料一块,在布上需标出臀围线与前中心线。
(2)将布料与人台的同名线条相复合。
(3)在腰围处将余量推向公主线处,并用大头针固定,作为腰省处理。
(4)在腰围线、侧缝线处做点影,留出缝份。
(5)后裙片方法同前裙片。
二波浪裙的立体裁剪
波浪裙的裙摆量较大,在臀围处较贴体,裙子在纵向形成波浪,因此在面料的选择上应采用轻薄、悬垂性良好的织物,对于较厚实的面料应采用45度斜裁面料。
(1)取45度正斜布料一块,在布料上标出经纱方向和臀围线。
(2)将布料与人体模型的同名线条对齐,45度斜裁面料将斜纱方向与前中心对合。
(3)在腰围处向上提拉在与之对应的下摆处向下拉,同时在腰部做剪口。
(4)波浪完成后将腰围线与下摆修整,裙样便完成。
三褶裙的立体裁剪
褶裙包括规律褶和自由褶,规律褶主要表现为褶皱的规律性,操作比较简单;自由褶以缩褶形式为主,褶的表现语言比较丰富,操作时应分析褶的方向与起始点,以保证最终褶的效果与设计意图相吻合。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形式其操作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先用标识线定出分割线的位置,在分片完成。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缝线位置的设定有以下几种观点:
(1)半身腰围尺寸的二等分处垂直往下。
(2)半臀围尺寸的二等分处垂直往上、垂直往下。
(3)半臀围尺寸和半腰围尺寸的二等分位置设置前后差,侧缝线往 后移。
设定的目标基准是从侧面看达到平衡, 获得符合体型的优美的侧缝线 位置。这里采用方法(3)(前后差2cm)。
4、划样
前片:从右往左量取3cm,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FC。从上往下量取20cm,从左至右作一条水平线为臀围线(即HL),如右图。
后片:从左往右量取3cm,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BC。从上往下量取20cm,从左至右作一条水平线为臀围线(即HL),如右图。
69
8
腰头
图6
5、人台准备
在人台上贴出必要的标志线
计算:(H-W)/10=(90-70)/10=2cm 2cm*4片=8cm省量=20-8=12cm把省量评分于每布片上的省=12/4=3cm
二、直身裙立体裁剪步骤
1、款式分析:腰到臀是合体的,然后就那样往下直身轮廓的裙子,根据臀腰 差,设置4个(前面2个,后面2个)省道的结构形式。
2、坯布准备: 长度为根据成品设定的裙长加上腰部的缝份及下摆贴边宽, 再 加一些余量。
第三章:裙装的立体裁剪
学时:4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直身裙
课程重点:
掌握裙子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程难点:
直身裙松量的控制,省道的制作。
课程导入:
日常常见直身裙的款式特点。
第一节 直身裙
一、直身裙的定义
1、什么是直身裙?
直身裙也称筒裙、一步裙,紧身裙,它是裙装中最基本的 款式。其基本特征是腰部收省,臀部较合体,裙摆与臀部围度 基本相同。其它各种款式的裙子都可以由这个基本型变化出来。 如图1。
的横截面重合图可看出,存在腰围尺寸和臀围尺寸的差,为使裙子合体,这 部分空间的量应收去,捏出多余的量,即为省道。这个捏出的量,臀腰差越 大,它也越大。相反,臀腰差越小,省道量也越小。
从图1可看出,A点为人体的中心轴线,以A为基点,作放射线,观察各部分空间:后面的臀部和侧面的空间大,腹部中心的空间最小,腰骨前侧 部分比腹部中心空间大。根据这一构造形态,空间狭小的部分省量小,空间 大的部分省量大,这是能理解的。即省量是据这个比率将多余部分捏掉而构 成的。
省的长度是据省量大小来决定的。从图3可看出,前片省道量小于后片 省道量,后片省道长且省道的止点位置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3、裙子版型解析:
(1) 重心调整
当女性穿着高跟鞋的时候, 身体后仰,中心后移, 就会出现裙摆向前 倾斜,前裙片往外翘, 后裙片往上贴,同时出现前裙摆上吊, 后裙摆下坠, 前、后裙摆不平齐,重心不正的现象。把后腰口下落,后裙片往上提,整
2、裙子的构成原理: 裙子造型的重要出发点是,理解下肢的形态和机能。为 使裙子做得符合女性体型,穿着感觉良好,必须明确把握裙子的构成原理,
绘制合理的纸样,这是制作优美造型的基本条件。
为了理解裙子的构造原理,用纸(缝纫用纸)包裹在人台的臀部,水平
围绕,使其成筒状来进行说明。成筒状后,腰围周边有空隙。从图2中人体
个裙子旋转一个角度,重心变正,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图4重心调整前与调整后
2) 臀腰差的合理分配 人的腰围比臀围要小,两者的差量称作臀腰差。例如臀围(90cm)-
腰围(70cm)=20cm,20cm就是臀腰差。人的体型不同,臀腰差也有所不同。正常体型的臀腰差一般在20~30cm。合体式的臀腰差也就是省量。
图5
臀腰差分配给前、后裙片,前片或后片首先拿出1/10在侧缝撇掉, 剩余部分为两个省的量。实践证明,由于其较合理地解决了臀腰差的分 配问题,更能与人体相吻合,其版型更趋合理、稳定。不仅适应臀腰差 中等的条件,对臀腰差过大或过小,同样适用。
腰围线因体型而异,不成水平状的情况很多,有的后面的下落。 贴出腰围线标志线。
还有,贴出作为省尖位置的标志线为好,从前面连到后面,检查是否自 然顺畅(参照裙子的构造原理) 。
虽然有确定省位、省长的直接方法,但一边确定一边观察省的平衡,一 边在人台上捏出省,体会一下省位标志线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这是一条带有腰头的直身短裙,前、后各设置四个省道,后中设置穿脱 口。根据款式特点,贴好相应的标志线。
根据臀腰差,设置4个(前面2个,后面2个)省道的结 构形式。省道的数量、位置、省量及长短则据体型而变化。特 别是省道的位置、覆盖人体曲面部位、裙子的立体形状等,这 些都是裙子结构的要点,必须得到适宜的省位。
紧身裙最理想的轮廓是既将前面腹部稍凸、腰骨凸出、后面臀部凸出等轻轻地包住,
又将布自然地放下来,侧缝线则从
宽度为根据人台的臀围尺寸(半身) 、臀围的松量(1~1.5cm)和侧缝线的缝份,中心侧加上3cm尺寸。
前片布样长度:裙长+10~15cm=64cm
前片布样宽度:人台1/4臀围+10~15cm=35cm
后片布样长度:裙长+10~15cm=64cm
后片布样宽度:人台1/4臀围+10~15cm=35cm
3、布样整理: 熨烫平整,丝绺顺直,对折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