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
空间特征资料

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所具有的独特属性和特点。
空间特征通常涉及到地理位置、尺度、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在不同的空间中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性。
对于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领域而言,空间特征是分析和研究空间格局和空间组织的重要依据。
空间特征的分类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空间特征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涉及到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特点。
地理位置的不同对于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尺度:空间特征在不同尺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尺度不同导致观测的结果和所得结论有所不同,因此在分析空间特征时需要考虑到尺度的影响。
3.形态:空间特征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大小、分布等特点。
城市建筑、景观地貌的形态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结构:空间特征的结构反映了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
结构的不同影响着空间系统的稳定性、韧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空间特征的研究意义1.规划决策:通过对空间特征的研究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空间结构。
2.资源配置:了解空间特征有助于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3.环境优化:掌握空间特征有助于优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使城市具有更好的宜居和可持续发展条件。
4.风险防范:通过对空间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环境风险等潜在威胁,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空间特征的案例分析以中国城市空间特征为例,中国城市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原因,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一些城市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融合,古老的胡同与现代的高楼大厦相邻共存,展现出城市的多元文化特征。
而另一些城市则因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呈现出规划布局上的特殊性,如山水城市、沿海城市等,这些城市在空间结构和形态上具有独特的特征。
结语空间特征是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空间的重要属性,了解和分析空间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城市和自然环境的特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空间结构。
空间特征与空间问题的认识

空间特征与空间问题的认识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空间中具有一定特点或属性的地理要素。
这些特征可以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等。
空间特征的存在和分布反映了地理空间的不同面貌和特点。
空间问题是指在地理空间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或挑战。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资源利用与分配不均衡、环境破坏与生态恶化、城市化与城乡差距、交通拥堵与交通安全等。
空间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地理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
认识空间特征与空间问题对于地理学和城乡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地理空间的特征,可以了解地理空间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为有效管理和利用地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认识和解决空间问题也是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
除了上述提到的空间特征和空间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 空间特征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空间特征会因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
例如,高山地区的空间特征会与平原地区有所不同,不同地方的气候特征也会导致其空间特征的差异。
2. 空间问题的复杂性:空间问题往往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解决空间问题需要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便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3. 空间特征与空间问题的相互影响:空间特征和空间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一方面,空间特征会直接影响到空间问题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地形起伏会导致土地利用的限制和资源配置不均衡;另一方面,解决空间问题也可以改变空间特征,例如通过城市规划调整城市空间格局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4. 空间问题的尺度问题:不同尺度的空间问题存在着差异。
某一地区的空间问题在小尺度上可能表现为资源利用不当的问题,而在大尺度上可能涉及到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争夺和分配问题。
因此,针对不同尺度的空间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综上所述,认识空间特征和空间问题对于地理学和规划领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理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
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及建筑设计要点

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及建筑设计要点商业综合体是指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群,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和建筑设计要点直接关系到商业综合体的使用效果和经营效益。
本文将围绕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和建筑设计要点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1. 多元化的功能空间商业综合体由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组成,因此其空间特征应该呈现出多元化。
不同功能的空间需要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布局方式,同时又需要在整体上进行统一的空间规划,使得各功能空间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2. 开放的公共空间3. 绿色生态的空间布局商业综合体的空间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绿色生态因素,尽可能地增加绿化面积,引入自然光和自然风,为商业综合体提供一个绿色、舒适的空间环境。
绿色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商业综合体的一大特色,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办公人员。
4. 良好的交通组织商业综合体一般都会聚集大量人流和车流,因此其交通组织十分重要。
商业综合体的空间设计应该合理划分行人区和车辆区,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交通线路的设置、交通道路的宽度和便捷性等,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
5. 全方位的设施配套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还包括全方位的设施配套,如停车场、卫生间、无障碍通道、室内外广告牌设置等。
这些设施配套对于商业综合体的使用和经营至关重要,应该在空间设计中得到合理的布局和设置。
二、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要点1. 结合场地特点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要点之一是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的特点,根据场地的规模、地形、地势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做出合理的设计规划,使得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相融合,同时又能够在功能上满足相关的需求。
2. 引入创新的设计理念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要点还包括引入创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手法和建筑材料,使得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外观能够呈现出现代感、时尚感、科技感,从而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和办公人员。
空间观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空间特征

空间观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空间特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空间特征。
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在户外,我们都需要准确地描述所处的空间环境。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空间观察,并提供适用的描述空间特征的方法。
一、室内空间观察和描述室内空间观察和描述通常用于描述一个房间、办公室或建筑的特征。
这需要我们对房间的外观、大小、布局和装饰等进行观察。
在描述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描述室内空间的特征:1. 外观描述:我们可以描述房间的墙壁颜色、地板材质、天花板高度等,用以形容房间的外观。
2. 大小与布局:描述房间的大小,例如长宽高的尺寸,以及家具或物品的摆放位置,展示出房间的布局特征。
3. 光线与通风:观察房间的光线明亮程度,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空气的流通情况,描述光线和通风的特征。
4. 声音与氛围:描述房间的声音环境,例如噪音程度和音响效果,同时描述房间的氛围,例如安静、温馨或热闹等。
二、室外空间观察和描述室外空间观察和描述可适用于公园、街道、广场等开放空间,也包括自然环境如山景、海滩等。
下面是观察和描述室外空间特征的方法:1. 外貌描述:描述室外空间的整体外貌,例如建筑物的外观风格、绿化的程度以及地面的材质,如草坪、水泥或砖石。
2. 形状与结构:观察并描述室外空间的形状和结构,例如道路的弯曲程度、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以及绿地的分布情况。
3. 植被与动物:描述室外空间中的植被和动物元素,例如树木的种类和数量、花卉的种植和颜色,以及鸟类或昆虫的存在。
4. 环境与气候:描述室外空间的环境情况,包括周围的噪音、气味和空气质量,还有天气状况,例如阳光、风速和降雨。
三、方法与技巧在进行空间观察和描述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用具体的词汇:使用具体的词汇来描述空间特征,例如使用颜色、形状和大小等词汇,这样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想象所描述的空间。
2. 注意细节:观察并记录一些细节,例如室内外的装饰、陈设物品、热闹与安静的程度等,这些细节可以使得描述更加生动。
空间特征的名词解释

空间特征的名词解释空间特征是指在物理空间中存在的各种具体表现和特点。
它们是通过对物体或现象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结构和关系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空间现象的一种手段。
一、分布特征分布特征是指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它可以描述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的广布程度、集中程度和形态规律等内容。
例如,人口分布特征可以表现为城市人口的聚集、农村人口的分散;植被分布特征可以表现为森林、草原、沙漠等植被类型的分布状况。
二、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是指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中的形状、体积和结构等特点。
它可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例如,河流的形态特征可以表现为弯曲、直线、分支等形状;建筑物的形态特征可以表现为高楼大厦、平房小屋等不同的体积和结构。
三、结构特征结构特征是指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内部组织和关联关系。
它可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组成成分、内部联系和相互作用等内容。
例如,城市的结构特征可以包括市区、郊区和卫星城等不同的城市组成部分;地质构造的结构特征可以包括断层、褶皱和岩石层等地质要素的组织关系。
四、关系特征关系特征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它可以描述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等内容。
例如,交通网络的关系特征可以表现为道路、铁路、航空线路等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联系;自然环境的关系特征可以表现为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五、功能特征功能特征是指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满足人们需求和发挥作用的能力和效果。
它可以描述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中的实用功能和社会意义等内容。
例如,公园的功能特征可以包括休闲娱乐、绿化环境和城市形象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商业中心的功能特征可以包括商业交流、经济繁荣和就业机会等社会效益。
六、演变特征演变特征是指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中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和演化过程。
它可以描述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中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例如,城市的演变特征可以表现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结构的变化;生物群落的演变特征可以表现为物种组成的改变和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简述空间数据的特征和分类

简述空间数据的特征和分类空间数据是指涉及位置和空间维度的数据,通常由空间坐标、地理坐标、地图等信息表示。
空间数据具有以下特征和分类。
特征:1.位置特征:空间数据与地理位置直接相关,具有明确的地理参照系。
通过空间坐标,可以准确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任意位置。
2.纬度和经度:空间数据常常使用纬度和经度来表示位置信息,纬度表示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位置,经度表示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位置。
3.拓扑关系:空间数据可以描述不同地理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例如点与线的关系、面与线的关系等。
这些信息对于空间分析和空间推理非常重要。
4.空间分辨率:空间数据的分辨率是指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即数据表示的空间单位的大小。
5.空间变异性:空间数据研究了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变异性,即地理现象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6.多尺度性:空间数据可以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现象,也可以对细节进行分析。
分类:1.点数据:点数据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一个位置,通常用坐标来表示,例如经纬度。
点数据可以用于标记地理要素,如城市、水源、地标等。
2.线数据:线数据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一条路径,例如道路、河流等。
线数据可以用于表示地理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3.面数据:面数据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区域,例如行政区划、土地利用等。
面数据可以用于表示地理要素的分布范围和分类。
4.栅格数据:栅格数据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规则的网格系统,每个网格单元可以表示一个数值或一个属性。
栅格数据常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影像处理。
5.非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是指没有明确位置信息的数据,它可以与空间数据进行关联,例如人口统计数据、经济数据等。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城市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以及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1. 多中心结构城市往往具有多个中心,这些中心在不同的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商业中心是城市的商业活动聚集地,政府中心是行政决策的重要场所,文化中心则是艺术、娱乐和教育的中心。
这些中心相互交织,形成了城市的多中心结构。
2. 功能区划分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区划划分。
例如,住宅区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工业区是工厂和企业的集中地,交通枢纽则是交通运输的重要节点。
这种功能区划分使得城市的各个部分都能发挥其最佳的功能,提高了城市的效率和便利性。
3. 空间分异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
高密度的商业区域往往位于市中心,而低密度的住宅区则分布在市中心周边。
这种空间分异既反映了不同功能的需求,也反映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有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城市内部的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将商业区域与住宅区域相互配合,减少人们的通勤时间和交通拥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促进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均匀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使得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服务和便利。
3. 保护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保留城市的绿地和自然景观,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4. 增强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可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空间数据基本理论

1.空间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要完整地描述空间实体或现象的状态,一般需要同时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如果要描述空间实体或的变化,则还需记录空间实体或现象在某一个时间的状态。
所以,一般认为空间数据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⑴空间特征表示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
空间特征又称为几何特征或定位特征,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
⑵属性特征表示现象的特征,例如变量、分类、数量特征和名称等等。
⑶时间特征指现象或物体随时间的变化。
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相对于时间来说,常常呈相互独立的变化,即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位置不变,但是属性类型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或者相反。
因此,空间数据的管理是十分复杂的。
有效的空间数据管理要求位置数据和非位置数据互相作为单独的变量存放,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软件来处理这两类数据。
这种数据组织方法,对于随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2.如何在计算机内部用数字形式描述客观事物或现象对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描述,就是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地理事物的形状,为此,必须精确地指出空间模式如何处理,如何显示等。
在计算机内描述空间实体有两种形式:显式描述和隐式描述。
在计算机中的显式表示,就是栅格中的一系列像元。
隐式表示是由一系列定义了始点和终点的线及某种连接关系来描述。
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显式描述也称栅格数据结构,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隐式描述也称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和矢量结构是计算机描述空间实体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在栅格数据结构中,整个地理空间被规则地分为一个个小块(通常为正方形),地理实体的位置是由占据小块的横排与竖列的位置决定,小块的位置则由其横排竖列的数码决定,每个地理实体的形态是由栅格或网格中的一组点来构成。
在矢量数据结构中,地理实体的形状和位置是由一组坐标对所确定。
矢量数据结构对地理实体的描述类似于地图对地理信息的描述,一般也把地理实体分为点、线、面三种,每种实体有不同的编码方法。
3.栅格结构数据的特点有哪些,栅格数据有哪些获取手段栅格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的指针或属性本身,而所在位置则根据行列号转换为相应的坐标,也就是说定位是根据数据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得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认为,面向对象的地理实体描述方式特别适用于描述地理空间中各种 独立存在的地理特征(discrete spatial features),适合于那些具有完整边 界的地理目标,如:建筑物、街区、道路、行政区划等人文现象、或者湖 泊、河流、植被景观等自然现象。
3 地理认知模型
❖ 根据GIS数据组织和处理方式,地理认知模型分为三类: 基于对象(OBJECT-BASED) 基于域/场(FIELD-BASED) 基于网络(NETWORK-BASED)
6
3.1 面向对象的认知模型
1)地理实体的面向对象描述 在一定尺度下,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都有其精确的位置、形状,可以
7
例如:地理实体的面向对象描述
实体 学校 铁路
标识符 空间位置
空间关系 属性特征
名称 地面坐标 与另一实体相邻 学生数
编码号 一组坐标 连接两个城市
运输量
钻孔 标识号 地面坐标 蓄水池 名称 地面坐标
位于某个区域 与一水管线相接
孔径 水质
功能 教育 运营 层位 水位
上表中所列的五种特征可分两大类: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描述地理 实体的数据相应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用来描述地理实体 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对于“地理实体”,了解其定位属性,也就是 获取其确切的空间坐标值,要比了解其一般的非定位属性更重要。实际 上,实体的许多非定位属性,如长度、面积等都是依附于定位属性的。
线对象
线对象是维数为1的物体,代表一个线实体(Line Entity),如河流、边界、道路 等。 线对象的属性: 实体长度 - 从起点到终点的总长;弯曲度 - 如道路弯曲的程度;方向性 - 如 水流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公路方向(单向、双向)等。
10
面对象
面状实体包括湖泊、森林、岛屿、地块等,在二维图中表现为多边形。面状实体 包括以下空间特性: • 面积、周长。 • 独立性或与其它地物相邻,如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等。 • 内岛或锯齿状外形:如岛屿的海岸线封闭所围成的区域等。 • 重叠性与非重叠性:如报纸的销售区域、学校的分区等有可能出现交叉重叠现象, 但各个行政区一般是相邻而不出现重叠。
8
2)地理实体的几何抽象
为了在计算机的抽象空间中,表达复杂的现实世界,在地 理信息系统中,地理实体被抽象简化为简单的几何对象 (geometric object):
点对象(Point) 线对象(Line) 面对象(Polygon) 体对象(Volume)
9
点对象
点对象是有特定位置的维数为零的物体,代表一个点实体(Point Entity),如城 市、村庄、钻孔等。
16
4 空间拓扑关系
地理空间的拓扑 (Topology)
“拓扑”一词在希腊语中是“形状的研究”。拓扑学研究在拓扑变换下 能够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拓扑属性。地图上的拓扑关系是指图形保持 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地图上的图形的形状、大小 会随图形的改变而改变,但各实体之间的邻接关系、关联关系、包含关 系则不会改变。故可称拓扑关系是绘在橡皮上的图形关系。
❖ 基于场的认知模型 场(Field)是指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地理实体或者地 理目标的集合。
❖ 该模型把地理空间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连续的变量或体 来看待,例如:大气污染、大气降雨、地表温度、土壤 湿度、洋流等。
❖ 根据问题的不同,场(field)可以二维的、也可以是三 维的。
15
二维场的描述方法:
拓扑关系是不考虑度量和方向的空间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17
九交模型DE-9IM (Dimensionally Extended 9 Intersection Model)
9IM(Egenhofer and Herring)->DE-9IM(Clementini, et al.)是一种数 学方法,定义了两个几何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空间关系的判断, 是通过比较两个几何对象之间的坐标(X,Y)实现的,目前仅适用 于平面坐标,Z坐标值将被忽略。八种基本空间关系: Equal,Disjoint,Intersects,Touch Overlap,Cross,Within,Contains
采样模型(Sampling) 通过采集有限个样本点的属性值来表达区域属性的连续变化。根据样本点 的分布密度和分布形态,可以采用网格(grid)或者TIN模型进行数据内插, 进而模拟区域属性的连续变化。 等值线模型(Contour) 采用一组等间距的等值线将地理区域划分成一些环状区域。每个区域中的 属性值介于相邻的两条等值线的属性值之间,可以沿着等值线的梯度方向 进行连续插值求得属性值。 图斑模型(piecewise) 将一个平面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函数表示一种 主要属性的变化。一个区域可以包含若干个子区域或其他区域,但不能被 其他区域分隔,即区域内的任意两点至少存在一条完全包含在本区域内的 连接路径。模拟的 数学函数可以是一个常数、也可以是一个线性函数、更 可以是一个高阶函数。
2
2 地理抽象过程
❖ OGC 九层次抽象
尺度世界 Dimensional world
项目世界 Project world
地理空间世界 Geospatial world
感知世界
概念世界 Conceptual world
现实世界 Real world
工程世界
地理要素集合 Feature collections
18
❖ Dimension null or nil (-1) point (0), linearstring (1), polygon (2) multipoint (0), multilinearstring (1), multipolygon (2) 高低不同维数的两个几何对象做空间操作,结果几何对象的维数为低维!
20
❖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ference of geometries
The difference function returns the portion of the primary geometry that isnt intersected by the secondary geometrythe logical AND NOT of space. The difference function only operates on geometries of like dimension and returns a collection that has the same dimension as the source geometries. In the event that the source geometries are equal, an empty geometry is returned.
21
❖ Symmetric difference of geometries
❖ The symmetricdiff function
returns the symmetric
difference of two
geometriesthe logical XOR of
space. The source geometries
III 地理认知理论与模型
1 地理认知概念 2 地理抽象过程 3 地理认知模型 4 空间拓扑关系
1
1 地理空间认知概念
地理空间认知: 研究人类如何认知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主要指地球的四大圈层 – 岩石 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包括位置、分布、关系、变化和规律等。
地理空间认知过程: 经过地理感知、表象再现、地理记忆和地理思维四个过程,借助图像或者地 图(心像地图和认知制图)来实现的。心像地图是人类对地理空间多次感知 的基础上(实地考察、地图参考、文献阅读)综合形成的一种印象或者心理 表征;认知制图通常发生在人类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把新近获得的信息与地 图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决策,如:定位、定向、导航等。
must have the same
dimension. If the geometries
are equal, the symmetricdiff
function returns an empty
geometry; otherwise, the
11
体对象
一个体对象代表一个空间三维实体,如地层、断层、矿体等。 一个三维实体由若干平面或曲面包围组成。体中间若包含“空洞”,则为复杂 的体。但体中包含的“空洞”,应作为另一个体对象处理。通过体类主题可将 体对象聚合起来。
12
3)地理实体的空间相互关系
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大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国道可能和省道相接, 河流可能穿过城市,学校可能和工厂为邻。这些地理实体在地理 空间中的空间分布关系简称为空间关系。
地理点列 point
几何特征 geometry
地理要素
3
feature
❖ ISO-TC211
现实世界
论域
概念模型
概念模式
概念形式
概念模式语言
4
❖ 三层次模式
概念世界 (大脑)
现实世界 地里实体或现象
认知、抽象与概念模型化
概念模型
设计
最高层
逻辑数据模型
中间层
数据世界
实现
(机器)
物理数据模型
最低层
5
13
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度量关系。
拓扑关系描述地理实体之间的相邻、关联、包含等空间关系。 方向关系又称为方位关系、延伸关系,它定义了地物对象之 间的方位。 度量关系主要是指空间对象之间的距离关系,可以用欧几里 德距离、曼哈顿距离、时间距离等来描述。