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
1.初起实证为主,病位在肝
(1)肝郁 病机特点: 长期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使肝失条达,气机不利郁结于 内,清阳不升,清窍不利,发为眩晕。 临床表现: 表现为头晕头痛较轻,胸胁胀满疼痛,精神不振,血压 变化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高血压病中医证治方药
b 阴虚重,阳亢轻 治法:滋阴为主,潜阳为辅。 代表方:三甲复脉汤 组成:地黄、阿胶、麻仁、麦冬、芍药、甘草、牡蛎、 龟板、鳖甲 临床应用:适用于老年患者阴虚阳亢偏于阴虚者,多 由肾虚发展而来,其病变重心在肾。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
(2)虚风内动 病机特点: 肝肾阴液过于亏耗,阴不涵阳,肝阳升动无制,导 致阴虚不能制阳,虚风内动。 临床表现: 头痛眩晕,唇舌发麻,视物模糊 头摇肢颤,半身麻 木,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
(2)肝火 病机特点: 肝气郁日久化火,或肝阳疏泄太过,气有余便是火, 木火内生,气火上炎脑窍,发为眩晕、头痛。 临床表现: 表现为头晕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心烦, 多梦易惊,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 弦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高血压与中西药课件

高血压与中西药课件
运动时注意安全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运动时应有人陪伴。
心理调适
1 2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学会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3
寻求心理支持
如有需要,可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获得 更好的心理支持。
谢谢
THANKS

适量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 太极拳等。
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 压并进行治疗。
03 西药治疗高血压
CHAPTER
西药治疗高血压的种类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降低血容量, 从而降低血压。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扩 张血管,降低血压。
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 奋,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来降低 血压。
03
肝阳上亢
由于情绪波动、饮食不节 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肝 阳上亢,进而引发高血压。
痰湿内阻
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 厚味,导致痰湿内阻,影 响气血运行,引发高血压。
肾精不足
年老体衰或先天不足等原 因导致肾精亏虚,不能制 约肝阳,引发高血压。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调理脏腑功能
活血化瘀
通过中药调理,改善肝、 脾、肾等脏腑功能,以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遗传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
因。
不良生活习惯
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等 不良生活习惯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 风险。
环境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噪音、寒冷等环境 因素也可导致血压升高,引发高血 压。
02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CHAPTER

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02
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输出量与外周阻力关系
01
心脏输出量增加
心脏收缩力增强或心率加快,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
02
外周阻力增大
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腔狭窄等导致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03
心脏输出量与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心脏输出量增加时,外周阻力相应减小以维持血压平衡;反之亦然。这
种相互作用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高血压概述 • 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 • 高血压并发症及危害 • 药物治疗策略与选择原则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分为原 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其他神经内分泌因素
如血管内皮素、一氧化氮等也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一氧化氮等舒血管物质释放减少,而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导致血管舒 缩功能失衡和血压升高。
炎症反应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内存在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释放可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进一步升高血压。同时,炎症反应还可激活RAAS等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 疾病,增强信心。
针灸、按摩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降 压的效果。
按摩疗法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舒缓肌肉 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代表药物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左心室肥厚、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
注意事项
常见副作用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 部水肿等,使用时需注意观察。
ACEI和ARB类药物
药物原理
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 生成;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而发挥降压作用。
02 药物治疗原则与 策略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01
02
03
综合考虑患者情况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高血压程度、并发症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
选择合适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 的药物。
调整药物剂量
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 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 效果。
,并强调长期规律治疗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02
向患者详细介绍降压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及可能
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培养患者自我监测习惯
03
教导患者如何在家中自测血压,并记录血压变化,以便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
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患 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及生活 质量,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健康生活方式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包括低盐饮食、适量 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 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06 合并其他疾病时 药物治疗选择
合并冠心病时药物治疗选择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少心肌 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可改善冠 心病患者近、远期预后,特别适用于伴 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 竭等患者。

高血压中医治疗及日常中医保健方法课件

高血压中医治疗及日常中医保健方法课件

健康生活习惯
01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02
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 烟。
0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 绪波动。
05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案例分享
治疗案例一
01
02
03
患者情况
患者李先生,55岁,高血 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西 药降压,效果不明显。
03
高血压的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饮食保健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当的体 重
避免过度进食高热量食物,如高糖、高脂 肪食品,适量摄入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限制钠盐摄入
减少食用盐、酱油、味精等高钠食品的摄 入,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和高钠饮料 等。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增加钾和镁的摄入
注意运动时的自我监测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呼吸、疲劳程度等指标,避免过度运 动。
情志保健
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学会 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 态。
放松身心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 彼此的感受和经历,共同面对生活中 的挑战。
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法放松 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高血压的中医病机
总结词
高血压的中医病机主要包括虚实两个方面,实症多由 肝火上亢、痰浊内蕴等原因引起,虚症多由阴虚阳亢 、气血亏虚等原因引起。
详细描述
高血压的中医病机包括虚实两个方面。实证多由肝火 上亢、痰浊内蕴等原因引起。肝火上亢多因情绪激动 、气郁化火所致,痰浊内蕴多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 所致。虚症多由阴虚阳亢、气血亏虚等原因引起。阴 虚阳亢多因久病体虚、阴液不足所致,气血亏虚多因 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所致。高血压的中医病机错综复 杂,实证与虚症可相互转化,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 证施治。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中药药理的应用(3)
• 具有安神降压作用 远志、酸枣仁、龙骨、磁石、石 决明 适合于伴有焦虑者。
中药药理的应用(4)
• 具有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 : 葛根、佛手、淫羊藿 、灵芝提取 物、丹参素、蝉蜕等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常引起男性功能 障碍,但淫羊藿 却能改善男性功能
中药药理的应用(5)
• 钙拮抗作用: 防己、川芎、当归、赤芍、川红花、丹参、 前胡、肉桂、藁本、白芷、羌活、独活、 桑白皮、海金砂等 适用于理的应用(1)
• 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天麻、钩藤、菊 花、夏枯草、豨莶草、防己、桑寄生、 杜仲、仙灵脾、酸枣仁、远志、前胡、 法半夏、佛手、青木香、猪苓、泽泻 等百多种常用中药具有降压作用。
中药药理的应用(2)
• 具有利尿降压作用 :
泽泻、茯苓、扁蓄、猪苓、荠菜、 海金砂、瞿麦、茵陈蒿、薏苡仁、 车前草 适用于容量性高血压,高血压水肿。
辨病治疗
• (1) 在传统辨证方药中,加上具有降压作用的 中药。 • (2) 用辨证用药精神,在众多的降压药中重组 新的降压方剂,譬如有学者采用仙茅、淫羊藿、 巴戟天、黄柏、当归、知母等组成的二仙汤用 于内分泌失调,尤其对更年期妇女的高血压有 良好的治疗效果。 • (3) 用辨证用药精神去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专 方专药及其他疗法。
中药药理的应用(6)
• 具有ACEI及ARB样作用: 黄芪、何首乌、白芍、泽泻、法半夏、、 瓜蒌、野菊花、地龙,另外前述的川芎、红 花还能降低血浆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 水平。 适合于伴左心室肥厚、慢性心衰、糖尿病 者。
中医证模型的启示
天麻钩藤饮伴神经功能紊乱
六味地黄丸伴肾功受损 二仙汤用于内分泌失调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及血压变异性课件

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及血压变异性课件
心脑血管事件下降(%)
如何降低晨峰血压?
霍震,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分析. 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杂志,2006,34(3):287-288
选用长效的24h平稳降压药
谷峰比值(T/P)>50%
平滑指数(SI) >0.8
半衰期长
2、杓 型 血 压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2010, 15:173–180
Clinical Focus,September 5,2005, vol 20.No17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主要目的有3个:平稳降低整体血压水平、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抑制清晨觉醒后的血压骤升,最终有效保护靶器官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告 (JNC -VI)中推荐选用日服一次能够 24小时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 ,体现了对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原则。
1
IMT: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可预测卒中或心梗事件的发生
2
LVH:左心室肥大(LVH)即心脏结构发生改变,显著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3
4
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脏损害的标志,是心血管事件重要的预测因子
靶器官损害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105–1187
血压的昼夜节律在清晨最为显著,此时,人体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血压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至较高水平,这种现象即为“血压晨峰” 计算标准:起床后2 h平均血压与包括夜间最低血压在内的1 h平均血压(即最低血压及其前后两个血压测得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3

高血压ppt课件(图文)

高血压ppt课件(图文)

02
对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提
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03
根据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和药物作用特点,适时调整用药剂量和
频率,确保血压平稳控制。
05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策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综 合评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转化 酶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和刺激肾 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等舒血管物质减少,同时释放 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增加,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衡,血压 升高。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输出量来降低血压。 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 和慢性心力衰竭者。
•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 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的 药物。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脑血管病变等。
介绍了近年来新研发的降压药物种类,如直接肾素抑制剂、内皮 素受体拮抗剂等。
新型降压药物优势
阐述了新型降压药物相比传统药物的优势,如更高的降压效果、更 低的副作用风险等。
新型降压药物适用人群
分析了新型降压药物的适用人群,如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 的高血压患者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高血压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根据患 者的基因型、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血压或家 庭血压; • 规范化测量血压 • 使用经过国际标准(ESH,BHS,AAMI)认 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 推广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 提倡患者家庭自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诊断评估
• 确定血压水平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 • 寻找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 压。
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 构成比(%)
12 8.3 40.4 心血管病 肿瘤 呼吸疾病 损伤/中毒 其他
1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
24.3
《洪昭光谈心血管病防治》2002年10月第一版 38页
高血压防治的基本理念
1. 高血压是可控的,大多数需长期治疗; 2. 高血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 高盐饮食 ,长期过量饮酒,长期过度精神紧张。 3. 降压治疗的好处公认,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 中及心脏病风险; 4. 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和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措施, 5. 长期、平稳、有效控制血压,降压治疗要达标
用于风险分层的临床疾患
• • • • 脑血管病: 心脏疾病: 肾脏疾病: 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 血肌酐:男性133mol/L(1.5mg/dL) ; 女性124mol/L(1.4mg/dL); 蛋白尿(300mg/24h)
I II III 无其它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IV 临床并发症或糖尿病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

血脂异常: TC5.7mmol/L(220mg/dl)
或LDL-C>3.3mmol/L(130mg/dl) 或HDL-C<1.0mmol/L(40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 (BMI28kg/m2) 高同型半胱氨酸>10 umol/L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用于风险分层的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或 Cornell>2440mm·mms 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女120g/m2 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选择使用) 踝/臂血压指数<0.9(* 选择使用)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或血清肌酐 轻度升高(男性 115-133mol/L或1.3-1.5mg/dl,女性 107-124mol/L或1.2-1.4mg/dl) 微量白蛋白尿 30-300mg/24h或 白蛋白/肌酐:22mg/g(2.5mg/mmol) (男)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不论采用哪种测量方法,诊室血压、动态血压或 家庭血压; • 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均呈连续 、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 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 密切。 • 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及冠心病的关系更密 切。 • 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 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我国高血压“三率”水平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知晓率 治疗率 12.1 6.1 2.8 控制率 26.3 30.2 24.7
1991 2002
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比较(%)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1/10万人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09 心脑血管病 肿瘤 呼吸病 损伤/中毒 消化病 传染病
我国高血压的现状
• • • • 全国2亿高血压患者
中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其中一半与高
血压有关
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过早死亡150万人
全国每年高血压医药费400亿元
中国高血压的“三高”“三低 ”現象
• “三高”: 患病率高 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三低”: 知晓率低 治疗率低 控制率低
高血压的中西医 治疗
•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 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 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 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 ——《黄帝内经》
血压
• 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动脉 血压)
高血压概念
1.高血压基本概念 •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 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 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经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140和/或≥90mmHg, 可考虑诊为高血压。 • (人群中诊室血压水平呈连续正态分布,血压升 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因此高血压的临床诊断 标准是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来确定的 )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 126mg/dL) (是冠心病等危症) 餐后血糖:≥11.1mmol/L ( 200mg/d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心血管危险分层
血压(mmHg)
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注:⑴、本表与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同;⑵、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 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 为1、2、3级。
用于风险分层的危险因素
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 级
• • • • • • •


收 缩 压(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和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
舒 张 压(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