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ArcGIS进行水文分析(完整版)
ArcGIS教程之DEM应用——水文分析

ArcGIS教程之DEM应用——水文分析DEM(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数据模型,它表示了地表的高程信息。
DEM数据可应用于水文分析中,用于了解地形变化,确定流域边界,计算高程梯度和流量以及生成洪水模型等。
首先,使用DEM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形变化。
通过DEM数据,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地表高程的变化情况,包括山脉、河谷和平原等。
通过分析DEM数据,可以揭示出地表的坡度、高程和凹凸等特征,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地势状况,为水文分析提供基础。
其次,DEM数据还可以用于确定流域边界。
流域是指一个水系集合区域,包括了这个区域内所有的河流和支流。
通过DEM数据,我们可以提取出流域的边界,确定流域的大小和范围。
这对于水文分析非常重要,因为流域的大小和范围会直接影响水文过程和水资源管理。
此外,DEM数据还可以用于计算高程梯度和流量。
高程梯度指的是地表高程变化的速率,通过计算DEM数据中相邻单元格之间的高程差,可以得到各个区域的高程梯度。
高程梯度的大小可以用来评估地表坡度的陡峻程度,对于水文分析中的洪水预测和土壤侵蚀等有重要作用。
而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其中一点的水的体积,通过计算DEM数据中各个单元格的高程和相邻单元格之间的高程差,可以估算出流量的大小,有助于相关水文过程的分析和模拟。
最后,DEM数据还可以用于生成洪水模型。
洪水模型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模拟模型,通过模拟区域内降雨过程、地表径流和河流洪水来预测洪水的发生和扩展情况。
DEM数据是洪水模型中必不可少的输入数据,通过DEM数据可以确定地势状况、流域范围和河道网络等信息,从而建立准确的洪水模型,并进行相关的洪水分析和预测。
ArcGIS实验操作(十三)---基于DEM的水文分析

ArcGIS实验操作(十三)基于DEM的水文分析从DEM 中自动提取自然水系的算法过程如下:依据水总是沿斜坡最陡方向流动的原理, 确定DEM 中每一个高程数据点的水流方向;然后根据高程数据点的水流方向数据来计算每一个高程数据点的上游给水区, 再根据上游给水区高程数据, 用阈值法确定属于水系的高程数据点;最后, 根据水流方向数据, 从水系源头开始, 将整个水系追索出来。
数据:在data/Ex13/文件下:Dem数据要求:基于DEM,利用水文分析工具提取水流方向、汇流量积量、水流长度、河流网络、河网分级以及流域分割等。
操作步骤:1无洼地DEM生成DEM是比较光滑的地形表面模型,但由于DEM 误差以及一些真实地形或特殊地形的影响,使得DEM 表面存在一些凹陷的区域。
在进行水流方向计算时,由于这些区域的存在,往往得到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水流方向。
因此,在进行水流方向的计算之前,应该首先对原始DEM数据进行洼地填充,得到无洼地的DEM。
洼地填充的基本过程是先利用水流方向数据计算出DEM数据中的洼地区域,并计算洼地深度,然后,依据这些洼地深度设定填充阈值进行洼地填充。
1.1水流方向提取水流的流向是通过计算中心格网与邻域格网的最大距离权落差来确定。
对于每一格网。
水流方向指水流离开此网格的指向。
在ARCGIS中,通过对中心栅格的1、2、4、8、16、32、64、128等8个邻域栅格编码,中心栅格的水流方向便可有其中的某一值来确定。
例如,若中心栅格的水流流向左边,则水流方向赋值16。
启动ArcToolbox,应用水文分析模块(Hydrology) 下的流向确定(Flow Direction ) 命令, 生成8 方向水流流向图:水流方向图1.2洼地计算洼地区域是水流方向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水流方向来判断哪些地方是洼地,并进行填充。
但是,并非所有的洼地区域都是由于数据的误差造成的,有很多洼地是地表形态的真实反映。
因此在进行洼地填充之前,必须计算洼地深度,判断哪些地区是由于数据误差造成的,而哪些地区又是真实的地表形态。
arcgis水文分析(共35张)

第14页,共35页。
C.对于具有相同高程值的区域则扩大搜索窗口半径 , (bànjìng) 用7×7窗口,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更大窗口。
D.在DEM数据的外围加一圈高程值为0的格网点,强制其最 大坡向流向研究区之外。
当所有的格网点处理完毕后,生成一个编码流向图 。 实用软件中为了处理凹点方便经常用2的幂来代表。(1-
2
24
第24页,共35页。
25
第25页,共35页。
1014 1011 1004 996
1019 1015 1007 999
(a)
1025 1021 1012 1003
1033 1029 1020 1003
(b)
0
0
1
2
0
0
2
6
(c)
0
0
2
3
0
1
2
3
3 流水 累积量 (liúshuǐ) Flow Accumulation
• 确定汇流点以上的汇水区域
• 给定汇水区域面积-自动划分流域
32
第32页,共35页。
流程 Flow (liúchéng) Length
• 沿水流路径计算流域 内每个栅格单元到下 游的最远距离或上流 汇入点流至此栅格单 元的路程
33
第33页,共35页。
• 用以计算流域内最长的水流(shuǐliú)路径
地貌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模拟
水文 生物
…….
3
第3页,共35页。
水文分析使用DEM数据 派生 其它水文特征:提 取河流网络、自动(zìdòng)划分流域。 这些是描述 某一地区水文特征的重要因素。
4
第4页,共35页。
ArcGIS专题操作之-水文分析

水文分析-DEM 应用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水文分析:根据DEM提取河流网络,进行河网分级,计算流水累积量、流向、水流长度、根据指定的流域面积大小自动划分流域。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①理解基于DEM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②掌握利用ArcGIS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实验要求①了解水文分析工具②DEM的预处理:填洼与削峰③流向分析④计算流水累积量⑤计算水流长度(流程)⑥提取河流网络⑦流域分析二、实验原理水文分析基本步骤①无洼地的DEMDEM被认为是比较光滑的地形表面的模拟,但是由于内插的原因以及一些真实地形(如采石场或喀斯特地貌)的存在,使得DEM表面存在着一些凹陷的区域。
这些区域在进行地表水流模拟时,由于低高程栅格的存在,从而使得在进行水流流向计算时得到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水流方向,因此,在进行水流方向的计算之前,应该首先对原始DEM数据进行洼地填充,得到无洼地的DEM。
②关键步骤:流向分析―――流向分析原理水流方向是指水流离开每一个栅格单元时的指向。
在ArcGIS中通过将中心栅格的8个邻域栅格编码(D8算法),来确定水流方向。
方向约定如左图:共有八个方向,分别是2 的n 次方。
水流的流向是通过计算中心栅格与邻域栅格的最大距离权落差来确定的。
距离权落差是指中心栅格与邻域栅格的高程差除以两栅格间的距离,栅格间的距离与方向有关,如果邻域栅格对中心栅格的方向值为2、8、32、128,则栅格间的距离为SQRT(2)≈1.414 ,否则距离为1。
如果高程差为正值,则为流出;负值则为流入。
③汇流累积量在地表径流模拟过程中,汇流累积量是基于水流方向数据计算而来的。
对每一个栅格来说,其汇流累积量的大小代表着其上游有多少个栅格的水流方向最终汇流经过该栅格,汇流累积的数值越大,该区域越易形成地表径流。
图有些地方的计算不是太理解④水流长度(流程)水流长度通常是指在地面上一点沿水流方向到其流向起点(终点)间的最大地面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完整word版)Arcgis操作第九章水文分析

(完整word版)Arcgis操作第九章水文分析第九章水文分析水文分析是DEM 数据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DEM 生成的集水流域和水流网络,成为大多数地表水文分析模型的主要输入数据。
表面水文分析模型研究与地表水流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例如洪水水位及泛滥情况,划定受污染源影响的地区,预测当某一地区的地貌改变时对整个地区将造成的影响等。
基于DEM 地表水文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水文分析工具提取地表水流径流模型的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水流长度、河流网络(包括河流网络的分级等)以及对研究区的流域进行分割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水文因子的提取和分析,可再现水流的流动过程,最终完成水文分析过程。
本章主要介绍ArcGIS 水文分析模块的应用。
ArcGIS 提供的水文分析模块主要用来建立地表水的运动模型,辅助分析地表水流从哪里产生以及要流向何处,再现水流的流动过程。
同时,通过水文分析工具的应用,有助于了解排水系统和地表水流过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关键过程。
ArcGIS 将水文分析中的地表水流过程集合到ArcToolbox里,如图11.1所示。
主要包括水流的地表模拟过程中的水流方向确定、洼地填平、水流累计矩阵的生成、沟谷网络的生成以及流域的分割等。
本章1至5节主要是依据水文分析中的水文因子的提取过程对ArcGIS 中的水文分析工具逐一介绍。
文中所用的DEM数据在光盘中chp11文件夹下的tutor 文件夹里面,每个计算过程以及每一节所产生的数据存放在tutor 文件夹的result 文件夹里面,文件名与书中所命名相同,读者可以利用该数据进行参照练习。
本章最后一节还提供了三个水文分析应用的实例。
9.1 无洼地DEM 生成DEM 一般被认为是比较光滑的地形表面的模拟,但是由于内插的原因以及一些真实地形(如喀斯特地貌)的存在,使得DEM 表面存在着一些凹陷的区域。
这些区域在进行地表水流模拟时,由于低高程栅格的存在,使得在进行水流流向计算时在该区域得到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水流方向。
第十节 ArcGIS的水文分析

• 河网提取
– 河网的生成分为四个步骤
1. 河网的生成基于汇集累积量数据,首先计算 汇集累积量
2. 设定阈值。不同级别的沟谷对应不同阈值, 应通过不断实验和其它资料确定合适的阈值 3. 栅格河网的形成。通过栅格计算器得到河网 数据 4. 栅格河网矢量化
• 流域分割
– 流域又称集水区域,是指流经其中的水流从一 个公共的出水口排出从而形成的一个集中的排 水区域,也就是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 个区域,也称为流域盆谷(Basin)
– 流域间的分界线称为分水岭(Watershed)
基于水文分析的山脊、山谷线提 取方法
反地形DEM 水流方向数据 汇流累计量 负地形 求均值后的DEM 正地形 相交 无洼地DEM 水流方向数据 汇流累计量 山脊线 山谷线
– 水流长度通常是指地面上一点沿水流方向到其 流向起点(或终点)间的最大地面距离在水平面 上的投影长度 – 水流长度直接影响地面径流的速度,从而影响 对地面土壤的侵蚀力
• 水流长度的提取和分析在水保工作中意义重大
– 顺流计算和溯流计算
• 顺流计算是计算地面上每一点沿水流方向到该点所 在流域出水口的最大地面距离的水平投影
DEM
水流方向
8领域栅格编码
• 无洼地DEM生成
– 洼地区域是水流方向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 水流方向来判断哪些地方是洼地,然后对洼地 进行填充 –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洼地区域都是由数据的误 差造成的,有些洼地是地表形态的真实反映。 因此,在进行洼地填充之前,需要计算洼地深 度,判断哪些是由于数据误差造成的洼地哪些 又是真实的地形形态,然后在洼地填充的过程 中设置合理的填充阈值 – 洼地提取(Sink) – 洼地填充(Fill)
Arcgis水文分析

图11.5 洼地在断面图上的显示
产生原因:湖泊、喀斯特地貌、陷穴
无洼地DEM生成
• 洼地的计算步骤
➢ 启动ArcToolbox,展开Analysis Tools工具箱,打开 hydrology工具集
➢ 双击hydrology工具集中的sink工具,弹出洼地计算对话框
图11.6 洼地提取对话框
图11.7 洼地提取结果
无洼地DEM生成
• 洼地填充
洼地的存在,导致不能得到正确的真实的水流方向,在进行水 文分析之前需要进行洼地区域的填充。
填充前
填充后 图11.8 洼地填充示意图
无洼地DEM生成
• 洼地填充
由于有些洼地也是真实地形的反映,在填充前需要进行洼地深 度的计算,从而判定填充阈值。
➢洼地深度的计算 ➢洼地的填充
• 水流长度的计算
双击hydrology工具集中的的flow length工具,弹出水流长度的计算对 话框
图11.20 水流长度的计算
downstream方向上的水流长度
upstream方向上的水流长度
图11.21 两个不同的水流长度的示意图
河网的提取
水流网络是基于 DEM的水文分析 的其中一个主要 目的,也是地表 水流模拟的一个 重要过程。
图11.24 栅格河网矢量化操作
图11.25 得到的矢量化的河网图
河网的提取
• stream link的生成
Stream link是记录着河网 中的一些节点之间的连接 信息,主要记录着河网的 结构信息。
双击hydrology工具集中的 stream link工具,弹出如图所 示的stream link计算的对话框。
图11.10 洼地区域计算
图11.11 洼地区域最低高程计算
arcgis12第12课水文分析

2 ,否
1014 1011 1004 996
1019 1015 1007 999 (a)
1025 1021 1012 1003
1033 1029 1020 1003
(b)
0
0
1
2
0
0
2
6
(c)
0
0
2
3
0
1
2
3
4.5.3 流水累积量Flow Accumulation
• (A)所显示的是经过填充洼地后 的DEM栅格 (B)是流向栅格 (C)是流量栅格
4.5 水文分析
• 数据基础:无洼地的 DEM
•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
水文分析使用DEM数据 派生 其它水文特征: 提取河流网络、自动划分流域。 这些是描 述某一地区水文特征的重要因素。
排水系统
Drainage System
Watershed 流域
(Basin, Catchment, Contributing area)
Watershed Boundaries
(Drainage Divides) 流域边界
汇流点Pour Points (Outlets)
水文分析步骤
4.5.1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
• 被较高高程区域围绕的洼地是进行 水文分析的一大障碍,因此在确定 水流方向以前,必须先将洼地填充。
• 有些洼地是在DEM生成过程中带来 的数据错误,但另外一些却表示了 真实的地形如采石场或岩洞等。
• 确定汇流点以上的汇水区域 • 给定汇水区域面积-自动划分流域
流程Flow Length
• 沿水流路径计算 流域内每个栅格 单元到下游的最 远距离或上流汇 入点流至此栅格 单元的路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使用ArcGIS 进行水文分析
对于做水利的朋友来说有时候需要进行水文的分析,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过ArcGIS 进行水文分析,材料可以通过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进行下载。
工具/ 原料
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ArcGIS
方法/ 步骤
1. 打开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框选上需要进行水文分析的地方并下载(图1)
图1
2.下载完成后会自动导出成tif 格式的高程DEM数据,将其加载到ArcGIS 内(图2)。
【说明】:此处下载生成的tif 格式的图片即为大家常说的DEM数据,直接加载到ArcGIS 内即可使用。
图2
3. 点击“自定义”→“扩展模块”(图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空间分析”
Spatial Analyst )工具勾选上(图4)。
图3
图4
4. 在ArcToolbox 中点击“ Spatial Analyst 工具”→“水文分析”→“填洼” (图5),在弹出的“填洼”对话框中按图 6 进行设置。
其中Z限制——填充阈值,当设置一个值后,在洼地填充过程中,那些洼地深度大于阈值的地方将作为真实地形保留,不予填充;系统默认情况是不设阈值,也就是所有的洼地区域都将被填平。
【特别说明】:为了保证最终分析成功,在最终的结果之前,所有输出的数据都默认保存名称和路径,这就需要我们记清楚哪个名称是对应的哪个成果,后面会有用。
图5
图6
5. 填洼完成后得到名称为
“ Fill_tif3
的填洼成
果,
在ArcToolbox 工具中点击Spatial Analyst 工具”→“水文分析”→“流向”图7 ),在弹出的“流
向”
对话框中进行如图8 所示的设置,将上一步得到
的
Fill_tif3 ”填洼数据作为
表面栅格数据输
入。
图7
图8
6.完成后得到名称为“FlowDir_Fill2 的流向成
果,
在ArcToolbox 工具中点击Spatial Analyst 工具”→“水文分析”→“流量”(图9),在弹出的“流量”
对话框中进行如图 10 的设置,将“FlowDir_Fill2 ”作为流向栅格数据进行输入。
图9
7. 完成后得到名为“ FlowAcc_Flow2”的流量成果,现在需要提取河流网络栅
格,
在 ArcToolbox 工具中点击“ 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
计
图 10
算器”(图11),在弹出的“栅格计算器”对话框中输入如下公式:Con ("FlowAcc_Flow2" >500,1)(图12),其中的“ FlowAcc_Flow2”为上一步得到的流量成果文件名,其中500为阈值,不同级别的沟谷对应不同的阈值,不同研究区域相同级别的沟谷对应的阈值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设定阈值时,应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利用现有地形图等其它资料辅助检验的方法来确定合适的阈值。
【公式说明】:通过此操作将流水累积量栅格"FlowAcc_Flow2" 中栅格单元值
(流水累积量)大于500 的栅格赋值为1,从而得到河流网络栅格。
图11
8. 计算完成后得到名为“ rastercalc1 ”的河流网络栅格数据,现在需要对栅格
数据进行矢量化,在 ArcToolbox 工具中点击“ Spatial Analyst 工具”→“水 文分析”→“栅格河流矢量化”(图 13),在弹出的“栅格河流矢量化”对话框 中输入上一步得到的名为“ rastercalc1 ”的河流栅格数据和名为 “ FlowDir_Fill2 ”的流向数据(图 14)。
图
12
9. 矢量化后的到名为“ StreamT_rasterc3 ”的线状的河流数据, 接下来对河流
进 行平滑处理,首先点击“自定义”→“工具条”将“编辑器”勾选上(图 15),
将编辑工具条显示出来。
在编辑工具条上点击“编辑器”→“更多编辑工具”→ “高级编辑”(图 16),调出高级编辑工具条。
图 14
10. 选中生成的“ StreamT_rasterc3 ”河流数据,在编辑工具条上点击 “编辑
器” →“开始编辑”(图 17),然后将地图整个框选上,再点击高级编辑工具条上的 “平滑”按钮(图 18),在弹出的“平滑”对话框中“最大允许偏移”输入 0.000000002(图 19),【特别说明】: 此处由于使用的 DEM 为
WGS84坐标,单位 为度,整张地图的跨度还没有 1 度,如果“最大允许偏移”
为一个个位数,这样 平滑出来的线会成为折线, 适得其反, 所以这里输入的是一个很小的数值, 如果 是平面坐标的话就可以输入一个个位数, 甚至十位数。
平滑完成后点击 “编辑器” →“停止编辑”(图 20),提示“是否要保存编辑内容?”,点击“是”,完成
图 16
河流网络的平滑。
图
17
图18
图20
11. 在ArcToolbox 工具中点击“转换工具”→“要素转Shapefile (批量)” (图21),在弹出的“要素转Shapefile (批量)”对话框中“输入要素”选择平滑后的“ StreamT_rasterc3 ”图层,再选择好输出的文件夹(图22),点击
图
19
“确
定”完成矢量化的河流网络数据的输出,输出后的河流网络矢量数据效果如图23。
图21
图 23
12. 现在开始进行水文分析, 在 ArcToolbox 工具中点击 “ Spatial Analyst 工
具”
→“水文分析”→“盆域分析”(图
24),在弹出的“盆域分析”对话框中
输入
第 5 步生成的名为“ FlowDir_Fill2 的流向数据(图 25),点击“确定”即可
得到盆域分析的效果图(图 26)。
图
24
图25
13. 除了盆域分析之外,我们也可以进行“河网分
在ArcToolbox 工具中点级”
击“ Spatial Analyst 工具”→“水文分析”→“河网分级”(图27),在弹出的“河网分级”对话框中,输入第7 步得到的名为“ rastercalc1 ”的河流栅格数据和第 5 步生成的名为“ FlowDir_Fill2 ”的流向数据(图28),点击“确定” 即可完成河网分级(图29)。
图27
图28
图29
14.整个分析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先通过“填洼” 对得到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填洼”处理后的数据得到“流向” 数据;在通过“流向”数据得到“流量”数据;最后通过“地图代数” 将流量数据处理为河流网络栅格数
据。
准备好以上的数据后,可以通过将河流网络栅格数据矢量化,再进行平滑处理,最后得到矢量化的河流网络数据;也可以通过“流向”和河流栅格网络数据进行水文分析。
15. 到此就完成了通过ArcGIS 进行水文分析,通过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下载高等DEM数据,加上ArcGIS 的Spatial Analyst 工具即可完成水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