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方向戏曲史考研复试主要内容以及报考难度

合集下载

戏曲艺术面试题目及答案

戏曲艺术面试题目及答案

戏曲艺术面试题目及答案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备受人们喜爱。

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艺术形式,戏曲在面试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戏曲艺术面试题目及答案,供参考。

题目一:请简要介绍一下你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戏曲艺术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戏剧形式,它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舞等综合表演形式,将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融入其中。

戏曲艺术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中国人民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题目二:你对戏曲剧目有哪些了解?答案:我对戏曲剧目有一定的了解。

戏曲剧目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每种剧目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现形态。

京剧以其庄重、华丽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而闻名于世;豫剧以其深情、真挚的表演风格和京剧相映成趣;越剧则以其柔美、细腻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吸引了广大观众;黄梅戏则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表演形式,以其优美、悠扬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独树一帜。

题目三:你在戏曲表演方面有哪些经验?答案:我对戏曲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并已经参与了一些戏曲表演的活动。

我曾经参加过学校的戏曲社团,学习了一定的戏曲唱腔和表演技巧。

我也参与过一些学校戏曲演出,并在其中扮演了一些角色,锻炼了自己的表演能力。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些戏曲培训班,深入学习了戏曲表演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题目四:作为一名戏曲表演者,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作为一名戏曲表演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能力。

戏曲角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表演中能够准确地理解角色的性格、情感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将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唱腔、身段和面部表情等方式生动地展现出来,才能够使观众产生共鸣,并在角色塑造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题目五:在你的表演中,你觉得自己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在我的表演中,我觉得自己的特点是细腻和扎实。

在学习戏曲表演过程中,我一直注重细节的把握和技巧的掌握。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方向中国戏曲史考研导师介绍以及考研大纲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方向中国戏曲史考研导师介绍以及考研大纲

导师介绍
谢拥军,女,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戏曲研究》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明清戏曲史论研究、 田汉戏剧研究、戏曲刊物编辑工作。 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学硕士 学位;目前在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先后发表论文、评论《诗,田汉戏剧创作的审美中介》、《抗战时期田汉戏曲创作实践初 探》、《温州瓯剧启示录》、《汤显祖剧作审美论》、《昆曲与文人趣味》等三十多篇,合作 出版了《中国戏曲史》、《昆曲与文人文化》,是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 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的成员,院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文学剧目典”副主编,调查 报告《闽南地区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优秀科研成果奖文献三 等奖。
招生目录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戏曲类方向 专业研究 方向 学习方式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 理论②201英语 一或202俄语或 203日语③611 艺术概论④816 戏曲史论 ①101思想政治 理论②201英语 一或202俄语或 203日语③611 艺术概论④816 戏曲史论
02中国戏曲史
2019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
戏曲方向中国戏曲史考研导师介绍以及考研大纲
基本信息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中国艺术研究院要求,对报考中国 艺术研究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培训以来,始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 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 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 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 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 五。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中国艺术研究院更近一 步。

2023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史论考研复试分数线及要求以及最新信息

2023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史论考研复试分数线及要求以及最新信息

复试分数线及要求
【3】复试要求及步骤 一、具体安排 第一天:上午10:00远程面试系统测试 第二天:专业技能测试(戏剧、戏曲领域) 第三天:上午9:00资格审核、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第四天:上午8:30专业面试
复试分数线及要求
【3】复试要求及步骤 (二)复试成绩的评定标准及录取要求 1.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满分为100分,该项考核按10%的比例计入复试总成绩; 2.专业论文写作满分100分,该项考核按40%计入复试总成绩; 3.专业面试分为抽答题和复试组提问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该项考核按50%的比例计入复试总成绩; 4.综合素质测试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该项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 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但不及格(60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6.复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复试总成绩=外语听说能力得分×10%+专业论文写作得分×40%﹢专业 面试得分×50%。复试总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参考书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同学们其实不用被这么多本书吓到了,考试主要是考察其 中的(戏剧卷),这本书也主要是以“词”的形式出现,对 于同学们入门来讲,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因此,如果同学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话,可以从 大百科全书入手来学习。
参考书目:《西欧戏剧史》
参考书目:《中国话剧史》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
《中国戏剧史学史稿》通过对20部有较大影响的中国戏 剧史著做系统性研究,探讨了它们在中国戏剧史学史上的地 位、影响和赓续、互文的关系;通过对诸位作者所秉持的历 史哲学和使用的学术方法进行回顾和检讨,试图对既往的戏 剧史著研究进行系统性整理。
参考书目:《中外戏剧史》

《中国戏曲史》复习重点汇总

《中国戏曲史》复习重点汇总

《中国戏曲史》复习重点汇总中国戏曲史复重点汇总
1. 戏曲的定义和特点
-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统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戏曲的特点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脸谱化的角色表演等。

2. 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
- 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经过不断发展演变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 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元曲、明代传奇和清代评剧等不同阶段和流派。

3. 戏曲剧种与代表作品
- 中国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越剧、评剧等多种剧种,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代表作品。

- 京剧的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白蛇传》等;豫剧的代表作品有《山河恋》、《相思树》等。

4. 戏曲角色与表演风格
- 戏曲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四类,每个角色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表演风格和技巧要求。

- 生角色以阳刚之气为特点,旦角色以阴柔之美为特点,净角色以活泼机智为特点,末角色以稳重幽默为特点。

5. 戏曲音乐与舞台美术
- 戏曲音乐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曲调、唱腔和音乐伴奏等。

不同戏曲剧种有不同的音乐风格。

- 戏曲舞台美术包括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通过精心设计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效果。

6. 戏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戏曲艺术通过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以上是关于中国戏曲史的复习重点的汇总,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考研经验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考研经验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考研经验(1)中国艺术研究院简介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部直属的集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教育、“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没有本科,作为科研院所,名气自然不能同传统大学相比。

但是艺研院的戏曲、美术、音乐等学科都有过非常辉煌的成绩,譬如中国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电影等领域的史论基础都是艺研院的前辈学者们一手打造的,所以艺研院才有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国家队”的称号。

(2)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招生专业目录(3)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直系学姐分享考研经验:我当时考研参考书主要是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建议先从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开始看。

作为考试用书,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相对王宏建的那本要好读懂一些,总结知识框架跟着目录来就可以。

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太哲学化了,跟王宏建老师的学美学出身有点关系,不好读懂,但是做笔记的话比较好做。

书中的例子相对少,但有一定的代表性,建议多看一些艺术学相关书籍,例如西方美学史,美学散步、艺术原理,另外复习艺术概论要结合真题。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1.艺术的本质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考研复试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考研复试
2020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考研复试
基本信息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育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北京电影学院要求,对报考北京电影 学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北京电影学院培训 以来,始终对北京电影学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 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 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 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 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五。 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北京电影学院更近一步。
面试礼仪细节
四、进出门 在进入考场时,要敲门。不论考场的门是开着,还是闭着,都要敲门。因为考官可能还在讨论上一名考生的一些情况, 如果没有敲门就进去,会很不礼貌,让考官和自己都会有尴尬。所以进入考场前,一定要敲门,得到老师允许后进门。 五、走路 走动时应当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腿有节奏地交替向前迈步,并大致走在一条等宽的直线上。两臂在身体两侧 自然摆动,摆动幅度不要过大。应控制脚步声,不要两脚擦地拖行。走路时身体有前俯、后仰或左右摇晃,或者两个 脚尖同时向里侧或外侧八字形走步,都是不规范、不雅观的举止。 六、站立 站立时身形应当正直,头、颈、身躯和双腿应与地面垂直,两肩相平,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正前方,嘴自然闭合。

2019年人大戏剧戏曲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人大戏剧戏曲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人大戏剧戏曲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25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

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1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35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2个、交叉学科7个)。

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专业介绍戏剧戏曲学,是对戏剧戏曲理论及历史的考察和研究。

上自古希腊、罗马、印度及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与实践,下至现当代世界各种戏剧流派,我国的戏剧戏曲现状及走向进行理论探讨,并用其指导创造实践。

复试时间复试考试时间:报到时间:3月9日下午14:00-16:00地点:人文楼101室(1)专业综合课(笔试)考试时间:3月10日上午8:30-10: 30,满分100分。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复试分数线解析以及复试要求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复试分数线解析以及复试要求

参考书目
《戏曲意象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沈达人
《戏曲意象论》是戏曲理论家沈达人先生关于戏曲美学 研究的经典著作。全书从戏剧形象构成的不同类型,再 现、表现与戏曲的艺术方法,行动的再现性与戏曲的典 型、典型化,动作的表现性与戏曲人物和戏曲环境的意 象化,戏曲的抒情性等五个方面研究戏曲意象,比较完 整地构成了戏曲意象创造的系统,是一本能代表“前海 戏曲研究”成就的著作之一。
导师介绍
王馗,1975年3月出生于山西忻州,1992年考入中山大学,2002年获得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2005年受聘为副研究员进入中国艺术 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同时担任中国傩戏学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成果:《试论小青故事在晚明的心理效应(附录:〈三百年“小青热”辑事论 考〉)》(硕士论文)、《鬼节超度与劝善目连》(博士论文)、《粤东梅州佛教香花的调查与 研究稿》(博士后出站报告)、《“小青热”与晚明文人“创调”》、《南北朝“呼名怖儿”习 俗与“麻胡”考》、《宋元孩偶魔合罗的民俗源流》、《香花佛事――广东省梅州市的民间超度 仪式》、《完整保护:地方戏曲发展的一条“绝路”》、《山西省太原市沙河刘照的十二岁庆 典》、《二十世纪目连戏研究简评》、《禅门经忏与梅州客家的人生礼仪》、《沉浮的传统与永 生的记忆从――东海孝妇看民间故事的仪式内涵》、《粤东梅州香花佛事中的“目连救母”》等。 目前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工作。
资料
《中国戏曲史概要》 才思考研考博·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总结了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笔记,考试的重点。
辅导资料
《中国戏曲知识》 才思考研考博·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里面汇集了中国戏曲的基础知识,作为答题的 理论依据。 历年真题一、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师介绍
熊姝,女,1968年11月10日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法律系,同年到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至今,期间在本院举办的学制两年的第一届研究生课题进修班学习。现为 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昆曲表演艺术论》(合著)及评论集《我为星狂》, 并参加了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中国戏曲近代史”的研究工作,撰写了有关章节。发表文章 百余篇,其中《论新时期历史剧新编》获2004年“21世纪中国戏曲发展论坛”论文二等奖。
导师介绍
万素,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女,1947年11月2日生,安徽安庆市人,中共党员。1974年由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音乐专业 毕业。现为《戏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兼职中国戏曲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中华戏曲》编辑部主任。 1984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此前,曾有10年音乐教学工作经历。入院后由音乐专业转至戏曲史论研究。个人业务路 向,立足学术兼编辑工作,广泛涉猎各艺术门类,尤其关注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音乐、舞蹈、影视等表演艺术, 关注新时期戏剧舞台,不断拓宽艺术视野,凝炼犀利的鉴赏目光与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因兼职社团,频繁参与全国性戏剧学术活动及组织工作,对当代戏曲艺术的文化生态,对近百年来中国戏剧的变革与发展, 予以理性思考,从而获取较为宽泛的学术视界。 主要成果:担任戏研所学刊《戏曲研究》编辑,责编了第50辑、52辑、54辑等(共50余万字);责编文集《徽班进京 200年祭》(16万字);参与《中国京剧大百科全书》音乐分支编辑、撰稿工作(撰写2万余字);编撰《歌台深处――周 信芳传》(10万字);主要文章篇目如:《戏曲的二级反馈》(6千字,与人合作),载1990年《桂海艺丛》;《徽班徽调 史料辑录》(3.2万字),收入文集《徽班进京200年祭》,1991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周信芳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 (1.5万字),载1991年《戏曲研究》36辑;《当年“滚调”领风骚“青阳”余绪今犹闻》(3千字),载1992年《中国戏 剧》10期;《“郭汉城学术成就研讨会”纪实》(1万字),载1992年《戏曲研究》43辑;《播洒火种在人间――李紫贵 忆田汉》(1.6万字),载1993年《戏曲研究》45辑;《戏曲艺术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1万字),收入文集《市场经济 与文化艺术》,1994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筝琶弹喜怒繁弦急管总关情》(4千字),载1995年《中国京剧》第1期; 《评剧鼻祖成兆才》(5千字),载1995年《文化月刊》第1期;《视点切换:世纪之交的东方戏剧》(4千字),载1996 年《中国戏剧》第6期;《民间戏剧无寂寞但见山花红烂漫》(2千字),载1996年10月30日《北京日报》;《迈向21世纪 的京剧》(5千字),载1999年《中国京剧》第1期。
导师介绍
詹怡萍,女,1966年1月15日出生, 1987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7月起至今,就 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1999年9月起至今被聘为副研究员。独立完成《历代笔记英华· 唐语林 (选注)》、《中国古代戏曲经典· 长生殿(校注)》、《中华活页文选· 白兔记选注》、《六 十种曲评注· 鸾鎞记(评注)》等著作的撰稿,参加了《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中国戏 曲经典精品丛书》、《昆曲与中国文化丛书》等大型课题的编撰,和《粉墨春秋――中国戏曲 文化展(澳门)》、 “2006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浙江)”等科研活动,并为《中国历代 诗歌鉴赏辞典》、《中华骄子》、《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历代名曲千首》等丛书或著作撰 稿。目前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大型课题《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担任“音乐分典”副主编。
导师介绍
刘文峰,1953年生,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戏曲史志、戏曲民俗的研究。曾承担国家社科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 的编辑出版工作和《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中国近代戏曲史》、《西北人文资源数据库· 民间戏曲》 等国家重点项目和《20世纪中国文艺图志· 戏曲卷》、《北京戏曲通史》、《京剧大师程砚秋》、《中国 艺术研究院藏清宫升平署戏装扮相谱》、《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梅兰芳访美图谱》、《中国戏曲剧种音像 资料库》、《傅惜华藏戏曲、曲艺、小说丛书》等重要科研项目。除集体科研成果外,还出版有《山陕 商人与梆子戏》、《梨园英华》、《百年梨园春秋》、《中国戏曲文化图典》、《中国戏曲文化史》、 《戏曲史志研究》等戏曲专著。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和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0年被文化部 授予优秀专家称号。
2019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
戏曲方向戏曲史艺术研究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中国艺术研究院要求,对报考中国 艺术研究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培训以来,始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 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 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 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 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 五。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中国艺术研究院更近一 步。
复试分数线解析
戏曲类方向 分数线 校线 院线 全日制线 非全日制线 政治 36 36 36 — 外语 36 36 36 — 专业一 100 100 100 — 专业二 100 100 100 — 总分 350 350 350 —
复试主要内容
1、外语听力及口语 2、面试:面试主要抽题回答问题 抽2道 随机回答老师的提问 复试非常公平,只要综合素质好,有实力复试一定能录取。
招生目录
戏曲类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学习方 式 (1)全 日制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戏曲史
01戏曲史
王 馗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一或202俄语或203日 语③611 艺术概论④816戏曲 史论
导师介绍
王馗,1975年3月出生于山西忻州,1992年考入中山大学,2002年获得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2005年受聘为副研究员进入中国艺术 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同时担任中国傩戏学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成果:《试论小青故事在晚明的心理效应(附录:〈三百年“小青热”辑事论 考〉)》(硕士论文)、《鬼节超度与劝善目连》(博士论文)、《粤东梅州佛教香花的调查与 研究稿》(博士后出站报告)、《“小青热”与晚明文人“创调”》、《南北朝“呼名怖儿”习 俗与“麻胡”考》、《宋元孩偶魔合罗的民俗源流》、《香花佛事――广东省梅州市的民间超度 仪式》、《完整保护:地方戏曲发展的一条“绝路”》、《山西省太原市沙河刘照的十二岁庆 典》、《二十世纪目连戏研究简评》、《禅门经忏与梅州客家的人生礼仪》、《沉浮的传统与永 生的记忆从――东海孝妇看民间故事的仪式内涵》、《粤东梅州香花佛事中的“目连救母”》等。 目前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工作。
导师介绍
毛小雨,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国戏曲史论及东方戏剧研究。 编著出版:《胡连翠导演艺术》、《中国戏曲脸谱艺术》(获国家级最高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和国家 图书奖提名)。 专著:《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戏论稿》 论文集:《前海剧说》。 译著:《漫画汉英语言精华——唐宋诗》、《漫画汉英语言精华——唐宋词》、《商代文明》、 《空军战士》、《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等。 其他专著:《印度雕塑》、《印度壁画》、《印度艺术》和摄影作品集《印度建筑艺术》、《中国 人眼中的印度》。 获奖情况:《元杂剧中佛教戏研究》,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论文评奖二等奖;《现代戏的文化 心理选择》,获田汉戏剧奖;《艺术的青春探索之旅》,获梅兰芳诞辰100周年征文奖,印度视觉媒体协 会2005年度终身成就奖,2012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成果奖,2013年获第六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 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戏曲史》的“戏曲文学”主编工作,参加国家课题《昆曲导演艺术研 究》。主持国家课题《粤剧神功戏与岭南民间信仰》。
导师介绍
包澄洁,研究员,1942年9月15日生,吉林省柳河县人,中共党员。1958年参加北京曲艺团,任曲剧队乐队伴奏员。1961年考取中国戏 曲学院戏曲音乐系插班生,1963年毕业。毕业后回北京曲艺团先后任曲剧队、曲艺队乐队队长、音乐设计、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 曲艺音乐集成· 北京卷》、《中国曲艺志· 北京卷》编委。1986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志》编辑部,先后任编辑、编 辑部副主任,《中国曲艺志》特邀编审、出版责任编辑。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戏曲声腔剧种史、戏曲音乐及曲艺史、曲艺音乐研究。在《中国戏曲志》编纂过程中,参与组织并参加了全部30卷书稿的 审稿活动,负责“音乐”部类书稿的审读和编辑加工,并为《广东卷》等7部书稿之责任编辑。审阅书稿约3000余万字。其间,对全国 戏曲剧种的音乐,从每一种格式、每一支曲牌到每一剧种音乐结构形态的确定,均做了仔细鉴别,并对戏曲音乐的名词术语,记谱方法 等进行了规范。作为《中国曲艺志》的特邀编审,已参加了10卷书稿的审读,完成了江苏等4卷书稿的出版责编,审阅书稿约1000余万 字。其间,从曲艺史实、曲艺志体例的贯彻到该书之版式等均提出过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多被采纳。鉴于在志书工作中的贡献,97年 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编审成果一等奖。 曾于1991年赴美国参加“北美中国演唱文化研究会”91年年会,并访问了达特茅斯、哈佛、柯比、维尔曼等大学,在年会上及几所大学 做了“中国农村的戏曲”的演讲;1996年赴台北等地参加了“中国音乐的传统与未来”研讨会,在会上发表了论文《戏曲、曲艺音乐结 构研究之现状及其影响》;1997年赴香港参加了“粤剧音乐国际研讨会”,会上发表了论文《试论广东粤曲音乐的曲艺化进程及其对广 东粤剧音乐发展的影响》。 主要成果: 发表的专著论文有:《艺海沉浮》(27万字),中国曲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说唱艺术简史》(合著,为其撰写了第六章清代曲 艺的再度繁荣,1万8千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从八角鼓到北京曲剧》(1万1千字),《戏曲研究》89年第29期;《新 兴剧种音乐建设研究》(1万4千字),《戏曲研究》94年49期;《属于剧种、人物、演员的音乐》(3千字),《文艺报》92年9月18 日第3版;《论落子腔系》(9千字),沈阳音乐学院学刊《乐府新声》99年第1期。94年曾为93级戏曲硕士研究生、戏曲理论进修生开 设“地方戏音乐结构”课程,授课40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