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6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微观经济学30%,宏观经济学70%)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6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微观经济学30%,宏观经济学70%)考研真题一、对比说明下列概念(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等产量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2.资本存量、总投资、净投资与重置投资3.市场供求模型与社会总供求模型二、计算分析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1.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请问:(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是多少?(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生产时损失了多少?2.假设一国货币需求为L=0.2y-10,货币供应量M=200,消费c=60+0.8y d,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单位:亿元)。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100亿元增加到130亿元时,均衡收入、利率与投资有何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结合IS-LM图进行分析)。
三、简述题(共3个小题,第1、2小题每题10分,第3小题15分,共计35分)1.结合厂商理论与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客观实际,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工业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是对现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补充。
试分析亚投行所处的市场结构类型及其可能的竞争行为特征。
3.当前,我国传统产业如水泥、钢铁、汽车、房地产等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库存积压过多的问题,试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别从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角度设计一套消化过剩产能和去库存的宏观调控策略。
四、论述题(共3个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3小题每题20分,共计55分)1.假定整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试分别分析其对替代品和互补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带来的影响。
2011年暨南大学828管理学及微观经济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自命题试题********************************************************************************************学科与专业名称: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考试科目代码与名称:828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A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Ⅱ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30 分)1.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MC=8,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P=40-Q,其中P 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
下面哪个产量使得该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A 32B 16C 64D 722.最近纽约公交地铁系统工会组织大罢工为了争取更好的待遇(现已结束),很多经济学家在罢工还没结束时就相信劳动方(即工会)的要求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经济学家的理由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一个?A 罢工会对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劳资双方出于社会财产的关心达成妥协B 政府施加压力使得资方不得不满足劳方部分要求C 工会是劳动力供给的垄断者,它们对劳动力的价格有较强的控制能力D 工会的谈判技巧高超3.关于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以下说法那个不对:A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长期总成本都小于或等于短期总成本B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长期平均成本都小于或等于短期平均成本C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短期平均成本都和长期平均成本相切在短期的最低点上D 存在一个短期规模,其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相切在两者的最低点上4.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有人列出了三种的原因:(1)由于生产的投入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生产者数目的增加,这些投入资源的价格上涨,导致所有生产者的成本上升。
(2)行业中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向上倾斜的(3)企业(包括潜在进入者)的成本不同。
哪个或哪些不是真正的原因?A (1)和(2)B (3)和(2)C (1)和(3)D 只有(2)5.走路口渴的武松在路边总共买了15碗酒喝。
2012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考研真题

西南大学826经济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4.5.1 西南大学826经济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具体地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
相反,在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
2.奥肯定律:用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认为,GDP高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失业率将会比自然失业率下降一个百分点。
3.名义价格粘性: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货币供给作用于总需求,第二个环节是总需求作用于产出。
在第二个环节中,需求的变化能否引起产出的调整取决于名义粘性的存在性及其强弱。
名义粘性包括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而价格粘性又分为名义价格粘性和实际价格粘性。
二、简答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1.讨论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收入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2013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微观经济学30%,宏观经济学70%)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微观经济学30%,宏观经济学70%)考研真题一、对比说明下列概念(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2.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3.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二、计算分析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1.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经营,且劳动力是唯一可变投入要素,其生产函数为:Q=88L,其中,Q是周产量,L是工人人数,固定成本为150元,问当周工资为324元,产品价格为每吨3.24元时,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将雇佣多少工人?此时厂商的利润是多少?2.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三、简述题(共3个小题,第1、2小题每题10分,第3小题15分,共计35分)1.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并分析农业领域如何消除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
2.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政策含义。
3.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以保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四、论述题(共3个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3小题每题20分,共计55分)1.我国一些城市生活和生产的用电激增,导致用电紧张,电力供给不足,请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种问题。
并分析这种措施分别对消费者剩余(需绘图说明)、消费者收入、生产资源的配置可能带来的影响。
2.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我国政府促进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设计一套合理的政策建议。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请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政府应该如何兼顾好社会公平?。
西南大学2011年研究生考试试题826经济学

西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26经济学
学科、专业: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微观30%,宏观70%)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本题15分)
1、结构性失业
2、国际收支平衡表
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本题60分)
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曲线?其原因相同么?请说明。
2.为什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必有一点且只有一点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并用图示说明。
3.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内容
4.简述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调节作用
三、计算题(本题15分)
若消费者王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函数为U=X²Y²,王某收入为500元。
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3元,Py=8元,求:
(1)王某的需求方程;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的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王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王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王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王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本题60分)
1.试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2.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因为水源不足而引起自来水供应紧张。
请根据边际效用
递减原理,针对如下问题设计相应方案并提出措施帮助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
些问题。
(1)对消费者剩余有什么影响?
(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影响?
(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3.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原理,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的实际,分析论
述我国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和方向。
(NEW)西南大学《826经济学》(微观经济学30%,宏观经济学70%)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3 分析说明税收、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 影响。
四、论述题 1 根据外部性和经济效率原理说明政府对企业污染排放和汽车尾 气排放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2 比较说明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共性和不同,并谈
2 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政策含义。
3 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 税的影响:
(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以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
四、论述题(共3个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3小题每题20分,共 计55分)
1 我国一些城市生活和生产的用电激增,导致用电紧张,电力供 给不足,请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种问题。并分析这种措 施分别对消费者剩余(需绘图说明)、消费者收入、生产资源的配置可 能带来的影响。
2 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我国政府促进内需尤其是消费 需求持续增长设计一套合理的政策建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坚 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请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政府应该如何兼顾好 社会公平?
2014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微观 经济学30%,宏观经济学70%)
考研真题
一、对比说明下列概念(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 等产量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2 资本存量、总投资、净投资与重置投资
3 市场供求模型与社会总供求模型
二、计算分析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 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 20Q,请问: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各为多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是多少? (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2011年暨南大学828管理学及微观经济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自命题试题********************************************************************************************学科与专业名称: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考试科目代码与名称:828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A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Ⅱ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30 分)1.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MC=8,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P=40-Q,其中P 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
下面哪个产量使得该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A 32B 16C 64D 722.最近纽约公交地铁系统工会组织大罢工为了争取更好的待遇(现已结束),很多经济学家在罢工还没结束时就相信劳动方(即工会)的要求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经济学家的理由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一个?A 罢工会对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劳资双方出于社会财产的关心达成妥协B 政府施加压力使得资方不得不满足劳方部分要求C 工会是劳动力供给的垄断者,它们对劳动力的价格有较强的控制能力D 工会的谈判技巧高超3.关于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以下说法那个不对:A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长期总成本都小于或等于短期总成本B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长期平均成本都小于或等于短期平均成本C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短期平均成本都和长期平均成本相切在短期的最低点上D 存在一个短期规模,其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相切在两者的最低点上4.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有人列出了三种的原因:(1)由于生产的投入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生产者数目的增加,这些投入资源的价格上涨,导致所有生产者的成本上升。
(2)行业中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向上倾斜的(3)企业(包括潜在进入者)的成本不同。
哪个或哪些不是真正的原因?A (1)和(2)B (3)和(2)C (1)和(3)D 只有(2)5.走路口渴的武松在路边总共买了15碗酒喝。
2011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考研真题

西南大学826经济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4.4.1 西南大学826经济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曲线,其原因是相同吗?请说明。
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在技术、投人品的价格不变、且企业规模为既定的条件下,某一产品的各种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几何图形。
它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佳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佳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826经济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4.4.1 西南大学826经济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曲线,其原因是相同吗?请说明。
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在技术、投人品的价格不变、且企业规模为既定的条件下,某一产品的各种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几何图形。
它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佳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佳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呈先降后升的U型,这种形状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很相似的。
但是,这两者形成U 型的原因并不相同。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2.为什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必有一点且只有一点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并用图示说明。
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但LAC并非全是同所有各条SAC曲线之最低点构成。
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LAC曲线相切于SAC最低点左边,右侧则相切于SAC曲线最低点右边。
在LAC曲线最低点处,LAC曲线切线的斜率为零,又因SAC 曲线与LAC曲线相切,故在LAC最低点处其SAC曲线的斜率也为零。
所以整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必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最小值相等。
3.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内容。
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
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原则上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
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
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假定,人们持币与否包括两种相关的费用:持有现金的机会损失和处置有价证券的佣金支出,由于这两种费用互为消长,个人决策将面临选择和权衡,并使得总费用最小,由此可导出鲍莫尔有名的平方根律:M=(2bT)/r式中b 代表每笔交易的佣金费用,r代表有价证券利率。
该式表明货币需求同收入T和利率的弹性均为1/2,这意味着货币不是奢侈品,其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收入分布越是平衡,货币总的需求就越大,或收入分布越是不均匀,货币总需求就越低。
不定性决定谨慎动机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需求,凯恩斯的分析未见细致,致使后来的经济学家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拓展和进一步规范,最有名的拓展之一是托宾的货币需求的象限分析,托宾巧妙地将谨慎需求和交易需求与投机需求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将谨慎动机限定于利率的不确定性这一范围之内。
谨慎需求模型假定:收支相抵后的净支出服从以零为中心的某种概率分布,σ为净支出的标准差,通过设定适当的风险概率,惠伦导出了立方根律的货币需求公式:M=2σ2br13。
投机动机它是凯恩斯货币理论区别于其它货币理论的一个显要特征,不过凯恩斯的投机模型是一个纯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模型,在该模型中,投机者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借助预期利率,个人要么全部持有货币,要么全部持有债券,个人是个盲目的投机家,而不是多样化的投机家。
为克服这一缺陷,托宾(1958)根据马克维茨(1952)的资产组合理论发展了凯恩斯的纯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
这一理论可通过可分离定理加以说明。
第一,投资者根据各种风险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确定资产的有效集或有效边界,这一边界与个人的偏好无关,引入无风险的货币后,投资者的有效集变为由原点出发与有效边界相切的一条直线。
第二,个人选择直线上的哪一点作为最优决策点,取决于个人风险——收益的无差异曲线,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与直线的切点即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该点决定了在所有金融资产中货币所持的比例,投机性货币需求由此比例确定。
4.简述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调节作用。
答: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它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
再看政府的收入。
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
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就会发行公债,使公债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
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务。
它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
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该增加税收或者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前者成为扩张型财政政策,后者成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这种政策从理论上说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相机抉择”,但是事实上多数是搞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果是财政赤字的上升和国家债务的积累。
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三、计算题(本题15分)若消费者王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函数22U X Y=,王某收入为500元。
X和Y的价格分别为3,8x yP P==元元,求:(1)王某的需求方程;(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的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王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王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胆王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王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解,(1)根据已知条件可得,该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22max ..500X Y X Y S T P X P Y +=解得:拉格朗日函数是,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 的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 ,则王某将消费X 和Y 各多少?2222500X Y X Y L XY P XL X Y P YL P X P Y λλλ∂=-∂∂=-∂∂=--∂令上述三个等式均为零,即得商品X 和商品Y 的需求函数。
2250250Y P X P Y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 的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 ,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在没有补贴之前,消费者的需求量为X=250/3,Y=250/8,政府补贴后,X*=500/3,Y=250/8。
(3)如果交纳会费,享受会员价格时,则消费者购买相同数量的产品X 和Y 时,所节省下来的费用是:因为降价,消费者多购买了250/3件商品,相应地为消费者节省的支出为250元,大于所交纳的会费,因此,他选择加入会员,是正确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本题60分)1、试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答: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收益递增。
(2)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收益递减。
(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收益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