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中国地理概况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十九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试题部分)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十九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试题部分)

专题十九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山脉和地形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Ⅲ2019课标Ⅱ,36(1)(2),14分横断山区地形与气候特征★★★2017课标Ⅰ,11,4分行政区位置河流与湖泊外流区与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Ⅱ2016课标Ⅱ,9—11,12分东南沿海地区河流特征★★★中国人文地理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主要自然资源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工业、交通运输Ⅱ2017课标Ⅱ,36(1),8分山西焦化企业布局变化★★☆分析解读近5年课标卷对本专题内容多次直接或与其他专题结合考查,主要考查位置与自然特征,命题形式上多以区域图或要素图为背景。

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需掌握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同时要加强对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真题探秘】【方法集训】考点一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

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20届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一,9)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A.重要的人口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答案 D2.(2020届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一,10)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的差异B.纬度位置的差异C.大气环流的差异D.海拔高低的差异答案 D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调研一,12)造成M—N—O一线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C.距海远近D.地形地势答案 C4.(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调研一,13)P地降水量多于周边地区的原因是( )A.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B.距离大西洋较近C.气温高,对流运动强烈D.气旋活动频繁答案 A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021版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测评 一 经纬网与地图

2021版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测评 一 经纬网与地图

核心素养测评一经纬网与地图建议用时:45分钟(2019·济南模拟)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1、2题.1。

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

①位于西半球B。

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解析】1选D,2选C。

第1题,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经纬度为(30°N,135°W).图示四地坐标分别是: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第2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①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时针自转,可知③点位于以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赤道上,经度为45°W,位于大西洋;根据逆时针自转,可知④点位于以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30°纬线上,位于北温带.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

据此回答3、4题。

3。

飞机飞行航线()A。

-直不变B。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北后向南4.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A。

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0小时【解析】3选D,4选B。

第3题,读题目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线60°N,且两条经线的经度和是180°,东西经度相对,正是两条相对的经线,所以两地的最短距离大圆的劣弧就是经线圈的劣弧,位于北半球,所以先向北飞,后朝南飞.第4题,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抵达乙地(60°N,80°E),该飞机是先沿100°W向北飞,到达北极点后再沿80°E向南飞,最后达到乙地(60°N,80°E);因此该飞机飞行的纬度数为:(90°—60°)×2=60°,因两地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就相差111千米,则该飞机飞行的距离为:60°×111千米=6 660千米,则该飞机速度为6 660千米÷8小时≈833千米/小时。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精品复习:中国地理概况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精品复习:中国地理概况

发展农业科技,加大科 技投入;改进耕作方式; 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 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 冻害的影响等
返回
季风水田农业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 足,雨热同期;地形 平坦,土壤肥沃;河 网密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 通便利;市场广阔; 科技发达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灾害风险
2.9
+பைடு நூலகம்.9
2.8
+0.8
45.9
+8.9
我热8高降我口产大我区生机我年该然产0国条,,国稠集了国,产械国降地降带0 m年件说东密中北B年平集化台雨区低来错m降更明南,度粮降原中水风量粮台的48地.4雨好水沿粮下南雨面度平、≥食风风8区量,热海食降运量积提,洪生、险00粮而资地需,的≥广高涝产洪,4Am80食对年源区求粮运阔有灾集涝D00m0~生错降的,量食输,利害中灾的m8产雨利经大供压该于主度害0南m集0量用济,应力地提要下给-地方m中1率发而减,4区高发降粮0区地m0.度6下达粮少C粮农生,食0水区地~提错,食,食业在必生,人生加
1.该省简称是( A.台
B
)
B.闽
C.苏
D.鲁
2.造成图示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差异
的主导因素是( A.季风 B.纬度 C.距海远近 D.地形
D图中) 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沿海平原降水小,从沿海向内陆,
降影地水 区 形量雨),先;降增丘水加陵量根水省后山小据的为减地;海分福小西向岸布建。侧西线规省原为由的律。因背于形所是风地状反沿坡形和映海,(浙该出处降闽省的于水丘北地台量陵部形湾减)的特山小的轮点脉。阻廓,的挡,可背作以定风用及位坡,降该多(雨

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2)领土四至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帕米尔高原上
-5-
漠河县
-6-
(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我国与 朝鲜 、 越南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日本
(4)行政区划: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23个省, 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7-
2.中国众多的人口与多民族国家
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13-
②温度带——根据 积温 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 藏高原区。
-14-
海南
雷州
华北 辽东
山东 黄土
塔里木
青藏高原
-15-
(3)降水。
空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①降水特征 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
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②干湿区——根据 气候的干湿
状况划分成四类干湿
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 知能力
特征及差异,培养综合思维 2.建立“脑图”。我国的自然地理、人
2.正确认识我国生产活动 文地理事物,通过构建脑图,反复回放,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处 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理人地矛盾,树立科学的人 3.举一反三。中国的地形多样、气候
地协调观
复杂,区域特征明显,学习中不可能面
3.认识我国不同区域自然 面俱到,只有学会推理、学会运用所
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提 学知识分析解决类似问题,做到举一
高区域认知能力
反三,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要求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4-
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1.中国的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北温 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地区 位于寒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 太平 洋,位于 亚欧 大陆东侧。

地理高考新素养总复习课件中国地理概况

地理高考新素养总复习课件中国地理概况

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 湖,位于江西省,面积 3583平方公里
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位于江苏省,面积2338平
方公里
中 国 自 然 资 源
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Βιβλιοθήκη 林地面积:约2.08亿公顷

草地面积:约4.07亿公顷

湿地面积:约0.53亿公顷

沙漠面积:约0.66亿公顷
海岸线:约 1.8万公里
陆上邻国:14 个,分别是俄罗 斯、蒙古、朝鲜、 越南、老挝、缅 甸、印度、不丹、 尼泊尔、巴基斯 坦、阿富汗、塔 吉克斯坦、吉尔 吉斯斯坦、哈萨 克斯坦
海上邻国:日 本、韩国、菲 律宾、马来西 亚、文莱、印 度尼西亚
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降水量:中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南方湿润,北方干旱
自然灾害:中国经常发生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 严重影响
河流与湖泊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全长6300公里,流经11个
省区
中国的主要湖泊:鄱阳湖、 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
珠江:中国第三长的河流, 全长2214公里,流经8个
数民族
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
文化
语言文字
汉语:中国官方语言,使用人数最多 方言:各地方言丰富多样,具有地域特色 汉字:中国文字的基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展现了中国文学的辉煌成就
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 久的国家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文 明史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核心,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道德观念

2021-2022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9中国基本概况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21-2022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9中国基本概况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21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9中国基本概况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课标细化】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3.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

【核心突破】一、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与省级行政区各省区的经纬度位置是复习的重要内容,图中区域划分的形式,大体确定各省份的经纬度位置特点,如下(简称)①新;②新、甘、内蒙古;③新、藏;④甘、青、藏;⑤青、甘、内蒙古、宁、陕、川、渝;⑥晋、津、冀、豫、鲁、鄂、皖、苏;⑦川、渝、云、贵、桂;⑧湘、赣、浙、闽、桂、粤、港、澳;⑨内蒙古;⑩内蒙古、冀、京;⑪内蒙古、黑、吉、辽。

【方法技巧】感知中国行政疆域空间跨越范围,建立粗略心理地图(1)观察中国行政疆域的“四极”、包含疆域主体部分的四条经纬线(分别为80°E、130°E、20°N、50°N)和90°E、100°E、110°E、120°E、30°N、40°N这些经纬线在中国疆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

(2)进一步确定各条主要经纬线穿越中国疆域的具体位置,以达到明确化。

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定点法,点可以是主要经纬线的交点,也可以是经纬线与疆域边界的交点。

这里需要借助地理要素的相对位置定位,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相对位置的分布,如点——山峰、城市、矿产相对位置的分布;线——山脉、河流、地理界线、交通线、人口迁移方向等分布走向;面——地形区、气候类型区、自然带、农业区、工业区等区位分布。

二是经纬线穿越法。

观察和识记主要经纬线穿越了哪些行政区和地形区,也包括前面提到的点、线、面等各种地理要素。

【典例分析】【例1】读台风“韦帕”的中心移动路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中心依次经过大陆的省区是( )A.台湾省、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 B.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台湾省C.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 D.浙江省、江西省、江苏省、山东省【解析】读图可知,台风中心依次经过大陆的省区是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和山东省。

【最新推荐】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14单元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

【最新推荐】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14单元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对应学生用书第281页)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部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①填图:在下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②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②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③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④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⑤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⑥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相望6个(5)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3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轻巧记忆] 歌诀法记忆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对比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1)四大高原(2019·德州模拟)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绘制的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三级阶梯B.②地形区北坡自然带更丰富C.①③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D.④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2.有关②⑤⑥⑦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B.都位于亚欧板块C.⑥地形区聚落较多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D.⑦山雪线平均海拔最高[解题流程][答案] 1.B 2.D如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

2021高考地理—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专题复习课件

2021高考地理—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专题复习课件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高考广东卷)图甲、图乙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 250~1 4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上中下游的划分 ③___河__口_____,④桃花峪
主要支流
⑤湟水,⑥洮河,⑦___汾__河_____,⑧__渭__河______
5.中国的资源 (1)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①填出下列土地资源名称:a__旱__地______,b 水田,c___林__地_____。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_秦___岭__—__淮__河___。 ②特点:___类__型_____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 ③分布 耕地:___平__原_____、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_青__藏__高__原___ (干旱、半干旱地区)。 林地:东北、____西__南____山区和东南部山区。
(3)黄河概况
源头、注入海洋 发源于①_巴__颜__喀__拉__山___,注入②___渤__海_____
长度、流域面积、年 全长约 5 464 千米,流域面积约为 75 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
径流量
660 亿立方米
干流流经省区(简称)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中国矿产资源分布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分布____广__泛____,相对__集__中______。 ②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矿产地名称 铁矿:a__本__溪______、b__鞍__山______、大冶、石碌。 煤矿:c__鹤__岗______、d__大___同_____、平顶山、六盘水。 有色金属:e_白__云__鄂__博___、招远、平果。 ③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的是__辽__中__南____工业基地和__京__津__唐____ 工业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中国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乙所示地区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冷锋的增强
B.反气旋的增强
C.亚洲高压的增强
D.准静止锋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 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

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

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D.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
4.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武夷山脉是我国( )
A.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D.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的分界线
6.图示区域( )
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
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
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

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A.冬季无结冰现象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D.下游径流量最小
8.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下图为我国某种自然资源(阴影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该资源集中分布区的东部边界最接近于( )
A.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黑河—腾冲一线
10.该资源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石漠化
下图为不同月份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洞庭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完成11-12题。

11. 图中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泥沙沉积
C. 入湖水量
D. 结冰和融冰
12. 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 洞庭湖湖底地势中部比南部和北部高
B. 1月份洞庭湖的流域面积比8月份小
C. 洞庭湖1月份湖水净化能力比8月份强
D. 洞庭湖1月份湖水含沙量比8月份大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某区域及其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月0℃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

(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简析古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

(1)图示地区农业生产非常落后,有人评论“当地居民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指出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分析其对河流及其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

(2)近年来图示地区兴起了水电开发热潮。

你是否赞同该地区的水电开发计划?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C 2.B3.D 4.C5.D 6.B7.D 8.B9.B 10.C11. C 12. A
13.(1)东西走向;纬度和地形(秦岭)
(2)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
(3)流速:R1河段流速较小(或R2河段流速较大)
原因:R1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流量:R2流量较大(或R1流量较小);
原因: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或R1位于上游,R2位于下游)
(4)交通枢纽。

通过古栈道向北沟通渭河平原及城市(如西安),向南联系四川盆地及城市(如成都和重庆);向东通过汉水联系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武汉)14. (1)不合理现象:陡坡开垦。

环境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加,造成下游河道淤积,三角洲面积增加,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2)赞同。

理由: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该地区地广人稀,移民和淹没土地少;具有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

或不赞同。

理由: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大;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离市场较远;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旅游资源。

匠心教育,专属精品。

(选择其中一个观点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