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设施选址及其评价(1)
设施选址及评价

1、某企业经过两家工厂F1和F2向A、B、C、D四个售货点供货。 现欲设另一工厂,可供选择旳厂址旳地点为F3和F4,各厂单位 产品旳生产费用及各厂至四个城市旳运送费用如下表所示。试用 线性规划----运送法选择一种最佳厂址。
至 从
运送费用(万元)
A
B
C
年产量 生产成本
D
(台) (万元)
F1
0.50 0.35 0.27 0.33 7000
表 3-4 单位运价及产需量
运价
产量
工厂 1 工厂 2
需求量
A
6 13 ③ 31 ⑸ 7 ④ 39 ⑴
B
8 ① 28 ⑻
45 (0)
C
6 50 (0) ② 29 ⑹
解:最小元素法旳基本思想是将产品优先分配给运送 费用至少旳销售点,如表3-4所示。
第①步,选择最小运价为28(工厂1至售货点B),将 工厂1旳13个产品分配8个到售货点B,还剩5个,B旳 需求量已得到满足,不需要工厂2提供,则同列相应于 工厂2旳位置补0将售货点B划去,不需要再讨论了。
(三) 线形规则一运送问题
设有m个工厂向n个销售点供货,工厂旳总产量为 pi,售货地j旳需求量为Sj,其中i=1,2,……m; j=1,2,……n,且产销销平衡。设Xij为从工厂i到销售j 旳运送量,Cij为单位产品运送成本,运送问题就是求 适合旳Xij,使总运送费用最低。 写成函数式为
mn
min(Z ) Cij X ij i1 j1
第②步,选择剩余旳运价中最小旳为29(工厂2至售 货点C)。将工厂2旳7个产品分配6个到售货点C,同列 相应于工厂1旳位置补0。工厂2还剩1个产品。将C列
划去,不再讨论。
第③步,在剩余旳运价中选最小旳为3l(工厂 1至售货点A)。将工厂1剩余旳5个产品分给售 货点A,A需6个产品,还缺1个。
运营管理-第三章 运营系统的选址和合理布置

得分(0~100)
地点1 (3)
地点2 (4)
地点3 (5)
100
70
80
80
80
100
50
90
70
40
80
60
90
60
80
80
90
60
50
80
100
加权得分
地点1 (2) (3)
地点2 (2) (4)
0.15100=15 0.0580=4 0.3050=15 0.0540=2 0.2090=18 0.1580=12 0.1050=5 71
2 ) 、 根 据 生 产 系 统 功 能 布 置 ( Production System Layout by Function)
a、仓储布置(Storage Layout) • 在仓库中安排物资的存放 • 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储空间,以最低
成本保管、处理物资 • 要考虑的因素:订货次数、物品间的相关
• 目标:使分配到各个工作地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大致相 等,从而使生产线上各活动同步进行,实现工人和设备 的最大利用
• 可能遇到的困难 • 设备问题 • 基本作业的时间差异不能通过分配作业组而解决 • 生产或装配所要求的技术顺序 对理想的分配有约束力
生产线的平衡-工作地数量的确定
• 工作地数量的确定
运营系统的选址和合理布置
企业选址(Location)
• 选址规划:确定工厂或服务设施的位置。 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选位,即选 择一定的区域,如国家、地区、省市等; 第二个层面是定址,即选择工厂或服务设 施的具体地址。
• 战略性决策
企业选址考虑的因素
第三章 设施选址

第二节 设施选址的步骤与内容
❖ 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 搜集整理资料 ❖ 地址筛选 ❖ 定量分析 ❖ 结果评价 ❖ 复查和确定选址结果
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 需求条件 ❖ 运输条件 ❖ 配送服务的条件 ❖ 用地条件 ❖ 法规制度 ❖ 流通职能条件 ❖ 其他
搜集整理资料
❖ 对业务量和生产成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 掌握业务量 ❖ 掌握费用 ❖ 其它
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
调 销地
运 量
B1
产地
B2
B3
产量
100 90
70 100100 200 100
A1
X11
X12
X13
80 150 65 100 75 250 100
A2
X21
X22
X23
100
150
200
销量
100 450
四、0-1整数规划方法
从s个候选库址中选取一个最佳地址建库,使 物流费用达到最低。
❖ 离散选址模型则是指在一系列可能方案中做出选择, 这些方案事先已经过了合理性分析。
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的类型
❖ 从选址目标来看,物流设施选址有三种基本 类型和综合型。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成本 最小化类型、服务最优化类型和物流量最大 化类型。
❖ 除了这三种基本类型外,对于有些物流项目, 单独考虑成本、服务和物流量尚不能满足投 资决策者的需要,这时可能要综合考虑多方 面的目标来进行物流设施选址,这时较多采 用多目标决策的方法。
结 果评价 复查
选址的制约条件
地理、地 形、地 价、环 境、交通 条件、 劳动条 件及有关法律的研究。
确 定选址结果
物流设施选址的程序图
选址的注意事项
《物流工程》考评方式与标准

《物流工程》考评方式与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物流工程是为了适应各类工业设施、服务设施和商贸仓储设施的系统规划、设计和改善的基本需要设置的。
课程内容既包括制造类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库存与仓储管理,也包括社会物资调配、物流设施选址、规划与管理,乃至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规划以及一些服务、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等,并突出了对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能力的训练,适应21世纪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现代化的需要。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实验和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考核的形式可根据课程内容决定,开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设有实验,着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通过布置习题、撰写课程小论文,使学生掌握系统物流分析和系统布置设计。
二、考核内容第一章物流工程概论理解物流的发展与定义、物流的分类、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生产线物流设备与器具掌握生产线输送机械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了解集装单元化设备、搬运装卸机具及物流工位器具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第三章设施选址及其评价了解影响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掌握设施选址的步骤;掌握设施选址的方法(盈亏点平衡法、重心法、表上作业法);掌握设施选址方案的评价方法(加权因素法、层次分析法)。
第四章工厂布置设计了解设施规划的目标与原则、设计方法、SLP模式;了解布局形式、工艺流程图、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掌握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学会方案评价与选择。
第五章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掌握工厂物流分析基本概念,包括当量物流量和物料搬运的单元化与标准化,熟练掌握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方法,了解物料搬运系统评估的量化分析方法。
第六章物流系统计算机仿真掌握基于Witness的物流系统计算机仿真的基本知识、仿真软件介绍及仿真案例。
第七章自动化仓储系统了解货架及巷道式堆垛起重机;掌握自动化仓储系统组成、作用及设计规程。
第八章分拣系统掌握分拣作业的基本知识,电子辅助分拣系统和自动分拣机的种类、性能、工作原理,了解自动分拣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动分拣系统的规划。
咨询工程师(投资)-第三章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点分析

第三章 建设方案研究本章框架:考试情况分析:本章是历年考试的重点章,每一节都有出题。
近五年出题的平均分为15分。
本章中的总图技术经济指标通常是计算题的考察重点,一般都会出一道计算题。
例如绿化系数、投资强度、建筑系数、场地利用系数、容积率、行政生活设施用地比重等指标的计算。
其中建设规模的研究,设备来源方案,选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原材料供应分析,工程方案研究的内容,供热工程,厂外配套工程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方案都是考试的重点。
第一节 概述一、建设方案研究的任务建设方案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对两个以上可能的建设方案进行优化选择。
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性能可靠的生产设备;制订明确的资源供应、运输方案;选择适宜的场址、合理的总图布置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方案。
建设方案研究是进行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环境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基础。
[真题3-1]投资项目建设方案研究的主要任务有( )。
A . 选择性能可靠的生产设备B . 选择最佳的资金筹措方案C . 选择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D . 选择适宜的投资使用计划E . 选择合理的总图布置方案233网校答案:ACE二、建设方案研究的内容建设方案研究的内容可随行业和项目复杂程度而异。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不同阶段的建设方案研究的要求不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建设方案研究比较粗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建设方案研究要求全面深入。
大型或复杂工业项目的建设方案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 .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 . 生产工艺技术3 . 场(厂)址4 . 原材料、燃料供应5 . 总图运输6 . 土建工程方案及防震抗震7 . 公用、辅助及厂外配套工程8 . 节能、节水9 . 环境保护10 . 职业安全卫生健康与消防11 .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略)12 . 项目进度计划(略)[真题3-2]下列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中,属于建设方案研究内容的是( )。
A . 投资估算B . 融资计划C . 节能设备选择D . 费用效果分析233网校答案:C三、建设方案研究的作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 . 在市场、资源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 . 为后续分析工作提供条件;3 .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完善建设方案,实现项目优化;4 . 为项目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生产与服务设施选址

其计算公式如下:
m
Ms,i (lkSik) k1
Ms,i ----第i可行性位置的主观度量值; lk -----第k项主观因素的重要性指数; Sik------第i可行性位置对第k项主观因素的评比值 m ------主观因素的项数
6 确定位置度量值
位置度量值是对某一个可行性位置方案的综合评价。 其计算公式为:
生产与服务设施选址
第一节 选址概述
一 选址的概念
所谓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设施或 服务网点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 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置设施或服务 网点,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或许还要考虑是 国内还是国外;
(七)交通运输条件
在拥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区建厂,是厂址选择的一 项基本原则,对于缩短企业从供应商获得生产运作过程所需原 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和将生产出的产品投放市场的“双向” 物料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和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钢铁、石油炼制等需要运输笨重物料的一类工厂,厂址选 择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原则,尽量靠近港口或铁路;对于涉及国 际贸易的企业,厂址选择应尽量靠近航空港、海运港口或集装 箱周转站,必要时优先选择在保税区内,以便于国际运输;而 对一般企业,厂址选择要求尽量靠近公路、铁路。
根据计算结果,应该选择在X地点建设新仓库。
练习:
五 位置度量法
位置度量法是一种既考虑定量因素、又考虑定 性因素的用以支持设施选址的方法。
步骤如下:
1、明确必要因素。首先明确哪些是必要因素。凡是 不符合任何一个必要因素的方案,先被筛选掉。
2、对因素分类。凡是与成本有直接关系、可以用货
第三章设施选址及评价

选址具体要求举例
路
19
选址技术经济指标举例
20
二、 设施选址的一般程序
1、一般程序: 设施选址的一般程序见 设施选址程序图 设施选址是包括政治、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性的 工作,选址时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利益,还要考 虑所在国家或地区对企业和企业对国家或地区的影 响。因此,设施选址还要经过有关方面审批。
生产力合理布局原则 最低成本原则 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原则 重点开发原则 吸引外资合理投向原则
23
(2)费用原则:选址时要考虑项目寿命周期费用最 低为原则。
(3)集聚人才原则: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 业地址选得合适有利于吸引人才。
(4)接近用户原则:对于服务业,几乎无一例外都 需遵循这条原则;对于制造业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也将配送中心或仓库建在消费地附近。
然后,需要对这些区域进一步细化,计算这片区域内 各个居住小区详细的人口规模和特征,计算不同区域内人 口的数量和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 可支配收入等许多指标。根据这些小区的远近程度和居民 可支配收入,再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
5
其次,需要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商圈的 竞争情况。如果一个未来的店址周围有许多公交车,或是 道路宽敞、交通方便,那么销售辐射的半径就可以大为放 大。竞争对手计算也包括未来潜在的所有竞争对手。
12
湖北:1994年武汉市政府出台文件,鼓励武 泰闸兴建蔬菜批发市场。因缺乏统一规划,迅速 发展的14个武泰闸市场零星分布,与107国道武汉 段和武昌火车站几乎连成一片。这一规划失误付 出的代价是:3亿元政府资金、7年交通堵塞。 2004年6月,武泰闸市场整体搬迁。
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理查德·缪瑟,李·海尔斯. 系统化工业设施规划. 文镇洋、戚祖望等
译. 北京:机工工业出版社,1991.
程国全等.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詹姆斯.汤普金斯,伊俊敏译. 设施规划(原书第三版). 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7.
王家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马汉武.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操作法研究:Methods Engineering
学和概率论;
工厂布置:Plant Layout
1961,M物ut料he搬r 运提:出M系at统eri布al H置a设ndl计ingSLP(80年代引进国内);
5
1.1 起源 第1章
1970s,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CAL、成组技术—CRAFT(位置配置 法)、CORELAP(相互关系法)、PLANET(分析评价法); 1980s,计算机仿真:研究柔性问题、专家系统、多目标优化; 1990s,结合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CIMS、JIT、CRM等; 现在,设施布置与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网络化、 绿色化、智能化。
7
1.2 研究内容 —— 基本概念 第1章
设施规划: 決定如何將作业的实体固定资产以最有效的方式來达成作
业目标;
制造企业: 如何使制造设施最有效地支援生产活动; 医院: 如何让医院设施最有效地支援病人的医疗服务; 学校:
8
1.2 研究内容 —— 主要内容 第1章
设施规划
厂址选择/设施选址
设施设计
……
3
第一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第1章
起源 研究内容 重要性 目标和原则 阶段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5.4km
70×2000+60×1200+20 ×1000+20 ×2500
y0=
2000+1200+1000+2500
= 42.1km
2.盈亏点平衡法——建立在产量、成本、预测销售收入的基础上
目标:确定特定产量规模下,成本最低。
收入 盈利区
盈亏点平衡法的基本公式:
金额 盈亏平衡点
利润=收入-成本
Profit=P×Q -(F+V ×Q)
式中:F—固定费用总额
亏本区
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P—产品价格
令 Profit=0 得Q*=F/(P -V) Q*为盈亏平衡点,俗称保本点
目标:使运输成本最小。
重心法
设Zi为从i地(xi,yi)运至工厂所 在地( x,y)的运输费用;ri为 单位原材料单位距离的运输费用;
qi为原材料运输量,则:
Zi riqidi di为从i地至工厂的直线距离
且
di (xxi)2(yyi)2
总费用Z为:
n
n
Z Z i r iq id i r iq i (x x i)2 (y y i)2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地区选址阶 段、具体地点选址阶段。
根据选址因素, 评价对象区域
所选区域内, 特定地区的选定
特定地区内, 具体场地的选定
- 企业的活动范围 - 产品/服务特性:所需资源、生产方法、需求
量、市场(顾客)、价格等
- 确定评价基准(比如,费用、利润等) - 确认相关的主要选址要素(比如,市场、原
§3.2影响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地区选址应考虑的因素
1.市场条件
2.资源条件
3.运输条件
4.社会环境
二、地点选址应考虑的因素
1.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条件
3.占地原则
4.施工条件
5.供排水条件
三、影响设施选址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非经济因素
1.原料供应及成本
1.地区政府政策
2.动力、能源的供应及成本 2.政治环境
5) 代入距离公式,求出di(k),利用总费用的公式,求出总费 用Z(k)。
6) 若Z(k) <Z(k-1),说明总运费在减少,返回步骤(4),继
续迭代,否则说明(x(k-1),y(k-1))为最佳,停止迭代。
重心法的简化方法
n
( ri q i x i )
x*
i1 n
( ri q i )
址。属于静态连续选址模型。 选址因素:运输成本(运输费率和运输量)。 问题描述:设有一系列点分别代表供给点和需求点,各自 有一定量货物需要以一定的运输费率运向位置待定的仓库 (或从仓库运出),该仓库如何选址?
基本思想:是在确定的坐标中,各个原材料供应点坐标 位置与其相应供应量、运输费率之积的总和等于场所位置坐 标与各供应点供应量、运输费率之积的总和。
其他
其他
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之间的权衡与 取舍
明确主要影响因素; 明确时,应根据具体 情况.
服务业更应考虑和顾客的距离以及聚集 效应
聚集效应:受聚集于某地的几个公司的吸 引而来的顾客总数,大于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这 几个公司的顾客总数.
§3.3选址的评价方法
一、根据成本因素的评价方法
1.重心法 该模型可用于工厂、车站、仓库或零售/服务设施选
i1
n
( ri q i y i )
y*
i1 n
( ri q i )
i1
某机器制造厂,每年需要从p1地运来钢材,从p2地运来铸铁,从p3 地运来焦碳,从p4地运来各种造型材料。各地与某城市中心的距离和每 年的材料运量如下表所列。假定以城市中心为原点,各种材料运输费率
相同,试用重心法确定该厂的合理位置。
材料、劳动力等) - 提出多个方案 - 根据评价基准和模型,选优(评价方法)
- 土地价格、地形、大小、公用设施的可用性、 排污处理容易性、道路以及相关法规等
第二篇:生产系统的设计
最终方案的确定
设施选址流程图
设施选址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场址选择的依据(如批准文件等) (2)建设地区的概况及自然条件 (3)设施规模及概略技术经济指标 (4)各厂址方案的比较:包括自然条件比较、建设 费用及经营费用比较、环境影响比较、经济效益 比较等 (5)对各场址方案的综合分析和结论 (6)当地有关部门的意见 (7)附件
距离、运量表
原材料供应 地及其坐标
距城市中心 的坐标距离
p1
x1
y1
20 70
p2
x2
y2
60 60
年运输量(t) 2000
1200
p3
x3
y3
20 20
1000
p4 x4 y4 50 20
2500
根据重心坐标公式得到:
20×2000+60×1200+20 ×1000+50 ×2500
X0=
2000+1200+1000+2500
3.水资源及其供应
3.环境保护要求
4.劳工成本
4.气候和地理环境
5.产品运至分销点成本
5.文化习俗
6.零配件从供应点运来的成本 6.城市规划和社区情况
7.建筑和土地成本
7.发展机会
8.税率、利率和保险
8.同一地区的竞争对手
9.资本市场和流动资金源自9.地区的教育服务10.各类服务及维修费用
10.供应、合作环境
i 1
i 1
为使费用最小,分别 对x和y求导,令
Z 0 x
Z 0 y
得:
n
(riqixi di)
x*
i1 n
(riqi di)
i1
n
(riqiyi di)
y*
i1 n
(riqi di)
i1
写成迭代式进行求解:
n
(riqixi di(k1))
x*(k)i1 n
第3章 设施选址及其评价
基本内容
§3.1设施选址的意义及步骤 §3.2影响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3.3选址的评价方法
§3.1设施选址的意义及步骤
一、概述
1、设施选址的任务和意义 2、选址的类型和过程
类型:单一设施选址、综合设施选址 过程:地区选择、地点选择
二、场址选择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riqi di(k1))
i1
n
(riqiyi di(k1))
y*(k)i1 n
(riqi di(k1))
i1
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求解的步骤如下:
1)给出上式的初始条件,即假设的场址初始位置(x(0),y(0)) 2) 令k=1,利用距离的公式,求出di (0)。 3) 利用总费用的公式,求出总运输费用Z(0)。 4) 令k=k+1,利用迭代的公式。求出第k次迭代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